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块链知识 » 区块链转账小故事

区块链转账小故事

发布时间: 2023-11-30 16:33:52

㈠ 几个惊心动魄的区块链故事

昨天把Emily送到学校后,就急匆匆的回家。每个月的六号是我们十班定投的日子,当我打开电脑,吓了一跳,前一天比特币还在7300美金左右横盘,怎么一下子就变成了6400美金,揉揉眼,没错,一夜之间跌幅就高达13%多,之前潜意识一直以为会突破7400关口,没想到熊市有一个原则叫“横久必跌”。

当然在区块链世界里,昨天13%的下跌也不算什么新奇事,我们这批老韭菜跟着李笑来的财富自由之路来到这个“激动人心”的世界,一年多的时间,虽然彩虹还没有看见,但也算是经历过风雨。去年的94政策,几天时间比特币就跌幅36%,那时候云币里有钱却不敢买,现在才知道自己当时是多么的傻B。那时候真的什么都不懂,金融不懂,区块链不懂,投资更加不懂,只知道李笑来很牛B,在他专栏下面留言的人很牛B,我要加入他们,谁也别拦我,谁拦我,我跟谁急,就这样一腔热血的All-in区块链。

但是正是因为胆子太小,这一年下来,操作很少很少,也正因为操作少,亏损也就不多。我自己的区块链故事平淡得就像一杯白开水。

昨天看了腾讯《和陌生人说话》里一期关于区块链故事的视频节目,节目中采访了三个人分别是打工仔曾文,币圈大佬七彩神鱼和一个大二的学生刘珂。

打工仔曾文,初中文化,最早在富士康打工,忙得连上厕所都是一路小跑的去,自述因为人太老实总是被他人欺负,什么苦活累活都干过,就是没钱。后来认识了一个女朋友,对他百般的好,目的就是为了把他拉到传销组织,结果把父母的血汗钱六万元全部赔光,从传销组织逃出来,有被人骗去做老鼠仓,后面人的钱补前面人的窟窿,自然洞总有补不了的那一天,把自己村庄里的男女老幼都给坑了,欠了30万的债,吓得过年都不敢回家。后来想到如果靠打工,这辈子都还不清这么多钱,再次听朋友介绍,把他带进了区块链。2017年赶上区块链牛市,最高时一天就挣了三万,几个月下来突然就变成了百万富翁,买的币都是十倍,百倍的上涨。不但把之前欠得钱全部还清,还给父母寄钱,帮他们买对戒,为家里添置了村里最大的电视机。自己当然也达到了新的“阶层”,以前坐公交车都嫌贵,现在出门都是打车,去KTV包小姐,风流快活,幸福真是来得迅雷不及掩耳。谁知道2018年初,比特币从最高的2万美金一枚一下子就跌到了解放前,造富神话就这么轻易的打破了。现在他又回到了以前,但是对未来充满信心。主持人问,你的信心来自哪里?他说做传销的时候训练出来的,做传销就必须正能量。

币圈大佬七彩神鱼是在研一的时候,有一天去图书馆,看到比特币新闻。然后就逃学,整天在宿舍里研究比特币,越研究越喜欢,觉得这是颠覆世界的新科技。从此All in区块链,他们这批人都是最早一批极客玩家,自己挖坑卖币,在他23岁的时候,突然发现银行账户里有了一个亿资产,他傻了,怎么办?有一个亿怎么花,去知乎上查帖子,一个一个的看,最后钱多到不知道怎么花,就去砸场子,到哪里办party,就把什么地方砸了,砸完就TMD牛逼不行的说,老子有的是钱,要赔多少钱,你说个价。

比特币既是魔鬼又是天使,占据着他们的生活。刚开始比特币价格极低,几美元,几十美元,涨到几百美元,几千美元后又极速下跌,跌得连亲妈都要不认识了,连挖矿的成本都收不回来,只能关闭矿场。迷失困惑了一个月后,他又重新回来了,这次跑到四川,新疆,西藏那些地处偏远,电费便宜的地方挖矿,在那些地方,交通几乎瘫痪,还常常要面对突如其来的泥石流。

七年就是一辈子,从2011年到2018年,刚好一辈子,这一辈子七彩神鱼经历了很多同龄人根本无法体验过的喜怒哀乐,人生经历了太多的大风大浪,现在他依然是比特币的忠实粉丝,他说,哪怕有一天比特币变零了,我也会永远收藏一些比特币,是比特币让他的人生路径发生了改变,否则他就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程序猿。

