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比特币问答 » 鲁里埃尔鲁比尼比特币

鲁里埃尔鲁比尼比特币

发布时间: 2022-02-12 21:36:41

1. 求一篇简单易懂的中英文对照的短文,大概A4纸2~3页

Rising China sees more top thinkers

2010年度思想者出炉 周小川韩寒上榜

When historians look back to the moment when the post-Cold War reign of American power ended, they may well settle on 2010 as a crucial year.
当回顾冷战后美国霸主地位终结的这一刻,历史学家们也许会把2010看作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

Everywhere, it seemed, there were signs that the long-predicted "rise of the rest" had finally occurred, whether in the newfound assertiveness of fast-growing China or the impatient diplomacy of new powers like Brazil and Turkey.
无论是快速发展的中国最新获得的那份自信,还是像巴西和土耳其这样积极推进本国外交关系的新兴势力。似乎处处都有迹象表明:预言已久的“他国崛起”最终实现了。

Foreign Policy`s second annual list of the Top 100 Global Thinkers fully reflects that new world.
美国杂志《外交政策》交出的第二份“全球100强思想家排行榜”,充分反映出这个新世界格局。

As China asserts a growing influence on the international forum, more Chinese candidates find their names on the list, including Zhou Xiaochuan, governor of China`s central bank.
随着中国在国际平台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排行榜上出现了更多中国面孔,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就是其中之一。

Zhou was listed `for holding the world`s economic fate in his hands.` Proposing a new international reserve currency to replace the U.S. dollar and resisting pressure on China to appreciate its Yuan, Zhou is a living embodiment of China`s growing clout in the global economy.
周小川之所以上榜,是因为他“手握世界经济的命运”。由于提出了用新国际储备货币取代美元来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建议,周小川成为中国影响力在全球经济中日益增长的真实写照。

Apart from Zhou, who moved up the list from the previous No. 9 to No. 4, Editor Hu Shuli (No. 82) with Century Weekly and the most-read blogger Han Han (No. 86) were also listed.
周小川从前一份榜单的第九位上升到第四位。此外,《世纪周刊》的主编胡舒立(排在第82位)以及博客人气王韩寒均榜上有名(排在第86位)。

In the list, we can see some big shots, including world-renowned investor Warren Buffet and Microsoft founder Bill Gates both topped the list for "stepping up as the world`s states falter."
在榜单中,我们还可以见到一些大人物,包括世界著名的投资家沃伦•巴菲特,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凭着“在世界动荡之时挺身而出的精神”,他们并列排在第一位。

Beginning with Warren Buffett and Bill Gates (1), who teamed up to prove that even in tough times great new ideas can emerge, to the forecasting economist Nouriel Roubini (12), to American president Barack Obama (3) and Angela Merkel (10), The "Iron Lady" of Germany, FP presents more than just their big ideas.
从联手证明即便是艰难时代,也能孕育新锐思想的沃伦•巴菲特和比尔•盖茨,到成功预言金融危机的经济学家鲁里埃尔•鲁比尼、再到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德国“铁娘子”安格拉•默克尔,《外交政策》为人们呈现出这些伟大思想的更多内涵。

2. 美国经济的过去及现在

好日子结束了

2008年,全球股市狂澜迭起,人们不禁发问,已经走向衰退的美国,是否正在步入一个持久的经济困扰时期呢?这样就会使得就业大量缩减,物价不断走高,美元持续贬值。

果然,目前就业数字显示,2008年的美国经济衰退不可避免。

数月来,美国的决策者和华尔街的经济学家预测和希望着,美联储的一系列降息举动能够保持经济的增长,但这种可能性似乎在7日消失了。

上午8点后,美联储宣布采取新一轮措施缓解信贷市场危机。8点半,劳工部公布了一份出人意料的就业形势报告。几乎同时,上周还告诉客户经济仍然在增长的摩根大通银行称,一场衰退似乎从今年初开始了。

公布的让人沮丧的美国就业形势报告显示,该国就业岗位的总体数目低于三个月前的水平。从上世纪70年代初以来,每次美国出现就业岗位的缩减,一场经济衰退就会随之而来或者已经发酵。

