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LTC20184建设
① 连云港花果山国际机场介绍
连云港花果山国际机场(IATA代码:N/A,ICAO代码:N/A)位于连云港市灌云县小伊乡,善后河以南,枯沟河以北,叮当河以东,长深高速以西,距连云港市区约21.5公里。连云港花果山国际机场的周边拥有宁连、长深2条高速公路,连盐、连淮扬镇2条铁路和连淮扬镇铁路灌云站,机场规划核心区范围不小于15平方公里。
连云港花果山国际机场是江苏“两枢纽一大六中”机场规划中的“一大”(大型机场),仅次于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和苏南硕放国际机场,是江苏省第三大国际机场。机场定位为区域性国际空港。规划迁建新机场、建设区域性国际空港是落实《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谋划空港未来发展的具体举措,也关系到连云港未来的发展。
机场概况
连云港新机场——连云港花果山国际机场位于连云港市灌云县小伊乡,善后河以南,枯沟河以北,叮当河以东,长深高速以西,距连云港市区约21.5公里。占地面积约3450亩,近期建设飞行区等级为4D级(预留远期为4E级),建设2800米跑道、整条平姿并行滑行道,8万平米站坪、3万平方米的旅客候机楼,近期(2025年)满足旅客年250万人次吞吐能力、货邮年2.4万吨的需要,其中出入境国际旅客30万人次。项目总投资约为21.5亿元。
连云港新机场是江苏“两枢纽一大六中”机场规划中的“一大”(大型机场),仅次于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和苏南硕放国际机场,是江苏省第三大国际机场。新机场定位为区域性国际空港。规划迁建新机场,建设区域性国际空港是落实《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谋划空港未来发展的具体举措,也关系到连云港未来的发展。
连云港新机场建设已列入国家“十二五”民航建设规划和江苏省“十二五”重大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十三五”期间,连云港将完成新机场迁建工作。2017年完成项目立项,完成可研、总体规划报批,开展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及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2018年全面开工建设,完成场区土方工程,土建进入全面施工阶段。2019年完成土建施工,开展设备采购、安装调试。2020年完成民航行业验收,争取年底前正式通航。实现口岸一类开放,争取2017年初白塔埠机场先行通过国家口岸办组织的验收,正式对外宣布开放,开通国际航线。
新机场争取工程、口岸同时验收,同时开放。加强国际、国内航线网络建设。除了目前已开通的航线外,“十三五”期间还将计划开通重庆、长沙等国内航线,谋划向东向西开放,筹备日本、韩国、哈萨克斯坦等国际或港台地区航线。规划中期机场可与全国所有主要城市、部分东南亚国家(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开通航线以及开通面向中亚地区的货运航线。客货吞吐量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十三五”期间实现旅客吞吐量按平均速度17%增长,力争2020年实现客流吞吐量150万人次。完善与亚太、欧洲联系的海陆联运网络和国际航空运输网袭册中络,把连云港机场加快建设成为大陆桥国际航运中心,打造成为货邮运输的直达基地。
迁建背景
连云港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国际性海滨旅游城市、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拍山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和国家45个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随着炼化一体化项目、千万吨级钢铁项目和核电项目的快速推进,未来该市经济实力将显著提升,这些因素将合力带动该市机场客、货流量的快速增长。
连云港现有的白塔埠机场是东部的空军最重要的基地之一,民航开航已有30年。白塔埠机场是一座军民两用机场,对民航客机起降影响较大,飞机降落前要求放下遮光板。尤其是因为军事管制,导致白塔埠机场不对外籍飞机开放,外籍飞机目前无法在连云港起降,不能与国外城市进行对等飞行,限制了民航的发展。
早在2012年,国家口岸办在收到公安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民航总局、中央军委空军等部门同意连云港市空港临时开放的意见后,以国岸函[2010]67号向江苏省口岸办下发了《关于同意连云港至韩国首尔临时客运航班在连云港机场出入境的批复》。2010年12月15日,连云港机场开通至韩国首尔航班,这是连云港开辟的第一条国际航班,每周飞行三班,连云港空港迎来临时开放。但由于无法对等飞航,这条航线仅运行了十班就被迫停止运行。
