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索到回款ltc书籍
『壹』 LTC概述与核心精要
销售关乎企业生死,可是很多企业的销售流程体系是散乱无序、效率低下;没能洞察市场寻找更多商机,项目线索不够多,即便有了项目线索也因为没能尽早有效跟踪培育线索而失去项目机会;难以快速响应客户需求;面向客户界面混乱,销售人员基本是单兵作战,难以形成战斗力,很多销售人员销售经验能力又不足,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市场中标概率小、中标了交付也存在各种各样风险与问题、回款缓慢甚至最后成为“烂尾工程”应收帐款巨大.......这时候,就很有必要梳理并重造流程,并且基于流程,进行销售能力提升,构建出有执行力、有创造力、有活力的狼性营销组织。
华为LTC销售流程变革项目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其经验值得各企业参考。其基本方法是,梳理并再造销售流程,并且把合适的销售方法、销售理念等嵌入到流程当中,同时还会组织很多场销售能力赋能培训,并提供相应的工具和模板,使得企业获得的不仅是“生硬而冷冰冰”的新销售流程,而是整个销售体系升级(包括流程、销售方法、销售工具、销售模板、人员软能力等等),努力达到这样的目标:构建出优秀的销售组织能力,未来企业项目的成功与否不再严重依赖销售个人能力及其偶然性,而是用组织能力、制度去保障提升销售成功率。新员工入职,只要经过新的销售体系培训,并按照销售流程去进行项目运作,那么可达到资深老销售的水平,确保一定的项目成功率。(不再像过去,如果资深老销售离职,就会严重影响业绩,从而实现“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销售组织体系和流程足够成熟,人员流动对业绩冲击变小)。
许浩明老师有幸被华为抽调加入了LTC变革项目华为团队方案组与埃森哲咨询团队深度合作,一起完成了华为LTC项目的方案设计与推行,因此,在这里做些分享,希望对其他企业有一定启发,少走一些弯路.......
为什么华为要下决心花费几十亿来做LTC变革项目呢?因为华为已感觉到LTC项目启动之前的流程支离破碎,没有跨部门的结构化流程,没有统一端到端拉通,效率不高,项目运作质量差,制约华为发展......,通过早些年的研发IPD变革项目,华为产品研发有了长足发展,可是销售线明显感觉跟不上业务发展需要,因此决心对销售流程“动大手术”,就像要成为武林高手,需打通任督二脉一样,华为希望,努力打通企业的任督二脉:研发(IPD)和销售(LTC)两条主流程(脉络),以促进和支撑业务快速发展,成为顶尖高手。
可是,LTC项目涉及了公司的正在运行中所有销售业务(项目启动之时销售收入已超3000亿),困难程度可想而知,有人比喻说,LTC变革项目就像是高速公路上给奔跑着的跑车换轮胎。确实是很有挑战的,因为不能影响公司业务呀,怎么办?所以当时变革项目我们就要谨慎地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问题调研(面向全球各一线发问卷调查,当面访谈一部分一线,再结合从一线回来的专家的意见,归类总结出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第二阶段是方案规划设计阶段。埃森哲与华为进行梳理,输出切实可行的细化方案(这个过程,华为专家和埃森哲不断地探讨,不断地聆听一线的反馈意见,不断地优化,无数个轮回碰撞,争吵,最终才形成一个阶段性方案);第三阶段是IT开发阶段(流程的落地,需要IT系统来承载,让所有的关键任务活动都在IT系统里跑起来,最后LTC的IT就是只要有网络,只需在IE等浏览器输入网址即可访问使用);第四阶段是找代表处进行试点,然后再优化流程;第五阶段是找各不同区域的典型代表处来试点,然后继续优化流程;第六阶段是小面积推行,然后继续优化流程;第七阶段就是流程成熟,可大面积推广;第八阶段是不断收集问题反馈进行流程优化,发布给全球各区域使用。
