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比特币问答 » 罗伯特希勒比特币

罗伯特希勒比特币

发布时间: 2021-04-26 08:34:48

❶ 罗伯特·希勒的研究方向

设计新的体制与市场,以进行大规模的风险管理和减少收入不均;指数调整法和通货膨胀,社会安全,资产评估(包括金融资产和不动产),资产价格的时间序列特性和市场心理。
希勒在金融市场、行为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不动产、统计方法及市场道德判断、公共选择等方面贡献良多,他长于运用数学分析和行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投机市场中的价格波动;分析投机泡沫,尤其是证券和房地产市场泡沫;分析金融、保险、公共财政在普通民众未来生活中的广泛影响等。

❷ 罗伯特·希勒的直言中国

201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三位经济学家中,罗伯特·席勒与中国关系密切,曾多次到访中国,并多次提及对中国房地产的看法,称中国房地产泡沫严重。
2009年12月罗伯特·席勒来到深圳出席某企业的活动,当时他在回答现场提问时表示,“中国经济发展得非常热,但是也有一些必须要警惕的现象,在深圳,房地产非常热,房价高居不下。”
席勒说,“在深圳、上海以及其他中国主要的城市,人们在买房,这样房子的价格实际上是数倍于他们的年收入的,不知道具体的比例是多少。我们在加州用电脑分析房价和收入比,看到的数字是8倍和10倍,我们就觉得太高了。如果是8倍,就要花8年的总收入买房。”
2009年,罗伯特·席勒到上海出席了由上海交大高级金融学院举办的EMBA论坛,当时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上海的房价比较担忧。“早前听说过上海的房价,基本上是一个普通人一年收入的一百倍,也就是说,他要工作一百年才能用他的全部收入买一套房子。既然这样,他为什么还要买这个房子?答案是他预期房价还会上升。人是有投机心理的,他觉得以后房子肯定还会涨,但是我觉得这肯定是非理性的。”罗伯特·席勒当时说。
2011年,在世界经济论坛2011年年会(达沃斯论坛)上,席勒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再次谈到房地产问题,并直言中国房地产存在泡沫。
他说:“美国房价仍在下跌,我很担心它会跌到什么时候。家庭负债率仍然非常高,很多人失去自己的房屋,或因更换工作而转移到其他城市。与此同时,美国负债率已经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这样人们担心,政府是否还有能力推出新的刺激政策。中国房地产现在泡沫严重,如果和美国一样泡沫破裂的话,这将会对中国经济产生打击。”
2014年3月15日,席勒称中国房地产价格是有可能下跌的,因为中国的房价居高不下,是有一定危险性的。比如说,北京的房价已经类似于伦敦和纽约房价这么高的位置了,换句话说,是全世界最高位的房价市场了,因此下跌风险是非常巨大的。但是我并不能预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未来是否会崩溃,只能说有这种可能性。中国去年房地产交易频繁度非常高,造成一定泡沫,可以通过增加交易税来解决这个问题。

❸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席勒对比特币看法如何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知名经济学家罗伯特·席勒最近接受了CNBC旗下Trading Nation栏目的采访,并发表了对比特币(BTC)的看法。他认为,比特币可能是一个泡沫,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将会破灭或永远消失。

最近,硅谷知名投资人Tim Draper预测到2022年比特币价格可能达到25万美元。

❹ 罗伯特·希勒的人物生平

罗伯特·希勒(Robert J. Shiller),1946年3月26日生于底特律,美国经济学家,学者,畅销书作家。他是耶鲁大学亚瑟·奥肯经济学教授,也是耶鲁管理学院金融国际中心成员。
席勒教授于1967年获得密歇根大学学士学位,并于1972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
席勒教授从1980年起任美国全国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2005年任美国经济学会副主席。2006-2007年任东部经济学会主席。他也是MacroMarkets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和首席经济学家。
他被视为是新兴凯恩斯学派成员之一,曾获1996年经济学萨缪森奖(Paul A. Samuelson Award),2009年德意志银行奖(Deutsche Bank Prize)。

❺ 高盛发重磅警告剑指加密货币吗

根据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 Inc.)投资研究全球主管Steve Strongin,在过去一个月里,加密货币市值蒸发了近5000亿美元,而情况可能会变得更糟。

Strongin在一份日期标注为2月5日的报告中写道,大多数数字货币不太可能以目前的形式存在,投资者应该做好这些货币失去所有价值的准备,因为他们被一小部分未来的竞争对手所取代。

