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胖谈比特币
Ⅰ 得到APP上获得3200万知识付费收入的李笑来到底是靠什么获得如此大的成就
刚好2010年近距离听过李笑来在线下做得一次分享(当时他还没开始玩比特币,罗胖也没有出名,“得到”APP还得几年才能出来),并和他有过一些交流,所以对这个问题的回复还是有把握的。哦,对了,李笑来还是罗永浩的同乡和高中校友(就是锤子手机的那个老罗),当年李笑来进新东方就是老罗推荐的。
首先,计算两个数字来看看李笑来到底有多牛吧。
关于李笑来到底拥有多少比特币,网上已经有很多文章进行了猜测,李笑来也在一些场合做过澄清。现在比较可信的说法是他大概拥有10-12万枚比特币,按照目前2500美金一枚的价格标准来计算(参考2017年6月29日的比特币最新行情),他大概拥有至少100,000*2500=250,000,000美金的财富,也就是2.5亿美金。
此外,李笑来在罗胖办的知识付费分享APP“得到”上《通往财务自由之路》的课程拥有164,291名订阅者(截止2017年6月29日的数据),每个订阅者需要支付199元/年的费用,那么他一年课程收入就是164291*199=32,693,909元,也就是3,269万人民币。相比于比特币财富只是在江湖上流传不同,“得到”上的课程收入则是实打实在APP上有显示的。
下面的文字内容,就是来自于多年前那次分享会上李笑来本人自己口述的自己早期发迹史,由中我们就能发现李笑来后续能成功的主要原因,成长要比成功更重要。
李笑来在北京做了多年的销售一直都做得不咋地,由于父亲病重需要照顾而返回家乡海林(林海雪原座山雕的地界,据李笑来说这里自古盛产土匪,包括他自己)。李笑来在家待了一段时间,自己的积蓄也花得差不多了,但父亲的病还需要花更多的钱来治疗,所以不得不开始寻找工作机会。这时,李笑来接到了正在新东方工作的中学校友罗永浩(对,就是锤子手机的那个老罗,他和李笑来是一个中学的,比李笑来高一个年级)的建议,说可以到新东方来工作,薪水还不错。于是,李笑来下定决定重返北京希望能进入新东方去讲课工作。但,问题是李笑来对英语根本就不擅长,大学考四级也是考了几次勉勉强强过掉的,可以称得上优势的地方可能就算是在销售工作时锻炼出来的演讲能力与百折不饶的毅力。
于是,李笑来决定考GRE和TOEFL,考出高分数来作为进入新东方的敲门砖。之后4个月的时间里,李笑来把自己关在北京一处民宅里面开始准备这两项考试。那段时间里,李笑来每周下楼一次购买接下来一周的食品和个人用品,据他说每次下楼后就会发现大街上的人好像都大了一圈。呵呵,这种体验相信很多人都有过,也包括我。最终,李笑来的GRE考了2400的满分,TOEFL也考了很高分数(590?),于是他开始申请新东方的教职了。
很快,新东方就给李笑来安排了试讲的机会,但第一试讲听力却以失败而告终,几位试听的新东方老师认为李笑来缺乏幽默感(这个理由的确是很滑稽)。李笑来没有气馁,第二次申请试讲机会,新东方再次给他安排了。这一次是讲语法,但最终还是没有成功,原因还是觉得他没有幽默感。李笑来开始了第三次申请,新东方又一次进行了安排,李笑来决定这次试讲阅读。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李笑来准备几十页阅读方面的讲义,信心满满的期待第三次试讲。但是好事多磨,当李笑来准备前往新东方进行第三次试讲的时候,北京下了一场几十年未遇的特大暴雨,大街上积水有一人多深了,无法前往新东方试讲了,李笑来当时都差点哭了出来。就在李笑来郁闷至极的时候,新东方一位管理层老师给他打来了电话,询问他是否愿意过来教阅读方面的课程。原来新东方那位教阅读课的老师前不久买了一部车,但在这场暴雨中发生了车祸,导致其受伤需要住院几个月,而过几天新东方阅读班就要上课了,所以需要找一个老师补缺。李笑来面对这个意外之喜当然是欣然接受了,之后也顺利通过了新东方老师的课程审评,最终成为了一名新东方老师。
