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c锂电池
㈠ 对电池有兴趣的朋友来2
C是电池的容量。
锂离子电池及其充电器
-- 随着便携式电子产品的迅猛发展及电池技术的进步,开发出多种新型电池,其中发展最快的是可充电电池。在镍镉电池后相继开发出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及最新发展的锂聚合物(Li-Polymer)电池。锂离子电池与镍镉电池及镍氢电池在主要性能上的比较如表1所示。
表1:锂离子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主要性能比较
参数/电池种类 锂离子 镍镉 镍氢
单位重量能量密度(W-Hr/kg) 90 40 60
额定电压(V) 3.6 1.2 1.2
充电次数 1000 1000 800
自放电率(%/月) 6 15 20
---- 由表1可看出锂离子电池的单位重量能量密度及单位体积能量密度都是最高的,即同样的电池重量、同样的电池体积,在同样的负载电流时,锂离子电池的两次充电的时间间隔是最长的;并且它的自放电率最低,也无记忆效应。由于有这些优点,虽然目前它的价格较贵,但仍然是灵巧型便携式产品,如手机、PDA、掌上电脑等产品的最佳选择。
---- 锂离子电池比较"娇气",在使用不当时(过充、过温、过放)会造成损害或报废。因此各半导体器件公司纷纷开发出各种安全、高效的锂离子电池充电器IC及锂离子电池保护器IC,这保证了电池充电、放电的安全。MAXIM公司、TI公司、LT公司、ADI公司、MICREL公司、沛亨公司等近年来开发了多种新型锂离子电池充电器IC,其中沛亨公司生产了系列锂离子电池保护器IC;连过去不生产充电器的Telcom公司在2000年9月也开发出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充电器IC。
锂离子电池基本知识
---- 锂离子电池有各种形状(圆柱形、长方形等)以适合不同产品的需要,其容量一般有几百毫安时到几安时。另外,有将几个锂离子电池串联在一起,并与电池保护器封装在一起的电池组。
---- 锂离子电池的额定电压为3.6V(有的公司的产品为3.7V)。电池充满电时的电压(称为终止充电电压)与电池的阳极材料有关:阳极材料为石墨时为4.2V;阳极材料为焦炭时为4.1V。另外,它们的内阻也不相同,焦炭阳极的略大,故其放电曲线也略有差别,如图1所示。锂离子电池终止放电电压为2.5V(各电池制造厂的参数略有不同)。如果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电压已降到2.5V后还继续使用,则称为过放电(或过放),对电池有损害。
---- 电池的容量C以mAh或Ah表示。它可以用来估算工作时间。例如,C=1600mAh的锂离子电池若工作电流为400mA,则可估算工作时间约为4小时。实际上电池有自放电损耗,电池存放时间长则会影响使用时间。另外,锂离子电池不适合大电流放电,过大的电流放电会降低放电的时间,如图2所示。一种容量为3Ah的锂离子电池,在0.75A电流放电时,工作时间为4小时。若以2A电流放电时,本应工作1.5小时,但实际为1.25小时(相当于2.5Ah了);若以3A电流放电,本应工作1小时,但实际为0.6小时(相当于1.8Ah了)。这是因为大电流放电时,内部有较大的损耗的缘故。因此,不同容量的电池由电池制造厂给出允许最大的放电电流值。
锂离子电池充电要求
---- 锂离子电池需要精密的充电电路以保证充电的安全及充满,另外也要使用方便及低价。锂离子电池充电的需求有:终止充电电压精度在额定值的1%之内(过压充电可能对锂离子电池造成永久性损坏);锂离子电池的充电率(充电电流)应根据电池生产厂的建议选用。虽然某些电池充电率可达2C(C为电池的容量),但常用的充电率为(0.5~1)C。采用0.5C充电率时,因充电过程的电化学反应会产生热,有一定的能量损失;另外锂离子电池充电并非全部采用恒流充电,还有恒压充电,所以实际充电时间为2.5小时左右;锂离子电池充电的温度在0℃~60℃范围。如果充电电流过大会产生温度过高,不仅会损坏电池并可能引起爆炸。因此在大电流充电时,需要对电池进行温度检测,并且在超过设定充电温度时能停止充电以保证安全。另外,充电器电路中有设定的限流电阻,保证充电电流不超过设定的限制电流。
---- 锂离子电池终止放电电压为2.5V。若电池中没有电池保护器或电子产品中没有电池终止电压检测电路,则可能造成过放(低于2.5V),严重的过放会造成电池的失效。
