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币种行情 » 14000个ETH被私自挪用

14000个ETH被私自挪用

发布时间: 2023-05-09 19:31:50

㈠ 为什么说以太坊将成为“通缩资产”

4月20日,以太坊刚刚完成了柏林硬分叉,分叉内容涉及主网性能、智能合约的优化,Gas效率的调整以及虚拟机(EVM)读取代码方式的更新等方面。

作为公链之王,以太坊2.0的进程一直以来备受关注。随着柏林硬分叉的顺利完成,下一次重要的硬分叉事件——“伦敦升级”或会在7月份得以实现,前段时间广受热议的“EIP-1559”也会在“伦敦升级”中被执行。如果“伦敦升级”得以顺利通过,ETH可能会进入全新的通缩时代,进而使得ETH成为通缩资产。

“通缩”,顾名思义,即通货紧缩,届时ETH的市场流通量会少于实际流通所需要的量,进而导致ETH币价拉升。

促使ETH成为通缩资产的两大机制:一是EIP-1559提案执行后每一笔链上交易都会烧毁一定量的ETH;二是ETH 2.0共识机制切换以后的产币量下降。

不过,并不是所有以太坊的支持者都支持EIP-1559提案,矿工群体甚至划分成了两大阵营,其中一方强烈反对EIP-1559提案,因为他们认为EIP-1559提案造成挖矿收益大幅度减少。

咱们不妨来算一下:

当前全网算力520,000 GH/s,平均出块时间为14S,区块奖励为2个ETH,那么则有:

每天产生新的区块:60 X 60 X 24/14,约为6172个块

每天实际产币量:6172 X 2=12344 ETH

当前每日收益: 1MH/s x 24H=0.00005ETH

全网每日收益(含Gas):520,000 X1000X0.00005=26000 ETH

每年的产币量:12344 X 365=450万枚

从以上计算中可以看到,全网矿工每日挖矿的收益(26000 ETH)是实际产币量(12344 ETH)的2倍以上,可见当前的Gas费(包含了叔块奖励)收益多么可观。

而EIP-1559提案中,把交易手续费被划分为两部分:基础费和矿工费,其中基础费会被销毁,矿工无法再获取这部分收益。一旦EIP-1559提案实施,矿工的交易手续费收益会大幅度减少,故而有部分矿工对EIP-1559提案十分抵触。

但从以太坊长远的发展来看,EIP-1559机制对以太坊链上的Gas费将更加平滑,长期利好以太坊生态以及以太坊的持有者。

按照计划,“柏林升级”和“伦敦升级”之后,以太坊将进行“合并”,即把共识机制从工作量证明(PoW)切换到权益证明(PoS),并且发行量有所减少。

实际上,早在两年前,以太坊基金会的研究人员Justin Drake就对外声称:“ETH 2.0发行量会减少10倍。”亦即产币量减少90%,以太坊的区块奖励将会断崖式下跌。

假设按照当前每个区块奖励2枚来算,减少90%,也就是ETH 2.0升级完成以后每个区块的奖励将变成0.2枚ETH。如果你也看好以太坊,建议趁早布局。另外透露个好消息:近期ViaBTC为回馈广大矿工,将推出ETH“矿欢月”活动,更多惊喜和福利会送出,具体细则以官方公告为主。

总结以上,当前人们争先恐后挖ETH的两大原因:

一是对ETH2.0升级之后价格的上涨预期;

二是ETH2.0升级以后,产币量锐减。

如果说以太坊1.0是试图构建世界级的去中心化计算机,那么以太坊2.0将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级去中心化计算机。一旦以太坊2.0得以顺利升级,以太坊主网性能势必大幅度提升,链上承载能力更高,效率更快,真正实现它的“世界级去中心化计算机”的伟大愿景,为大规模的商业应用场景提供无限可能

㈡ eth靓号地址安全吗

不安全。
1、如果说区块链也有315,那么以太坊想必榜上有名。以太坊自运行以来多次爆出过由于漏洞造成的重大安全事件。
2、2016年6月17日,区块链出现了历史上沉重的一次攻击事件。由于以太坊的智能合约存在着重大缺陷,区块链业界最大的众筹项目TheDAO(被攻击前拥有约1亿美元的资产)遭到攻击,导致300多万以太币资产被分离出TheDAO资产池。2017年7月21日,智能合约编码公司Parity警告其1.5版本及之后的钱包软件存在漏洞,据Etherscan.io的数据确认,有价值3000万美元的15万以太币被盗。2017年11月8日,Parity钱包再出现重大bug,多重签名漏洞被黑客利用,导致上亿美元资金被冻结。
3、以太坊开源软件主要是由社区的极客共同编写的,目前已知存在Solidity语言漏洞、短地址漏洞、交易顺序依赖、时间戳依赖、可重入攻击等漏洞,在调用合约时漏洞可能被利用,而智能合约部署后难以更新的特性也让漏洞的影响更加广泛持久。