后来凭借着过人的毅力与扎实的演讲能力,李笑来在新东方逐步站稳了脚跟,在学生中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在此期间,李笑来写出了《TOEFL核心词汇21天突破》这本神书,立即在TOEFL考生当中被奉为红宝书来看待。随后几年功夫,李笑来在这本书上的稿酬就达到了一百万,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桶金。李笑来后来多次强调,《TOEFL核心词汇21天突破》的写作是在为自己打工,为自己做积累。李笑来写这本书的时候,其实根本都没想到以后能拿多少稿费,只是希望将自己积累下来的知识都写下来让更多人能够收益,而且这个过程也是提升自己的一个过程。
在李笑来刚进新东方的那几年时间里,他曾经多次想离开新东方,因为他觉得那里很多事情都不合理,例如自己的工资待遇。由于李笑来多次获得学生评选出来的第一名授课老师,所以他觉得自己当时在新东方很牛逼了,但工资方面却与自己知名度的提升不成正比。要不是他父亲住院还需要支付巨额医药费,李笑来可能在进入新东方一年后就会选择离开的。
新东方上市之后,很多新东方老师都把自己手中的股票都抛掉了变现,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要比外面买新东方股票的人更了解新东方内部的情况与问题,他们觉得这样一家满是问题的公司的股价是不会再继续涨下去的,于是选择退场。其实,最初李笑来的想法和他们是一样的。但后续新东方股票的持续上涨好几倍,让他们的肠子都悔青了。
之后几年,李笑来每年都会想着要离开新东方,直到第四年他才想清楚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不合理的事情存在即是合理的,因为没有更好的办法来替代它,所以在能找到更好的方法之前需要选择接受与忍耐。你自己其实并不比别人强到哪里去、高明到哪里去,所以不要过分神话自己的力量,无论是对他人还是对自己,因为盲目的个人崇拜旺旺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或早或晚。
有时候,如果一个人在一个较好平台上做事情的话,其个人所表现出来的力量会被放大,而离开这个平台了可能就会产生较大的落差,例如在新东方平台上做事情的李笑来,其号召力可以获得成倍的扩大。随后,李笑来又在新东方待了三年时间,他开始用另外一种角度来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情,而不再是那种舍我其谁的心态。经过在新东方7年的积累与历练,李笑来离开新东方之后就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事业,之前吃过的苦、受过的累在这个时候变成了一笔笔宝贵的财富,可以让他少走很多弯路。
现在,李笑来在比特币和得到app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在很多人眼里感觉就是传奇,但如果你看完上述他早期的发迹史就不会感觉到奇怪了。人生就是如此的神奇,成长往往要比成功更重要。
Ⅱ 罗振宇/罗胖的罗辑思维为什么那么火
因为他传达了大部分人都认同但不太敢表达的价值观——挣钱光荣。罗胖是个商人,他说你因挣钱而伟大。中国人一向内敛,儒家中庸嘛,嘴上是不好意思谈钱的。但经济学的本质就是自私啊,人性逐利,别和欲望较劲。在这一点上他是个启蒙者。受他影响比较大,我开始投资沃普惠和陆金所尝试理财,收益比以前光上班好太多。我感谢罗胖子,希望他越来越火。
Ⅲ 比特时代如何加速学习
比特时代,其实简单的说就是数据的信息和数字化时代,因为有了互联网,生活中信息的传递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革。
一方面信息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而且信息传播的速度也不断变快,那随之给我们带来学习的困扰也就增大,所以要想快速学习就要迅速的适应这个加速的时代。
