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长期来看一文不值
1. 比特币和以太坊再现断崖式暴跌,投资虚拟货币存在哪些风险呢
比特币疯狂下跌,以太坊在9月15日完成全网算力清零,什么意思?挖矿基本上废了,这一天过后市场上将出现大量的女大学生自用一手显卡,那不用犹豫,这些显卡都是挖矿剩下来的,但也不是说不能用,而是说这些享卡它的寿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不要听写那么多网络谣言,告诉我们所有货币也很具备发展前景,现在买正是价格比较低,好入手的时候用那些之前比特币在很低价格买入,然后一夜成为亿万富翁的例子来忽悠你那一种,可能它只是一个典型例子,就像数学例题一样,你看例题都能看得懂,但做题你就会了吗?别人的成功例子摆在那儿,不能证明你会成功股神,巴菲特炒股很赚钱,谁都可以去炒股,但是大部分人都是亏的,这个才是现实。
2. 如何看待以太坊的ETH2.0
我个人非常看好以太坊2.0之后的发展,但我并不是特别看好以太坊之后的价格。
当以太坊升级到2.0以后,以太坊的证明模式将会发生变化。在此之前,以太坊一直通过POW的方式来提供证明。但在此之后,以太坊将会把证明模式调整为POS。当以太坊正式进入到2.0时代之后,以太坊的交易速度将会进一步提高,交易手续费也会大幅压缩,都会显著解决当前以太坊的交易困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以太坊到时候将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公链。至于以太坊以后的价格问题,当以太坊失去矿工的支持之后,我觉得价格很难突破新高。
综上所述,在以太坊没有正式升级到2.0之前,一切讨论都只不过是猜测而已,你可以参考一下。
3. 比特币和以太坊价格再现断崖式暴跌,虚拟货币未来的前景还会被看好吗
因为其特殊的金融属性,未来前景如何也只能见仁见智了。
4. 如何看待以太坊ETH2.0
对于1559引入gas费燃烧模式,固然会迎合某些人追逐所谓通缩的口味,但是其背后的动机,却不得不说,是Vitalik和以太坊基金会进一步推进PoS以至ETH 2.0的战略思维。
现在以太坊引入燃烧机制,对冲了区块奖励的发行,因此我们会觉得这个机制让以太坊变得更硬了。但是,以太坊燃烧销毁的是存量S。存量S的持续消耗会减少硬度(类似于电子工业消耗黄金储量),让增量的冲击变大,不利于币值的稳定。
介绍
众所周知,以太坊是没有固定可预期的货币政策的,这是一种最糟糕的货币政策(从博弈论的角度讲)。在1559实施后,增量F假设为固定的区块奖励,除非Vitalik和基金会决定变更它。
那么,恒定增量的情况下持续消耗存量,将使得以太坊的抗冲击能力下降,币值更不稳定,波动性更大,从而更加不适合于作为价值存储。
5. eth鏄浠涔堝竵
娌℃湁EHT甯侊紝鑰屽簲璇ユ槸ETH甯併侲TH甯佷篃琚绉颁负浠ュお甯侊紝閮芥槸鍩轰簬鈥滀互澶鍧娾濈殑涓绉嶅姞瀵嗙殑鏁板瓧璐у竵銆備互澶鍧婅韩涓轰竴涓鏂板瀷鏅鸿兘鐨勫悎绾﹀尯鍧楅摼骞冲彴锛岀敱浜庡畠閲囩敤鐨勫尯鍧楅摼鎶鏈涓庝紶缁熺殑姣旂壒甯佷笉涓鏍凤紝閫氬父琚绉颁负杩涢樁鐗堢殑姣旂壒甯侊紝鎴栨槸姣旂壒甯2.0銆
eth鏄浠涔堝竵
浠ョ洰鍓嶅浗闄呮暣浣撳眬鍔挎潵鐪嬶紝璐у竵杩樺崟绾鐨勪粠瀹炰綋璐у竵瀛樺湪锛岃屾暟瀛楄揣甯佷笟灏嗘槸鏈鏉ュ嚑骞寸殑涓绘祦鐮斿埗鏂逛綅锛屽悇鍥介兘鍦ㄨ〃绀鸿嚜宸卞尯鍧楅摼鎶鏈姝e湪鐮旂┒锛屼腑鍥芥槸涓栫晫涓婃嫢鏈夊尯鍧楅摼鎶鏈鏈澶氱殑鍥藉朵箣涓锛屽尯鍧楅摼鎶鏈鏋佹湁鍙鑳戒粠鏍规湰涓婃敼闈╀腑鍥界殑缁忔祹鍒跺害锛屽湪鏈鏉ヤ竴娈垫椂鏈燂紝鎴戝浗涓嶅噯澶囧皢鏁板瓧璐у竵灏嗕负鎴戝浗鐨勬暣浣撶粨鏋勶紝鑰屾槸瑕佺粡杩囦竴娈垫椂闂磋傛湜锛屾煡鐪嬫妧鏈姘村钩鏄鍚﹀悎鏍笺傚叾涓涓归害绛夊浗宸茬粡鏄庣‘琛ㄧず鍦2021骞村皢浼氳瘯琛屼竴閮ㄥ垎鏁板瓧璐у竵銆
