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挖矿最新教程启动节点
① 以太坊多节点私有链部署
假设两台电脑A和B
要求:
1、两台电脑要在一个网络中,能ping通
2、两个节点使用相同的创世区块文件
3、禁用ipc;同时使用参数--nodiscover
4、networkid要相同,端口号可以不同
1.4 搭建私有链
1.4.1 创建目录和genesis.json文件
创建私有链根目录./testnet
创建数据存储目录./testnet/data0
创建创世区块配置文件./testnet/genesis.json
1.4.2 初始化操作
cd ./eth_test
geth --datadir data0 init genesis.json
1.4.3 启动私有节点
1.4.4 创建账号
personal.newAccount()
1.4.5 查看账号
eth.accounts
1.4.6 查看账号余额
eth.getBalance(eth.accounts[0])
1.4.7 启动&停止挖矿
启动挖矿:
miner.start(1)
其中 start 的参数表示挖矿使用的线程数。第一次启动挖矿会先生成挖矿所需的 DAG 文件,这个过程有点慢,等进度达到 100% 后,就会开始挖矿,此时屏幕会被挖矿信息刷屏。
停止挖矿,在 console 中输入:
miner.stop()
挖到一个区块会奖励5个以太币,挖矿所得的奖励会进入矿工的账户,这个账户叫做 coinbase,默认情况下 coinbase 是本地账户中的第一个账户,可以通过 miner.setEtherbase() 将其他账户设置成 coinbase。
1.4.8 转账
目前,账户 0 已经挖到了 3 个块的奖励,账户 1 的余额还是0:
我们要从账户 0 向账户 1 转账,所以要先解锁账户 0,才能发起交易:
发送交易,账户 0 -> 账户 1:
需要输入密码 123456
此时如果没有挖矿,用 txpool.status 命令可以看到本地交易池中有一个待确认的交易,可以使用 eth.getBlock("pending", true).transactions 查看当前待确认交易。
使用 miner.start() 命令开始挖矿:
miner.start(1);admin.sleepBlocks(1);miner.stop();
新区块挖出后,挖矿结束,查看账户 1 的余额,已经收到了账户 0 的以太币:
web3.fromWei(eth.getBalance(eth.accounts[1]),'ether')
用同样的genesis.json初始化操作
cd ./eth_test
geth --datadir data1 init genesis.json
启动私有节点一,修改 rpcport 和port
可以通过 admin.addPeer() 方法连接到其他节点,两个节点要要指定相同的 chainID。
假设有两个节点:节点一和节点二,chainID 都是 1024,通过下面的步骤就可以从节点二连接到节点一。
首先要知道节点一的 enode 信息,在节点一的 JavaScript console 中执行下面的命令查看 enode 信息:
admin.nodeInfo.enode
" enode://@[::]:30303 "
然后在节点二的 JavaScript console 中执行 admin.addPeer(),就可以连接到节点一:
addPeer() 的参数就是节点一的 enode 信息,注意要把 enode 中的 [::] 替换成节点一的 IP 地址。连接成功后,节点一就会开始同步节点二的区块,同步完成后,任意一个节点开始挖矿,另一个节点会自动同步区块,向任意一个节点发送交易,另一个节点也会收到该笔交易。
通过 admin.peers 可以查看连接到的其他节点信息,通过 net.peerCount 可以查看已连接到的节点数量。
除了上面的方法,也可以在启动节点的时候指定 --bootnodes 选项连接到其他节点。 bootnode 是一个轻量级的引导节点,方便联盟链的搭建 下一节讲 通过 bootnode 自动找到节点
参考: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332424
② 以太坊开发(2):在以太坊私有链上的基本操作
在上一讲 如何使用geth搭建以太坊私有链 完成了私有链的搭建,下面介绍在私有链上的基本操作。
启动私有链后在命令行输入:
执行完之后可以查看到生成的账户地址为
查询账户余额:
刚刚创建的私有链账户都是没有余额的,需要通过挖矿才会产生eth,下面介绍如何在私有链上挖矿。
在geth环境下执行:
这时候查看日志geth.log可以看到以太坊私有链有个启动的百分比,到100就正式启动了:
挖矿开始:
这时候有个疑问,挖矿挖到的eth到哪了,其实默认到了eth.account[0],就是第一个账户上:
如何修改挖矿所得的账户:
命令如下:
下面开始进行转账:
这时候出现报错,原因是转账的账户没有解锁,需要输入密码解锁转账的账户才能完成转账操作:
③ 以太坊挖矿--谈谈挖矿圈子里的那些坑(纯干货)
1.预期收益
纵观现在大量的以太坊矿池,绝大多数的挖矿模式都是PPS/PPS+. 这种每日相对稳定的收益模式也被大多数的矿工们所接受.相对应的,为了宣传自己,矿池们都会在首页上展示他们的每日预期收益. 不要被这些数据迷惑了哦.那些看起来预期收益最高的矿池,实际到手的收益却可能大打折扣. 因为这种所谓的预期收益很可能只是空头支票,不能兑现的. 实际上,很多矿池因为相互之间的竞争关系,在收益上展示的预期收益数据都会稍稍做一点假,以此来吸引更多的用户. 所以,一定不要只是看到所谓的预期收益就信以为真,真正到手的才是最可靠的.
