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比特币问答 » 方块截断编码BTC

方块截断编码BTC

发布时间: 2021-12-07 15:16:05

① 图像压缩编码论文

数字图像压缩技术的研究及进展

摘要:数字图像压缩技术对于数字图像信息在网络上实现快速传输和实时处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当前几种最为重要的图像压缩算法:JPEG、JPEG2000、分形图像压缩和小波变换图像压缩,总结了它们的优缺点及发展前景。然后简介了任意形状可视对象编码算法的研究现状,并指出此算法是一种产生高压缩比的图像压缩算法。关键词:JPEG;JPEG2000;分形图像压缩;小波变换;任意形状可视对象编码一 引 言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娱乐、信息高速公路等不断对信息数据的存储和传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现有的有限带宽以严峻的考验,特别是具有庞大数据量的数字图像通信,更难以传输和存储,极大地制约了图像通信的发展,因此图像压缩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图像压缩的目的就是把原来较大的图像用尽量少的字节表示和传输,并且要求复原图像有较好的质量。利用图像压缩,可以减轻图像存储和传输的负担,使图像在网络上实现快速传输和实时处理。 图像压缩编码技术可以追溯到1948年提出的电视信号数字化,到今天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了[1]。在此期间出现了很多种图像压缩编码方法,特别是到了80年代后期以后,由于小波变换理论,分形理论,人工神经网络理论,视觉仿真理论的建立,图像压缩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中分形图像压缩和小波图像压缩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当前最为广泛使用的图像压缩算法进行综述,讨论了它们的优缺点以及发展前景。二 JPEG压缩 负责开发静止图像压缩标准的“联合图片专家组”(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 Group,简称JPEG),于1989年1月形成了基于自适应DCT的JPEG技术规范的第一个草案,其后多次修改,至1991年形成ISO10918国际标准草案,并在一年后成为国际标准,简称JPEG标准。1.JPEG压缩原理及特点 JPEG算法中首先对图像进行分块处理,一般分成互不重叠的 大小的块,再对每一块进行二维离散余弦变换(DCT)。变换后的系数基本不相关,且系数矩阵的能量集中在低频区,根据量化表进行量化,量化的结果保留了低频部分的系数,去掉了高频部分的系数。量化后的系数按zigzag扫描重新组织,然后进行哈夫曼编码。JPEG的特点优点:(1)形成了国际标准;(2)具有中端和高端比特率上的良好图像质量。缺点:(1)由于对图像进行分块,在高压缩比时产生严重的方块效应;(2)系数进行量化,是有损压缩;(3)压缩比不高,小于50。 JPEG压缩图像出现方块效应的原因是:一般情况下图像信号是高度非平稳的,很难用Gauss过程来刻画,并且图像中的一些突变结构例如边缘信息远比图像平稳性重要,用余弦基作图像信号的非线性逼近其结果不是最优的。2. JPEG压缩的研究状况及其前景 针对JPEG在高压缩比情况下,产生方块效应,解压图像较差,近年来提出了不少改进方法,最有效的是下面的两种方法:(1)DCT零树编码 DCT零树编码把 DCT块中的系数组成log2N个子带,然后用零树编码方案进行编码。在相同压缩比的情况下,其PSNR的值比 EZW高。但在高压缩比的情况下,方块效应仍是DCT零树编码的致命弱点。(2)层式DCT零树编码 此算法对图像作 的DCT变换,将低频 块集中起来,做 反DCT变换;对新得到的图像做相同变换,如此下去,直到满足要求为止。然后对层式DCT变换及零树排列过的系数进行零树编码。 JPEG压缩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在高压缩比时产生严重的方块效应,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重点解决 DCT变换产生的方块效应,同时考虑与人眼视觉特性相结合进行压缩。三 JEPG2000压缩 JPEG2000是由ISO/IEC JTCISC29标准化小组负责制定的全新静止图像压缩标准。一个最大改进是它采用小波变换代替了余弦变换。2000年3月的东京会议,确定了彩色静态图像的新一代编码方式—JPEG2000图像压缩标准的编码算法。1.JPEG2000压缩原理及特点 JPEG2000编解码系统的编码器和解码器的框图如图1所示。编码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过程:预处理、核心处理和位流组织。预处理部分包括对图像分片、直流电平(DC)位移和分量变换。核心处理部分由离散小波变换、量化和熵编码组成。位流组织部分则包括区域划分、码块、层和包的组织。 JPEG2000格式的图像压缩比,可在现在的JPEG基础上再提高10%~30%,而且压缩后的图像显得更加细腻平滑。对于目前的JPEG标准,在同一个压缩码流中不能同时提供有损和无损压缩,而在JPEG2000系统中,通过选择参数,能够对图像进行有损和无损压缩。现在网络上的JPEG图像下载时是按“块”传输的,而JPEG2000格式的图像支持渐进传输,这使用户不必接收整个图像的压缩码流。