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比特币买吃的
1. 当年靠买比特币赚钱的第一人是谁
当年靠买比特币赚钱的第一人是李笑。
李笑来是一个从普通人实现逆袭的例子,他算是前瞻性和勇气兼顾,敢作敢为,也敢于承担风险,在十年前,他初次接触到比特币这一货币概念,他敏锐的眼睛瞬间捕获到这比特币之中的商机,当时正是这种新兴货币初创之时,全球各地的人都在为这种虚拟的电子货币而狂欢,投身于这一股大潮流之中。
2. 作为虚拟货币的代表,曾经的比特币有多疯狂
比特币可以说是虚拟货币的始祖,他是在2009年的时候推出的,当时推出的时候,比特币的价值是非常的低的,一美元可以买到1300多枚的比特币,当时美国的一位程序员用1000枚比特币换了两个披萨,这件事到现在也是经常被大家调侃。许多人都在说,如果当年他的比特币能够留到现在,恐怕早已经是亿万富翁了。不过当年谁能知道比特币会在现代产生这么大的价值呢?因为当时知道比特币的人很少,所以没有任何的炒作。而且当时比特币也并没有任何经济目的,只是被当成用来兑换游戏装备的东西而已。
现在全世界每年挖比特币所用的电量是非常多的,由于这些电量成本是非常高昂的,而比特币的市场价值又是波动不定的,所以通过挖比特币来获得的利益是非常小的。
3. 假如2010年花1元买比特币,放到2021年,现在值多少
2010年的时候,我还在沉迷红警,魔兽争霸3,CS,热血传奇,泡泡糖,跑跑卡丁车,劲乐团,劲舞团,大话西游,去网吧赶紧看一下扣扣有没有消息,然后迫不及待点上音乐,然后赶紧进 游戏 。记得有一次在网吧我旁边的人给他朋友说,刚用2000个比特币买了份披萨,晚上半夜吃,没花钱,用的是网络货币,让我记到现在。
国家判刑吧,违法
我当年知道比特币的时候,是一个做网络的朋友给我说的,那个时候刚毕业几年,对数字货币完全没有概念,那个时候仅仅是对一些黑客菜鸟类教学感兴趣,我还清楚的记得当时他给我说的现在有一种数字货币,才1块钱一个,可以少买点来存起,以后很有可能要升值
但是那个时候对于我来说,不了解的东西做投资肯定不可能买多了,最多也就几百元,想想即时翻几倍也没什么意思,毕竟不会买太多,更何况不一定赚几倍,谁知道会翻几十万倍,吕不韦当年的投资估计都没赚那么多[捂脸]
但是也没觉得特别可惜的,毕竟自己的知识和观念配不上这个信息,更喜剧的是,我那个朋友也没买[我想静静]
现在20多万了,估计还是会涨[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没有假如只有当下后悔,如果原来买了又卖了,还没挣多少钱,估计后悔的拍断大腿的心情都有[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
比特币交易的故事大家应该都略有耳闻,起初有一名用户发送10,000比特币,购买了一块价值25美元的披萨饼。相当于每一个比特币的价格是0.0025美元,折算成人民币大概是0.02元左右。如果在当时能够用1块钱买50枚,放到现在是价值千万的。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有这么好的眼光,后知后觉,如果回到10年前,怎么也要花上100块,买几个玩玩。[呲牙]
如果暖着没卖的话怎么着也得值个几万了,当然你得记得住密码还能找到[大笑]
钥匙没了不管值多少也没用
估计20多万人民币
我第一次听到比特币的时候,一笑而过,因为对这些东西不懂。第二次看到说比特币的时候,已经要好几百美元一枚了,而且还有渠道买,还刻意了解了一下比特币是什么东西。,说实话,一个打工的,工资又不高,花钱去买这些玩意儿,我没有那么大的胆子,更重要的是没有那么超前的经济头脑。。。谨慎是好事,但是有时候过于的谨慎,会让自己损失不知道多少东西,很纠结这个问题!!
4. 比特币跌破5500美元,当年的比特币究竟是怎么火的
不是靠别的比特币大火就是靠炒作。在2010年之前,比特币只是“挖矿”游戏里面的产物,这只是通过特定计算机设备对于程序进行运营,并且按照规定的算法去运算得出来的东西,通俗来说这就是一种虚拟产物,它连电子货币都称不上,而拥有它的人多数都是程序员。
例如在在2014年1月27日的时,一枚比特币能兑换5032元人民币,到了2014年2月25日的时候,在中国比特币的开盘价格为3562.41元,一天还没过去,直到当天下午的4:40,价格就下跌至了3185元。而在2017年,5月5日,比特币的价格高达9222元。到了2017年12月17日,比特币价格达到了历史最高价19,850美元。
而到今日,比特币又跌破了5500美元。可见其泡沫脆弱。
5. 疯狂的比特币!10年前投100元,如今坐拥13亿
比特币,相信很多人已经非常熟悉这个词。
这不,最近比特币一路突破32000美元大关,涨幅已超1300万倍,近一个月涨幅就高达72.99%。
但是,很多人其实并不了解比特币,对它的认知仅仅局限于知道它是虚拟货币而已,之所以认识比特币也是因为关于它价格暴涨的新闻。
比特币是怎么来的?