而在2015年9月17日,国务院以国函[2015]144号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同意江苏连云港白塔埠机场对外开放的批复》,至此,连云港白塔埠机场开放,获国务院正式批复,连云港空港对外开放工作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但军事管制对空港口岸开放影响太大,导致白塔埠机场6000平方米的国际候机楼基本处于闲置状态,机场也没有扩展的空间,而连云港作为中哈物流基地、“一带一路”重要的节点城市,连云港作为一带一路交汇点、物流行业发展异常迅猛的情况下,现有的白塔埠机场无法适应未来的发展。连云港新机场建成后,白塔埠机场或将成纯军事用途。
因此,规划迁建新机场、建设区域性国际空港就是落实《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谋划空港未来发展的具体举措,也关系到连云港未来的发展。
2008年,江苏省政府批准了《江苏省民航“十一五”至2020年发展规划》。按照规划江苏省将分布9大机场,同时明确“两枢纽、一大、六中”的定位。其中,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和苏南硕放国际机场,定位“区域枢纽机场”;连云港民航机场定位“大型机场”;其余6家机场为“中型机场”。
入选批PPP项目
2014年8月26日,江苏省首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试点项目培训暨推介会在南京召开,连云港市新机场建设(一期)项目入选省首批PPP试点项目。
连云港新机场兼有运输机场和通用机场职能,按照总体规划一次到位,分期建设的原则,一期拟建设飞行区等级为4D,土地使用面积约4500亩,航站楼5万平方米,可满足年旅客吞吐能力400万人次、货物吞吐量2万吨能力的需求。预计新机场一期建设总投资约23亿元(不含配套工程)。
连云港市成立连云港花果山机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其为法人主体代表市政府将新机场建设的整体工程寻求合作方。合作方可分阶段将经营项目以专营权和特许经营权形式外包,如飞机燃油供应、航空配餐服务、机场酒店、机场货运代理以及零售、餐饮、广告、超市。连云港市在政策上给予合作方支持,在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规定的前提下,通过航线补贴,减征、免征所得税、营业税等办法予以补偿;同时成立的航空产业园区一期规划建设用地6000亩,其中的1500亩作为航空产业园建设出让地。
更多关于建筑行业独家信息,敬请实时关注建筑网微信号。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② 连云港200余家化工企业关停后续:只有34家企业活了下来
文 《法人》全媒体记者 彭飞
2018年4月,受环境污染事件影响,江苏省连云港市 “两灌”化工园区内的200余家化工企业被集体停业整顿。在持续停业整顿长达一年多时间仍无任何企业验收复工后,国务院督查组曾点名指出,政府监管方法手段单一,存在“一刀切”现象。
《法人》曾于2020年11月9日对此事进行报道,引起极大反响。11月27日,国务院再次将此事纳入部分地方和单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进行通报。
近日,《法人》记者从连云港市工信局获悉,截至2020年底,连云港市“两灌”化工园区仅存的 59 家企业中,有 25 家企业被列入关停退出名单。这意味着,化工园区内的 200 余家企业,只有 34 家企业成为了幸运儿,在这场备受瞩目的“一刀切”事件中活了下来。其余 170 家企业将被彻底关停。目前,当地政府正在研究相关退出机制。
此前采访中,关于“两灌”化工园区内的 200 余家化工企业集体停业整顿长达两年多的原因,来自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和不少化工园区内企业都认为,是出于环保整顿的要求。
然而,“长期停业整顿”的原因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记者调查了解到,连云港市对停业整顿企业的复工要求,并非完全取决于企业是否整顿达标,还取决于是否完成了关停指标。
记者掌握的材料显示,连云港市一位政府负责人在2019年4月的连云港市经济形势分析会上,明确要求“两灌”必须把关闭企业的数量作为一项考核指标。该负责人在文件中批示,“在未完成关闭企业序时进度前,市政府不接受相关县(区)的有关复产审核的报告。”
这意味着,复产工作必须建立在完成关闭企业指标的基础上,完不成关闭企业的数量,即使有企业符合验收条件,也不能复工复产。
这种将复工条件与关闭企业指标挂钩的做法,遭到企业大量诟病。
上述政府负责人要求把关闭企业数量作为一项考核指标的做法,被指背后原因或是为了引进另一家更大的化工企业。