最后一个故事最为悲壮,导演也故意把刘珂放在了压轴的位置。大二学生刘珂因为炒作比特币失败,现在一个人在异国,靠给医院做药品实验,艰难的生存着。记者问他,你知道给医院做药品实验是一个高风险的工作吗?他说,当然知道,给的价格越高越危险,但是如果你是我,你也会这么做。

刘珂是一个长着看起来很帅气的男孩,如果不是走上区块链这条路,他应该正在操场上打着篮球,旁边一堆女生为他呐喊助威,他擦擦脸上的汗水,转头给女生们一个潇洒的pose或者一个充满魅力的微笑。

父母虽然不是什么有钱人,家里做点小生意,每个月给他1000元生活费,如果能安分守己的学习读书,他本应该可以顺利毕业。可是当2017年区块链的造富神话,他用3000元一个晚上就翻倍的神话,让他一发不可收拾,于是他就在各个平台上贷款,用贷款的钱去投资,那时候炒币就跟提款机似的,怎么炒都是赚的,他的世界“风险”二字就消失了。

于是他用了20倍的杠杆去撬动更大的财富,做梦也没有想到,财富没有被撬起,噩梦被惊醒了。债主纷纷而来,各种威胁诱逼,他感觉自己再也呆不下去了,就想到自杀,父母早已经劝说他不要盲目炒币,但是他听不进去,一次次伤害父母的心,他也很内疚自责,他没有自杀,只能逃到了柬埔寨。这样逃亡的日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结束。

看完这个视频之后,心理难受了很久,进入区块链世界,可以说是零门槛,任何人都可以进入,你不需要懂金融,不需要懂区块链,不需要懂投资,哪怕你只有几百元,就就可以进入。但是现在这个行业如此不规范,很多人很多项目就是来招摇撞骗,弄个白皮书,拉一波涨幅后,庄家赚了钱,自己就跑路了,倒霉的就是后面买入的韭菜。到目前来说,区块链就是一个零和博弈,现在这个阶段并没有诞生出真正的造血功能,那么跟老鼠仓,性质其实也差不多,前面暴富的人就是挣后面进入的韭菜的钱。

但是投资无论如何都是我们这一生都必须要面对的一件事情,如果这一生都没有投资过,那么对人性对社会的了解永远都不会是完整的。但是投资只是看起来很简单,要做好投资,需要你一直修炼。

㈡ 浅谈区块链:如何利用区块链进行转账交易

生活中我们都有自己的银行账户,而转账是在银行账户之间进行的。同样,数字货币转账就是把比特币从一个比特币地址转移到另一个比特币地址上的过程。那如果你想转账给别人,你需要在比特币交易平台,比特币钱包或者比特币客户端中输入你的比特币地址、接受方地址、转账金额和手续费金额。确定支付后,交易信息会在比特币网络进行全网广播,矿工每隔10分钟会将比特币网络中未被记账的交易打包进一个区块,这就完成了一次确认,此时比特币已转到接收方账户,一般情况需要经过6次确认,确保交易记录不能被任何人篡改,转账才算能真正完成。

上面我们有说到转账手续费的问题,那转账一次需要多少手续费呢?

比特币转账手续费是交易者付给矿工的一笔费用,用于激励矿工竞争记账,为比特币提供足够的算力从而确保比特币网络的安全,有的时候我们也管这笔费用叫矿工费。用户在比特币网络发起一笔转账时,手续费是不可避免的,一般情况为0.001-0.0015个比特币,由于区块能容纳的交易记录的容量有限,矿工会优先打包手续费高的交易记录,所以多一点手续费可以更快被记账。

本文由汇新云我整理发布,我将持续更新《浅谈区块链》系列,该系列会介绍一些区块链以及数字货币的基础知识,敬请关注!

( 汇新云——IT协同产业生态链平台 ,平台上有钻研区块链技术应用的产品经理和区块链技术应用的成熟产品解决方案,期待光临!)

㈢ 比特币和披萨的悲惨故事,错过了一个亿啊!

