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本聪的比特币卖了吗
1. 中本聪和比特币的关系是什么呢
中本聪和比特币的关系是什么呢?
一、中本聪用比特币干掉任性的“中心化”
比特币从刚开始到今天,已经上涨了数万倍,以至于无论是圈内人还是圈外人,都难免感叹一句:我当年怎么没早点买比特币呢!
事实上,比特币刚开始可不是为了给大家炒币致富的,而是定义为一套电子现金系统。
为什么这么说呢,2008年,有个叫“中本聪”的人写了一篇名字叫作:《比特币:一个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论文,这是一篇非常严谨的论文,里面并没有涉及到投资、致富这样的话题。
为什么要发明这样一套系统?是银行卡、信用卡支付不好用?还是银行服务不便捷?都不是。
现如今,尽管纸币还是主要的货币形态,但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时代仿佛已经过去,现如今就算路边的小商贩也大多都是微信支付宝付款,微信转账、支付宝转账已经成为新时代的主要生活方式。在 2008 年的时候即使没有微信、支付宝,但仍有银行卡、信用卡,那么比特币这样的概念为什么会诞生呢?
比特币诞生的时代背景:2008年全球正处于严重的金融危机,美联储不断增发货币加剧了通货膨胀,中本聪认为处于完全中心化的中央银行并不靠谱,对于现金的增发任意为之,针对这一点着实过分!
基于这种大环境,他开始思考:怎么样遏制这个“任性”的中央权威,不让它时不时就增发或者减少发行现金......
经过几个月的思考和研究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干掉美联储肯定是不现实的,但我可以重新做一套货币系统,用全新的金融系统体系去制衡或者干掉美联储这种权力机构!换句话说:既然美联储是“中心化权威”,遏制它的方式当然就是“去中心化”!
于是,他通过对之前已经发放的数字货币 B-money和HashCash等的深入研究,创建了一个点对点的、完全去中心化的电子现金系统,也就是现在的比特币。
点对点、去中心化意味着什么?我们举个例子:
假使你给小明转2000块钱,如果用现在的支付方式,这个2000块钱的流转过程是这样的:你——银行|微信|支付宝——小明,也就是说,这2000块钱要经过“银行|微信|支付宝”这样一个中转站才能到达小明手里。
如果是比特币呢,2000个比特币的流程是这样的:你——小明,直接支付收款,完全除去了中心化的监管,自己的资金自己完全掌握控制权,一个绝对自由的金融体系系统自此诞生。
所以,比特币最早的建立初衷并不是让人实现“一夜暴富”的造富神器,也不是一种简简单单的加密数字货币,而是一套去中心化的电子现金系统。他要改变的不是货币和支付形式,他是要创造对于金融领域的一种完全自由自控的超时代产物。
比特币这套电子现金系统,融合了P2P、密码学、经济学等多重现有的学科,在比特币的诞生中,中本聪更像是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他善于把原有的技术手段整合利用,做成一套让人耳目一新的“新”产物。
二、中本聪到底是谁?
中本聪这么厉害,他到底是谁?答案是:不知道。
“中本聪身世之谜”可以说是当代区块链行业最大的未解之谜了。不止有人的地方有江湖,其实,有“谜”的地方也有江湖。“中本聪”的名头实在是太响了,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人站出来说:“我就是中本聪”;或者,“他就是中本聪”。
中本聪真实身份猜测之一:多利安·中本
多利安·中本是居住在加利福尼亚州的日裔美国人,“哲史”是他出生时的名字
(“中本哲史”这个名字,是“中本聪”的日本媒体翻译版本)。除了名字相同以外,多利安在接受采访时亲口说:“我已经不再参与它了,不能讨论它。它已经被转交给其他人。他们现在在负责。我已经没有任何联系。”
但随后,多利安澄清,自己所说的事情是之前从事的军方保密工作,并不是比特币。P2P基金会的中本聪账户也在尘封五年之后发了第一条消息,称:“我不是多利安·中本。”
中本聪真实身份猜测之二:望月新一
日本数学家望月新一的研究领域包含比特币所使用的数学算法。而且,望月新一一般不使用常规学术发表机制,而是习惯独自工作。不过,有人提出质疑,认为设计比特币所需的密码学并不是望月新一的研究领域,望月本人也否定了自己是中本聪的说法。
中本聪真实身份猜测之三:尼克·萨博
尼克·萨博之前是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教授,热衷于研究去中心化货币,也喜欢使用化名发表学术作品,他曾经发表过一篇关于“比特黄金”的论文,被认为是比特币的先驱。不过,他在一篇文章中表示:中本聪是继他之后少数对比特币算法感兴趣的人,暗示自己并不是中本聪本人。
中本聪真实身份猜测之四:哈尔·芬尼
哈尔·芬尼是一位著名的密码朋克和密码学家。他是2009年第一个从中本聪那里接收比特币的人,还是第一个下载比特币客户端的人。然而,哈尔·芬尼在2014年去世之前否认了他是中本聪的说法。
