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币种行情 » mtl与ltc发挥了多大作用

mtl与ltc发挥了多大作用

发布时间: 2023-04-26 19:47:26

1. 任正非最新讲话:2014,华为怎么干

以下是任正非讲话全文:

古时候有个寓言,兔子和乌龟赛跑,兔子因为有先天优势,跑得快,不时在中间喝个下午茶,在草地上小憩一会啊!结果让乌龟超过去了。华为就是一只大乌龟,二十五年来,爬呀爬,全然没看见路两旁的鲜花,忘了经济这二十多年来一直在爬坡,许多人都成了富裕的阶层,而我们还在持续艰苦奋斗。爬呀爬……一抬头看见前面矗立着“龙飞船”,跑着“特斯拉”那种神一样的乌龟,我们还在笨拙地爬呀爬,能追过他们吗?

一、大公司不是会必然死亡,不一定会惰怠保守的。否则不需要努力成为大公司。

宝马追不追得上特斯拉,一段时间是我们公司内部争辩的一个问题。多数人都认为特斯拉这种颠覆式创新会超越宝马,我支持宝马不断地改进自己、开放自己,宝马也能学习特斯拉的。汽车有几个要素:驱动、智能驾驶(如电子地图、自动换档、自动防撞、直至无人驾驶……)、机械磨损、安全舒适。后两项宝马居优势,前两项只要宝马不封闭保守,是可以追上来的。当然,特斯拉也可以从市场买来后两项,我也没说宝马必须自创前两项呀,宝马需要的是成功,而不是自主创新的狭隘自豪。

华为也就是一个“宝马”(大公司代名词),在瞬息万变,不断涌现颠覆性创新的信息社会中,华为能不能继续生存下来?不管你怎么想,这是一个摆在你面前的问题。我们用了二十五年的时间建立起一个优质的平台,拥有一定的资源,这些优质资源是多少高级干部及专家浪费了多少钱,才积累起来的,是宝贵的财富。过去所有失败的项目、淘汰的产品,其实就是浪费(当然浪费的钱也是大家挣来的),但没有浪费,就没有大家今天坐到这儿。我们珍惜这些失败积累起来的成功,若果不固步自封,敢于打破自己既得的坛坛罐罐,敢于去拥抱新事物,华为不一定会落后。当发现一个战略机会点,我们可以千军万马压上去,后发式追赶,你们要敢于用投资的方式,而不仅仅是以人力的方式,把资源堆上去,这就是和小公司创新不一样的地方。人是最宝贵因素,不保守,勇于打破目前既得优势,开放式追赶时代潮流的华为人,是我们最宝贵的基础,我们就有可能追上“特斯拉”。

1、聚焦。我们是一个能力有限的公司,只能在有限的宽度赶超美国公司。不收窄作用面,压强就不会大,就不可以有所突破。我估计战略发展委员会对未来几年的盈利能力有信心,想在战略上多投入一点,就提出潇洒走一回,超越美国的主张。但我们只可能在针尖大的领域里领先美国公司,如果扩展到火柴头或小木棒这么大,就绝不可能实现这种超越。

我们只允许员工在主航道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不能盲目创新,发散了公司的投资与力量。非主航道的业务,还是要认真向成功的公司学习,坚持稳定可靠运行,保持合理有效、尽可能简单的管理体系。要防止盲目创新,四面八方都喊响创新,就是我们的葬歌。

大数据流量时代应该是很恐怖的,因为我们都不知道什么叫大数据。流量之大也令人不可想象。我说的大数据与业界说的也不一样,业界说的大数据,不是大,而是搜索,如邬贺铨院士说的,数据的挖掘、分析、归纳、使用,使数据创造出价值。我说的大数据是指数据流的波涛汹涌,指不知道有多么大的数据要传输与储存。当然我们希望传输的是净水,但我们也阻挡不了垃圾信息的来回被传输与储存,使得大数据更大。不要为互联网的成功所冲动,我们也是互联网公司,是为互联网传递数据流量的管道做铁皮。能做太平洋这么粗的管道铁皮的公司以后会越来越少;做信息传送管道的公司还会有千百家;做信息管理的公司可能有千万家。别光羡慕别人的风光,别那么互联网冲动。有互联网冲动的员工,应该踏踏实实的用互联网的方式,优化内部供应交易的电子化,提高效率,及时、准确地运行。我们现在的年度结算单据流量已超过两万五千亿(人民币),供应点也超过五千个。年度结算单据的发展速度很快会超过五万亿的流量。深刻地分析合同场景,提高合同准确性,降低损耗,这也是贡献,为什么不做好内“互联网”呢。我们要数十年的坚持聚焦在信息管道的能力提升上,别把我们的巨轮拖出主航道。