2.矿池抽成
前面说到当下绝大多数的以太坊矿池都是用的PPS/PPS+模式,这种模式的背后往往隐藏着矿池额外的抽成. 因为每天挖到以太坊数量的未知性,而矿池们每天需要给矿工们支付相对固定的收益,这样就存在入不敷出的风险性,为了保障矿池自己的利益,矿池就会对矿工们额外抽成来弥补自己的损失. 所以,不要被矿池1%,甚至是0%的收益抽成所迷惑,理所当然的觉得矿池抽成低,自己的收益就会高. 依然是那句话,真正到手的收益才是最可靠的.
3.算力
我们的收益与算力息息相关.这个算力不是指你在挖矿软件上看到那个算力,那个算力只能算作是你的本地算力.虽然最后的收益与之有一定的关系,但本地算力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参考值. 与我们的收益挂钩的是在矿池中显示的算力,这个算力决定了我们的收益. 矿池中显示的算力本质上是被矿池方所承认的算力,就好像每天的工作量一样,矿池方认为你今天为他干了多少活,就会给你与之相对应的’工资’.因为矿池中显示的算力是掌握在矿池的手中,有些时候就会出现克扣工作量的事情,虽然可能很少量,不容易被矿工们发现,所以一定要注意哦.这种情况,就好像你觉得干了200份的活,矿池老板却认为你只干了150份,只支付了150份报酬.这个时候本地算力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本地算力能让你对今天的工作量有个大概估值,当矿池克扣你算力的时候,你也能有所警觉.
4.抽成返水
我们都知道Claymore会有1%的软件抽成,自然相对应的会有很多破解抽成的软件,这其中有一些自称是返还0.5%抽成,甚至1%全抽成返还的软件.当使用这些所谓的抽成返还的软件时就要擦亮眼睛注意了,警惕这些软件是否做到了抽成返还.
929754407 --自发组织的一个显卡挖矿交流群,欢迎大家加群讨论更多的相关问题哦.
此外,给大家推荐一个比较好用的挖矿软件,算是我目前用过的比较良心的一款的,不多说附上链接: http://www.neopool.cc/ .
④ Miner 流程
以太坊的矿工出块的流程,不同版本有过变更,下面基于1.7.3版本和1.8.4版本来分享
channel: 用于1发1收
发送 :sampleChan<-
接收 : <-sampleChan
Feed:用于1发多收,参考chainHeadCh
接收者注册 :Subscribe(sampleChan)
发送 :send, 发送的地方不太好找,需要通过send和event/channel类型查找,例如miner中主要涉及到的就是 PostChainEvents
接收 :<-sampleChan
数据结构:
可以理解为操作间(eth)中有了矿(tx),那么矿主(miner)安排工人(worker)挖矿(seal)。结构体定义如下:
Type Miner struct { -- - 理解为矿主
mux *event.TypeMux
worker *worker ---- 理解为干活的工人
coinbase common.Address
eth Backend - --- 理解为操作间
engine consensus.Engine ---- 理解为挖矿的工具
exitCh chan struct {}
canStart int32 //canstart indicates whether we can start the mining operation
shouldStart int32 //shouldstart indicates whether we should start after sync
}
流程图如下:
1. 节点启动: backend.new->miner.new->worker.new: 调用commitNewWork,里面使用push把work传递给cpuAgent, 之后在geth命令行敲miner.start()后->miner.start->worker.start->cpuAgent.start,调用Seal,计算nonce值,再发送 recv 消息,通知 worker . wait ,在收到之后将块打包插入到区块链,之后调用PostChainEvents,发送消息chainHeadCh, Worker.update 在收到消息后,重新调用 commitNewWor k,形成一个循环。
2. 创世块: 调用geth的init命令触发调用initGenesis->SetupGenesisBlock, 里面具体强调一下time是使用的genesisBlock.json中的值,一般都是0.