本文由区块链内容平台“币嗨”赞助

2008年中本聪提出了比特币的概念,通过区块链技术去打造一个去中心化的支付体系,一年以后,产生了比特币历史。

说起与比特币的“爱情史”,相信大部分人都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总结: 当年你对人家爱理不理,现在人家让你高攀不起(手动悲伤脸) 。今天跟大家讲一个与比特币和披萨相关的故事,可能是史上最悲催的故事,网友调侃称这大概是史上最贵的披萨了。

2010年5月22日,一位名叫拉斯洛·汉耶兹(Laszlo Hanyecz)的小哥哥,还只是佛罗里达州的小程序员,作为挖矿界的吃货,有天他突发奇想,在bitcointalk论坛中发帖,询问是否有人帮他在店里订两个披萨,作为回报他可以获得1万个比特币。帖子发出后,大多数人都在“围观”,但还真有一位英格兰的“好心”网友帮他下单了两张披萨。在那个时候,比特币并不具备任何价值,这是史上首笔用数字货币完成支付的交易,这一天也被定为比特币披萨日。

有些朋友可能听过这个故事,但是对故事的真伪一直会持有自己的看法,这一个比特币披萨事件经过多个版本口耳相传,是否还真实,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呢?

比特币区块链上的可追踪溯源性帮助我们来验证这笔交易,即使是八年以前的一笔交易也能在今天准确查到历史。 在2010年5月22日确实有一笔10000BTC的转账,与披萨日的日期相符,看来确信无疑了。(小细节:当时的转账费高达0.99BTC)

披萨事件的还原

事情回到2010年的5月18号,我们的主人公Laszlo Hanyecz在比特币论坛BitcoinTalk上发帖声称:“我可以付一万比特币来购买几个披萨,大概两个大的就够了,这样我可以吃一个然后留一个明天吃。 你可以自己做披萨也可以在外面订外卖然后送到我的住址。” 他甚至对自己的口味偏好做了要求:“我喜欢洋葱,胡椒,香肠,蘑菇等,不需要奇怪的鱼肉披萨。

帖子发出之后,有几个感兴趣的论坛朋友确实陆续有一些回复,除了有人问地址之外,还有人表示自己在欧洲不知道如何帮Laszlo Hanyecz订美国的外卖。Laszlo附上了自己在佛罗里达州的地址,并且还有人提示按当时价格10000BTC可以换到41美金,两个披萨可能不划算。(一些在当时看来再正常不过的回帖。现在回想起来感觉错过几个亿的感觉也是会挺感慨吧)

经过几天之后,在5月22号Laszlo发出了交易成功的炫耀贴,表示已经和一个叫Jercos的哥们完成了交易,还附上了披萨的图片。

那么,Laszlo如何拥有那么大量的比特币?

首先,他是一个精通计算机的程序员,并且很早就进入了这个领域,在比特币系统算力不高的早期时代,他就开始挖矿了。

第二,你可能并不知道,他是使用GPU挖矿的第一人。在他之前的大部分挖矿都是使用CPU的,他觉得CPU挖矿不过瘾,然后发现GPU要比CPU挖矿快800倍,于是就在比特币还不普及的阶段用GPU挖了大量的比特币。根据他之前的回帖,每一天的收益在几千枚左右,这也不奇怪为什么拿出1w枚来换取披萨了。当然,如今GPU的算力已经不够了,大部分的比特币矿机都采用定制的ASIC芯片。

还有个疑问,买了披萨的人现在在哪里?

当年买了Laszlo一万年比特币的Jercos当然也是这次历史时刻的另一个主角。他在前年的时候接受了一家媒体的访问,并漏出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原来Jercos非常的年轻,现在也只有27岁(买10000个比特币那年仅仅19岁)。他告诉记者说自己在bitcoin刚创世就关注了这项技术,并成为了出入各大极客论坛的一员。他与卖披萨的Laszlo并不认识,但是总是在同一个IRC(聊天室)出入,在当时算是对ID比较相熟。

谈到一万个比特币的去向时,他表示在第二年他把这一万枚比特币以400美金的价格出售了,回报率在十倍。(虽然十倍但是还是很可惜了。)如今他对区块链的技术还是十分看好,对以太坊也十分看好。

多些理性,少些赌徒心理

新的技术浪潮趋势已经来到,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区块链,许多人都在不断探索,买卖一万比特币也只是他们人生中的插曲。

区块链和数字货币已经被各大会议讨论来讨论去,严厉反对的声音已经越来越少,大部分都是说你可以先去试试,这就是好事,就能给资本足够的信心去做。犹如互联网的早期,说到底,还是需要将其应用于民,创造真正的使用价值。对于区块链,这是时代赋予你我的一次机会,一定要牢牢的把握住。

