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搭建usdt
1. USDT小科普
USDT是由Tether公司发行,锚定美元的数字币。经过几年的发展,USDT已经发展出了四个不同的版本,并且未来有可能会出现更多的版本。
USDT-Omni版本,最早的USDT版本。Omni版本的USDT使用比特币网络的Omni协议进行转账,地址格式和比特币地址完全一样,地址特点为1或3开头,一个典型的Omni USDT地址是这样的 。由于转账速度受限于比特币网络,矿工费较高,Omni版本USDT逐渐在被其他版本所替代,不过Omni版本的USDT目前依然是发行量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版本。
USDT-ERC20版本,使用以太坊网络进行转账的USDT。地址特点为0x开头,一个典型的地址是这个样子。由于以太坊转账速度和矿工费均优于比特币网络,ERC20版本的USDT目前是使用频率最高的USDT。
除了最主要的Omni和以太坊版本,目前还有波场版本的USDT,使用波场网络进行转账的USDT。地址特点为T开头。目前发行量还比较少,不过一些主流交易所也都开始支持。最新USDT也开始在EOS网络上发行,地址特点为长度12个字母和数字的组合。
由于底层网络的不同,钱包中不同版本的USDT不能相互发送。
2. USDT_ERC20和ERC20代币转账提币API接口的调用流程
USDT_ERC20和ERC20的代币都可以按照这个教程来只是代币名字不一样:
ERC20的USDT,就是以太坊的代币。转账手续费低,速度快。
1、ERC20地址收到USDT后(ztPay平台会根据应用配置里面的通知地址进行通知),USDT转账时需要扣ETH作为手续费。ERC20地址收到USDT后是没有ETH的。那么就需要充值ETH。
2、在ztPay平台创建一个ETH地址,往里面冲入一定数量ETH作为手续费资金池。 这个可以在线接口处创建地址 或者自己调用接口创建地址。
3、等这个地址有了ETH,就可以调用ETH的转账接口,往收到USDT_ERC20的地址里面充值0.0035ETH以上作为手续费 。
因为USDT_ERC20转账是扣的当前这个转出地址里面的eth作为手续费。
4、总结:USDT_ERC20这个当前地址里面有usdt,也要有 0.0035以上的eth手续费。那么才可以调用转账接口,开始转账。
USDT_ERC20转账流程:
第一步:首先通过获取地址余额接口(name=usdt_erc20),查询USDT余额包括ETH手续费余额。
第二步:检测ETH手续费是否大于0.0035ETH,大于则即可调用接口转出USDT ,转账完毕。ETH以太坊网络gas limit和gas price设置
第三步:ETH手续费不足则 调用之前准备的ETH手续费资金池地址,往这个地址里面转入至少0.0035的ETH。完毕。等下次执行转账时即可转账成功。
做一个定时任务最好5以上分钟执行一次可以通过以太坊浏览器来查询相关金额:https://eth.tokenview.com/cn/ 或者 https://etherscan.io/
接口参考资料: ztPay数字货币接口文档
3. 以太坊钱包怎么转usdt
数字货币交换
可以通过币币交易换成usdt,也可以直接去c2c出售给商家。
如果兑换成usdt可以转到交易所,或者直接在uniswap兑换成usdt。
4. 币安链的usdt怎么转到以太链
币安链的usdt怎么和以太链是不可以互相转换的。币安作为全球最大的数字货币市场交易所之一,一直以来各方面的政策行为都是很受大家关注的。
拓展资料:
1、以太坊:以太坊(英文Ethereum)是一个开源的有智能合约功能的公共区块链平台,通过其专用加密货币以太币(Ether,简称“ETH”)提供去中心化的以太虚拟机(Ethereum Virtual Machine)来处理点对点合约。以太坊的概念首次在2013至2014年间由程序员Vitalik Buterin受比特币启发后提出,大意为“下一代加密货币与去中心化应用平台”,在2014年通过ICO众筹开始得以发展。截至2018年2月,以太币是市值第二高的加密货币,仅次于比特币。
2、以太链模块化原则:以太坊的不同部分应被设计为尽可能模块化的和可分的。开发过程中,应该能够容易地让在协议某处做一个小改动的同时应用层却可以不加改动地继续正常运行。以太坊开发应该最大程度地做好这些事情以助益于整个加密货币生态系统,而不仅是自身。
3、以太坊通用原则:没有“特性”是以太坊设计哲学中的一个根本性部分。取而代之的是,以太坊提供了一个内部的图灵完备的脚本语言以供用户来构建任何可以精确定义的智能合约或交易类型。想建立一个全规模的守护程序(Daemon)或天网(Skynet),你可能需要几千个联锁合约并且确定慷慨地喂养它们,一切皆有可能。
