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币种行情 » eth吞吐量解决了吗

eth吞吐量解决了吗

发布时间: 2023-05-15 21:21:47

以太坊2.0上线大热,你如何展望技术与生态交织的未来

随着存款目标的超额达成,以太坊2.0信标链已于12月1日正式启动,这标志着以太坊2.0主网的第一步落地。此次升级将完成对加密网络的一次重大更新,这是以太坊网络历史性的里程碑,也是加密货币历史上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很多加密货币爱好者已经开始畅想,以太坊2.0上线之后,技术与生态的交织会构建出一个怎样的未来呢?

事实上,以太坊作为一个区块链产品和技术平台,初衷是希望区块链可以像手机操作系统一样,当开发者想构建应用时不必重复创造和维护区块链,直接使用以太坊即可。在经历过第一阶段的发展之后,基于当前面临的一系列发展境况,以太坊2.0概念终于横空出世。

对于以太坊2.0,有人称之为ETH 2.0或“宁静”(Serenity),是原生以太坊区块链的升级版本。本次升级的目标是提高以太坊网络速度、效率和扩展性,使以太坊区块链可以处理更多交易并缓解吞吐量瓶颈,与此同时通过对基础架构进行一系列调整,继而更好地解决网络可扩展性和安全性,将以太坊现有的工作量证明共识机制变成权益证明机制。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引入了分片链的以太坊2.0,将加快网络处理速度,同时在技术与生态的相互推进之中,以太坊也将不仅用于转账、资产发行、权属登记、投票、物联网等使用场景,还能更好地支持构建更多不同类型的价值应用,如:DeFi、DEX、游戏、市场、供应链、开发工具、治理、企业以太坊、预言机、ERC标准等。

以太坊2.0的前景让很多加密爱好者感到非常乐观,但技术与生态要想交织出更耀眼的火花,需要的是源源不断的创新力量,这力量可以是交易平台、是热点概念、是资本社群......以长期专注于技术研究的BTSE币希为例,这家成立于2018年的科技金融公司在加密货币领域一直进行着创新性的改革,他们同样希冀以技术为核心动能,为产业生态带来更多价值,为用户带来更优质的参与体验。

目前,雄心勃勃,一路向上发展的BTSE币希,在产品创新方面具备五大优势:

1、对于现货交易,BTSE币希流动性比较高。通过多合一委托列表,全世界不同的用户都可以进行交易。

2、对于期货交易,BTSE币希的期货交易用美元结算,最高可以提供100倍杠杆,而且支持多种抵押金,包括多货币、稳定币、比特币和以太币。

3、对于场外交易,也就是OTC服务。BTSE币希为VIP客户提供24小时的 OTC交易服务,只需要通过KYC就可以使用,平台支持9种多货币和8种加密货币之间的交易。

4、新产品“币希云”,是一站式白标服务方案。全世界的加密用户可以通过该平台定制一套新的交易系统,与BTSE币希共享流动性。

5、平台的增值服务,包括资产转换、钱包托管服务、投资服务,未来BTSE币希将推出更多投资服务给用户。

可以预见,在资本加持和技术聚焦的加密领域,区块链产业将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迎来又一轮的爆发增长期。区块链与加密产业的向善发展,需要以太坊这样领军力量,需要像BTSE这样恪守创新之心的新锐势力,需要越多越多的价值型参与用户,如此,加密未来,才更值得拭目以待。

⑵ ETH以太坊核心开发者会议第92期,会议讲了哪些主要内容

ETH以太坊核心开发者会议主要内容大致如下:凯特·赫德逐渐协助开展一些调研,并将调研的连接贴上,表明了调研的内容。他表明期待根据调研得到一些数据信息。比如,在调查问卷中提及,假如必须别的远程服务器,客户最期待挑选哪一个。数据信息意见反馈说明Besu是最好是的备用胎。但在她们传出调查研究报告以前,她们还不上一个星期,她们期待获得大量的数据信息。
阿莱克西号召大量人参加进去,以掌握大家如今评定难题的方式是不是不善。提姆提了个小提议。他知道大家有一个交换目录,还有一个挖矿软件,这些,他提议大伙儿能够把这个文件目录访问 一遍,看一下用是多少占比。普贾说早已拥有这一明细,已经考虑到当中。乔治愿意现阶段的评价方法,并提议能够应用公布在EthDiscovery上的ENR数据信息。此数据信息是以前网络爬虫信息内容获得的,包含ENR安装的手机客户端总数,ENR中是不是有ENR实际手机客户端信息内容这些。阿莱克西觉得,他更趋向于手工制作方式。他觉得自动化技术调节能够得到数据信息,但没法告诉你某一连接点的必要性。针对某一连接点的必要性,及其一旦该连接点不成功或发生的共识无效的难题,大家并不清楚它将产生多少的冲击性。有多少连接点不可以工作中,我们可以了解,可是不清楚它将造成哪些结果。乔治问Peter是不是了解ENR信息内容是功能完善的或是轻形远程服务器的。皮特觉得,这类必须分状况不可以一概而论。

阿莱克西注重,在开展调研时,大家还务必重视客户的私人信息,这一方面很重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地防止客户因担忧隐私保护而不可以精确解答问题。普贾说,如今全部的信息内容都存有excel表,她们不容易与群众共享资源。在考虑到私人信息的状况下,一些难题被设计方案为可挑选的。阿莱克西问隐私保护数据泄露的不良影响是啥,马库斯莫里斯回应说,如果有挖矿共享资源硬件配置机器设备信息内容,就很有可能造成 DDoS对于她们的进攻,尤其是应用别的顾客的竞争者。他感觉这并不一定会产生,它是很有可能的。

ETH以太坊核心开发者会议第92期,会议讲了哪些主要内容?
有关调研数据信息,Alexey明确提出的另一个难题是,是不是能够按时发布调查报告,例如每月发布一次?因为他了解到一些作业者一直把Geth视作流行,从来没有想过要更改以往。倘若我们可以根据数据信息的展现告知她们,事实上大家应当做些哪些来改进现况。他们还能够从商业服务层面,及其他们可否项目投资是多少以改进这一管理体系的水平上开展评定,并从这当中获利。只愿过去了好多个月,大家会见到新数据的一些转变。胡德森完全同意。
杰姆斯不同意,他觉得从他自己的工作经验看来,他感觉难以从连接点营运商那边得到恰当的信息内容。即便大家获得了恰当的数据信息,要更改连接点那里的情况也十分艰难。阿莱克西觉得,如今没人来融洽全部系统软件,每一个人都从自身的视角或从本身运营模式的利润最大化视角来考虑到难题。蒂姆明确提出了一个见解,即如果我们必须使顾客多元化,大家应当根据调研找到想要应用不一样顾客客户或连接点营运商的相同点,随后小结出这种相同点并不断发展。
阿莱克西说,假如对调研和调研数据信息没有一切附加的建议,他还想再提一个难题。最初,当他想起这个问题时,他觉得凯特·赫德斯能帮上忙。在他来看,这些人手上都是有一张有关工作人员的名册,选用采访并非调研的方式,比如电话调研,那样能够更迅速、更合理地掌握每一个人的念头。蒂姆表明,它是对调研的一个非常好的填补。阿莱克西再次说,假如大家都愿意调研的方式,那麼就必须一位助理员来保证 大伙儿的观念一致,另外还要保证 生态链的每一个角落里都能获得恰当的信息内容。