网络可能会把一切约束精神给松散掉,若没有约束精神,我们还会不会是一个主洪流滚滚向前进?大家唱《中国男儿》,别人很震惊,这个时代还有这么多人来唱这种歌?在我们公司,眼前还有几千个核心骨干的团结,从而团结带领了十五万员工。所以我们必然胜利。

2、我们要持续不懈的努力奋斗。乌龟精神被寓言赋予了持续努力的精神,华为的这种乌龟精神不能变,我也借用这种精神来说明华为人奋斗的理性。我们不需要热血沸腾,因为它不能点燃为基站供电。我们需要的是热烈而镇定的情绪,紧张而有秩序的工作,一切要以创造价值为基础。

我们要正视美国的强大,它先进的制度、灵活的机制、明确清晰的财产权、对个人权利的尊重与保障,这种良好的商业生态环境,吸引了全世界的优秀人才,从而推动亿万人才在美国土地上创新、挤压、井喷。硅谷那盏不灭的灯,仍然在光芒四射,美国并没落后,它仍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特斯拉不就是例子吗?我们追赶的艰难,决不像喊口号那么容易。口号连篇,就是管理的浪费。徐直军说的潇洒走一回是指不怕失败,不怕牺牲,努力为发展而奋斗。任何工作,我们都要从创造价值来考核评价。

超宽带时代会不会是电子设备制造业的最后一场战争?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对我来说应该是。如果我们在超宽带时代失败,也就没有机会了。这次我在莫斯科给兄弟们讲,莫斯科城市是一个环一个环组成,最核心、最有钱的就是大环里,我们十几年来都没有打进莫斯科大环,那我们的超宽带单独在西伯利亚能振兴吗?如果我们不能在高价值区域抢占大数据流机会点,也许这个代表处最终会萎缩、边缘化。这个时代在重新构建分配原则,只有努力占领数据流的高价值区,才有生存点。我们已经打进东京、伦敦……,相信最终也会打进莫斯科大环……。

3、自我批判是拯救公司最重要的行为。从“烧不死的鸟是凤凰”,“从泥坑里爬出的是圣人”,我们就开始了自我批判。正是这种自我纠正的行动,使公司这些年健康成长。

满足客户需求的技术创新和积极响应世界科学进步的不懈探索,以这两个车轮子,来推动着公司的进步。华为要通过自我否定、使用自我批判的工具,勇敢地去拥抱颠覆性创新,在充分发挥存量资产作用的基础上,也不要怕颠覆性创新砸了金饭碗。

我们的2012实验室,就是使用批判的武器,对自己、对今天、对明天批判,以及对批判的批判。他们不仅在研究适应颠覆性技术创新的道路,也在研究把今天技术延续性创新迎接明天的实现形式。在大数据流量上,我们要敢于抢占制高点。我们要创造出适应客户需求的高端产品;在中、低端产品上,硬件要达到德国、日本消费品那样永不维修的水平,软件版本要通过网络升级。高端产品,我们还达不到绝对的稳定,一定要加强服务来弥补。

这个时代前进得太快了,若我们自满自足,只要停留三个月,就会注定会从历史上被抹掉。正因为我们长期坚持自我批判不动摇,才活到了今天。今年,董事会成员都是架着大炮《炮轰华为》;中高层干部都在发表《我们眼中的管理问题》,厚厚一大摞心得,每一篇的发表都是我亲自修改的;大家也可以在心声社区上发表批评,总会有部门会把存在的问题解决,公司会不断优化自己的。

二、价值观是组织的核心与灵魂。未来组织的结构一定要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组织的目的是实现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我们用了二十五年时间,在西方顾问的帮助下,经数千人力资源的职业经理与各级干部、专家的努力,我们基本建立了如胡厚昆所描述的金字塔式的人力资源模型,并推动公司成功达到400亿美金的销售规模。建立金字塔模型的数千优秀干部、专家是伟大的,应授予他们“人力资源英雄”的荣誉,没有他们的努力与成功,就不可能进行今天的金字塔改造。金字塔管理是适应过去机械化战争的,那时的火力配置射程较近,以及信息联络落后,所以必须千军万马上战场,贴身厮杀。塔顶的将军一挥手,塔底的坦克手将数千辆坦克开入战场,数万兵士冲锋去贴身厮杀,才能形成足够的火力。而现代战争,远程火力配置强大,是通过卫星、宽带、大数据,与导弹群组、飞机群、航母集群……来实现。战争是发生在电磁波中,呼唤这些炮火的不一定再是塔顶的将军,而是贴近前线的铁三角。千里之外的炮火支援,胜过千军万马的贴身厮杀。我们公司现在的铁三角,就是通过公司的平台,及时准确、有效地完成了一系列调节,调动了力量。今天我们的销售、交付、服务、财务,不都是这样远程支援的吗?前线铁三角,从概算、投标、交付、财务……,不是孤立一人在作战,而是后方数百人在网络平台上给予支持。这就是胡厚昆所说的“班长的战争”。铁三角的领导,不光是有攻山头的勇气,而应胸怀全局、胸有战略,因此,才有少将连长的提法。为什么不叫少校?这只是一种形容词,故意夸大,让大家更注意这个问题,并不是真正的少将。谁能给你授少将军衔,除非你自己去买颗钮扣缝到衣领上,缝一颗算少将,缝两颗就是中将了。