另外,在LTC变革项目里,华为方案组不仅与埃森哲咨询顾问合作讨论梳理并再造销售流程,并且还和其他咨询公司合作,把其他咨询公司合适的销售方法、销售理念(如SPI解决方案销售方法)等嵌入到销售流程当中,同时我们方案组建立或刷新了许许多多华为销售工具与模板,还组织无数场销售能力赋能培训,使得项目组结果不仅是“生硬而冷冰冰”的新销售流程,而是整个销售体系升级(包括流程、销售方法、销售工具、销售模板、人员软能力等等),努力达到这样的目标:构建出优秀的销售组织能力,未来项目的成功与否不再严重依赖销售个人能力及其偶然性,而是用组织能力、制度去保障提升销售成功率。新员工入职,只要经过新的销售体系培训,并按照销售流程去进行项目运作,那么可达到资深老销售的水平,确保一定的项目成功率。(不再像过去,如果资深老销售离职,就会严重影响业绩!从而实现“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销售组织体系和流程足够成熟,人员流动对业绩冲击变小)。最后,我们LTC项目组的部分输出件如下:
《公司各流程关系总概览图》;《销售流程总概览图V1.1》;《线索管理流程V1.1》;《项目立项流程V1.1》;《线索跟踪培育流程V1.1》;《投标流程V1.1》;《合同评审流程V1.1》;《需求引导流程V1.1》;《合同谈判流程V1.1》;《合同签订流程V1.1》;《合同履行流程V1.1》;《方案设计流程V1.1》;《投标价格申请决策流程V1.1》;《销售项目策划报告模板V1.1》;《痛苦链分析模板V1.1》;《销售项目失败总结模板V1.1》;《销售引导九格构想模型模板V1.1》;《客户决策链分析(客户关系分析)模板V1.1》;《关键人物表模板V1.1》;《产品KeyMessage模板V1.1》;《项目运作checklist模板V1.1》;《洞察客户(客户档案)模板V1.1》;《全球山头项目模板V1.1》;《大客户管理模板V1.1》;《如何与CXO对话培训材料V1.1-学员版》;《谈判的道法术培训材料V1.1-学员版》;《向华为学习狼性营销培训材料V1.1-学员版》;《项目运作与管理培训材料V1.1-学员版》;《品牌营销培训材料V1.1-学员版》;《打造高绩效团队培训材料V1.1-学员版》;《华为执行力为何很强培训材料V1.1-学员版》;《狼性渠道管理培训材料V1.1-学员版》;《塑造卓越的企业文化培训材料V1.1-学员版》;《谁杀死了合同?V1.1-学员版》;《以终为始的目标与计划管理V1.1-学员版》;《战略管理、战略解码与战略执行V1.1-学员版》;《中层管理领导能力提升V1.1-学员版》;《跨部门的沟通与协作V1.1-学员版》;《华为质量管理体系V1.1-学员版》;
这点,值得其他企业参考借鉴,流程再造不仅仅是建立输出一些流程文件,而是升级组织销售能力,唯此,才能达到提高市场竞争力的目的,决不能为了仅仅为了造流程而造流程。
华为在管理变革、管理创新与流程再造方面,如下的一些做法也很值得参考:
1、华为有魄力,舍得投入。与很多企业老板的格局明显是不同的。很多企业老板,认为管理就那么回事,管理道理都懂,遇到管理问题,内部员工自己去讨论讨论,改一改流程和管理方法修修补补即可,觉得请顾问是在浪费钱财。殊不知,因为舍不得请顾问投入,而自己看待自己企业问题往往有局限性,同时也没那个决心和魄力(自己难以下手革自己的命),使得管理总是欠缺些什么,导致错失了发展良机,最终可能碌碌无为或者被市场竞争对手淘汰。
2、华为居安思危地不断“折腾”,不管变革,不断激活组织、激活人性。绝大多数企业,除非万不得已,否则是乐于呆在自己的“舒适区”,缺少危机感,缺少创新性的。
3、华为针对管理变革,定下了一些管理变革原则。有些企业老板想变革,但是往往做不下去,或者做得效果不怎么样,因为变革,意味着权力、利益等的变化,往往是阻力很大的,员工们也七嘴八舌,各有各的道理,所以没有一些变革原则,往往是失败而告终的。
4、变革的目标一定要清晰!不能因为变革而变革,而忘了企业的根本目标!
