比特币保证记账时间
㈠ 比特币总共运行几年时间
前比特币越来越少,也越来越难挖到。据说真正挖币的,都要用高端甚至最顶级的显卡SLI或者CF,而且主机的耗电量是非常惊人的(电费钱可能比挖到的比特币都贵了)。
㈡ 如果比特币没有人挖矿的话 那谁来记账
没人挖矿就是没人记账,记账不能白记,所以要有挖矿的奖励机制,如果哪天比特币价格归零,奖励也就不值钱,也就不会再有人记账了
㈢ 一个比特币要挖多久
比特币是一种网络虚拟货币。比特币网络通过“挖矿”来生成新的比特币。所谓“挖矿”实质上是用计算机解决一项复杂的数学问题,来保证比特币网络分布式记账系统的一致性。假设挖矿计算能力为100Mhash/s,每天总计算力为4000Ghash/s,那么每24小时可以挖出3600个比特币。
中国的算力已经占到了全世界的75%以上,也就是说全世界有75%的比特币都是made in China。 那么一个比特币要挖多久?
曾经的比特币非常好“挖”,普通电脑CPU就能完成,只需下载软件就可以自动“解题”。但是随着币价上涨,想要“解题”的人越来越多,挖矿的难度也越来越大。现在挖一个比特币需要消耗的计算量普通人根本无力承担,普通电脑就别想了。
业内人士表示,在2014年,每天50万元电费产出100个比特币,仅电费成本每枚就要5000元。但是到了现在,同样的成本已经翻了一倍以上,每枚比特币电费成本高达万元。
在比特币的产生机制里,挖矿奖励是递减的。比特币诞生之初,每记一页账本,矿工就能拿到50个比特币,后来记一页奖励25个,依次递减。就像挖金子一样,一开始挖得多,后来越来越少。每次新增奖励减少一半的时间点,就叫做比特币产量减半。
假设挖矿计算能力为100Mhash/s,在2014年每天总计算力为4000Ghash/s,每24小时挖出3600个比特币。
现在,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挖比特币的难度,相当于1亿个骰子扔出小于1亿零50的数字,谁先扔出来,谁就获得记账权。此时,1亿零50就是个哈希值,扔骰子的过程叫做哈希碰撞,而挖矿算力的单位就是每秒钟多少次哈希碰撞。
目前比特币全网算力达到236万万亿次哈希碰撞每秒,相当于20多万个50米长的标准游泳池里面水滴的数目。但即便是这么大的算力,也需要10分钟左右才能碰撞到一个符合要求的哈希值。
2012年比特币进行了第一次产量减半,2016年7月,比特币进行了第二次产量减半,目前记一页账本获得的奖励是12.5个比特币。下一次减半会发生在2020年左右,而到2040年比特币总数不会再增加,总量是2100万枚。
相关视频:一个比特币要挖多久
㈣ 比特币在控制了超过全网络多少记帐结点下,可以伪造出一条不存在的记录
比特币的攻击不是按照记账点算的,是按照算力算的,当你控制超过51%算力的情况下,你可以 把任意已经完成的交易退回到交易前的姿态,但是不能伪造交易
假如:你有100块比特币,在卖掉后,等待记账完成(得到一个完整的数据块),这个时候你可以从交易前的 区块上重新开始 计算 ,开一条新的区块链,这个是你控制的算力大于其他人的算力,你新开的区块链生成的速度要大于之前记录你交易的区块链的速度,由于区块链的特性,当你新开是这个链长度超过 记录你交易的链之后,你这个新的链将会是主链,之前记录你交易的区块会被抛弃,这个时候你就实现了修改交易
如果你真想伪造 交易的话需要掌握全部比特币的钱包和记账点,但是到了这个时候伪造不伪造也没了意义
㈤ 在比特币网络里进行记账的常被称作为什么
记账的人:矿工
记账:挖矿
㈥ Gate.io芝麻开门如何保证全球比特币账本的一致与同步
为了实现去中心化的目的,比特币网络中人人都可记账。但全世界那么多人同时记了帐,该听谁的?
这就是比特币的共识问题。 即如何在实现去中心化的同时,让全网节点达成共识,保持所有账本的一致? 这是在过去,去中心化系统长久无法解决的问题。
中本聪提出了POW工作证明机制( Proof Of Work )这个解决方案。 它规定,谁付出最多计算工作量,谁越有机会获得最终记账权。他的记账结果将被全网认可。 如何衡量计算工作量? 记账员们需要耗费计算机算力,解决一个叫哈希函数的难题。这个难题只能通过计算机枚举数字一个一个地猜,算力越强,越容易猜中答案。 一旦有幸运记账员找到了答案,他将获得记账权。并获得比特币奖励。 所有人都要听他的记账结果,并在他的基础上开始新的记录。
简单来说就是多劳多得。越努力,越幸运。 POW 解决了互不信任的节点达成共识的问题,被认为是当今所有共识机 制的始祖。 它让比特币能真正成为去中心化的自治系统。
㈦ 当最后一个比特币挖出来后,比特币交易如何记账
现在2019年下半年 比特币价格75000rmb
㈧ 比特币的交易确认为什么要那么久
如果要保证交易的不可逆转,则要等待6个数据块完全确认,这至少需要1个小时的确认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