1、要按价值贡献,拉升人才之间的差距,给火车头加满油,让列车跑得更快些及做功更多。践行价值观一定要有一群带头人。人才不是按管辖面来评价待遇体系,一定要按贡献和责任结果,以及他们在此基础上的奋斗精神。目前人力资源大方向政策已确定,下一步要允许对不同场景、不同环境、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人力资源政策适当差异化。

我把“热力学第二定理”从自然科学引入到社会科学中来,意思就是要拉开差距,由数千中坚力量带动十五万人的队伍滚滚向前。我们要不断激活我们的队伍,防止“熵死”。我们决不允许出现组织
“黑洞”,这个黑洞就是惰怠,不能让它吞噬了我们的光和热,吞噬了活力。

2、我们将试点“少将连长”,按员工面对项目的价值与难度,以及已产生的价值与贡献,合理配置管理团队及专家团队。传统金字塔的最底层,过去级别最低,他们恰恰是我们面对CEO团队、面对复杂项目、面对极端困难突破的着力点……。过去的配置恰恰是最软点着力。

我们是要让具有少将能力的人去作连长。支持少将连长存在的基础,是你那儿必须有盈利。我不知道在座各位是否有人愿意做雷锋少将,我是不支持的,雷锋是一种精神,但不能作为一种机制。我们要从有效益,能养高级别专家、干部的代表处开始改革,“优质资源向优质客户倾斜”。只有从优质客户赚到更多的钱,才能提高优质队伍的级别配置,否则哪来的钱呢?

3、内部人才市场、战略预备队的建设,是公司转换能力的一个重要方式。是以真战实备的方式,来建立后备队伍的。

内部人才市场,是寻找加西亚与奋斗者的地方,而不是落后者的摇篮。内部人才市场促进的流动,不仅让员工寻找自己最适合发挥能量的岗位,也是促进各部门主管改进管理的措施,流动就焕发出生命力。

公司要逐步通过重装旅、重大项目部、项目管理资源池这些战略预备队,来促进在项目运行中进行组织、人才、技术、管理方法及经验……的循环流动。从项目的实现中寻找更多的优秀干部、专家,来带领公司的循环进步。

要让人人明白希望在自己手里,努力终会有结果,是金子终会发光的。不埋怨,不怀念,努力前行。那些“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的人,虽然记功碑写不上他什么,写得出成绩的是将军,写不出成绩的可能是未来的统帅,统帅是组织好千军万马。谁搞得清统帅内心的世界怎么成长的,无私就是博大。

三、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来源于严格、有序、简单的认真管理。

数据流量越来越大,公司也可能会越来越大。公司可以越来越大,管理决不允许越来越复杂。

公司管控目标要逐步从中央集权式,转向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呼唤炮火,让前方组织有责、有权;后方组织赋能及监管。这种组织模式,必须建立在一个有效的管理平台上,包括流程、数据、信息、权力……。历经二十多年来的努力,在西方顾问的帮助下,华为已经构建了一个相对统一平台,对前方作战提供了指导和帮助。在此基础,再用五至十年的时间,逐步实现决策前移及行权支撑。

郭平说:我们的增长方式要从优先追求规模成长,转向效率、效益驱动。项目经营管理是我们的重要手段,也是各级管理者的基本技能。绩效管理是公司干部管理优化、业务变革的实现形式与支撑保障,对责任结果与绩效的理解,要从更宽泛、更长远来看问题。现在我们的考核指标已经改革,未来还会不断减少过程考核的指标,结果比过程更重要。我们要紧紧地把握财经管理变革的正确方向。财经管理对准的是价值创造,而不是价值分配。我们要继续坚持做厚客户及供应商界面,简化内部的核算和考核。

华为的管理进步,正如郭平说的,要立足在项目管理进步的基础上,要好好培养及选拔项目管理的八大员,建立起成熟的程序、庞大的优质管理队伍。我们要以战略预备队的方式,建立起项目管理的干部、专家资源池,要通过人员循环流动任职的方式,把先进的方法、高效的能力,传递到代表处去。要善于发现金种子,并让他们到各地去开花。这些变革都是各级组织发挥价值创造的机会,也是培养干部、识别干部的实践基地。