铏氭嫙缁忔祹涓鐩磋瑙嗕负涓绉嶈櫄鍖栫殑缁忔祹锛屼互鐩鍓嶅悇鍥芥按骞虫潵鐪嬶紝涓昏佹槸浠ュ疄浣撴敮浠樹綔涓烘暣浣擄紝鑰屾垜鍥芥槸褰撳墠浣跨敤铏氭嫙APP浣滀负鏀浠樼殑閲嶈佸浗瀹朵箣涓锛屼絾鏄鎴戜滑鍥藉剁殑璐у竵涔熻繕鏄浠ヤ汉姘戝竵涓轰富浣擄紝骞堕潪鏄铏氭嫙璐у竵锛屽彧涓嶈繃灏嗗畠鏆傚瓨浜庢煇涓涓鏈烘瀯褰撲腑锛屾棩甯告墍瑙佸埌鐨勬敮浠樺疂寰淇′篃閮戒笉鏄铏氭嫙璐у竵锛屼粬浠鍙鏄瀹炰綋璐у竵鐨勪竴涓杞戒綋銆
6. etc以太经典值得长期持有吗币圈新人必看
以太坊网络距离万众期待的以太坊2.0合并还有几天。这是最令人期待的加密事件之一,被认为有利于网络的整体性能。然而,对以太坊经典 [ETC]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
要想真正了解合并对以太坊的影响,就要看合并会对以太坊的运营产生怎样的影响。
例如,矿工将被迫关闭他们的采矿设备或切换到其他兼容的工作证明(PoW)网络。
以太坊经典恰好是合适的替代方案之一,因为它使用与以太坊相同的共识算法(Et-hash 算法)。相比之下,比特币使用不适合以太坊 GPU 的 SHA-256。
潜在风险
GPU挖掘的指数级增长将提高以太坊的经典哈希速率。但也意味着矿商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利润降低。
这种结果可能会迫使矿商出售他们持有的ETC股份,以支付运营其采矿硬件的成本。因此,由于抛售压力的增加,ETC的价格可能会受到打击。
以上结果取决于矿工卖的ETC够不够用。大多数矿商可能会简单地关闭他们的GPU,以达到盈亏平衡的价格。
潜在上升空间
从好的方面来看,希望提高产能的以太坊经典矿商可以利用以更便宜的价格出售二手GPU和ASIC矿商的优势。这将使他们能够利用更高的散列能力,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矿工迁移到以太经典也可能导致价格优势。
加密货币的普及可能会增加,这可能会吸引更多的ETC投资,特别是来自电力爱好者的投资。
投资者可以通过密切关注交易量和社会优势指标来密切关注这样的结果。
此外,自7元中期以来,ETC的线上交易量大幅增长,但其社会优势指数仍处于正常水平。
然而,加密货币社交的数量有了显着增加,尤其是围绕工作证明的讨论越来越激烈。
虽然散列率中断可能是短期的,但长期来看,以太坊经典的长期增长潜力可能会增加。
归根结底,实际需求和效用是关键的增长动力。
所以以太坊经典有机会变得更有吸引力,尤其是那些以去中心化为目的,更倾向于工作证明的共识机制的项目。
7. 一文读懂以太坊—ETH2.0,是否值得长期持有
这几天一直在看关于ETH伦敦升级方面的资料,简单的聊一下,在加密货币的世界里,无论是投资机构、区块链应用开发者、矿机商,还是个人投资者、硬件供应商、 游戏 行业从业者等等,提起以太坊,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了解。
一方面取决于以太坊代币 ETH 本身的造富效应。从 2014 年首次发行以来,投资回报率已经超过 7400 倍。
另一方面,以太坊作为应用最广泛的去中心应用编程平台,引来无数开发者在其之上开发应用。这些应用不仅产生了巨大的商业价值,伴随 DEFI 生态、NFT 生态、DAO 生态蓬勃发展,也给 ETH 带来了更多使用者。
随着“伦敦升级计划”临近,ETH 再次聚集所有人的关注目光。
以太坊 2.0 到底是什么?包含哪些升级?目前进展如何?