5、华为不断变革,总结出了变革成功的十六条经验.
任正非说过,管理就是抓住三件事:客户、流程、绩效,华为未来留给世界只有流程与IT支撑的管理体系,因为每个人都会过世,每种产品都终将被淘汰;企业管理归根结底就是流程的管理,就是让业务在以客户为中心的高效的流程上面跑,因此企业的管理流程重要性不言而喻。既然企业的有效管理需要流程来牵引、承载和落实,那么如何设计高效的以客户为中心的运作流程?持续管理变革应该怎么做?很多企业都希望通过重新再造流程来解决企业问题,来提升市场竞争力,大家的认识都很统一,但最终大部分企业都雷声大雨点小?具体应该怎么落地操作呢?值得思考、交流。
『贰』 有什么乔诺商学院咨询项目成功的案例吗
乔诺商学院以成就下一个行业领导者为使命,为中国主流企业提供管理培训与咨询服务,聚焦于企业发展过程中战略管理、流程变革、人力资源、财经变革等核心命题。
1.《向华为学习:一线呼唤炮火的营销流程与铁三角组织建设》(2天)
2018.08.10-11 | 上海
一句话价值解读:
通过“从线索到回款”的流程化运作,让前线铁三角组织的普通业务人员也能拉动产品与交付的支持,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从而获得持续订单与订单满意交付!
本课程系统讲述:
① 从线索到回款(LTC)的销售流程框架与业务工具
② 铁三角组织协作与项目管理
授课专家:王占刚原中亚地区部流程质量部部长
2.《向华为学财务:支撑经营目标的项目财务管理》(2天)
2018.8.16-17 | 上海
一句话价值解读:
从“核算财务”向“业务财务”及“战略财务”的转型,做一个承战略、管项目、懂业务的财务BP。
本课程系统讲述:
① 对标学习:基于业务发展的财务变革管理体系;
② 业财融合:财务人员的转型之道;
③ 价值创造:自上而下保障战略规划落地;
④ 项目管理:自下而上达成经营目标。
授课专家:张梧桐原华为海外地区部客户及项目财务总监
3.《向华为学习:激活组织的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与价值分配机制》(2天)
2018.08.24-25 | 杭州
一句话价值解读:
通过对公司战略的人力资源需求解码,设计对准公司目标的组织绩效、个人绩效承诺、组织奖金包与个人奖金分配机制,让“利出一孔”支持实现“力出一孔”(这是华为公司搞执行力的精髓之精髓)。
本课程系统讲述:
① 华为绩效管理如何将“责任结果”解码到组织绩效、个人的绩效承诺
② 如何通过合理的激励,让员工全身心投入工作,让组织导向冲锋
授课专家:毛为民原华为公司干部部部长
4.《向华为学战略:战略规划与年度经营计划制定》(2天)
2018.08.24-25 | 深圳
一句话价值解读:
通过BLM方法论规划公司中长期战略(SP),制定战略指标考核集,通过BEM方法论将SP导出为年度业务计划(BP),通过战略执行管理会议将年度业务计划进行季度、月度管理落地。
本课程系统讲述:
① 战略到执行(DSTE)流程体系如何落地
② 中长期战略规划(SP)与华为实践
③ BLM(业务领先模型)
④ 年度业务计划制定(BP)与战略解码(BEM)
授课专家:郭侠 原华为公司集团战略副总裁
5.《向华为学习:支撑战略的责任中心划分与全面预算管理》(2天)
2018.08.24-25 | 厦门
一句话价值解读:
没有基于业务计划的预算是一串电话号码,没有划分清楚责任中心的考核机制是内耗的根本起因,没有持续的财务管理改进,就不会有真正意义的业财融合。从四统一、集成财务转型到基于战略与责任中心制定预算,让钱真正作为重要资源有效武装到一线!
