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币种行情 » lac和ltc呈现u形状的原因

lac和ltc呈现u形状的原因

发布时间: 2022-04-09 07:46:04

1.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成为U形的原因与什么有关

答:(1)虽然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都呈U形,但二者形成U形的原因是不同的。短期平均成本(SAC)曲线之所以呈U形,即最初递减然后转入递增,是因为产量达到一定数量前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可变要素所增加的产量超过先前每单位可变要素之平均产量,这表现为平均可变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递减(这是由于一开始随着可变要素的投入和产量的增加,固定要素生产效能的发挥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使得边际产量增加)。而当产量达到一定数量后,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投入可变要素的增多,每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所增加的产量小于先前的可变要素之平均产量,即AVC曲线自此开始转入递增。(2)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之所以呈U形,是由规模的经济或不经济决定的。随着产量的扩大,使用的厂房设备的规模增大,因而产品的生产经历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这表现为产品的单位成本随产量增加而递减。长期平均成本经历一段递减阶段以后,最好的资本设备和专业化的利益已全被利用,这时可能进入报酬不变,即平均成本固定不变阶段,而由于企业的管理这个生产要素不能像其他要素那样增加,因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的困难和成本越来越大,再增加产量长期平均成本将最终转入递增。(3)作为包络线的LAC曲线上的每一点总是与某一特定的SAC曲线相切,但LAC并非全是由所有各条SAC曲线之最低点构成的。事实上,在整个LAC曲线上,只有一点才是某一特定的SAC的最低点。具体来说(如图5-19):①只有LAC曲线本身的最低点(即LAC从递减转入递增之转折点)T3与相应的SAC3相切之点才是SAC3之最低点,因T3点是呈U形的LAC曲线之最低点,故过T3点作LAC曲线的切线的斜率为零;又因SAC3与LAC相切于T3,故SAC3在T3点的切线的斜率也为零,故T3也是呈U形的SAC3的最低点。②当LAC处于递减阶段时,即T3的左边部分,LAC曲线各点与各SAC曲线相切之点必然位于各SAC曲线最低点的左边和上面,或者说有关SAC曲线之最低点必然位于切点的右边和下面。LAC与SAC2切于T2,因T2点位于SAC2之最低点B的左边,即该产品的生产处于规模报酬递增(平均成本递减)阶段。因而LAC曲线上的T2点的切线的斜率是负数,故SAC2曲线在T2点的斜率也是负数,故位于T3点(LAC之最低点)左边之LAC上的各个点都不是有关各SAC曲线之最低点。③当LAC处于递增阶段时,即T3的右边部分,LAC曲线各点与各SAC曲线相切之点必然位于各SAC曲线最低点的右边和上面,或者说有关SAC曲线之最低点必然位于切点之左边和下面。位于T3右边的LAC与SAC4的切点T4,因处于规模报酬递减(平均成本递增)阶段,故LAC曲线上的T4点的斜率为正,故也是SAC4上的一点T4的斜率也是正数,由此可知T4点不是SAC4的最低点。(4)综上所述,由无数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推导出来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必有一点也只有一点,长期平均成本才和最低短期成本相等。

2. 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呈u型说明什么

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呈U型说明厂商的规模报酬经历由递增到递减的阶段,在U型的左半部分,规模报酬不断增加,也就是随着产量的增加,厂商成本是不断减少的;在U型的右半部分,规模报酬不断减少,也就是随着产量的增加,厂商成本是不断增加的。长期边际成本是长期总成本曲线的斜率,可以据此推导出长期边际成本曲线。曲线可以定义为与每一产量上的最优工厂规模相对应的短期边际成本的轨迹。

(2)lac和ltc呈现u形状的原因扩展阅读

1、长期边际成本曲线

长期边际成本是长期总成本曲线的斜率,可以据此推导出长期边际成本曲线。曲线可以定义为与每一产量上的最优工厂规模相对应的短期边际成本的轨迹。长期边际成本遵循规模收益递减规律,LMC曲线呈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线。LMC在上升阶段,与LAC相交于LAC的最低点。只有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最低点处,LAC=SAC=LMC=SMC,并同时有长期总成本曲线LTC与短期总成本曲线STC相切,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相切。至于其它各点处,长期边际成本与短期边际成本分别遵循各自的规律,沿着各自的轨迹先下降后上升,二者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

2、短期边际成本曲线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是高于平均总成本曲线。就是说,当平均总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下降时,边际成本必定小于平均总成本。当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上升时,边际成本必定大于平均总成本。当边际成本与平均总成本正好相等时,平均总成本处于最低点。

根据成本函数可画出短期边际成本曲线,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开始时随着产量的增加而迅速下降,很快就降到最低点,过最低点以后,便随着产量的增加而迅速上升,上升的速度比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上升速度更快。边际成本曲线上升时首先通过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然后又通过平均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3、短期边际成本与长期边际成本的关系

