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GE数学笔记五年级下册
1. 五年级下册数学读书笔记怎么写
读数学家苏步青的故事
苏步青1902年9月出生在浙江省平阳县的一个山村里。虽然家境清贫,可他父母省吃俭用,拼死拼活也要供他上学。他在读初中时,对数学并不感兴趣,觉得数学太简单,一学就懂。可量,后来的一堂数学课影响了他一生的道路。
那是苏步青上初三时,他就读浙江省六十中来了一位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课的杨老师。第一堂课杨老师没有讲数学,而是讲故事。他说:“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责任。”他旁征博引,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这堂课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苏步青一生不知听过多少堂课,但这一堂课使他终身难忘。
杨老师的课深深地打动了他,给他的思想注入了新的兴奋剂。读书,不仅为了摆脱个人困境,而是要拯救中国广大的苦难民众;读书,不仅是为了个人找出路,而是为中华民族求新生。当天晚上,苏步青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在杨老师的影响下,苏步青的兴趣从文学转向了数学,并从此立下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座右铭。一迷上数学,不管是酷暑隆冬,霜晨雪夜,苏步青只知道读书、思考、解题、演算,4年中演算了上万道数学习题。现在温州一中(即当时省立十中)还珍藏着苏步青一本几何练习薄,用毛笔书写,工工整整。中学毕业时,苏步青门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
17岁时,苏步青赴日留学,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在那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为国争光的信念驱使苏步青较早地进入了数学的研究领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写了30多篇论文,在微分几何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并于1931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获得博士之前,苏步青已在日本帝国大学数学系当讲师,正当日本一个大学准备聘他去任待遇优厚的副教授时,苏步青却决定回国,回到抚育他成长的祖任教。回到浙大任教授的苏步青,生活十分艰苦。面对困境,苏步青的回答是“吃苦算得了什么,我甘心情愿,因为我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是一条爱国的光明之路啊!”
这就是老一辈数学家那颗爱国的赤子之心
仅供参考 望采纳 谢谢
2. 五年级数学下册表面积所有的公式
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公式 一、图形的变换 轴对称 1.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那条直线就叫做对称轴。两图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点叫做对应点也叫对称点。 2.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连线垂直于对称轴。 4轴对称图形的法 1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如图形的顶点、相交点、端点等 2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3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 4按照所给图形的顺序连接各点就画出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旋转 1、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角度、旋转方向。 2、旋转的特征图形旋转后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变了。 (时针旋转1小时是30度) 3、形旋转的性质图形绕某一点旋转一定的度数图形中的对应点、对应线段都旋转相同的度数 对应点旋转点的距离相等对应角也相等。 4、单图形旋转90度的画法 1找出原图形的几个关键点一般是图形的顶点或线段的交点、端点借助三角板 作关键点与旋转点所在线段的垂线 2从旋转点开始在所作的垂线上量出与原线段相等的长度即原图所找关键点的对称点 3顺次连结所画出的对称点。 平移 1.平移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2.平移的基本性质 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2经过平移对应线段对应角分别相等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3.平移图形的画法 1确定平移的方向与距离。 2将关键点按所需方向平移所需距离。 3按原来图形的连接方式依次连接各对应点并标上相应字母。 设计图案的基本方法 平移、对称、旋转。 1.运用旋转设计图案的方法 1选好基本图案 2根据所选的基本图案确定旋转点 3确定旋转度数 4依次沿每次旋转后的基本图形的边缘画图。 2.运用对称设计图案的方法 1先选好基本图案 2依据基本图案的特点定好对称轴 3画出基本图形的对称图形 二、因数与倍数 1、如果a×b=ca、b、c都是不为0的整数那么a、b就是c得因数c就是a、b的倍数。 2、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是它本身没用最大倍数。 3、奇数与偶数 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偶数个位是02468的数。 奇数个位是13579的数。 4、倍数特征 2的倍数的特征各位是02468。 3或9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是3或9的倍数。 5的倍数的特征各位是05。 5、质数与合数 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6、奇数与偶数的运算规律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个偶数相加是偶数 奇数个奇数相加是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偶数 7、100以内的质数表 2、3、5、7、11、13、17、19、23、29、31、37、41、 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三、长方体的认识、表面积、体积和容积 1.、 长方体 有6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有8个顶点12条棱12条棱可以分为三组4条长4条宽4条高。 2、 正方体 有6个面都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有8个顶点12条棱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3、 表面积 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作它的表面积。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 前后面的面积长×高左右面的面积宽×高上下面的面积长×宽 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作它的表面积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4、 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 5、 容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容器的容积。