3. 正常情况: worker . wait ,在收到之后将块打包插入到区块链,之后调用PostChainEvents,发送消息chainHeadCh, Worker.update 在收到消息后,重新调用 commitNewWor k,形成一个循环。
Miner .new: 在backend new的时候调用,即在节点启动的时候调用。
Miner . update :在节点启动的时候调用,用于监控是否有块同步,如果有则停止挖矿,如果没有启动挖矿,这个在POW这种竞争性出块的环境中需要。
Worker .new: 在miner.new的时候调用,记载节点启动的时候调用
Worker.update: 节点启动的时候调用,如果是非全节点的话用于监控接受交易transaction,关键函数 commitTransactions ,还用于调度在收到 chainHeadCh 的消息后,触发 commitNewWork
其中 commitNewWork : 用于将pending的tx输入到系统,计算trie等等操作,生成block,并将work push到cpuAgent处理,注意没有盖章
Worker. wait (对应于 1.8.4 的 resultLoop ) :节点启动的时候调用,循环监听 recv 消息,将携带的block插入区块链中、发送广播消息( NewMinedBlockEvent )、发送消息 PostChainEvents (发送 ChainHeadEvent ,即 chainHeadCh ),其中的关键函数是 WriteBlockAndState 。
cpuAgent .update() : 在cpuAgent.start()->worker.start->miner.start->geth的命令行调用之后启动循环,用于接收 commitNewWork 分配下来的work,关键函数 mine ,里面调用 Seal ,主要是完成POW寻找nonce值的操作,发送 recv 消息通知worker,也可以叫做盖章。
类图如下:
具体结构不再赘述
流程:
Miner.update:用于监控是否有块同步,如果有则停止挖矿,这个在POW这种竞争性出块的环境中需要
mainLoop:收到newWorkCh消息后处理,调用commitNewWork中的commit发送taskCh消息
newWorkLoop:收到startCh消息和chainHeadCh消息后发送newWorkCh消息
resultLoop:循环监听resultCh(seal发送)消息,将携带的block插入区块链中,并发送广播消息,关键函数WriteBlockAndState,并发送chainHeadCh消息
taskLoop:以前agent做的事情,收到taskCh消息后,调用seal,里面发送resultCh消息
⑤ 一文了解以太坊挖矿算法及算力规模2020-09-09
以太坊网络中,想要获得以太坊,也要通过挖矿来实现。当前以太坊也是采用POW共识机制,但是与比特币的POW挖矿有点不一样,以太坊挖矿难度是可以调节的。以太坊系统有一个特殊的公式用来计算之后的每个块的难度。如果某个区块比前一个区块验证的更快,以太坊协议就会增加区块的难度。通过调整区块难度,就可以调整验证区块所需的时间。
以太坊采用的是Ethash 加密算法,在挖矿的过程中,需要读取内存并存储 DAG 文件。由于每一次读取内寸的带宽都是有限的,而现有的计算机技术又很难在这个问题上有质的突破,所以无论如何提高计算机的运算效率,内存读取效率仍然不会有很大的改观。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以太坊的Ethash加密算法具有“抗ASIC性”。
加密算法的不同,导致了比特币和以太坊的挖矿设备、算力规模差异很大。
目前,比特币挖矿设备主要是专业化程度非常高的ASIC 矿机,单台矿机的算力最高达到了 112T/s(神马M30S++矿机),全网算力的规模达到139.92EH/s。
以太坊的挖矿设备主要是显卡矿机和定制GPU矿机,专业化的ASIC矿机非常少,一方面是因为以太坊挖矿算法的“抗 ASIC 性”提高了研发ASIC矿机的门槛,另一方面是因为以太坊升级到2.0之后共识机制会转型为PoS,矿机无法继续挖。
和ASIC矿机相比,显卡矿机在算力上相差了2个量级。目前,主流的显卡矿机(8卡)算力约为420MH/s,比较领先的定制GPU矿机算力约在500M~750M,以太坊全网算力约为235.39TH/s。
从过去两年的时间维度上看,以太坊的全网算力增长相对缓慢。
以太坊协议规定,难度的动态调整方式是使全网创建新区块的时间间隔为15秒,网络用15秒时间创建区块链,这样一来,因为时间太快,系统的同步性就大大提升,恶意参与者很难在如此短的时间发动51%(也就是半数以上)的算力去修改历史数据。
⑥ eth2.0矿机还能挖矿吗大可不必慌张