中本聪真实身份猜测之五:克雷格·史蒂芬·怀特
克雷格·史蒂芬·怀特是一位澳大利亚的企业家,也是首位公开承认自己是中本聪,声称自己拥有中本聪的加密签名档和早期的比特币地址私钥,但这一言论饱受质疑,人们认为这两个证据其实很容易获取到,并不足以能够证明中本聪的身份。因为时常在公开场合叫嚣自己是“中本聪”,他获得了一个外号“澳本聪”(澳洲的中本聪),当然,这是一个戏称。
中本聪真实身份猜测之六:“中本聪”是一个团队,而非个人
中本聪在发言和程序中,切换使用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并且随机在全天不同的时间上线发言,似乎账号有多人操纵。比特币核心开发团队工作人员认为,其算法设计过于精良,不像是一个人单枪匹马所能完成的。
中本聪真实身份猜测之七:“中本聪”只是一个虚构身份
这种猜测的依据在于,中本聪极少透露自己的真实信息。在P2P基金会网站的个人资料中,他自称是居住在日本的37岁男性。然而,他在公开场合从来没有使用过日语,而是使用非常纯正熟练的英文。用他的姓名在网上搜索,也无法找到任何与这个人相关的信息。
中本聪为什么不现身呢?早在2015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金融学教授巴格·乔杜里便提名中本聪为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候选人,尽管获此殊荣,中本聪也一直没有出现。中本聪为何把自己包裹在层层加密的代码下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隐匿身份是为了规避外在风险。
发行货币本是一种国家行为,而中本聪发明的比特币,是建立在无政府主义,或者说对政府以及中心化金融机构缺失信任的基础上。加之比特币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不仅如此,还带动了其他数字货币的出现和滋长,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的市值是非常巨大的。
打击一种现象最常见也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抓典型”,比特币是一众加密货币的鼻祖,尽管它是一种虚拟货币,一旦被一些国家界定为非法发币、纵容经济犯罪等非法行为,中本聪本人或将面临刑事责任。
第二,避免自己的个人言论影响去中心化发展进程。
我们都知道,币圈大佬的号召力有多强,尽管现在的共识在于,币圈大佬全部是自带流量的网红,但事实的确是,他们振臂一呼,后面的韭菜就蜂拥跟随。
中本聪可以说是币圈大佬中的王者级别,他的任何言论和行为都将影响到许多人,因为在大家眼里,他就是权威,这与他所倡导的“去中心化”是完全相悖的。
第三,保护个人隐私与人身安全。
平日里,大佬风光无线,可是每当遇到币价跳水、主网漏洞等问题,大佬就会被揪出来问责。看看曾经在上海被围追堵截的V神、以及此前饱受争议的EOS创始人BM就知道了。中本聪的身份一旦被公开,将要面临的也许是负面缠绕甚至人身攻击。这样看来,还是被代码包裹的世界更安全。
中本聪到底是谁我们暂且不管,尽管他本人身份虚幻成谜,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比特币系统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2. 中本聪是谁跟比特币有什么关系能解答下吗
中本聪到目前为止都没有确定是谁,应该不是个人,可能是某个机构
它是比特币的创始人(发明人)
3. 中本聪有多少比特币
现在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中本聪是比特币的第一个矿工,据估计,中本聪拥有近100万个比特币。
拓展资料:
1、比特币:比特币(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聪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并于2009年1月3日正式诞生。根据中本聪的思路设计发布的开源软件以及建构其上的P2P网络。比特币是一种P2P形式的数字货币。比特币的交易记录公开透明。点对点的传输意味着一个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统。
2、与大多数货币不同,比特币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它依据特定算法,通过大量的计算产生,比特币经济使用整个P2P网络中众多节点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确认并记录所有的交易行为,并使用密码学的设计来确保货币流通各个环节安全性。P2P的去中心化特性与算法本身可以确保无法通过大量制造比特币来人为操控币值。基于密码学的设计可以使比特币只能被真实的拥有者转移或支付。这同样确保了货币所有权与流通交易的匿名性。比特币其总数量非常有限,具有稀缺性。该货币系统曾在4年内只有不超过1050万个,之后的总数量将被永久限制在2100万个。