要从一个叫做中本聪的人说起,这个人是日裔美国人。2008年,中本聪发表论文首次描述了比特币和其算法。2009年,他发布了首个比特币软件,比特币由此正式面世。
比特币和其他虚拟货币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的数量是有限的,上限为2100万个,由计算机按照一定的算法产生,这个通过算法产生比特币的过程,俗称“挖矿”。
所谓的“挖矿”,实际上就是通过电脑计算比特币系统的复杂算法,由比特币系统奖励一定数量的比特币给获得答案的人。
根据比特币算法的难度,整个网络系统大概每10分钟会获得答案。
你可以类比想象为,几个人围在一起玩一个盒子,盒子内部包含若干个比特币,这个盒子需要破解密码才能打开,每次盒子打开之后,盒子内部的比特币就归打开盒子的人。
然后重新发一个盒子给大家,然后大家再继续重复破解盒子的密码以获得奖励。
2009年,破解一次这个“盒子”的密码能够获得50比特币的奖。
当有1050万(2100万的一半)比特币从多个盒子中拿出来后,接下来打开每个盒子,奖励比特币的数量会减半,也就是25个。
当再有525万(1050万的一半)比特币从盒子中拿出来时,奖励再次减半成为12.5个。
所以越到后来,“挖矿”获得的比特币奖励会越来越少。而随着比特币的发展,挖矿装备竞赛越加激烈,想要获取比特币的难度也随之增大,需要计算机拥有非常高的算力,才能勉强开采到一定数量的比特币。
实际上,每次挖矿获得比特币奖励之余,还会获得相应的交易报酬,这个交易报酬就是过去10分钟内,整个比特币网络耗费的交易手续费,只是这个报酬非常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不过,随着比特币越来越火热,交易的频率越来越高,交易手续费也在逐渐增加,不知道将来会增加到多少。
2010年,挖比特币还只是一些IT从业者的小 游戏 ,当年5月,有位IT男发帖称自己有1万个比特币,想要通过1万个比特币来换取价值25美元的披萨。很快,这笔交易被一位19岁的欧洲人拿下。这1万比特币放在今天,就是3.2亿美元。
比特币价格暴涨的神话,一直在持续,很多人因此想要通过投资比特币实现资产增值。
在此奉劝一句,比特币不受任何金融机构控制,随时可能出现较大的价格波。目前比特币之所以价格上涨,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疫情恶化,受超发货币影响,一些国家传统货币存在贬值风险;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机构炒作了,散户要小心别当了韭菜,前不久,还有新闻报道有人因炒比特币亏损而跳江。
如今,比特币越来越频繁进入人们的视野,一些经济学家甚至在研究它是否能够替代传统货币,因为相比于传统货币,它的总量固定在2100万,能够非常有效地抑制通胀。但是,部分经济学家认为,恰恰是因为它总量的固定性,也缺少了对经济的总体可调控性。
不管怎么讲,比特币已经被很多的人认可,一些网站甚至开始接受比特币交易,比特币发展进入了一个“模糊期”,对待比特币,我们既要有新的眼光,更要有谨慎的态度。
6. 比特币和披萨的悲惨故事,错过了一个亿啊!
本文由区块链内容平台“币嗨”赞助
2008年中本聪提出了比特币的概念,通过区块链技术去打造一个去中心化的支付体系,一年以后,产生了比特币历史。
说起与比特币的“爱情史”,相信大部分人都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总结: 当年你对人家爱理不理,现在人家让你高攀不起(手动悲伤脸) 。今天跟大家讲一个与比特币和披萨相关的故事,可能是史上最悲催的故事,网友调侃称这大概是史上最贵的披萨了。
2010年5月22日,一位名叫拉斯洛·汉耶兹(Laszlo Hanyecz)的小哥哥,还只是佛罗里达州的小程序员,作为挖矿界的吃货,有天他突发奇想,在bitcointalk论坛中发帖,询问是否有人帮他在店里订两个披萨,作为回报他可以获得1万个比特币。帖子发出后,大多数人都在“围观”,但还真有一位英格兰的“好心”网友帮他下单了两张披萨。在那个时候,比特币并不具备任何价值,这是史上首笔用数字货币完成支付的交易,这一天也被定为比特币披萨日。
有些朋友可能听过这个故事,但是对故事的真伪一直会持有自己的看法,这一个比特币披萨事件经过多个版本口耳相传,是否还真实,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呢?
