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块链知识 » 世界区块链创业联盟高峰论坛

世界区块链创业联盟高峰论坛

发布时间: 2021-06-06 21:09:27

区块链的八大痛点是什么

始于2017年,火遍全社会、全世界的区块链概念还在升温,吸引人和社会资金蜂拥而入;助推比特币,以及类似网络“加密数字货币”(如以太币、莱特币等)价格的大幅上升,创造了诸多“一夜暴富”的神话。有关数字币、区块链将颠覆传统,深刻变革世界的说法不断拔高。区块链创业和发展看似如海啸般扑面而来,但却越来越集中到造币和炒币之中,越来越陷入挖矿造币的“比特币区块链”思维和范式不能自拔。

在比特币必须与法定货币兑换,必须加入网络交易平台等辅助环节才能发挥更大功能的情况下,就使得比特币区块链区中心、去中介等特性反而可能产生严重问题。放在现实世界的大环境看,其货币资产的转移如果通过比特币区块链体系运行,实际上是增加了中介环节,而不是去中介,而且由于比特币体系高度匿名,刻意规避监管,难以充分满足反洗钱、反恐怖输送等方面的要求,反而可能产生很多新的严重问题,很多有关比特币、区块链的说法都难以成立。

那些看不见的痛点

比特币区块链所谓“去中心”、“民主平等与自由”等标签,经不起推敲;真相是,其如果过于强调“去中心”反而影响效率;包括比特币尚无法成为真正的货币;ICO式集资方式更是无助于区块链之发展……但人们如信仰般狂热追捧区块链时,看不见这些“痛点“:

其一,比特币区块链难以建设一个去中心、民主平等的社会。

比特币区块链体系设想的是建立一个所有参与者平等民主的世界,但实际上却出现了编码维护的核心团队与参与挖矿和运行的主要力量发挥更大影响力的不是那么平等民主的局面。受计算机运算能力的影响,比特币的挖矿和获得,并不是像宣传的那样人人都有平等的机会,竞争的结果,使得挖矿获得比特币的机会越来越集中到少数算力强大的矿池或节点上,而更多的人尽管也参与挖矿,消耗了资源,却不一定能够获得比特币。这使比特币更多地被少数人所占有,并会增强其对网络规则调整的话语权或影响力。

其二,比特币区块链“去信任”、“去中介”的点对点交易是有严格条件的。

❷ 博鳌亚洲区块链论坛是怎么花式作死的

5月28日上午,一名特型演员扮演毛泽东参加2018年博鳌亚洲区块链论坛的视频在朋友圈转发,该演员在演讲中称“我以毛泽东的名义感谢你们”。主办方介绍资料显示,组委会包含熊猫资本等投资机构,且活动受到火星财经等区块链媒体支持。新京报记者获悉,事后熊猫资本、火星财经等均发布澄清声明,称并未参与活动也未与论坛有合作。同时,组委会发布公告称,演员言论并不能代表组委会,只是表演的一个环节。

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关于禁止利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形象做商业促销宣传的通知》,禁止在商品及其包装物上使用和出现党和国家领导人(包括已离职或已故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形象、题词,以及任何涉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名义的表现形式;禁止企业利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名义和形象进行任何形式的商业宣传促销活动,不得使用党和国家领导人(包括已离职或已故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形象、题词,或利用特型演员以领导人形象推销产品或者服务。