以太坊 2.0 到来,会对现有以太坊生态的去中心化应用产生哪些影响?
ETH 是否值得持续投资?看完相信你会有自己的判断。
如果将搭建应用比作造房子,那么以太坊就提供了墙面、屋顶、地板等模块,用户只需像搭积木一样把房子搭起来,因此在以太坊上建立应用的成本和速度都大大改善。以太坊的出现,迅速吸引了大量开发者进入以太坊的世界编写出各类去中心应用,极大丰富人们对去中心应用场景的需求。
以太坊应用开发模型示意
以太坊与ETH
现有市场的加密货币,只是在区块链技术应用在某一场景下的单一代币。
以太坊也不例外,它的完整项目名称是“下一代智能合约与去中心化应用平台”,Ether(以太币)是其原生加密货币,简称 ETH。
ETH 除了可以用来与各种类型数字资产之间进行有效交换,还提供支付交易费用的机制,即我们现在做链上操作时所支付的 GAS 费用。GAS 费用机制的出现,即保护了以太坊网络上创建的应用不会被恶意程序随意滥用,又因为 GAS 收入归矿工所有,让更多的用户参与到以太坊网络的记账当中成为矿工,进一步维护了以太坊网络安全与生态发展。
与 BTC 不同的是,ETH 并没有采用 SHA256 挖矿算法,避免了整个挖矿生态出现由 ASIC(专用集成电路)矿机主导以至于大部分算力被中心化机构控制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以太坊最初采用的是 PoW(Proof of Work)的工作量证明机制,人们需要通过工作量证明以获取手续费回报。我们经常听说矿工使用显卡挖矿,他们做的就是 POW 工作量证明。显卡越多,算力越大,那么工作量就越大,收入也就越高。
当前,整个以太坊网络的总算力大约为 870.26 TH/s,用我们熟悉的消费级显卡来对比,英伟达 RTX 3080 的显卡算力大约为 92-93 MH/s,以太坊网络相当于 936 万张 3080 显卡算力的总和。
以太坊白皮书内非常明确提到之后会将 PoW 工作证明的账本机制升级为 POS (Proof of Stake)权益证明的账本机制。
ETH经济模型
与 BTC 总量 2100 万枚不同,ETH 的总量并没有做上限,而是在首次预售的 ETH 数量基础上每年增发,增发数量为 0.26x(x 为发售总量)。
但也不用担心 ETH 会无限通胀下去,长期来看,每年增发币的数量与每年因死亡或者粗心原因遗失币的数量大致相同,ETH 的“货币供应增长率”是趋近于零的。
ETH 分配模型包含早期购买者,早期贡献值,长期捐赠与矿工收益,具体分配比例如下表。
现在每年将有 60,102,216 * 0.26 = 15,626,576 个 ETH 被矿工挖出,转成 PoS 后,每年产出的 ETH 将减少。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 ETH 总量约为 116,898,848 枚,总市值约为 2759 亿美元。
以太坊发展历程
1. 边境阶段(2015年):上线后不久进行了第一次分叉,调整未来挖矿的难度。此版本处于实验阶段,技术并未成熟,最初只能让少部分开发者参与挖矿,智能合约也仅面向开发者开发应用使用,并没有用户参与,以太坊网络处于萌芽期。
边境阶段 ETH 价格:1.24 美元。
2. 家园阶段(2016年):以太坊主网于 2016 年 3 月进行了第二次分叉,发布了第一个稳定版本。此版本是第一个成熟的正式版本,采用 100% PoW 证明,引入难度炸弹,随着区块链数量的增加,挖矿难度呈指数增长,网络的性能大幅提升,以太坊项目也进入到快速成长期。在”家园“版本里,还发生了著名的”The DAO 攻击事件“,以太坊被社区投票硬分叉为以太坊(ETH)与以太经典(ETC)两条链,V 神站在了 ETH 这边。
家园阶段 ETH 价格:12.50 美元。