虽然他没有就这一情况出现给出一个时间框架,但他表示,最近的价格波动表明存在泡沫,而且不同货币走向一致的趋势是不合理的。

2月6日,比特币跌破6000美元,最低触及5920美元,为11月中旬以来最低。

Strongin指出,引入受监管的比特币期货并没有解决这些担忧。此外,他对所谓先发优势的观点不予理会,称在上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泡沫中很少有人能存活下来。

他说道:“今天的加密货币是亚马逊(Amazon)还是谷歌(Google),还是会像许多如今已不存在的搜索引擎一样?”Strongin预计,多数加密货币可能再也回不到之前的峰值水平。

Strongin对数字货币的区块链技术更为乐观,称它可以帮助改善财务账本。

但即便如此,他也发出了警告,称目前的技术还没有提供市场交易所需的速度。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希勒(Robert Shiller)1月23日警告称,比特币“可能会彻底崩盘并被遗忘,我认为那是一个可能性很大的结果”。

席勒称,那让他想起了“1640年代发生在荷兰的郁金香狂热”,“除非人们能够就其价值形成一些共识,否则比特币就毫无价值”。

❻ 罗伯特•希勒的《股价过度波动能根据其后的股利变化进行解释吗》希勒的结论是什么

他的结论是股票股利变动不足以解释股票波动,且有效市场理论对数据解释的失败不能归因于数据误差、价格指数问题以及税法的变化。
这个理论也被称为超额波动性(excess volatility)。超额波动性对金融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正如希勒说的,“超额波动有力地冲击了有效市场假说,指出了有效市场的失败。”这篇文章引发了学界对股价波动与股利变化关系研究的热潮。

下面附上一篇对此论文的介绍性文章:
有效市场理论认为公司股票内在价值等于股票未来期望股利的贴现价值,但在资本市场上,人们经常认为,相对于股利,股票价格指数波动大,不能对任何客观的新信息做出反映,资本市场有效性受到质疑。为此,希勒利用方差边界检验方法,计量检验股价波动与股利变化的关系,以验资本市场的有效性。首先,假设存在理性预期,在完全有效市场上,p是p*的最优预测值,即p=E(p*),定义u=p*-p,那么,u与p不相关,根据统计学原理,可知var(p*)=var(u)+var(p),进一步可得var(p)≦var(p*),转化为标准差可得σ(p)≦σ(p*)。如果检验结果与此相反,则说明否定了有效市场假设,即可判定存在过度波动。希勒还发展了标准有效市场模型,度量了对未来股利不确定性影响,以便准确识别股票价格对股利新息(news)的反应。在此基础上,希勒通过美国1871-1979年间年标准普尔综合股价指数和相关股利数据的方差与公司支付股利的方差对比,发现美国1871-1979年间股价波动是已实现股利分配波动程度的5-13倍,存在过度波动特征,即使在考虑了预期实际贴现率的变化和未来股利不确定性的度量问题后, 股价过度波动问题仍然存在,股票股利变动不足以解释股票波动,且有效市场理论对数据解释的失败不能归因于数据误差、价格指数问题以及税法的变化。这一实证发现激发了大量关于股价股利关系的研究。
有效市场与完全竞争市场一样,是一种标准的假设。那么,在有效市场条件下,股票内在价值与未来预期股利的贴现相等。进一步假定,有效市场,则预期价格是实际价格的期望,p=E(p*),则预期价格的方差小于实际价格的方差,标准差类似,预期价格的标准差小于实际价格的标准差。
其误差的结果是出现有效市场假设与美国实际不符。引发了后人无数的证明,不知道最后的结果如何?有效市场、完全竞争,竟然都是人们的一个假设。人们在一个永远不存在的假设条件下,玩着游戏,并且可以用复杂的数学模型,估计实际经济问题。

