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c输油管道
A. 世界各地的输油管道都有什么样的成就
如今输油管道已遍布全世界,不尽原油滚滚而来,极大地方便了石油的使用。70年代以后,超长距离的大型输油管道相继建成。比较著名的有:前苏联至东欧五国的“友谊”管道,总长9739千米,管径为1220毫米和820毫米,年输原油1亿吨。美国的纵贯阿拉斯加管道,全长1280千米,管径1200毫米,穿过北极圈,年输原油1.2亿吨。美国科洛尼尔成品油管道,全长8413千米。沙特阿拉伯石油管道,全长1195千米,管径1220毫米。中国最早建成的克拉玛依到独山子的原油管道始于1958年,全长147千米。以后又陆续建成了大庆油田至大连的原油管道,长984千米,管径720毫米;铁岭至北京的原油管道,长823千米,管径720毫米和529毫米;华北油田至江苏仪征的原油管道,长962千米,管径720毫米和529毫米。
B. 输送石油管线的尺寸一般多少直径和管壁厚度
尺寸、管径和管壁厚度都是根据管线设计输量来的,就像一条输量为200W吨/年的管线和400W/吨每年的管线直径管壁都不一样。一般来说76mm×10mm的20#钢的管线就可以。
然后还要根据输油泵的设计排量,站间距,如果站间距太大,输油泵出口压力就会很高,回压大,这时候就要修副线,或者中间站,来保证输量。材质一般都是20#钢,管壁厚度要考虑到腐蚀速率和管强,管径越大的管线,它的壁厚就越厚。
油气管道:
油气管道输送就是利用管道将油气资源长距离输送到目的地。
特点是:运输量大;能耗小、运费低;便于管理,易实现全面自动化,劳动生产率高;管线大部埋于地下,受地形地物限制小,能缩短运输距离;安全密闭,基本上不受恶劣气候的影响,能长期稳定、安全运行;但运输方式不灵活,钢材耗量大,辅助设备多,适于定点、量大的单向输送。
C. 输油管道有哪些
原油和成品油的运输方式主要是管道输送,其次有铁路、公路和水运,它们有各自的特点及适用范围。管道运输具有独特的优点:(1)运输量大(表8-3);(2)运费低、能耗少;(3)输油管道埋在地下,受气候影响小、安全可靠;(4)原油的损耗率低,对环境污染小;(5)建设投资少、占地面积小。管道输送适用于大量、单向、定点运输,但不如车、船输送灵活。
油库工艺管道及设备刷漆规定
工艺管道储运设备介质名称颜色设备名称颜色轻油银白色保温油罐中灰色重油黑色不保温油罐银白色水深绿色机泵银白色蒸汽红色铸钢阀门橘黄色(手轮)消防泡沫混合液中红色铸铁阀门红色(手轮)2.管道的伴热对于粘度大、易凝结的油品(如润滑油、重油等)都需要加热输送。为了减少输送过程中的热损失,除进行管道保温外,有时还需逐段对管道予以伴热。
蒸汽伴热管道铺设应注意:(1)伴热蒸汽应从供汽主线上方引下,保持蒸汽压力稳定。(2)将伴热管和输油管紧贴在一起捆牢,外加保温层。(3)伴热管尾端应在低点通过疏水器以便排除冷凝水。(4)伴热尽量不要和输油管道扫线蒸汽共用汽源,以免扫线不严或忘记关阀使油品窜入伴热管,冻凝管道;必须合用时,扫线阀与油管之间必须装单向阀。(5)由于管内介质存在温差,伴热管应在适当距离设置补偿管。
3.管道的保温加热输送的油品管道需要保温,蒸汽管、水管也要保温。由里到外,管道保温层依次是防腐层、保温层、防潮层和保护层。防腐层是在管壁外涂刷一层沥青底漆或两遍红丹漆,以避免管道外壁的氧化腐蚀。保温层是用玻璃布、泡沫石棉或海泡石等导热性能低的材料,制成一定形状包于管子或设备外部,厚度视管径大小和介质温度而定。防潮层是用沥青玻璃布缠绕于保温层外面,防止雨雪浸入保温层。最外面是保护层,用0.5mm厚的镀锌铁皮或玻璃布缠绕、石棉水泥抹面。应防止人为损坏,延长保温层寿命。
D. 世界最长的输油管道是哪条
苏联—东欧的友谊输油管线。起自苏联的阿尔麦季耶夫斯克至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德国。为双线:一线长5500千米,管径1050毫米,年输油能力5000万吨;二线长4412千米,管径1220毫米,年输油能力7000万吨。