㈢ 以太坊的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是运行在计算机里面的,用于保证让参与方执行承诺的代码,般情况下,普通合约上记录了甲方与乙方各方面的关系条款,并通常是通过法律强制执行或保护的,而“智能合约”则是用密码或密钥来执行关系。以更加直接的角度来理解的话,即“智能合约”的程序内容将同-开始大家一起设定好的那样百分百执行,并且零差错。

举个例子,以太坊用户可以使用智能合约在特定日期向朋友发送10个以太币。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以操作创建一个合约,然后将程序推人该合约中进行特殊计算,以便它能够执行所需的命令。而以太坊就是专门把精力集中在这件事上的这么一个平台。

比特币是第一个支持“智能契约”的资源币种,因为网络的价值在于把价值或数据从一个点或人转移到另一个点或人身上。节点网络只在满足某些条件时才会进行验证,但是,比特币仅限于货币用例。相反,以大坊取代了比特币那种带有不小限制性的编程语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允许开发人员编写自己程序的语言。以太坊允许开发人员编写他们自己的“智能契约”,即“自主代理”或“自治代理”,正如ETH白皮书所称的那样。该编程语言是“图灵完备”语言,这意味着它支持一组更广泛的计算指令。智能合约能做些什么呢?

1.“多签名”账户功能,只有在一定比例的人同意时才能使用资金。这个功能经常用在与众筹或募捐类似的活动中。

2.管理用户之间所签订的协议。例如,一方从另一方购买保险服务3.为其他合同提供实用程序。

4.存储有关应用程序的信息,如“域注册信息”或“会员信息记录”。概念有时候比较晦涩,我们举一个募捐的智能合约的例子来帮助理解:假设我们想向全网用户发起募捐,那就可以先定义一个智能账户,它有三个状态:当前募捐总量,捐款目标和被捐赠人的地址,然后给它定义两个函数:接收募捐函数和捐款函数。

接收募捐函数每次收到发过来的转账请求,先核对下发送者是否有足够多的钱(EVM会提供发送请求者的地址,程序可以通过地址获取到该人当前的区块链财务状况),然后每次募捐丽数调用时,都会比较下当前募捐总量跟捐款目标的比较,如果超过目标,就把当前收到的捐款全部发送到指定的被捐款人地址,否则的话,就只更新当前募捐总量状态值。

捐款函数将所有捐款发送到保存的被捐赠人地址,并且将当前捐款总量清零。每一个想要募捐的人,用自己的ETH地址向该智能账户发起一笔转账,并且指明了要调用接受其募捐函数。于是我们就有一个募捐智能合约了,人们可以往里面捐款,达到限额后钱会自动发送到指定账户,全世界的矿工都在为这个合约进行计算和担保,不再需要人去盯着看有没有被挪用,这就是智能合约的魅力所在。

㈣ 关于以太坊ETH合并的错误观点理清

随着合并的临近,越来越多的文章在向人们发出信号:它确实快要临近了。这也带来了和 PoS 相关的一系列问题的讨论,人们在反复讨论着同样的话题和同样的误解。在上周 Kiln 测试网成功合并时,我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这一状况,今后我们还会看到更多类似的东西,所以我将一些常见的问题、观点归纳如下。

每当看到有人提出这些观点时,我就可以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他,我希望大家也可以这样做。如果本文存在一些纰漏,还望斧正或提出补充建议。

什么是合并?

更多的信息可以在 ethmerge.com 上找到,所以本部分将简单介绍。

在合并之后,Ethereum 将采取 PoS(股权证明)而不是 PoW(工作量证明)共识。合并并非「ETH 2.0」、也不存在「ETH 2.0」,这已经是一个过时的术语。

如果是 ETH 持有者,则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合并后你仍将持有相同数量的 ETH,没有「ETH2 币」,也不需要进行任何迁移。一切都完全相同,只有共识机制发生了变化。

之所以被称为「合并」,是因为 ETH 将信标链(共识层)与现存的链(执行层)合并,并抛弃了执行层的 PoW 部分。

解释一下,「共识」只是一个花哨的词汇,其含义是指如何对交易进行排序并保证安全性。PoW 和 PoS 都是实现共识的不同手段。

PoW:"打乱区块顺序的成本太高了,因为按规则办事更划算。"

PoS:「扰乱区块顺序的成本太高了,因为如果我这样做就会失去我抵押的所有钱。」

由于只是共识机制的改变,PoS 本身并不会大幅降低 Gas 费用。

为什么合并?