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升和毫升 6、 进率相邻的的体积单位之间的互化 高化低乘进率低化高除进率 长度单位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质量单位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面积单位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体积单位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容积单位 1升=1000毫升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时间单位 1小时=60分钟 1分钟=60秒 7、 总棱长、表面积与体积公式 a=长 b=宽 h=高 S=面积 v=体积 长方体的总棱长=4×长宽高 长方体的表面积=2×长×宽长×高宽×高 )(2bhahabS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abhV 正方体的总棱长=12×棱长 正方体的表面积=6×棱长×棱长 26aS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3aV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ShhSV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 分数和分数单位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如23 的分数单位是13 。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分数。 2. 分数与除法的联系 被除数÷除数 = 被除数 除数 a ÷ b = ab (b≠0) 3. 真分数和假分数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4. 带分数由不为0的整数和和一个真分数组成的数叫做带分数。带分数大于1。 互化的方法 带分数化假分数用原来的分母作分母用分母乘于整数部分加分子做分子。 假分数化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当分子是分母的倍数时能化成整数商就是这个整数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时能化成带分数商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5.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6. 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因数数。公因数个数有限个。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公倍数有无限个。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为较小数最小公倍数为较大数。 7. 互质数 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相临的两个数一定互质。两个连续奇数一定互质。 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约数为1最小公倍数为乘积。 8. 通分把异分母分数的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数叫做通分。通分用最小公倍数 9. 约分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约数分数值不变这个过程叫约分。 10. 最简分数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分数计算到最后得数必须化成最简分数。 11. 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五、分数的加减法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六、统计 1.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地各种数量的多少并且方便进行比较。 2. 统计图能直观地表示出各种量分别占总量的百分之几。 3. 折线统计图能直观地表示出数量的变化情况。 4.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5. 把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中间的数叫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6.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这组数据的众数。
长度单位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质量单位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面积单位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体积单位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容积单位 1升=1000毫升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时间单位 1小时=60分钟 1分钟=60秒 总棱长、表面积与体积公式 a=长 b=宽 h=高 S=面积 v=体积 长方体的总棱长=4×长宽高 长方体的表面积=2×长×宽长×高宽×高 )(2bhahabS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abhV 正方体的总棱长=12×棱长 正方体的表面积=6×棱长×棱长 26aS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3aV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ShhSV
这些应该可以了吧~·,很难打字也,全是我本子上做的笔记。
3. 哪位大佬有小学数学学霸笔记PDF文档的百度云资源全网在线求免费分享
《2020小学数学》网络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jPeotvLzZ6MVz7ryrRMGlQ
2020小学数学|03学霸作业|02理论精讲|01上课讲义 图书|数学学科专业知识 428页.pdf|数学学科极致真题下册 78页.pdf|数学学科极致真题上册 74页.pdf|数学学科 全真模拟 31页.pdf|数学 学霸作业 54页.pdf|上课讲义|数学 小学数学知识4 奥数2.mp4|数学 小学数学知识3 奥数.mp4|数学 小学数学知识2.mp4|数学 小学数学知识1.mp4|数学 高中数学 数与代数6.mp4
4. 五年级分数加减法思维导图咋做的
1、打开GitMind,点击【新建】进入脑图编辑页。
注意事项:
思维导图的中心通常是一个单字或者是一个主题,而环绕在中心外的是相关的思想、言论和概念。
思维导图有许多应用在个人、家庭,教育和业务情况,包括笔记、集体讨论(想法被放射状的放在中心字词周围的节点,并且不需依层次结构或连续安排等的优先级排列。而组织以及分类则是为了后面的阶段做准备)、总结、修正、厘清想法。
5.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公式和英语笔记
记这个
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圆形
S面积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 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圆形
S面积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 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盈亏问题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6. 数学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笔记,公式,概念,谁能给我发一下