ETH以太坊核心开发者会议第92期,会议讲了哪些主要内容?
维塔利克说,事实上这里有2个难题,一个是短期内的难题,谁在进攻互联网,一个是长期性的难题,互联网的经营规模在不断发展。皮特他抵制把gas限定提升 。假如让互联网再次扩大得话,可能引起比较严重的难题。依据上一次苏州地区黑客攻击的工作经验,网络攻击是先让互联网澎涨,让以太坊互联网不断发展,随后根据各种各样方法进攻连接点。在那个时候,有二种解决方法,一种是推升成本费,让网络攻击没法压力让互联网澎涨提升的成本费,另一种是立即删掉提升的一部分网络语言暴力。倘若大家如今决策提升gas极限,那麼互联网的经营规模可能渐渐地提升,假如提升到一个风险的极限情况,大家将删不掉任何东西,大家将束手无策。大家确实必须因此忧虑一下。在同歩角上也会发生难题。当互联网尺寸翻倍时,系统软件同歩需要的时间将提升大量,并非同歩翻倍。詹姆士问皮特,是不是有一些解决方法非常值得考虑到?
阿莱克西表明,如今得出一个详细的解决方法很有可能过早了,并且现阶段都还没充足的时间来全方位考虑到一切解决方法的提议。实际上,上一次大会上,他说道有一点小矛盾,一些人觉得写一个详细的以太坊手机客户端是很艰难的,因而大家明确提出why。然后,纪录了四个回答。其一是协议书过度繁杂,无法将编码分层次模块化设计。可是Alexey却觉得,实际上,大家并没有在一开始就设计方案好编码。如今的手机软件模块化设计干了许多工作中,那样就非常容易完成不一样的人维护保养不一样的手机软件控制模块。但他猜疑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是有那样的念头,都想要那么做,是不是有那麼多的人想要资金投入这么多资源,或是要直到Eth2.0?
皮特表述说,的确有很多人觉得Eth2.0是一种解决方法,但他要想回应的是,Eth2.0的确提升 了货运量,但并没有解决困难,因此Eth2.0并不是解决方法,它仅仅增加了难题的曝露时间。Alexey表明,他的聚焦点没有技术性,而在构架和机构。可否创建一个软件体系结构精英团队,该精英团队是不是可以在Eth2.0精英团队中开始工作。如果没有得话,Eth2.0是否会丧失模块化设计手机软件的机遇?皮特说Eth2.0。

#数字货币# #比特币[超话]#

⑶ 一文读懂以太坊—ETH2.0,是否值得长期持有

这几天一直在看关于ETH伦敦升级方面的资料,简单的聊一下,在加密货币的世界里,无论是投资机构、区块链应用开发者、矿机商,还是个人投资者、硬件供应商、 游戏 行业从业者等等,提起以太坊,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了解。

一方面取决于以太坊代币 ETH 本身的造富效应。从 2014 年首次发行以来,投资回报率已经超过 7400 倍。


另一方面,以太坊作为应用最广泛的去中心应用编程平台,引来无数开发者在其之上开发应用。这些应用不仅产生了巨大的商业价值,伴随 DEFI 生态、NFT 生态、DAO 生态蓬勃发展,也给 ETH 带来了更多使用者。


随着“伦敦升级计划”临近,ETH 再次聚集所有人的关注目光。


以太坊 2.0 到底是什么?包含哪些升级?目前进展如何?


以太坊 2.0 到来,会对现有以太坊生态的去中心化应用产生哪些影响?


ETH 是否值得持续投资?看完相信你会有自己的判断。


如果将搭建应用比作造房子,那么以太坊就提供了墙面、屋顶、地板等模块,用户只需像搭积木一样把房子搭起来,因此在以太坊上建立应用的成本和速度都大大改善。以太坊的出现,迅速吸引了大量开发者进入以太坊的世界编写出各类去中心应用,极大丰富人们对去中心应用场景的需求。

以太坊应用开发模型示意


以太坊与ETH


现有市场的加密货币,只是在区块链技术应用在某一场景下的单一代币。


以太坊也不例外,它的完整项目名称是“下一代智能合约与去中心化应用平台”,Ether(以太币)是其原生加密货币,简称 ETH。


ETH 除了可以用来与各种类型数字资产之间进行有效交换,还提供支付交易费用的机制,即我们现在做链上操作时所支付的 GAS 费用。GAS 费用机制的出现,即保护了以太坊网络上创建的应用不会被恶意程序随意滥用,又因为 GAS 收入归矿工所有,让更多的用户参与到以太坊网络的记账当中成为矿工,进一步维护了以太坊网络安全与生态发展。


与 BTC 不同的是,ETH 并没有采用 SHA256 挖矿算法,避免了整个挖矿生态出现由 ASIC(专用集成电路)矿机主导以至于大部分算力被中心化机构控制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以太坊最初采用的是 PoW(Proof of Work)的工作量证明机制,人们需要通过工作量证明以获取手续费回报。我们经常听说矿工使用显卡挖矿,他们做的就是 POW 工作量证明。显卡越多,算力越大,那么工作量就越大,收入也就越高。


当前,整个以太坊网络的总算力大约为 870.26 TH/s,用我们熟悉的消费级显卡来对比,英伟达 RTX 3080 的显卡算力大约为 92-93 MH/s,以太坊网络相当于 936 万张 3080 显卡算力的总和。


以太坊白皮书内非常明确提到之后会将 PoW 工作证明的账本机制升级为 POS (Proof of Stake)权益证明的账本机制。


ETH经济模型


与 BTC 总量 2100 万枚不同,ETH 的总量并没有做上限,而是在首次预售的 ETH 数量基础上每年增发,增发数量为 0.26x(x 为发售总量)。


但也不用担心 ETH 会无限通胀下去,长期来看,每年增发币的数量与每年因死亡或者粗心原因遗失币的数量大致相同,ETH 的“货币供应增长率”是趋近于零的。


ETH 分配模型包含早期购买者,早期贡献值,长期捐赠与矿工收益,具体分配比例如下表。

现在每年将有 60,102,216 * 0.26 = 15,626,576 个 ETH 被矿工挖出,转成 PoS 后,每年产出的 ETH 将减少。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 ETH 总量约为 116,898,848 枚,总市值约为 2759 亿美元。


以太坊发展历程


1. 边境阶段(2015年):上线后不久进行了第一次分叉,调整未来挖矿的难度。此版本处于实验阶段,技术并未成熟,最初只能让少部分开发者参与挖矿,智能合约也仅面向开发者开发应用使用,并没有用户参与,以太坊网络处于萌芽期。


边境阶段 ETH 价格:1.24 美元。


2. 家园阶段(2016年):以太坊主网于 2016 年 3 月进行了第二次分叉,发布了第一个稳定版本。此版本是第一个成熟的正式版本,采用 100% PoW 证明,引入难度炸弹,随着区块链数量的增加,挖矿难度呈指数增长,网络的性能大幅提升,以太坊项目也进入到快速成长期。在”家园“版本里,还发生了著名的”The DAO 攻击事件“,以太坊被社区投票硬分叉为以太坊(ETH)与以太经典(ETC)两条链,V 神站在了 ETH 这边。


家园阶段 ETH 价格:12.50 美元。


3. 都会阶段(2017~2019年):都会的开发又分为三个阶段,升级分成了三次分叉,分别是 2017 年 10 月的“拜占庭”、2019 年 2 月底的“君士坦丁堡“、以及 2019 年 12 月的“伊斯坦布尔”。这些升级主要改善智能合约的编写、提高安全性、加入难度炸弹以及一些核心架构的修改,以协助未来从工作量证明转至权益证明。


在都会阶段,以太坊网络正式显现出其威力,正式进入成熟期。智能合约让不同链上的加密货币可以互相交易,ERC-20 也在 2017 代币发行的标准,成千上万个项目在以太坊网络进行募资,被称作“首次代币发行(ICO)”,相信很多币圈的老人都是被当时 ICO 造富效应带进来的。到 2019 年,随着DeFi 生态的崛起,金融产品正式成为以太链上最大的产业。


都会阶段 ETH 价格:151.06 美元。


4. 宁静阶段(2020-2023年):与都会分三阶段开发相同,宁静阶段目前预计分成三次分叉:柏林(已完成)、伦敦(即将到来)、以及后面的第三次分叉。“宁静”阶段又称为“以太坊 2.0”,是项目的最终阶段,以太坊将从工作量证明方式正式转向权益证明,并开发第二层扩容方案,提高整个网络的运行效率。


宁静阶段可以说是以太坊网络的集大成之作,如果说前个三阶段只是让以太坊的愿景展现的实验平台,宁静阶段之后的以太坊,将正式成为完全体,不仅有完备的生态应用,超级快的处理速度,众多网络协同发展,而且 PoS 机制会非常节约能源,真正代表了区块链技术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


宁静阶段 ETH 价格:2021 年 4 月 15 日完成的柏林阶段,当天价格为 2454 美元。

即将到来的伦敦协议升级

以太坊生态


以太坊的生态发展,从属性划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以太坊网络生态应用建设,二是以太坊网络扩容建设。两者相互融合,互相成就,应用需要更健壮强大的网络作为承载,网络需要功能完善的应用场景服务用户。


先说应用生态,以太坊的生态我们又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1. 去中心化自制组织(DAO)生态