降低安全成本,因为达成共识所需的能源更少。

对于 PoW 来说,收益需要为矿工使用的所有硬件和能源买单,否则将无人再去挖矿。这就需要大量发行并迅速卖出 Ethereum 以换取法币来支付账单。

而 PoS 则不然,PoS 只需要支付给投机者一些收益,让人们愿意存入资本,而不是直接投资到其他地方。除了一台普通的电脑和互联网连接之外,并不需要支付大额账单。所以收益率只需要反映所涉及的机会成本和风险。

更具可持续性。

一条链的安全性基本上与它的市值成正比。无论是 PoW(更高价值的 Token 奖励 = 更有理由按规则行事 = 更多的矿工 = 更难以破坏共识)或 PoS(更高价值的抵押 Token = 更有理由按规则行事以避免失去抵押品)都是如此。

新发行的 Token 本质上是将价值从所有持币人身上转移走,并重新分配给特定的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将这些 Token 卖出可以从网络中提取价值。

这为未来的许多扩容解决方案打开了大门:数据分片、无状态、轻客户端等等。

通过分离执行层和共识层,这将有助于降低未来的代码复杂性。

安抚环境和 游戏 玩家当然是一个积极的副作用,但这并非是切换到 PoS 的主因。切换更多是由于外部因素导致的,Ethereum 作为一个协议并没有对整个网络太多的控制权,例如能源生产、GPU 供应链等等。

何时合并?

目前官方尚未公布日期。综合各方面的原因,开发者和社区对 6 月中旬合并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目前仍在测试之中,在开发人员完全确信不会出现错误之前,不会进行合并。

我个人不把希望寄托在 6 月,但我认为至少也会在夏季完成,除非在测试过程中出了极大的问题。例如,出现一个需要几周时间来修复的关键错误,或者规范本身存在需要几个月时间来修复的漏洞。

难度炸弹被设置在 6 月,所以无论届时是否进行合并,都将进行一次硬分叉。

建议将 wenmerge. com 存入书签,以便快速查看测试网合并的最新预估。

流传已久的错误观点

观点:「你这个白痴!开发团队会像过去一样拖延,早在数年前他们就应允合并了,但至今仍未兑现。」

首先是一些说明:现在仍未宣布正式的合并日期,此前也从来宣布过。一个本就不存在的最后期限,何来的拖延之说呢?

类似于「将在 2018 年转换为 PoS」的说法来自于极端乐观的态度,并且低估了 PoS 设计的复杂性和从 PoW 到 PoS 的安全过渡的复杂性。此前开发者所做的工作相当于部分完成了 Casper FFG 规范(一个混合 PoW 和 PoS 的机制),但它最终被废止了。现状已经存在很多不同了:

经过多年的研究、对潜在的攻击方向进行分析,现在拥有一个完整的协议规范。

客户端已经实现,现在只差测试尚未进行。

合并时所有人都在工作,除了合并外没有其他工作。合并所需的必要步骤都已完成。这甚至不是「他们已经完成了像 EIP1559 这样复杂的内容,所以现在可以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合并上」,而是:「他们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合并上」。不可能会出现这种状况:因为开发者需从事其他内容的工作而导致合并再次被推迟。在合并完成之前,他们没有其他事情可以做。

自 2020 年 12 月以来,PoS 实际上正在以信标链的形式运行。这意味着以太坊的 PoS 已经在生产环境中进行了一年多的测试(在一定程度上),目前有超过 1000 万 ETH 在运行。它只是还没有为执行层生产区块而已。

观点:「数以百万计的质押 ETH 将在解锁的那一刻崩盘。」

可以肯定的是,会有大量的锁仓者想要最终获利,尤其是那些在 32 个 ETH 仅价值 1 万美元时就锁定了 ETH 的人。但从一角度来看,还有很多需要考虑的问题。

合并并不会解锁任何 ETH。解锁将在合并后的第一次硬分叉中进行,可能是 6-8 个月后。这意味着数个月内都将没有 PoW 方式增发的 ETH(约 13000 ETH/天)被抛售,也没有 PoS 增发的 ETH 进入流通。

就像存 ETH 要排队一样,取 ETH 也要排队。假设发生大规模抛售事件,每个人都将处于排队之中,以每天 1125 名的速度依次解锁。所以不存在 "开闸放水 "的时刻。每个人解冻都需要一年多的时间,一年的时间里,每天有约 38000 个 ETH 进入流通领域(大约是日均量的 1%)。

合并后,验证者也将开始收到费用奖励,有预估表明收益率或将翻倍。现在有成千上万的人在排队等待进入质押。他们既然可以接受 5% 的 ETH 收益率,我不认为他们会在收益率变成 10% 的时候放弃存入。

到目前为止,抵押所涉及的最大风险是合并本身。一些灾难性的事情可能会导致合并出错,尽管存在这种风险、尽管 ETH 被锁定到一个未知的未来日期,但人们已经锁定他们的 ETH 一年多了。有多少人或机构还愿意袖手旁观、等待这种风险消失后再进入呢?