3、发展历程: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同年11月1日,一个自称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人在P2P foundation网站上发布了比特币白皮书《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陈述了他对电子货币的新设想——比特币就此面世。2009年1月3日,比特币创世区块诞生。和法定货币相比,比特币没有一个集中的发行方,而是由网络节点的计算生成,谁都有可能参与制造比特币,而且可以全世界流通,可以在任意一台接入互联网的电脑上买卖,不管身处何方,任何人都可以挖掘、购买、出售或收取比特币,并且在交易过程中外人无法辨认用户身份信息。2009年1月5日,不受央行和任何金融机构控制的比特币诞生。比特币是一种数字货币,由计算机生成的一串串复杂代码组成,新比特币通过预设的程序制造。
4. 听说中本聪有一百万个比特币,这是真的吗
这个说法在网上广为流传,但其实极有可能是谣言。这个说法其实是在2012年,由一个比特币博主在帖子中提出来的,完全没有得到任何的证实。但是业内有一种说法得到了很多的支持,创世区块奖励的50个比特币已经进入了中本聪的地址,而在比特币网络中,每一个地址所拥有的比特币数量都是公开可查询的。所以中本聪领取创世区块奖励的地址所拥有的比特币数是可查询的,目前是六十七枚。其中五十枚来自于两千零九年一月三号的创世挖块奖励,另外十七枚则是由很多比特币爱好者陆续转入的,可能是表达对中本聪的尊敬。
5. 中本聪币如何上市交易
第一步:做一个数字代币系统。这个很简单,比特币的代码是公开的,简单一改就是一种山寨币;以太坊的技术是开源的,找个程序猿就能在以太坊的公链上发行一款币。现在大部分山寨币都是在以太坊的公链上,代币的分发也直接用以太坊的钱包,很方便。
第二步:找人做背书。如果项目能落地,可能会找个真正有影响力的大咖,顺便还能拿个天使轮做做营销。如果项目是空气币,可能就拉个草根大咖,反正现在币圈刚兴起,很多“大咖”其实都是草根出身的。拉不到的话直接用病毒营销套路发糖果也可以。
第三步:准备一份白皮书。这个得往高大上里了写。对于优质币来说,愿景、代码、规划、团队之类的都得好好写,得花不少时间。但对空气币来说,直接找个专业代写的就行,一天就能写好。
第四步:推广营销。找各类币圈媒体打广告,或者弄个邀请送糖果的病毒活动,刷刷知名度。
第五步:爱西欧。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就直接开始爱西欧了。好项目很简单,往往小范围就直接被哄抢完了。空气币自己拉不到人也没关系,直接找代投渠道,帮你包装项目,也很容易就被分完的。
第六步:接触交易所。一般都会尽力上一个知名的交易所。如果没有天使轮,就只能拿爱西欧的钱出来了,实在不行上个容易上的交易所也行。
第七步:公开募集。一旦上了交易所,说话的底气就足了。这个时候可以继续再来一波公开募集。反正给出去的都是代币,还能引起市场的更多的关注。
第八步:上线交易所。一旦资金足够,项目质量也不错,那就多上几个主流交易所。主流交易所一上完,那这就是一个比较靠谱的项目了,目前我们国家ICO已被禁止,只能进行私募。
拓展资料:
1、 中本聪币的创始人
中本聪自称是日裔美国人,经常被日本媒体翻译为中本哲史。他是比特币协议及其相关软件比特币QT的创造者,但真实身份不明。 2008年,中本聪发表了一篇题为比特币: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的文章,描述了他所谓的“比特币”电子货币及其算法。他发布了第一个比特币软件,正式推出了比特币金融系统。 2010年,他逐渐淡出,将项目交给了比特币社区的其他成员。据信中本聪持有约 100 万比特币。这些比特币在 2013 年底价值超过 10 亿美元。自从中本聪的论文发表以来,外界已经很长时间不知道中本聪的真实身份,维基解密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声称中本聪是一个密码朋克。此外,也有人表示,“中本聪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他的初衷不是希望数字加密货币被政府或中央银行控制,而是要成为一种不受政府监督和控制的世界上自由流动的货币。
2、 中本聪币的发展历程