E. 中国有那些输油管线越具体越好!
华北、中部地区原油管道
华北地区有大港油田、华北油田,都敷设有外输原油管道,华北地区的炼化企业,有地处北京燕山的东方红炼油厂和大港炼油厂、天津炼油厂、沧州炼油厂、石家庄炼油厂、保定炼油厂、内蒙古呼和浩特炼油厂。原油管道总长度1847.4公里。
华北地区最早修建的原油主干线是秦皇岛至北京的秦京线,为北京东方红炼厂供应原料油。秦京线1974年4月开工,1975年6月19日投产。管道全长324.6公里,年输油能力600万吨。穿越河流11处,铁路14处,公路40处,跨越河流(永定河1574米)和水渠5处。由洛阳石化设计院(中国石化洛阳石化工程公司)设计,管道三公司和江汉油田建设公司施工。
大港至周李庄输油管线1968年建设,这条管道是大港油田惟一的一条原油外输线。起点多次发生变化。总长210.5公里,年输能力500万吨。
任丘至沧州原油管道,1976年元月1日开工,4月1日投产,全长109公里,年输油能力500万吨,1983年经过改造,年输油能力770万吨。以华北油田为源头的原油管道,还有任沧复线;任沧新线,任京线(任丘至北京)、沧临线(沧州至临邑),河石线(河间至石家庄)、任保线(任丘至保定)、阿赛线(阿尔善至赛汗塔拉)。
中部地区油田,分布在湖北和河南两省境内,有江汉油田、河南油田和中原油田,主要炼油企业有湖北荆门炼油厂和河南洛阳炼油厂。原油管道总长度1347.5公里。
江汉原油管道有潜荆线(潜江至荆门),1970年建成,全长90公里,年输能力170万吨。
河南原油管道有魏荆线(魏岗至荆门)和魏荆复线。
中原原油管道有濮临线(濮阳至临邑)、中洛线(濮阳至洛阳)及中洛复线。
另外,港口至炼厂原油管道总长度859.3公里。
东北地区原油管道
东北地区是原油生产的主要基地,有大庆油田、辽河油田和吉林油田,原油产量大约占全国总产量的53.5%,原油管道达3399.6公里。
大庆油田从1966年起,年产量达到1066.89万吨以后,探明的石油资源并未全面开发。1970年7月,周恩来总理和李先念副总理,同余秋里、康世恩商议,决定提前动用大庆油田的后备资源,并决定集中资金修建大庆原油的外输管道。1970年8月3日,东北管道建设领导小组开会正式筹备,命名为东北“八三工程”。
东北“八三工程”的起步,是从抢建大庆至抚顺的庆抚线开始的,这条管道从黑龙江肇源县茂兴穿越嫩江后,向南经吉林省的松源、农安、长春、公主岭、梨树、四平,进入辽宁省的昌图,经铁岭,终至炼厂较为集中的工业城市抚顺。末站设在抚顺康乐屯,以支线向抚顺石油一厂、二厂、三厂供油。庆抚线全长596.8公里,其中直径720毫米的管线558.6公里,1970年9月开工,1971年8月试运行,10月31日正式输油。工程总投资2.93亿元,年输油能力2000万吨。建设长距离、大口径、输送“三高”原油的管道,这在中国是第一次。
庆抚线建成以后,指挥部正式组建了勘察设计研究所(以后与管道局设计院合并为管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施工队伍也全部调入,正式编为管道工程一处、二处、、三处(以后更名为管道一、二、三公司)。此后的续建工程在形成了专业队伍的情况下,改变了人民战争式的做法,1972年开工建设了铁岭至秦皇岛管道,1973年10月开工建设了大庆至铁岭复线,1974年10年开工建设了铁岭至大连的管道。在此期间还建成了抚顺至鞍山炼厂、石油二厂至辽宁电厂、丹东至朝鲜新义州、盘锦至锦西石油五厂等短距离管道。到1975年9月,5年中建设输油管道8条,共2471公里,其中主要干线2181公里,形成了以铁岭站为枢纽,联接大庆至抚顺、大庆至秦皇岛和大庆至大连的3条输油大动脉,东北管网逐步形成。
东北“八三工程”,为中国管道建设探索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组织建设和管理模式,奠定了中国原油管道勘察设计、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中各项规范的基础。