这些年在管理变革中,涌现出大批优秀人才,我们从选拔“蓝血十杰”开始,对他们实施表彰,以鼓励那些默默无闻作出贡献的人。郭平说要寻找“蓝血十杰”,我认为一定要找到并授予他们光荣,而且逐级的评选鼓舞那些做出贡献的人。我们不仅要选拔未来优秀人才,也不要忘记历史功臣,才能让未来迈进的步伐更加坚定。新生力量取代我们,是历史规律,但过去为公司发展牺牲了青春、健康、生命的人,永远都要记住他们曾经为华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们一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来看待整体管理构架的进步,系统地、建设性地、简单地,建筑一个有机连接的管理体系,要端到端地打通流程,避免孤立改革带来的壁垒。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坚持账实相符,不准说假话。我们要努力使内部作业数据在必要的职责分离约束下,尽可能地减少一跳,提高运营效率。

不单单是技术、市场上……要进步,我们要使管理严格、有序、简单,内部交易逐步电子化、信息化,基于透明的数据共同作业。我们要实现计划预算核算的闭环管理,以保障业务可持续发展,规避风险和敢于投资要平衡发展。

各级干部要互相知晓,财务干部要懂些业务,业务干部应知晓财务管理。有序开展财经和业务的干部互换及通融,财务要懂业务,业务也要懂财务,混凝土结构的作战组织,才能高效、及时、稳健地抓住机会点,在积极进攻中实现稳健经营的目标,使公司推行的LTC、IFS能真正发挥作用。通过闭环管理来完善干部的考核与选拔。

2002年开干部大会是在IT泡沫破灭,华为濒于破产、信心低下的时候召开的,董事会强调在冬天里面改变格局,而且选择了鸡肋战略,在别人削减投资的领域,加大了投资,从后十几位追上来。那时世界处在困难时期,而华为处在困难的困难时期,没有那时的勇于转变,就没有今天。今天华为的转变是在条件好的情况下产生的,我们号召的是发展,以有效的发展为目标。我们应更有信心超越,超越一切艰难险阻,更重要的是超越自己。

从太平洋之东到大西洋之西,从北冰洋之北到南美南之南,从玻利维亚高原到死海的谷地,从无边无际的热带雨林到赤日炎炎的沙漠……,离开家乡,远离亲人,为了让网络覆盖全球,数万中、外员工,奋斗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华为人的艰苦奋斗,我们肩负着为近三十亿人的通信服务,责任激励着我们,鼓舞着我们。

我们的道路多么宽广,我们的前程无比辉煌,我们献身这壮丽的事业,无比幸福,无比荣光。

二○一三年十二月三十日

2. LTC流程拆解

LTC,leads to cash是指从线索到回款的企业交付流程,是为客户创造价值,让客户最有感知的流程之一。

LTC可以进一步拆解为LTB、BTO、OTD、DTC,4个子流程。

LTB,leads to bid,标前流程,商机→中标。涉及商机管理、需求解读、订单准入等。

BTO,bid to order,标后流程,中标→下单。涉及方案选配、降本选配等。

OTD,order to deliver,交付流程,下单→交付。包括下单选配、订单评审、产能均衡、自动排程等,是当前大多数企业的业务阵地,核心体现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DTC,deliver to cash,回款流程,交付→回款。价值回收,涉及客户信用管理、财务应收/预收、坏账、呆账、订单关闭、合同收尾等。

LTC流程管理的核心是:前端防杂,中间防乱,后端减重。

LTC流程变革的本意是要实现快交付。快交付,不是说我们订单交付周期越短越好,而是说我们能深刻理解企业战略与经营需求,在客户需求的时间内及时将产品交付到客户的手上。

3. 谁知道华为的MTL(市场到商机)流程框架

如图:

华为的流程管理,借鉴了业界领先的实践,总结自身流程运作管理后,整理出一套全球流程管理的规则和制度。

流程要反映业务的本质,尤其是完整系统地反映业务的本质,业务中的各关键及其管理不要在流程体系外循环,基于流程建设的管理体系(IPD/LTC/ITR),是一个运营系统,是一个业务操作系统。

变革的目的就是要多产粮食(销售收入、利润、优质交付、提升效率、账实相符?)以及增加土地肥力(战略贡献、客户满意、有效管理风险),不能对这两个目的直接或者间接做出贡献的流程制度都要简化。

华为老板任正非的变革基本管理哲学思想是:以规则的确定来对付结果的不确定,目标是多产粮食和增加土地肥力。

(3)mtl与ltc发挥了多大作用扩展阅读

管理变革,一定是需要业务流程来承载,才可能落到实处,否则就变成空谈。而基于流程建设的管理体系是一个运营系统,是一个业务操作系统,其中最重要的是落实到组织中,就是流程化的组织建设和运作。构建公司的流程体系就是构建公司的运营系统,业务是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流也要是从客户中来,到客户中去。

这就讲到“铁三角”运作,就是 AR(客户经理)+SR(产品经理)+FR(服务经理),团队作战!LTC 的“铁三角”团队既是合作关系,但又有明确分工,客户经理负责客户关系,想尽办法获得客户支持,;产品经理,负责整合背后支撑资源包括研发,给客户最合适的解决方案;服务经理,负责提供服务方案及其客户的网络建设;

