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c4413应用电路
❶ 对电池有兴趣的朋友来2
C是电池的容量。
锂离子电池及其充电器
-- 随着便携式电子产品的迅猛发展及电池技术的进步,开发出多种新型电池,其中发展最快的是可充电电池。在镍镉电池后相继开发出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及最新发展的锂聚合物(Li-Polymer)电池。锂离子电池与镍镉电池及镍氢电池在主要性能上的比较如表1所示。
表1:锂离子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主要性能比较
参数/电池种类 锂离子 镍镉 镍氢
单位重量能量密度(W-Hr/kg) 90 40 60
额定电压(V) 3.6 1.2 1.2
充电次数 1000 1000 800
自放电率(%/月) 6 15 20
---- 由表1可看出锂离子电池的单位重量能量密度及单位体积能量密度都是最高的,即同样的电池重量、同样的电池体积,在同样的负载电流时,锂离子电池的两次充电的时间间隔是最长的;并且它的自放电率最低,也无记忆效应。由于有这些优点,虽然目前它的价格较贵,但仍然是灵巧型便携式产品,如手机、PDA、掌上电脑等产品的最佳选择。
---- 锂离子电池比较"娇气",在使用不当时(过充、过温、过放)会造成损害或报废。因此各半导体器件公司纷纷开发出各种安全、高效的锂离子电池充电器IC及锂离子电池保护器IC,这保证了电池充电、放电的安全。MAXIM公司、TI公司、LT公司、ADI公司、MICREL公司、沛亨公司等近年来开发了多种新型锂离子电池充电器IC,其中沛亨公司生产了系列锂离子电池保护器IC;连过去不生产充电器的Telcom公司在2000年9月也开发出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充电器IC。
锂离子电池基本知识
---- 锂离子电池有各种形状(圆柱形、长方形等)以适合不同产品的需要,其容量一般有几百毫安时到几安时。另外,有将几个锂离子电池串联在一起,并与电池保护器封装在一起的电池组。
---- 锂离子电池的额定电压为3.6V(有的公司的产品为3.7V)。电池充满电时的电压(称为终止充电电压)与电池的阳极材料有关:阳极材料为石墨时为4.2V;阳极材料为焦炭时为4.1V。另外,它们的内阻也不相同,焦炭阳极的略大,故其放电曲线也略有差别,如图1所示。锂离子电池终止放电电压为2.5V(各电池制造厂的参数略有不同)。如果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电压已降到2.5V后还继续使用,则称为过放电(或过放),对电池有损害。
---- 电池的容量C以mAh或Ah表示。它可以用来估算工作时间。例如,C=1600mAh的锂离子电池若工作电流为400mA,则可估算工作时间约为4小时。实际上电池有自放电损耗,电池存放时间长则会影响使用时间。另外,锂离子电池不适合大电流放电,过大的电流放电会降低放电的时间,如图2所示。一种容量为3Ah的锂离子电池,在0.75A电流放电时,工作时间为4小时。若以2A电流放电时,本应工作1.5小时,但实际为1.25小时(相当于2.5Ah了);若以3A电流放电,本应工作1小时,但实际为0.6小时(相当于1.8Ah了)。这是因为大电流放电时,内部有较大的损耗的缘故。因此,不同容量的电池由电池制造厂给出允许最大的放电电流值。
锂离子电池充电要求