每条SMC曲线与LMC曲线只有一个交点,交点处SMC等于LMC,并且交点处所对应的产量即是STC与LTC相切时的产量。

3. 短期平均成本总是大于长期平均成本对还是错

短期平均成本总是大于长期平均成本的结论是对的。因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下包络线,每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只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于一点,在切点以外,短期平均成本曲线都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方,因而确切的说除了切点以外,短期平均成本总是大于长期平均成本,用数学式表示就是:
因为SAC≥LAC,因此STC=SAC×Q≥LAC×Q=LTC(只在相切之点取等号)。
拓展资料:
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和短期平均曲线图看,LAC曲线呈现出U形的特征,而且在LAC曲线下降段,lac曲线相切于所有相应的sac曲线的最低点的左边;在lac上升段,lac曲线相切于所有相应的sac曲线的最低点的右边。只有在LAC曲线的最低点上,LAC曲线才相切于相应的SAC曲线的最低点。而LAC曲线的形状是由于长期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决定的。
考虑任意一个位于长期成本最低点左侧的产量水平,由于长期时资本投入可变而短期时资本投入不可变,相当于厂家在此产量水平下以成本最小为目标的考虑过程中,长期有产出效应和替代效应,而短期只有产出效应没有替代效应,所以长期平均成本一定不会高于短期平均成本,所以在短期成本最低点一定比此产量下长期平均成本高。
以LAC左边为例,假设厂商生产只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因为短期成本是通过改变一种生产要素而另一种生产要素不变来改变成本。在短期成本最低点,可以通过同时变动两种生产要素将长期成本降到更低,因此,短期成本最低点不会和长期成本相切。
长期成本曲线(也就是包络线)的来历,是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相切的点,则必然有边际成本相等。而长期成本中不含固定成本,因此,对于短期最低而言的最低平均成本并不是长期的最低平均成本,所以也就不会相切在最低点了。

4. 短期平均成本SAC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都呈现U型特征。请问导致他们呈现这一特征的原因相同吗为...

不相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的原因是短期生产函数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期平均成本曲线的U型特征主要是由长期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所决定。

SAC曲线呈U形是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引起的。即在产量达到一定数量前,每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所增加的产量大于前一单位可变要素所增加的产量,所以平均成本递减,但是达到一定产量后,随着每单位可变要素的增加,所带来的产量递减。

LAC曲线呈U形的原因是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因为在企业长期发展初期,要扩大生产规模,使经济效益提高,这是达到规模经济,但是生产到一定规模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会使经济效益下降,这时是规模不经济。

(4)lac和ltc呈现u形状的原因扩展阅读

LAC曲线的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LAC曲线表示厂商在长期内在每一产量水平上可以实现的最小的平均成本。长期内厂商总是可以找到生产某一产量的最佳规模以达到用最低平均成本来生产。

规模经济带来长期平均成本下降;规模不经济引起长期平均成本上升。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都是由厂商变动自己的生产规模所引起的,所以也被称为内在经济和内在不经济。规模报酬变化表现为先是递增,不变,然后递减决定了LAC曲线表现出先降后升的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多数行业的生产过程中,企业在得到规模内在经济的全部好处之后,规模内在不经济的情况将会随后出现,但一般要在很高的产量水平时才会出现。

此外,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态与行业的不同特征有关。有些行业在规模报酬不变阶段持续的时间较短,有些则很长,但是最终总会达到规模报酬递减的状况。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短期平均成本

5. ltc与stc,lac与sac,lmc与smc曲线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请结合图形予以说明

长期边际成本公式表示为:

LMC=△LTC/△Q

或:LMC=dLTC/dQ

MR=AP=P为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即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P(Q)和边际成本曲线MR,平均成本曲线AP重合。MR=LMC=SMC=LAC=SAC这个是完全竞争市场均衡的条件。

LMC,SMC,LAC,SAC分别为长期边际成本,短期边际成本,长期平均成本和短期平均成本。

因为LAC是SAC的包络线,长期内规模收益变化和不变。规模收益不变则有:LAC=LMC,此时为LAC直线,是SAC的最低点;.规模报酬递增或递减时:LMC与LAC交与LAC的最低点,此点是对应产量的SA的最低点。

(5)lac和ltc呈现u形状的原因扩展阅读:

短期边际成本的变动规律是:开始时,边际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减少,当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短期边际成本曲线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

平均固定成本是平均每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固定成本,用AFC表示: AFC=FC/Q 。平均固定成本起初减少的幅度很大,以后减少的幅度越来越小。因此平均固定成本曲线起先比较陡峭,说明在产量开始增加时,它下降的幅度很大,以后越来越平坦,说明随着产量的增加,它下降的幅度越来越小。

6. SAC曲线与LAC曲线都呈U形,成因有何不同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是因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随着一种可变要素投入量的连续增加,它所带来的边际产量先是递增的,达到最大值以后再递减。