4. 破界突围之路:浅谈流程框架及流程中转站

  以前的文章有论述过,基于经营战略,一方面要做年度经营预算、输出指标及目标;一方面要推导价值链模型,通过流程规划,输出流程框架。

  其实,制造型企业的流程框架有很强的相似性,例如华为的核心业务流程(不含管理及辅助流程)主要包括:

  从纵向维度:战略与执行流程(简称DSTE:Develop Strategy to Execution)、集成产品开发流程(简称IPD:Integrated Proct Developmeng)、市场与开发流程(简称MTL:Maket to Lead)

  从横向维度:商机到回款流程(简称LTC:Lead to Cash)、订单到交付流程(简称OTD:Order to Delivery)、问题到解决(简称ITR:Issue to Resolution)、集成供应链流程(简称ISC:Integrated Supply Chain)

  最近,我们在思路流程边界或中转站的问题。流程即业务,天然是端到端的,但企业不可能是一条流程绘到底,而是有核心的主干流程,并构成整体的流程框架。

  那么,流程之间的中转站是什么呢?

  我们认为,企业直接产生的价值的流程有2条:一是LTC流程,另外一个是ITR流程。因为LTC流程产生回款,让产品和服务变现。而ITR流程产生服务收入,或解决客户问题提客户满意度后,产生二次销售。

  先谈LTC流程与其它流程的交互,IPD流程输出产品及产品解决方案,它可能来自LTC中的客需或来自MTL流程的市场洞察;

  所以,LTC流程中的客需形成IPD流程的输入,反过来,IPD输出的产品或产品解决方案最终反应在LTC流程中的抢单上;即,LTC流程与IPD流程互为输入。

  有些观点会认为LTC流程中会包含两个子流程,一个是订单开发流程(IPD解决产品0→1,而订单开发流程基于LTC中的客需,结合IPD输出的产品,解决1→N);另外一个流程是订单交付流程;

  ITR流程的闭环分几个层次,一个是快速解决客户反馈的问题(灭火型,主要由售后负责);

  另一个是将ITR流程的问题形成设计标准、工艺标准,输入到IPD流程中,从产品源头进行闭环杜重错;

  同时,ITR流程的问题还可以结构化(如客户、渠道、产品、问题等),与LTC流程进行连接,在销售下单时调取历史问题,进行校验;换句话说,ITR流程可以形成IPD流程、LTC流程的输入;

  ISC流程也是企业非常重要的流程之一,70%以上的成本与该流程相关;

  它的源头可以来自年度规划(或销售预测等),如进行年度品类供应商的引入和淘汰规划;也可以来自IPD中新产品的开发或LTC新增物料的需求,形成新的寻源;它最终要回到OTD流程上(支撑快速交付);

  DSTE的流程,是从经营战略出发,形成年度规划、重点任务和绩效,并落地执行,往往作用于企业所有核心流程;

  简单小结下:

  DSTE流程owner为企业最高经营者(总裁或总经理),与企业核心业务流程均会产生关联;

  IPD流程owner为研发负责人,MTL流程、LTC流程、ITR流程形成其输入,IPD输出到LTC流程中;

  MTL流程owner为市场负责人,它源于市场洞察,形成对IPD流程的输入;

  LTC流程owner为销售负责人,商机、MTL流程、ITR流程形成其输入,LTC可含订单产品开发和订单交付流程;

  ISC流程owner为供应链负责人,销售预测、LTC流程、IPD流程形成其输入,ISC输出到OTD流程中。

5. 请问obj文件导出时,附带的mtl文件有什么作用。。。

obj文件描述模型的几何结构,mtl文件描述模型几何关联的材质信息和纹理信息。

6. 谁知道华为的MTL(市场到商机)流程框架

LTC 是华为的主流程,从线索发现开始,直至收回现金,端到端地拉通。在不同的流程环节卷入不同的角色,并且和其他流程集成协作,在流程中把质量、运营、内控、授权、财经的要素放到流程中去,一张皮运作。

LTC流程主要分三大段:管理线索、管理机会点、管理合同执行。

管理变革,一定是需要业务流程来承载,才可能落到实处,否则就变成空谈。而基于流程建设的管理体系是一个运营系统,是一个业务操作系统,其中最重要的是落实到组织中,就是流程化的组织建设和运作。

构建公司的流程体系就是构建公司的运营系统,业务是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流也要是从客户中来,到客户中去。那么,基于流程的角色和组织的建设和运作是啥样呢?这就讲到“铁三角”运作,就是 AR(客户经理)+SR(产品经理)+FR(服务经理),团队作战。