❼ 罗伯特·希勒的主要成就

希勒教授认为,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面临许多实体经济风险,例如经济增长缓慢、失业率提高、通货膨胀率升高乃至个别地区或工业部门的衰落,一个包含各种风险信息并能对这些信息进行及时处理的数据库系统构成了金融新秩序的物质基础。在这个超强数据库的帮助下,全球市场中的所有交易风险以及各种获利机会都会及时得到反应,并从此创造出新型的金融工具。然后人们通过在金融市场上交易这些新型工具来分散和化解这些实体经济风险。
当年凭借基本面分析、以一部《非理性繁荣》准确预测了互联网泡沫的罗伯特·希勒(Robert J. Shiller)教授近来对全球主要股票市场进行了独到的分析。通过数十年的历史数据分析,Shiller教授发现,股票市场的总市值与该国GDP之比是一个良好的市场估值指标:当比率低于50%,市场显著低估;比率介于50%-75%,市场温和低估;比率在75%-90%时市场估值合理,高于90%则高估。当前A股市值仅占去年GDP的45.2%,属于显著低估。对于市场预期收益率,教授根据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增速、分红水平和股市估值变化等因素,得出中国股市的预期收益率为30.1%! 除了治学著书之外,席勒教授也乐于把他的理念应用于实践。身为创始人之一,罗伯特教授还与艾伦·威斯先生共同创办了卡魏施有限公司(Case Shiller Weiss,Inc),该公司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是一家致力于研究房地产市场中房地产价格指数以及自动估价模型的公司。
2002年,该公司由Fiserv收购并更名为Fiserv CSW。1999年,他还曾与艾伦·威斯先生建立了宏观证券研究有限公司(Macro Securities Research LLC),该所拥有Macro Financial和Index Science两家附属机构,它以促进非寻常风险证券化为目标。
希勒在金融市场、行为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不动产、统计方法以及市场道德判断、公共选择等方面,著作颇丰。
1989年写的《市场波动》(Market Volatility,由麻省理工学院出版)详细论述了如何运用数学分析和行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面对投机市场中的价格波动;1993年写的《宏观市场:建立管理社会最大经济风险的机制》(Macro Markets: Creating Institutions for Managing Society’s Largest Economic Risks,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 提出了多种新的风险管理合同,如国民收入或不动产期货合同,这将会引领一场适应现代人生活水平的风险管理领域的新的革命,此书获得1996年 美国教师保险与年金协会-大学退休证券基金 (TIAA-CREF)萨缪尔森奖项;另一本书,他最为中国人所熟悉的《非理性繁荣》(Irrational Exuberance,2000年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由百老汇图书出版)介绍和分析了投机泡沫的有关内容,对1982年以来的证券和房地产市场做出了特别关注,并获得了2000年共同基金(Commonfund)奖项,被纽约时报评为非科幻类最畅销书,并于2005年以十五种文字出版了该书的第二版。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美国的股票市场在新经济神话的刺激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状态。在投资者高涨的投资热情刺激之下,美国股票市场的道琼斯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以及纳斯达克指数不断创造历史新高。作为一名经济学家,希勒教授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了这表面繁荣背后所隐藏的危机。
在2000年,希勒教授推出了一本面向大众读者的新书——《非理性繁荣》(Irrational Exuberance,2000年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中译本于2001年4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在这本书中,希勒教授比较了美国近140年来股票市场市盈率(P/E)的变化情况,指出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美国股票市场指数大幅上涨是脱离实际经济运行的反常现象。他进一步详细的分析了导致这种非。然而就在这本书问世之际,美国股市发生了巨震,2000年3月初,道琼斯指数在短短几周之内由历史最高点记录11700点下跌了近20%,同时纳斯达克指数也遭受了重创,由2000年3月24日的5078点跌至4月17日的3227点,其跌幅超过30%。