五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讲解的是数的整除。数的整除所涉及的数都是自然数,零和负整数都是不包括进去的。
当一个自然数a除以另一个自然数b,所得的数是整数,后面没有余数时,我们可以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这时,a为b的倍数,b为a的因数。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而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是它本身。
个位数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我们把2的倍数叫做偶数,也叫做双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也叫做单数。
个位数为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而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时,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当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时,这个数是质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时,这个数是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每个合数都可以分解因数,即把它写成几个数的积的形式,我们一般把它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即每个因数都是质数。
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我们在算的时候,要用短除法,即用公约数连续去除,除到商是互质数,即为最终结果,我们把除数连乘起来,就算出了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如果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则小数为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如果两个数互质,它们的最大公约数为1。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我们在算的时候同样用公约数连续去除,除到每两个数都是互质数,就是最终结果,我们把除数和最后的结果连乘起来,算出了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果最大的数是另外几个数的倍数,则这最大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如果这几个数两两互质,则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
7. 《数学在哪里》五年级下册读后感400字急用
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用切身体会,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读后感中既要写“读”,又要写“感”,既要叙述,又必须说理.叙述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又是叙述的深化,二者必须结合. 读后感以“感”为主.要适当地引用原文,当然引用不能太多,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在表现方法上,可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议论时应重于分析说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简洁.在结构上,一般在开头概括式提示“读”,从中引出“感”,在着重抒写感受后,结尾又回扣“读”. 写读后感一般应做到三点: 1、要读懂原文的内容.“读后感”,顾名思义,就是先读后感.因此,读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通过读,抓住了原文的重要内容,才会写出自己的真实体会. 2、写自己体会最深刻的部分.一篇文章叙述的内容很多,要抓住文章中你自己体会最深的内容来写.体会不深,感想不丰富,读后感就写不成功.
8. 能不能分享小学数学学霸笔记PDF文档百度网盘资源,急急急,求免费分享一下
《人教版小学数学》网络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MTiwfGDFWvnUZGOFlWuFMg
人教版小学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rar|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rar|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rar|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rar|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rar|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rar|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rar|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rar|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rar|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rar|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rar|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rar
9. 五年级下册数学预习怎么预习
预习数学的方法可以用六个字来总结——"读、查、思、比、记、练"!
一、读
读:就是阅读课文,学生要逐字逐句地阅读下一节课的授课内容,弄清中心问题,明确目的要求,力求了解新知识的基本结构(如定义、定理、解题方法等),从总体上作概要性把握。
二:查
数学知识连续性强,前面的概念不理解,后面的课程无法学下去。预习的时候发现学过的概念不明白,不清楚的,一定要在课前查阅有关内容搞清楚,力争经过自查不留问题。
三:思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对所预习的内容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从引入方法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证题的方法到证题的依据等。预习时应思考:这一节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概念,定理,公式有什么含义?有什么条件?公式如何运用(正用,逆用,变用)。数学课本上有大量的公式,不管有无推导过程,学生预习的时候应当暂放下课本,思考如何推导对照,或在课堂上和教师推导的过程相对照,以便发现自己有无推导错的地方。对于课本的例题,也尝试先做一做,再与课本的解答对照,思考这个问题有没有其他的解法或更简捷的做法(一题多解),如此既是自己在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又是在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一般地,公式推导不下去或推导错误,例题不会做或做错,是由于自己的知识准备不够,要么是学过的忘记了,要么是有些内容自己还没有学过,只要设法补上,自己也就进步了。总之,预习的时候要多思考,要学会质疑.