LTC 的“铁三角”团队既是合作关系,但又有明确分工,客户经理负责客户关系,想尽办法获得客户支持,;产品经理,负责整合背后支撑资源包括研发,给客户最合适的解决方案;服务经理,负责提供服务方案及其客户的网络建设。

(6)mtl与ltc发挥了多大作用扩展阅读:

华为自2015年开始牵头构建国内大数据商业生态圈,希望通过“大数据1+6商业模式”与国内大数据领域的企业、科研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共同推动国内大数据行业的进步与发展,与合作伙伴一起打造大数据整合解决方案并推动大数据应用落地。

数据堂作为在新三板上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挂牌上市的大数据交易及服务企业,成为了华为选中的优秀合作伙伴之一。据了解,数据堂此前已经为国内外多家顶尖的互联网企业、高科技企业提供了专业的数据服务解决方案。

华为“大数据1+6商业模式”内容包括:1个基础大数据平台,即以华为企业级大数据分析平台FusionInsight、华为云计算服务、硬件构建的大数据基础平台;6类大数据合作伙伴,包含大数据源、海量数据组织、大数据挖掘分析、大数据商业应用、大数据可视化、大数据顶层设计等。

其中大数据源在整个“大数据1+6商业模式”中具有核心战略地位,是一切大数据分析、应用的基础。数据堂作为国内最大的大数据源提供商,凭借其技术优势、海量数据源和创新的商业模式引来了华为的重点关注。

数据堂总裁齐红威表示,双方战略合作旨在通过技术、产品、平台、项目、渠道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共同开拓各大行业客户,打造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7. 谁知道华为的MTL(市场到商机)流程框架

如图:

看到LTC流程是华为17个一级流程之一,承载了从线索到回款的业务流,所以我们不能孤立的去看LTC流程,要从华为的这个业务流程框架来了解LTC流程,IPD流程从客户需求到产品;

MTL流程从市场到线索,LTC流程从线索到回款,ITR流程从问题到解决,端到端的定义了客户价值创造的业务活动;执行类流程调用使能类流程,给使能类流程提要求;支撑类流程为使整个公司能够持续高效、低风险运作而存在。

(7)mtl与ltc发挥了多大作用扩展阅读

从组织的绩效目标需要组织中的每个人各司其职来实现,因此需要继续往下分解成个人的绩效目标;

个人绩效目标包含与个人岗位职责紧密相关的某些组织绩效目标以及围绕岗位职责的个人业务目标、人员管理目标(此项仅针对管理者)和实现个人目标相关的能力提升计划几部分组成。组织氛围调查、MFP(经理人反馈计划)的结果是管理者人员管理改进目标的设定的输入,任职能力牵引是个人能力改进目标的输入等。

公司层面通过任职资格的牵引和学习平台帮助个人任职能力的持续进步,满足业务战略需要。十几年前曾经有这么一个说法:只要组织执行力够强,就可以把错误的战略执行正确。这个说法应该是错误的。因为组织执行力越强,如果方向错了,组织偏离航道的风险就越大。所以还是要先找对方向,做正确的事。

8. LTC概述与核心精要

销售关乎企业生死,可是很多企业的销售流程体系是散乱无序、效率低下;没能洞察市场寻找更多商机,项目线索不够多,即便有了项目线索也因为没能尽早有效跟踪培育线索而失去项目机会;难以快速响应客户需求;面向客户界面混乱,销售人员基本是单兵作战,难以形成战斗力,很多销售人员销售经验能力又不足,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市场中标概率小、中标了交付也存在各种各样风险与问题、回款缓慢甚至最后成为“烂尾工程”应收帐款巨大.......这时候,就很有必要梳理并重造流程,并且基于流程,进行销售能力提升,构建出有执行力、有创造力、有活力的狼性营销组织。

华为LTC销售流程变革项目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其经验值得各企业参考。其基本方法是,梳理并再造销售流程,并且把合适的销售方法、销售理念等嵌入到流程当中,同时还会组织很多场销售能力赋能培训,并提供相应的工具和模板,使得企业获得的不仅是“生硬而冷冰冰”的新销售流程,而是整个销售体系升级(包括流程、销售方法、销售工具、销售模板、人员软能力等等),努力达到这样的目标:构建出优秀的销售组织能力,未来企业项目的成功与否不再严重依赖销售个人能力及其偶然性,而是用组织能力、制度去保障提升销售成功率。新员工入职,只要经过新的销售体系培训,并按照销售流程去进行项目运作,那么可达到资深老销售的水平,确保一定的项目成功率。(不再像过去,如果资深老销售离职,就会严重影响业绩,从而实现“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销售组织体系和流程足够成熟,人员流动对业绩冲击变小)。

许浩明老师有幸被华为抽调加入了LTC变革项目华为团队方案组与埃森哲咨询团队深度合作,一起完成了华为LTC项目的方案设计与推行,因此,在这里做些分享,希望对其他企业有一定启发,少走一些弯路.......

