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伊汉作为btc终点原因
A. 管线运输与构成是什么
在工业化国家里,已经建好了将原油输往内陆合适地点的炼油厂的主要管线网,同时也利用管网将石油产品从炼油厂输往各消费中心区。石油管线是大口径的管子,可以输送大量石油,每年的输送量可达数千万吨,在管线的沿途,每隔60~100千米处建有泵站,以保持石油在输送途中的压力。管线内石油的输送从生产工厂到炼油厂的路线。速率为2米/秒。管线输送意味着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严重的漏油事故,实际上,一旦因事故或人为破坏造成管线受损,泵即可停止,可有效地限制污染。但是,如果管线的拥有国家对管线没有实施有效的监管,事情可能就会变得格外严重。石油内含有酸性气体(CO2和H2S),或多或少都会有腐蚀性,所以管线会从内部出现破损,而且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更换的话,管线就会发生泄漏。
基本上讲,管线的建设需要根据地缘政治进行谈判管线穿越国家之间的对话,产生一种合作协议,以求解决争端。。跨越多个国家的主要管线的建设需要经过激烈的谈判,这些谈判之后是能源需求的地缘政治以政治学为依据,在不同规模上进行地理的、历史的和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综合分析(范围可以从一个国家到国际性分析)。它分析研究地理位置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战略方面的意义,此处地理学的含义为地理位置、范围、功能和地域与储量之间的关系。和政治学问题。如,我们看看中亚新的石油资源的问题吧——看看在那里都发生了什么,在里海四周都发生了什么吧:这里的石油大量被运往东方,运到中国,为那些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加的用户们提供可靠的供给,或者运往东南方,越过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往西南方向,越过伊朗,那里是最具经济意义的通道;或者往西北方向,到达俄罗斯俄罗斯拥有对欧洲天然气管线输送的控制能力。。这样就能够保证控制所有的最终目的地。管网波罗的海管线系统(BPS)是由石油管线公司Transnent运营的俄罗斯运输系统。BPS将石油从Tiaman-Pechora地区、西西伯利亚地区和乌拉尔—伏尔加河地区运往设在芬兰湾东部的普里莫尔斯克(Primorsk)石油终端。由多种设施构成,它们统一操作,将石油产品从一处输往另一处。
石油与天然气路线的控制——地缘政治的纠纷梳理。输往西方的格鲁吉亚管线并没有遭到破坏,但它依然是易受伤害的。它并不仅仅是俄罗斯和格鲁吉亚之间的争斗资料来源:《经济学家》,2008年8月。,该管线的路线于2008年制定,这是一条向西部延伸的、出口条件十分恶劣的石油管线。2008年8月5日,在土耳其东部的1100英里(1760千米)处的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BTC)管线上的一座泵站被放火烧毁。土耳其库尔德分离派宣布对此负责。这条管线每天向西方市场输送了85万桶产自里海的原油,它的关闭导致一度下跌的油价再度上扬,英国石油公司为BTC管线投资440亿美元,而且依然掌控着这条管线,英国石油公司勇敢地面对一切,认为这条管线的关闭仅仅是暂时的。但两天之后,格鲁吉亚与俄罗斯爆发战争,那座泵站大火熊熊燃烧数日。
“第四走廊项目将减少欧洲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并可将产自里海的天然气输往欧洲。”
英国石油公司的另一条管线巴库—苏普萨(Baku-Supsa),曾经将原油输往格鲁吉亚的黑海海岸(现在已经被俄罗斯的军舰封锁),那里已经重新开放,但又被迫关闭。2008年8月12日,即使战争已经结束,英国石油公司依然停止向巴库—埃尔祖鲁姆(Baku-Erzurum)天然气管线输送天然气。唯一一条来自阿塞拜疆的管线在近期已经满负荷运行,该管线穿过俄罗斯抵达新罗西斯克(俄罗斯北高加索港口城市)的港口。在过去10年中,格鲁吉亚一直是可以穿过多条新管线的可靠国家,可以由西方几个石油公司安全有效地掌控着,该管线可以经过俄罗斯和伊朗。实际上,过去几周内,这条管线已经成为人们嘲笑的对象,但事情并没有完结。格鲁吉亚指出它的能源结构在战火中依然得以保存:它的管线没有被炸。俄罗斯愿意与阿塞拜疆、土耳其保持良好关系,它谨慎地认为,这不是石油战争。然而,危机——包括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之间关于亚美尼亚的危机争端,已经日趋扩大。南高加索地区被认为是所谓的“第四走廊(Fourth Corridor)”项目的接替点,即西方战略学家们梦寐以求的可以终结欧洲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并将里海的天然气输往欧洲市场的重要战略地点。在这一“蓝图”中,点睛之笔就是拿布果(Nabucco)管线,按照设计,将于2013年用船将产自里海的天然气输往欧洲,这一项目由于得不到欧洲的支持而遇到了麻烦,竞争对手俄罗斯的计划称为“第四流动(Fourth Stream)”,实际上,在土库曼斯坦,并没有大型西方能源公司从事作业由时任俄罗斯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Dmitry Medvedev)签署的关于对外政策的立法提案之一,被提交给阿塞拜疆和土库曼斯坦,要求那里的领导人把天然气卖给俄罗斯。。