未来几个月,美国政府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措施将开始生效,这使得避免经济衰退仍然存在可能。然而,近几周预测美国可避免经济衰退的白宫官员在劳工部的报告公布后稍微改变了口气。

去年底,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经济衰退判定委员会的7位经济学家开始就经济是否处于衰退边缘的问题交换意见。但他们7日表示现在还难以确定。

根据该机构的定义,经济衰退是指经济活动的显著和长期下滑,影响收入、就业、零售销售和行业生产等评测结果。“鉴于这个定义,委员会不可能在衰退持续一段时间前宣布衰退。”加利福尼亚州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克里斯蒂娜·罗梅说。

全球影响

“脱钩”时代,不再恐惧美国

果然,美国衰退已成定势,那么,全球其他地区的经济是否也会被拖垮?如今,全球金融体系紧密相连,美国的经济衰退会不会压制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的急速增长,并将欧洲各经济体拖入泥潭呢?

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的经济学教授鲁里埃尔·鲁比尼说:“当然,现在我们离大萧条还远得很。但若说到系统性风险和金融灾难风险,大概只有回到当年的大萧条时期,才能找到可与之相提并论的景象。”

从近期全球经济的情绪波动来看,俨如患上了“躁狂抑郁症”。然而,一方面,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和全球众多出口商品目的地的美国,或许已濒临衰退。但与此同时,在各主要经济体几乎同步出现了五年的辉煌增长期后,已显露出经济学家们称之为“脱钩”的迹象。这意味着当美国这个全球经济火车头失去动力之际,乐观派依旧相信,最近数十年来靠它所拉动的列车车厢,尤其是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最终也会凭着自身动力独自前行。

这一切跟中国的股市有何干系呢?随着成交量上升、资本流动性增大,以及经济一体化愈发紧密,全球股市已变得同步,与1990年代的情况大相径庭。虽说全球都在增长,但美国依旧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也是中国和其他许多国家出口商品的最大的单一需求源。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的金融专家王同江说:“现在,中国与全球经济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多个股市的下跌部分反映了对出口业相关企业未来的悲观与担忧。”按经济常识来讲,假如美国打个喷嚏,全球其他国家就会患上感冒,甚至肺炎。

但市场与现实经济是有区别的。越来越多的商家和经济学家认为,美国和全球或许正朝着不同的方向前进。美国机械业巨头卡特彼勒公司主席詹姆斯·欧文斯说:“我们看到了一个全面脱钩的现象。”他表示,虽然美国需求不振,但“南美、亚洲、俄罗斯、东欧等地以日用品为基础的出口均非常强劲。这些市场的基本经济状况是强健的”。此外,这些国家的公司和消费者都不再主要依赖美国融资来购买拖拉机及施工设备。

“脱钩”是从达沃斯论坛冒出的热门术语之一。有一本畅销书叫《没有我们的世界》,它说的是没有人类的地球命运将会如何,而这个书名也可以用作2008年全球经济的标题。因为,尽管美国无法为经济增长做出重大贡献,但加入全球派对的新兴经济体自信可以承担一切。

中国的经济学家对前景同样乐观。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说:“中国财政状况良好,而且国内需求强劲。”不过,由于向美国的出口需求下降,中国过热的经济很可能会减速。余永定认为,2008年,中国的增速将从目前约11%降到9%或10%,“而且,这是我非常保守的说法”。

的确,产品全部出口到美国的中国玩具车生产厂家可能会受到冲击。但中国以及其他地方的汽车生产商却在为新兴市场生产。可以肯定的是,美国有赖于外国援手才能走出困境。随着美元的疲软,大量的美国企业都靠出口支撑。

1990年代,拉丁美洲、俄罗斯、远东等发展中国家出现的危机搅乱了全球市场。而今,发达国家则问题百出,美国的次贷危机、英国北岩银行遭遇破产险境、法国兴业银行的欺诈交易丑闻等等。无疑,一个新的金融秩序正初现端倪。美国会继续抗争,而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多半也会由“超速挡”调低为“高速挡”。

但这并不表示全球正面临第二次大萧条。华盛顿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弗雷德·伯格斯坦曾在达沃斯经济论坛上指出,新兴市场已占全球经济的一半份额。假如美国和日本的经济疲软,而新兴经济体增长5%或6%,那么2008年全球经济仍会有像样的增长。(