什么是去中心化自制组织?还是以我们熟悉的比特币举例:比特币目前市值七千多亿美金,在全球资产市值类排名第九,但比特币并不是某一公司发布的产品,也没有特定公司组织招聘人员进行维护。比特币现有的一切,都源于比特币持有者、比特币矿工自发形成的分布式组织,他们通过投票方式规划比特币发展路线,自发参与维护比特币程序与网络 —这仅仅因为只要拥有比特币,所有人都是比特币网络建设中的受益者,一切维护都源于自身的利益关系。


比特币的发明与成功运行,突破了由荷兰人创建、至今流行 400 多年的公司商业架构,开创出一种全新的、无组织架构的、全球分布式的商业模式,这就是 DAO。


再说回以太坊,以太坊的 DAO 可以由智能合约编写,用户自定义应用场景。简单说就是我们规定出程序执行条件与执行范围,真实世界里只要触发设定好的条件,程序就会自动执行运行,且所有过程都会在以太坊的网络上进行去中心化公开验证,不需要经过人工或者任何第三方组织机构确认。


以太坊 DAO 生态演化出许多商业场景,有慈善机构使用 DAO 建立公开透明的捐款与使用机制,有风投机构使用 DAO 建立公平分配的风险基金。


以太坊生态的很多项目都采用 DAO 自治,代表项目有:Uniswap,AAVE,MakerDAO,Compound,Decred,Dash 等。


2. 去中心化金融(DEFI)生态


在传统商业世界里,我们如果需要借钱、存钱,或者买某一公司股票,或者做企业贷款、融资,只要是进行金融活动,总离不开与银行、证券机构、会计事务所这些金融机构打交道。


而在去中心的世界里,区块链本质就是集合所有人交易记录且公开的大账本,我们可以非常容易的追溯到每一个钱包地址发生过的每一笔交易,查询到任意一个钱包地址的余额信息,从而对钱包地址里的资产做评估。


举个例子:全世界个人贷款最贵的国家是印度,印度的年轻人房贷利率目前是 8.8%,最高曾经到过 20%;与此对应,全世界个人存款利率最低的国家是日本,日本政府为了鼓励民众消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银行存款利率是负值,日本人在银行存款不仅没有利息,还要给银行交保管费。理论上,如果日本人将自己的存款借与印度人,双方都能获得利益最大化,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场景很难发生。一是每个国家都有外汇管制,日本人的钱并不容易能给到印度人,二是印度人的信用如何日本人也不好评估,大家没有统一标准,万一借出去的钱无法归还,不能没了收益还要蒙受损失。


但在去中心的世界里,这样的事情就简单的多。


如果印度人的钱包地址里有比特币,我们就可以利用智能合约,印度人将自己的比特币质押进去,根据比特币当时的价格,系统自动给印度人一个授信额度,印度人就可以拿着这个额度去和日本人借款,并规定好还款的周期与利率。如果印度人违约,合约自动将印度人质押进去的比特币扣除,优先保障日本的权利,这样,日本人不用担心安全问题放心享受收益,印度人也有了更多的款项做为流动资金。


这个例子就是去中心金融的简单应用,实际上,这就是我们参与 DEFI 挖矿是质押理财的原理 —— 当然真正应用实现算法与场景要复杂的多。


DEFI 根据场景不同,又可以分为很多赛道,比如稳定币、预言机、AMM 交易所、衍生品、聚合器等等。


DEFI 代表项目有:Dai,Augur,Chainlink,WBTC,0x,Balance,Liquity 等。


3. 非同质化代币(NFT)生态


世界名画《蒙娜丽莎》,只有达·芬奇的原版可以展览在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哪怕现代的技术可以无比精细地复刻出来,仿品都不具备原版的收藏价值。


这就是 NFT 的应用场景。NFT是我们可以用来表示独特物品所有权的代币,它们让我们将艺术品、收藏品甚至房地产等现实事物唯一代币化。虽然文件(作品)本身是可以无限复制,但代表它们的代币在链上可以被追踪,并为买家提供所有权证明。


相比现实中实物版权、物权的双重交割相比,NFT 只需要交割描述此物品的唯一代币。NFT 作品往往存储在如 IPFS 这样的分布式存储网络里,随用随取,永不丢失,加之交割简单方便,很快吸引了大量玩家与投资者收藏转卖,NFT 出现也给艺术家提供了全新的收入模式。


类似 DEFI 生态,NFT 生态根据应用场景不同也产生了不同赛道,目前比较火热的赛道有 NFT 交易平台,NFT 游戏 平台,NFT 艺术品平台, NFT 与 DEFI 结合在一起的金融平台。


NFT 代表项目有:CryptoKitties,CryptoPunks,Meebits,Opensea,Rally,Axie Infinity,Enjin Coin,The Sandbox 等。


4. 标准代币协议(ERC-20)生态


与 NFT 非同质化代币所对应的,就是同质化代币。比如我们使用的人民币就是一种同质化代币,我们可以用人民币进行价值交换,即使序号不同也不影响其价值,如果面额相同,不同的钞票序号对持有者来说没有区别。


BTC,ETH 和所有我们熟知的加密货币,都属于同质化代币。同种类的一个比特币和另一个比特币没有任何区别,规格相同,具有统一性。在交易中,只需关注代币交接的数量即可,其价值可能会根据交换的时间间隔而改变,但其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


以太坊的 ERC-20 就是定义这种代币的标准协议,任何人都可以使用 ERC-20 协议,通过几行代码,发布自己在以太坊网络上的加密货币。


现在,以太坊网络上运行的代币种类有上百万个,上边提到的项目,大多也在以太坊网络中发布了自己的同质化代币。


ERC-20 代表项目有:USDT,USDC,WBTC 等。


以太坊网络扩容性


我们先引入一个概念:区块链的不可能三角,即无论何种方法,我们都无法同时达到可扩展、去中心化、安全,三者只能得其二。


这其实很好理解,如果我们要去中心化和安全,就需要更多有节点参与网络进行验证,从而导致验证人增多、网络效率降低,扩展性下降。网络性能建设就是在三者之间找到平衡点。


用数据举例,目前比特币可处理转账 7 笔 / 秒,以太坊是 25 笔 / 秒,而 VISA 平均为 4500 笔 / 秒,峰值则达每秒上万笔。这种业务处理能力的差别,我们就可以简单理解为是「吞吐量」的差距。而想要提高吞吐量,则需要扩展区块链的业务处理能力,这就是所谓的扩展性。


根据优化方法不同,以太坊网络性能扩容方案可以分为:


1. Layer 1 链上扩展,所有交易都保留在以太坊上的扩展解决方案,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链上扩展的本质还是改进以太坊主链本身,使整个系统拥有更高的拓展性与运行效率。一般的方法有两种,要么改变共识协议,比如 ETH 将从 PoW 转变为 PoS;要么使用分片技术,优化方法使网络具有更高效率。


2. Layer 2 链下扩展,在以太坊协议之上分层单独做各场景解决方案,具有更好的扩展性。


链下扩展可以理解为把计算、交易等业务处理场景拿到以太坊主链之外计算,最后将计算好的结果传回主链,主链只反映最终的结果而不用管过程,这样,无论多么复杂的应用都不会对主链产生影响。


我们并不需要明白具体技术实现,只需知道:相比 Layer 1 方案,Layer 2 方案网络不会干扰底层区块链协议,可以替 Layer 1 承担大部分计算工作,从而降低主网络的负担提高网络业务处理效率,是目前公认比较好的扩容方案。


以太坊2.0


终于讲到以太坊 2.0,回到主题。


通过回顾以太坊的发展 历史 ,以太坊 2.0 并不是新项目,它只是以太坊开发进程的最后一个阶段,它将由整个以太坊生态多个团队协同完成,目标是使以太坊更具可扩展性、更安全和更可持续,最终成为主流并为全人类服务。


ETH2建设目标:


1. 更具可扩展性。每秒支持 1000 次交易,以使应用程序使用起来更快、更便宜。


2. 更安全。以太坊变得更加安全,以抵御所有形式的攻击。


3. 更可持续。提高网络性能的同时减少对能源的消耗,更好地保护环境。


最重要的变化,ETH2 将从 ETH1 使用的 PoW(Proof of Work)工作量证明机制升级为 POS (Proof of Stake)权益证明机制。不再以算力做为验证方式,而是通过质押加密货币的数量做为验证手段。矿工不需要显卡也能挖矿,既节省了时间成本与电力成本,又提高了 ETH 的利用率,非常类似钱存在银行获得利息。