既然比特币时代是由电脑和互联网带来的,那么我们就可以是从这个方面下手,学会用互联网的方式和思维去学习新的事物,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这就引出了第二点,学习的时候一定不要心急,就像是种地,有耕耘了,才会收获。
学习独特的互联网思维也是一样的,在学习的同时,态度要认真,心要沉淀下来。同时,还有明白我们为什么要焦虑,是自身学习能力的问题,还是我们接收信息的能力不是特别强。
如果是知识的“储存”不够,那一定就是要扩充我们的容量,把互联网当做学习工具。如果是接收信息的能力比较差,那就每天通过互联网多接受一些信息的“刺激”,来提高学习能力。
Ⅳ 老罗,罗永浩可爱多,为什么在电影里扇自己耳光呢扇的那么彪悍那么硬朗,罗胖子想表达什么啊
1、作为一名内心具有极大反抗欲望的人来说,老罗选择扇自己的耳光,是在表明对自己的愤恨:我为什么就不能反抗这被设计好的一切呢?如同明明是小中大,却要被强制形容为中大特大。
2、罗永浩或许是想表达一种,在现实生活中,对于当权者制定的种种莫名其妙的规定的无奈,这种无奈又是如此强烈,我们却无法反抗。
(4)罗胖谈比特币扩展阅读:
罗永浩自己打脸的情形出自电影《幸福59厘米》。罗永浩是此次《幸福59厘米》网络电影拍摄中跨界最彻底的导演,“想做导演是一直的梦想,与亚东的合作,是圆梦。”
罗永浩称此次跨界执导影片只是因为圈中好友张亚东的邀请,但是他依然不改犀利风格,“亚东比较识货,说我一定行。”面对现场大家都谈论影片都与幸福有关,罗永浩坦言,幸福的故事本身其实都是跟不幸福有关的。
其实老罗这部电影里面被附加了太多的信息,他表明的东西是种种社会问题,其表明的深层次的东西都是值得犬儒主义者们看清楚的。而这个扇耳光的细节,对于电影并没有什么递进作用,他表达的东西或许很简单。如同当年黄健翔的激情解说120秒一样,你若拿着放大镜去看,怎么都会觉得有问题。
Ⅳ 你认为家境重要吗
重要!当然重要!但显然有比这个更重要的东西,来说说我的故事吧,相信看完一定对你有所启发。
俗话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人生越是早期越觉得家境真的太TMD重要了,特别是上学的时候,总是情不自禁的拿自己的家境跟别人的家境比,家境好的和家境差的学生,在学校里就是两阶层的人。
相信大家都有看过一部电影,叫做《少年的你》吧?
里面所展现的校园欺凌,本质上就是家境好跟家境不好的差距,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出生于贫寒家庭,包括我自己,以至于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家境不好一定是有原因的,因此某一个人生阶段,多多少少对父母心存抱怨。
本质上来讲,这种抱怨就是赤裸裸现实,我们的父母就是没能在社会上立足的,直白的说就是没有构建高价值得人脉关系,你是穷人家的孩子,那么你大概率就是跟着一群穷人家孩子长大,你是有钱人家得孩子,那么你的孩子也会和同样有钱人家得孩子长大,享受得资源不同是必然的,最重要是人脉网络关系就不同,以至于格局和眼界就不同。
不过,谁不想生来就含着金钥匙出生呢?可出生这件事,是一个不可改变的因素,所以比有家境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面对所处境遇的心态。
我从小山沟农村出生的,最重要的是,山沟农村里的相对穷的一户,在村里压根没什么地位,父母没本事被村里人看不起,自己也在同龄同学之间不够自信,7岁才开始上学,初中没毕业就被父亲劝毕业后不要上学了,说家里有弟弟妹妹,出去打工供弟弟妹妹上学吧。我当然不同意,可没办法爸妈就一句话:没钱呀。
我只能自己默默流眼泪,那时候心想,家境真的太重要,凭什么人家的孩子有钱送不愿意读,我渴望求学,却生在这样的家庭里?