为什么华为要下决心花费几十亿来做LTC变革项目呢?因为华为已感觉到LTC项目启动之前的流程支离破碎,没有跨部门的结构化流程,没有统一端到端拉通,效率不高,项目运作质量差,制约华为发展......,通过早些年的研发IPD变革项目,华为产品研发有了长足发展,可是销售线明显感觉跟不上业务发展需要,因此决心对销售流程“动大手术”,就像要成为武林高手,需打通任督二脉一样,华为希望,努力打通企业的任督二脉:研发(IPD)和销售(LTC)两条主流程(脉络),以促进和支撑业务快速发展,成为顶尖高手。

可是,LTC项目涉及了公司的正在运行中所有销售业务(项目启动之时销售收入已超3000亿),困难程度可想而知,有人比喻说,LTC变革项目就像是高速公路上给奔跑着的跑车换轮胎。确实是很有挑战的,因为不能影响公司业务呀,怎么办?所以当时变革项目我们就要谨慎地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问题调研(面向全球各一线发问卷调查,当面访谈一部分一线,再结合从一线回来的专家的意见,归类总结出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第二阶段是方案规划设计阶段。埃森哲与华为进行梳理,输出切实可行的细化方案(这个过程,华为专家和埃森哲不断地探讨,不断地聆听一线的反馈意见,不断地优化,无数个轮回碰撞,争吵,最终才形成一个阶段性方案);第三阶段是IT开发阶段(流程的落地,需要IT系统来承载,让所有的关键任务活动都在IT系统里跑起来,最后LTC的IT就是只要有网络,只需在IE等浏览器输入网址即可访问使用);第四阶段是找代表处进行试点,然后再优化流程;第五阶段是找各不同区域的典型代表处来试点,然后继续优化流程;第六阶段是小面积推行,然后继续优化流程;第七阶段就是流程成熟,可大面积推广;第八阶段是不断收集问题反馈进行流程优化,发布给全球各区域使用。

另外,在LTC变革项目里,华为方案组不仅与埃森哲咨询顾问合作讨论梳理并再造销售流程,并且还和其他咨询公司合作,把其他咨询公司合适的销售方法、销售理念(如SPI解决方案销售方法)等嵌入到销售流程当中,同时我们方案组建立或刷新了许许多多华为销售工具与模板,还组织无数场销售能力赋能培训,使得项目组结果不仅是“生硬而冷冰冰”的新销售流程,而是整个销售体系升级(包括流程、销售方法、销售工具、销售模板、人员软能力等等),努力达到这样的目标:构建出优秀的销售组织能力,未来项目的成功与否不再严重依赖销售个人能力及其偶然性,而是用组织能力、制度去保障提升销售成功率。新员工入职,只要经过新的销售体系培训,并按照销售流程去进行项目运作,那么可达到资深老销售的水平,确保一定的项目成功率。(不再像过去,如果资深老销售离职,就会严重影响业绩!从而实现“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销售组织体系和流程足够成熟,人员流动对业绩冲击变小)。最后,我们LTC项目组的部分输出件如下:

《公司各流程关系总概览图》;《销售流程总概览图V1.1》;《线索管理流程V1.1》;《项目立项流程V1.1》;《线索跟踪培育流程V1.1》;《投标流程V1.1》;《合同评审流程V1.1》;《需求引导流程V1.1》;《合同谈判流程V1.1》;《合同签订流程V1.1》;《合同履行流程V1.1》;《方案设计流程V1.1》;《投标价格申请决策流程V1.1》;《销售项目策划报告模板V1.1》;《痛苦链分析模板V1.1》;《销售项目失败总结模板V1.1》;《销售引导九格构想模型模板V1.1》;《客户决策链分析(客户关系分析)模板V1.1》;《关键人物表模板V1.1》;《产品KeyMessage模板V1.1》;《项目运作checklist模板V1.1》;《洞察客户(客户档案)模板V1.1》;《全球山头项目模板V1.1》;《大客户管理模板V1.1》;《如何与CXO对话培训材料V1.1-学员版》;《谈判的道法术培训材料V1.1-学员版》;《向华为学习狼性营销培训材料V1.1-学员版》;《项目运作与管理培训材料V1.1-学员版》;《品牌营销培训材料V1.1-学员版》;《打造高绩效团队培训材料V1.1-学员版》;《华为执行力为何很强培训材料V1.1-学员版》;《狼性渠道管理培训材料V1.1-学员版》;《塑造卓越的企业文化培训材料V1.1-学员版》;《谁杀死了合同?V1.1-学员版》;《以终为始的目标与计划管理V1.1-学员版》;《战略管理、战略解码与战略执行V1.1-学员版》;《中层管理领导能力提升V1.1-学员版》;《跨部门的沟通与协作V1.1-学员版》;《华为质量管理体系V1.1-学员版》;