内容来源 新京报

❸ 区块链趋势会往哪里发展

区块链产业呈现高速发展 助力实体经济降成本提效率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席卷全球,大数据、云计算、 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不断涌现,数字经济正深刻的改
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成为了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区块链作为 一项颠覆性技术,正在引领全球新一轮技术变革和产业变革,有望成
为全球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的“策源地”,推动“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 联网”变迁。
我国《“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把区块链作为一项重 点前沿技术,明确提出需加强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创新、试验和应用,
以实现抢占新一代信息技术主导权。目前,我国区块链技术持续创新, 区块链产业初步形成,开始在供应链金融、征信、产品溯源、版权交
易、数字身份、电子证据等领域快速应用,有望推动我国经济体系实 现技术变革,组织变革和效率变革,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作出重要贡献。
截至2018年6月,中国的区块链相关业务在政府、企业、资本的多方推动下已经初步形成规模,并且在专利数量、融资环境、政策扶持、应用落地等方面均处于世界前列。
产业呈现高速发展,企业数量快速增加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区块链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机会深度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有406个与区块链相关的专利申请,其中225项来自中国。截至2018年3月底,我国以区块链为主营业务的公司数量已达456家。区块链产业初步形成规模,从上游的硬件制造、平台服务、安全服务,到下游的产业技术应用服务、行业投资、媒体宣传、人才服务等产业链环节已基本完备。
从中国区块链产业的新成立公司数量变化来看,2014年该领域的公司数量开始增多,到2016年新成立公司数量显著提高,超过100家,是2015年的3倍多。2017年是近几年的区块链创业高峰期,由于区块链概念的快速普及,以及技术的逐步成熟,很多创业者涌入这个领域,新成立公司数量达到178家。
从设备制造到产业应用,区块链产业链条脉络逐渐明晰
从区块链产业细分领域新成立公司分布状况来看,截至2018年3月底,区块链领域的行业应用类公司数量最多,其中为金融行业应用服务的公司数量达到86家,为实体经济应用服务公司数量达到109家。此外,区块链解决方案、底层平台、区块链媒体及社区领域的相关公司数量均在40家以上。
从区块链产业细分领域投资事件分布状况来看,行业应用服务相关的公司获投事件数最多,总共达到了113起,可见投资人对于有具体的应用场景,能够实际落地的项目越来越看重。底层平台领域的获投事件数为42起,区块链媒体及社区领域的获投事件数也达到了28起。区块链领域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和资本入场,成为创新创业的新高地。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的加速落地,产业规模将不断增加,该领域未来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互联网巨头涌入快速推动我国区块链产业发展
区块链技术不仅受到了创业企业的青睐,也受到了互联网巨头企 业的广泛关注,互联网巨头企业纷纷拓展区块链业务,快速推动我国
区块链产业发展。目前,腾讯、阿里巴巴、网络、京东等互联网行业巨头纷纷加入区块链技术的研究与场景应用中来。
地域分布相对集中,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从中国区块链公司的地域分布状况来看,北京、上海、广东、浙江依然是区块链创业的集中地,四地合计占比超80%。其中,北京以175家公司、占比38%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上海以95家公司,占比21%位居第二;广东省以71家公司、占比16%位居第三;浙江省以36家公司、占比8%位居第四。除此以外,中国区块链创业活跃度前十名的省份还包括江苏、四川、福建、湖北、重庆、贵州。
区块链应用呈现多元化,从金融延伸到实体领域
区块链技术具备分布式、防篡改、高透明和可追溯的特性,非常符合让整个金融系统业务需求,因此目前已在支付清算、信贷融资、金融交易、证券、保险、租赁等细分领域落地应用。例如,民生银行与中信银行合作推出首个国内信用证区块链应用,中国平安的资产交易、征信两大应用场景都已上线,招商银行落地了国内首个区块链跨境支付应用,微众银行通过基于区块链的机构间对账平台把对账时间从T+1日缩短至T+0,实现了日准实时对账。
随着区块链技术创新发展逐步成熟,产业应用的实际效果愈发显
现,区块链的应用已从金融领域延伸到实体领域,电子信息存证、版权管理和交易、产品溯源、数字资产交易、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等领域。区块链技术开始与实体经济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一批“产业区块链”项目,迎来产业区块链“百花齐放”的大时代。
实现“协作环节信息化”,助力实体经济降成本提效率
从目前实际的落地案例看,产业区块链技术落地应用要实事求是地为产业解决一些“小问题”,着力于提升产业协作环节的信息化水平,具体可从“降成本”和“提效率”两个方面推动传统产业的发展。
用区块链的方式实现信息共享,除了成本低,效率高之外,还可以实现“信任传递”或“信任外溢”,基于区块链技术,由于上链信息不可篡改,因此在交易双方共同验证一笔交易之后,也可以让第三方信任这个信息,这实际上就使得这种可信的状态可以传导到第三方,进而实现数据的资产化。此外让机构从“黑盒”状态转为“白盒”状态,也就是机构运作机制透明化,使得自证清白变得非常容易,极大地降低多主体之间的互信成本。
进而,区块链将发挥“提高产业链协同效率”的作用。提升产业协同水平是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要求。但是目前在很多产业,产业链协同效率仍然不高,在国际贸易领域这个问题尤为突出。
技术滥用导致产业发展存在一定的风险,不可忽视
尽管区块链技术的正向价值逐步显现,但是产业发展过程中仍然伴随出现了一系列不可忽视的风险。一方面是合规性风险,在区块链发展的早期阶段,由于它本身具有传递价值的属性,因此引来了一些不是专注于技术应用,而是热衷于通过ICO(首次代币发行)进行非法集资、传销甚至是欺诈的行为。
产业政策体系逐步构建,产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区块链技术已经上升到国家科技战略层面。2016年12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的通知》中首次提及区块链,并将其与量子通信、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认知分析、无人驾驶交通工具等技术一起作为重点前沿技术,明确提出需加强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创新、试验和应用,以实现抢占新一代信息技术主导权。其次,相关行业、国家和国际标准也在加速制定,解决区块链的关键技术标准问题,促进区块链产业生态化发展。为把握区块链产业发展机遇,抢占区块链产业发展制高点,各地政府及时出台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让区块链产业迎来了一次新的爆发。
目前,各地政府积极从产业高度来定位区块链技术,把握技术升级带来的产业升级新机遇。例如,2018年3月河北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工业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积极培育发展区块链等未来产业,打造世界级高端高新产业集群。
积极加强行业监管,有力防范金融风险
根据党的十九大的总体部署,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是未来中国三年的经济工作重点之一,而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关键则是防控金融风险。因此,我国也积极加强行业监管,防范区块链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的稳定和安全,促进区块链产业规范健康发展,以更好地发挥区块链“价值互联网”的积极作用。
区块链是一项前沿技术,技术造成的新监管挑战也在要求监管技术的持续进步。金融科技细分领域的“Reg-Tech”(监管科技)。就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的新技术,来解决监管合规问题,减少合规费用。区块链备案平台、基于区块链的监管体系等都属于Reg-Tech领域。国内已经出现从事监管科技的公司,他们主要为政府和各大银行等金融监管机构提供监管科技解决方案。金丘科技、众享比特等公司专门推出基于区块链的监管体系。