华东地区原油管网
华东地区主要油田为山东胜利油田,是继大庆油田之后建成的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投入开发后,陆续建成了东营至辛店(1965年),临邑至济南(1972年)两条管道,直接向齐鲁和济南的两个炼厂输油。1974年,东营至黄岛管道建成后,原油开始从黄岛油港下海转运;1975年后,开工修建了山东至仪征、东营至临邑的管道,开成了华东管道网,原油又可从工江仪征油港水路转运。1978年建成河北沧州至临邑、1979年建成河南濮阳至临邑的管道,华东油田和中原油田的部分原油,也进入了华东原油管网。长江北岸的仪征输油站(油库)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原油转运基地,除供应南京炼油厂用油外,通过仪征油港转运长江沿岸各炼油厂。华东地区原油管道总长度2718.2公里。
华东原油管网是从修建临邑至南京的鲁宁线时开始筹划的,后只修建至江苏仪征,仍称鲁宁线;鲁宁管道的建设,地跨山东、安徽、江苏3省。这条管道建设中,指挥部提出了“管道为业,四海为家,艰苦为荣,野战为乐”的响亮口号。鲁宁线1975年10月20日正式开工。1978年7月建设投产,全长652.58公里,年输能力2000万吨,由管道勘察设计院设计,管道一、二、三公司施工。
东营至辛店(东辛线),1965年元月开工,12月完工投产。全长79.36公里,设计年输油能力540万吨,支线7.5公里。
临邑至济南(临济线),1973年建成投产,全长67.3公里,年输油能力110万吨,穿越大型河流3处(黄河、徒骇河、小清河),黄河穿越采用顶管方式施工。
临邑复线,1991年建成投产。全长69.5公里,年输油能力150万吨。复线穿越大小河流41处,干线公路7处,铁路3处,黄河穿越采用冲砂沉降法施工,临齐线、临济复线由胜利油田设计院设计,胜利油田建设公司施工。
东营至黄岛(东黄线),1973年建设,1974年7日投产,原长248.93公里,由胜利油田设计院设计,胜利油田建设公司施工。管道局接管后,1984年对全线进行了技术改造。管线全长245.32公里,年输油能力1000万吨。1986年7月,东黄复线建成后,东黄线随即扫线停输。1998年8月23日恢复输油(东黄线输胜利油,东黄复线改输进口油),改造和恢复工程,由原管道勘察设计院设计,管道四公司和胜利输油公司所属管道安装公司施工。
东黄复线,1985年开工,1986年7月17日投产。全长248.52公里,设计压力6.5兆帕,年输油能力2000万吨。这是中国建设的第一条自动化输油管道,由管道勘察设计院设计,自动化部分与国外公司联合设计,管道二、三公司施工。
陆上成品油管道
中国最早的长距离的成品油管道是1973年开工修建的格接成品油管道,起自青海省格尔木市,终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1977年10月全部工程基本均完工。管道全长1080公里,年输送能力25万吨。
格拉成品油管道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组织修建,由总后勤部青藏兵站部输油管线团进行格拉线穿越长江源头楚玛尔河、沱沱河、通天河等108处河流,翻越昆仑山、唐古拉山等9座大山。有900多公里管道处于海拔4000米以上(最高处5200多米)的严寒地区,有560公里铺设在常年冻土地带。冻土层厚度从几米到上百米,有冰椎、冰丘、爆炸克水鼓丘,还有厚层地下水,热融滑塌等特殊不良地质现象。难题多,施工难度非常大。格拉线是国内首次采用的顺序输送工艺,顺序输送汽油、柴油、航空煤油和灯用煤油4个品种5种型号的油品。为青藏公路沿线加油站和拉萨供油,军地两用。
格拉线通油之后,不仅有利于边防战备,也为世界屋脊的西藏注入了生机,创造了经济繁荣。可以说石油流向哪里,哪里的经济生活就发生质的变化,从而确立了“石油经济”的西藏的特殊地位。