3. 都会阶段(2017~2019年):都会的开发又分为三个阶段,升级分成了三次分叉,分别是 2017 年 10 月的“拜占庭”、2019 年 2 月底的“君士坦丁堡“、以及 2019 年 12 月的“伊斯坦布尔”。这些升级主要改善智能合约的编写、提高安全性、加入难度炸弹以及一些核心架构的修改,以协助未来从工作量证明转至权益证明。
在都会阶段,以太坊网络正式显现出其威力,正式进入成熟期。智能合约让不同链上的加密货币可以互相交易,ERC-20 也在 2017 代币发行的标准,成千上万个项目在以太坊网络进行募资,被称作“首次代币发行(ICO)”,相信很多币圈的老人都是被当时 ICO 造富效应带进来的。到 2019 年,随着DeFi 生态的崛起,金融产品正式成为以太链上最大的产业。
都会阶段 ETH 价格:151.06 美元。
4. 宁静阶段(2020-2023年):与都会分三阶段开发相同,宁静阶段目前预计分成三次分叉:柏林(已完成)、伦敦(即将到来)、以及后面的第三次分叉。“宁静”阶段又称为“以太坊 2.0”,是项目的最终阶段,以太坊将从工作量证明方式正式转向权益证明,并开发第二层扩容方案,提高整个网络的运行效率。
宁静阶段可以说是以太坊网络的集大成之作,如果说前个三阶段只是让以太坊的愿景展现的实验平台,宁静阶段之后的以太坊,将正式成为完全体,不仅有完备的生态应用,超级快的处理速度,众多网络协同发展,而且 PoS 机制会非常节约能源,真正代表了区块链技术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
宁静阶段 ETH 价格:2021 年 4 月 15 日完成的柏林阶段,当天价格为 2454 美元。
即将到来的伦敦协议升级
以太坊生态
以太坊的生态发展,从属性划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以太坊网络生态应用建设,二是以太坊网络扩容建设。两者相互融合,互相成就,应用需要更健壮强大的网络作为承载,网络需要功能完善的应用场景服务用户。
先说应用生态,以太坊的生态我们又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1. 去中心化自制组织(DAO)生态
什么是去中心化自制组织?还是以我们熟悉的比特币举例:比特币目前市值七千多亿美金,在全球资产市值类排名第九,但比特币并不是某一公司发布的产品,也没有特定公司组织招聘人员进行维护。比特币现有的一切,都源于比特币持有者、比特币矿工自发形成的分布式组织,他们通过投票方式规划比特币发展路线,自发参与维护比特币程序与网络 —这仅仅因为只要拥有比特币,所有人都是比特币网络建设中的受益者,一切维护都源于自身的利益关系。
比特币的发明与成功运行,突破了由荷兰人创建、至今流行 400 多年的公司商业架构,开创出一种全新的、无组织架构的、全球分布式的商业模式,这就是 DAO。
再说回以太坊,以太坊的 DAO 可以由智能合约编写,用户自定义应用场景。简单说就是我们规定出程序执行条件与执行范围,真实世界里只要触发设定好的条件,程序就会自动执行运行,且所有过程都会在以太坊的网络上进行去中心化公开验证,不需要经过人工或者任何第三方组织机构确认。
以太坊 DAO 生态演化出许多商业场景,有慈善机构使用 DAO 建立公开透明的捐款与使用机制,有风投机构使用 DAO 建立公平分配的风险基金。
以太坊生态的很多项目都采用 DAO 自治,代表项目有:Uniswap,AAVE,MakerDAO,Compound,Decred,Dash 等。
2. 去中心化金融(DEFI)生态
在传统商业世界里,我们如果需要借钱、存钱,或者买某一公司股票,或者做企业贷款、融资,只要是进行金融活动,总离不开与银行、证券机构、会计事务所这些金融机构打交道。
而在去中心的世界里,区块链本质就是集合所有人交易记录且公开的大账本,我们可以非常容易的追溯到每一个钱包地址发生过的每一笔交易,查询到任意一个钱包地址的余额信息,从而对钱包地址里的资产做评估。