ETH2 主要使用的技术是分片分层技术实现整个网络扩容。


ETH2 升级将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1. 阶段0(正在进行):信标链的创建与合并。信标链是 ETH2 的主链,如同人类的大脑,是 ETH2 得以运行的基础。


2. 阶段1(预计2022年):分片链的创建与应用。当信标链与 ETH1 合并完成后,就进入分片链的开发阶段。分片链可以理解为将 ETH2 主链的整块数据按一定规则拆分存放,单独建立新链处理,用来分担主链上的数据压力,目前规划是建立 64 条分片链。


举个例子,从北京到上海,原来的交通工具只有一条公路,所有的车辆都需要在上边运行,就会非常拥挤;现在通过分片技术,多出来高铁、飞机等交通方式,分流的车辆同时到达速度更快,这就是分片链起到的作用。

分片链与主链交互示意图


3. 阶段2(预计2023年):整个网络功能的融合。到了此阶段,整个系统的功能全面开始融合,分片链的功能会更加强大,新的处理机制开始支持账户、智能合约、开发工具的创建,新的生态应用等。


此阶段是以太坊网络的最终形态,网络性能得到全面提升,生态应用全面爆发。但要服务全人类,ETH2 每秒 1000 次的交易效率显然还是远远不够,以太坊也会为它的目标持续优化下去。


ETH2对于大家有什么影响?


1. 对于以太坊生态开发者。ETH2 在部署应用的时候,是需要选择应用在哪条分片网络进行部署,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跨分片通信不同步,这就意味着开发者需要根据自己发展计划做不同的组合。


2. 对与 ETH 持币者。ETH2 与 ETH1 数据完全同步,代币也不会有任何变化,你可以继续使用现在的钱包地址继续持有 ETH。


3. 对于矿工。虽然 PoW 与 PoS 还会并行一段时间,可以预计的 PoW 矿机的产出会越来越少,应该开始减少 PoW 矿机的投资,开始转向 PoS 机制。


4. 对于用户。ETH2 速度更快,交易手续费更低,网络体验会非常好,唯一值得注意的是,由于 Dapp 部署在不同的分片网络上,可能需要手动选择应用的网络选项。


ETH是否值得投资?


ETH 是除了 BTC 以外市场的风向标,明确了解 ETH2 非常有助于我们理解其他区块链项目,理解二级市场。


简单总结几个点吧:


1. 通过以太坊的项目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比特币之后,以太坊项目的发展史就是目前区块链应用生态的发展史。无论 DEFI 生态,NFT 生态,DAO 生态还是代币、合约、协议生态,其实在以太坊发布白皮书时已有预见,后来出现的项目,都是围绕以太坊做验证。


2. 以太坊的联合创始人里,只有 V 神还在为以太坊事业做贡献,但这并不影响以以太坊繁荣发展。以太坊初始团队只是创建了它,后续的发展是社区、开发者、矿工与用户共同建立的结果,现在的以太坊早已不是某一个人的思维,它是所有以太坊生态参与者共同的结晶,它属于全人类。


3. 以太坊在过去的几年一直沿着既定的开发轨迹发展,虽然中途一度出现过危机,以太坊“被死亡”了好几百次,以太坊还是顽强的发展下来,并且拥有了繁荣生态。ETH2 还要两三年时间才能落地,中间也充满变数,比如其他的公链抢占先机,但可以预见,ETH2 后的以太坊会更加健壮。


4. 不要在抱有任何 BTC 会死亡,区块链行业会消失这样的伪命题。BTC、ETH 让我们看到了突破原有公司组织架构,一种全新无组织架构的商业模式存在,这种商业模式显然更符合这个时代的发展需求,无论项目地发起团队在不在,无论各国政府如何打压,只要技术对人类有贡献,就会由人员自发组织维护,区块链技术是革命。


5. ETH2 的上线,短期看 PoW 奖励与 PoS 奖励并行,可能会让 ETH 总通胀率短期内飙升,长期看 ETH 通胀率始终保持平衡。加上 ETH 本身的生态与应用场景,ETH是值得投资的,目前看不到有其他公链代替以太坊公链的可能性,ETH2 的上线,甚至会对其他公链造成“虹吸效应”,万链归一。

#比特币[超话]# #数字货币#

⑷ ethtool原理介绍和解决网卡丢包排查思路

之前记录过处理因为LVS网卡流量负载过高导致软中断发生丢包的问题, RPS和RFS网卡多队列性能调优实践 ,对一般人来说压力不大的情况下其实碰见的概率并不高。这次想分享的话题是比较常见服务器网卡丢包现象排查思路,如果你是想了解点对点的丢包解决思路涉及面可能就比较广,不妨先参考之前的文章 如何使用MTR诊断网络问题 ,对于Linux常用的网卡丢包分析工具自然是ethtool。

2020年06月22日 - 初稿

阅读原文 - https://wsgzao.github.io/post/ethtool/

ethtool - utility for controlling network drivers and hardware

ethtool is the standard Linux utility for controlling network drivers and hardware, particularly for wired Ethernet devices. It can be used to:

Most features are dependent on support in the specific driver. See the manual page for full information.

ethtool 用于查看和修改网络设备(尤其是有线以太网设备)的驱动参数和硬件设置。你可以根据需要更改以太网卡的参数,包括自动协商、速度、双工和局域网唤醒等参数。通过对以太网卡的配置,你的计算机可以通过网络有效地进行通信。该工具提供了许多关于接驳到你的 Linux 系统的以太网设备的信息。

接收数据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很多底层的技术细节,但大致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NIC 在接收到数据包之后,首先需要将数据同步到内核中,这中间的桥梁是 rx ring buffer 。它是由 NIC 和驱动程序共享的一片区域,事实上, rx ring buffer 存储的并不是实际的 packet 数据,而是一个描述符,这个描述符指向了它真正的存储地址,具体流程如下:

当驱动处理速度跟不上网卡收包速度时,驱动来不及分配缓冲区,NIC 接收到的数据包无法及时写到 sk_buffer ,就会产生堆积,当 NIC 内部缓冲区写满后,就会丢弃部分数据,引起丢包。这部分丢包为 rx_fifo_errors ,在 /proc/net/dev 中体现为 fifo 字段增长,在 ifconfig 中体现为 overruns 指标增长。

这个时候,数据包已经被转移到了 sk_buffer 中。前文提到,这是驱动程序在内存中分配的一片缓冲区,并且是通过 DMA 写入的,这种方式不依赖 CPU 直接将数据写到了内存中,意味着对内核来说,其实并不知道已经有新数据到了内存中。那么如何让内核知道有新数据进来了呢?答案就是中断,通过中断告诉内核有新数据进来了,并需要进行后续处理。

提到中断,就涉及到硬中断和软中断,首先需要简单了解一下它们的区别:

当 NIC 把数据包通过 DMA 复制到内核缓冲区 sk_buffer 后,NIC 立即发起一个硬件中断。CPU 接收后,首先进入上半部分,网卡中断对应的中断处理程序是网卡驱动程序的一部分,之后由它发起软中断,进入下半部分,开始消费 sk_buffer 中的数据,交给内核协议栈处理。

通过中断,能够快速及时地响应网卡数据请求,但如果数据量大,那么会产生大量中断请求,CPU 大部分时间都忙于处理中断,效率很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在的内核及驱动都采用一种叫 NAPI(new API)的方式进行数据处理,其原理可以简单理解为 中断 + 轮询,在数据量大时,一次中断后通过轮询接收一定数量包再返回,避免产生多次中断。

(1) RX errors

表示总的收包的错误数量,这包括 too-long-frames 错误,Ring Buffer 溢出错误,crc 校验错误,帧同步错误,fifo overruns 以及 missed pkg 等等。

(2) RX dropped

表示数据包已经进入了 Ring Buffer,但是由于内存不够等系统原因,导致在拷贝到内存的过程中被丢弃。

(3) RX overruns

表示了 fifo 的 overruns,这是由于 Ring Buffer(aka Driver Queue) 传输的 IO 大于 kernel 能够处理的 IO 导致的,而 Ring Buffer 则是指在发起 IRQ 请求之前的那块 buffer。很明显,overruns 的增大意味着数据包没到 Ring Buffer 就被网卡物理层给丢弃了,而 CPU 无法即使的处理中断是造成 Ring Buffer 满的原因之一,上面那台有问题的机器就是因为 interruprs 分布的不均匀(都压在 core0),没有做 affinity 而造成的丢包。