抵押者退出就意味着更少的验证者,这意味着对不退出的抵押者有更高的奖励。这也意味着更能激励其他之前未投资的人开始投资......

当然,这是加密世界,让加密归于加密。合并将带来兴奋和波动,可能会出现「sell the news」的跌幅,谁又知道呢?我不会假装预知未来,但在我看来,更多的 ETH 可能会流入、而不是流出锁仓。

观点:「如果 PoS 这么好,Ethereum 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就这样做呢?」

PoW 很容易概念化并实现,PoS 则不然。当我们回到 2014 年,PoS 尚是一个仍在研究的理论概念,只有一些区块链实施了它的某种特定版本。

在考虑实施 PoS 之前,需要从研究角度解决一些基本问题。

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PoS。每个 PoS 区块链都有自己的 PoS 规范,在各方面都有优缺点,所以这并非是「这个链做到了,为什么 Ethereum 不能做同样的事情」这样简单。

以一个 PoW 链作为开始,让任何人都可以在无需许可的条件下开采 crypto,这让 crypto 的分发机制比那些最初就是 PoS 的链要好得多。因为那些链从最初就是 PoS,这样必须决定如何分配初始 crypto,而不是无需许可的分发 Crypto。

Ethereum 存在预挖、预售,但经过多年的换手,现在已经稀释到一半左右,使其分布更接近 BTC 的分布。所以在 2022 年,当 ETH 作为流动性极强且易于获得的资产时,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观点:「这实际上只是在多年努力后最后一次坑害矿工的伎俩。」

从第一天起,PoS 就是最终的目标,每个人在挖矿时都知道它早晚有一天会结束。这里并没有什么不公正的事情发生。

经济因素胜过任何形式的矿工对链的忠诚度。你可以把一条链看作是一个企业,把矿工看作是雇员。

矿工/雇员已经为他们提供的服务(即安全共识)获得了区块奖励。工资由雇主支出,它来自于稀释现有持币者的价值。

矿工流向提供奖励最高的链,如果有另一个可由 GPU 开采的 crypto 可以提供更多的奖励,大多数矿工会立即抛弃 Ethereum。

类似地,如果验证者能够以更低的价格完成它所需要的服务,那么 Ethereum 将支付更少的费用。

这并不完全是排他性的。矿工也可以 ETH 的持有者,以及区块链的使用者。没有什么能阻止他们成为抵押者并获取抵押奖励。

观点:「如果挖矿没有花费现实世界的能源,则这枚 crypto 就不再具有内在价值。」

我不太相信这种说法。反复计算哈希值直到找到一个符合任意要求的哈希值,这并没有什么神奇之处。我的意思是,PoW 的区块链其工作是通过解密来完成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解密本身就能为世界带来价值。提高一个 Crypto 的挖矿难度并不会神奇地让每个人都变得更富有,它只会让挖矿的利润降低(当然,如果对这种 Crypto 的需求量也上升则不然)。

在我看来,一个币的价值最终来自于供给和需求,而需求来自于区块空间的价值。无论 ETH 是由矿工还是锁仓者生产的,人们都需要 ETH 来购买区块空间。当然,矿工越多,安全性/去中心化程度越高,这进一步增加了区块空间的价值主张,这是一个正反馈循环,但反馈循环也存在于 PoS 的 Ethereum 中,它也同样酷。

观点:「PoS 是中心化的不二法门。」

PoS 与 PoW 基本相同,但又存在差异。「更好」或「更坏」只取决于你的看法。在我看来,PoW 实际上只是 PoS 的额外步骤。

Ethereum 作为一个社区高度重视去中心化,任何潜在的中心化趋势都会被研究团队注意到并提出缓解的方法,即使是以其他重要的东西为代价,就比如可扩展性(保持低 Gas 限制以便更多的节点可以参与其中,即使这会导致拥堵和高费用)。

尽管目前存在一些缺点,但去中心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我们还没有到那一步。目前有许多中心化的拐杖从长远来看是需要消失的。我个人认为,想出一大堆东西来解决某个问题比「放弃并说因为某问题而不能做」要吸引人得多。

Ethereum 的 PoS 有一些有趣的设计经常被忽视。单个验证器瘫痪、捣乱或直接攻击网络都不会受到很严重的惩罚。而一千个验证器同时这样做则会受到更严重的惩罚。