2018年底,上市企业东方盛虹巨资收购的“盛虹 1600万 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落地连云港市徐圩新区,成为连云港市石化基地第一个千万吨级以上的炼化项目。公开数据显示,项目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均营业收入约 925亿 元、年均净利润约 94亿 元,利税超 200亿 元。
2020年7月27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闹旦向连云港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存在不能如期投产生态环境风险的预警函》(以下简称《预警函》),称当地政府在承诺事项上“打折扣”,石化基地项目环评审批失控、风险较大,导致“ 1600万吨炼化 ”项目存在无法如期投产的风险。
该份《预警函》还透露出一条重要信息:连云港承诺2020年底前关闭139家化工企业。《预警函》指出,根据连云港市目前的环境质量和实际排放情况分析,排污指标可能成为无法兑现的“白条”,既不利于区域环境质量改善,阻碍重大项目落地建设和投产,也将给企业投资带来巨大风险。
“从这份《预警函》也能够看出,连云港市政府要求对‘两灌’园区化工企业关停,或许是为了给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腾出环保指标,这种做法属于典型的腾笼换鸟。”有瞎戚企业负责人提出质疑。
2019年12月,国务院督导组在连云港市就“两灌”园区企业停业务整顿问题督导时明确指出,政府监管方法手段单一,存在“一刀切”现象,发生事故或被媒体曝光后,又要求一律停产,虽制定了复产验收工作程序,但实际复产企业很少。
随后,国务院江苏安全生产专项整顿“回头看”再次指出: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顿,不是为了限制发展,而是要安全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有的地方采取了全部停产、液神扰禁批限批等“一刀切”的方式,直接把安全与发展对立了起来。连云港市灌南、灌云两个化工园区企业长期停工,一部分低风险、高效益的企业也未能复工。连云港市、盐城市两地在解决安全生产 历史 遗留问题上担当作为不够。
2020年11月27日,针对灌南、灌云两个化工园区企业的问题,多家媒体对连云港市“一刀切”做法进行报道后,国务院再次将连云港市上述举措纳入部分地方和单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进行通报。
通报指出,江苏省连云港市工信局等部门办事拖沓,企业复产申请久拖不决。督查发现,2019年10月,连云港市印发《关于做好全市停产整改化工企业复产工作的通知》,提出县级核查、市级部门复核、市政府批复的化工企业复产审批程序,其中复核环节要求相关市级部门5个工作日内将复核结论报送市工信局。而江苏华尔化工有限公司于2020年4月16日,通过灌南县向连云港市政府提交复产申请后,市生态环境、消防、住建等三个部门迟迟未提出复核意见,牵头部门市工信局也未按职责催办。截至10月16日现场督查时,该公司复产申请仍未通过,无法正常开展生产经营。
在“两灌”化工企业停业整顿期间,部分执法人员强制拆除了部分企业的生产设备。
其中,灌云县化工园区的连云港迈克生物 科技 有限公司、连云港瑞昆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江苏中染化工有限公司的生产设备,在此期间均遭到了拆除。
企业提出行政复议后,灌云县政府的强拆行为最终被连云港市政府确认违法,企业随后提起行政赔偿诉讼。
对此,连云港市司法局曾出具情况汇报称, 对三个案件确认违法后,三家企业可能提出行政赔偿请求,也极可能影响到其余21家企业效仿,如果处理不好容易引发群体性信访、行政复议或诉讼,造成更大面积的不稳定。
此外,据反映,在三家被强拆企业陆续提起行政诉讼后,迈克生物 科技 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曾某被刑拘。记者了解到,目前迈克公司已经撤回对灌云县政府的行政诉讼,曾某已被保释。
灌云县委宣传部回应记者称,接到连云港市政府(确认拆除设备行为违法的)行政复议决定书后,灌云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责成燕尾港镇人民政府及时与企业进行沟通协调,并提出对拆除的设备进行评估,在评估价格的基础上商谈补偿事宜。目前,连云港迈克生物 科技 有限公司已达成退出补偿协议,其行政赔偿案件已撤诉;因连云港瑞昆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江苏中染化工有限公司要求过高,双方暂未达成一致意见。
目前设备被拆除的企业已与政府协商一致,得到部分补偿。但仍有上百家的企业被永久关停,它们将如何退出、如何补偿?
近期,一份《响水生态化工园区企业退出补偿政策》在“两灌”园区企业间流传,但“两灌”园区的化工企业尚未收到补偿政策。
《法人》将持续关注连云港“两灌”化工园区企业的问题。
END
|编审:崔晓林 |统筹:王 茜
|责编:王 茜 |版式:张 波
③ 花果山机场属于哪个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