本课程系统讲述:
① 华为财经变革IFS关键历程
② 华为责任经营体系
③ 财经监控职能:账务“四统一”、共享服务、内控体系
授课专家:马良原华为公司财经副总裁、财经管理部总裁、财经委员会成员
6.《企业家班:从战略到执行》
2018.08.26-28 | 上海
一句话价值解读:
带领企业制定一个可执行的战略,确定战略可落地的商业模式、业务计划、责任划分、预算与人力资源预算,构建战略落地的战略绩效管理与利益分配机制。
本课程系统讲述:
① 战略思维与中长期战略规划
② 年度业务计划与全面预算管理
③ 攻击前进的组织设计、干部建设与激励机制
授课专家:
郭侠前华为公司战略副总裁,20年华为工作经验
马良原华为公司财经副总裁、财经管理部总裁、财经委员会成员
毛为民 前华为公司人力资源高管、全球技术服务部干部部部长、人力资源委员会成员
『叁』 华为铁三角工作法整本书中心思想是什么
摘要 让听见炮声的人来决策,以客户经理、解决方案专家、交付专家组成的工作小组”“形成面向客户的小团队作战单元”“要从客户经理的单兵作战转变为小团队作战”。这是任正非对华为铁三角的阐述,也是华为铁三角的精髓。[2]
『肆』 企业的活动在于为顾客创造价值 --读迈克尔.哈默《端到端流程》有感
“过程方法”是2017版质量管理体系的七项基本原则之一,体系要求组织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组织的应用,并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与此同时,陕西华为联合学院特聘讲师翁老师在春节期间讲授了《实现“力出一孔”的企业流程架构》公开课,提出流程型组织的概念。那么,“流程管理”与“过程方法”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流程到底是怎么回事,需要大家认真思考。
于是,从当当网买回《端到端流程》这本书,在介绍书的内容之前还是先看看作者是怎样的一个人。作者迈克尔.哈默,被誉为“企业再造之父”,美国《商业周刊》将哈默评价为“20世纪90年代四位最杰出的管理思想家之一”以及“25位最有影响力的美国人”。看哈默简历,在麻省理工学院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任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教授。说到此处,不由想,哈默同志,好好的计算机专业你不干,怎么就要凑到管理领域混饭吃呢?另外,迈克尔.哈默出生于1948年,2008年就随风而逝,享年仅为60岁,让人不由感叹优秀的人去的太早。
还是让我们回到《端到端流程》这本书中。全书共分13章,三大的部分。第一部分是书的主体,主要描述了流程的五个因素和四种能力;第二部分作者详细描述了流程管理在五个企业中的实践,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不仅举了两个成功案例,更是列举了三个失败的案例;第三部分仅有一章主要描述了流程成熟度模型,并给出了流程和企业成熟度评价的模型。
让我们围绕流程的五个因素,四种能力来回顾一下本书的主体内容。
流程的第一个因素就是流程的设计。 作者给出了流程设计的七个原则。流程设计的原则之一是工作的必要性。对于流程设计我们必须识别子流程是增值、非增值还是浪费的,有必要,则执行,无必要,则跳过。流程设计的原则之二是工作的精度。不一定精度越高工作就越好,没有必要的精确只会耗费更多的金钱与时间;流程设计的原则之三是信息基础。通过优质的信息确保流程;流程设计的原则之四是工作时间。注意的要点是调整工作顺序,合理的采用串行或并行工作方式;流程设计的原则之五是执行者。流程的重新设计带来的最常见的变化是改变了工作的执行者,以及他们与他人合作的方式。此处提出了“一条龙人员(小组)”;流程设计的原则之六是工作地点。流程的实施过程中可以采取分散或集中的工作方式,工作方式重在工作的效率;流程设计的原则之七是工作内容。工作内容是流程设计的基础,它提出了所有工作的核心问题:为了实现客户需求,我们需要做什么?所有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为顾客创造价值。不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工作就是耍流氓。给出流程的设计原则后,作者给出了流程设计的四大具体步骤,我想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设计可以借鉴。