3. 外国经济学家名字中带鲁的

安德鲁·施莱弗
安德鲁·格林
保罗·罗宾·克鲁格曼
德布鲁
弗·布鲁斯
罗拉尔·德布鲁
鲁迪格·多恩布什
鲁道夫·希法亭
鲁里埃尔·鲁比尼
以上只是部分,实际数量应该超过100个。

4. 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的原因

在危机之前的数年,低利率和大量美国国外资金的流入创造宽松的信贷条件,为房市暴涨加油添火,并鼓励负债融资性消费。美国家庭拥房的比例从1994年的64%(自1980年以来就大约如此)到2004年的史上最高水平69.2%。次级抵押贷款对家庭拥房率和整体住房需求量的增加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1997年到2006年间,一般的美国住房价格增加了124%。在2001年结束往前算的20年间,全国房价中值是2.9到3.1倍的中产家庭收入。这个比例在2004年上升至4.0,而2006年则升至4.6。这房地产泡沫 导致了不少业主对其住屋以较低利率再融资,或透过免除由房价上涨保证的二次贷款为消费者开销提供融资。时至2007年底,美国家庭债务对年度个人可支配收入的百分比为127%,而在1990年为77%。

在房价不断增加同时,消费者较少储蓄,借贷和开支更多。消费主义文化是在“植基于立即满足需求的经济”中的一种要素。从2005年开始,美国家庭已经将超过99.5%的个人可支配收入投入消费或支付利息。如果把大多数涉及业主自用住房的估计自这些计算里除去,自1999年开始,每年美国家庭开销超过其个人可支配收入。家庭债务增长于1974年年终,从7千50亿,60%个人可支配收入,到2000年年底的7万4千亿,并最后于2008年中期达到14万5千亿,合134%的个人可支配收入。在2008年期间,一般美国家庭拥有13张信用卡,40%的家庭在信用卡上仍有未付账款,较1970年时的6%更多。

这信贷和房价的爆炸导致了建房荣景,以及后来未能售出的房屋。这造成美国房价在2006年中期升至顶点并开始下跌。在信贷的宽松,且相信房价将继续升值的前提下,鼓励了许多次级贷款借款人去取得浮动利率抵押贷款。这些抵押贷款以在预先确定的期限间低于市场利率引诱借款人,期限过后剩下的则是以是市场利率计算。一旦初期的宽限期结束前无法支付较高月付款的借款人大概会试着再融资其抵押贷款。一旦房地产价格在美国许多地区开始下降,再融资变得更加困难。发现自己无法透过再融资以摆脱较高的月付款之借款人开始违约。

随着越来越多的借款人停止支付他们的抵押贷款还款,法拍和待售房屋库存增加。这使得住房价格面临下行压力,从而进一步降低业主的抵押资产的净值。抵押贷款还款的下降也降低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价值,这削弱了银行的净资产和财务状况。这种恶性循环是危机的核心。

时至2008年9月,美国住房价格自2006年中期峰值以来平均下降了20%以上。这种房价大幅并出人意料地下降意味着许多借款人的住房净值为零或者为负资产。换句话说,这意味着他们的住房价值低于其抵押贷款。截至2008年3月为止,估计880万借款人–所有业主的10.8% –的住房已是负资产,据臆测该数目至2008年11月为止已上升至1200万。借款人在这种情况下,有着自他们的抵押贷款“脱离”并放弃住房的诱因,即使这样做会在接下来的若干年损害其信用评级。

法拍率的增加助长了待售的房屋库存。在2007年新屋销售率为26.4%,低于前一年。时至2008年1月,未售出新屋库存为2007年12月销售量的9.8倍,这是自1981年以来这一比例的最高值。更进一步,近400万户现存房屋待售,其中近290万是无人居住的空房。这种过剩的待售屋降低了房价。随着价格下跌,更多的业主处于违约或法拍危机边缘。房屋价格预计将继续下降,直到未售出房屋库存(一种经济学供应过剩的实例)下降到正常水平。