(4) RX frame

表示 misaligned 的 frames。

网线上的packet首先被网卡获取,网卡会检查packet的CRC校验,保证完整性,然后将packet头去掉,得到frame。网卡会检查MAC包内的目的MAC地址,如果和本网卡的MAC地址不一样则丢弃(混杂模式除外)。

网卡将frame拷贝到网卡内部的FIFO缓冲区,触发硬件中断。(如有ring buffer的网卡,好像frame可以先存在ring buffer里再触发软件中断(下篇文章将详细解释Linux中frame的走向),ring buffer是网卡和驱动程序共享,是设备里的内存,但是对操作系统是可见的,因为看到linux内核源码里网卡驱动程序是使用kcalloc来分配的空间,所以ring buffer一般都有上限,另外这个ring buffer size,表示的应该是能存储的frame的个数,而不是字节大小。另外有些系统的 ethtool 命令 并不能改变ring parameters来设置ring buffer的大小,暂时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驱动不支持。)

网卡驱动程序通过硬中断处理函数,构建sk_buff,把frame从网卡FIFO拷贝到内存skb中,接下来交给内核处理。(支持napi的网卡应该是直接放在ring buffer,不触发硬中断,直接使用软中断,拷贝ring buffer里的数据,直接输送给上层处理,每个网卡在一次软中断处理过程能处理weight个frame)

过程中,网卡芯片对frame进行了MAC过滤,以减小系统负荷。(除了混杂模式)

网卡驱动程序将IP包添加14字节的MAC头,构成frame(暂无CRC)。Frame(暂无CRC)中含有发送端和接收端的MAC地址,由于是驱动程序创建MAC头,所以可以随便输入地址,也可以进行主机伪装。

驱动程序将frame(暂无CRC)拷贝到网卡芯片内部的缓冲区,由网卡处理。

网卡芯片将未完全完成的frame(缺CRC)再次封装为可以发送的packet,也就是添加头部同步信息和CRC校验,然后丢到网线上,就完成一个IP报的发送了,所有接到网线上的网卡都可以看到该packet。

产生中断的每个设备都有一个相应的中断处理程序,是设备驱动程序的一部分。每个网卡都有一个中断处理程序,用于通知网卡该中断已经被接收了,以及把网卡缓冲区的数据包拷贝到内存中。

当网卡接收来自网络的数据包时,需要通知内核数据包到了。网卡立即发出中断。内核通过执行网卡已注册的中断处理函数来做出应答。中断处理程序开始执行,通知硬件,拷贝最新的网络数据包到内存,然后读取网卡更多的数据包。

这些都是重要、紧迫而又与硬件相关的工作。内核通常需要快速的拷贝网络数据包到系统内存,因为网卡上接收网络数据包的缓存大小固定,而且相比系统内存也要小得多。所以上述拷贝动作一旦被延迟,必然造成网卡FIFO缓存溢出 - 进入的数据包占满了网卡的缓存,后续的包只能被丢弃,这也应该就是ifconfig里的overrun的来源。

当网络数据包被拷贝到系统内存后,中断的任务算是完成了,这时它把控制权交还给被系统中断前运行的程序。

网卡的内核缓冲区,是在PC内存中,由内核控制,而网卡会有FIFO缓冲区,或者ring buffer,这应该将两者区分开。FIFO比较小,里面有数据便会尽量将数据存在内核缓冲中。

网卡中的缓冲区既不属于内核空间,也不属于用户空间。它属于硬件缓冲,允许网卡与操作系统之间有个缓冲;

内核缓冲区在内核空间,在内存中,用于内核程序,做为读自或写往硬件的数据缓冲区;

用户缓冲区在用户空间,在内存中,用于用户程序,做为读自或写往硬件的数据缓冲区;

另外,为了加快数据的交互,可以将内核缓冲区映射到用户空间,这样,内核程序和用户程序就可以同时访问这一区间了。

对于有ring buffer的网卡,ring buffer是由驱动与网卡共享的,所以内核可以直接访问ring buffer,一般拷贝frames的副本到自己的内核空间进行处理(deliver到上层协议,之后的一个个skb就是按skb的指针传递方式传递,直到用户获得数据,所以,对于ring buffer网卡,大量拷贝发生在frame从ring buffer传递到内核控制的计算机内存里)。

网卡工作在数据链路层,数据量链路层,会做一些校验,封装成帧。我们可以查看校验是否出错,确定传输是否存在问题。然后从软件层面,是否因为缓冲区太小丢包。

一台机器经常收到丢包的报警,先看看最底层的有没有问题:

(1) 查看工作模式是否正常

(2) 查看检验是否正常

Speed,Duplex,CRC 之类的都没问题,基本可以排除物理层面的干扰。

Why rx_crc_errors incrementing in the receive counter of ethtool -S output?

Check ethtool -S output and find where are the drops and errors.

Check the numbers corresponding to rx_crc_errors .

显示了p1p1 的接口类型,连接模式,速率等等信息,以及当前是否连接了网线(如果是网线Supported ports 就是TP,如果是光纤则显示Fiber),这里例举下3个重要关键词

Supported ports: [ FIBRE ]
Speed: 10000Mb/s
Link detected: yes

ethtool

Counters Troubleshooting for Linux Driver

Why do I see rx_crc_errors in ethtool output?

ping请求错误分析

ifconfig 命令详解

ethtool 命令详解

ethtool 解决网卡丢包严重和网卡原理

⑸ 大跌过后,值得抄底的三类区块链项目

上一周币圈经历了一场大劫,主流加密货币普遍大跌50%以上,币圈哀声一片。其实,机会通常是跌出来的,这一波大跌会跌到什么时候,没人知道,但经过这一波的洗礼,加密货币可能迎来一次投资+投机的机会,投资是指从长期看,加密货币总体趋势向上,这波下跌后会出现一个很低位置投资加密货币的机会,从短期看,大幅下跌后,会有一波反弹,这是投机的机会。

这波行情中,需要特别关注三类加密货币:

早就想到btc会大跌,但这一波短时间下跌幅度还是远超之前的预期,几乎是短时间内无抵抗的快速下挫。当然,这对btc不是第一次,历史上,每一轮btc的牛市过后,btc都会跌去8成以上,然后迎来罕见的投资机会,因为下一轮牛市会远超上一轮牛市的峰值。

虽然越来越多人认为,btc在性能方面,在扩展性方面满足不了区块链行业发展的大方向,也有bch这样的挑战者出现,但总体上看,btc仍然拥有最强大的共识,在这种共识的支撑下,btc是加密货币领域最接近稳定货币的标的,因此,如今仍然有大量的矿机在坚持挖矿,希望获得更多的btc。这样强大的共识支撑下,一旦度过寒冬,btc一定会获得更大的涨幅。同类的还有bch,虽然不久前bch经历了分叉风波,并且这种分叉可能会长期伴随bch,但bch也拥有强大的共识基础,受到很多中本聪坚定支持者的力挺,何况有大矿霸比特大陆在背后支撑,这也很重要。

从2016年开始到2018年牛市的主线是eth智能合约的发明,让更多人看到区块链落地的可能,至今eth仍然在不停的更新,v神希望通过各种方式来提升eth的性能,从而成为区块链的基础设施。而且区块链行业内部评价,无论是eth的进化方向,还是v神发布的论文,都有相当高的水准,而不是简单拼凑内容,这非常值得期待。而这一轮下跌也更很多区块链项目方融了大量eth,在下跌过程中套现造成的,随着项目方清空eth,eth也将回到一个相对较高的位置。更大的机会存在于eth生态中,毕竟eth解决的是基础设施层面的问题,整个生态的完善还需要更多合作伙伴的加入,比如侧链解决方案loom,侧链是eth快速成长的关键,他的发展会解决eth扩容难的问题,loom一直很低调的努力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但他们的很多成果却被v神关注到,多次得到v神的点赞。如果eth进一步发展,那么loom会不会成为重要一环呢?这关系就像与btc上涨后,有btc关系的莱特币、比特币黄金、达世币都有相当高的市值一样。

eth能否发展成为区块链的基础设施?起码以pow的性能是比较难实现的,所以创新的共识算法,解决区块链基础设施的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值得关注的方向。他们也许会像苹果与安卓一样,与eth分庭抗衡,这同样拥有很大的投资价值。比如ada,yee;这两个项目分别从科研与工程两个角度探索提升共识算法的可能性,ada研发时间比较长,他独特的ouroboros共识算法,采用pos机制,理论上,可以将tps提升到无限高,但ada最大的问题是落地,理工科背景的都知道,从科研到工程落地,需要漫长的时间,很多原有的设想都可能受到挑战,比较好的是ada主要研发基地在日本,也得到了很多日本财团的支持,有强大的资金做后盾,可能会加速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团队背景 的原因,yee则是从工程角度解决tps问题,一周前,yee刚刚发布了全新的公链白皮书,目标直指去中心化互联网,不可谓不鸿大。全新的共识算法tetris是其中的亮点,是不同于现有主流共识算法的逻辑,yee也同步发布了共识算法的论文,从数学角度论证了共识算法,这是现有主流加密货币领域独特的一个,听说这个论文送给了清华、北大等高等学府,也得到了很高的评价。此外,yee还集成了超越ipfs的存储系统cdht,同时在智能合约方面也做了很大的创新。但是yee出现的时机不好,从诞生开始,yee就处于币圈的下降趋势中,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错杀,从另一方面看,这也是很好的投资机会,随着项目的逐渐落地,yee的价值会逐渐显现出来。