举个例子:全世界个人贷款最贵的国家是印度,印度的年轻人房贷利率目前是 8.8%,最高曾经到过 20%;与此对应,全世界个人存款利率最低的国家是日本,日本政府为了鼓励民众消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银行存款利率是负值,日本人在银行存款不仅没有利息,还要给银行交保管费。理论上,如果日本人将自己的存款借与印度人,双方都能获得利益最大化,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场景很难发生。一是每个国家都有外汇管制,日本人的钱并不容易能给到印度人,二是印度人的信用如何日本人也不好评估,大家没有统一标准,万一借出去的钱无法归还,不能没了收益还要蒙受损失。
但在去中心的世界里,这样的事情就简单的多。
如果印度人的钱包地址里有比特币,我们就可以利用智能合约,印度人将自己的比特币质押进去,根据比特币当时的价格,系统自动给印度人一个授信额度,印度人就可以拿着这个额度去和日本人借款,并规定好还款的周期与利率。如果印度人违约,合约自动将印度人质押进去的比特币扣除,优先保障日本的权利,这样,日本人不用担心安全问题放心享受收益,印度人也有了更多的款项做为流动资金。
这个例子就是去中心金融的简单应用,实际上,这就是我们参与 DEFI 挖矿是质押理财的原理 —— 当然真正应用实现算法与场景要复杂的多。
DEFI 根据场景不同,又可以分为很多赛道,比如稳定币、预言机、AMM 交易所、衍生品、聚合器等等。
DEFI 代表项目有:Dai,Augur,Chainlink,WBTC,0x,Balance,Liquity 等。
3. 非同质化代币(NFT)生态
世界名画《蒙娜丽莎》,只有达·芬奇的原版可以展览在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哪怕现代的技术可以无比精细地复刻出来,仿品都不具备原版的收藏价值。
这就是 NFT 的应用场景。NFT是我们可以用来表示独特物品所有权的代币,它们让我们将艺术品、收藏品甚至房地产等现实事物唯一代币化。虽然文件(作品)本身是可以无限复制,但代表它们的代币在链上可以被追踪,并为买家提供所有权证明。
相比现实中实物版权、物权的双重交割相比,NFT 只需要交割描述此物品的唯一代币。NFT 作品往往存储在如 IPFS 这样的分布式存储网络里,随用随取,永不丢失,加之交割简单方便,很快吸引了大量玩家与投资者收藏转卖,NFT 出现也给艺术家提供了全新的收入模式。
类似 DEFI 生态,NFT 生态根据应用场景不同也产生了不同赛道,目前比较火热的赛道有 NFT 交易平台,NFT 游戏 平台,NFT 艺术品平台, NFT 与 DEFI 结合在一起的金融平台。
NFT 代表项目有:CryptoKitties,CryptoPunks,Meebits,Opensea,Rally,Axie Infinity,Enjin Coin,The Sandbox 等。
4. 标准代币协议(ERC-20)生态
与 NFT 非同质化代币所对应的,就是同质化代币。比如我们使用的人民币就是一种同质化代币,我们可以用人民币进行价值交换,即使序号不同也不影响其价值,如果面额相同,不同的钞票序号对持有者来说没有区别。
BTC,ETH 和所有我们熟知的加密货币,都属于同质化代币。同种类的一个比特币和另一个比特币没有任何区别,规格相同,具有统一性。在交易中,只需关注代币交接的数量即可,其价值可能会根据交换的时间间隔而改变,但其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
以太坊的 ERC-20 就是定义这种代币的标准协议,任何人都可以使用 ERC-20 协议,通过几行代码,发布自己在以太坊网络上的加密货币。
现在,以太坊网络上运行的代币种类有上百万个,上边提到的项目,大多也在以太坊网络中发布了自己的同质化代币。
ERC-20 代表项目有:USDT,USDC,WBTC 等。
以太坊网络扩容性