流程的第二个因素是适量的指标。 在本章的开头作者就提到,现代企业最肮脏的秘密之一是:“大多数公司用来评价其绩效的工具几乎毫无价值”。这个论点让企业中搞部门、个人绩效评价的同志情何以堪。同时,作者描述了组织评价系统的七宗罪,其中的“局限”之罪提到,各部门目标完成了,但组织的总体目标未完成。此点与公司所遇到的以及公司领导多次讲过的何其一致。“自恋”之罪,人们总是倾向于从自己的角度而不是从顾客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是人性的弱点,也是“以顾客为中心”与“以自我为中心”的较量。
流程的第三个因素是流程的所有者。 本章节,作者一口气提出了行政流程所有者、运营流程所有者、地区流程所有者和子流程所有者共五个角色。本人认为流程所有者的难点在于流程所有者与职能经理之间的职责分工和关系。质量管理体系中也需要规定过程的所有者,与此思路是一致的。写到此处,不由想起公司IPD推行过程中的产品经理应该就是产品实现过程的流程所有者。
流程的第四个因素是合适的流程员工。 流程的员工不再只关注老板,而是关注客户;不会只关注个人表现,而是关注团队表现;不把重点放在工作本身,而是放在工作结果上。
流程的第五个因素是高效的基础设施。 此处所说的基础设施是各种机制的总和—预算、培训和开发工具、评价、报酬和信息技术等,是使流程工作顺利进行的必备要素。
说完流程的五种因素,再说企业实施流程变革所需要的四种能力。
流程变革所需的第一种能力是领导力。 流程的变革是一种全面的变革,所有的变革都会存在权利和利益的再分配。人们普遍认为流程变革的最大阻力来自于一线。事实上,所有变革的最大阻力都来自于公司最高层。因为最高层损失最大,也最有机会破坏流程改造工作。
流程变革所需的第二种能力是文化。 流程变革转变了企业的整个文化。它改变了企业完成工作的结构、员工的工作岗位、绩效考核方式、薪酬福利模式、管理岗位和汇报关系。简而言之,流程变革改变了企业的一切,是对存在多年的企业文化所进行的根本性重组。当然,本人认为“流程变革是对企业文化的根本重组”也有些言过其实,流程变革也可以是企业文化的一种落地方式。
流程变革所需的第三种能力是企业治理。 企业治理与自身结构相关—谁应该完成什么工作,为完成工作,需要什么权限。迈克尔.哈默为我们描述了管理流程组织中的关键岗位和职责:首席流程官(CPO)、流程项目办公室(PPO)、流程委员会(process council)和专家团队。其中首席流程官是组织流程改革的总参谋长。
流程变革所需的第四种能力是专业技能。 流程专家所需的专业技能有创造力、推动变革的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流程专家需要从企业内部产生,这些专家需要拥有正确的态度和资质、正确的认知风格和气质。
以上关于流程的五大因素和四大能力,是《端到端流程》这本书的主要理论部分,而此书最大的优点是不仅描述了端到端流程的理论,更为宝贵的是有着具体的案例。
两大成功案例是瑞典利乐公司和墨西哥加美萨公司。瑞典利乐公司的流程变革发端于客户服务主管约翰这样一个组织的中层,认可提升于利乐公司的CEO丹尼斯.琼森,理论深化于首席流程官安德斯.韦斯特。案例中的首席流程官安德斯.韦斯特关于流程的描述饶有趣味:关于流程的好消息是,流程的思想非常简单,坏消息是,实现流程非常困难。墨西哥加美萨公司的流程变革发起人是公司CEO萨尔瓦多.阿尔瓦,是他意识到“客户之声”的重要性,自上而下发起了公司的流程变革。加美萨公司的流程变革经历了三个阶段,公司重组、完成五项重点目标和实现公司流程变革的最终成功。