由于JPEG2000采用小波技术,可随机获取某些感兴趣的图像区域(ROI)的压缩码流,对压缩的图像数据进行传输、滤波等操作。2.JPEG2000压缩的前景 JPEG2000标准适用于各种图像的压缩编码。其应用领域将包括Internet、传真、打印、遥感、移动通信、医疗、数字图书馆和电子商务等。JPEG2000图像压缩标准将成为21世纪的主流静态图像压缩标准。四 小波变换图像压缩1.小波变换图像压缩原理小波变换用于图像编码的基本思想就是把图像根据Mallat塔式快速小波变换算法进行多分辨率分解。其具体过程为:首先对图像进行多级小波分解,然后对每层的小波系数进行量化,再对量化后的系数进行编码。小波图像压缩是当前图像压缩的热点之一,已经形成了基于小波变换的国际压缩标准,如MPEG-4标准,及如上所述的JPEG2000标准 。2.小波变换图像压缩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目前3个最高等级的小波图像编码分别是嵌入式小波零树图像编码(EZW),分层树中分配样本图像编码(SPIHT)和可扩展图像压缩编码(EBCOT)。(1)EZW编码器 1993年,Shapiro引入了小波“零树”的概念,通过定义POS、NEG、IZ和ZTR四种符号进行空间小波树递归编码,有效地剔除了对高频系数的编码,极大地提高了小波系数的编码效率。此算法采用渐进式量化和嵌入式编码模式,算法复杂度低。EZW算法打破了信息处理领域长期笃信的准则:高效的压缩编码器必须通过高复杂度的算法才能获得,因此EZW编码器在数据压缩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2)SPIHT编码器 由Said和Pearlman提出的分层小波树集合分割算法(SPIHT)则利用空间树分层分割方法,有效地减小了比特面上编码符号集的规模。同EZW相比,SPIHT算法构造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空间零树,更好地利用了小波系数的幅值衰减规律。同EZW编码器一样,SPIHT编码器的算法复杂度低,产生的也是嵌入式比特流,但编码器的性能较EZW有很大的提高。(3)EBCOT编码器优化截断点的嵌入块编码方法(EBCOT)首先将小波分解的每个子带分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码块,然后使用优化的分层截断算法对这些码块进行编码,产生压缩码流,结果图像的压缩码流不仅具有SNR可扩展而且具有分辨率可扩展,还可以支持图像的随机存储。比较而言,EBCOT算法的复杂度较EZW和SPIHT有所提高,其压缩性能比SPIHT略有提高。
小波图像压缩被认为是当前最有发展前途的图像压缩算法之一。小波图像压缩的研究集中在对小波系数的编码问题上。在以后的工作中,应充分考虑人眼视觉特性,进一步提高压缩比,改善图像质量。并且考虑将小波变换与其他压缩方法相结合。例如与分形图像压缩相结合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
五 分形图像压缩 1988年,Barnsley通过实验证明分形图像压缩可以得到比经典图像编码技术高几个数量级的压缩比。1990年,Barnsley的学生A.E.Jacquin提出局部迭代函数系统理论后,使分形用于图像压缩在计算机上自动实现成为可能。1. 分形图像压缩的原理 分形压缩主要利用自相似的特点,通过迭代函数系统(Iterated Function System, IFS)实现。其理论基础是迭代函数系统定理和拼贴定理。 分形图像压缩把原始图像分割成若干个子图像,然后每一个子图像对应一个迭代函数,子图像以迭代函数存储,迭代函数越简单,压缩比也就越大。同样解码时只要调出每一个子图像对应的迭代函数反复迭代,就可以恢复出原来的子图像,从而得到原始图像。2.几种主要分形图像编码技术 随着分形图像压缩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算法被提出,基于分形的不同特征,可以分成以下几种主要的分形图像编码方法。(1)尺码编码方法 尺码编码方法是基于分形几何中利用小尺度度量不规则曲线长度的方法,类似于传统的亚取样和内插方法,其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尺度编码方法中引入了分形的思想,尺度 随着图像各个组成部分复杂性的不同而改变。(2)迭代函数系统方法 迭代函数系统方法是目前研究最多、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分形压缩技术,它是一种人机交互的拼贴技术,它基于自然界图像中普遍存在的整体和局部自相关的特点,寻找这种自相关映射关系的表达式,即仿射变换,并通过存储比原图像数据量小的仿射系数,来达到压缩的目的。如果寻得的仿射变换简单而有效,那么迭代函数系统就可以达到极高的压缩比。(3)A-E-Jacquin的分形方案 A-E-Jacquin的分形方案是一种全自动的基于块的分形图像压缩方案,它也是一个寻找映射关系的过程,但寻找的对象域是将图像分割成块之后的局部与局部的关系。在此方案中还有一部分冗余度可以去除,而且其解码图像中存在着明显的方块效应。3.分形图像压缩的前景 虽然分形图像压缩在图像压缩领域还不占主导地位,但是分形图像压缩既考虑局部与局部,又考虑局部与整体的相关性,适合于自相似或自仿射的图像压缩,而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自相似或自仿射的几何形状,因此它的适用范围很广。六 其它压缩算法 除了以上几种常用的图像压缩方法以外,还有:NNT(数论变换)压缩、基于神经网络的压缩方法、Hibert扫描图像压缩方法、自适应多相子带压缩方法等,在此不作赘述。下面简单介绍近年来任意形状纹理编码的几种算法[10]~ [13]。