比特币区块链上的可追踪溯源性帮助我们来验证这笔交易,即使是八年以前的一笔交易也能在今天准确查到历史。 在2010年5月22日确实有一笔10000BTC的转账,与披萨日的日期相符,看来确信无疑了。(小细节:当时的转账费高达0.99BTC)
披萨事件的还原
事情回到2010年的5月18号,我们的主人公Laszlo Hanyecz在比特币论坛BitcoinTalk上发帖声称:“我可以付一万比特币来购买几个披萨,大概两个大的就够了,这样我可以吃一个然后留一个明天吃。 你可以自己做披萨也可以在外面订外卖然后送到我的住址。” 他甚至对自己的口味偏好做了要求:“我喜欢洋葱,胡椒,香肠,蘑菇等,不需要奇怪的鱼肉披萨。
帖子发出之后,有几个感兴趣的论坛朋友确实陆续有一些回复,除了有人问地址之外,还有人表示自己在欧洲不知道如何帮Laszlo Hanyecz订美国的外卖。Laszlo附上了自己在佛罗里达州的地址,并且还有人提示按当时价格10000BTC可以换到41美金,两个披萨可能不划算。(一些在当时看来再正常不过的回帖。现在回想起来感觉错过几个亿的感觉也是会挺感慨吧)
经过几天之后,在5月22号Laszlo发出了交易成功的炫耀贴,表示已经和一个叫Jercos的哥们完成了交易,还附上了披萨的图片。
那么,Laszlo如何拥有那么大量的比特币?
首先,他是一个精通计算机的程序员,并且很早就进入了这个领域,在比特币系统算力不高的早期时代,他就开始挖矿了。
第二,你可能并不知道,他是使用GPU挖矿的第一人。在他之前的大部分挖矿都是使用CPU的,他觉得CPU挖矿不过瘾,然后发现GPU要比CPU挖矿快800倍,于是就在比特币还不普及的阶段用GPU挖了大量的比特币。根据他之前的回帖,每一天的收益在几千枚左右,这也不奇怪为什么拿出1w枚来换取披萨了。当然,如今GPU的算力已经不够了,大部分的比特币矿机都采用定制的ASIC芯片。
还有个疑问,买了披萨的人现在在哪里?
当年买了Laszlo一万年比特币的Jercos当然也是这次历史时刻的另一个主角。他在前年的时候接受了一家媒体的访问,并漏出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原来Jercos非常的年轻,现在也只有27岁(买10000个比特币那年仅仅19岁)。他告诉记者说自己在bitcoin刚创世就关注了这项技术,并成为了出入各大极客论坛的一员。他与卖披萨的Laszlo并不认识,但是总是在同一个IRC(聊天室)出入,在当时算是对ID比较相熟。
谈到一万个比特币的去向时,他表示在第二年他把这一万枚比特币以400美金的价格出售了,回报率在十倍。(虽然十倍但是还是很可惜了。)如今他对区块链的技术还是十分看好,对以太坊也十分看好。
多些理性,少些赌徒心理
新的技术浪潮趋势已经来到,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区块链,许多人都在不断探索,买卖一万比特币也只是他们人生中的插曲。
区块链和数字货币已经被各大会议讨论来讨论去,严厉反对的声音已经越来越少,大部分都是说你可以先去试试,这就是好事,就能给资本足够的信心去做。犹如互联网的早期,说到底,还是需要将其应用于民,创造真正的使用价值。对于区块链,这是时代赋予你我的一次机会,一定要牢牢的把握住。
忽热忽冷的市场总是让人有点无所适从,我们要做的就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紧盯着自己的方向,不要被盘面影响过多的情绪,多些理性认知,坚持自己的节奏。说到底这是场比拼耐心和信心的财富挑战。
7. 当初稀里糊涂买了20000枚比特币的人,现在过得怎样
有两种情况,要么在比特币价值最高的时候抛售了赚了一大笔钱,要么现在还在持有着观望。
8. 当初投资比特币的人,现在过的怎么样了
那些人现在日子过得很滋润,早期把玩比特币的这些“风口的猪”挣了很多钱。
一、 中本聪发现比特币,如今淡出比特币圈。
9. “比特币披萨日”的由来
“比特币披萨日”的由来:
一个令人扼腕的故事
2010 年是比特币迎来爆发的一年,在经过长达一年的缓慢发展后,比特币如同迎来雨后春笋,破土而出,茁长成长。众多日后叱咤币圈的大佬,都在这一年进入比特币世界,拐点来自一个标志事件——披萨事件。
