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比特币问答 » 比特币圣诞效应

比特币圣诞效应

发布时间: 2021-04-25 23:39:09

1. 夫妻炒比特币亏2千万后自杀,这背后存在哪些社会现象

夫妻炒比特币亏2,000万后选择自杀,这背后存在着很多社会现象:1.有些父母很不负责任,非法剥夺自己孩子的生命。2.对于风险的把控,没有一个适当的尺度,当赚到很多钱时,也不懂得及时收手。3.有的人经不起大风大浪,心理太过脆弱。

最后就是有些人的心理太过脆弱,总想着用自杀来解决问题。亏损的2000多万中,除却自己父亲母亲、岳父岳母的钱,剩下的大部分都是找亲朋好友借的,如果早知道你将以生命来换取不用还钱,那么我相信这些亲朋好友也绝对不会把你逼到这一步。

2. 比特币为什么会上涨

上涨原因: 1.自身:去中心化 (机构不能冻结你的比特币)、破解难度大、一定的匿名性。 2.社会问题发生时,引发民众对传统货币保值的担忧: 比如,2013 年 ,塞浦路斯为了获得欧盟 100 亿欧元的紧急援助贷款,政府将向当地银行存户征收存款税。民众人人自危,争先把手中的货币换成比特币,以规避政策风险。之后蔓延到欧元区很多国家。引发比特币第一次大规模上涨。 比如,2020年新冠黑天鹅事件,全球“大放水”(负利率),美元影响力下降,民众及政府需要需求资产保值的手段。 3.区块链的火热,大量机构入场。传统金融机构,上市公司,还包括paypal开通买币通道都推动比特币上涨,但因供应有限,需求大增,推动价格上涨。

3. 如何去判断比特币和区块链的网络效应

终于看到有人把区块链和比特币分开的。

其实比特币和区块链根本就不是一个东西,很多人只是侠义的理解了。

摘一篇36K的文章说的就是这一点,我觉得写的很客观。

在比特币和区块链中,“网络效应”是一个被误解的概念,因为它内在的要素很难被清晰地刻画出来。网络效应的内在因素是多维度的,并没有那么多人能够直接经历很大的网络效应。作为消费者,我们更多只是这种网络效应的用户,我们认为可以从外部去理解网络效应,但这并不足以去判断网络效应是否存在。

当我们讨论比特币及其他加密货币的生态系统时,总会触及“网络效应”这个话题。对此很多人都会有误解,甚至宣称比特币的网络效应是最强大的,因为它的流动性和一直进行的挖矿活动。所以,就让我们反过头来看看到底什么是“网络效应”。

就我所知,风投机构USV对“网络效应”的总结是最完整的:

规模:必须很大;

相互联通性:在一个网络里,各个群体或系统之间必须拥有互通性(这是基本要求);

用户参与度:至少每天(或者每周),有一定比率(30%)的用户会回来重复使用;

用户体验:必须独特、原创,并且当用户使用时能够创造一些新的价值;

网络效应:当新增用户时,每一位原有用户获得的服务价值会增加,并且网络本身的价值能进一步增加;

防御性:随着服务本身的成长,新用户带来的价值增加,准入门槛也会逐渐加强;

可盈利化:当整个网络成熟运转起来的时候,某一个或几个部分能够变成可持续的经济基础。

网络效应的生态系统是什么?

为了正确地评估网络效应,我们须要从三个维度来看看这个生态系统:

1.网络效应的标准;

2.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

3.参与者和行动者。

不过,如果你要创造更多的网络效应,你还须要考虑:

app和服务的数量

使用app的用户数量

市场的资本总额

开发者的数量

安全性

规模化的能力

可依赖性

市场营销

如果你正确地评价比特币的话,你就会发现,作为加密货币它还是领先的,它的一致性在稳步提升,区块链平台也在逐步发展。但是它的未来依然存在很多盲点,比如规模化的能力,日活跃用户数量还不够多。现在去判断比特币和区块链的网络效应还为时过早。

不要忘了:

没有用户,就没有网络效应。

4. 石油币具有哪些职能,比特币具有哪些职能,以及他们的前景如何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实体货币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资金流动需求。虚拟币是高科技中代替实体货币流通的信息流或数据流。虚拟币与支票和电汇不同,虚拟币不能通过转帐,目前只能流通于网络世界,虚拟币是各网络机购自行放行,没有形成统一的发行和管理规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面流通的网络虚拟币不下10种,如Q币、U币、等,以Q币为例,使用者超过3亿人。据了解,国内互联网已具备每年几十亿的虚拟币市场规模,速度增涨较大。 虚拟币是近几年刚刚兴起的电子货币的形式,这种虚拟币在本质上是一种货的体现形式,它是通过一系列的数学算法的计算终得到一串数字程序算法的结果。虚拟币在本质上也是一种货币,可以用于交易。

一个圣诞节,《金融时报》的一名编辑决定给父母买一个特别圣诞的礼物——比特币。原因很简单,比特币在圣诞节前价值第一次超过一万美元,一年之内上涨了十几倍,而且欧美的年轻人都在谈论比特币,一个调研发现,美国20到30岁的年轻人中,买过比特币的人有足足三成,不知道什么是比特币肯定会落伍。拿比特币作为礼物的想法,一方面让自己也能到币圈里试试水,另一方面也能让老年的父母玩点新鲜玩意儿。

结果,这名买了价值一百美元的比特币的编辑,在比特币上蹿下跳的那几天天天盯着交易所的行情,生怕比特币跳水连带着自己的礼物也打水漂。在圣诞节的那天,他折腾了半天才帮他老爸把比特币的电子钱包装好,把买好的比特币作为礼物转给老爸又费了不少周折,转账完毕,收到账单——转账费花了30美元,可交易一个小时之后才确认。老爸倒是很开心,新年的时候还特地打电话过来说账户里的比特币已经涨到85块了。

比特币是现在最火的加密数字货币。要理解什么是比特币,我们需要分几步来解释。第一,它是加密货币,交易很安全,不会被篡改,因为它依靠一种叫做区块链的技术;第二,这种区块链技术就是一种安全记录交易的分布式总账,也就是把交易数据分别存储在所有联网计算机上的一种技术,因为每笔交易都需要联网计算机至少一半确认,所以确保了安全性和交易的透明度;第三,因为采用了分布式的区块链技术,比特币就和我们熟知的人民币或者美元这样的法定货币不同,它不再由一个国家的央行发行,也没有国家背后的信用背书,没有一个中央的权威去决定币值,也没有一个中央的交易系统去验证交易。

《经济学人》2016年的一篇介绍“区块链”的封面文章《信任机器》,被比特币圈内人认为是比特币进入主流人群视野的标志性事件。《经济学人》的文章就认为,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兴的去中心化的技术,不仅在数字货币领域,在供应链、医疗、房地产交易等很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的前景。

但是,比特币从2017年年初的不到1000美元上涨到最高20000美元,这一轮上涨虽然让它成了家喻户晓的投资品,但距离成为替代法定货币的数字货币却越来越远了。

如果用货币的三个主要职能来衡量,比特币一项职能也肩负不了。这三个主要智能是价值储备、流通手段和计价单位。我们一个一个来看为什么。

先来看储值手段。比特币的价格一路飙升,最近又经常上演过山车的行情,常常一天内价格上下波动20%到30%,比特币如果充当价值储备,这种波动性显然会让人神经紧绷:如果去年1月你用比特币买了一辆小轿车,到了今年一月,同样数额的比特币足够你买最贵的跑车了。

作为流通手段,比特币也非常弱,而且特别不环保。开头的例子里,《金融时报》的编辑要转账比特币,竟然需要支付30美元,而且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账。这跟微信钱包的免费实时到账根本没办法比,更无法跟现在每秒能处理几十万笔的系统媲美。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比特币设定了每秒只能处理7笔交易的规则,而因为需要至少50%以上的联网电脑确认,所以每笔交易需要花费275度电。比特币每年的总用电量足够北非的小国摩洛哥一个国家使用的。换句话说,以比特币现有的技术,根本没办法满足全球数字交易的需求。

最后,作为计价单位,如果比特币广为流通的话也会有问题。比如,如果你的住房贷款是用比特币来计价,那么过去一年房价没涨多少,你的债务如果换成人民币的话可能已经涨了十几倍。没有稳定币值,比特币根本没有办法支撑稍微复杂一点的金融交易。