---- 完善的充电器可对过放的电池进行挽救修复,即在充电前进行预处理。充电前检测电池的电压:若电池电压大于2.5V,则按正常方式充电;若电池电压低于2.5V,则用小电流(约1/10C的电流)充电,充到2.5V后再按正常方式充电。这种预充电的方式称为预处理。
---- 目前的充电器常采用三段充电法,即预处理、恒流充电(快充)、恒压充电(充满)。正常充电(即电池电压大于2.5V)的充电特性如图3所示(充4.2V锂离子电池)。开始以设定的恒流充电,电池电压以较高的斜率增长,在充电过程中斜率逐步降低,充到接近4.2V时,恒流充电阶段结束。接着以4.2V恒压充电,在恒压阶段充电时,电压几乎不变(或稍有增加),充电电流不断下降。当充电电流下降到1/10C时,表示电池已充满,终止充电(图3中电池容量为1600mAh,充电率为0.5C,充电电流为800mA,1/10C为80mA)。有的充电器在充电电流降到某一值时,启动定时器,经一段定时后,结束充电。
---- 锂离子电池的充电过程与镍镉、镍氢电池充电过程是完全不同的(镍镉、镍氢电池的充电特性如图4所示)。因此,锂离子电池不能借用一般的镍镉、镍氢电池充电器来充电。一般的通用充电器(既可充镍镉、镍氢电池,也能充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不如锂离子电池专用充电器好。即使是锂离子电池充电器,还必须分清楚是充4.1V的还是充4.2V的,不要搞错!
充电器IC的组成
---- 为了满足上述充电的要求,性能良好的锂离子电池充电器IC内部由下述几部分组成:电源电路(它由开关型或线性电源组成),包括恒流源(其精度一般为5%左右)及恒压源(0.75%~1%精度);电流限制电路(可由用户外设一个电流检测电阻来设定);电池电压检测电路;电池温度检测电路;充电器指示电路(一般用LED来指示);安全定时器电路;基准电压源(高精度)、多个电压比较器及逻辑控制电路、关闭控制电路等。
---- 充电器IC根据电源电路不同也分成充电器IC及充电器控制IC两种,即调整管或开关管做在IC内的为充电器IC,调整管或开关管不做在IC内的为充电器控制器。
---- 目前,充电电流较大的(1A以上)、充电电池数量较多(3~4个锂离子电池)的充电器,为提高充电效率,往往采用开关型降压式DC/DC变换器作电源,其效率一般高于90%,并且将开关管由外设MOSFET来担任。这不仅可减小充电器控制器的硅片尺寸及简化制造工艺,并且可以减少大电流产生的热量对控制器IC的影响。这类充电控制器IC的功能较完善、性能较好。例如,MAXIM公司2000年生产的MAX1737、MAX1757、MAX1758。其充电电流可编程,最大充电电流可达1.5A(MAX1757/1758)可充3~4节锂离子电池。
---- 若充电器的充电电流较小(≤0.5C),充单节锂离子电池的场合,往往采用低压差线性电源组成恒流源及恒压源(或门控式脉冲充电),效率虽低一些,但电路较简单、外围元件少、成本较低。
---- 这两年来,开发出不少8引脚的充电器新器件,如MAX1679、bq2057、LTC1730、LTC1731-4.1及LTC1731-4.2、TC3827等;还有一些6引脚的器件,如ADP3820、MAX1736;甚至开发出简易型的3引脚充电器IC:MIC79050-4.2BS。
---- 这些充电器往往采用外接限流的插头式电源,或称墙式适配器(wall adapter或wall cube)。它内部有降压变压器、全波整流器及滤波电容组成的不稳压的AC/DC变换器。利用它的限流作用作快速充电,则充电器电路可大大简化。
---- 这些充电器IC自身尺寸极小(8引脚SO或μMAX封装或6引脚SOT-23封装),外围元件较少,占用印制板面积极小,有不少充电器电路可装入产品中,如LT1731的充电器电路及实际尺寸如图5所示。另外,由MAX1679组成的充电路如图6所示,它可以装入手机中。它的快充电流由外接插头式电源决定,在最后采用脉冲方式充满,其发热量极小。有些充电器省掉测温电路及外接NTC热敏电阻,使电路进一步简化。
---- 3引脚的MIC79050-4.2BS实质上是一个精密低压差线性稳压电源,其输出电压为4.2V,电压精度可达 ±0.75%(在0℃~+60℃),其输出电压温度系数为40ppm/℃;内部有电流限制电路(限制电流为750mA),并有过热关闭保护电路,其结构框图如图7所示。充电电流靠有限流作用的插头式电源提供,终止电压靠4.2V精密稳压器保证,不会过充。