这意味着,如果你是一个拥有数千个验证者的大型企业,为了你自己的利益,应该把它们去中心化,避免使用云主机、使用不同的客户端等等。当然,资本仍然是集中的,但至少故障点是去中心化的,这对网络的整体 健康 是有利的。

与依靠中心化摊销成本的大型矿业相比,通过能源更容易发现 PoW 挖矿并被当局关停。在全世界范围内移动采矿设备是很难的,但锁仓则不需要,不需要消费级设备以外的任何额外硬件。

观点:「PoS 实际上就是『越有钱赚得越多』。」

是的。不幸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财富高度不平等的世界。blockchain 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可这也是 PoW 的真实情况。谁有钱谁就可以买更多的矿机、赚更多的钱。在矿业,投资回报率也在随着规模经济的发展而变得更好。集中式的采矿作业可以获得更好的硬件折扣、并搬到电力便宜的地方。独立小矿工在现实中根本无法与之竞争。有了 PoS,每个人都能按比例获得相同的收益,无论他们的股份是 10 美元还是 1000 万美元。

它可能是中心化,但那些大的采矿业务没有理由攻击网络并削弱它,因为他们在基础设施上投入了数百万美元。所以……或许你对大型中心化主体的存在没有意见,只是对他们在网络中存在巨大利益而不满?

观点:「存款被动产生利息,这是在无中生有地印钱?这简直就是中央银行和法币的翻版!」

验证者仍在进行着「工作」:创建区块和验证其他区块。只是这些工作完全由 blockchain 达成共识所需的实际有用的工作组成,而不是一遍又一遍地计算哈希值。

这并不是真正的 "凭空印出的免费的钱",这些资金仍然有成本,它们只是比能源账单更抽象、更不直观而已。他主要存在于下面几个成本:

机会成本:如果另一项投资能给你带来更好的收益,为什么还要赌?

流动性差:从你存款的那一刻起资金就被锁定了。你需要排队等待你的验证器激活,而当你取款时,又要排队才能取回。

固有风险:这仍然是一个相当新事物,可能会出现问题:一个关键错误、网络被攻击、你的抵押物受损等等。

波动性:这仍然是一种不稳定的资产,如果你以本国法币计价,那么使用一种可能一夜之间下跌 30% 的资产来获取 5% 的收益率并不是那么好。

维护:验证者需要维护验证器、更新软件等,以此来确保 100% 的正常运行时间。

这就是它有趣的地方:越多的锁仓者、每人的奖励就越低。这也意味着所有成本都将交由市场本身定价。如果质押收益率太低,那么奖励就不能证明成本的合理性,人们就会撤出并投资于其他地方,这一举动会使收益率回升。同样,如果收益率太高,也会吸引更多的资本使收益回落。

就通货膨胀而言。假设市场认为 5% 是理想的收益率,其中 3% 来自增发。这样算下来,每年大约有 3000 万个 ETH 被抵押,将发行 90 万个新 ETH。在总供应量为 1.2 亿 ETH 的情况下,通货膨胀率为 0.75%。只要 Gas 费用高于 23gwei,EIP1559 燃烧的 ETH 就将超过这一数量。我要强调的是,Ethereum 很快就会成为一种带有收益的通缩资产。

「ETH 一直没有供应上限,且他们一直在改变货币政策。」

多年来,Ethereum 的目标一直是「确保网络安全的最低可行发行量」,将网络安全置于控制供应上限之上。对货币政策的任何更新都没有增加供应通货膨胀。从第一天起低通胀率就一直是目标。

一旦 EIP1559 的燃烧率与发行率相匹配,就会有一个作为有效供应上限的平衡点——再次由市场力量决定对 Ethereum 区块空间的估值。

并不存在一个 "Ethereum 中央银行 "任意调整利率并向亲信印钞。市场本身决定了有多少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并不存在一个可以像中央银行控制法币通货膨胀率那样的实体控制 Ethereum。

观点:「巨鲸有足够的钱来接管和改变 游戏 规则,并打击诚实的锁仓者。」

不,Ethereum 没有任何形式的链上治理。

协议更新是社区的努力(Layer 0),你不需要锁仓 ETH 来提出不良的提案、参与协议更新。

这一过程与 PoW 完全相同。即使你拥有 99% 的算力,你也不能在没有私钥的情况下进行无效的交易、窃取他人资产、改变协议规则,或者除了重组区块之外真的做些什么。1% 的诚实节点将拒绝任何不遵守规则的区块,你将在一个无效的/无用的链上挖矿。现在把「哈希算力/挖矿」换成「质押金额/锁仓」,PoS 也是如此。不过不同的是,被发现重组区块的人将被销毁他们的整个权益,而链不能完全摧毁采矿机。

简单地说,这涉及到大量的 ETH。在合并之前高达 1000 万计数的 ETH,约合 300 亿美元。锁仓的 ETH 数额和 ETH 的价值预计都会上升,所以攻击变得越来越不可能,因为做一次攻击所涉及的经济成本太高了。而且如果攻击来自外部行为者,他能够获得这么多 ETH 就是很荒谬的,你在哪里能买到 1000 万 ETH 来拥有 51% 的股份?