后来,毕业后假期几个月,原定不再上学了,先跟着我妈在家干农活,有时候跟我爸去摆地摊卖水果,想等年龄满18了再出去打工,几个月折腾下来,又瘦又黑,那段时间实在很苦,但却让我在摆摊过程,领略到了低买高卖的商业套路并对数字产生了一定的敏感度,也让我提早品尝到了作为社会底层人的不易,因此坚定了我要继续求学的决心。
好在我有一个疼爱我的奶奶,我把自己想上学的决心跟她说,她支持我,偷偷塞给我500块,让我自己去找学校,当时的500块是奶奶一整年的养老金,我攥着这500块去找学校。
听说上高中每年的补课费和学费课本费,前前后后会开销非常大,我开始望而生畏。于是被推荐去读中专技校,一方面国家政策非常支持,很多民营的中专技校兴起,招生力度非常大,还免学杂费每年还有3500的生活补助,屁颠屁颠就去了。
中专两年,相比高中,显然在这里没有学习压力,毕竟培养的方向不同,学校搞校企合作,一放假我就报名做暑假工,到学校队接的一些餐饮店打工,做过销售、端过盘子,再加上学习成绩年年第一,又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奖学金年年拿,所以中专没满18,已经经济独立了,每个月还能给奶奶500块,这是我当时觉得自己做得最“爷们”的事了。
两年多过去面临毕业的时候,大家忙着就业找工作,我却厌倦了低学历的底层工作,觉得那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当然,那时候的我也并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后来决定第三年升入补习班参加高考,想去大学里看看,当然家里依然经济条件不允许,可我想……这几年一开始也没钱,自己也走过来了,只要我想改变,勇敢去追求,结果都不会太差。
就这样,毅然决然加入了备战高考的队伍,可基础知识实在太差了,学起来特别吃力,但心理不甘心,所以只能比别人努力,每天基本上五年点半起床开始朗读英语或者背古诗,经过将近一年的努力,考上了省重点大学。
晨起学习图
后来学费靠国家助学贷款,大学有很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可能过往那段勤工助学、摆地摊的经历,后面自力更生能力很强,喜欢研究关于金融、经济的学科,甚至投资相关的知识,在校园里摆过摊,淘宝批发零食在宿舍兜售,一赚钱,我就网上买课买书,跟各种牛人学习,并在不知不觉进入了投资领域,成为了比特币和以太坊的早期投资者,一路深耕和成长,投资成了我沉迷和热爱的事情。
批发零食图片
后来,大学几年里,我通过投资,毕业后,22岁独立买房买车,每月被动收入5位数,现在已经帮助300+人建立正确的财商思维,刻意练习练习钱生钱技能,实现从0到拥有被动收入,很多人见证了我一路的成长,我也见证了很多和我一样的普通人的快速成长,这个时代给普通人跨越阶层的机会太多了,你可以轻而易举的学习到你想学习的领域,扩大你的影响力,用你的技能赚钱,成为你想成为的人,追求你想追求的活法,只要你愿意……
现在的我,有勇气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和活法,想去高出就去高出,不再埋怨自己出生贫寒家庭,埋怨父母平庸,勇敢的去改变自己能改变的,勇敢尝试不一样的生命体验。
正如逻辑思维的罗胖在一次演讲中说到的:如果让我跟上帝许个愿的话,我希望上帝赐予我祥和,让我接受不能改变的,赐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予我智慧,让我能区分二者的区别。
我没有优越的家境,但上帝赐予了我祥和、勇气、和智慧。
所以,家境真的很重要,但出生于什么样的家境,谁都无法改变,可以改变的是,今天的我们,应该怎么努力让未来孩子拥有好的家境,不埋怨我们?