从btc诞生开始,以btc为代表的区块链领域都处于争议之中,看空者不可谓不多,但他们却从未阻止区块链领域的发展,就像拳击手重拳出击前需要先把拳头收回来一样,每次大幅回撤都意味着,更大的一波上涨,珍惜千载难逢的机会。

⑹ 一台服务器有两块网卡ETH0和ETH1,用同一台电脑PING ETH0正常,PING ETH1却不通,怎么解决ETH1不通的问题

你可以检查一下,A和C的IP肯定是192.168.0.* ,因为A/C和ETH1不处于同一网段,所以不能PING通,要想A/C实现文件共享,可以手动设置IP为192.168.2.*

⑺ 怎么看待加密货币

加密货币是货币改革的方向之一。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加密货币(数字化货币)是各国央行努力推行的一种货币。虽然世界上己出现加密货币、如比特币,由于不能监管,世界各国大多不接受;美国也未正式批准其上市交易,比特币交易平台也未建立。虽然有不少业内人市,呼吁美国政府建立可监管的比特币交易平台,而实体经济特斯拉公司又高调宣称购买了比特币……

毫无疑问,各国央行对数字化(加密)货币兴趣日浓,积极研究试行,测试;在中国上海第4届进博会上,中国人民

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开展了数字化人民币的推广工作,场景应用,外币自由兑换数字人民币等。可以预计,数字人民币不久将在中国上海,及各地迅速普及、推广应用。

总之,我们应当以积极的态度,看待加密(数字化)货币,乐与参与其中,积极应用。

单说加密货币的话,话题有些狭窄,我直接来说说区块链技术。
作为一个 科技 资讯类(区块链技术)的自媒体我,当然是爬桌子加上熬夜看了。为了知识积累,为了学习最新的互联网技术,不看咋整?不管是因为生活,还是工作,区块链技术作为目前最热的项目,我必须去了解。

作为 社会 最底层的我,一个资深打工仔来讲,加密货币离我很遥远。通过学习,我知道它是基于区块链技术衍生出来的交易虚拟货币。而且是限量的,在国外的第三方平台上交易很火爆,从最初的0.3美元10年时间涨到接近2万美元。有的时候我就在想,当初为什么不买那么几十个放在那呢?归根结底还不是因为穷?当初的你哪怕有那个钱,但是会狠下心来买那个玩意一放就是接近十年么?有人说加密货币、数字货币等等都是大佬弄出来圈钱的,用来割韭菜的,这话我无法反驳,但是就我而言,我连当韭菜的资格都木有。

作为自媒体我的我,一个以自媒体为工作的普通人。不管对加密数字抱有怎样的态度,我都必须去了解它。从它的起源到它的落地应用项目,从它的基层技术到后续的技术应用。从ICO的各种项目到相关信息,甚至还要了解因为加密货币、因为虚拟货币而发家致富的这些大佬背后的故事。就连昨晚做的梦都跟区块链技术、各种货币资讯有关。

作为旁观者的我,其实我并不喜欢这些东西。因为我只是个普通人,加密货币这个词语,就像你跟我说李嘉诚的钱一样虚幻。作为普通人我知道李嘉诚有钱,但那和我有什么关系呢?作为普通人,我知道基于区块链技术衍生出来的各种货币很值钱,有人因此变成百亿富翁,但那和我又有什么直接的联系么?

它影响不了我的生活,但它影响了韭菜的生活。

它影响不了我的生活,但它影响了大佬们的生活。

它影响不了我的生活,但它影响了世界的秩序。

就像那帮大佬说的,它真的有可能是第五次革命的诱因。

加密货币的诞生源于对电子支付行业的革新,旨在搭建去中心化、个人对个人的电子货币体系。2008年11月,一份署名中本聪的论文被发表在网络上,其标题为《比特币:对等网络电子现金系统》,论文中详细描述了如何使用对等网络来创造一种“不需依赖信任的电子交易系统”;2009年1月,比特币网络上线,推出了第一个开源的比特币客户端软件,中本聪使用该软件对第一个比特币“区块”进行“采矿”,并获得了第一批的50个比特币;其后,加密货币体系实现飞速发展,一方面,加密货币的市值不断增长,2017年12月,比特币交易价格首次突破15000美元,市值达2561亿美元;另一方面,加密货币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以太坊、瑞波币、稳定币USDT、Libra等数字货币也接连发布。

自2009年第一枚比特币诞生至今,伴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成熟,加密货币行业也经历了飞速发展。据CoinMarketCap统计,目前已有超过2650种加密货币,截至2019年9月8日,加密货币总市值为2678.7亿美元,市场总交易额为526.3亿美元。其中比特币市值占比70.4%,市值为1885亿美元,而ETH(以太坊)和XRP(瑞波币)市值分别为192和112亿元。

一直以来,去中心化、吞吐量、安全性三者始终不可兼得,构成了数字加密货币领域的“不可能三角”悖论。举例而言,比特币网络的最大问题是其低吞吐量带来的低可扩展性,比特币网络目前每秒最多只能处理7笔交易,极大限制了比特币作为交易手段的应用场景,其他比特币分叉在此基础上各有改进,但受限依旧明显;以太坊追求可扩展性和中心化,但牺牲了安全性,此前的“TheDAO”事件(黑客利用智能合约漏洞转移资金)就是例证;EOS则采用超级节点的模式,以部分牺牲去中心化特点为代价,实现了每秒百万笔的吞吐量。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请至网站www.hanghangcha.com

手机访问“行行查”小程序更方便

一.加密货币:

1.基于去中心化的共享机制,分布式账本的区块链技术,以电子钱包,私钥方式呈现,区块链自动记入,分散式结算,无法被扣押,冻结,与依赖中心化监管的银行金融系统相对;

2.截止2018年5月,已有超过1800种加密货币标准,互不信任的参与者维护着分类帐的安全,完整,余额;

3.2009年,比特币成为第一个去中心化的加密货币,而比特币以外的同型态货币,称为:山寨币,竞争币;

二.市值和数量:

1.2019年7月,市场上有2600种加密货币流通;

2.截止2021年5月,有9996种加密货币,加密货币交易所381家;

3.2021年5月初:总市值:约2万3000亿美元,截止5月21日总市值:约1万5800亿美元。比特币占市值和交易绝对多数,其次瑞波币,以太坊等;

三.1.比特币:代码:BTC,创建者:中本聪于2009年,最高发行量:2100万个

2.瑞坡币:代码:XRP,创建者:Ripple实验室于2013年,最高发行量:1000亿个

3.莱特币:代码:PPC,创建者:Coblee于2011年,最高发行量:8400万个

4.以太坊:代码:ETH,创建者:Vitalik Buterin于2015年,最高发行量:无限个

四.市场上著名十大加密货币交易所:

1.币安,马耳他;2.火币,新加坡;3.OKEX欧易,马耳他;4.比特儿,香港;5.Coinbase,美国;6.Bitfinex,香港;7.ZB.com,香港;8.Bithumb,韩国;9.Bit-Z,美国;10.Bitflyer,日本;

五.政府法律监管的难度和风险:

难度:侵犯隐私,阻碍创新

风险:贩毒,洗钱,野蛮生长,个人和机构参与破产和收益相对;

个人是比较看好的加密货币的。

最早的加密货币是比特币,比特币诞生于2008年,当时全球处于一次大的金融危机之中,这次危机由美国引发并席卷全球,主权国家滥发货币,导致货币的严重贬值,通货膨胀居高不下,人们对此尤为不满,人们特别渴望一种保值的、升值的数字货币出现。在这种大背景下比特币横空出世,也逐渐到受到了市场的认可和追捧。

比特币实际上解决的是一个信用危机,比特币具有去中心化、透明性、全球支付的特征,解决了普遍存在的一个信用问题,但比特币并不是完美的,网络拥堵市场发生,这也就导致了比特币现金的出现,比特币现金作为比特币的孪生兄弟逐渐的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另外,一些 科技 界、金融界的巨头公司也纷纷看好加密货币,认为加密货币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未来有可能取代法币,全球大多数国家的政府也大多肯定了底层技术区块链,也都在区块链方面发力。

怎么看待加密货币?