我们先引入一个概念:区块链的不可能三角,即无论何种方法,我们都无法同时达到可扩展、去中心化、安全,三者只能得其二。
这其实很好理解,如果我们要去中心化和安全,就需要更多有节点参与网络进行验证,从而导致验证人增多、网络效率降低,扩展性下降。网络性能建设就是在三者之间找到平衡点。
用数据举例,目前比特币可处理转账 7 笔 / 秒,以太坊是 25 笔 / 秒,而 VISA 平均为 4500 笔 / 秒,峰值则达每秒上万笔。这种业务处理能力的差别,我们就可以简单理解为是「吞吐量」的差距。而想要提高吞吐量,则需要扩展区块链的业务处理能力,这就是所谓的扩展性。
根据优化方法不同,以太坊网络性能扩容方案可以分为:
1. Layer 1 链上扩展,所有交易都保留在以太坊上的扩展解决方案,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链上扩展的本质还是改进以太坊主链本身,使整个系统拥有更高的拓展性与运行效率。一般的方法有两种,要么改变共识协议,比如 ETH 将从 PoW 转变为 PoS;要么使用分片技术,优化方法使网络具有更高效率。
2. Layer 2 链下扩展,在以太坊协议之上分层单独做各场景解决方案,具有更好的扩展性。
链下扩展可以理解为把计算、交易等业务处理场景拿到以太坊主链之外计算,最后将计算好的结果传回主链,主链只反映最终的结果而不用管过程,这样,无论多么复杂的应用都不会对主链产生影响。
我们并不需要明白具体技术实现,只需知道:相比 Layer 1 方案,Layer 2 方案网络不会干扰底层区块链协议,可以替 Layer 1 承担大部分计算工作,从而降低主网络的负担提高网络业务处理效率,是目前公认比较好的扩容方案。
以太坊2.0
终于讲到以太坊 2.0,回到主题。
通过回顾以太坊的发展 历史 ,以太坊 2.0 并不是新项目,它只是以太坊开发进程的最后一个阶段,它将由整个以太坊生态多个团队协同完成,目标是使以太坊更具可扩展性、更安全和更可持续,最终成为主流并为全人类服务。
ETH2建设目标:
1. 更具可扩展性。每秒支持 1000 次交易,以使应用程序使用起来更快、更便宜。
2. 更安全。以太坊变得更加安全,以抵御所有形式的攻击。
3. 更可持续。提高网络性能的同时减少对能源的消耗,更好地保护环境。
最重要的变化,ETH2 将从 ETH1 使用的 PoW(Proof of Work)工作量证明机制升级为 POS (Proof of Stake)权益证明机制。不再以算力做为验证方式,而是通过质押加密货币的数量做为验证手段。矿工不需要显卡也能挖矿,既节省了时间成本与电力成本,又提高了 ETH 的利用率,非常类似钱存在银行获得利息。
ETH2 主要使用的技术是分片分层技术实现整个网络扩容。
ETH2 升级将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1. 阶段0(正在进行):信标链的创建与合并。信标链是 ETH2 的主链,如同人类的大脑,是 ETH2 得以运行的基础。
2. 阶段1(预计2022年):分片链的创建与应用。当信标链与 ETH1 合并完成后,就进入分片链的开发阶段。分片链可以理解为将 ETH2 主链的整块数据按一定规则拆分存放,单独建立新链处理,用来分担主链上的数据压力,目前规划是建立 64 条分片链。
举个例子,从北京到上海,原来的交通工具只有一条公路,所有的车辆都需要在上边运行,就会非常拥挤;现在通过分片技术,多出来高铁、飞机等交通方式,分流的车辆同时到达速度更快,这就是分片链起到的作用。
分片链与主链交互示意图
3. 阶段2(预计2023年):整个网络功能的融合。到了此阶段,整个系统的功能全面开始融合,分片链的功能会更加强大,新的处理机制开始支持账户、智能合约、开发工具的创建,新的生态应用等。
此阶段是以太坊网络的最终形态,网络性能得到全面提升,生态应用全面爆发。但要服务全人类,ETH2 每秒 1000 次的交易效率显然还是远远不够,以太坊也会为它的目标持续优化下去。
ETH2对于大家有什么影响?