以太坊的采矿能持续多久?相信很多投资者都渴望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这个问题很多矿工朋友都问过。可见大家真的很迷茫。似乎到现在也没有更好的答案。我们知道以太坊2.0的到来在某种程度上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影响和焦虑。其实我们不必太过焦虑。要知道,影响挖矿时间的关键点在于开发进度,即取决于PoW链和PoS链何时合并。那么以太坊还能是我的吗?你想知道以太坊能挖多久?下面就让我来谈谈吧。
以太坊还可以继续挖矿。为了弥补比特币的不足,以太坊提出了一种新的共识机制,叫做PoS(这是英文的缩写,意思是“权益证明”,也译为“股权证明”)。简单来说,PoS实际上的意思和字面意思是一样的:股权,股权。你持有的钱越多,你拥有的权益就越多,你的权益就越高。以太坊的PoS意思是:你持有的硬币越多,持有硬币的时间越长,你的计算难度就越小,越容易挖矿。
2017年开始,以太坊提出升级到2.0,解决性能瓶颈问题。与普通大众的认知不同,ETH2.0要实现的技术升级远不止简单的将POW机制改为POS机制。我们现在看到的技术升级方向包括市场上其他公链正在密切研究的技术,如切片技术、分层技术、子链技术等。如果这些技术都升级了,相信以太坊可以很好的解决性能瓶颈问题,可以吸引各种项目的开发者进行各种创新。
目前,云计算挖掘是以太坊中一种新的挖掘方式。其优势在于降低以太坊的挖矿门槛,让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其中,获得更高的回报率。在以太坊投资云计算挖掘和选择的平台尤为关键。选择平台,你获利,但选择不对,你就要为平台工作一辈子!总的来说,以太坊采矿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⑦ ETH的挖矿原理与机制
以太坊的挖矿过程与比特币的几乎是一样的。ETH通过挖矿产生,平均每15秒产生1个块,挖矿的时候,矿工使用计算机去计算一道函数计算题的答案,直到有矿工计算到正确答案即完成区块的打包信息,而作为第一个计算出来的矿工将会得到3枚ETH的奖励。
如果矿工A率先算出正确的答案,那么矿工A将获得以太币作为奖励,并在全网广播告诉所有矿工“我已经把答案算出来了”并让所有在答题的矿工们进行验证并更新正确答案。如果矿工B算出正确答案,那么其他矿工将会停止当前的解题过程,记录正确答案,并开始做下一道题,直到算出正确答案,并一直重复此过程。
矿工在这个游戏中很难作弊。他们是没法伪装工作又得出正确答案。这就是为什么这个解题的过程被称为“工作量证明”(POW)。
解题的过程大约每12-15秒,矿工就会挖出一个区块。如果矿工挖矿的速度过快或者过慢,算法会自动调整题目的难度,把出块速度保持在13秒左右。
矿工获取这些ETH币是有随机性的,挖矿的收益取决于投入的算力,就相当你的计算机越多,你答题的正确的概率也就越高,更容易获得区块奖励。
⑧ 搭建geth私有链和联盟链网络
操作系统:linux或Mac OS
安装geth执行以下命令:
linux:sudo apt-get install ethereum
Mac OS:brew install ethereum
直接创建两个geth的工作目录,用于之后的组建联盟链的使用:
mkdir eth-private1
mkdir eth-private2
首先 cd eth-private1 进入节点1的工作目录该目录下执行下面命令
geth --datadir data --nodiscover console (data是之后geth节点的数据目录,可自行修改)
使用geth自带的工具 puppeth 用于生成创世区块,过程如下:
puppeth
+-----------------------------------------------------------+
| Welcome to puppeth, your Ethereum private network manager |
| |
| This tool lets you create a new Ethereum network down to |
| the genesis block, bootnodes, miners and ethstats servers |
| without the hassle that it would normally entail. |
| |
| Puppeth uses SSH to dial in to remote servers, and builds |
| its network components out of Docker containers using the |
| docker-compose toolset. |
+-----------------------------------------------------------+
Please specify a network name to administer (no spaces, please)
输入私链名称后,会出现二级菜单,现在2:配置一个新的创世快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 (default = stats)