(1)形状自适应DCT(SA-DCT)算法 SA-DCT把一个任意形状可视对象分成 的图像块,对每块进行DCT变换,它实现了一个类似于形状自适应Gilge DCT[10][11]变换的有效变换,但它比Gilge DCT变换的复杂度要低。可是,SA-DCT也有缺点,它把像素推到与矩形边框的一个侧边相平齐,因此一些空域相关性可能丢失,这样再进行列DCT变换,就有较大的失真了[11][14][15]。(2)Egger方法 Egger等人[16][17]提出了一个应用于任意形状对象的小波变换方案。在此方案中,首先将可视对象的行像素推到与边界框的右边界相平齐的位置,然后对每行的有用像素进行小波变换,接下来再进行另一方向的小波变换。此方案,充分利用了小波变换的局域特性。然而这一方案也有它的问题,例如可能引起重要的高频部分同边界部分合并,不能保证分布系数彼此之间有正确的相同相位,以及可能引起第二个方向小波分解的不连续等。(3)形状自适应离散小波变换(SA-DWT) Li等人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任意形状对象编码,SA-DWT编码[18]~[22]。这项技术包括SA-DWT和零树熵编码的扩展(ZTE),以及嵌入式小波编码(EZW)。SA-DWT的特点是:经过SA-DWT之后的系数个数,同原任意形状可视对象的像素个数相同;小波变换的空域相关性、区域属性以及子带之间的自相似性,在SA-DWT中都能很好表现出来;对于矩形区域,SA-DWT与传统的小波变换一样。SA-DWT编码技术的实现已经被新的多媒体编码标准MPEG-4的对于任意形状静态纹理的编码所采用。 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充分地利用人类视觉系统对图像边缘部分较敏感的特性,尝试将图像中感兴趣的对象分割出来,对其边缘部分、内部纹理部分和对象之外的背景部分按不同的压缩比进行压缩,这样可以使压缩图像达到更大的压缩比,更加便于传输。七 总结 图像压缩技术研究了几十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还有许多不足,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小波图像压缩和分形图像压缩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但二者也有各自的缺点,在今后工作中,应与人眼视觉特性相结合。总之,图像压缩是一个非常有发展前途的研究领域,这一领域的突破对于我们的信息生活和通信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1] 田青. 图像压缩技术[J]. 警察技术, 2002, (1):30-31.[2] 张海燕, 王东木等. 图像压缩技术[J]. 系统仿真学报, 2002, 14(7):831-835.[3] 张宗平, 刘贵忠. 基于小波的视频图像压缩研究进展[J]. 电子学报, 2002, 30(6):883-889.
[4] 周宁, 汤晓军, 徐维朴. JPEG2000图像压缩标准及其关键算法[J]. 现代电子技术, 2002, (12):1-5.[5] 吴永辉, 俞建新. JPEG2000图像压缩算法概述及网络应用前景[J]. 计算机工程, 2003, 29(3):7-10.[6] J M Shaprio. Embedded image coding using zerotree of wavelet coefficients[J]. IEEE Trans. on Signal Processing, 1993, 41(12): 3445-3462.[7] A Said, W A Pearlman. A new fast and efficient image codec based on set partitioning in hierarchical trees[J]. IEEE Tra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 1996, 6(3): 243-250.[8] D Taubman. High performance scalable image compression with EBCOT[J]. 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 2000, 9(7): 1158–1170.[9] 徐林静, 孟利民, 朱建军. 小波与分行在图像压缩中的比较及应用. 中国有线电视, 2003, 03/04:26-29.[10] M Gilge, T Engelhardt, R Mehlan. Coding of arbitrarily shaped image segments based on a generalized orthogonal transform[J]. Signal Processing: Image Commun., 1989, 1(10): 153–180.[11] T Sikora, B Makai. Shape-adaptive DCT for generic coding of video[J]. IEEE Trans. Circuits Syst. Video Technol., 1995, 5(1): 59–62.[12] T Sikora, S Bauer, B Makai. Efficiency of shape-adaptive 2-D transforms for coding of arbitrarily shaped image segments[J]. IEEE Trans. Circuits Syst. Video Technol., 1995, 5(3): 254–258.[13]邓家先 康耀红 编著 《信息论与编码》