观点:「32 个 ETH 太多了,普通人没有这么多钱。」

我同意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之所以有这么高的数字,是因为它必须落在一个技术的平衡点上:它必须低到有充足的验证者来保证链的安全,但又要高到避免验证者太多以使链的开销膨胀。

从技术角度来看,有一大问题涉及到 32ETH,当时 32ETH 价值约 7000 美元。2017 年的早期曾有人甚至建议最低超过 1000ETH。

值得庆幸的是,就像矿池的存在一样,也有锁仓池,允许用户以小金额参与锁仓。这归功于像 RocketPool、Secret Shared Validators 这些使用智能合约的无许可、去中心化的非托管协议。而且由于上面提到的二次惩罚,我相信从长远来看,去中心化的锁仓操作会比中心化的要好。像 Rocket Pool 这样的协议最好被看作是基础锁仓的高级抽象,而不是 "只是一个锁仓池"。

观点:「PoS 还没有被证明,而我们知道 PoW 是有效的。」

这实际上是完全公正,显然我们无法真正的反驳这一点,只有时间会证明。只是我认为在 Ethereum 正在转向 PoS 的背景下,这是无关的。如果你不相信它,就不要参与/投资它。我个人相信一个长期可持续的 PoS Ethereum,但即使如此,我也乐于见到 bitcoin 继续沿用它的 PoW。

这都是我们一生中伟大的 crypto 实验的一部分。PoS Ethereum 要么只是一阵风,失败直至默默无闻,要么将成功地创造出能够超越人类的怪物般的强大网络。

我在 bitcoin 和 Ethereum 中看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优先考虑去中心化是关键。尽管两者的理念大不相同,但我很高兴能同时拥有这两种东西,以真正看到长期的价值。

㈤ 什么是以太币/以太坊ETH

以太坊英文名Ethereum,简称ETH,是最近被热炒的虚拟投资币种。被称为是全球第二大市值的数字货币,仅次于比特币。

以太币是以太坊的一种数字代币,是因为以太坊开放的需要使用代币——以太币ETH来支撑应用。以太坊同样可以在交易平台交易买卖。简单的来说,以太坊(Ethereum)是一个平台和一种编程语言,使开发人员能够建立和发布下一代分布式应用。
以太坊(Ethereum)可以用来编程、担保和交易,也可以用来组织投票,域名买卖,金融交易平台,线上众筹,管理公司,
制定合同和大部分的协议,还能集成硬件的智能资产。

以太坊的价格之所以能够飙升,不仅得益于以太坊社区的推广宣传,更重要的是虚拟货币投资者们正在寻找替换比特币的投资产品。

比特币受国内央行的监管、申请ETF上市被拒等一系列问题,导致投资者们对比特币的前景看淡。而此时以太坊的出现、宣传推广,正受到这些虚拟币投资者的青睐!

BtcTrade平台(比特币交易网)www.btctrade.com作为国内最大最靠谱的交易平台,早在11月份就上线以太坊交易。上线时的以太坊在50元左右,如今已涨至300元一枚,实足惊人!以太坊ETH的前景到底如何,能否像比特币一样获得如此的关注,拭目以待!

㈥ 以太坊是合法的吗

以太坊是合法的。有人质疑以太坊不是合法的,可以肯定的是以太坊不是骗局,它只是在个别国家不被接受。之所以推出时间不长就迅速普及,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其底层技术,以太坊规则可以通过使用代码和智能合约表达的方式来编写,因此也被外界称为“世界计算机”。
拓展资料:
1、以太坊(英文Ethereum)是一个开源的有智能合约功能的公共区块链平台,通过其专用加密货币以太币(Ether,简称“ETH”)提供去中心化的以太虚拟机(Ethereum Virtual Machine)来处理点对点合约。
2、以太坊的概念首次在2013至2014年间由程序员Vitalik Buterin受比特币启发后提出,大意为“下一代加密货币与去中心化应用平台”,在2014年通过ICO众筹开始得以发展。
3、截至2018年2月,以太币是市值第二高的加密货币,仅次于比特币。
拓展资料
一、以太坊的发展与主要功能
以太坊是加拿大籍人Vitalik Buterin提出的概念,其发行的代币(或称其为加密数字货币)称为ETH。2014年7月,以太坊基金会通过ICO的形式筹集了大约31000个比特币,市值在当时高达约1800万美元。所募集的比特币用于以太坊生态系统的建设。以太坊是一个去中心化应用的开发平台,其将区块链和智能合约结合,被称为区块链2.0。据CoinMarketCap的统计数据表明,截止到2018年5月,以太坊的市值在700亿美元左右;在其价格最高时,市值高达近1400亿美元。在加密数字货币行业,其市值仅次于比特币,长期稳居第二的位置,影响力巨大。以太坊经过4年的发展,其代币ETH具有以下几种功能:第一,基于以太坊平台进行技术开发所需要的燃料;第二,商家接受的“货币”支付方式;第三,二级市场上的投机;第四、投资者购买ETH参与其它ICO项目的募集代币活动,用其和其它代币进行置换。