2008年11月1日,中本聪在“metzdowd.com”的密码学邮件列表中发表了题为“比特币: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的论文。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创建一个去中心化的电子交易系统,该系统不需要建立在交易双方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很快,2009年1月3日,他开发了第一个实现比特币算法的客户端程序,进行了第一次“挖矿”,获得了第一批50枚比特币,这也标志着比特币金融体系的正式诞生。2010年12月5日,在维基解密泄露美国外交电报期间,比特币社区呼吁维基解密接受比特币捐赠,以打破金融禁运。中本聪表示坚决反对,认为比特币仍处于摇篮中,经不起冲突和争议。7天后,也就是12月12日,他在比特币论坛上发表了自己的最后一篇文章,提到了最新版软件的一些小问题,然后就不再出现,邮件交流也逐渐终止。
6. 比特币可以当天买入当天卖出吗
按沪深两市交易规则,两市A股实行T+1制度,当天买入股票不能当天卖出,只能第二个交易日或第二个交易日以后卖出。两市B股实行T+0制度,当天买入的股票当天可以卖出。
7. 中本聪挖矿怎么卖
如果好的项目 得到了多人共识,会 有人收藏 就会有人买卖
8. 我有10个比特币怎么卖掉
大致操作就是,当你想购买某一币种,第一步就先在交易平台上的法币交易区用人民币购买USDT,第二步将USDT从法币账户划转到币币账户,第三步再到币币交易区选择正确的交易对购买你想要的币种。
如果要卖出,就先将币种按照市价卖掉,你得到的是USDT,然后将USDT从币币账户划转到法币账户里面,在法币交易区将USDT卖掉你就可以得到相应的人民币了。
按照这个步骤,就已经在火币平台上完成了这次买卖。
作者:知乎用户I175po
链接:https://www.hu.com/question/451012744/answer/179741894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比特币:一种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依据特定算法,通过大量的计算产生(算力消耗)的加密虚拟币。总量2100万,不可增加,不受任何中心化组织(个人、公司或者国家)的控制。在不泄露秘钥的情况下,安全性极高(在现有人类技术下,不可能破解,远高于银行安全性)。比特币使用整个P2P网络中众多节点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确认并记录所有的交易以及存储行为(也就是除非所有节点遭到破坏或者有超过全网51%的算力进行攻击,否则比特币是绝对安全的)。比特币特点:去中心化(有全体持币人共同维护,不会受到任何中心化组织的控制),稀有性(总量2100万,不可再生,不可超发),安全性(现有人类技术下不可破解),长期存储性(可以不需任何成本地永久存储,不会损耗,只需保管好秘钥)。
比特币产生的原因:比特币诞生的来源是2008年金融危机,全球央行超发货币,导致全球通货膨胀。有些自由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认为,超发货币是中心化组织(政府或国家)对个人财富的掠夺。举个例子简单说明,世界财富现有10万亿美元,由全世界人民拥有。美国增加发行10万亿美元的钞票,世界上的钞票数量变成了20万亿美元。全世界钞票=全世界人民10万亿美元+美国政府10万亿美元。世界财富,由全世界人民所有->变成了全世界人民和美国政府各拥有一半。而此过程,美国政府并没有付出什么劳动(印钞票忽略不计),就把全世界财富的一半从全世界人民手中转移到自己手中。最后美国政府发行的钞票通过贪污腐败,内幕操作的方式转移到了权力拥有者手中。这是一种赤裸裸掠夺。同理,其他非全球性货币国家发行货币是对本国人民的掠夺,全球性货币国家(美元,欧元,英镑等全球流通性货币)发行货币是对全世界人民的掠夺。这种掠夺本身是极其不公平的。所以中本聪提出了一种去中心化加密货币的概念(比特币),以取代央行货币,作为一种数字化的黄金,用以充当全球性货币。
比特币和黄金的相似性:稀有性、易存储性、永久保存性、价值公认性(即价值不会因为某一部分人的放弃而完全消失,发文时比特币拥有地址数超过3600万,意味着价值得到了相当一部人的认可,即使其中一部分人放弃比特币,仍然有超过千万的人认可比特币)
9. 中本聪怎么赚钱的他的比特币哪里来的
中本聪自称发明了比特币。这种比特币的属性, 给了国际金融炒家炒作的机会。国家金融炒家利用人们对互联网和数字科技的陌生性,将比特币包装为新型的炒作品。炒作品的基本特征:不可仿制,不可再生,稀缺性,例如黄金,石油(石油曾经是被认为是稀缺,不可替代的)。到了中国之后,被一些国内炒家迅速捧红。很明显其所谓的去中心化,抗通胀性都是借口。因为有人已经开始把比特币通过金融证券方式细化为更小的单位进行售卖炒作,也就是这本身就是一种通货膨胀,向购买者收取铸币税。另外所谓的比特币的只有2000万的说法,本身就建立在一种科技迷信的情形下,多数炒家并不知道,也不关心比特币到底能不能再生,会不会超过2000万。不信你可以试问你身边的任何一个比特币炒家,他是否真的从技术层面研究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