这点,值得其他企业参考借鉴,流程再造不仅仅是建立输出一些流程文件,而是升级组织销售能力,唯此,才能达到提高市场竞争力的目的,决不能为了仅仅为了造流程而造流程。

华为在管理变革、管理创新与流程再造方面,如下的一些做法也很值得参考:

1、华为有魄力,舍得投入。与很多企业老板的格局明显是不同的。很多企业老板,认为管理就那么回事,管理道理都懂,遇到管理问题,内部员工自己去讨论讨论,改一改流程和管理方法修修补补即可,觉得请顾问是在浪费钱财。殊不知,因为舍不得请顾问投入,而自己看待自己企业问题往往有局限性,同时也没那个决心和魄力(自己难以下手革自己的命),使得管理总是欠缺些什么,导致错失了发展良机,最终可能碌碌无为或者被市场竞争对手淘汰。

2、华为居安思危地不断“折腾”,不管变革,不断激活组织、激活人性。绝大多数企业,除非万不得已,否则是乐于呆在自己的“舒适区”,缺少危机感,缺少创新性的。

3、华为针对管理变革,定下了一些管理变革原则。有些企业老板想变革,但是往往做不下去,或者做得效果不怎么样,因为变革,意味着权力、利益等的变化,往往是阻力很大的,员工们也七嘴八舌,各有各的道理,所以没有一些变革原则,往往是失败而告终的。

4、变革的目标一定要清晰!不能因为变革而变革,而忘了企业的根本目标!

5、华为不断变革,总结出了变革成功的十六条经验.

任正非说过,管理就是抓住三件事:客户、流程、绩效,华为未来留给世界只有流程与IT支撑的管理体系,因为每个人都会过世,每种产品都终将被淘汰;企业管理归根结底就是流程的管理,就是让业务在以客户为中心的高效的流程上面跑,因此企业的管理流程重要性不言而喻。既然企业的有效管理需要流程来牵引、承载和落实,那么如何设计高效的以客户为中心的运作流程?持续管理变革应该怎么做?很多企业都希望通过重新再造流程来解决企业问题,来提升市场竞争力,大家的认识都很统一,但最终大部分企业都雷声大雨点小?具体应该怎么落地操作呢?值得思考、交流。

9. ipd ltc itr是什么意思

您好,IPD(开发)、MTL(营销)、LTC(销售/交付)、ITR(售后)是公司的四个运营流程哦~

IPD(集成产品开发)、LTC(线索到回款)、ITR(问题到解决)。

集成产品开发(Integrated Proct Development, 简称IPD)是一套产品开发的模式、理念与方法。IPD的思想来源于美国PRTM公司出版的《产品及生命周期优化法》(简称PACE——Proct And Cycle-time Excellence)一书,该书中详细描述了这种新的产品开发模式所包含的各个方面。

10. 如何理解华为的LTC流程

首先,我的理解,Lead to Cash是根据销售周期(从客户有意向,或者说销售线索开始,到收到用户的付款为止),将整个组织的原有系统和分流程,整合/调整为端到端的流程,以便能更好的满足用户日益复杂的需求,交付,提高整个组织的运作效率(efficiency)和更快的市场反应(Effective),提升端到端的交付能力。在LTC的主流程下面,还有流程组,流程,子流程。

具体到华为,我不了解,没有发言权。在设备供应商,E/ALU/N/ZTE都已经开始LTC的流程重构。

我觉得之所以在Tier 1的设备供应商开始,是符合了整个通信设备行业的大的趋势,
1. 产品线日趋复杂的同时,产品线之间的边界开始变得模糊,
2. 市场份额越来越向大的供应商集中,同时,这些大的供应商开始往服务,集成,solution provider发展;这两个也互为因果;
3. 通信设备制造商,开始很频繁的剥离,收购,业务整合,对整个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4. 设备制造业整体利润率逐步走低
5. 各主流厂商之间技术的差距越来越小,竞争越来越多的体现在整体能力上,比如反应速度,比如交付的速度和质量,比如支持能力上;

热点内容
区块链币圈今天的话题 发布:2025-07-05 15:22:06 浏览:796
玩区块链的人群 发布:2025-07-05 15:06:06 浏览:123
VP币是传销还是真正区块链 发布:2025-07-05 15:01:21 浏览:453
个人还能挖比特币吗 发布:2025-07-05 14:46:43 浏览:680
币圈财富自由论坛 发布:2025-07-05 14:12:52 浏览:844
挖比特币有没有风险 发布:2025-07-05 14:02:51 浏览:82
BE区块链生态算网络传销吗 发布:2025-07-05 13:34:31 浏览:657
币圈是什么控制涨跌 发布:2025-07-05 12:51:01 浏览:385
以太坊的运作过程 发布:2025-07-05 12:34:09 浏览:207
如何销售区块链会议 发布:2025-07-05 11:34:12 浏览: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