忽热忽冷的市场总是让人有点无所适从,我们要做的就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紧盯着自己的方向,不要被盘面影响过多的情绪,多些理性认知,坚持自己的节奏。说到底这是场比拼耐心和信心的财富挑战。

㈣ 区块链的故事 - 9 - RSA 算法

RSA 

迪菲与赫尔曼完美地解决了密钥分发的难题,从此,交换密钥就很简单了,爱丽丝与鲍勃完全可以可以在村头大喇叭里喊话,就能够交换出一个密钥。但加密的方式,依然是对称加密的。

DH 协议交换密钥虽然方便,但依然有一些不尽人意的麻烦处,爱丽丝还是要与鲍勃对着嚷嚷半天,二人才能生成密钥。当爱丽丝想要交换密钥的时候,若是鲍勃正在睡觉,那爱丽丝的情书,还是送不出去。

迪菲与赫尔曼在他们的论文中,为未来的加密方法指出了方向。 通过单向函数,设计出非对称加密,才是终极解决方案。 所谓非对称加密,就是一把钥匙用来合上锁,另一把钥匙用来开锁,两把钥匙不同。锁死的钥匙,不能开锁。开锁的钥匙,不能合锁。

麻省理工的三位科学家,他们是罗纳德·李维斯特(Ron Rivest)、阿迪·萨莫尔(Adi Shamir)和伦纳德·阿德曼(Leonard Adleman),他们读了迪菲与赫尔曼的论文,深感兴趣,便开始研究。迪菲与赫尔曼未能搞定的算法,自他们三人之手,诞生了。

2002 年,这三位大师因为 RSA 的发明,获得了图灵奖。 但不要以为 RSA 就是他们的全部,这三位是真正的大师,每一位的学术生涯都是硕果累累。让我们用仰视的目光探索大师们的高度。

李维斯特还发明了 RC2, RC4, RC 5, RC 6 算法,以及著名的 MD2, MD3, MD4, MD5 算法。他还写了一本书,叫 《算法导论》,程序员们都曾经在这本书上磨损了无数的脑细胞。

萨莫尔发明了 Feige-Fiat-Shamir 认证协议,还发现了微分密码分析法。

阿德曼则更加传奇,他开创了 DNA 计算学说,用 DNA 计算机解决了 “旅行推销员” 问题。 他的学生 Cohen 发明了计算机病毒,所以他算是计算机病毒的爷爷了。他还是爱滋病免疫学大师级专家,在数学、计算机科学、分子生物学、爱滋病研究等每一个方面都作出的卓越贡献。

1976 年,这三位都在麻省理工的计算机科学实验室工作,他们构成的小组堪称完美。李维斯特和萨莫尔两位是计算机学家,他们俩不断提出新的思路来,而阿德曼是极其高明的数学家,总能给李维斯特和萨莫尔挑出毛病来。

一年过后,1977 年,李维斯特在一次聚会后,躺在沙发上醒酒,他辗转反侧,无法入睡。在半睡半醒、将吐未吐之间,突然一道闪电在脑中劈下,他找到了方法。一整夜时间,他就写出了论文来。次晨,他把论文交给阿德曼,阿德曼这次再也找不到错误来了。

在论文的名字上,这三位还着实君子谦让了一番。 李维斯特将其命名为 Adleman-Rivest-Shamir,而伟大的阿德曼则要求将自己的名字去掉,因为这是李维斯特的发明。 最终争议的结果是,阿德曼名字列在第三,于是这个算法成了 RSA。

RSA 算法基于一个十分简单的数论事实:将两个大素数相乘十分容易,但想要对其乘积进行因式分解却极其困难,因此可以将乘积公开,用作加密密钥。

例如,选择两个质数,一个是 17159,另一个是 10247,则两数乘积为 175828273。 乘积 175828273 就是加密公钥,而 (17159,10247)则是解密的私钥。

公钥 175828273 人人都可获取,但若要破解密文,则需要将 175828273 分解出 17159 和 10247,这是非常困难的。

1977 年 RSA 公布的时候,数学家、科普作家马丁加德纳在 《科学美国人》 杂志上公布了一个公钥:

114 381 625 757 888 867 669 235 779 976 146 612 010 218 296 721 242 362 562 842 935 706 935 245 733 897 830 597 123 563 958 705 058 989 075 147 599 290 026 879 543 541 