4、以太坊简介原则:以太坊协议将尽可能简单,即便以某些数据存储和时间上的低效为代价。一个普通的程序员也能够完美地去实现完整的开发说明。这将最终有助于降低任何特殊个人或精英团体可能对协议的影响并且推进以太坊作为对所有人开放的协议的应用前景。添加复杂性的优化将不会被接受,除非它们提供了非常根本性的益处。
5. 以太坊开发(2):在以太坊私有链上的基本操作
在上一讲 如何使用geth搭建以太坊私有链 完成了私有链的搭建,下面介绍在私有链上的基本操作。
启动私有链后在命令行输入:
执行完之后可以查看到生成的账户地址为
查询账户余额:
刚刚创建的私有链账户都是没有余额的,需要通过挖矿才会产生eth,下面介绍如何在私有链上挖矿。
在geth环境下执行:
这时候查看日志geth.log可以看到以太坊私有链有个启动的百分比,到100就正式启动了:
挖矿开始:
这时候有个疑问,挖矿挖到的eth到哪了,其实默认到了eth.account[0],就是第一个账户上:
如何修改挖矿所得的账户:
命令如下:
下面开始进行转账:
这时候出现报错,原因是转账的账户没有解锁,需要输入密码解锁转账的账户才能完成转账操作:
6. 数字货币领域的USDT是什么货币
泰达币(USDT)是一种将加密货币与法定货币美元挂钩的虚拟货币,是一种保存在外汇储备账户、获得法定货币支持的虚拟货币。
很多朋友在进行USDT转账的时候都会出现三种链类型,这个时候就很多人不知道具体选择哪一种,也不知道这几种链类型的区别,心里就会产生谨慎,其实这三种链类型都是可以使用的,致远也将会简单地讲述一下这三种链类型的区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USDT的三种形态分别是:
基于比特币网络的Omni-USDT,充币地址是BTC地址,充提币走BTC网络;
基于以太坊ERC20协议的ERC20-USDT,充币地址是ETH地址,充提币走ETH网络;
基于波场TRC20协议的TRC20-USDT,充币地址是TRON地址,充提币走TRON网络。
1、Omni-USDT
2014年11月,USDT于比特币网络上诞生,于2015年2月正式上线几大主流交易所。在2018年之前,USDT的转账路径只有一条,那就是基于比特币网络的Omni-USDT。Omni-USDT存储在比特币地址上,因此每次转账的时候,需要支付比特币作为矿工手续费。Omni-USDT于比特币网络的链上,黑客攻击的成本很高,所以资产相对安全性较高。但是其交易速度非常慢,已经无法满足当今加密交易市场的需求,但很多大宗交易还是会倾向于Omni-USDT。
2、ERC20-USDT
2018年初,以太坊网络爆红,智能合约普及于区块链应用,ERC20-USDT出现。和Omni-USDT一样,使用ERC20-USDT同样需要支付旷工费,但转账速度有了显著的提升。由于安全性好、转账速度快,ERC20-USDT被市场广泛接受,USDT的发行者泰达公司也开始放弃了比特币Omni,转而支持更高效的以太坊ERC20。随着近期泰达公司多次在以太坊上增发USDT,ERC20-USDT的数量显著增加,目前已超过Omni-USDT总量的50%。除了官方放弃Omni协议以外,主流交易所也开始转向支持ERC20-USDT。7月3日,币安交易所宣布将由OMNI网络切换为ERC20网络,虽然原OMNI网络的USDT可以继续充值并上账,但将无法提现OMNI网络的USDT。
3、TRC20-USDT
2019年4月,泰达公司宣布在波场上发行了基于TRC-20协议的USDT,TRC20-USDT诞生。TRC20-USDT发行时承诺完全公开透明,零转账费,秒级到账。和前两者不同的是,目前TRC20-USDT转账是不收取手续费的,这也是波场打造的一个亮点。但目前TRC20-USDT的发展还不是很成熟,也无法保证安全性。
应该如何区分?
首先要明白一点:三种类型的USDT在交易所内并没有差别,但在链上是不互通的。也就是说Omn上的USDT是无法转到另外两条链上的,所以在交易所充提USDT时一定要留意地址种类。
三者最明显的区别:
Omni-USDT的地址是以1开头
ERC20-USDT的地址是以0x开头
TRC20-USDT的地址是以T开头
那么,应该如何选择?
Omni-USDT的安全性最好,但转账速度太慢。要是你有不着急交易的大额订单,可以优先选择Omni-USDT。
ERC20-USDT的安全性和转账速度居中,适用于数字货币市场的频繁交易。要是你经常做短线交易,可以优先选择ERC20-USDT。
TRC20-USDT的转账速度最快,而且链上转账无需手续费,但安全性比较低。要是你非常在意交易速度,可以考虑TRC20-USDT,建议小额为主。
7. 关于USDT的一点实用小科普
想必每一位币东们都有试过去交易所买过不少辣鸡、山寨、CX、空气币了。
除了一些主流的加密货币如BTC、ETH、EOS交易对外,都会看见另一种稳定币,即USDT。
以法币本位看,USDT是一种比较方便小韭菜们入金兑换其它加密货币的一种方式。因为更容易看到底跌了涨了。
那么到底什么是USDT呢?