那为什么比特币还能如此暴涨?原因其实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FOMO,也就是For Fear of Missing Out的缩写,意思是“生怕错过了”。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生怕错过了这次发财机会的心理,如果身边的人炒比特币一下子成为亿万富翁的故事流传开来,会有越来越多人因为赚钱效应而去买币。历史上这样快速吹起泡沫的例子特别多,如果很多投资者购买一种缺乏流动性的资产,价格就可能翻倍的上涨。

但是FOMO归FOMO,比特币背后的区块链有巨大的潜能,这也是为什么《经济学人》称之为“信用机器”的原因。

有人把区块链誉为未来的互联网。但问题在于,前文提到的区块链在各个领域内的应用,其实都是可以用中心化的数据库来完成,区块链并没有带来技术上的先进,甚至在现阶段交易的速度和频次都有瓶颈。那为什么还要这么做?答案还是在“去中心化”这一概念之上。中心化意味着所有数据都放在一个核心的数据库,当这个数据库越来越大,它所面临的安全隐患也会越来越大。同样,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如果数据集中在一个中心也给了这个中心极大的权力,那如何保证这种权力不被滥用呢?区块链技术,是“去中心”技术的代表。去中心化,顾名思义,就是不再有一个核心,不再有一个发号施令拥有权威的中心,而是一种分散的方式,每个参与者都平等的组织新模式。

所以,推动区块链应用的背后推手其实是希望能够在核心和大众,也就是中心与去中心之间达成某种平衡。中心化还有可能导致的一个问题是平台主导会遏制竞争,就好像我们现在的数字经济已经被FAANG和BAT所主导了一样。美国是Facebook, 亚马逊(Amazon)、苹果(Apple)、网飞(Netflix)和谷歌(Google),中国的BAT更不用解释。而区块链所主导的去中心的模型,恰恰能鼓励去创建新的竞争性的市场。

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很多专家都希望借助区块链上数据的透明与不易篡改的特性,以及其所带有的智能合约的特点,把更多流程自动化——比如达到某个约定的条件就完成某种交易,同时对这一流程也可以审计。区块链的这一特性在一些政府腐败、缺乏规则的市场尤其有效,这也是为什么在一些拉美国家已经有了基于区块链的房地产交易应用。

回看比特币以及爆炸式增长却问题多多的ICO(首次代币发行)的市场。无论是专家还是业内人士都在热议一个词——tokenize,也即是在链上增加一个token(代币)的意义。比特币的狂热告诉我们FOMO的财富效应有多惊人。但是也有专家认为,加上代币的区块链可以更好地激励参与者去发现公有链上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让基于区块链的应用更高效。

最后,比特币虽然现在已经成为被资金追捧的“黑马资产”,但是加密数字货币的兴起仍然应该引发思考,让人们去追问到底什么是钱,钱又是怎么被创造出来的?如果钱是基于某种故事让越来越多人认为有价值的信用,那么下一代加密数字货币或许可能开启很多其他的可能。你看,这不,饱受通货膨胀侵扰的委内瑞拉不就发行了“石油币”么?希望这种号称每一枚石油币与每一桶原油直接挂钩的石油币不会像金圆券那样信用破灭得那么快。毕竟委内瑞拉有的是石油,区块链自己也带有不那么容易篡改的信用。

5. 过去的24小时内比特币十万人爆仓,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在过去的24小时里,10万比特币用户爆仓,比特币跌破3万美元/枚,当天跌幅超过5%。根据比特币的实时数据主页,全网1小时爆4225.45万美元(约2.72亿元人民币),24小时爆13.53亿美元(约87.12亿元人民币),最近24小时爆94983人。值得一提的是,比特币的过山车行情4日出现。它曾在一天之内暴跌超过15%,从最高点下跌了3500多美元。

比特币每日活跃地址的数量可以看作是比特币新用户的增量。数据的增加代表了新用户的增加,这表明供过于求,将促进价格上涨。比特币的网络计算能力与比特币的价格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如果比特币的计算能力上升,概率就会飙升。比特币的一个关键特征是,新的硬币必须被发现或开采,然后才能加入流通。这不同于法定货币,政府可以印制新钞票。当一个新的比特币被开采时,它的记录被添加到区块链中,这实际上是一个记录所有比特币交易的巨大分类账。新闻的影响。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大企业的准入将推高比特币的价格。