马丁悬赏读者对这个公钥进行破解。漫长的 17 年后,1994 年 4 月 26 日,一个 600 人组成的爱好者小组才宣称找到了私钥。私钥是:

p:3 490 529 510 847 650 949 147 849 619 903 898 133 417 764 638 493 387 843 990 820 577

q:32 769 132 993 266 709 549 961 988 190 834 461 413 177 642 967 992 942 539 798 288 533

这个耗时 17 年的破解,针对的只是 129 位的公钥,今天 RSA 已经使用 2048 位的公钥,这几乎要用上全世界计算机的算力,并耗费上几十亿年才能破解。

RSA 的安全性依赖于大数分解,但其破解难度是否等同于大数分解,则一直未能得到理论上的证明,因为未曾证明过破解 RSA 就一定需要作大数分解。

RSA 依然存在弱点,由于进行的都是大数计算,使得 RSA 最快的情况也比普通的对称加密慢上多倍,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实现。速度一直是 RSA 的缺陷。一般来说只用于少量数据加密。 

RSA 还有一个弱点,这个在下文中还会提及。

在密码学上,美国的学者们忙的不亦乐乎,成果一个接一个。但老牌帝国英国在密码学上,也并不是全无建树,毕竟那是图灵的故乡,是图灵带领密码学者们在布莱切里公园战胜德国英格玛加密机的国度。

英国人也发明了 RSA,只是被埋没了。

60 年代,英国军方也在为密码分发问题感到苦恼。1969 年,密码学家詹姆斯埃利斯正在为军方工作,他接到了这个密钥分发的课题。他想到了一个主意,用单向函数实现非对称加密,但是他找不到这个函数。政府通讯总部的很多天才们,加入进来,一起寻找单向函数。但三年过去了,这些聪明的脑袋,并没有什么收获,大家都有些沮丧,这样一个单项函数,是否存在?

往往这个时候,就需要初生牛犊来救场了。科克斯就是一头勇猛的牛犊,他是位年轻的数学家,非常纯粹,立志献身缪斯女神的那种。 虽然年轻,但他有一个巨大优势,当时他对此单向函数难题一无所知,压根儿不知道老师们三年来一无所获。于是懵懵懂懂的闯进了地雷阵。

面对如此凶险的地雷阵,科克斯近乎一跃而过。只用了半个小时,就解决了这个问题,然后他下班回家了,并没有把这个太当回事,领导交代的一个工作而已,无非端茶倒水扫地解数学题,早点干完,回家路上还能买到新出炉的面包。他完全不知道自己创造了历史。科克斯是如此纯粹的数学家,后来他听闻同事们送上的赞誉,还对此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在他眼里,数学应该如哈代所说,是无用的学问,而他用数学解决了具体的问题,这是令人羞愧的。

可惜的是,科克斯的发明太早了,当时的计算机算力太弱,并不能实现非对称的加解密。所以,军方没有应用非对称加密算法。詹姆斯与科克斯把非对称加密的理论发展到完善,但是他们不能说出去,军方要求所有的工作内容都必须保密,他们甚至不能申请专利。

军方虽然对工作成果的保密要求非常严格,但对工作成果本身却不很在意。后来,英国通讯总部发现了美国人的 RSA 算法,觉得好棒棒哦。他们压根就忘记了詹姆斯与科克斯的 RSA。通讯总部赞叹之余,扒拉了一下自己的知识库,才发现自己的员工科克斯早已发明了 RSA 类似的算法。 官僚机构真是人类的好朋友,总能给人们制造各种笑料,虽然其本意是要制造威权的。

科克斯对此并不介怀,他甚至是这样说的:“埋没就埋没吧,我又不想当网红,要粉丝干嘛?那些粉丝能吃?” 原话不是这样的,但表达的意思基本如此。

迪菲在 1982 年专程去英国见詹姆斯,两人惺惺相惜,真是英雄相见恨晚。可惜詹姆斯依然不能透漏他们对 RSA 的研究,他只告诉了迪菲:“你们做的比我们要好。” 全球各国的科学家们,可以比出谁更好,但全球各国的官僚们,却很难比出谁更颟顸,他们不分高下。

