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c1864制作数字电压表
A. 数字电压表的设计
用ICL7107(LED数码管显示)芯片做,电路简单,可以做成三位半的电压表.
B. 单片机设计制作数字电压表
数字电压表是诸多数字化仪表的核心与基础,电压表的数字化是将连续的模拟量如直流电压转换成不连续的离散的数字形式并加以显示,这有别于传统的以指针加刻度盘进行读数的方法,避免了读数的误差和视觉疲劳。目前数字万用表的内部核心部件是A/D转换器,转换器的精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数字万用表的准确度,本设计—数字电压表 A/D转换器采用ADC0808对输入模拟信号进行转换,控制核心AT89S51在对转换的结果进行运算和处理,最后驱动输出装置显示数字电压信号。数字电压表是诸多数字化仪表的核心与基础,电压表的数字化是将连续的模拟量如直流电压转换成不连续的离散的数字形式并加以显示,这有别于传统的以指针加刻度盘进行读数的方法,避免了读数的误差和视觉疲劳。目前数字万用表的内部核心部件是A/D转换器,转换器的精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数字万用表的准确度,本设计—数字电压表 A/D转换器采用ADC0808对输入模拟信号进行转换,控制核心AT89S51在对转换的结果进行运算和处理,最后驱动输出装置显示数字电压信号。并可以在LED上进行显示,可以显示电压值的小数点后两位。
关键词:单片机 数字电压表 AT89S51 ADC0808
系统总体设计要求:利用单片机AT89S51和ADC0809对直流电压0~5V进行采集,并在LED上进行显示,可以显示电压值的小数点后两位。
1. 实验任务
利用单片机AT89S51与ADC0809设计一个数字电压表,能够测量0-5V之间的直流电压值,四位数码显示,但要求使用的元器件数目最少。 2. 电路原理图
图1.28.1
3. 系统板上硬件连线
a) 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1.0-P1.7与“动态数码显示”区域中的ABCDEFGH端口用8芯排线
连接。
b) 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2.0-P2.7与“动态数码显示”区域中的S1S2S3S4S5S6S7S8端口用8
芯排线连接。
c) 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3.0与“模数转换模块”区域中的ST端子用导线相连接。 d) 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3.1与“模数转换模块”区域中的OE端子用导线相连接。 e) 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3.2与“模数转换模块”区域中的EOC端子用导线相连接。 f) 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3.3与“模数转换模块”区域中的CLK端子用导线相连接。 g) 把“模数转换模块”区域中的A2A1A0端子用导线连接到“电源模块”区域中的GND端子上。 h) 把“模数转换模块”区域中的IN0端子用导线连接到“三路可调电压模块”区域中的VR1端子上。 i) 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0.0-P0.7用8芯排线连接到“模数转换模块”区域中的
D0D1D2D3D4D5D6D7端子上。
4. 程序设计内容
i. 由于ADC0809在进行A/D转换时需要有CLK信号,而此时的ADC0809的CLK是接在AT89S51单片机的
P3.3端口上,也就是要求从P3.3输出CLK信号供ADC0809使用。因此产生CLK信号的方法就得用软件来产生了。
C. 如何自制数字电压表
可以用ICL7107|+74hc14或cd4069做3位半数字电压表,我做了好几个了.体积不大,PCB面积就是83mmX43mm
D. 如何制作一个测量0-12v直流电压的数字电压表,可用51单片机,也可不用。求详细过程和程序。
可以使用51单片机和AD来做啊!如果不用的单片机的话,那就可以用电压表专用芯片,和数码管译码芯片,来做了。
E. 数字电压表电路怎么设计啊
集成电压转换芯片和AT89C51单片机设计制作的数字直流电压表。在测量仪器中,电压表是必须的,而且电压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测量精度。具有一个精度高、转换速度快、性能稳定的电压表才能符合测量的要求。为此,我们设计了数字电压表,此作品主要由A/D0808转换器和单片机AT89C51构成,A/D转换器在单片机的控制下完成对模拟信号的采集和转换功能,最后由数码管显示采集的电压值。此设计通过调试完全满足设计的指标要求。电路设计简单,设计制作方便有较强的实用性。