四:比
比的含义,是对照阅读,把该知识与有关知识的相同点,类似和差别找出,并纳入相应的知识链中。如学生在学了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和前几项求和公式等,在预习等比数列这块内容时,可类别学习。从两种数列定义可看出,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区别是差(和)转化为比(积),两种数列,可用表格方式对比。在比较中熟悉两种数列的特点,加强结构的记忆。
五:记
记指做好预习笔记,做预习笔记有助于提高预习的效果。简短的可以直接在书上圈画,批注,难点、疑点及复杂的内容则要写在笔记本上。对于在预习中,遇到不懂的地方,要结合新旧知识进行纵横分析,思考,若寻求出答案的,可把答案记下来,上课的时候,老师讲到这些地方时,应把自己预习时的理解和老师讲的相对照,看自己有没有理解错的地方。若想不出答案的,也要把问题记下来,待老师讲课时,再听其所以然。
六:练
在预习过程中,动手写一写,做一做,概念是否明白,方法是否掌握,可通过练习进行自我检测。数学课本上的练习题都是
10.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笔记
同学们,这学期就要和我们说再见了,你们一定又学会了很多本领,现在就来
检验一下吧!记住一定要认真呀!!!!!
一、我会填(共30分)
1. 1、一个正方形的棱长的和是60CM,它的体积是()CM3。
2、同学们去植树,有490棵成活了,有10棵没成活,成活率是()。
3、一个长方体恰好截成两个正方体,截开后表面积增加18平方米,这个长方体的
们体积是()立方米。
4、甲、乙两数的差是80,乙数是20,乙数是甲数的()%。
5、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小明身高约是120()一杯牛奶的容积约是250()
一个火柴盒的体积约是8()
6、 ()÷16=()%。
7、最小的奇数,最小的合数和最小的质数,这个三个数的倒数的和是( )。
8、在1.67、 、1.3、170%、1.67一组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否 数是( )。
9、一条路第一天修了 ,第二天修了 ,还剩 没修。
10、把 米平均分成5段,每段是全长的 ,每段长( )米。
二、请你当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
1、男生比女生多10%,就是女生比男生少10%。()
2、一批衣服卖出70%,还剩30%。()
3、棱长2厘米的正方体是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的8倍。()
4、 ×3和3× 的计算结果相同,但意义不同。( )
三、请你选一选(16分)
1、正方体棱长扩大2倍,它的棱长总和扩大()倍,
表面积扩大( )体积扩大()倍。
A、2B、4C、6D、8E、9
2、下面数中不能化为百分数的是()
A、0.75B、110C、138
3、在172、135、142、110、139、 138、148这组数
中的中位数是 ( )。
A、135B、110C、138
4、扇形统计图可以(),折线统计图可以()。
A、表示出数量培养变化情况。B、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C、表示出部分数与总数、部分数与部分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5、下面可以折成正方体的图形是()。
四、请你算一算(27分)
1、直接写得数(10分)
1÷ =0÷ = + = - =2- =
× =20%÷ = ×30%=3.5+1.5= 0.5× =
2、你想怎么算就怎么算(8分)
× + ÷31 ÷[( + )× ]
÷ - × ×37%+ ×37%
3、解方程:(6分)
(1- )X=1437.5+20%X=69.5 X- X=
4、列式计算:(3分)
比X的2倍多0。5的数是 ,求X。
五、请你解决实际问题:
1、一条裤子,原价120元,提价30%以后,又因过季降价30%,现在售价是多少?
2、下面是五年级(一)班第一小组同学的一次测试成绩:
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成绩 100 85 54 94 100 87 73 94 97 86 94 92
1) 求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和平均数。
2) 如果得90分以上为优秀,这组同学成绩的优秀率约是多少?
3) 这12名同学占全学年人数的 ,全学年有多少人?
3、从一块长26厘米的铁皮的四角剪去四个边长是3厘米的小正方形,
再捍接成长方体铁盒,这个盒子的容积是840立方厘米。这块铁皮原
来宽是多少厘米?
4、修一条路,已经修了180米,比没修的 多60米,没修的路有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