加密货币是一种新型的金融工具,借助区块链技术实现了以前电子货币难以完成的防伪和验证功能。

以前的电子货币由中心化系统控制,例如QQ币。假如你能黑入腾讯的服务器,或利腾讯的漏洞,或者由腾讯的内部人员悄悄篡改,你就可以无端拥有大量的QQ币。从事实上来说,这些修改而来的QQ币是真的,因为可以正常使用。但从法理意义上来说,这些都是“假币”,因为它没有经过合理的程序产生。举例说明,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刷Q币。

这些都是以前的电子货币存在的问题。现在,区块链技术能够为这些电子货币加上一条唯一的加密识别码,并且和前后的信息关联,让它像锁链一样一环扣一环的记录保存。这样就能实现电子货币的防伪和验证。这就是加密货币的特性。

区块链上的加密货币可以追溯到最初持有加密货币的人,他交易给了谁,又是怎样一步步的传到你手上,这些都可以查询。如果区块链上没有相应的记录,那么这枚加密货币就是“假的”。这是加密货币的性质。

加密货币说到底就是一个工具,一个工具能起什么作用,要看使用它的人用来干什么。一把好的水果刀,厨师可以用来切水果,雕刻家就能用来雕刻艺术品。怎么看要看它怎么用。

伴随着比特币暴涨之际,加密货币会是货币的未来吗?加密货币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比特币横空出世的时候,第一个去中心化的加密货币就这样诞生了。很多投资者表示,喜欢加密货币是因为“加密货币市场具有巨大的增值潜力和市场扩张”以及“新金融 科技 能够带来的自由”。

的确如此,比特币从刚刚诞生时到现在已经超过了至少几千倍乃至上万倍的价值回报,当然近日比特币大幅拉涨也是赚足了市场眼球,前百名的数字货币有97个也在拉涨,比特币更是逼近7500美元大关,相信很多人已经自由了吧!

然而,比特币暴涨,美国国会可坐不住了,连着举办两场听证会,大有建立具有影响力的全球加密货币体系,难道,又一个“布雷顿森林体系”要建立?

频繁的听证会,议题涵盖加密领域安全、监督与属性认定等多个层面,可谓是左勾拳一下,右勾拳一下,这样的“组合拳”式的出击有点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呀!又想在加密金融领域做个老大哥,谋求“远大前程”吧。

在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题为“货币的未来:加密货币”的听证会上,前CFTC主席Gary Gensler在会上称:“黄金背后并没有什么支持,支持它的是一种文化规范,几千年来我们都喜欢黄金。我们将其看作价值储备,所以比特币是数字黄金的现代形式,是一种 社会 建构。”

尽管很多加密货币看起来像庞氏骗局,在数字货币领域也是发生过此类骗局,但当更多的人对这种货币建立起共识,就像黄金一样能够扮演好自己等价的角色。那时加密货币就会有它存在的价值了吧!

Barr问道:“加密货币只是一种新的方式,来保持和转移存在有限影响力和利基吸引力的价值,还是会产生深远的变革效应?”

加密货币确实是一种新的方式,一种基于去中心化的加密货币。加密货币背后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区块链的发展使 社会 重新思考货币的性质,加密货币可能代表着“财产的未来”。

同时也有人称,加密货币不是真正的货币,给投资者带来重大风险。不管声音如何,我们可以看到美国试图在加密货币里建立自己的影响力。

我们处在巨变前夕, 99%的人看不见,0.8%的人看不起,0.19%的人看懂了,0.01%的人在行动!我们相信你也是那0.01%里的人哦。

不定期空投糖果哟~

加密货币,也称数字货币、虚拟货币,一定程度上充当着交换媒介的角色。它在区块链技术上运行,使用密码学来验证交易、保证交易的安全性。本质上而言,加密货币是数据库中有限的条目,除非满足特定的要求,否则没人能够改变它。目前不少人对加密货币的态度都处于两个极端,有人认为加密货币孕育着无数个新机会,是一个可能助力自己实现财务自由的上好通道,而另外又有人认为加密货币只是泡沫,是庄家用来收割韭菜的法门。但凡事都有两面性,我们既不能对加密货币一味追捧,也不能生硬地将其一棒子打死。这里我想简单介绍一下加密货币的 历史 ,再从正反两个方面谈谈加密货币:

加密货币的 历史 : 事实上,早在20世纪90年代爆发技术潮的时候就有许多人尝试创造数字货币。当时市场上出现了Flooz、Beenz等系统,其中,Flooz尝试创造互联网商人所特有的货币,而Beenz则是一种在线货币,开发者允许用户通过浏览网页、网上购物等行为来获取Beenz。只不过,最后出于欺诈、金融问题、公司老板与员工之间的摩擦等多种因素,这些系统均告失败。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这些系统都利用了可信任的第三方来保证运行,即这些系统背后的公司负责验证交易、推动交易顺利进行。而由于这些公司最后都走向失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建立一个数字现金系统都被视作注定要失败的事业。到了2009年,一位匿名的程序员(也可能是一群)以“中本聪”之名推出了比特币,并将其定义为“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比特币去中心化,意即交易过程中不设服务器,也没有中央控制机构。而自比特币推出之后,“加密货币”这一概念才逐渐广为人知。

加密货币的主要优点:

1.容易获取。只要自己愿意,全世界的投资者都能较为轻易地获取加密货币。你可以找到许多希望通过加密货币来筹资的项目,而几乎任何一个具备在线转账条件的人都可以参与这些项目;

2.支付、结算都十分便捷。用加密货币进行支付,你不必绑定借记卡、信用卡等,也无需输入个人信息,而是只需要对方的一个钱包地址。且由于交易过程中不存在第三方机构,加密货币支付、结算比起传统支付方式省时许多;

3.交易费低。使用在线渠道、银行网关等方式转账的话,交易费用较为昂贵,而使用加密货币的交易费相比起来就低得多;

4.安全性。由于去中心化,用户不需要与银行等第三方机构分享自己的身份或行踪,也不需要分享与交易对象之间交易的细节,这就大大提高了交易的安全性。尽管目前部分加密货币的匿名性遭受质疑,但比起传统方式,交易的安全性还是有所优势。

加密货币的主要缺点:

1.难以理解。对普罗大众而言,“加密货币”其实还是比较抽象的事物。而许多人为了不错过这班“致富车”,最终会急匆匆地在没有充分了解和足够知识储备的情况下盲目投资,造成经济损失;

2. 没有办法挽回转错的帐。如果你使用加密货币转错了帐,则无法退还已付金额。你所能做的就是要求你的转账对象退款,但如果你的请求被对方拒绝了,这笔钱也就要不回来了;

3.价格波动性巨大。不少人感慨“币圈一天,人家一年”,部分原因就是加密货币的价格波动程度太大;

4.缺乏监管,圈内环境混乱。由于加密货币匿名的特质,许多不法分子利用这一手段进行一些违法活动,如诈骗、洗钱等,但目前全世界还没有哪个国家针对加密货币采取了健全的监管措施。未被主权国家以法律形式认可、缺乏有力监管,加密货币的状况难谈稳健。

说了这么多,稍稍总结一下。一个事物的出现必然出于一定的 社会 需求,毕竟有需求才会有市场,有了市场该事物才能存活。我们不妨给予一定的耐心。加密货币有利有弊,这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去具体分析,还是应当辨证看待吧。

⑻ 以太坊合并将近:五个你最关心的问题与答案

随着以太坊合并(The Merge)的临近,社区对合并的相关影响以及未来以太坊的路线规划愈发频繁。本文,我们便围绕这一主旨,提炼出五大常见问题,为大家画画重点。

什么时候合并?