此时公众对《非理性繁荣》兴趣大增,争相购买。与此同时,《商业周刊》、《纽约人》、《纽约时报》以及《金融时报》等媒体对此书也大加赞赏,纷纷发表正面评论。此书还被《纽约时报》》评为当年非小说类最畅销书。而作者希勒教授也就此成为了媒体的宠儿,在短短的两周之内,他频频在CNN、ABC以及PBC等电视网的王牌财经节目中露面。这本书书名的由来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在一九九六年十二月,希勒教授和他的一位同事向当时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汇报了他们对于股市的悲观预期。两天后,格林斯潘在那篇引起广泛注意的著名演讲中首次使用了“非理性预期”一词来表示他对当时股票市场情况的担心。
在《非理性繁荣》获得成功之后,希勒又开始把目光投向一个更为宏观也更为复杂的问题之上——那就是二十一世纪的金融应当向何处发展?在他即将出版的新书——《金融新秩序:二十一世纪的风险》中希勒教授给出了他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书中,希勒教授首先向世人提出了警告:当前的社会中对于股票市场存在着过度的迷信,每个人都在梦想着通过股票市场来赚取财富。然而,这种对股票市场的过分迷信只会助长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这本书主要分析了金融、保险、公共财政在我们未来生活中的广泛影响,以八种文字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于2003、2004年两度发行。
希勒的警告中包含这样一个经常为世人所忽视的涵义——即股票市场是不稳定的,股价的时涨时落决定了人们不可能从其中获得稳定的受益;同时由于股票市场吸引了人们过多的注意力,因而人们不可避免对于一些实体经济中的因素缺乏必要的关注,比如说我们的人力资本给我们带来的收入或者是自身拥有的房地产带来的收入等。这些因素都属于实体经济的范畴,对我们生活质量有着更加深远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这些实体经济因素面临的风险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急剧增大。通过《金融新秩序:二十一世纪的风险》这本书,罗伯特希勒以他的远见卓识为我们提供化解这些实体经济因素风险的药方。
事实上,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可能成为这些经济不确定因素的牺牲品。这些实体经济风险可能影响到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住宅、我们的社区乃至我们整个国家的经济。
然而,我们目前的金融体系安排(我们也可以称其为金融秩序)对于这些风险几乎是无能为力的,因此他提出了六种方案,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高级金融理论来化解这些实体经济风险,从而构建二十一世纪金融新秩序。在希勒教授的设想中,一个包含各种风险信息、并能够对这些信息进行及时处理的数据库系统构成了金融新秩序的物质基础。在这个超强数据库系统的帮助下,全球市场中的所有交易风险和以及各种获利机会都会及时的得到反应,并从此创造出新型的金融工具。然后,人们通过在金融市场上交易这些新型金融工具,来分散和化解这些实体经济风险。
希勒教授的这种设想类似于保险,这两者都是通过金融交易让更多的人来共同承担风险,然而希勒教授要化解的风险都是当前的保险业不敢涉足的领域。这种大胆的想法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别忘了,在一个世纪之前,当时的人们不也是对财产保险和人寿保险的设想嗤之以鼻吗?
这本书同样也得到了经济学理论界的一致好评,2001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教授称赞这本书“无疑是在这个重要的领域内最重要的工作”,美国著名专栏作家比德伯恩斯坦则对希勒教授在书中表现出的经济学技巧和非凡远见赞不绝口。
然而最能够给我们以启发的评论则来自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乔治·阿克尔洛夫,“在《金融新秩序》中,他(希勒教授)告诉我们金融新秩序是如何通过降低经济中的不确定性来改善每一个人的状况。无论是富有者,中产阶级还是贫困者,他们都可以享受新金融秩序带来的好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为我们指明了二十一世纪金融发展的方向。”
《金融与好的社会》是罗伯特·希勒的最新著作,可以说是罗伯特·希勒的集大成之作。首席执行官、投资经理、银行家、投资银行家、放贷者、交易员、做市商、保险商、市场设计者、金融工程师、衍生品供应商、律师、金融顾问、游说者、监管者、会计师、公共商品融资商、政策制定者,这些你知道的或者不知道的角色,在希勒的这本书里都会娓娓道来——你可以透彻地了解金融到底是怎么回事了。这本书既不是对金融界的赞歌,也没有痛陈金融弊病,而是把金融放在社会的大背景下,是非功过,自有客观评述。
除了治学著书之外,希勒教授也乐于把他的理念应用于实践。他目前是卡魏施有限公司(Case Shiller Weiss,Inc)的创始人之一 ,该公司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是一家专事经济学研究和信息工作的公司;同时也是宏观证券研究有限公司(Macro Securities Research LLC)的创始人之一,这是一家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以促进非寻常风险证券化为目标的公司。