书中流程变革失败案例是福尔阿塞斯公司、哈特维公司和顶点公司。正所谓“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福尔阿塞斯公司的流程变革成果迟迟未出现,最大的问题是流程变革未获得关键人物的支持,所有的高层和中层都成了流程变革的批评者;哈特维公司最大的问题是企业仅仅将流程变革视为应对危机的“创可贴”,没有建设任何基础设施或企业元素来维持流程的变革;顶点公司拥有一位愿意尝试不同工作方式的CEO,但是由于选择的流程所有者存在错误、流程变革的实施时机不到位以及HR主管不愿在薪酬和职位管理上的失误最终导致了公司流程变革的失败。
以上,主要描述了哈默的流程变革五大因素、四个能力要求以及五个实施流程管理变革的企业案例,所有的这些都是迈克尔.哈默为我们提供的精神食粮,看过书后自己其实也有一些思考,虽然不是很成熟,但还是愿意与大家探讨。
思考一:端到端流程与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方法的关系。 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过程方法描述了过程的输入、输出、过程的活动以及特定的监视和测量检查点以用于控制,每个过程也要求明确过程的所有者。质量管理体系就是由一系列有相互关系的过程所组成。端到端流程的组成与质量管理体系的组成是一致的。质量管理体系一般将组织的过程分为管理过程、运行过程和支持三大过程,而《端到到流程》书中将流程分为核心流程、支持流程和管理流程。其中核心流程主要包括产品开发、客户获取和订单履行,支持流程包括人力开发、质量管理等,而管理流程包括战略规划等。这些都是过程与流程的相同点,那不同有哪些方面呢?主要在于,过程方法是站在质量控制的角度看企业的运行,关注的是组织的产品实物质量;流程管理是站在企业的经营角度看企业的运行,更多聚焦于企业的经营质量。它们的共同点都体现了“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质量管理或企业管理原则。按照我的理解ISO9001对应的更偏重于过程方法,ISO9004对应于端到端流程变革。因为ISO9001是质量管理的要求,而ISO9004关注的是组织的持续成功,从组织的绩效考虑的更多一些。
思考二:端到端流程与华为IPD、流程型组织的关系。 端到端流程的概念起源于迈克尔.哈默《企业再造》,哈默更是被称为“企业再造”之父。而《端到到流程》这本书不只对流程进行了进一步的解读,更是描述了流程的设计原则和流程对企业的能力要求,通过详实的案例对流程在企业的运行进行了全面描述。回过头来看华为的流程型组织概念的提出。我想华为的流程型组织是“端到端流程”的中国成功案例。任正非在《在理性与平实中存活》中提出,企业管理的目的是建立流程型组织。任正非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华为在流程管理方面推出集成产品开发(IPD-Integrated Proct Development)、从线索到回款(LTC-Lead
To Cash)和问题解决(ITR-Issue To Resolution)三大核心流程。由此,华为的IPD应该是迈克尔.哈默端到端流程在产品开发方面的具体实践。
思考三:端到端流程与事业部制之间的关系。 当前,企业的组织大多是基于专业化分工的科层式组织,基于树形结构的金字塔科层式组织解决了组织的专业化分工,但是组织内部大多数员工只知道部门、部门领导和组织的最高管理者,而对于外部客户和外部环境感受不深,难以适应知识时代下的各种竞争。解决的方法有两大类,一类是事业部制,一类是流程型组织。事业部制的典型代表企业是美国通用公司(GE),韦尔奇通过事业部制实现了通用公司大船变舰队的发展模式;流程型组织的典型代表是华为公司,任正非通过流程变革,实现了所有的员工能够“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聚焦于为顾客创造价值,使得企业能够“力出一孔”。华为通过流程变革,实现了让听得见炮火的人来呼唤炮火。在我的认识中,“事业部制”只是在组织的体量上进行了分解,部分解决了组织对外部顾客的响应,而未从根本上解决组织内所有员工基于顾客的思维。