长期成本曲线呈u型,主要是由长期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决定的。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提高,叫做规模经济。当企业生产扩张到一定规模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使经济效益下降,叫做规模不经济。

(6)lac和ltc呈现u形状的原因扩展阅读:

MC曲线与SAC曲线一定相交于SAC曲线的最低点(点H)。在相交之间,平均成本一直在减少,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在相交之后,平均成本一直在增加,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

在交点H,平均成本达到最低,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西方经济学家把SAC与SMC的交点H称作厂商的收支相抵点,只要商品的价格能够达到这一点,厂商的收支正好相抵,既不存在超额利润,也不会发生亏损。

7.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原因是什么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表示厂商在长期内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最低总成本。它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线。在数值上等于长期总成本除以产量。长期平均成本函数为:LAC=LTC/Q.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U型特征主要是由长期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所决定。规模经济带来长期平均成本下降;规模不经济引起长期平均成本上升。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都是由厂商变动自己的生产规模所引起的,所以也被称为内在经济和内在不经济。规模报酬变化表现为先是递增,不变,然后递减决定了LAC曲线表现出先降后升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多数行业的生产过程中,企业在得到规模内在经济的全部好处之后,规模内在不经济的情况将会随后出现,但一般要在很高的产量水平时才会出现。此外,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态与行业的不同特征有关。有些行业在规模报酬不变阶段持续的时间较短,有些则很长,但是最终总会达到规模报酬递减的状况。

8. 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的原因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U型特征主要是由长期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所决定。
在较低的产量水平上,企业能从增大的规模中获益,因为它可以利用更大范围的专业化。与此同时,协作问题还不很突出。相反,在很高的产量水平上,专业化的好处已经得到充分实现,当企业继续增大时,协作问题变得严重。
因此,在较低的产量上,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会随产量的增加而下降,这是由于专业化范围增加了,但在很高的产量上,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上升,这是因为协作问题逐渐变得严重。
拓展资料:
含义:
长期平均成本(LAC Long-run Average Cost)是长期中平均每一单位产品的成本,在数值上等于长期总成本除以产量。长期平均成本函数为:LAC=LTC/Q。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表示厂商在长期内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最低总成本。它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线。
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表示:在长期内,厂商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都会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从而将生产的平均成本降到最低水平。
在这条包络线上,在连续变化的每一个产量水平,都存在LAC曲线和一条SAC曲线的相切点,该SAC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就是生产该产量的最佳生产规模,该切点所对应的平均成本就是相应的最低平均成本。
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LAC曲线表示厂商在长期内在每一产量水平上可以实现的最小的平均成本。
长期内厂商总是可以找到生产某一产量的最佳规模以达到用最低平均成本来生产。
规模经济带来长期平均成本下降;规模不经济引起长期平均成本上升。
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都是由厂商变动自己的生产规模所引起的,所以也被称为内在经济和内在不经济。
规模报酬变化表现为先是递增,不变,然后递减决定了LAC曲线表现出先降后升的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多数行业的生产过程中,企业在得到规模内在经济的全部好处之后,规模内在不经济的情况将会随后出现,但一般要在很高的产量水平时才会出现。
此外,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态与行业的不同特征有关。有些行业在规模报酬不变阶段持续的时间较短,有些则很长,但是最终总会达到规模报酬递减的状况。

9. 经济学里LAC是什么

经济学里LAC是长期平均成本,LAC代表:long-run average cost。

长期平均成本,是长期内厂商平均每单位产量花费的总成本。用公式表示为:LAC=LTC/Q。

‍长期平均成本呈U形是因为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即产量增加的倍数大于成本增加的倍数。规模不经济:厂商由于规模过大,导致经济效益下降,即产量增加倍数小于成本增加倍数。
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导致长期平均成本的上移或下移。外在经济:企业以外的因素使企业成本下降。外在不经济:企业以外的因素使企业成本上升。

10. 为什么说LAC是LTC曲线连接相应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

它的曲线,它的连接大疆一点有它的原理,它的连接它的斜率还是非常密切的,我们大家会得到更好的使用。

热点内容
eth2025价格么 发布:2025-05-13 22:40:54 浏览:571
比特币开启狂泻模式视频 发布:2025-05-13 22:11:55 浏览:542
BTC短线涨幅收益 发布:2025-05-13 21:29:25 浏览:964
币价极速下跌时买usdt好买不 发布:2025-05-13 21:28:45 浏览:162
国家区块链技术发展规划 发布:2025-05-13 21:28:36 浏览:428
pi对比比特币 发布:2025-05-13 21:28:35 浏览:558
支持数字货币购物 发布:2025-05-13 21:27:59 浏览:936
币圈哪个软件可以看灰度 发布:2025-05-13 21:26:16 浏览:140
数字货币为什么要上交易所 发布:2025-05-13 21:22:14 浏览:19
央行数字货币处理平台 发布:2025-05-13 21:20:46 浏览: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