区块链的故事 - 1

区块链的故事 - 2

区块链的故事 - 3

区块链的故事- 4

区块链的故事 - 5

区块链的故事 - 6

区块链的故事 - 7

区块链的故事 - 8

㈤ 区块链入门(一)——大家一起来记账

小时候,我对许多新奇的事物都很好奇,充满渴望想去了解学习,那时自己的脑回路里经常会出现无数的惊叹号。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经历的丰富,这种体验越来越少,也对很多人云亦云的新东西见怪不惊。当“区块链”第一次出现时候,自己完全被吸引住了,之后像小时候一样,本能般地被驱动着去深入学习与了解,发现“区块链”就是一个新世界,是即将到来的未来。

第一次听到“区块链(Blockchain)”三个字,是在李笑来老师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专栏上,之后多次在专栏文章里看到这个词汇的出现。出于好奇,关注并阅读了了老猫的公众账号《猫说》上的文章,逐渐对区块链有了从0到1的认识。block-块,chain-链,blockchain-把一个一个的块连成链,想象一下DNA在面前无限延伸的样子.....

这段是网络上面对区块链的一个解释,换个通俗点的说法,区块链是一种公开、去中心化、去信任的,共同维护的账务系统。

先来看看传统的中心化的银行商业模式。我们在做交易的时候,为什么需要银行、阿里巴巴、腾讯等第三方中心化公司?因为人与人之间是不信任的。A今天借给B100块,明天B不承认这笔借款,A怎么办?银行帮忙解决了这个问题,每个人在银行里创建一个实名认证的户头,借助这个中心化公司,A借给银行100元(存),B从银行拿出100元(取/借),那么银行负责对这笔交易进行记录,A的账户就会多100元,而B则少100元。这样的依靠第三方中心化公司记账的方式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网购我们需要阿里巴巴的淘宝城和京东;贷款我们需要找靠谱的小贷公司;发行新书要通过某个出版社……归根结底,是因为人与人之间不信任,或者说要维持信任的风险太大,成本太高,所以我们需要这样的中心化的强大的第三方公司来给交易进行信任背书,让它们来承担这些风险,当然,它们也赚足了我们的钱。可是倚靠第三方中心化的商业模式给我们带来的却是低效的服务、繁琐的程序以及价值的分流,例如银行排队办理业务,小贷公司的放贷流程,淘宝、京东对商家的收租,出版社对作家稿费的分羹等等。这就是目前我们所处的中心化的,第三方信任化的世界。

而区块链世界,则是一种新的世界,这里不需要第三方,所有的交易信息都是公开的,并且所有人都参与记账!比特币作为世界上第一个被实证可行的区块链应用,就是运用自动记账且账务公开,信息不可篡改,随时可查询的技术颠覆了传统金融模式,绕开了第三方中心化,买卖方直接进行交易。这样的交易模式一定是高效的,低成本的,并且公开化的。试想一下如果区块链技术未来普及,当你要转账一笔大数额的金钱给国外的朋友,略过冗长的环节,瞬间到账;如果你写了一本书发表,不用担心被人盗版,也不用被出版社赚取属于你的稿费;人与人之间直接搭建点对点的互助保险平台,保险公司将变成咨询公司等等。(事实上,比特币与Press.one正在实现这样的颠覆)

当下互联网蓬勃发展,外勤我们有滴滴打车或共享单车,叫餐我们选择饿了么,餐厅就餐有大众点评,到处都是微信、支付宝的便捷支付。我们在互联网上进行支付的时候,需要倚靠一个买卖双方都信任的第三方平台公司来替我们完成这笔交易。这些第三方公司拥有大量的交易数据以及交易双方的信息,那么,如果发生黑客入侵造成信息丢失,我们将为我们的“信任风险”承担后果;且不提在审核、清算交易数据带来的拖延不便,以及管理这样庞大的数据所要耗费的巨大成本。

那么区块链技术是怎么实现的呢?打个比方,假如有一支军队要去抢占敌方的堡垒,而每一个士兵都带有一个特殊的头盔,头盔有一个红色按钮,每占领一个堡垒,本军总部给予勋章奖励。首先,有一位士兵A率先占领了第一个堡垒1,他通过头盔对其他战友宣布自己已经占领堡垒1,这时候头盔就会把堡垒1的坐标信息记录下来,连同A的喊话一起传递给其他所有士兵,其他人通过头盔听到A的喊话并按下后按下红色按钮表示已经同步记录了这条信息。那么所有人都知道堡垒1已经被A占领,并且A获得勋章奖励。于是其他人就会立马去攻占其他的堡垒,并且按同样的方式广播自己的战功。这样,这场战役中不同堡垒被不同士兵攻占的信息就全部保存在每一个人的头盔中。在这里,头盔就是这个公共账本(严格来说是头盔的程序),所有人都参与记账;每个攻占信息都构成一个区块,所有的信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就构成了一个区块链;参与者除了记账(按下红色按钮),还要争先恐后去抢夺新数据的打包权(攻占堡垒)。