思考四:端到端流程变革的实现关键点到底在哪里? 我想最关键的点不在于流程的设计,而在于对流程的监视与评价,在于对人的管理。一个项目的成败,对结果负责的人到底是部门的领导还是流程的所有者,如果项目的成败还属于部门领导,那流程怎么可以运行下去;另外,对于人员的绩效考核部门领导与流程所有者的占比决定了员工以流程为中心还是以部门领导为中心。当然,对于流程的评价相较于部门的评价要难得多。一个中型组织大的部门一般也就二三十个,而相应的流程及子流程可能就会很多。如果一个对部门的评价都无法做好的组织要恰当的评价流程只会更为困难。企业基于流程的变革对企业的管理精细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后,让我们还是回到主题。1954年,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中提出,企业的使命是创造客户。多年之后,迈克尔.哈默引用了这一概念,并且更进一步,他认为,企业不仅仅是创造客户,而是要为客户创造价值。端到端的流程变革恰好可以很好的做到“为顾客创造价值”。
工作是宝贵的,上帝创造的物种不计其数,他却只将工作赋予了人类。--迈克尔.哈默
习惯就是习惯,谁也不能将其直接扔出窗外,只能一步一步引它下楼。--马克.吐温
2020年3月28日晨初稿
3月29日晨修改于宝鸡
『伍』 乔诺商学院的商业领袖课程怎么样
这个是在线课程,能学会领导战略制定与执行能激发个人的组织能力,构建产品与解决方案竞争力。
『陆』 IPD、IsC、LTC、ⅠTR的区别
集成产品开发;从线索到回款;技术服务请求受理、处理、关闭;
_PD, 中文叫集成产品开发,讲的是把产品开发出来的全流程,是产品开发的模式、理念和方案,适用于企业的研发管理体系。
_TC,中文叫从线索到回款,讲的是从商务发现线索到现金回笼的全流程,LTC流程集成了销售、工程、服务、财务等业务流程,正是把IPD流程产出变现的过程。
_挥猩系圩龅亩鞑琶晃侍狻O衷诿晃侍猓奔涑ち艘部赡苡形侍狻S形侍猓揪鸵饩觥⒐乇眨饩褪_TR。ITR ,issue to resolved,中文叫从问题到解决,是面向所有客户服务请求的端到端流程。
『柒』 ipd ltc itr是什么意思
您好,IPD(开发)、MTL(营销)、LTC(销售/交付)、ITR(售后)是公司的四个运营流程哦~
IPD(集成产品开发)、LTC(线索到回款)、ITR(问题到解决)。
集成产品开发(Integrated Proct Development, 简称IPD)是一套产品开发的模式、理念与方法。IPD的思想来源于美国PRTM公司出版的《产品及生命周期优化法》(简称PACE——Proct And Cycle-time Excellence)一书,该书中详细描述了这种新的产品开发模式所包含的各个方面。
『捌』 LTC是什么意思
LTC(Leads To Cash),从线索到现金,就是从营销视角建立的一套端到端业务流程。华为就是用LTC来推动整个企业营销领域能力的提升的。贤牛是LTC思想的践行者,贤牛通过打通IT服务商内部、外部各系统中的数据,整合IT服务不同环节的物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利用数字化的技术与工具推动IT服务商转型升级,实现企业业务的卓越运营。
『玖』 乔诺商学院专业吗
乔诺商学院以成就下一个行业领导者为使命,为中国主流企业提供管理培训与咨询服务,聚焦于企业发展过程中战略管理、流程变革、人力资源、财经变革等核心命题。
1.《向华为学习:一线呼唤炮火的营销流程与铁三角组织建设》(2天)
2018.08.10-11 | 上海
一句话价值解读:
通过“从线索到回款”的流程化运作,让前线铁三角组织的普通业务人员也能拉动产品与交付的支持,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从而获得持续订单与订单满意交付!