这一年的 4 月,身为软件设计师的拉斯洛 · 韩内奇从朋友那里听说了比特币,并对其产生了兴趣。抱着一个黑客的心理,他对比特币研究了一番。拉斯洛发现比特币网络最大的软肋在于比特币的产生过程,也就是“挖矿”,即所有运行比特币软件的电脑通过算力比拼,赢的一方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比特币,这也是获得比特币的唯一方式。
比特币在当时几乎一文不值,还没有人愿意投入太多的算力来挖矿。拉斯洛出于好奇还是决定测试一下。于是,他使用了比CPU更加有效的GPU进行挖矿,极大提高了挖矿效率:之前使用CPU挖矿时,他每天可以挖出一个区块,即50个比特币。使用GPU挖矿后,每小时就能获得一到两个区块,即50—100个比特币。仅在2010年5月17日这一天,他就获得了1400个比特币。
拉斯洛在挖了大约7万个比特币后,想要尝试一下比特币是否能够在现实世界中使用,5月18日中午,他在比特币论坛发了一个用1万比特币换取两块披萨的帖子。他在帖子里这样写到:
我喜欢吃披萨,并希望能使用1万枚比特币来换取披萨,披萨可以是商店购买的,也可以是你自制的,但是我需要你将披萨送到我的家门口。
他甚至对自己的口味偏好做了要求:“我喜欢洋葱,胡椒,香肠,蘑菇等,不需要奇怪的鱼肉披萨。”
2010年5月18日下午,在拉斯洛发出请求的6个小时后,他的帖子才得到回复:一位名叫“bitcoin2paysafe”的网友向他询问地址。
然而,在拉斯洛给予回复后,“bitcoin2paysafe”却再也没有了回音。虽然之后用一万比特币换披萨的事情,陆陆续续得到了不少人的围观,但直到三天后的5月21日,整个事件都没有任何具体的进展,有的只是一些人对于拉斯洛行为的嘲讽。以至于当晚,拉斯洛还发帖询问:“没有人想给我买披萨,是因为我提供的比特币数量过低吗?”
在拉斯洛发出疑问后不久,一位用户留言称,“在美国使用信用卡进行网上预定是一件十分便捷的事情,如果你饿了,应该考虑用其他方式来购买披萨”。拉斯洛立刻回答到:“我只是觉得,如果我可以用比特币支付披萨饼,就会很有意思”。
直到5月22日,在经历了4天的等待后,拉斯洛发出了一个交易成功的帖子:
我只想报告:我成功地用10000比特币买到了披萨,感谢jercos!
至此,这项以一万枚比特币来换取披萨的壮举,最终在经历4天成功完成。
这个购买了披萨的网友“jercos”,此前并未参与任何讨论,只是在看到求助后默默地选择付款。
在达成交易后不久,一位名为“sirius”的网友留言道:
祝贺拉斯洛,达到了一个伟大的里程碑。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历史性的时刻,把 5 月 22 日定为“比特币披萨日”,每年这一天,比特币爱好者们都会聚在一起吃披萨庆祝。
接下来的几周,陆续有人接受这个条件,进行披萨换比特币的交易。拉斯洛天天吃披萨饼,他两岁大的女儿吃得可高兴了,但同时他的比特币数量也在迅速缩水。
之后,伴随着比特币价格的走高,这个当年少有人问津的论坛也迎来了上百万人的浏览,在今天,它已经拥有了长达73页的留言讨论。
在2017年的高点,这批比特币价值约1.6亿美金。当年拉斯洛等于花费了2亿美元来购买披萨,这两块披萨也因此被称为“史上最贵的披萨”。
10. 最早持有比特币的那些人,现在过得怎么样
那些人现在日子过得很滋润,早期把玩比特币的这些“风口的猪”挣了很多钱。
现在很多遍论坛对比特币的讨论不再局限于“比特币是不是一个骗局”,而是拓展到“比特币能不能成为全球性货币”。在笔者认为比特币就是一个十足的数字泡沫,一个由算法构建出来的虚拟货币,背后没有国力支撑,而且比特币的稀缺性必然导致其升值很快,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各国日常使用的货币背后是有国家威望的背书,就像美元之所以全世界流通,还不是因为美国强大的国力确保了美元的流通能力。中本聪当初单纯的设想,让比特币代替各国货币,成为全球流通对象,在国与国之间的力量角斗看来,简直是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