那么来看看这种共同记账方式的优势。1,去中心化。账本是大家共同记录维护的,到底是谁首先记录无所谓,因为有激励(勋章),就会有人去做,不需要第三方介入(不需要将军或是作战部的指挥,减少军队开支与指挥者牺牲的风险)。2,数据不可篡改。已经记账的数据如果要修改,必须修改超过51%的节点信息才能成功。试想一下,这个军队如果有百万人(实际上区块链节点数量远远大于这个数),要修改超过一半军队的头盔,这是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3,信息公开透明。所有人都可以在自己的账本中查询到这条交易信息(所有堡垒攻占信息都已记录在所有人头盔里)。

这是我开始迈向写作的第一篇文章,上一次写这么多字应该是在高考场上了。第一篇文章写的是从来没接触过的新的领域,文字有点混乱平庸,也不知道自己做的类比正确与否,不过终究开始去做了。写作确实是人人都应该具备的技能,并且是可刻意练习而提高的技能,督促自己维持下去。

㈥ 马云为何要亲自见证全球首笔区块链跨境汇款诞生

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的电子钱包跨境汇款服务6月25日在香港上线――港版支付宝AlipayHK用户可通过区块链技术向菲律宾钱包Gcash汇款。

蚂蚁金服表示,AlipayHK与Gcash合作,成为全球首个在跨境汇款全链路使用区块链的电子钱包,并由渣打银行负责日终的资金清算以及外汇兑换。Gcash用户在到账后能即刻消费。跨境汇款也能像境内转账一样实时到账,7×24小时不间断、省钱省事、安全透明,可谓重新定义了“跨境汇款”。

㈦ 区块链的雏形——分布式记账

一个小故事助你理解区块链的雏形——分布式记账:

在一群小岛上居住着一群和善的居民,在漫长的岁月里,他们把贝壳作为信用中介,以它作为等价交换物换取自己需要的食物,一千年过去了,岛上出现了一个大汉,大汉要求大家同意把他家树上的叶子作为唯一的信用中介。

试图反抗的人都被扔到了海里喂鱼,善良的人们很快被驯服。

慢慢地,大汉家里的叶子成了岛上的等价交换物,岛民必须先用物品换取叶子,再用叶子去交换其他生活物品。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每个人手里的叶子越来越多,但买到的东西却越来越少,除了大汉和他的手下,很多人过得紧巴巴的。

直到有一天,其中一个岛民漂流到另个小岛上,发现这个岛上的交换方式与自己岛上的不一样。他们并不使用叶子,而是共同记账。所有岛民将自己的来往账目记在一个账本之上,所有的交易都在账目上用数字表示。只要得到6个人的认可,大家就认为这个账目是对的。

如果这个人想去买东西,那么只须在上面划账,就可以拿走商品。这种新方式比用叶子作为中介更简单方便。如果选择这种方式,小岛上所有的人不需要叶子就可以自由交易同时,因为账目是公开的,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对账单进行检查,这也就杜绝了造假的可能。

这样一种共同记账的方式,有着比特币的影子,也是区块链技术的雏形一一分布式记账。小岛上的6个人相当于6个节点,每个节点都维护着自己的一个账本,账本记录着小岛上岛民的一笔笔来往交易。

热点内容
邮币圈怎么交易平台 发布:2024-07-26 13:56:14 浏览:788
自家电脑比特币挖矿 发布:2024-07-26 13:49:08 浏览:284
doge推文 发布:2024-07-26 13:41:48 浏览:495
去丰台体育中心看球停车 发布:2024-07-26 13:40:57 浏览:87
s7矿机图片讲解 发布:2024-07-26 13:40:54 浏览:11
中国区块链技术2018 发布:2024-07-26 13:36:08 浏览:175
ltc提现地址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4-07-26 13:24:14 浏览:875
币圈老师名字 发布:2024-07-26 13:14:29 浏览:925
玩客云如何确定挖矿了 发布:2024-07-26 12:51:53 浏览:553
足球区块链数字货币 发布:2024-07-26 12:41:49 浏览: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