经济学家鲁里埃尔·鲁比尼(Nouriel Roubini)在2009年1月写道,次级贷款违约引发更广泛的环球信贷危机,但只是多个债务泡沫崩溃的一种症状:“这不只单单是美国房市泡沫破灭或者美国次级贷款区域的崩溃。造成这次灾难的信贷过度是全球性的。有许多的泡沫,其触角延伸不仅仅许多国家的住房,还包括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信用卡、汽车贷款、以及学生贷款。有些气泡是为了许多转换这些抵押贷款到复杂、有毒、以及破坏性金融工具的证券化产品。而且还有更多的泡沫是为了向地方政府借款、杠杆收购、对冲基金、商业和工业贷款、企业债券、物资和信贷违约掉期...”他认为许多气泡的破灭,是造成此危机扩散到全球且其冲击加倍的原因。

5. 上海在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如何防范风险

现在的世界面临经济全球化,跨国界的金融风险就像是传染病一样。”纽约大学教授鲁里埃尔·鲁比尼谈起金融市场风险的全球传递性,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在鲁里埃尔·鲁比尼看来,次贷危机并没有逐渐好转,而是越来越糟糕,并不断向全球其他市场蔓延。“金融风险能够轻易地跨越国境传递到其他的国家,特别是在新兴市场国家,因为这些国家的金融市场时间不长,大概不到20年,所以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

不过,西班牙银行国际事务副总监费丽奥斯却表示,发达国家金融风险对发展中国家影响非常有限。费丽奥斯说:“发达国家的金融风险,如果传递到亚洲等一些发展中国家,有一定的传递性,但影响不是非常大,短期来说仍是非常有限的传递性。”

上海证监会行政总裁韦奕礼则认为,作为一个开放的市场,很有可能对市场上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是很脆弱。资本市场是一个好的市场,当然也有风险,一个国家的资本市场越开放,越有可能受到世界经济风险的影响,也越有可能脆弱。美国次贷危机是多方面造成的,但贷款审批不严难逃其责。对中国而言,应该接受当今金融市场所面临的巨大变化,快速地接受这些变化,吸取其他国家和市场的经验教训,这样,无论是在融资上,还是在储蓄、投资方面,都能够达到最高效的资源分配。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全球化传奇。”摩根史丹利亚洲区主席史蒂芬·罗奇在发出感慨的同时表示,作为全球化非常主要的受益者之一,相对应全球所发生的诸多问题也会影响着中国。鉴于此,中国不能够放松警惕,不能够以为世界上万事大吉。史蒂芬·罗奇强调说,“中国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出现这样的繁荣,关键要关注全球市场。现在就要开始采取措施,关注未来的机会,并关注未来的风险。中国银行业一定要在管理风险控制方面有很好的措施。”

6. 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的建重

2009年12月中共和党参议员约翰·麦凯恩和民主党参议员玛丽亚·坎特韦尔一同建议重立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重新分离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在众议院也有重立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部分内容的建议。美国银行等银行强烈反对这个做法。
2010年1月21日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建议银行管理中包括类似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对银行商业和投资的限制。这个建议是以赞成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的部分观点的保罗·沃尔克命名的。不过在2010年5月的一次采访中沃尔克也说他并不建议回到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的状态上或者完全分离投资和商业银行。同月经济学家鲁里埃尔·鲁比尼在采访中认为沃尔克的建议不够,只是一种轻型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在这个建议下利益冲突依然存在,金融企业依然会“大到不能倒”。他说这个模型是一个灾害,并说:“我们需要彻底执行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时期的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限制。”
2011年马西·卡普蒂尔重立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部分规定的努力。
在欧洲大陆,尤其是在法国、德国和意大利越来越多的智库呼吁使用基于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的国家或欧盟立法来管理银行。