---- 锂离子电池需要精密的充电电路以保证充电的安全及充满,另外也要使用方便及低价。锂离子电池充电的需求有:终止充电电压精度在额定值的1%之内(过压充电可能对锂离子电池造成永久性损坏);锂离子电池的充电率(充电电流)应根据电池生产厂的建议选用。虽然某些电池充电率可达2C(C为电池的容量),但常用的充电率为(0.5~1)C。采用0.5C充电率时,因充电过程的电化学反应会产生热,有一定的能量损失;另外锂离子电池充电并非全部采用恒流充电,还有恒压充电,所以实际充电时间为2.5小时左右;锂离子电池充电的温度在0℃~60℃范围。如果充电电流过大会产生温度过高,不仅会损坏电池并可能引起爆炸。因此在大电流充电时,需要对电池进行温度检测,并且在超过设定充电温度时能停止充电以保证安全。另外,充电器电路中有设定的限流电阻,保证充电电流不超过设定的限制电流。
---- 锂离子电池终止放电电压为2.5V。若电池中没有电池保护器或电子产品中没有电池终止电压检测电路,则可能造成过放(低于2.5V),严重的过放会造成电池的失效。
---- 完善的充电器可对过放的电池进行挽救修复,即在充电前进行预处理。充电前检测电池的电压:若电池电压大于2.5V,则按正常方式充电;若电池电压低于2.5V,则用小电流(约1/10C的电流)充电,充到2.5V后再按正常方式充电。这种预充电的方式称为预处理。
---- 目前的充电器常采用三段充电法,即预处理、恒流充电(快充)、恒压充电(充满)。正常充电(即电池电压大于2.5V)的充电特性如图3所示(充4.2V锂离子电池)。开始以设定的恒流充电,电池电压以较高的斜率增长,在充电过程中斜率逐步降低,充到接近4.2V时,恒流充电阶段结束。接着以4.2V恒压充电,在恒压阶段充电时,电压几乎不变(或稍有增加),充电电流不断下降。当充电电流下降到1/10C时,表示电池已充满,终止充电(图3中电池容量为1600mAh,充电率为0.5C,充电电流为800mA,1/10C为80mA)。有的充电器在充电电流降到某一值时,启动定时器,经一段定时后,结束充电。
---- 锂离子电池的充电过程与镍镉、镍氢电池充电过程是完全不同的(镍镉、镍氢电池的充电特性如图4所示)。因此,锂离子电池不能借用一般的镍镉、镍氢电池充电器来充电。一般的通用充电器(既可充镍镉、镍氢电池,也能充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不如锂离子电池专用充电器好。即使是锂离子电池充电器,还必须分清楚是充4.1V的还是充4.2V的,不要搞错!
充电器IC的组成
---- 为了满足上述充电的要求,性能良好的锂离子电池充电器IC内部由下述几部分组成:电源电路(它由开关型或线性电源组成),包括恒流源(其精度一般为5%左右)及恒压源(0.75%~1%精度);电流限制电路(可由用户外设一个电流检测电阻来设定);电池电压检测电路;电池温度检测电路;充电器指示电路(一般用LED来指示);安全定时器电路;基准电压源(高精度)、多个电压比较器及逻辑控制电路、关闭控制电路等。
---- 充电器IC根据电源电路不同也分成充电器IC及充电器控制IC两种,即调整管或开关管做在IC内的为充电器IC,调整管或开关管不做在IC内的为充电器控制器。
---- 目前,充电电流较大的(1A以上)、充电电池数量较多(3~4个锂离子电池)的充电器,为提高充电效率,往往采用开关型降压式DC/DC变换器作电源,其效率一般高于90%,并且将开关管由外设MOSFET来担任。这不仅可减小充电器控制器的硅片尺寸及简化制造工艺,并且可以减少大电流产生的热量对控制器IC的影响。这类充电控制器IC的功能较完善、性能较好。例如,MAXIM公司2000年生产的MAX1737、MAX1757、MAX1758。其充电电流可编程,最大充电电流可达1.5A(MAX1757/1758)可充3~4节锂离子电池。
---- 若充电器的充电电流较小(≤0.5C),充单节锂离子电池的场合,往往采用低压差线性电源组成恒流源及恒压源(或门控式脉冲充电),效率虽低一些,但电路较简单、外围元件少、成本较低。