② 为何我国古代造出的汉字是方块字,而西方人则用字母构造文字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断代的文明。因此,其文字在发展过程中,也有非常好的传承系统。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文字的脉络是非常清楚的,变化也不大。最大的变化,是在汉字从小篆发展的隶书的时候,为了适应书写工具的需要,进行了很大的改革。不过,改虽然改了,但是脉络并没有变,方式并没有变,还是那样的方块字构字方式。接着,汉字从隶书到楷书,变得更加规范而方正。

中国是一个地理位置比较特殊的国家,四周都处在一种阻隔之中(东和南是大海,西边是高原高山,北边是沙漠戈壁),因此,中国人的文化是向内收的。方方正正的方块字,就像一个四合院围城的房子,或者是有边界的井田,文字所表现的正是中国人对于天下,对世界的一种认知图景,是一种比较安定的。方正的,就是这种四海拱卫一个中心的心理影像、生活图景。

西方则不一样。西方的地域没有中国地域这样的结构特点,四周都是开放的,没有边界的。而且西方地域的变动很大,同样一个地方。一会儿是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给占领了,一会儿又是另外一个民族另外一个国家给占领了。因此,西方人的心理影像就是没有边界的,就是流动性的。反映在他们的文字中,就是像流水一样往前奔腾的字母排列。