---- 另外,有些充电器IC在设计时需与μC(或μP)结合使用,组成电路简单性较好的充电器,利用μC或 μP对充电过程及一些参数进行控制,即采用软件来完成一些原由硬件来完成的工作,采用廉价的8位μC或μP,成本也不高。另外充电器IC厂在网上提供的有关充电器的编程资料,给这种新型充电器开发带来了方便。例如,Telcom的TC3827充电控制器IC与μC结合的应用电路图如图8所示。图中RSENSE为限流电阻(可设定限制电流),外接PMOS为充电开关,LED为充电指示器。其中MODE、IMON、SHDN三引脚与μC接口,分别控制其充电模式、充电电流(通过RSENSE上的电压来检测充电电流)及关闭控制。
典型充电器IC
---- 近年来,各半导体器件厂开发出不少锂离子充电器或控制器IC。这里摘录一些公司新产品(1999~2000年)列于表2,供参考。需要更详细资料可直接访问生产厂的网址。表2中各型号的字头:MAX为MAXIM公司、ADP为ADI公司、bq为TI公司、MIC为MICREL公司、TC为Telcom公司、LTC为LT公司。
㈡ 太阳能充电手电筒原理图详细
Li-ion是锂电池,LTC3105构成最大功率控制的太阳能锂电池充电器,开关打开后电池通过恒流芯片AMC7135驱动LED发光。
㈢ 纯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有哪些
纯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有哪些
1
、充电快速化
相比发展前景良好的镍氢和锂离子动力蓄电池而言,传统铅酸类蓄电池以其技术成熟、
成本低、电池容量大、跟随负荷输出特性好和无记忆效应等优点,但同样存在着比能量低、
一次充电续驶里程短的问题。因此,在目前动力电池不能直接提供更多续驶里程的情况下,
如果能够实现电池充电快速化,从某种意义上也就解决了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短这个致命弱
点。
2
、充电通用化在多种类型蓄电池、多种电压等级共存的市场背景下,用于公共场所的充电装置必须
具有适应多种类型蓄电池系统和适应各种电压等级的能力,即充电系统需要具有充电广泛
性,具备多种类型蓄电池的充电控制算法,可与各类电动汽车上的不同蓄电池系统实现充
电特性匹配,能够针对不同的电池进行充电。因此,在电动汽车商业化的早期,就应该制
定相关政策措施,规范公共场所用充电装置与电动汽车的充电接口、充电规范和接口协议
等。
3
、充电智能化
制约电动汽车发展及普及的最关键问题之一,是储能电池的性能和应用水平。优化电
池智能化充电方法的目标是要实现无损电池的充电,监控电池的放电状态,避免过放电现
象,从而达到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和节能的目的。充电智能化的应用技术发展主要体现在
以下方面:
●优化的、智能充电技术和充电机、充电站;
●电池电量的计算、指导和智能化管理
;
●电池故障的自动诊断和维护技术等。
4
、电能转换高效化
电动汽车的能耗指标与其运行能源费紧密相关。降低电动汽车的运行能耗,提高其经
济性,是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化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充电站,从电能转换效率和建造成本
上考虑,应优先选择具有电能转换效率高,建造成本低等诸多优点的充电装置。
5
、充电集成化
本着子系统小型化和多功能化的要求,以及电池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的提高,充电系
统将和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系统集成为一个整体,集成传输晶体管、电流检测和反向放电保
护等功能,无需外部组件即可实现体积更小、集成化更高的充电解决方案,从而为电动汽
车其余部件节约出布置空间,大大降低系统成本,并可优化充电效果,延长电池寿命电池充电
解决方案
事实上,所有
3G
手机都采用锂离子电池作为主电源。由于散热及空间的限制,设计师必须
仔细考虑选用何种类型的电池充电器,以及还需要哪些特性来确保对电池进行安全及精确
的充电。
线性锂离子电池充电器的一个明显趋势是封装尺寸继续减小。但值得关注的是在充电周期
(
尤其在高电流阶段
)
冷却
IC
所需的板空间或通风条件。充电器的功耗会使