距离较长的成品油管道还有1995年建成的抚顺石化至营口鲅鱼圈管道,全长246公里;1999年建成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管道,全长185公里;2000年10月22日开工建设的兰州至成都至重庆的管道,全长1200多公里,目前正在建设中。
西北地区输气管道
靖边至北京的陕京线,是国家的重点工程,也是早期西气东输的骨干工程,为目前国内建设水平最高的输气管道。
靖边至北京的陕京线,是国内第一条长距离、大口径和高度自动化的输气管道。1996年3月开工,1997年9月10日建成,全长918.42公里,设计压力6.4兆帕,年输气能力不加压13.2亿立方米。投产后二期加压站(榆林压气站)于1999年11月10日建成,年输气能力达到22亿立方米。三期加压(黄河西及应县加压站)于2000年11月15日建成,年输气能力达到33亿立方米。
陕京干线起自陕西省靖边县长庆气田天然气净化厂首站,终于北京石景山区衙门口北京末站,途经陕西、山西、河北、北京3省一市22个县,并穿过3条地震带,翻越吕梁山、恒山、太行山3座山脉,穿越无定河、秃尾河、窟野河、黄河、永定河5条大河。全线穿越河流230处、铁路21处,大型公路131处。为了适应调峰需要,2000年1月6日建成大张坨地下贮气库和118.5公里配套管线工程,调峰能力为500万立方米/日,年有效调峰量6亿立方米。
陕京线各项工程采用了国际公认的先进标准。陕京线由管道设计院与国外公司合作设计,管道一、二、三公司,大庆、长庆、四川油建公司参加施工。
鄯乌线(鄯善至乌鲁木齐),1995年9月26日开工,1996年9月30日完工,1997年3月10日正式供气。全长301.6公里。穿越河流6处、铁路6处、公路79处。
鄯乌线是国内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输气管道。首次采用环氧粉末喷涂防腐。国内首次采用同沟敷设有通信光缆,长度310.78公里。
鄯乌线也是陆上首次按照国际惯例组织施工的大型项目。引入了监理制(监理范围:从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试运、验收及投运一年的全过程监理)和第三方质量监督制。工程采用了总承包方式,又称“交钥匙工程”,也是国际工程市场通用的做法。
新疆塔里木油田,有油藏也有气藏。气藏储藏丰富,开发远景大,1996年累计探明天然气储量305.23亿立方米,1996年开始敷设输气管道。20世纪末,探明天然气储量已达5000多亿立方米。已建输气管道有塔轮线、轮库线,西气东输至上海的干线也从这里为起点。
塔中至轮南(塔轮线)。1995年7月1日开工,1996年8月16日竣工,全长302.15公里,塔轮线也是中国第一条沙漠气线,与塔轮输油管线和通信光缆同沟敷设。
其他地区输气管道
河南濮阳至沧州(中沧线)。1985年4月1日开工,1986年4月28日完工,8月7日向沧州化肥厂供气。全长361.89公里,设计压力5.1兆帕,年输气能力6亿立方米。管道穿越铁路4处、公路38处、河流92处。首站装有引进的半人马座T4500型燃气轮机及两台离心式压缩机和配套的附属设备,是国内输气管道第一次采用压气设备。1999年19月20日更换新管,10月22日恢复运行。管道技术公司封堵作业处进行作业,原管道勘察设计院设计,管道二、三公司施工。
西北地区原油管道
西北地区是50年代初全国石油勘探的重点地区。1958年在甘肃兰州建成了中国第一座引进的现代化炼油厂——兰州炼油厂。1958年12月建成的克拉玛依至独山子原油管道,标志了中国长输管道建设史的起点。西北地区原油管道总长.7公里。
花格线起于青海省西州境内的花土沟油砂山(油田集中处理),终于青海省格尔木市南郊,向格尔木炼油厂供油。1987年9月开工,1990年9月21日正式投产输油,全长435.6公里,设计压力6.27兆帕,年输油能力100万吨。由管道勘察设计院设计,管道一、三公司施工。1977年分两期进行改扩建,输油能力达到200万吨。花格线采用的明线载波远程控制自动化系统,在国内尚属首次。花格线也是在高原地区敷设的第一条原油管道,管线最高点大乌斯山,海拔高度342米。