③ 为什么我国古代人造的字是方块字,而西方大多是字母呢

其实,汉字和西方文字在构字方式上,是差不多的。西方文字用几十个字母来构字,汉字也是用点横竖撇捺这些笔划来构字。只不过西方文字是把那些字母从左到右排列成一排;汉字不是,而是把那些笔画堆起来,像搭积木一样,堆得方方正正,堆得像一幅画。

(甲骨文)

第三,地域文化的心理影像不同。

中国是一个地理位置比较特殊的国家,四周都处在一种阻隔之中(东和南是大海,西边是高原高山,北边是沙漠戈壁),因此,中国人的文化是向内收的。方方正正的方块字,就像一个四合院围城的房子,或者是有边界的井田,文字所表现的正是中国人对于天下,对世界的一种认知图景,是一种比较安定的。方正的,就是这种四海拱卫一个中心的心理影像、生活图景。

④ 扑克牌里的黑桃 方块 梅花 红心 分别代表着什么意思

各国扑克牌中的花色代表不同的含义,以下几个国家代表的意思如下:

1、中国人:将四种花色理解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2、法国人:将四种花色理解为矛、方形、丁香叶和红心;

3、德国人:把四种花色理解为树叶、铃铛、橡树果和红心;

4、意大利人:将四种花色理解为宝剑、硬币、拐杖和酒杯;

5、瑞士人:将四种花色理解为橡树果、铃铛、花朵和盾牌;

6、英国人:将四种花色理解为铲子、钻石、三叶草和红心。

(4)方块截断编码BTC扩展阅读

最早扑克牌张数,各地不一。意大利的每副78张,德国的每副32张,西班牙的每副40张,法国的每副52张。

以后成为国际性扑克牌每副52张,再加上”丑角“(Joker,亦称大小王或大小鬼)两张,共54张。至此,扑克牌上花色、点数及k、q、j图案,基本上定型了。

扑克牌分四种花色,分别是黑桃、红桃、方角、梅花。四种花色有不同称呼。法国人称“矛、心、方形、丁香叶”,德国人称“叶、心、铃、橡树果”,意大利人称为“剑、硬币、棍、酒杯”。