再次出现二级菜单,让你选择共识机制(这里采用poa共识)
Which consensus engine to use? (default = clique)
Ethash - proof-of-work(PoW) :工作量证明,通过算力达成共识 (以太坊就是使用这种方式)
Clique - proof-of-authority(PoA): 权威证明、通过预先设定的权威节点来负责达成共识 (不消耗算力,一般用于私有链测试开发)
如果选择Pow的共识方法,直接输入1,回车即可。
如果选择PoA的共识方法,输入2后会提示让你选择处快的间隔时间,一般测试开发使用可以设置相对的将处快时间设置较少5秒即可,然后会让你选择哪个账户来作为权威生成区块(至少有一个,输入刚才创建的账户,若只是单节点就输入那个节点目录生成的地址,若想组建联盟链就填写生成的两个地址)
How many seconds should blocks take? (default = 15)
选择好共识机制后会让你指定给那些账号初始化ether(至少有一个),输入我们刚才创建的账户地址回车即可。
Which accounts should be pre-funded? (advisable at least one)
选择输入私有链的网络ID,任意数字即可(不能为1,1是公链),也可以不输入会给定一个随机数作为私有链的网络ID
Specify your chain/network ID if you want an explicit one (default = random)
选择导出创世区块配置文件
选择导出创世区块配置文件的保存路径,可以保存到当前目录,直接按回车即可
Which file to save the genesis into? (default = my-private-chain.json)
INFO [02-09|14:56:33] Exported existing genesis block
这样就完成了创世区块文件的配置了,直接退出puppeth即可。
输入命令 geth --datadir data init private.json 其中data自己制定,private.json就是刚才生成的创世区块
若出现如图错误:
输入命令:
geth --datadir data --syncmode full --port 2001 --networkid 1234 --rpc --rpcport "8545" --rpccorsdomain "*" --rpcaddr "0.0.0.0" --rpcapi "db,eth,net,web3,personal,admin,clique" --nodiscover console 进入控制台
--datadir data:节点的数据目录
--syncmode full:块同步的方式(若只是单节点可不填)
--port 2001: 网卡监听端口
--networkid 1234:网络标识符
--rpc:开启rpc服务
--rpcport "8545":rpc服务的端口
--rpccorsdomain "*":允许跨域请求的域名列表(逗号分隔)(浏览器强制)
--rpcaddr "0.0.0.0" :HTTP-RPC服务器接口地址(默认值:“localhost”)
--rpcapi "db,eth,net,web3,personal,admin,clique":基于HTTP-RPC接口提供的API(私有链可以任意开发,公有链需要谨慎)
--nodiscover:不允许节点自动加入
若想搭建联盟链,必须保证创世区块一致,进入到刚才创建的eth-private2的目录
将之前生成的创世区块拷贝过来,初始化创世区块,然后使用启动命令启动分别启动两个节点,进入控制台,使用 admin.nodeInfo 命令获取节点的信息
总结:
两个服务器部署两个节点是可以联通的,但是只能使用两个节点对应的地址进行挖矿,所以只能是两个节点对应两个地址进行挖矿,使用poa共识,当一个节点挂掉,挖矿停止,因为poa共识挖矿必须超过50%的节点进行钱增,现在只是两个节点,挂掉一个节点挖矿就会停止等待另一个节点的确认,停掉的节点可以通过正常运作的节点信息重新连接到网络中。
问题:
同步块有可能报错情况:
1:Synchronisation failed "retrieved hash chain is invalid" 解决目前找到的方法是removedb 数据目录 ,重新init创世区块
2:内存溢出初步确认为开启rpc服务造成的,有可能服务器恶意被黑,暴力破解密码,占有内存,解决,将服务器的ip设置一条防火墙
若存在问题可给本人留言或访问本人的github: https://github.com/qi-shuo/geth-document 记录了一些本人搭建使用的命令
⑨ 以太坊stratum协议原理
参照比特币的 stratum协议 和 NiceHash的stratum协议规范 编写了一版以太坊版本的stratum协议说明.