IC
的接合部温
度上升。加上环境温度,它会达到足够高的水平,使
IC
过热并降低电路可靠性。此外,如
果过热,许多充电器会停止充电周期,只有当接合部温度下降后才恢复工作。如果这种高
温持续存在,那么
充电器“停止和开始”的反复循环也将继续发生,从而延长充电时间。
为减少这些风险,用户只能选择减小充电电流来延长充电时间或增大板面积来散热。因此,
由于增加了
PCB
散热面积及热保护材料,整个系统成本也将上升。
对此问题有两种解决方案。首先,需要一种智能的线性锂离子电池充电器,它不必为担心
散热而牺牲
PCB
面积,并采用一种小型的热增强封装,允许它监视自己的接合部温度以防
止过热。如果达到预设的温度阈值,充电器能自动减少充电电流以限制功耗,从而使芯片
温度保持在安全水平。第二种解决方案是使用一种即使充电电流很高时也几乎不发热的充
电器。这要求使用脉冲充电器,它是一种完全不同于线性充电器的技术。脉冲充电器依靠
经过良好调节且电流受限的墙上适配器来充电。
方案一
:
LTC4059A
线性电池充电器
LTC4059A
是一款用于单节锂离子电池的线性充电器,它无需使用三个分立功率器件,可快
速充电而不用担心系统过热。监视器负责报告充电电流值,并指示充电器是何时与输入电
源连接的。它采用尽可能小的封装但没有牺牲散热性能。整个方案仅需两个分立器件(
输入
电容器和一个充电电流编程电阻
)
,占位面积为
2.5mm
×
2.7mm
。
LTC4059A
采用
2mm
×
2mm
DFN
封装,占位面积只有
SOT-23
封装的一半,并能提供大约
60
℃
/W
的低热阻,以提高散
热效率。通过适当的
PCB
布局及散热设计,
LTC4059A
可以在输入电压为
5V
的情况下以最
高
900mA
的电流对单节锂离子电池安全充电。此外,设计时无需考虑最坏情况下的功耗,
因为
LTC4059A
采用了专利的热管理技术,可以在高功率条件
(
如环境温度过高
)
下自动减小
充电电流。
方案二
:带过流保护功能的
LTC4052
脉冲充电器
㈣ 充电电路原理图解释
上图为充电器原理图,下面介绍工作原理。
1.恒流、限压、充电电路。该部分由02、R6、R8、ZD2、R9、R10和R13等元件组成。当接通市电叫,开关变压器T1次级感应出交流电压。经D4、C4整流滤波后提供约12.5V直流电压。一路通过R6、R1l、R14、LED3(FuL饱和指示灯)和R15形成回路,LED3点亮,表示待充状态:另一路电压通过R8限流,ZD2(5V1)稳压,再由并联的R9、R10和R13分压为Q2b极提供偏置,使Q2处于导通预充状态。恒流源机构由Q2与其基极分压电阻和ZD2等元件组成。当装入被充电池时12.5V电压即通过R6限流,经Q2的c—e极对电池恒流充电。这时由于Ul(Ul为软封装IC型号不详)与R6并联。R6两端的电压降使其①脚电位高于③脚,②脚就输出每秒约两个负脉冲。
使LED2(CH充电指示灯)频频闪烁点亮,表示正在正常充电。随着被充电池端电压的逐渐升高,即Q2 e极电位升高,升至设定的限压值(4.25V)时,由于Q2的b极电位不变,使Q2转入截止,充电结束。这时Q2c极悬空,Ul的③脚呈高电位,U1的②脚输出高电平,LED2熄灭。这时电流就通过R6、R11、R14限流对电池涓流充电,并点亮LED3。LED3作待充、饱和、涓流充电三重指示。
2.极性识别电路。此部分由R12和LEDl(TEST红色极性指示灯)构成。保护电路由Q3和R7等元件构成。假设被充电池极性接反了。
LED1就正偏点亮,警告应切换开关K,才能正常充电。如果电池一旦接反,Q3的I)极经R7获得正偏置,Q3导通,Q2的b极电位被下拉短路而截止,阻断了电流输出(否则电池就会被反充而报废),从而保护了电池和充电器两者的安全。
㈤ 锂电池充电管理IC中3种reference电压都具体是干什么用的
This photovoltaic reference cell is a radiometer used for measuring illumination levels when assessing the performance of photovoltaic devices. By quantifying the amount of light reaching a test device, it enables the light-to-electricity conversion performance of solar cells and moles to be measured and compared.