F. 简易数字直流电压表的设计
1.转换方式
V-T型间接转换ADC。
2. 电路结构
图11.11.1是这种转换器的原理电路,它由积分器(由集成运放A组成)、过零比较器(C)、时钟脉冲控制门(G)和计数器(FF0~FFn)等几部分组成。
图11.11.1 双积分A/D转换器
(1)积分器
积分器是转换器的核心部分,它的输入端所接开关S1由定时信号Qn控制。当Qn为不同电平时,极性相反的输入电压vI和参考电压 VREF将分别加到积分器的输入端,进行两次方向相反的积分,积分时间常数τ=RC。
(2)过零比较器
过零比较器用来确定积分器的输出电压v0过零的时刻。当v0≥0时,比较器输出vC为低电平;当v0<0时,vC为高电平。比较器的输出信号接至时钟控制门(G)作为关门和开门信号。
(3)计数器和定时器
它由n+1个接成计数器的触发器FF0~FFn-1串联组成。触发器FF0~FFn-1组成n级计数器,对输入时钟脉冲CP计数,以便把与输入电压平均值成正比的时间间隔转变成数字信号输出。当计数到2n个时钟脉冲时,FF0~FFn-1均回到0态,而FFn翻转到1态,Qn=1后开关 S1从位置A转接到B。
(4)时钟脉冲控制门
时钟脉冲源标准周期Tc,作为测量时间间隔的标准时间。当vC=1时,门打开,时钟脉冲通过门加到触发器FF0的输入端。
3.工作原理
双积分ADC的基本原理是对输入模拟电压和参考电压分别进行两次积分,将输入电压平均值变成与之成正比的时间间隔,然后利用时钟脉冲和计数器测出此时间间隔,进而得到相应的数字量输出。由于该转换电路是对输入电压的平均值进行变换,所以它具有很强的抗工频干扰能力,在数字测量中得到广泛应用。
下面以输入正极性的直流电压vI为例,说明电路将模拟电压转换为数字量的基本原理。电路工作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图中 各处的工作波形如图11.11.2所示。 (1) 准备阶段
首先控制电路提供CR信号使计数器清零,同时使开关S2闭合,待积分电容放电完毕后,再使S2断开。
(2) 第一次积分阶段
在转换过程开始时(t=0),开关S1与A端接通,正的输入电压vI加到积分器的输入端。积分器从0V开始对vI积分,其波形如图11.11.2斜线O-VP段所示。 根据积分器的原理可得
(其中τ=RC)
由于vO<0,过零比较器输出为高电平,时钟控制门G被打开。于是,计数器在CP作用下从0开始计数。经2n个时钟脉冲后,触发器FF0~FFn-1 都翻转到0态,而Qn=1,开关S1由A点转接到B点,第一次积分结束,第一次积分时间为t=T1=2nTc 令VI为输入电压在T1时间间隔内的平均值, 则由式 可得第一次积分结束时积分器的输出电压为Vp
图11.11.2双积分A/D转换器各处工作波形
(3) 第二积分阶段
当t=t1时,S1转接到B点,具有与vI相反极性的基准电压-VREF加到积分器的输入端;积分器开始向相反方向进行第二次积分;当t=t2时,积分器输出电压v0≥0,比较器输出vC=0,时钟脉冲控制门G被关闭,计数停止。在此阶段结束时v0的表达式可写为
设T2=t2-t1,于是有 设在此期间计数器所累计的时钟脉冲个数为λ,则 T2=λTc
可见,T2与V1成正比,T2就是双计分A/D转换过程中的中间变量。
上式表明,在计数器中所得的数λ(λ=Qn-1···Q1Q0),与在取样时间T1内输入电压的平均值VI成正比的。只要VI<VREF,转换器就能正常地将输入模拟电压转换为数字量,并能从计数器读取转换的结果。如果取VREF=2nV,则λ=VI,计数器所计的数在数值上就等于被测电压。
由于双积分A/D转换器在时间内采的是输入电压的平均值,因此具有很强的抗工频干扰的能力。尤其对周期等于T1或几分之一的对称干扰(所谓对称干扰是指整个周期内平均值为零的干扰),从理论上来说,有无穷大的抑制能力。即使当工频干扰幅度大于被测直流信号,使得输入信号正负变化时,仍有良好的抑制能力。由于在工业系统中经常碰到的是工频(50Hz)或工频的倍频干扰,故通常选定采样时间T1总是等于工频电源周期的倍数,如20ms或40ms等。另一方面,由于在转换过程中,前后两次积分所采用的同一积分器。因此,在两次积分期间(一般在几十到数百毫秒之间),R、C和脉冲源等元器件参数的变化对转换精度的影响均可忽略。
最后必须指出,在第二积分阶段结束后,控制电路又使开关S2闭合,电容C放电,积分器回零。电路再次进入准备阶段,等待下一次转换开始。
4.特点
(1)计数脉冲个数λ与RC无关,可以减小由RC积分非线性带来的误差。
(2)对脉冲源CP要求不变,只要在T1+T2时间内稳定即可。
(3)转换精度高。
(4)转换速度慢,不适于高速应用场合。
单片集成双积分式A/D转换器有ADC-EK8B(8位,二进制码)、ADC-EK10B(10位,二进制码)、MC14433(7/2位,BCD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