stratum协议是目前最常用的矿机和矿池之间的TCP通讯协议。
以太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网络架构,通过安装Mist客户端的节点来转发新交易和新区块。而矿机、矿池也同时形成了另一个网络,我们称之为矿工网络。
矿工网络分成矿机、矿池、钱包等几个主要部分,有时矿池软件与钱包安装在一起,可合称为矿池。
矿机与矿池软件之间的通讯协议是 stratum ,而矿池软件与钱包之间的通讯是 bitcoinrpc 接口。
stratum是 JSON 为数据格式.
矿机启动,首先以 mining.subscribe 方法向矿池连接,用来订阅工作。
矿池以 mining.notify 返回订阅号、ExtraNonce1和ExtraNonce2_size。
Client:
Server:
其中:
是 订阅号 ;
080c是 extranonce ,Extranonce可能最大3字节;
矿机以 mining.authorize 方法,用某个帐号和密码登录到矿池,密码可空,矿池返回 true 登录成功。该方法必须是在初始化连接之后马上进行,否则矿机得不到矿池任务。
Client:
Server:
难度调整由矿池下发给矿机,以 mining.set_difficulty 方法调整难度, params 中是难度值。
Server:
矿机会在下一个任务时采用新难度,矿池有时会马上下发一个新任务并且把清理任务设为true,以便矿机马上以新难度工作。
该命令由矿池定期发给矿机,当矿机以 mining.subscribe 方法登记后,矿池应该马上以 mining.notify 返回该任务。
Server:
任务ID : bf0488aa ;
seedhash : 。每一个任务都发送一个seedhash来支持尽可能多的矿池,这可能会很快地在货币之间交换。
headerhash : 。
boolean cleanjobs : true 。如果设为true,那么矿工需要清理任务队列,并立即开始从事新提供的任务,因为所有旧的任务分享都将导致陈旧的分享错误。如果是 false 则等当前任务结束才开始新任务。
矿工使用seedhash识别DAG,然后带着headerhash,extranonce和自己的minernonce寻找低于目标的share(这是由提供的难度而产生的)。
矿机找到合法share时,就以” mining.submit “方法向矿池提交任务。矿池返回true即提交成功,如果失败则error中有具体原因。
Client:
任务ID : bf0488aa
minernonce : 6a909d9bbc0f 。注意minernonce是6个字节,因为提供的extranonce是2个字节。如果矿池提供3字节的extranonce,那么minernonce必须是5字节
Server:
一般的矿机与矿池通讯过程就如下所示:
⑩ 走进以太坊网络
目录
术语“以太坊节点”是指以某种方式与以太坊网络交互的程序。从简单的手机钱包应用程序到存储整个区块链副本的计算机,任何设备均可扮演以太坊节点。
所有节点都以某种方式充当通信点,但以太坊网络中的节点分为多种类型。
与比特币不同,以太坊找不到任何程序作为参考实施方案。在比特币生态系统中, 比特币核心 是主要节点软件,以太坊黄皮书则提出了一系列独立(但兼容)的程序。目前最流行的是Geth和Parity。
若要以允许独立验证区块链数据的方式连接以太坊网络,则应使用之前提到的软件运行全节点。
该软件将从其他节点下载区块,并验证其所含交易的正确性。软件还将运行调用的所有智能合约,确保接收的信息与其他节点相同。如果一切按计划运行,我们可以认为所有节点设备均存储相同的区块链副本。
全节点对于以太坊的运行至关重要。如果没有遍布全球的众多节点,网络将丧失其抗审查性与去中心化特性。
通过运行全节点,您可以直接为网络的 健康 和安全发展贡献一份力量。然而,全节点通常需要使用独立的机器完成运行和维护。对于无法(或单纯不愿)运行全节点的用户,轻节点是更好的选择。
顾名思义,轻节点均为轻量级设备,可显著降低资源和空间占用率。手机或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设备均可作为轻节点。然而,降低开销也要付出代价:轻节点无法完全实现自给自足。它们无法与整条区块链同步,需要全节点提供相关信息。