1. 对于以太坊生态开发者。ETH2 在部署应用的时候,是需要选择应用在哪条分片网络进行部署,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跨分片通信不同步,这就意味着开发者需要根据自己发展计划做不同的组合。
2. 对与 ETH 持币者。ETH2 与 ETH1 数据完全同步,代币也不会有任何变化,你可以继续使用现在的钱包地址继续持有 ETH。
3. 对于矿工。虽然 PoW 与 PoS 还会并行一段时间,可以预计的 PoW 矿机的产出会越来越少,应该开始减少 PoW 矿机的投资,开始转向 PoS 机制。
4. 对于用户。ETH2 速度更快,交易手续费更低,网络体验会非常好,唯一值得注意的是,由于 Dapp 部署在不同的分片网络上,可能需要手动选择应用的网络选项。
ETH是否值得投资?
ETH 是除了 BTC 以外市场的风向标,明确了解 ETH2 非常有助于我们理解其他区块链项目,理解二级市场。
简单总结几个点吧:
1. 通过以太坊的项目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比特币之后,以太坊项目的发展史就是目前区块链应用生态的发展史。无论 DEFI 生态,NFT 生态,DAO 生态还是代币、合约、协议生态,其实在以太坊发布白皮书时已有预见,后来出现的项目,都是围绕以太坊做验证。
2. 以太坊的联合创始人里,只有 V 神还在为以太坊事业做贡献,但这并不影响以以太坊繁荣发展。以太坊初始团队只是创建了它,后续的发展是社区、开发者、矿工与用户共同建立的结果,现在的以太坊早已不是某一个人的思维,它是所有以太坊生态参与者共同的结晶,它属于全人类。
3. 以太坊在过去的几年一直沿着既定的开发轨迹发展,虽然中途一度出现过危机,以太坊“被死亡”了好几百次,以太坊还是顽强的发展下来,并且拥有了繁荣生态。ETH2 还要两三年时间才能落地,中间也充满变数,比如其他的公链抢占先机,但可以预见,ETH2 后的以太坊会更加健壮。
4. 不要在抱有任何 BTC 会死亡,区块链行业会消失这样的伪命题。BTC、ETH 让我们看到了突破原有公司组织架构,一种全新无组织架构的商业模式存在,这种商业模式显然更符合这个时代的发展需求,无论项目地发起团队在不在,无论各国政府如何打压,只要技术对人类有贡献,就会由人员自发组织维护,区块链技术是革命。
5. ETH2 的上线,短期看 PoW 奖励与 PoS 奖励并行,可能会让 ETH 总通胀率短期内飙升,长期看 ETH 通胀率始终保持平衡。加上 ETH 本身的生态与应用场景,ETH是值得投资的,目前看不到有其他公链代替以太坊公链的可能性,ETH2 的上线,甚至会对其他公链造成“虹吸效应”,万链归一。
#比特币[超话]# #数字货币#
8. eth挖矿还能挖多久至少还能挖一年
以太坊的采矿能持续多久?相信很多投资者都渴望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这个问题很多矿工朋友都问过。可见大家真的很迷茫。似乎到现在也没有更好的答案。我们知道以太坊2.0的到来在某种程度上给我们带来多大影响。其实我们不必太过焦虑。要知道,影响挖矿时间的关键点在于开发进度,即取决于PoW链和PoS链何时合并。那么以太坊还能是自己的吗?你想知道以太坊能挖多久?下面就让我来谈谈吧。
毫无疑问,以太坊图形矿工会在共识管理机制的改变中首当其冲。前段时间得益于DeFi市场的爆发,以太坊挖矿已经成为我们很多人眼中的最爱。无论是进入市场的企业数量,还是全网的计算能力,都在快速增长。但是以太坊2.0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因为PoS共识形成机制的研究并不一定需要解决目前正在挖的以太坊显卡的挖矿机。