Reference cells are most commonly used to set the intensity of a light source to a particular test condition (e.g. one-sun) for I-V measurements.
Reference cells include a rugged enclosure, solar cell, temperature sensor, and protective window. Cell type, temperature sensor, and window material can be selected to meet your requirements.
CrownTech, Inc. provides reference cells with calibration data from the 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
Features of Most Common Configuration
• May be used outside (not designed for continuous outdoor use) or with solar simulators
• 2-cm by 2-cm square silicon solar cell
• Close thermal contact between solar cell and enclosure
• Temperature sensor
• 4-wire contact to the solar cell
• BK7 glass window
• Broad-spectrum, low-reflectivity coating behind window and surrounding solar cell
• Mounting hole pattern (62 mm X 62 mm) compatible with WPVS reference cell design
Options
• GaAs solar cell (instead of silicon) for testing GaAs and CdTe devices
• Customer-provided solar cell
• Quartz window or colorglass filter for customizing spectral response to resemble that of a particular test material such as amorphous silicon (instead of BK7 glass)
• RTD temperature sensor or alternative thermocouple type
• Cable termination using your preferred connector
• Different size solar cell or aperture placed over solar cell
Reference Cells 标准太阳能电池
在光电器件分析测试过程中,通常采用标准太阳能电池测试光源光照强度,有了光照强度,就可以测量计算出被测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进而进行分析对比。
在太阳能电池电流电压特性测试中,通常采用标准太阳能电池对光源光密度进行标定。
标准太阳能电池通常包括封装外壳、太阳能电池、温度传感器和保护窗口。太阳能电池类型、温度传感器类型以及保护窗口的材料都是可以选择的,同时还可以提供美国再生能源实验室对标准太阳能电池的校准数据。
常规特性
可露天使用(不适合长期室外使用)或者搭配太阳模拟器使用
2cm×2cm硅材料标准太阳能电池
太阳能电池与封装外壳之间绝热
温度探测
四线输出
BK7玻璃窗口
窗口背面和太阳能电池表面镀宽光谱增透膜
安装孔符合WPVS标准太阳能电池设计要求
选配
GaAs标准太阳能电池,可测试GaAs和CdTe材料
自己提供太阳能电池进行标定
石英窗口代替BK7玻璃窗口,或者采用滤光片代替BK玻璃窗口对特殊材料太阳能电池进行特定光谱响应测试,比如非晶硅太阳能电池
RTD温度传感器或者热电偶
导线连接器
定制其它尺寸标准太阳能电池,或者定制其它尺寸安装孔
曹先生(销售工程师):零壹零-捌贰柒捌壹柒伍零,壹叁壹贰肆柒伍叁贰肆陆
㈥ 为什么新能源汽车电池,不能精确显示剩余电量呢
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开始高度关注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甚至有些用户产生了里程焦虑,生怕出现类似手机电池耗尽突然关机的现象。今天让我们来详细聊聊汽车电池电量精确测量的难点和应对方法吧。
电动汽车电池电量测量难点
先来说说困难在哪?电动汽车电池电量准确测量涉及的因素包括:
-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材料多样
↑动力电池可用电量和浪费电量的关系