后来西方人根据天文学中的历法,把这种纸牌游戏卡片统一内容,定为54张,四种花色。这样,经过长久时间的演变,逐渐趋于一致。

⑤ 怎么判断光盘质量好坏

对于每一个拥有刻录机的朋友来说,刻录品质是最重要、也是最令人关心的一个问题。谁也不希望自己精心制作并刻录出来的盘片只能保存几个月、更不希望刻录出来的盘片会出现读盘困难,甚至不能读盘的问题。如果只是一般家庭用户的话,盘片刻录品质不佳、读取出错,只要备份文件还在,再刻一张也不是问题。但要是企业、公司用户的话,盘片出错就很有可能会严重影响工作进度,甚至造成经济损失。那么,如何保证和检测盘片的刻录品质呢?学会检测刻录盘片的品质与检验盘片刻录后的品质是关键。
用目测法筛选盘片
通过目测可以在购买时就发现盘片的一些物理层面上的缺陷和瑕疵(如图1),从而将一些品质极差的盘片筛选掉。
1.观察盘片的涂料层次,让光反射在盘片上,从内圈向外圈仔细地观察涂料的层次。一般来说,层次越多越密,光圈越分明的盘片质量越好;
2.观察盘片最内圈涂料是否均匀成圆形,如果盘片的最内圈涂料呈现溢出或不规则的状态,那么这种盘片肯定是有问题的;
3.观察最内圈边缘涂料颜色,如果涂料的颜色已经变成灰黑色,那么说明盘片涂料的化学成分已经变质;
4.将光盘对着日光灯,仔细检查其反光层和涂料层,如果发现有涂漏的地方(这个部位的光线透明度会更高一些),那么这类盘片的品质也是无法得到保证的;
软件检测法
刻录速度是一个对刻录品质有很大影响的指标。通常情况下,刻录速度越低,刻录品质会越高,因此就出现了某些盘片在高速刻录时要“飞盘”,而低速时却能正常刻录的现象。如果你要测试一下你的刻录机或者是刻录盘片的话,应采用刻录机的最高速度来刻盘,然后再用软件对光盘进行检测,这样得到的结果才是最真实的。
1.最简单的软件检测
(1)简单光盘表面扫描:
利用NERO刻录软件包中的CD-DVD Speed的Scandisc功能,可以对光盘进行表面扫描。这样,我们很容易地就能发现在光盘数据中是否存在错误,存在什么样的错误。
其中绿色小方块是完好的数据,黄色小方块是已损坏的数据,红色小方块则是无法读取的数据。以图2来看,被检测的光盘已经被检测出有1个已损坏的数据块,其数据完好率为99.89%。这说明该盘片在读取上不会存在太大问题,但要用来做母盘的话,还是不行的。
(2)专业的C1/C2错误检测
对于CD-R盘片来说,我们也可以用CD-DVD Speed中的“光盘质量测试”来对光盘进行检测。在检测过程中,软件对光盘上的数据进行检测和纠错,如果有错误发生,则会记载发生错误的平均值和最大值,分别表现为C1错误和C2错误的平均值和最大值。
CD的纠错分2阶段进行,第一阶段(C1阶段)中完成的纠错部分称为C1出错(最基本的错误都在这一步被纠正)。C1出错后纠正不了的部分会在第二阶段(C2阶段)被纠正,此部分称为C2出错。在C2阶段也纠正不了的部分就成为CU出错(Uncorrectable Error),如果刻录的是音乐CD,盘片就会出现杂音/爆音。发生C2出错的原因,一般可认定为CD-R盘片的刻录品质不好。如果C1/C2出错纠正的次数在一定范围以内,对音乐CD-R盘片的音质来说影响不大,但如果刻录的是数据的话,就会影响盘片的读取,出现读取困难。

虽然C1出错的发生不可避免,但是发生次数总是越低越好的,此外还需要看最大值(波动特性)和平均值(相对特性)。按照刻录橘皮书(由国际主要光存储设备生产厂商所指定的一本关于光存储刻录的规范手册)的标准,C1平均值应在7以下;如果平均值在5以下,刻录VCD效果会不错;平均值在2以下刻录数据以及音乐CD会有不错的品质。而C2则不同,如果超过0的话,证明该光盘品质出现问题,而且会影响光盘的读取与寿命。
从图3所示的光盘检测结果来看,光盘没有出现C2错误,而C1错误的平均值为2.72,因此这张盘片已经能满足刻录VCD和一般临时数据光盘的要求,就算刻录的是音乐CD也不会有很明显的杂音问题,最后软件还对光盘品质进行了打分,其得分为92分。
2.专业的软件检测
由于DVD刻录已经开始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普及,加之其巨大的数据存储量,刻录品质就更为重要。检测的方法除了将整张光盘的内容复制一遍到硬盘之外,我们还可以用更加专业的DVDInfoPro检测软件来对DVD光盘的刻录品质进行更加细致的检测。这款软件可以在任何品牌的DVD刻录机上使用。测试的操作也很简单,首先将待测的DVD光盘放入DVD驱动器(注:该测试只针对DVD刻录,CD刻录是不能进行的),然后单击DVDInfoPro上的PI/PIF(PI/PO)按钮,然后单击“Start”按钮,就可以进行检测了。如图4,上方的曲线图是PI曲线图,下方的曲线图是PIF的曲线图。
笔者在BTC 4X刻录机中,首先放入了一张数码多4X的DVD+R盘片,通过检测,在这张盘片上总共检测到PI错误215944个,其中PI最大值为422,PI平均值为112。PIF错误有52281个,PIF最大值104,PIF平均值26,盘片没有POF错误出现。也就是说,这张DVD刻录盘的刻录品质是并不怎么样,只能用于短时间内的数据转移或者备份。而对于什么是PI、PIF和POF错误,以及错误量与刻录品质的关系,见后面的知识点。
之后,作为对比,笔者又放入了一张ANTAR 4X DVD+R盘片进行测试。通过检测,总共检测出PI错误2143797个(比数码多高出40000个左右),PI最大值和平均值分别为999和667(分别要高出数码多550和540),总共检测出PIF错误174504个(比数码多高出120000个),而PIF最大值和平均值分别为483和84(分别要比数码多高出370和60左右)。通过测试,可见这张ANTAR 4X DVD+R盘片的刻录品质是极差的,尽管前面的数码多4X DVD+R的测试成绩也没有达到标准值,然而相比于ANTAR 4X DVD+R来说,其刻录品质要好得多。
注:一张DVD盘片的PI最大值应当不超过280,而其PIF的最大值和平均值分别不应超过60和10。如果PIF值过高,则在短期之内就会发生盘片不能读取的现象。而PI过高则会出现盘片保存时间不久,一段时间之后上面的数据就会失效。当然,无论是PI还是PIF,其最大值和平均值均是越低越好,这样表示盘片的品质也越高。
小经验:有以上软件的专业检测,相信已经不难检测光盘的刻录品质。因此建议大伙儿在购买光盘的时候,可多挑选几个品种、品牌的刻录盘先试刻一下,待检测合格后再大量购买。