7. 努里埃尔·鲁比尼的鲁比尼-简介

国籍:美籍犹太人
毕业学校:哈佛大学
职称:经济学教授
研究领域:国际宏观经济和金融、宏观经济学和财政政策
政治经济:增长理论、欧洲货币
主要观点:次级债又一场信用危机(2007.08) 又被人称为“末日博士” 1958年3月29日出生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1982年以最优异成绩获得意大利博克尼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
1988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
鲁比尼全球经济公司创始人、董事长
经济学网站RGE主席
1998-1999年任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国际事务高级经济学家1999年7月-2000年1月任负责国际事务的副财长的高级顾问、美国财政部政策制定与评估办公室主任 ■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首席执行官埃利安表示,鲁比尼的优点之一就是他愿意“进行创造性思考”。这种反抗传统的特质,某种程度上源于鲁比尼四处游历的成长过程。
■据他在哈佛的导师萨克斯(“休克疗法”之父)的说法,鲁比尼在数学和经济直觉方面,有非比寻常的天赋。
英国《金融时报》将其形容为当代经济界的“先知”。
■《纽约时报》因此封他为“新末日博士”。
■美国《财富》杂志曾于2005年发表了鲁比尼的观点:房地产泡沫正在发酵,投机行为将震动整个美国经济。自这个观点发表后,鲁比尼得个绰号卡珊德拉(凶事预言家,乌鸦嘴)。
■2009年9月,鲁比尼再次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敲警钟,称在未来几个月或者一年内,美国房地产业将经历“一辈子见一次”的罕见大破裂,油价会随之剧烈震动,人们丧失消费信心,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但在那个看起来很美的繁荣时期,没人相信他的话。IMF一位业内人士评论鲁比尼的分析缺乏数学模型的支撑。此后发生的一切一一应验了鲁比尼的猜测。2008年上半年鲁比尼又准确预测了投资银行的倾覆。由此IMF经济学家朗格尼送他绰号“先知”。 当个成功的预言家,只要坚持一个趋势,不论多头或空头,总会遇到对的时候。
鲁比尼似乎就是一个永恒的空头,这点连他自己都不否认。不过,就时下这场金融危机,鲁比尼说自己反倒成为现主义者,而不是悲观主义者,因为事情变得比他原先的预测还要糟糕。
鲁比尼并不是侥幸猜中的,他进行了一系列关于上世纪90年代新兴国家经济崩溃的研究,从1994年的墨西哥、1997年的泰国、印尼、韩国,1998年的俄罗斯与巴西,到2000年的阿根廷,他发现现代国家经济要崩盘有一大共同点:赤字太多,支出大于收入。在了解症结后,他决定找出下一个会崩盘的经济体,反复研究比较许多国家后,他惊讶地发现,下一个面临风暴的国家竟然是美国。
彼时正当2006年7月,多头气势正盛。在那个年代率先预测衰退是需要勇气的,他被人们视为杞人忧天或危言耸听的乌鸦。但是在他预测全球金融体系崩溃的十二步,如同依据他写的脚本一步不差地全部成真之后,人们奉他为先知。
此后,他又在2008年上半年预言了投资银行的倾覆。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人们共同见证了投资银行帝国的分崩离析。尽管鲁比尼一直在唱空,但他还是颇受追捧。投资大师索罗斯说:“他是所有经济学家中最正确的一个。”奥巴马政府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萨默斯则表示,“鲁比尼的伟大美德在于他是正确的。他提出的许多观点曾经被人们视作胡言乱语,如今它们都成为事实,因此我要给他记上一功。”此外,拥有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的鲁比尼曾在耶鲁大学经济学系工作,并在华盛顿扮演过两年政策制定者的角色,包括充当时任财政部副部长盖特纳的高级顾问,如今,奥巴马已经任命盖特纳为财政部长。有趣的是,虽然鲁比尼早就预言经济衰退,不过据报他自己的投资仍是一成不变——定时定额买股票基金;而他学者气质的另一面却是喜欢开派对、泡美女。他自己说,既然末日已到,何不及时行乐?

8. 求,日本上世纪末主导东亚经济式的雁阵模式的详细资料

十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留下了两个对比鲜明的教训:一个是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亚洲人应学到的教训;另一个是亚洲人实际学到的教训。

西方经济学家得出的结论是,新兴经济体应采取灵活的汇率制度,并建立现代的、监管良好的、有竞争力的金融市场。而亚洲人则决定选择有竞争力的汇率、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和大规模积累外汇储备。问题是亚洲人是否需要改变自己的选择。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10年前,当泰铢出现的下行压力时,没人预料到接下来发生的事——7月初它开始贬值。这件看似很小的事件导致了一场金融“海啸”,“吞没”了东亚的大部分地区,席卷了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和泰国。其结果是汇率制度瓦解,金融体系崩溃,政府在信用违约的边缘摇摇欲坠,经济纷纷陷入深度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官员们奔走于各个遭遇危机重击的国家之间。最终,这场危机波及到全球各地,1998年8月席卷了俄罗斯,1999年初又殃及巴西。