以上,电池测量技术的提升,通过拓展电量可用范围、精准齐纳参考源应对恶劣环境挑战和电芯均衡破除水桶效应,来助力电动汽车电池电量的精准测量。就相当于最大程度的减少了啤酒顶部的泡沫,留下货真价实可以喝的美酒。未来的电动汽车电池技术一定会更精准更智能。从而消除用户的里程焦虑,让消费者放心畅游。
㈦ TP4056跟LTC4056是同一个东西吗
一、概述
tp4056是一款完整的单节锂离子电池采用恒定电流/恒定电压线性充电器。其底部
带有散热片的sop8封装与较少的外部元件数目使得tp4056成为便携式应用的理想选
择。tp4056可以适合usb电源和适配器电源工作。
㈧ 采样电阻的应用场合有哪些该怎么选型呢
采样电阻基于磁场的检测方法(以电流互感器和霍尔传感器为代表)采样电阻具有良好的隔离和较低的功率损耗等优点,因此主要在驱动技术和大电流领域被电子工程师们选用,但它的缺点是体积较大,补偿特性、线性以及温度特性不理想。对于电流检测的原理,目前主要有两种的检测:基于磁场的检测方法和基于分流器的检测方法。 由于小体积的高精度低阻值采样电阻器的实用化,以及数据采集和处理器性能的大幅度提升,已经导致传统的基于分流器的电流检测方法的技术革新,并使新的应用成为可能。
然而,电路板上的取样端子和采样电阻组成了一个环状结构,为了避免其间因电流产生的磁场和外围磁场而形成的感应电压,需要特别强调要使取样的信号线形成的区域越小越好,最理想的是微带线设计。采样电阻又电流检测电阻,也有人翻译为电流传感电阻器,英语翻译为current sensing resistor,采样电阻阻值一般小于1欧姆,我见过的最小阻值是0.1毫欧,常用用的有0.025欧,0.028欧,0.05欧等。原理:将采样电阻串入电路中,根据欧姆定律,当被测电流流过电阻时,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流成正比,转换为电压型号进行测量。
低电感:在当今的很多应用中需要测量和控制高频电流,分流器的寄生电感参数也得到了大幅改善。表面贴装电阻器的特殊的低电感平面设计和合金材料的抗磁特性,金属底板,以及四引线连接都有效降低了电阻器的寄生电感。
采样电阻
采样电阻热电动势,当温度轻微升高或者降低时,在不同材料的接触面上会产生热电势,这种效应对低阻值电阻的影响非常重要,尽管通常情况下热电势数值非常小,但微伏级的热电势能够严重地影响测量结果。长期稳定性:对于任何传感器来说,长期稳定性都非常重要。甚至在使用了一些年后,人们都希望还能维持早期的精度。这就意味着电阻材料在寿命周期内一定要抗腐蚀,并且合金成分不能改变。端子连接:在低阻值电阻中,端子的阻值和温度系数的影响往往是不能忽略的。在PCB layout也要注意采样电阻的走线不能太长,太细。我在使用linear LTC4100做充电管理时,版PCB由于忽略了这一点,走线有点长,导致充电电流无法达到我的设定值,后来查了很久才发现是这个问题。
采样电阻应用场合:电源管理(如电源监控)。开关电源SMPS(DC-DC, 充电管理,电源适配器)。如Linear的4100系列锂电池充电电路,采用采样电阻控制充电电流。
选型:常见生产厂家:Vishay, IRC,Ohmite, Bourns, 国产的主要有国巨等。PS:电子元件技术网的选型工具也比较好用。采样电阻都是精密电阻,精度都在1%以内,更好要求时采用0.05%,甚至0.01%,功率有0.25W,0.5W,1W等。 阻值:和普通电阻一样,标准阻值为非连续。表示方法:毫欧电阻可表示为: R001 = 0.001R。25毫欧电阻可表示为: R025 = 0.025R。100毫欧电阻可表示为: R100 = 0.1R。封装:常见的封装有1206/2010/2512。 温度系数:是锰镍铜合金电阻的典型温度特性曲线,温度系数TCR单位为ppm/K,在20或25℃ 时,TCR=[R(T)-R(T0)]/R(T0) ×(T-T0),对于温度系数的定义,制造商标明温度的上限是必要的,举例说明在+20 -+60℃的温度范围内,测量系统经常选用TCR为几百个ppm/K 的低阻值的厚膜电阻器,比如TCR 为200 ppm/K的电阻器的温度特性,即使在如此小的范围内,+50℃的温度变化就足以导致阻值变化超过1%。
㈨ DIY充电宝注意点有什么
我做过两个,跟你说个高端点的配置吧,升压板最好使用效率高点的,网上的充电升压一体板大多效率都不高,发热大,这里我推荐使用LTC1700升压板四十几块,充电推荐max1879十几块钱,电池不要用18650并联,因为个人diy每节电池的内阻控制不好导致充放电不均衡,可以用三元聚合物锂电池容量一万左右吧大概四十块钱左右,以上三样是充电宝的必须配置可以说是市面上顶级的,diy的话也不太贵,还有外壳的话看个人喜欢,
㈩ s8261系列与ltc4054的区别
S-8261系列是内置高精度电压检测电路和延迟电路的锂离子/锂聚合物可充电池的保护IC,适合于1节锂离子/锂聚合物可充电池组的过充电、过放电和过电流的保护。 LTC4054 独立线性锂电池充电器 RoHS 认证,绿色无铅封装 封装类型: SOT-23-5L 产品特点 RoHS LTC4054是一款完整的单节锂电池恒流恒压线 性充电 IC。它采用极小的 SOT-23-5L 封装, 只需要外接极少的外部元件,使它能完全适用 于便携式产品的应用。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 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