---- 这两年来,开发出不少8引脚的充电器新器件,如MAX1679、bq2057、LTC1730、LTC1731-4.1及LTC1731-4.2、TC3827等;还有一些6引脚的器件,如ADP3820、MAX1736;甚至开发出简易型的3引脚充电器IC:MIC79050-4.2BS。
---- 这些充电器往往采用外接限流的插头式电源,或称墙式适配器(wall adapter或wall cube)。它内部有降压变压器、全波整流器及滤波电容组成的不稳压的AC/DC变换器。利用它的限流作用作快速充电,则充电器电路可大大简化。
---- 这些充电器IC自身尺寸极小(8引脚SO或μMAX封装或6引脚SOT-23封装),外围元件较少,占用印制板面积极小,有不少充电器电路可装入产品中,如LT1731的充电器电路及实际尺寸如图5所示。另外,由MAX1679组成的充电路如图6所示,它可以装入手机中。它的快充电流由外接插头式电源决定,在最后采用脉冲方式充满,其发热量极小。有些充电器省掉测温电路及外接NTC热敏电阻,使电路进一步简化。
---- 3引脚的MIC79050-4.2BS实质上是一个精密低压差线性稳压电源,其输出电压为4.2V,电压精度可达 ±0.75%(在0℃~+60℃),其输出电压温度系数为40ppm/℃;内部有电流限制电路(限制电流为750mA),并有过热关闭保护电路,其结构框图如图7所示。充电电流靠有限流作用的插头式电源提供,终止电压靠4.2V精密稳压器保证,不会过充。
---- 另外,有些充电器IC在设计时需与μC(或μP)结合使用,组成电路简单性较好的充电器,利用μC或 μP对充电过程及一些参数进行控制,即采用软件来完成一些原由硬件来完成的工作,采用廉价的8位μC或μP,成本也不高。另外充电器IC厂在网上提供的有关充电器的编程资料,给这种新型充电器开发带来了方便。例如,Telcom的TC3827充电控制器IC与μC结合的应用电路图如图8所示。图中RSENSE为限流电阻(可设定限制电流),外接PMOS为充电开关,LED为充电指示器。其中MODE、IMON、SHDN三引脚与μC接口,分别控制其充电模式、充电电流(通过RSENSE上的电压来检测充电电流)及关闭控制。
典型充电器IC
---- 近年来,各半导体器件厂开发出不少锂离子充电器或控制器IC。这里摘录一些公司新产品(1999~2000年)列于表2,供参考。需要更详细资料可直接访问生产厂的网址。表2中各型号的字头:MAX为MAXIM公司、ADP为ADI公司、bq为TI公司、MIC为MICREL公司、TC为Telcom公司、LTC为LT公司。
❷ 关于大功率LED恒流驱动电路
您好!
大功率LED驱动电路有:
AMC7135
ZXSC310
LTC3454
TPS63000
LT3760
LT3785
LT1371
LM3421
MAX16838
资料来源于《无线电》2010年第3期。
❸ 采样电阻的应用场合有哪些该怎么选型呢
采样电阻基于磁场的检测方法(以电流互感器和霍尔传感器为代表)采样电阻具有良好的隔离和较低的功率损耗等优点,因此主要在驱动技术和大电流领域被电子工程师们选用,但它的缺点是体积较大,补偿特性、线性以及温度特性不理想。对于电流检测的原理,目前主要有两种的检测:基于磁场的检测方法和基于分流器的检测方法。 由于小体积的高精度低阻值采样电阻器的实用化,以及数据采集和处理器性能的大幅度提升,已经导致传统的基于分流器的电流检测方法的技术革新,并使新的应用成为可能。
然而,电路板上的取样端子和采样电阻组成了一个环状结构,为了避免其间因电流产生的磁场和外围磁场而形成的感应电压,需要特别强调要使取样的信号线形成的区域越小越好,最理想的是微带线设计。采样电阻又电流检测电阻,也有人翻译为电流传感电阻器,英语翻译为current sensing resistor,采样电阻阻值一般小于1欧姆,我见过的最小阻值是0.1毫欧,常用用的有0.025欧,0.028欧,0.05欧等。原理:将采样电阻串入电路中,根据欧姆定律,当被测电流流过电阻时,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流成正比,转换为电压型号进行测量。