与它的爆发一样,此次亚洲金融危机的结果也非常出人意料。从它的严重程度和地理局限性上讲,1997至1998年的危机成为上世纪80、90年代折磨新兴经济体的一连串金融危机中的最后一次(除了2001年的阿根廷和土耳其危机)。如今,外部投资者将资金投入这些经济体的欲望十分强烈,证据包括走势强劲的金融市场、较低的外部借款息差和规模庞大的私人资本流入——例如,2006年,新兴经济体的私人资本净流入达到2560亿美元。现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几乎无事可做了。

如何解释这种新的稳定性?正如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New York University's Stern School of Business)的鲁里埃尔�6�1鲁比尼(Nouriel Roubini)所言,亚洲人没有学到多数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他们应该学到的教训。这并不是否认亚洲经济体已经出现实质性的结构改善,尤其在金融体系的资本化和监管方面。但这不是问题的核心。重要问题是在其它方面:亚洲决策者经过总结认为,重大错误不是盯住汇率制,而是汇率高估。正是这个错误,才使听命于美国财政部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官员到亚洲来指手划脚。

“下不为例”成了口号。结果便是再也没有下一次。现在,东亚的新兴经济体大多成为债权国。此外,它们积累的大部分外部资产都集中在官方手里(见表)。截至今年2月,东南亚国家的外汇储备总量已经达到3.28万亿美元,较1999年初增加了2.49万亿美元。单就中国而言,其同期储备额就增加了1.01万亿美元,达到1.16万亿美元。虽然在危机之后大量积累外汇储备似乎是个合理的保障方式(尽管有些代价高昂),但如今的水平看来过高了。在大多数东亚经济体中,外汇储备与短期外债的比例为4比1或5比1。

外汇储备的规模表明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这些国家拒绝实行许多外部经济学家建议的自由浮动汇率制度。它们反而选择压低本国汇率。这继而导致了经常账户盈余。保持这种盈余需要本国储蓄持续高于国内投资。这些国家采用的手段就是“冲销”外汇储备累积对本国货币供应的影响,以防货币和信贷的正常扩张、经济过热、通胀以及外部竞争力丧失。

如果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区域正在产生巨额经常账户盈余,那么其它地区一定出现等额的赤字。在油价飙升之际,这一结论变得更有说服力。因为油价飙升导致收入转移到了那些有过痛苦经历的国家——这些国家已吸取教训,不再迅速消耗其额外收入。然而,在一个汇率不断波动的世界里,那些能够用本币自由借贷的国家最容易累积大量净外债。原因很简单:只有这些国家可以大量借贷,且不会造成金融体系内部出现严重的汇率失调。因此,美国成为全球第一赤字大国,就毫不奇怪了。它是作为最后手段的借款人。只有美国能够成为一个巨大的净债务国,而不会危及其本国金融体系的健康。

那么,一些经济学家所谓的“新布雷顿森体体系”(Bretton Woods Two,一种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能否化解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金融不稳定,并成为可持续的出口主导型增长的基石呢?

鲁比尼的回答是否定的。这种政策将导致外汇储备增加,最终达到难以冲销的水平。这将导致货币供应增长过快、国内资产价格泡沫、经济过热、通胀和竞争力丧失——而这些国家的政府本来压制名义汇率的上升,就是为了防范这些问题。通过将利率维持在均衡水准以下,这种政策将会扭曲国内金融体系。低收益率外汇资产的累积可能会导致巨额资本损失,造成资源的浪费。这种政策会令亚洲经济体过度依赖于外部需求。这将导致美国的保护主义加剧。它最终会迫使美国货币当局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抵消巨额经常账户赤字所导致的国内需求减少。