6. 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出现崩盘式行情,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随着Coinbase的上市,整个加密货币市场急剧上升。 4月14日,比特币的价格最高达到65,747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期,以太币也冲到2500美元以上,也创造了新的历史记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加密金融服务机构PayPal Finance的一位分析师告诉记者,该机构对加密货币的机构间借贷率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20年底以来,随着比特币价格持续上涨再创新高,贷款利率也有所提高。迅速增长,今年2月已接近2020年3月比特币崩溃的水平,这表明市场杠杆率处于较高水平。


目前,加密货币仍面临监管不确定性。土耳其中央银行上周决定禁止在付款中使用加密资产。中央银行表示,加密资产既不受任何监管和监督机制的约束,也不受中央监管机构的监督,其市场价值可能会过度波动,也可能被用于非法活动之中。

7. 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出现崩盘式行情,比特币这是大势已去了吗

说起比特币很多人都不陌生,比特币等加密货币都属于虚拟投资品,既然是投资品涨涨跌跌就是常态。这一次跌幅较大出现了崩盘式的行情,但这并不意味着比特币就大势已去,彻底退出投资品的舞台。

在此之前,比特币已经连续上涨一年多,虽然已经有很多投资者预料到比特币势必迎来一轮下跌时调整,但是加密货币的集体崩盘并不常有,而这次跌幅如此巨大就更加少有,也因此引起了很多投资者和网友的关注。众说纷纭之下,导致这一次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崩盘的原因也逐渐显现。

这一行为也严重刺激到了普通投资者。有许多人认为,这一行为对加剧此次加密货币的崩盘功不可没。

虽然种种不利消息之下,人民对于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未来也充满了怀疑和审视,但是只要比特币作为一种投资品,其盈利效应存在,那么就依然会引得无数投资者趋之若鹜。崩盘之下也将引起人们的反思,对于价值,对于安全边际,我们是否需要保留有更多的敬畏。

8. 比特币狂热的背后是什么

目前,社会上有少部分人极度狂热的追捧比特币,认为比特币是非常完美的东西,未来还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他们甚至认为,持有法币才看套现。大多会长期持有比特币。

因此,每个人对于比特币的认知不同,会导致看到比特币的价值属性不一样。

-------------------------------------------------------------------------

公众号:Fintech观察家,从金融看科技,从科技看金融,一起走向财富自由!

9. 求问比特币这种匿名货币的弊端是什么,为什么不能成为未来的货币,辩论要用,最好是英文

接受程度 - 仍然有很多人不知道比特币。每天有更多的企业接受比特币,因为他们希望从中受益,但这个列表依然很小,为了从网络效应中获益,仍然需要有更多的企业支持比特币。
波动性 - 流通中的比特币总价值和使用比特币的企业数量与他们可能的规模相比仍然非常小。因此,相对较小的事件,交易或业务活动都可以显著地影响其价格。从理论上讲,随着比特币的市场和技术的成熟,这种波动将会减少。这个世界以前从未出现过任何一个新兴货币,所以想象它将如何进展真的非常困难 (同时也令人兴奋)。
处于发展阶段 - 比特币软件依然处于beta版本,许多未完成的功能处于积极研发阶段。新的工具,特性和服务正在研发中以使比特币更为安全,为更多大众所使用。其中有一些功能目前还不是每个用户都能使用。大部分比特币业务都是新兴的,尚不提供保险。总体来说,比特币尚处于成熟的过程当中。
当然,莱特币、瑞泰币、以太坊等竞争币也都具备这些缺点。

热点内容
2020年3月12日数字货币矿难 发布:2025-05-16 04:42:21 浏览:599
usdt合约和杠杆有什么区别 发布:2025-05-16 04:32:28 浏览:265
代买比特币手续费吗 发布:2025-05-16 04:26:48 浏览:571
btcbch比特大陆 发布:2025-05-16 04:10:29 浏览:398
cbdc数字货币正规吗 发布:2025-05-16 04:02:08 浏览:786
比特币与以太坊 发布:2025-05-16 04:00:35 浏览:501
usdt没确认 发布:2025-05-16 03:59:10 浏览:125
英雄联盟比特币 发布:2025-05-16 03:59:09 浏览:149
以太坊能用矿机吗 发布:2025-05-16 03:45:23 浏览:581
哪些可以通过矿机赚钱 发布:2025-05-16 03:44:41 浏览: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