㈦ ETH销毁机制销毁的是谁的ETH

ETH销毁机制销毁的是EIP-1559的ETH,EIP-1559改善提案旨在提升以太坊网络性能,降低过往高昂的GAS费用,减少链上拥堵情况,改善用户体验,EIP-1559本质上是关于以太坊网络交易定价机制的解决方案,它包括每区块网络费用的固定部分base fee,也就是基础费用,会被销毁,矿工收不到这笔费用,同时还有动态的可伸缩的区块大小设计,以应对瞬时的网络拥堵。
本次升级将直接影响以太坊矿工的收益,当EIP-1559提案实施后,矿工仅可以得到区块奖励和用户的小费,但是EIP-1559 可以让未来的以太坊 Gas 手续费更加可预测和稳定,同时未来以太坊网络中可能近一半的网络手续费将被直接销毁,虽然当前行情相对低迷,但是 ETH 销毁对 ETH 未来的长期价值支撑有着深远影响,特别是未来以太坊过渡到 PoS 后,在以太坊生态繁荣的前提下,网络销毁的 ETH 手续费甚至可以抵消网络新发行的 ETH 代币,推动 ETH 进入通缩时代。
拓展资料
一、ETH的概述
Ethereum(以太坊)是一个平台和一种编程语言,使开发人员能够建立和发布下一代分布式应用。 Ethereum可以用来编程,分散,担保和交易任何事物:投票,域名,金融交易所,众筹,公司管理, 合同和大部分的协议,知识产权,还有得益于硬件集成的智能资产。
二、、为什么销毁ETH
1、 一些项目采用PoB(Proof of Burn)燃烧证明机制,通过销毁代币来证明用户对网络的投入,从而获得“挖矿”以及验证交易的权利。
2、减少流通量,从而提高代币价值。比如某些通过销毁代币的方式,减少市场上的流通量,从而给代币增加价值,如币安、火币都会定期销毁一部分平台币。
3、因其他原因进行的代币销毁,比如用户错误操作或有意将代币打入黑洞地址,或某些项目智能合约默认的Gas燃烧地址等。

㈧ icc托管平台资金安全吗

不安全。

资金托管一般来说是投资平台商和第三方支付企业合作,真正的“资金托管模式”就是相当于投资人在资金托管银行开设账户,通过第三方支付将资金转入资金托管银行投资人账户,而且在交易发生时,资金是从投资人的账户直接进入外汇交易市场挂单匿名交易,中间不会通过平台商,做到投资人账户跟平台真正隔离。

选择实力强大的银行作为托管方也很重要,越大的银行实力越强,对资金安全的保障越大,同时平台商的合作银行也是平台实力的一个体现,顶级的平台商一定会选择顶级实力的银行来合作。

㈨ ETH销毁机制销毁的是谁的ETH

销毁的是进入黑洞地址的,或者是代币发行者未流入市场或持有的ETH。代币销毁(Coin Burning),就是将代币从流通中永久性去除。换句话说,被销毁的代币相当于被永久性冻结,再也无法流入市场。
拓展资料:
一,如何实现代币销毁呢?
最常见的方法是将代币打入黑洞地址。黑洞地址(Eater Address)是指丢了私钥,或是无法确定其私钥的地址,这些地址就像黑洞一样,只进不出,任何 Token 打到黑洞地址里就几乎不可能再转出来进入市场流通了。
截止今天,上面提到的比特币黑洞地址里有约 13.2BTC,以太坊黑洞地址里有约 7780ETH。
二,看到这么多币,不知道你有没有心动?有人或许会问,我可以破解从而“偷”出里面的币吗?
我们知道,私钥生成公钥,公钥生成地址,但地址是无法反推出私钥的。要想“偷”,就只能暴力破解,即拿私钥一个一个地试。在《比特币的安全性到底有多高》一文中,白话区块链介绍过暴力破解的难度:
在比一个地球的沙子数量还要多「10的37次方」倍的比特币私钥集里,一个一个地试,破解出某个地址对应的私钥,简直比大海捞针还难。
这就是为什么上文提到任何 Token 打到黑洞地址里就几乎不可能再转出来进入市场流通了。
三,为什么要进行代币销毁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1、项目采用的是 PoB 共识机制。PoB(Proof of Burn),燃烧证明机制,即通过销毁加密货币来证明用户对网络的投入,从而获得“挖矿”以及验证交易的权利。燃烧(销毁)得越多,拥有的(虚拟)算力就越大。
2、减少流通量,从而提高 Token 价值。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减少,价格会上升。某些项目会通过销毁代币的方式,减少市场上的流通量,从而给代币增加价值,比如币安、火币都会定期销毁一部分平台币。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原因可能会进行代币销毁,比如说用户误操作或是有意将代币打入黑洞地址,或是某些项目智能合约默认的 Gas 燃烧地址等等。