低电感:在当今的很多应用中需要测量和控制高频电流,分流器的寄生电感参数也得到了大幅改善。表面贴装电阻器的特殊的低电感平面设计和合金材料的抗磁特性,金属底板,以及四引线连接都有效降低了电阻器的寄生电感。
采样电阻
采样电阻热电动势,当温度轻微升高或者降低时,在不同材料的接触面上会产生热电势,这种效应对低阻值电阻的影响非常重要,尽管通常情况下热电势数值非常小,但微伏级的热电势能够严重地影响测量结果。长期稳定性:对于任何传感器来说,长期稳定性都非常重要。甚至在使用了一些年后,人们都希望还能维持早期的精度。这就意味着电阻材料在寿命周期内一定要抗腐蚀,并且合金成分不能改变。端子连接:在低阻值电阻中,端子的阻值和温度系数的影响往往是不能忽略的。在PCB layout也要注意采样电阻的走线不能太长,太细。我在使用linear LTC4100做充电管理时,版PCB由于忽略了这一点,走线有点长,导致充电电流无法达到我的设定值,后来查了很久才发现是这个问题。
采样电阻应用场合:电源管理(如电源监控)。开关电源SMPS(DC-DC, 充电管理,电源适配器)。如Linear的4100系列锂电池充电电路,采用采样电阻控制充电电流。
选型:常见生产厂家:Vishay, IRC,Ohmite, Bourns, 国产的主要有国巨等。PS:电子元件技术网的选型工具也比较好用。采样电阻都是精密电阻,精度都在1%以内,更好要求时采用0.05%,甚至0.01%,功率有0.25W,0.5W,1W等。 阻值:和普通电阻一样,标准阻值为非连续。表示方法:毫欧电阻可表示为: R001 = 0.001R。25毫欧电阻可表示为: R025 = 0.025R。100毫欧电阻可表示为: R100 = 0.1R。封装:常见的封装有1206/2010/2512。 温度系数:是锰镍铜合金电阻的典型温度特性曲线,温度系数TCR单位为ppm/K,在20或25℃ 时,TCR=[R(T)-R(T0)]/R(T0) ×(T-T0),对于温度系数的定义,制造商标明温度的上限是必要的,举例说明在+20 -+60℃的温度范围内,测量系统经常选用TCR为几百个ppm/K 的低阻值的厚膜电阻器,比如TCR 为200 ppm/K的电阻器的温度特性,即使在如此小的范围内,+50℃的温度变化就足以导致阻值变化超过1%。
❹ LTC1044负电压转换器什么原理,什么用
简易的频率到电压转换器
简易的频率到电压转换器 简易的频率电压转换器,在0到3.4kHz范围内提供1mV/Hz信号输出 如图是一个简易的频率到电压转换器,它使用了开关电容式电压转换器。该电路的输 出电压符合下面的等式,此处K=2.44(对于LTC1044),f为输入频率。 Vout=K×f×R1×C1 当电源电压为+5V时,Vout的最大值接近3.4V。在使用该电路时,应重视电源的稳压和滤 波。按图所示电路的参数值,在0到3.4kHz的范围内输出信号以1mV/Hz变化。你可以通过 选择C2的值来达到较理想的响应时间和脉动。在LTC1044的7脚输入的最大频率约为100k Hz。你也可以用7660等元件替换IC1,但温度稳定性不好,且一定程度上有不同的K值。
❺ 锂电池充电管理IC
锂电池充电管理IC:
AP5056是一款完整的单节锂离子电池采用恒定电流/恒定电压线性充电器。其底部带有散热片的SOP8封装与较少的外部元件数目使得AP5056成为便携式应用的理想选择。AP5056可以适合USB 电源和适配器电源工作。
由于采用了内部PMOSFET架构,加上防倒充电路,所以不需要外部隔离二极管。热反馈可对充电电流进行自动调节,以便在大功率操作或高环境温度条件下对芯片温度加以限制。充电电压固定于4.2V,而充电电流可通过一个电阻器进行外部设置。当充电电流在达到最终浮充电压之后降至设定值1/10 时,AP5056将自动终止充电循环。