为了将来的孩子,现在的我们,拼命努力积累吧。
你的每一个点赞都是对我是莫大的支持哦~
我是币币,一个热爱投资,正在野蛮成长的女孩。想获得更多投资和成长干货,欢
Ⅵ 被人指着鼻子骂全家还不能还嘴后,怎么调节心情
很多的时候,被别人骂虽然我们很想去骂回来,可是碍于多方面的原因,不得已只能选择默不吭声,可是被骂后心里的怨气委屈,会让自己的心情很糟糕,这时候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调节自己的心情:自我催眠、转移注意力、找个可以诉苦的人、大哭一场。
4.大哭一场。当别人伤心地时候,我们也经常去劝别人哭出来就舒服了。有了委屈,找个无人的地方大哭一场。这种方式是最简单也最能排除心中郁闷的方法,不用憋在心里,把自己心里的委屈不痛快统统哭出来。
无论是用哪种方法调节自己的心情,永远要记得爱惜自己,疼爱自己。
Ⅶ 你怎样评价逻辑思维这个节目
逻辑思维这档节目,点击率的确不可能有其它与娱乐性关联度较大且比较成功的互联网节目相比,的确其观众是小众的,但是以罗振宇的真诚且精彩的演讲为依托,各大商界大佬助阵,基于对互联网以及演讲所讨论的主题无不深刻,对于那些关注创业热爱创业,崇尚和喜爱思考的人来说,这档节目处处皆是精彩,观此节目,眼界与之开阔,思维有之大变,所其主题讨论之深刻,基于罗振宇亲自到处学习和交流,其诚意之至,也许此档节目脚踏实地,意味深长,视野开阔,思想先进是真正吸引力的地方吧。志同道合之人,观之有益啊!
Ⅷ 现实社会对人真的是全方面的折磨啊,你光勤劳奋斗是没有用的,还要有定力有情商有耐心等等等等
书山有路勤为径,我们从小就被教育只要勤奋上进,就会成功。
但你的勤奋真的用对了地方吗?其实勤奋也是分层级的,最低级的勤奋不但很累,还没有回报。
最好的勤奋是在用力前进行自我评估,看看自己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适合怎样的勤奋方法,有策略有套路的勤奋,才能事半功倍。
如果说讲战略的勤奋是最高层次的勤奋,讲方法论的勤奋是第二层次的勤奋,那拼体力的勤奋就是最低层次的勤奋。
绝大多数人的勤奋往往是廉价的,付出的汗水和回报往往不成正比。
- 01 -单纯拼体力的勤奋
很多人的勤奋都是低层次的勤奋,他们的勤奋有个显著的特征:不动脑子,只甩膀子。
我年初参加新榜大会,听到樊登老师讲了一个例子:有本书叫《反脆弱》,告诉我们要想致富,饭店这种业务千万不能碰。
饭店盈利的上限是可以看到的,一般的饭店一天也就中午和晚上两个流量高峰,加上饭店的接待能力是固定的,收入天花板是很明显的。
但是饭店盈利的下限却摸不到底,如果一家饭店不好吃或者不被用户接受,那真是投多少钱赔多少钱,而且还是一开门就赔的那种。
一个收入有上限,赔钱没下限的业务,你愿意干么?
我们往往对此一无所知,更不会考虑这些问题,我们只会觉得有的饭店很赚钱,我也能干,只要我努力,那也能挣钱。
那些做事之前不动脑子的人,往往是被行业的隐性门槛挡在门外的。他们既不研究规律,也不思考方法,更不知道人生战略,更喜欢埋头苦干。
劳力者治于人,说的就是这种人。
在浴缸里练了十年狗刨,连真正的泳池都没摸到边,更不知道什么叫自由泳。这种勤奋流了很多汗水,九成都是没价值的。
- 02 -讲方法论的勤奋。但不要为了努力而努力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讲方法论了,总体上是件好事儿。
你会发现讲方法论的人落地能力特别强,整体工作效率也很高,工作交到他们手上你可以很放心。
这些人更愿意思考自己的不足之处,更愿意想办法向别人学习,来获得成长。
就像古典老师说的,你一定要相信,你今天遇到的问题,早就有人经历过,并且找到了更好的方式。你所要做的,只是学习。
但是也有很多人中了方法论的毒,贪多嚼不烂。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还要更高水平的勤奋。
- 03 -最高层次的勤奋是战略勤奋,不同阶段的战略是不一样的
战略并不是大而空的,包含了长期愿景、中期目标和短期发展路径的综合方案,让你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