USDT是Tether公司推出的基于稳定价值货币美元(USD)的代币Tether USD(下称USDT),号称1USDT=1美元,也就是锚定美元。方便用户可以随时使用法币对其进行1:1兑换。
我们不知道Tether公司有没有严格遵守1:1准备金保证,发一枚就去银行存1美金。目前来看幺蛾子不少,不管它到底会不会雷暴,USDT也还是目前最主流的稳定币之一,你不服也不行,该用还得用,悠着点就是了。既然早晚得出事,我们也只能中午的时候偷偷用了。
扯了大半天,今天主要讲的是关于USDT的种类。
没错,USDT运行到今天,已经不仅仅在一个区块链网络上运行了。一个不留神你的USDT很容易就打水漂了。
USDT目前有运行在三个区块链网络里,其中包括OMNI、ERC20、还有TRC20。它们分别对应于比特币网络、以太坊网络、以及波场网络。
2014年,USDT是首先在比特币区块链上基于OMNI Layer协议发行的。从此获得先发优势一局夺得大半个加密货币的稳定币市场。
2018年,以太坊网络上,基于ERC-20协议发行的USDT正式发行。
2019年,同样在波场网络中,通过TRC20协议发行了波场版本的USDT,也就是USDT-TRON20。
这三个版本的稳定币USDT-OMNI(美元)、USDT-ERC20(以太坊)、USDT-TRC20(波场)是采用不同的协议,属于不同的区块链网络。
最重要的是,它们之间是不兼容的,并不能互相转账。
划重点: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那么怎么区分它们是不同网络呢?很简单,就看地址开头。
USDT-OMNI(比特币网络)地址是以1开头
USDT-ERC20(以太坊)地址是以0x开头
USDT-TRC20(波场)地址是以T开头
切记,别再转错了。
那么关于优劣方面,由于OMNI是基于比特币网络的,其安全系数比较高,而且支持更多的交易所,基本上所有交易所上线的第一个USDT版本都会是OMNI版本的,如果只有一个版本的那就是它了。
除此之外,我们考虑的另一个因素就是转账的速度,OMNI的速度很慢,以太坊版本的USDT-ERC20速度上会有一些提高,矿工费有多有少,视拥堵程度。个人觉得如果速度没有很大的提升,而转账费用也没有足够的优势的话,用的人应该不多,目前看也是如此。
来自波场版本的USDT-TRC20号称零转账费,秒级到账,目前接入的交易所貌似也不多。如果真的体验有更大的提升相信也有部分用户选择。
相较于USDT这种黑历史很多,幺蛾子也多,早晚雷暴的稳定币,个人还是建议早点换其它诸如Dai之类的去中心化的稳定币好过。
8. 5G会员升级包资费
您好,中国电信5G会员升级包资费为29元每月,包内含10G国内流量可主副卡共享使用,还赠送会员权益,办理地址:网页链接
回答仅供参考,由于电信业务以及政策不定期变动,所以具体套餐或政策请以电信网上营业厅或者电信掌上营业厅发布为准。
9. 以太坊私有链搭建(2)--修改挖矿难度
官放解释就不多说了,Difficulty值越大,越难出区块,意味着交易不容易确认,默认的机制是难度越来越大,对私有链一般是不可接受的,当然这个值也不是越小越好,这样的话也会让机器的很卡,所以这个值要根据项目自己确定。
创世区块中的的难度能影响整体的挖矿速度,但是并不能改变难度上升这个趋势,所以在自己的项目中,仅仅在创世区块中指定难度是不够的。
当前geth版本 1.7 unstable
源文件 consensus/ethash/consensus.go 行290
好了,这里也不多想怎么实现了,我也看不懂,简单改下返回难度为恒定值就会~~
将这个函数改为
重新make geth,试试看出块难度是不是恒定了。
10. USDT的种类有几种
USDT是中心化的公司Tether发行的,目前市场上存在着3种不同类型的USDT。
第一种是基于比特币的USDT (基于Omni协议发行)。 这种USDT存储在比特币地址上,所以每次转账(链上转账)时,都需要支付少量的比特币作为矿工费。
除了转账需要比特币作为矿工费之外,每发起一笔USDT转账,都会对应地生成一笔数量极小的比特币转账。所以,每发起一笔基于比特币的USDT转账,钱包地址中至少要有0.0002个比特币才能保证转账成功。同时,收款方在收到一笔 USDT转账时,也会收到一笔最小金额的比特币转账。
第二种是基于以太坊的USDT(基于ERC-20协议发行)。这种USDT存储在以太坊地址上,相对应的,每次转账(链上转账)时,需要消耗Gas,也就是ETH。
目前,市场上的USDT主要集中在比特币和以太坊上。
第三种USDT是基于TRON网络(波场)发行的USDT。基于TRON网络的TRC-20 USDT,存储在TRON的地址当中,充值、提现都是通过TRON网络进行,而且转账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