㈩ NEST是什么项目

Nest是一个去中心化的价格预言机协议,通过设计通证模型来形成链上价格。不同于 ChainLink 通过节点质押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Nest 则试图通过激励,促使矿工和套利者在链上直接博弈出一个准确的价格数据,从而避免传统预言机可能存在的风险。 NEST 通过矿工报价,以 ETH/USDT 为例,矿工参与报价必须同时在合约内存入 EHT 和对应报价的 USDT ,比如矿工报价 ETH 价格为 230 USDT,则矿工报价最低需要存入10 ETH 和 2300 USDT(最低报价为10ETH)。报价收取 ETH 规模的 1% 作为手续费,同时获得 NEST 激励,收取的 ETH大部分作为 NEST 持有人的分红分发出去。如果矿工报价偏离市场价格,比如市场价 230 USDT,矿工报价 200 USDT,则矿工的 ETH 会被验证者(套利者)用 USDT 吃掉,矿工会遭受损失。被吃掉的报价为无效报价,不参与价格生成。验证者在吃单的同时,需要报出一个新的报价单出来,新的报价单规模要求是自己吃单规模的 beta 倍,当前 beta=2。如果验证者的新报价与前面的生效报价有超过 10% 的价格偏离,那么新报价规模要 x 10 倍。为防止恶意吃单破坏价格生成,验证者在吃单的同时,需要支付吃单 ETH 数量 0.1% 的交易手续费。如果报价没有在 25 个以太坊区块时间内被成交,则视为公允价格,会被系统收录参与价格形成。25 个区块时间后矿工可以取回报价资产。任何人都可以参与报价,任何人也都可以参与验证,NEST 是一个开放的系统。NEST 系统每个区块都会有一个价格生成,如果某一个区块没有生成新的报价,则使用上一个区块的价格。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想要对报价进行攻击,需要动用大量的资产。因为每次吃单后都需要提交一个新的报价,新报价规模是吃单规模的 2 倍,这是一个指数级提升的资产规模。理论上每个区块可以有多个报价,则想要阻止一个区块内的多笔报价,需要对多笔报价进行吃单,以及提交吃单规模 2 倍的新报价。同时新的报价也会被验证者进行吃单,从而快速提升攻击成本。有一种情况理论上可以比较简单的实行攻击,即报出一个规模非常大的报价,此时验证者可以进行吃单,假如参与验证者不够多,只能吃下一部分规模,则剩余未被吃单部分也会被系统收录参与到价格生成中去。但事实上现在部分主流资产 DEX 上的交易深度已经比较不错,验证者可以在 DEX 内即时变现,进行循环套利。而如果是在中心化交易所做对冲,提币时间漫长,无法进行循环套利。但如果是小币种,DEX 深度不足,则可能会受到大额报价攻击。NEST 预言机系统 7 月正式上线,目前已经被原力协议集成,迈出了实际应用的第一步。风险点:假如报价矿工较少,则攻击成本会降低,报价频次越高,攻击成本越高;假如验证者较少,则可能会受到大额报价攻击,验证者越多,越安全。

热点内容
区块链币圈今天的话题 发布:2025-07-05 15:22:06 浏览:796
玩区块链的人群 发布:2025-07-05 15:06:06 浏览:123
VP币是传销还是真正区块链 发布:2025-07-05 15:01:21 浏览:453
个人还能挖比特币吗 发布:2025-07-05 14:46:43 浏览:680
币圈财富自由论坛 发布:2025-07-05 14:12:52 浏览:844
挖比特币有没有风险 发布:2025-07-05 14:02:51 浏览:82
BE区块链生态算网络传销吗 发布:2025-07-05 13:34:31 浏览:657
币圈是什么控制涨跌 发布:2025-07-05 12:51:01 浏览:385
以太坊的运作过程 发布:2025-07-05 12:34:09 浏览:207
如何销售区块链会议 发布:2025-07-05 11:34:12 浏览: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