目前没有确定的官宣时间,只是社区普遍认为在 6~8 月,因为预计难度炸弹将于 6 月底引爆。

那有没有可能推迟?有可能。

以太坊基金会社区经历 Tim Beiko 近期曾表示,在 4 月中旬,他将与社区讨论是否有必要再次推迟难度炸弹。安全稳定合并的优先级势必是要高于快速实现合并,另外他也表示,虽然以往难度炸弹推迟都是 6 个月左右,但是只要各方面合适,推迟一两个月也是可以的。

为什么说:合并后 ETH 通胀率下降 90%,价格 TO THE MOON?

以太坊合并其实也是从 PoW 过渡为 PoS。

PoW 下的以太坊,是以区块奖励的形式进行 ETH 增发,目前年通胀率约 4.3%;

PoS 下的以太坊,将以质押奖励的形式进行 ETH 增发,不过质押奖励是根据质押总量动态调整的,这里假设质押量为 1 千万 ETH,那么年通胀率约 0.43%;(注意:通胀率随着质押量的上涨而上涨,所以具体的年通胀率是会变化的)

在这种假设下,ETH 的通胀率将下降 90%,相当于完成三次减半。

另外,在 EIP1559 的配合下,手续费销毁的 ETH 有可能超过新增发的 ETH,实现 ETH 的通缩,对价格是长期的利好。

相反观点,合并后 ETH 将迎来巨大抛盘,为什么?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主要是认为前期质押进信标链存款合约的大量 ETH 成本极低,存在数倍的盈利,合并后提款获利砸盘的可能性很大。

的确是存在这种可能性,但是我们可以结合以下几个因素综合考虑:

激活提款这个功能目前是被纳入到上海升级中,上海升级将是合并后的第一个硬分叉,鉴于当前时间的不确定性以及行情可能的熊性(即使近期回暖),急于获利了结的投资者可以通过衍生品以及场外交易进行对冲。

类似于存款排队,提款也需要排队,大约每天最多只能有 1125 个验证器提款(合计 3.8w ETH)。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很多类似 Lido 的流动性质押方案,部分质押者其实可以随时退出。

出现大量提款时,质押收益会升高,进而吸引投资者存款。

合并后质押收益有望接近 10%?怎么算的?

是有可能的。要知道,合并后,质押收益的来源将有三种:

质押通胀奖励

手续费收入

MEV

具体数据我们参考以太坊研究员 Justin Ðrake 的推算模型,便可以推算出 9.6% 的年化收益。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只是合并早期我们理想的收益率,长期来看,收益率可能在 3.3%~5.4% 之间波动。

以太坊最新的未来路线规划是怎样的?

总体来说,关于 ETH2.0(其实基金会已经取消这种叫法) 的路线图其实已经改变过两次。

最开始,ETH2.0 的路线图是经典的三阶段:

Phase 0:以 PoS 为共识机制的信标链

Phase 1:数据分片,但不包括计算分片

Phase 2:为所有分片增加执行功能(计算分片)

但是 2020 年 11 月 18 日,在以太坊基金会的 ETH2.0 研究团队的第五次 AMA 活动中,V 神已经明确表示,ETH2.0 路线图已发生变化,将以 Rollup 为中心推进 ETH2.0 的实施:

暂时不再强调 Phase 2 的重要性,主推 Phase 1 实现数据分片,以实现分片 Rollup;当前以太坊的 TPS 大约为 15~45,使用 Rollup 可以提升吞吐量 100 倍,同时 64 个分片以太坊网络吞吐量即可提高 64 倍,两者叠加,即分片 Rullup 可实现 6400 倍的扩容。

信标链将具备执行功能,即 PoS 合并之后,信标链区块将直接包含交易。

而近期,在分片方案上也有了一些更新,未来以太坊更有可能采用名为 Danksharding 的分片方案,该方案能够有效优化跨域 MEV 问题,同时更有助于分片 Rollup 的实施。

不过在此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V 神针对跨域 MEV 问题提出的 PBS(proposer-builder separation,区块提议者与构建者分离)解决方案。

在以前的模式中,矿工负责出块,他们从内存池中挑选交易进行排序并纳入区块,同时他们也有权利审查某些交易。

而在 PBS 的设计中,将这一职责划分为两个角色:区块提议者和区块构建者。

区块提议者负责从内存池中收入交易,并创建一个包含区块交易信息的列表 crList 传递给区块构建者们。区块构建者们以最大化 MEV 为目的对 crList 中的交易进行重新排序并构建区块,然后再向区块提议者提交他们的出价,而区块提议者就会选择出价最高者为有效的区块。

在了解了 PBS 后,我们再来了解 Danksharding 就更为轻松了。

我们以前的分片方案为平行数据分片模式,即每个分片和信标链都有独立的验证者,虽然独立的验证者更有利于去中心化,但是在当前 MEV 盛行的背景下,在利润的驱动下势必会导致区块生产者的中心化(例如同个实体下运行着大量验证节点,有利于 MEV)。Danksharding 除了采用了上文提及的 PBS 架构外,还做出了一个改变,即所有的信标区块和分片数据都会被一个由验证者组成的委员会进行统一验证。

这种设计严格来说是对分片的一种简化,分片之间没有了复杂的数据访问同步问题,具备许多有优点:

能够有效降低网络工作量(近百倍);

L1 与 L2 的数据同步加快;

crList 能够使 L1 上实现即刻交易确认;

MEV 市场化,解决潜在的验证者中心化问题

因此,目前来说,以太坊的最新路线规划可以概况为 以 Rollup 为中心 + Danksharding 。不过 Danksharding 尚在理论阶段,整体路线未来或许还会有所变动。

⑼ polygon是什么币

1.Polygon它是一个扩展性平台,实现快速、简单和安全的链下交易,不仅可以支付交易,还可以实现广义的脱链智能合约。
2.Polygon这是一种加密货币,加密货币即一种使用密码学原理进行交易的货币。
3.Polygon被定义为结构化、便于使用的以太坊扩容及基础设施开发平台。
4.Polygon还是一个模块化、灵活的开发框架,支持构建和连接两种主流扩容路径。
拓展资料
一、Polygon 以前被称为Matic Network,是一个用于构建互连区块链网络的框架
它试图解决以太坊的一些主要限制_ 包括其吞吐量、糟糕的用户体验(高速和延迟的交易)以及缺乏社区治理,因此使用一个新颖的侧链解决方案。Polygon 不是像其前身Matic Network 那样是一个简单的扩展解决方案,它使用一种被称为Plasma 的技术,在以太坊主链上最终完成交易之前,在链外处理交易。Polygon的架构最好被定义为一个由Ethereum层、安全层、Polygon网络层和执行层组成的四层系统
二、以太坊层本质上是一套在以太坊上实现的智能合约。这些智能合约处理诸如交易最终结果、质押以及以太坊和各种Polygon链之间的通讯。安全层与以太坊并排运行,并提供“验证者即服务“的角色,使链能够从额外的安全层中受益。用户在主链上的Matic 合约中存入加密资产(目前只在以太坊区块链上实现)一旦存入的代币在主链上得到确认,相应的代币将在Matic 链上得到反。’用户现在可以立即将代币转移给他们想要的人,费用可以忽略不计。Matic 链有更快的区块(大约1 秒或更少)这样一来,转移几乎是瞬间完成的。一旦用户准备好了,他们可以通过在Root 合约(部署在Ethereum 链上的合约)上建立剩余代币的证明,从主链上提取剩余代币。

热点内容
映泰tb250btc主板刷 发布:2025-07-03 18:47:30 浏览:709
江油302矿机 发布:2025-07-03 18:41:05 浏览:202
联通怎么办理合约 发布:2025-07-03 18:23:11 浏览:551
eth共识算法 发布:2025-07-03 18:22:06 浏览:149
货币怎么盗取他人比特币 发布:2025-07-03 17:58:25 浏览:731
现在比特币高度 发布:2025-07-03 17:56:07 浏览:918
相城区区块链政策 发布:2025-07-03 17:52:32 浏览:983
usdt的cny一直在变少 发布:2025-07-03 17:26:05 浏览:897
库神冷钱包能导入私钥 发布:2025-07-03 17:25:06 浏览:9
美国比特币报价 发布:2025-07-03 17:19:14 浏览: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