愿意花时间规划战略的人往往目标性更明确,他们做的无用功更少,效率更高,在自己位置上作出的成绩要比一般人大得多。
但现在常见的情况是:
年轻人愿意谈战略,但实际上对战略一无所知,既提不出真正有效的战略,也不会规划战略;
上了年纪的人不愿意谈战略,因为既定的思维框架太多,而且产生了惰性,大脑里很少有时间思考战略。
不同的阶段战略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年轻人应该谈战略,要充分了解自身的资源、条件,以及外部环境比如企业战略、岗位对自己的要求,要把战略建立在充分认知上。
这些年轻人很多是被雷布斯那句“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打了鸡血。但雷军说出这句话是在经历了在金山十六年天天到凌晨的加班,却发现金山上市后市值还不到七亿才有感而发的。
后来雷军痛定思痛,带领小米在短短几年跻身中国一线智能机制造商,直至最近上市估值千亿美元。
所以年轻人思考战略不要大而无当,更不要白口空谈,还是要踏下心来,多学多看。
而年纪大点的员工则不会这么干,他们往往不愿意谈,或者脑子里在自动回避战略这个词。
因为绝大多数老员工,每天处理的都是日常工作,繁重的重复劳动和琐碎的家庭生活,让他们不愿意思考什么是最重要的。
做好手上的活儿当然非常重要,但是然后呢?
绝大多数老员工只是做好手上的活,但是未来是什么样子的,他们只是有模糊的概念,并不知道自己具体想要什么,也不能预期未来是什么样子,那就更别说改变世界了。
不同阶段的人应该怎么规划战略呢,我们可以举个简单的例子:
刚入行的年轻人,最应该关注岗位需要你做什么;
入行五到十年的部门负责人,最应该关注公司需要你做什么,比如做出更好的产品,提升用户体验,协调不同部门的资源等等。
公司负责人,更应该关注市场需要你做什么,比如为公司选择赛道,构建高效的商业模式以及人才队伍等等。
当然这只是一个例子,生活中需要思考战略的地方远远不止工作这一个部分。
- 04 -怎么才能做到战略层次的勤奋?
真正的战略勤奋,并不是大而空的高谈阔论,而是要建立在充分认知现状的基础上,既要甩开膀子,又要策略勤奋,既要有长期的战略定力,又要有短期的高效执行力。
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做到战略勤奋呢?
1)不断扩展认知边界,跟更牛的人学习
战略层次上的勤奋,首先是认知上的勤奋。
你必须搞清楚现阶段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机会和短板是什么,以及哪些是战略问题,哪些只是战术层面的问题。
但很多时候只靠你一个人,以来现有的经验和知识,以及你的思维定势,你是很难看清楚问题全貌的,也很容易掉进坑里。
这个时候就要不断的跨领域学习,同时要向更牛的人取经。
1997年,任正非带领的华为走到了发展瓶颈,在战略层次一片迷茫。于是他亲赴美国向把IBM带出泥潭的郭士纳请教。
彼时任正非53岁,郭士纳55岁;华为销售额40亿人民币,6000名员工,而IBM则是销售额600多亿美元,27万员工的庞然大物。
跟郭士纳的闭门交流结束后,任正非深受触动,回国就召开了全体动员大会:我们只学最好的,那就是IBM。
1998年,任正非斥资上千万美元请IBM作为企业顾问,改造企业流程、发展新兴业务、砍掉没有前途的业务。
相比每年30亿的销售额,每年上亿人民币的咨询费可谓是夸张了。但是结果大家也看到了,短短二十年,华为的销售额增长到了6000亿人民币。
不断突破认知边界,向更优秀的高手学习,就是战略勤奋的重要基础。
2)时刻保持战略定力: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
所谓的战略勤奋,就是抱定长远目标,所有的工作都为这个终极的战略目标而努力,时刻提醒自己:最重要的事情永远只有一件,任何与之无关的事情都必须放弃。
在战略上勤奋的人一定是焦虑的,因为他很可能不知道自己坚持的这件事情是不是正确的,加上战略的行为往往是长期的。如果长期做一件前途未卜的事情,那么问题就来了:你到底能坚持多久?