管线的运行。当铺设管线时,施工项目不仅包括政府铺设管线的工作,而且还须建设泵站和压缩站,这也包括许多野外设备安装的相关工作,这些设备可以进行远程遥控操作。野外装置是仪表化的,由数据采集单元和通信系统构成。野外仪表包括流量、压力、温度计和发射器,同时还需要一些测量相关数据的设备。这些仪表沿着管线在一些特殊地点安装,如输送站、泵站(流体管线)或压缩机站(气体管线),以及控制阀门站等。由于这些野外仪器测得的信息在一个区域性遥控终端部门(RTU)进行汇集,在那里,利用通信系统实时将野外数据输往中央控制区,这些通信系统可以是卫星频道、微波通信或者是便携式电话等。由中央控制室发出指令对管线进行远程控制与操作。在这个控制中心,所有与野外测量相关的数据被统一输往一个中央数据库。这些数据是从管线沿途的多个RTU接收器收到的。人们常常可以看到沿管线每个工作站安装的RTU。
在主控室的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接收所有野外信息并通过一套屏幕或SCADA人机交互界面将其输送给管线操作人员,可以显示管线的运行状态。操作员可以遥控管线的水动力条件,并通过SCADA向野外输送操作指令(打开或关闭阀门,打开或关闭压缩机或泵,改变设定点等)。为了使这些主管人员的操作最佳化且安全,一些管线公司正在使用一种名为“先进的管线应用(Advanced Pipeline Applications)”的软件工具,它被安装在 SCADA的顶部,可以增加泄漏检测、泄漏定位、测量跟踪、清管器跟踪、成分跟踪、校正建模、预先建模、操作人员培训等功能。
B. 南奥塞梯想独立,为什么俄罗斯和格鲁吉亚要开战
我就说简单点
8月9号 凌晨3点开打的 具体谁先攻击的个有个的说法
南奥塞梯 形式上是属于格鲁吉亚 自苏联解体后 格鲁吉亚根本管不到南奥塞梯 但是南奥塞梯还不满意要独立出去!南奥塞梯背后就是 俄罗斯而且 多人有俄护照 俄罗斯的合法公民 俄罗斯 在南奥塞梯有维和驻军!
格鲁吉亚 前苏联的加盟国 现在却 想加入北约 一心往西方靠拢 他国家就1万军队 居然还派遣2000士兵去伊拉斯挺美国 而且老给俄罗斯找麻烦 俄罗斯忍他不是一天俩天了!他的背后就是西方和美国!
这次南奥塞梯事件 算是 俄罗斯对 西方策动科索沃独立的报复 也是面对北约东扩给出的警告!格鲁吉亚不只南奥塞梯问题还有 阿布哈兹问题 和南奥塞梯一样也要独立出去 背后也是俄罗斯!
-----------------------------------------------------
给你个数据你参考下
----------俄罗斯 ----格鲁吉亚
部队总数 --124万 -----1.8万
坦克 ---2.28万辆 -----170辆
装甲车 --1.5万辆 -----120辆
战机 -----1390架 ------10架
直升机 ---2565架 ------11架
火炮 ----2.4万台 -----100台
格鲁吉亚那么点大的地方没个战略纵深 不用几天
老毛子 半个装甲师 就直接横扫他全家了!
C. 赤道原则的作用
赤道原则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第一次把项目融资中模糊的环境和社会标准明确化、具体化,为银行评估和管理环境与社会风险提供了一个操作指南。截至2007年12月,采用“赤道原则”的金融机构已有56家,其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项目融资总额占全球项目融资市场总份额的80%以上。但是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接受赤道原则的金融机构却只有6家。成为遵守赤道原则的金融机构不需要签署任何协议,而只是宣布接受赤道原则即可。赤道原则虽不具备法律条文的效力,但随着其在国际项目融资市场中的广泛应用,赤道原则已经逐渐成为国际项目融资中的行业标准和国际惯例。
日本瑞穗实业银行作为亚洲首批采纳赤道原则的金融机构,对中国银行业有重要的借鉴意义。2003年10月,瑞穗实业银行宣布采纳赤道原则,并着手制定包括内部38个行业的实施细则的操作手册并建立内部操作流程。2004年10月,编制完成《瑞穗实业银行赤道原则实施手册》,并将其应用于全球的项目融资和财务顾问活动。采纳和实施赤道原则使瑞穗实业银行的声誉和经营绩效得到显著提升,据统计,该行在国际项目融资排名由2003年的第18位上升至2006年第3位,已突破7.72亿美元。
2003年6月以后,赤道原则就直接运用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大中型和特大型项目中,有些项目在是否符合赤道原则方面颇有争议,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如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Baku-Tbilisi-Ceyhan,简称BTC)输油管道工程、萨哈林(即库页岛)2号油气开发项目(the Sakhalin Ⅱ oil and gas project)和印度的那马达大坝项目(the Narmada Dam projet)等。这三个项目是运用赤道原则过程中争议最大的,同时也是比较典型的案例。从赤道原则的融资实践中,我们可以大致归纳出赤道原则的一些主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