以太坊2.0在技术上比1.0复杂得多,每个阶段都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在线开发、测试和更新。另外,目前以太坊承载了大量的资金,合约应用,以及大量的用户。每次升级都需要考虑到这些,所以以太坊2.0的整个升级和迁移过程会非常缓慢和谨慎。
从一个矿工的角度来说,目前不用担心以太坊2.0对采矿的影响。按照目前挖矿收入的计算,以太网图形挖矿机的静态回收周期一般在一年左右,而以太网明年完成2.0升级几乎是不可能的。有专业人士预测,完成升级至少需要两年时间,大家可以放心开采。
本文是对以太坊还能开采吗,以太坊还能开采多久这两个问题的综合回答。挖矿对很多投资者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因为挖矿获得的币远比现价买入的币多,利润线性增长,后期非常可观,而且无论币价涨跌都不会影响挖矿收益。最重要的是采矿只需要委托给矿工。对于很多不想长期关注汇市的投资者来说,是一个非常省心省力的选择。
9. 加密市场最火爆的话题:以太坊能取代比特币上位吗
在5月的数字货币暴跌潮中,由于以太坊相对抗跌,因此人们把目光重新聚焦于这种全球第二大数字货币上来,并认为以太坊总有一天会超过比特币的市值。
目前,比特币的市值是以太坊的两倍有余,但在5月两者之间的市值差距缩小了约3500亿美元。
以太坊的持有者和爱好者们指出,以太坊拥有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各种金融服务生态,以及其被用于数字收藏品(NFT)的独特价值。同时,以太坊正在进行升级,升级后的该数字货币可以提高网络效率,并大大降低挖矿成本。
区块链公司Edge&Node联合创始人Tegan Kline表示,以太坊的市值在未来某个时候可能会超过比特币,因为以太坊在创新和开发者兴趣方面将更具优势。但她也表示,投资者应该在比特币和以太坊两种数字货币中合理分配资金配置比例。
此前,高盛策略师和“木头姐”Cathie Wood等都表达了对以太坊的兴趣。更广泛地说,目前人们对以太坊的兴趣已经超出了比特币。根据CoinGecko的数据,比特币在数字货币市场中的份额已经从2021年初的70%下降到了目前的42%。
高盛大宗商品策略师Mikhail Sprogis和Jeff Currie在上周的一份报告中写道,比特币的先发优势似乎“很脆弱”,比特币最终很可能会失去最具有实际用途和技术灵活性的数字货币的“王冠”
他们还认为,以太坊似乎是最有可能超越比特币的候选代币,但样的结论还远没有得到证实。他们补充说,以太坊的年度供应增长是有限的,这有助于其作为真正的价值存储凭证。
数字货币经纪商Oasis Pro Markets首席执行官Pat LaVecchia认为,从长期来看,以太坊正开始被视为“一个更好的增长故事”。
即便如此,仍有许多人依旧力挺比特币,并认为比特币将击退其他所有竞争对手,保持领先地位。
Tokens.com首席执行官Andrew Kiguel认为,鉴于机构和马斯克等大亨一直在力挺比特币,因此比特币仍具有“最好的外部验证信号”,仍将是数字货币之王。
Oanda的高级市场分析师Edward Moya表示,目前比特币的领先优势太大,以太坊无法赶上,毕竟前者有一个主要优势,即比特币的固定供应量只有2100万枚,这也让比特币无法真正贬值。
无论怎样,在以太坊相对于比特币的巨大涨幅下,比特币和以太坊的争论还将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