事实证明,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政策体系比许多人(包括我自己)预期的要稳固。但问题的关键是中国。尽管中国没有直接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它也是用这种亚洲方式吸取教训的国家之一。如今站在世人面前的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庞然大物。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的外汇储备平均每月增长500亿美元,而IMF预测,中国经常账户盈余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今年将达到10%。我认为,这些惊人的趋势既不理想也不可持续。我将在下周讨论其原因和应对措施。

9. 你认为欧洲债务危机产生的原因以及你对未来欧元走势的看法,三百字左右

末日博士、纽约大学教授鲁里埃尔·罗比尼:全球经济研判

2009年23日《福布斯》发表了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末日博士”鲁里埃尔-罗比尼(Nouriel Roubini)的评论文章,称全球经济整个2009年将出现衰退,复苏最快要到2010年,全球经济的底部将是U形。他还对几乎全球所有地区2009年的经济形势作出了判断。
全球经济正处在一轮同步收缩的中途,2009年全球将出现数十年来首次负增长。这将是“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和数十年来最严重的全球经济下滑。全球贸易面临着战后最剧烈的萎缩——由于全球需求严重持续下滑、整个供给链出现产能过剩、贸易金融持续萎缩,2009年全球贸易可能下降12%。
现在许多分析师和评论家指出,经济活动的二阶导数正在转为正值(也就是说,经济仍在萎缩,但速度放慢了,而不是加速),经济复苏的早期迹像已经出现。但我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全球经济收缩仍在加足马力进行,将出现非常严重的、深度的、延续的U形衰退。
去年大家一致认为会出现V形的短期、轻微衰退,现在已经没人提了。尽管目前经济收缩的速度相比2008年第四季度和2009年第一季度的自由落体式下滑有所缓和,但我们距离经济底部和持续的增长仍相当遥远。尤其是欧洲和日本,它们基本没有出现经济活动的二阶导数由负转正的迹象。
不过,在2009年一季度末,在某些国家出现了一些下滑步伐放慢的迹象,尤其是美国和中国。这两个国家政策反应力度要更大一些,制造业的一些领先指标可能已经领先欧洲和日本见底了。不过,包括所有G7成员国在内的主要经济体仍将在整个2009年继续下滑,尽管速度要比年初时慢一些。
而且,全球复苏最快也要2010年发生,而且疲软无力,因为我们还面临诸多问题:金融机构的信贷亏损、信贷危机阴魂不散、经常项目赤字国家里过度负债的家庭需要节俭度日、大规模政府刺激之下需求恢复缓慢。
下面是一些主要判断:
1 2009年全球经济活动可能萎缩1.9%。发达国家2009年将收缩4%。日本和欧元区将遭遇最严重的滑坡。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将继续萎缩,尽管整个2009年步伐会不断放慢,但每个季度都是负增长。
2 新兴市场将会从近几年的爆发式增长大幅回落,巴俄印中经济增幅将只有2008年的一半。
3 贸易条件的恶化、资本流动的放缓和信贷趋紧将使得拉丁美洲从2008年4.1%的增长直接进入衰退。阿根廷、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墨西哥和委瑞内拉将全部陷入负增长,而秘鲁这些小国家则将经历大幅减速。
4 由于国外信贷撤出和严重金融危机的风险,东欧和前苏联国家将面临最严重的收缩。石油收入下降和财政困难将使得俄罗斯经济萎缩5%,而某些国家可能出现两位数的萎缩,尤其是波罗的海诸国。
5 依赖出口的亚洲2009年经济增长将会大幅放缓至3%以下。中国经济将出现硬着陆,GDP增幅跌至5.5%,而印度将急剧放缓至4.3%。所有“亚洲四小龙”(新加坡、台湾、韩国、香港)和马来西亚、泰国将陷入衰退。
6 中东和非洲将取得非常缓慢的增长,只有2008年增速的一半,原因是资本流入下降、美欧需求下降和大宗商品价格和产出下降。以色列和南非将面临轻微下滑。
7 史无前例的财政和货币刺激措施将缓和私人需求的大规模萎缩并降低全球进入L形“类萧条”的风险。不过债务融资对很多国家而言可能是一个挑战,尤其是一些新兴市场国家或最脆弱的西欧国家。