当输入电压(交流适配器或USB 电源)被拿掉时,AP5056自动进入一个低电流状态,将电池漏电流降至2uA以下。AP5056在有电源时也可置于停机模式,将供电电流降至50uA。
AP5056的其他特点包括电池温度检测、欠压闭锁、自动再充电和两个用于指示充电、结束的LED状态引脚。
❻ IC :LTC4411有什么作用
LTC4411, 凌特公司(Linear Technology)推出的低损耗 Power Path控制器, 采用 ThinSOT™ 封装的 2.6A 低损耗理想二极管。
特点:
PowerPath™“或”二极管的低损耗替代方案
小的已调节正向电压 (28mV)
2.6A 最大正向电流
低正向接通电阻 (最大值为 140mΩ)
低反向漏电流 (<1µA)
2.6V 至 5.5V 工作电压范围
内部电流限值保护
内部热保护
无需外部有源组件
LTC4412 的引脚兼容型单片替代器件
低静态电流 (40µA)
扁平 (1mm) 的 5 引脚 SOT-23 封装。
典型应用:
蜂窝电话
手持式计算器
数码相机
USB 外设
不间断电源
逻辑控制型电源开关。
❼ 电路设计中需要一个整流芯片,可以将交流信号转化为直流信号。8个管脚的。求大神。。
如果你是要进行电源整流,那么用整流桥,但是整流桥一般都是4脚的。
如果你是要进行交流信号电压到与之相对应的有效值直流电压之间的转换,那么应该用真有效值转换器。
真有效值转换器中8脚的有以下型号:
LTC1966、LTC1967、LCT1968、AD736、AD737。
❽ 这个防反接电路的原理
大概原理是这样,这是集成运放构成的反电压保护电路,不反接第一个集成运放输出为U-<U+=Uo=+UoM高电平,对应的三极管导通,第二个集成运放U+<U-=Uo=-UoM低电平对应的Q1导通,反接侧输出状态跟上面相反。
假如电源出现故障或短路,那么 ltc4357 确保在 0.5us 内迅速断开,以最大限度地减小反向瞬态电流。ltc4357 还可以用来保护电源免受反向电压影响,为下游电子组件提供输进反向保护。另外,该器件可以利用一个热插拔(hot swap)控制器和保持电容器进行配置,以在输进功率损失之后提供一段时间的输进电源保持。这样一来,在出现短暂的输进电源中断后,无需复位或重新启动就能实现系统连续工作。
❾ 如何为越来越小的助听器设计无线充电方案
助听器是由电感式无线功率传输(WPT)系统,由发送器电路、发送线圈、接收线圈和接收器电路组成。接收到的功率取决于许多因素:发送功率、发送(Tx)线圈和接收(Rx)线圈之间的耦合(距离、校准、实体特性与铁氧体等)、附近的无关金属物体以及元件容限等。在无线功率传输系统中,功率是采用交变磁场而发送的。在发送线圈中的交流(AC)电流产生一个磁场。当接收线圈被置于该磁场时,在接收线圈中将会感应一个AC电流。在接收线圈上感应的AC电流是在发送器上施加的AC电流以及发送线圈和接收线圈之间磁耦合的一个函数。采用谐振能够改善整个空气间隙的功率传输距离,其方式是连接谐振电容器与接收线圈,以产生一个调谐频率与发送线圈
AC 电流频率相同的 LC 谐振电路。构造长久以来,建立一个WPT充电系统需要复杂的解决方案:电池充电器、降压型开关稳压器和WPT电路。这种复杂的解决方案往往尺寸很大,也难以设计。新型无线电源接收器和电池充电器解决上述问题的无线电源接收器和充电器解决方案需要具备以下特点:无线充电:无需频繁更换电池,能够构成密封、防水和更坚固的助听器单片式解决方案:小型整合式接收器和WPT电路都在同一个IC中温度补偿充电:能够安全地为镍氢电池充电锌-空气电池检测:助听器可以用镍氢电池或锌-空气电池供电。可充电的镍氢电池在正常情况下使用,而在用户忘记为镍氢电池充电的紧急情况下,可以安全地插入不可充电的锌-空气电池,因而不至于造成损坏。极性反置检测:在电池方向插反时停止充电充电状态指示:用户可以知道何时该为电池充电充电安全计时器:为电池提供安全保护温度过高/过低检测:如果电池温度达到极端值,就暂停充电整体尺寸小巧的解决方案为了满足这些具体的需求,ADI推出了一款30mW的低功率无线充电器LTC4123。该元件具有为镍氢电池设计的恒定电流/恒定电压线性充电器,例如Varta的PowerOne