这个时候就要通过上一条,尽可能的确定自己的这条赛道是正确的,然后聚焦,all in。
据说,罗辑思维CEO脱不花三岁的小女儿都能说得出来妈妈的工作:妈妈要加班,妈妈要卖专栏。
聚焦到这种程度,加上罗胖和脱不花超强的能力、勤奋,罗辑思维想不成功也难。
当然他们并不是没走过弯路,有一段时间他们什么都卖,月饼、柳桃、会员,卖得都不错,但后来毅然决然的全砍了。
他们还原价卖掉了很多投资项目。因为靠非核心能力赚钱,会损害企业的核心能力。
找到你最擅长的那件事情,反复的做到最好,时刻保持定力,你离成功就很近了。
3)不要顽固的捍卫过去:别用已知判断未知
IBMCEO罗睿兰有一句很牛的话:“不要尝试捍卫过去。”
我总结了很多经验,发现这句话太对了,我就是一直被过去的经验和知识死死地束缚着,做了很多错误判断。
战略层面的勤奋,需要你结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做深入思考,不要用成见来束缚自己,本能性的追逐或者拒绝新生事物。
2004年,有人向我介绍阿里刚推出的支付宝,我嗤之以鼻:这项业务肯定发展不起来,用户怎么会放心把钱交到你的手上呢?
2011年微信推出来的时候,我觉得微信不会成功,毕竟已经有了QQ了,干嘛还需要一个替代性的产品呢,多此一举。
2013年,我当时的老板大开脑洞,说要用比特币给我们发工资。当时比特币也就几百块,我们一个月能拿十个比特币。当时我们无情的拒绝了老板,觉得老板把我们当傻逼。现在比特币六万多一个了,我们觉得自己确实是傻逼。
绝大多数人可能也跟我一样,要么对潮流熟视无睹,要么认为潮流根本就是骗人的,但是普通人的想法,往往被证明是错的。
所以我现在的心态越来越开放,面对新事物,第一反应不是给它定性,更不是脑子一热就去跟潮流,而是放平心态,持支持的态度,看它怎么发展,考虑怎么把新生事物融合到自己的战略发展当中来。
4)真正的战略勤奋:抬头望大事,埋头干小事
真正战略上勤奋的人,就是那种抬头望大事,努力思考战略,学习策略的人,同时又能够踏下心来,专心把小事做好。
这也要求你在现阶段分清对自己来说,什么是战略,什么是战术,什么是单纯的体力付出。
千千万万不要让这三者错位,特别是战略和战术的错位。
比如很多人会把买房、买车、结婚生子认为是战略层面的目标,但实际上这只是你人生中的一个小节点,解决的也都是你人生中的几个小问题。
毕竟有没有房子和车,有没有女朋友,远远到不了决定人生胜负的层面。
而能够决定人生长远胜负的才算是战略问题。
好了,最后在提醒大家一句,真正聪明的人,往往会聚焦长远价值,因为这才是决定人生胜负的核心,毕竟人生不止短短两三年。
Ⅸ 罗胖谈区块链和ICO,2017下半年会怎样
挑战一,区块链的初始规则是如何确立的?是依靠大多数投票的相对民主机制,还是一定程度上依靠线下的公共权威与信用的参与和支持?这是很重要的层面和命题。虽然区块链的这套规则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但是与此同时,不能够在初始规则确立的时候被少数人所利用,并由此谋利。这是一个很重大的挑战。挑战二,区块链新规则与既有规则的冲突和衔接问题,这就有一个如何适应和改良的问题。挑战三,未来区块链这套规则是由网络节点来维护的,但每个网络节点背后都有人的行为,因此,新规则离不开人,如何适应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把人的非理性行为考虑进去,即结合行为经济学和金融学的视角,考虑非正式的规则对一些已有的正式规则的影响,至关重要。如果突破了以上三大方面的挑战,区块链这套全新的规则对传统金融市场规则而言,就是很重要的补充,甚至于发挥主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