8 由于违约率上升及其给银行带来的额外风险,这次全球衰退的失业率可能会超过上一次衰退。2010年发达国家失业率将会达到两位数(美国2009年年中可能就会达到),并让发展中国家中更多人陷入贫困。这样严重的收缩将会引发一些社会和政治不安定因素。
9 尽管产量削减,大宗商品总体在2009年可能会重新面临压力。我预计西得克萨斯中间基(WTI)原油2009年平均价格大约为40美元,因为需求萎缩的速度将继续超过原油供给下降的速度。
鲁里埃尔?鲁比尼-《走向金融灾难的12步》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New York University's Stern School of Business)的教授鲁里埃尔?鲁比尼(Nouriel Roubini)的《走向金融灾难的12步》:
第一步是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房地产市场衰退。他表示,房价将从峰值水平下跌20%至30%,造成4万亿至6万亿美元的家庭财富灰飞烟灭。10万个家庭最终将持有负资产,因此迫切希望将房子钥匙投入邮箱,然后动身前往更佳之地。更多的房屋建筑商将破产。
第二步是次级抵押贷款进一步亏损,超出当前估计的 2500亿至3000亿美元。鲁比尼教授提出,在2005年至2007年开始发放的所有抵押贷款中,约60%具有“草率或有害的特征”。高盛 (Goldman Sachs)估计,抵押贷款损失为4000亿美元。但如果房价下跌超过20%,亏损将更大。这会进一步损害银行发放贷款的能力。
第三步是无担保消费贷款出现巨额亏损,其中包括信用卡、汽车贷款、学生贷款等等。“信贷紧缩”届时将从抵押贷款扩大至广泛的消费信贷领域。
第四步是债券保险公司评级被下调,它们没有资格获得其业务所依赖的AAA等级。接着,还要减记1500亿美元的资产担保证券。
第五步是商业地产市场崩盘。
第六步是大型区域性或全国性银行破产。
第七步是草率的杠杆收购出现巨额亏损。在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上,此类贷款高达数千亿美元。
第八步是一波企业违约浪潮。美国公司普遍状态良好,但公司“肥尾”(fat tail)盈利能力低下且债务负担沉重。这类违约将使为这些债务提供保险的“信贷违约互换”亏损面扩大。亏损额可能高达2500亿美元。一些保险商可能破产。
第九步是“影子金融体系”的垮台。由于对冲基金、特殊投资工具等机构无法直接从中央银行获得贷款,解决它们面临的困境将变得更为困难。
第十步是股价进一步下挫。对冲基金、保证金追缴通知和做空行为的失败可能导致股价连续暴跌。
第十一步是一系列金融市场流动性枯竭,包括银行间市场和货币市场。其背后的原因将是对偿付能力的担忧急剧增加。
第十二步将是“亏损、资本减少、信贷收缩、被迫清算和以低于基本面价格廉价出售资产的恶性循环”。
美联储不能抵挡这种风险的8个理由:
(1)美元和通胀风险限制了美国货币政策的放宽;
(2)激进的宽松政策只能解决缺乏流动性的问题,不能解决偿债能力;
(3)债券保险公司将丧失它们的信用评级,这会产生可怕的后果;
(4)主权财富基金将无法应对过于庞大的总体损失;
(5)公共政策干预的力度不足以稳定住宅市场损失;
(6)美联储无法解决影子金融体系的问题;
(7)监管机构无法在损失透明度和监管自律之间找到一条合适的中间道路,这两者都是必须的;
(8)以交易为导向的金融系统本身处于严重的危机之中。

热点内容
龙岗中心城去深圳北站高铁 发布:2025-08-18 23:21:32 浏览:630
比特币石啥 发布:2025-08-18 23:03:24 浏览:80
怎么取消永续合约 发布:2025-08-18 23:03:16 浏览:580
币圈打工底仓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8-18 22:53:10 浏览:881
币圈现金排行榜 发布:2025-08-18 22:17:19 浏览:948
usdt对冲btc 发布:2025-08-18 21:44:21 浏览:804
以太坊价格usdt 发布:2025-08-18 21:44:21 浏览:352
区块链公益慈善的案例 发布:2025-08-18 21:12:48 浏览:616
比特币可以半个买卖吗 发布:2025-08-18 21:05:59 浏览:857
微信就是区块链 发布:2025-08-18 20:41:26 浏览: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