❽ 罗伯特·希勒的出版著作

《金融和良好的社会》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12年) 国际标准书号0-691-15488-0(简体中文版《金融与好的社会》,中信出版社2012年12月出版)
与另一位诺奖得主阿克洛夫合著:《动物精神:人类心理如何推动经济发展以及对全球资本主义的影响》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09年) 国际标准书号978-0-691-14233-3(简体中文版《动物精神》,中信出版社2012年12月出版)
《次贷解决方案:全球金融危机如何发生和怎么办》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08年) 国际标准书号0-691-13929-6
《金融新秩序:21世纪的风险》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03年) 国际标准书号0-691-09172-2
《非理性繁荣》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00年) 国际标准书号0-691-05062-7.
《宏观市场:建立管理社会最大经济风险的机构》纽约克拉伦登出版社 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 国际标准书号0-19-828782-8
《市场波动性》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1990年) 国际标准书号0-262-19290-X

❾ 比特币为什么遭遇多国监管高压

近日,德国财政部长彼得·阿尔特迈尔和法国财政部长布鲁诺·勒梅尔在巴黎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表示将在今年阿根廷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峰会中联合推动全球对比特币的监管,将警告这一世界最流行的加密货币正在被非法团体利用。

比特币的监管问题很有可能成为今年二十国集团峰会的新议题。勒梅尔就多次表示,他将提议在二十国集团峰会上讨论比特币的问题,对于投机风险,成员国都需要一起讨论管理比特币的规制。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日前也表示,他将与二十国集团合作,防止比特币等加密货币成为匿名瑞士银行账户的数字等价物。

专家建议,二十国集团和一些国际性的金融机构应加快制定相关原则和准则,为各国建立相协调的监管政策提供案例和遵循。同时在监管方面实现全球协同,共同打击非法的加密货币交易和犯罪。

❿ 席勒关于货币职能的观点正确吗

诺贝尔经济学得奖人、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席勒日前接受了《纽约时报》的访问,期间,他充分展现出了为何自己能够成为现今时代最伟大经济思想家之一。
诺贝尔经济学得奖人、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席勒(RobertShiller)日前接受了《纽约时报》的访问,期间,他充分展现出了为何自己能够成为现今时代最伟大经济思想家之一。
该访问看似是在讨论比特币,但实际上,该访问的内容是围绕科技和电子货币如何正确的为金融系统带来一次革命。而对于比特币,席勒一直认为,其完全就是泡沫。
根据文章内容,席勒共有三个相互关联的观点,而且令人惊讶地是,这三个观点都让人不禁想起了上世纪60年代智利实施的货币改革。当时,智利政府为了追踪通货膨胀率,创立了名为“发展单位”(UNIDADDEFOMENTO,UF)的准货币,如果通胀率快速升高,价值更高的UF就能够替代智利比索,UF持有者则能够维持购买力。
UF最初用于购房贷款,后广泛用于车贷、养老医疗等各类保险、车辆保险、奖金、确定企业投资额等。根据1967年智利财政部出台的规定,UF作为银行提供贷款的可调节单位,智利央行会根据消费者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定期对UF进行调整。
席勒提出的三点是:首先,他认为,其他国家应当采取数字版UF准货币政策。他建议将这些电子货币称为“篮子(baskets)”,以此表明,他们的价值会跟着“一篮子商品”走;其次,他建议,Square及PayPal等身处数字货币前沿的公司,应当考虑,支持以这些篮子货币进行自动支付,甚至进行跨国交易也行,因为这些篮子货币的价值会自动根据各国商品价格指数的变化进行调整;最后,他建议各国创立多个篮子货币,如此,高龄民众们以及年轻房主的产品需求等就能够通过不同的篮子货币反映出来。
另外,席勒还对与国家增长息息相关的金融资产前景进行了展望。他表示,“市场将会出现一个‘万亿票’单位,这个概念由我和约克大学(York University)金融学副教授马克·卡姆斯特拉(Mark Kamstra)共同倡议,其代表了国家最新GDP年度预期数额的万亿分之一。此外,还应该有另一个能够根据人均日耗量而自行增减的货币单位。这个货币可用于抚恤金使用,并可以一种代间风险分担的形式支付社会保险金。代间风险分担是指,向年长者支付的社会保险金额将会根据整体消费趋势的变化而变化。由于市场中存在多种类型的篮子货币,价格的制定和长期明智协议的签署将会变得更加容易。”
随着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所有这些都将变为可能,当前金融系统中的有效部分将能够借此得以保存,并进行升级更新,提高效率。不过,对于那些信奉另一种全然不同创新形式的比特币信徒们来说,席勒的看法不会让他们满意。但不可否认,席勒的看法确实电子货币在现有货币系统中的定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起点。

热点内容
劝你买比特币 发布:2025-05-16 19:12:31 浏览:686
耐普矿机董事长 发布:2025-05-16 18:51:19 浏览:844
首个区块链机器人 发布:2025-05-16 18:44:31 浏览:930
流通的比特币总共有多少枚 发布:2025-05-16 18:43:38 浏览:804
去疾控中心检查肺结核准确吗 发布:2025-05-16 18:42:14 浏览:861
买usdt有哪些渠道 发布:2025-05-16 18:10:13 浏览:863
比特币94矿难 发布:2025-05-16 18:08:55 浏览:757
中国会计区块链 发布:2025-05-16 17:43:22 浏览:149
usdt5论坛 发布:2025-05-16 17:37:59 浏览:231
比特币是开放源码 发布:2025-05-16 17:37:58 浏览: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