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比特币税收
⑴ 持有比特币得缴税吗
根据美国国税局Notice 2014-21的规定:
1、虚拟货币支付所需报告的信息范围,与其他财产支付所需报告的信息范围一致;
2、向服务提供商和独立承包商支付的虚拟货币应被征税,自由职业的税收规则同样适用于虚拟货币。缴税者通常必须拿到Form1099-MISC;
3、使用虚拟货币给企业员工支付工资也必须要缴税,而且还需要缴纳联邦所得税和工资税,企业雇主必须上报FormW-2;
4、代表商户接受虚拟货币结算支付的第三方必须要在Form1099-K、支付卡和第三方网络交易商报告支付情况;
5、基于纳税人手中的虚拟货币是一种资本资产,虚拟货币交易中的收益或损失,以及虚拟货币销售需要纳税。
(1)美国比特币税收扩展阅读:
比特币在中国的法律现状
在中国,《人民币管理条例》规定,禁止制作和发售代币票券。由于代币票券的定义并没有明确的司法解释,如果比特币被纳入到“代币票券”中,则比特币在中国的法律前景面临不确定性。
文化部、商务部关于加强网络游戏虚拟货币管理工作的通知(文市发〔2009〕20号)二〇〇九年六月四日 《通知》称首次明确了网络游戏虚拟货币的适用范围,对当前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与游戏内的虚拟道具做了区分;同时,通知称,《通知》规定从事相关服务的企业需批准后方可经营。
⑵ 在美国比特币可以用于日常消费么
今年的比特币比市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受欢迎,如今每周内,都有超过200万比特币在市场上交易,大多数人实际上已经默许了比特币是一种资产。当然目前大部分投资者仍然会选择在适当的时间出售并赚取“真钱”,但是伴随着比特币第三次减半之后,随着发行量的大幅降低,比特币变的更加稀缺,比特币持有者会逐渐变得不愿再将其兑换为其他价值较低的货币,这可能再次导致比特币价值突破大家的认知上限。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今年有这么多人都在疯狂买入比特币了。
那么对于比特币的购买,通常法币交易是最直接也是最方便的交易方式,简单来说就是使用法定货币与数字加密货币之间进行交易。通常法币交易都需要有一个大型比特币交易所作为担保,这样普通用户在比特币买卖方面相对安全有保障一些。
近期很多新手投资者发来留言都希望我能分享一些比特币购买的新手攻略,那么今天满足大家的要求,下面我以目前全球交易量最大的比特币交易所平台OKEx为例,来聊聊比特币快速入金的方法。
首先登录OKEx官网,使用手机号完成账号注册,并完成至少Lv.1级别的KYC认证,关于KYC认证已经是国际社会中所有金融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主要用于预防反洗钱、身份盗窃、金融诈骗等犯罪行为。一般验证需要的三要素就是:姓名+身份证+手机验证。所以对于OKEx这样的大平台来说,毫无疑问肯定是需要完成KYC认证的。
⑶ 比特币和税收有何关系
在数字货币社区比特币被认为是货币,但根据央行等五部委的12.5通知,比特币被定义为一种特殊的互联网商品,百姓在自担风险的情况下可以自由的买卖。德国在去年的8月把比特币定义为一种记账单位,一种私人的货币。美国对比特币的看法则含糊不清,有人认为比特币是一种可征税的财产,有的则认为是货币。
⑷ 美国政府有多少枚比特币
2009年,当第一款加密货币—比特币问世时,价值不足10美分。此后,比特币价格稳步上涨,曾在2017年底触及历史新高20,000美金。不可否认,在这近10年中,因为比特币这个加密货币,产生了许多亿万富豪。
比特币在网络犯罪分子中的持续流行,以及它在犯罪行为中的存在不断增长,使得“山姆大叔”(美国的拟人化称呼)成为了加密货币市场的一个重要参与者。虽然确切数字无法得到确定,但是根据文件证据以及之前和现在对辩护律师、检察官的采访,至少有价值 10 亿美元的数字货币,目前处于美国执法部门的控制中。
比特币投资方式很简单,搜索“TACU亚交所”,注册登陆后,按照提示操作,就能投资比特币了,现在注册还免费赠送数字货币。这是一家泰国注册的交易,泰国皇室入股,信用有保障,我原来在这个平台注册送了1000个币,最高价值1万多。有其他不懂的问题,直接联系客服都能解决。
⑸ 新通过的美国税改法案中比特币交易免税特权将取消
12月22日上午消息,根据美国共和党最新的税务改革方案,比特币和其他虚拟货币的投资者将失去一项有吸引力的税务优惠。
根据美国当前税法,这类交易受到一项条款的保护,允许投资者在所谓的“同类交易”中推迟缴纳资本所得税。“同类交易”传统上指房地产、艺术品、赛马和飞机的交易。如果资产所有者将所持资产置换为同类型其他资产,那么可以推迟纳税,通常期限为180天
⑹ 美国卖BTC缴税吗
美国卖BTC一样是需要缴税的。
⑺ 美国国税局赢了这场官司,虚拟货币到底该不该征税
某联邦法官昨日判定美国国税局(IRS)有权查看比特币和以太币交易所Coinbase的用户信息。该判决书于11月30日生效,杰奎琳•斯科特•科利(Jacqueline Scott Corley)法官决定批准IRS的请愿书,允许其调查美国境内任何可能存在的避税行为。
Coinbase表示已经知晓该判决书的存在,不久将正式发表申明。
而美国政府这边正在庆祝此番胜利。IRS局长约翰•科斯基宁(John Koskinen)说:
和其它财产一样,虚拟货币交易也属于可征税范围。‘John Doe’传票(在IRS系统中,当传唤对象为多人时或没有指定对象时,一般会采用这种形式)的存在就是为了确保从事新兴经济的公民也能遵守税务法,履行他们的责任。
IRS申请查看的Coinbase用户信息自2013年12月31日至2015年12月31日。Coinbase在刚收到传票时表示会尽力保护用户隐私。
众所周知,全球各国对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的态度和监管政策不尽相同,无独有偶,不同国家之间对数字货币的税收政策也有区别。
在2015年10月22日,欧盟法院裁定,比特币及其他虚拟货币的交易将免征增值税(VAT)。这一决定对于比特币交易群体而言,是一次重大的胜利。
通常,日本民众在数字货币交易所购买比特币需要支付8%的消费税。而今年10月有报道称,日本政府计划在明年春天取消购买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产生的消费税。
自2015年开始,IRS就已经将比特币和其它数字货币视为可征税资产。近期,IRS监察长职责了该部门在数字货币征税方面的空白。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也曾提出过类似的质疑。
⑻ 美国为什么承认比特币是合法金融工具
美国为什么要承认比特币是合法的金融工具呢?其目的是将比特币纳入金融监管体系,以保护普通投资者的利益。这和我们央行宣布封杀比特币的出发点是一样的。一个典型的代表案件是,一个叫特兰顿?谢沃斯的人成立了“比特币存储与信托基金”,在2011—2012年两年时间内,他聚敛了总价值超过450万美元的共70万个比特币,但他突然在2012年8月把信托基金关闭,然后声称比特币不是金钱,不受美国政府监管。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2013年8月,法院裁定比特币作为金融工具应该被美国政府监管。这就被我们解读成了“美国承认了比特币”
⑼ 如何做好管理比特币和税收的准备
智者曾经说过,人一旦出生,就无法逃避税收和死亡。然而,当比特币的概念被提出时,带来了一线希望,我们大多数人认为我们可能能够逃避税收。不幸的 是,这只是昙花一现,因为美国国税局(IRS)决定对虚拟货币增持征税。现在,比特币被美国的各种政府机构看作是官方资产,因此不得不交税。
我们如何知道什么应该纳税而什么不用纳税?现在,我们有一些专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但是如果你参与到加密货币当中并且住在美国,那将会变得更容易。 Laura Shin就是这样一个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人,她解释了涉及到税收时,应当如何应对数字货币和美国国税局。她在《福布斯》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清楚地解释了比特 币和数字货币各种不同的来源。首先,所有的数字货币财产被看作是像股票和债券一样的资本资产。美国国税局在它的指导意见14-21中称加密货币为资产。
只有一种方法能够拥有数字货币或者花掉它,那就是开始开采。如果你成功开采到一些比特币,那么任何你可能获得的区块奖励由你得到的比特币数量以及当 时的市场价值决定。有正确的记录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比特币的价值势必会波动,你永远不会知道当你交税时比特币的价值是多少。税收的计算取决于它是长期还 是短期的资本收益。
你在比特币中获得回报了吗?好消息是如果你设法保存一些,并且比特币价格上涨,那么你的工资可能会增加一倍。坏消息是你将支付工资所得税和保存比特币中后续收益的资产增值税。然而,最好在收到服务费用的付款时记录下法定货币的实际价值。
如果你的薪水以比特币形式支付,那么你有希望以比特币本身的形式花费一些(适用于通过任何手段拥有比特币的其他人)。任何比特币的支出都相当于出售 资产,收益或产生的损失也将占据持有期。因此,为了找出持有期,人们必须知道他出售的是哪个比特币以及收到特殊比特币的时间,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你 在每笔交易时都使用一个新的钱包。一种更好的方法是拥有一套适用于所有比特币收入和支出的预定义规则。Laura建议推行后进先出或先进先出的会计方法。
如果你给予或接受比特币作为小费或礼物,最好公布或询问有关数字货币成本基础和日期信息。如果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会更容易计算资本收益。否则,在 没有信息的情况下,人们总是可以解释它在收入下并摆脱麻烦。如果你正在向注册的慈善团体捐款,那么捐赠的数字货币单位收益可以从账目上勾销,这是不需要征 税的。Laura建议使用数字货币捐赠以减少税收。
交易比特币时,保留交易时日期的公平市场价值记录是明智的。如果交易平台或交易发布一份1099-B报告,这将有助于盈亏的记录。这些建议对那些已经开始处理比特币的人会派上用场,他们希望知道如何跟踪他们数字货币的收益和损失。
⑽ 比特币不被看好的原因之一:怎么和税收挂钩
比特币在我国是没有法律地位,也就是说不合法的,所以不怎么和税收挂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