本课程系统讲述:
① 从线索到回款(LTC)的销售流程框架与业务工具
② 铁三角组织协作与项目管理
授课专家:王占刚原中亚地区部流程质量部部长
2.《向华为学财务:支撑经营目标的项目财务管理》(2天)
2018.8.16-17 | 上海
一句话价值解读:
从“核算财务”向“业务财务”及“战略财务”的转型,做一个承战略、管项目、懂业务的财务BP。
本课程系统讲述:
① 对标学习:基于业务发展的财务变革管理体系;
② 业财融合:财务人员的转型之道;
③ 价值创造:自上而下保障战略规划落地;
④ 项目管理:自下而上达成经营目标。
授课专家:张梧桐原华为海外地区部客户及项目财务总监
3.《向华为学习:激活组织的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与价值分配机制》(2天)
2018.08.24-25 | 杭州
一句话价值解读:
通过对公司战略的人力资源需求解码,设计对准公司目标的组织绩效、个人绩效承诺、组织奖金包与个人奖金分配机制,让“利出一孔”支持实现“力出一孔”(这是华为公司搞执行力的精髓之精髓)。
本课程系统讲述:
① 华为绩效管理如何将“责任结果”解码到组织绩效、个人的绩效承诺
② 如何通过合理的激励,让员工全身心投入工作,让组织导向冲锋
授课专家:毛为民原华为公司干部部部长
4.《向华为学战略:战略规划与年度经营计划制定》(2天)
2018.08.24-25 | 深圳
一句话价值解读:
通过BLM方法论规划公司中长期战略(SP),制定战略指标考核集,通过BEM方法论将SP导出为年度业务计划(BP),通过战略执行管理会议将年度业务计划进行季度、月度管理落地。
本课程系统讲述:
① 战略到执行(DSTE)流程体系如何落地
② 中长期战略规划(SP)与华为实践
③ BLM(业务领先模型)
④ 年度业务计划制定(BP)与战略解码(BEM)
授课专家:郭侠 原华为公司集团战略副总裁
5.《向华为学习:支撑战略的责任中心划分与全面预算管理》(2天)
2018.08.24-25 | 厦门
一句话价值解读:
没有基于业务计划的预算是一串电话号码,没有划分清楚责任中心的考核机制是内耗的根本起因,没有持续的财务管理改进,就不会有真正意义的业财融合。从四统一、集成财务转型到基于战略与责任中心制定预算,让钱真正作为重要资源有效武装到一线!
本课程系统讲述:
① 华为财经变革IFS关键历程
② 华为责任经营体系
③ 财经监控职能:账务“四统一”、共享服务、内控体系
授课专家:马良原华为公司财经副总裁、财经管理部总裁、财经委员会成员
6.《企业家班:从战略到执行》
2018.08.26-28 | 上海
一句话价值解读:
带领企业制定一个可执行的战略,确定战略可落地的商业模式、业务计划、责任划分、预算与人力资源预算,构建战略落地的战略绩效管理与利益分配机制。
本课程系统讲述:
① 战略思维与中长期战略规划
② 年度业务计划与全面预算管理
③ 攻击前进的组织设计、干部建设与激励机制
授课专家:
郭侠前华为公司战略副总裁,20年华为工作经验
马良原华为公司财经副总裁、财经管理部总裁、财经委员会成员
毛为民 前华为公司人力资源高管、全球技术服务部干部部部长、人力资源委员会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