轻节点备受商户、服务供应商和用户的青睐。在不必使用全节点并且运行成本过高的情况下,它们广泛应用于支收付款。
挖矿节点既可以是全节点客户端,也可以是轻节点客户端。“挖矿节点”这个术语的使用方式与比特币生态系统不同,但依然应用于识别参与者。
如需参与以太坊挖矿,必须使用一些附加硬件。最常见的做法是构建 矿机 。用户通过矿机将多个GPU(图形处理器)连接起来,高速计算哈希数据。
矿工可以选择两种挖矿方案:单独挖矿或加入矿池。 单独挖矿 表示矿工独自创建区块。如果成功,则独享挖矿奖励。如果加入 矿池 ,众多矿工的哈希算力会结合起来。出块速度得以提升,但挖矿奖励将由众多矿工共享。
区块链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就是“开放访问”。这表明任何人均可运行以太坊节点,并通过验证交易和区块强化网络。
与比特币相似,许多企业都提供即插即用的以太坊节点。如果只想启动并运行单一节点,这种设备无疑是最佳选择,缺点是必须为便捷性额外付费。
如前文所述,以太坊中存在众多不同类型的节点软件实施方案,例如Geth和Parity。若要运行个人节点,必须掌握所选实施方案的安装流程。
除非运行名为 归档节点 的特殊节点,否则消费级笔记本电脑足以支持以太坊全节点正常运行。不过,最好不要使用日常工作设备,因为节点会严重拖慢运行速度。
运行个人节点时,建议设备始终在线。倘若节点离线,再次联网时可能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同步。因此,最好选择造价低廉并且易于维护的设备。您甚至可以通过Raspberry Pi运行轻节点。
随着网络即将过渡到权益证明机制,以太坊挖矿不再是最安全的长期投资方式。过渡成功后,以太坊矿工只能将挖矿设备转入其他网络或直接变卖。
鉴于过渡尚未完成,参与以太坊挖矿仍需使用特殊硬件(例如GPU或ASIC)。若要获得可观收益,则必须定制矿机并寻找电价低廉的矿场。此外,还需创建以太坊钱包并配置相应的挖矿软件。这一切都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在参与挖矿前,请认真考量自己能否应对各种挑战。(国内严禁挖矿,切勿以身试法)
ProgPow代表 程序化工作量证明 。这是以太坊挖矿算法Ethash的扩展方案,旨在提升GPU的竞争力,使其超过ASIC。
在比特币和以太坊社区,抗ASIC多年来一直是饱受争议的话题。在比特币网络中,ASIC已经成为主要的挖矿力量。
在以太坊中,ASIC并不是主流,相当一部分矿工仍然使用GPU。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将以太坊ASIC矿机引入市场,这种情况很快就会改变。然而,ASIC到底存在什么问题呢?
一方面,ASIC明显削弱网络的去中心化。如果GPU矿工无法盈利,不得不停止挖矿,哈希率最终就会集中在少数矿工手中。此外,ASIC芯片的开发成本相当昂贵,坐拥开发能力与资源的公司屈指可数。这种现状有可能导致以太坊挖矿产业集中在少数公司手中,形成一定程度的行业垄断。
自2018年以来,ProgPow的集成一直饱受争议。有些人认为,它有益于以太坊生态系统的 健康 发展。另一些人则持反对态度,认为它可能导致硬分叉。随着权益证明机制的到来,ProgPoW能否应用于网络仍然有待观察。
以太坊与比特币是一样,均为开源平台。所有人都可以参与协议开发,或基于协议构建应用程序。事实上,以太坊也是区块链领域目前最大的开发者社区。
Andreas Antonopoulos和Gavin Wood出品的 Mastering Ethereum ,以及Ethereum.org推出的 开发者资源 等都是新晋开发者理想的入门之选。
智能合约的概念于20世纪90年代首次提出。其在区块链中的应用带来了一系列全新挑战。2014年由Gavin Wood提出的Solidity已经成为开发以太坊智能合约的主要编程语言,其语法与Java、JavaScript以及C++类似。
从本质上讲,使用Solidity语言,开发者可以编写在分解后可由以太坊虚拟机(EVM)解析的指令。您可以通过Solidity GitHub详细了解其工作原理。
其实,Solidity语言并非以太坊开发者的唯一选择。Vyper也是一种热门的开发语言,其语法更接近Pyth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