轮库线(轮南至库尔勒)是塔里木油田的第一条原油外输管道,原油轮至库尔勒后装火车处运,1991年7月2日开工,1992年7月1日竣工投产。全长191.79公里,年输能力100万吨至300万吨,管道勘察设计院设计,管道二公司施工。在设计施工中采用了多项新技术。例如,运用卫星遥感和卫星定位技术,优化了线路走向;自动化控制使用汉语进行操作,交互式图象、图形、语言综合传输对生产单体进行监视管理;利用太阳能和风力发电,作为阴极保护电源等等。
塔轮线(塔中至轮南)是我国的第一条流动性沙漠管线,75%处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中。1995年7月1日开工,1996年8月16日竣工投产,年输油能力100至600万吨。塔轮线全线302.15公里,同沟敷设有输气管道和通信光缆。
库尔勒至鄯善(库鄯线),这条管道是国内首次采用高压力、大站距方案,首次采用钢级为X65的钢管。1996年6月开工,1997年6月30日竣工投产。全长475公里,设计压力8兆帕,设计年输能力,一期500万吨,二期1000万吨,全线采用先进的管道自动化(PAS)系统,管道穿越河流、沟渠、铁路公路33处,开都河宽736.4米,定向钻穿越,原管道勘察设计院与意大利斯南普及堤公司联合设计,管道一、二、三公司,管道电信公司,四川油建,中原油建,洛阳公司等单位共同施工。
马惠宁线(马岭至惠安堡至中宁)全长164公里,年输油能力350万吨,1978年8月开工,1979年6月投产。跨越河流、洪沟44处,穿越河流34处,铁路2处,公路41处,管道勘察设计院设计,管道三公司施工。
F. 南奥塞梯想独立,为什么俄罗斯和格鲁吉亚要开战
我就说简单点
8月9号 凌晨3点开打的 具体谁先攻击的个有个的说法
南奥塞梯 形式上是属于格鲁吉亚 自苏联解体后 格鲁吉亚根本管不到南奥塞梯 但是南奥塞梯还不满意要独立出去!南奥塞梯背后就是 俄罗斯而且 多人有俄护照 俄罗斯的合法公民 俄罗斯 在南奥塞梯有维和驻军!
格鲁吉亚 前苏联的加盟国 现在却 想加入北约 一心往西方靠拢 他国家就1万军队 居然还派遣2000士兵去伊拉斯挺美国 而且老给俄罗斯找麻烦 俄罗斯忍他不是一天俩天了!他的背后就是西方和美国!
这次南奥塞梯事件 算是 俄罗斯对 西方策动科索沃独立的报复 也是面对北约东扩给出的警告!格鲁吉亚不只南奥塞梯问题还有 阿布哈兹问题 和南奥塞梯一样也要独立出去 背后也是俄罗斯!
-----------------------------------------------------
给你个数据你参考下
----------俄罗斯 ----格鲁吉亚
部队总数 --124万 -----1.8万
坦克 ---2.28万辆 -----170辆
装甲车 --1.5万辆 -----120辆
战机 -----1390架 ------10架
直升机 ---2565架 ------11架
火炮 ----2.4万台 -----100台
格鲁吉亚那么点大的地方没个战略纵深 不用几天
老毛子 半个装甲师 就直接横扫他全家了!
G. 我国主要输油管道都在哪
大庆油田,胜利油天,塔里木盆地周围都有重要的输油管道,但其实除特殊作用外它们周围都有大形的炼油厂没必要远距离运送。
H. 输油管道有哪几种类型
输油管道有原油管道和成品油管道两种。输送的油品不同,输送工艺也不尽相同。原油一般比重比较大,黏稠并易于凝固;而成品油又分汽油、煤油、柴油和燃料油以及液化石油气等。对于轻质成品油和凝固点、黏度比较低的原油一般采取等温输送方法,即将炼油厂出来的油或油田开采出的油直接输入管道运输,不进行加温。而对容易凝固的高黏度油品要采用加温稀释等方法输送。对于成品油的多种油品则采取顺序输送的工艺输送。
输油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