何谓PI、PIF(PO)和POF(CU)?
对于盘片刻录品质的检测来说,目前最稳妥的方法是PI/PIF(PO)检测。其基本原理是:刻录机在读出光盘反射的激光信号后,先放入EFM(从8到14调制)进行编码。然后送入PI解码器,以检查是否有初级错误,如果有初级错误,就送给De-interleavered(错行纠正)去“修理”好数据,大多数的出错数据均会在此时被纠正。而PI出错后被纠正不了的部分会在第2阶段(PIF阶段,也叫做PO)被纠正,此部分称为PIF(或PO)出错。PIF(PO)解码器会检查其错误,并进行De-scrambled(additional interleave stage)纠正。如果在PIF(PO)阶段也纠正不了的错误,就成为POF(CU)错误,即无法校正的错误。如果出现错误的部分是音乐盘片,那么就会成为杂音。较低的PI值是可以被接受的,而如果产生大量或较高的PO值,那么可以认为是该盘片的记录品质不好(或者是刻录机刻录品质或光驱的读盘能力较差)。

最后,下面笔者给大家推荐一些品质和口碑都很不错的光盘牌子,这些都是笔者长期实验得来的“经验值”:
CD-R刻录光盘 三菱、明基、莱德、SONY
DVD刻录盘 威宝、三菱、明基、SONY
这些品牌的刻录盘,价格都会比普通的高一些,但还是物有所值的。而且这些品牌除了威宝和明基之外,都有散装水货盘,价格还要便宜一些。不过,如果你是用来刻录母盘等重要数据盘片的话,建议大家还是买带有防伪标签的盒装SONY光盘。

热点内容
好玩吧矿机怎么卖 发布:2025-09-16 07:07:32 浏览:581
6显卡矿机耗电 发布:2025-09-16 07:02:45 浏览:494
币圈哪个交易所有杠杆 发布:2025-09-16 06:41:34 浏览:300
如何在合约上面购买usdt 发布:2025-09-16 06:17:56 浏览:744
币圈为什么建社区 发布:2025-09-16 06:11:47 浏览:941
江苏比特币偷电视频 发布:2025-09-16 06:09:34 浏览:229
私自挖比特币 发布:2025-09-16 06:00:15 浏览:633
广州广东科学中心怎样座地铁去 发布:2025-09-16 05:55:19 浏览:762
怎么才能矿池释放的币多 发布:2025-09-16 05:54:27 浏览:162
币圈郭二宝 发布:2025-09-16 05:52:57 浏览: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