ACCU
Plus系列电池。通过外部LC谐振电路连接至该无线接收器,使其能够以无线方式从发送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接收功率。整合的电源管理电路将耦合的AC电流转换成为电池充电所需的直流(DC)电流。完全密封的产品也可以采用该元件进行无线充电,而且免除了不断地更换锌-空气主电池的必要。不过,针对需要灵活地以多种电池化学组成运作的产品而言,LTC4123的锌-空气电池检测功能可让相同的应用电路在可充电镍氢电池和锌-空气主电池之间互换运作。这两种类型的电池都可以直接为助听器ASIC供电,而无需额外的电压转换。相形之下,除了为ASIC供电的无线电池充电功能,3.7V锂离子电池还需要一个降压型稳压器。通过该无线充电器,能够为来自接收线圈的AC功率整流,还可以接受2.2V至5V输入,以便为全功能恒定电流/恒定电压电池充电器供电。充电器的功能包括高达25mA的可编程充电电流、具有±1%准确度的温度补偿1.5V单节电池充电电压、充电状态指示以及内建的安全充电终止计时器。温度补偿的充电电压保护镍氢电池,并防止过度充电。当电池插入时的极性反置时,还可防止该元件进行充电,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就会暂停充电。低功率无线充电器实现无线功率传输电感性无线功率传输系统由发送器电路、发送线圈、接收器电路和接收线圈组成。在这一类系统中,低功率无线充电器LTC4123构成了接收器电路的基础;接收线圈可被整合至接收器电路的印刷电路板(PCB)中。连接至ACIN接脚的外部LC谐振电路让该元件可从发送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无线接收功率,并可搭配如LTC6990
TimerBlox压控晶体振荡器作为发送器
❿ LTC1043到底是什么东西什么开关电容,开关电容滤波器1043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懂的
我看过英文的DATA SHEET,也仔细看过应用线路,实际上就是电容。不过这个电容有以下特殊之处。
1、电容数量有几个,容值为1uF。
2、每个电容的两端接可以接在电路中去,也可以断开不连接到应用线路中。
3、断开连接可以受内部振荡时钟或外部时钟信号进行频率控制。
4、带有120dB共模抑制比。
5、由于有自动开关,开关频率可受控,开关能有断续比脉冲,并且能充电平衡功效,因此用作采样采样保持、压控振荡、V-F电压频率变换、F-V频率电压变换比普通电容有更好的一致性、可控性,防共模干扰能力更强。
凡是1uF无极性电容能做的事情,它都做,例如在低频时候可以做的微分积分反相变换电路,不过他共有几个,因此你只用其中的一个电容,或只用于普通的耦合滤波电路,那肯定是高射炮打蚊子。它主要用于精密仪表高精度放大,还有频率-电压相互转换电路,还有需要输入多个不同输入端,或者做成4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器时,就不需要通过单片机,再加模拟开关来完成。
在PROTEUS以及其他仿真电路中,相当于单片机的几个输出端、加多个模拟开关、几个1微法无极性电容。单一的分离元器件是不能同他相提并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