❹ 哪里查看到区块链资业务发展趋势

原标题:区块链产业呈现高速发展 助力实体经济降本提效率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席卷全球,大数据、云计算、 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不断涌现,数字经济正深刻的改
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成为了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区块链作为 一项颠覆性技术,正在引领全球新一轮技术变革和产业变革,有望成
为全球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的“策源地”,推动“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 联网”变迁。

我国《“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把区块链作为一项重 点前沿技术,明确提出需加强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创新、试验和应用,
以实现抢占新一代信息技术主导权。目前,我国区块链技术持续创新, 区块链产业初步形成,开始在供应链金融、征信、产品溯源、版权交
易、数字身份、电子证据等领域快速应用,有望推动我国经济体系实 现技术变革,组织变革和效率变革,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作出重要贡献。

截至2018年6月,中国的区块链相关业务在政府、企业、资本的多方推动下已经初步形成规模,并且在专利数量、融资环境、政策扶持、应用落地等方面均处于世界前列。

产业呈现高速发展,企业数量快速增加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区块链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机会深度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有406个与区块链相关的专利申请,其中225项来自中国。截至2018年3月底,我国以区块链为主营业务的公司数量已达456家。区块链产业初步形成规模,从上游的硬件制造、平台服务、安全服务,到下游的产业技术应用服务、行业投资、媒体宣传、人才服务等产业链环节已基本完备。

从中国区块链产业的新成立公司数量变化来看,2014年该领域的公司数量开始增多,到2016年新成立公司数量显著提高,超过100家,是2015年的3倍多。2017年是近几年的区块链创业高峰期,由于区块链概念的快速普及,以及技术的逐步成熟,很多创业者涌入这个领域,新成立公司数量达到178家。

从设备制造到产业应用,区块链产业链条脉络逐渐明晰

从区块链产业细分领域新成立公司分布状况来看,截至2018年3月底,区块链领域的行业应用类公司数量最多,其中为金融行业应用服务的公司数量达到86家,为实体经济应用服务公司数量达到109家。此外,区块链解决方案、底层平台、区块链媒体及社区领域的相关公司数量均在40家以上。

从区块链产业细分领域投资事件分布状况来看,行业应用服务相关的公司获投事件数最多,总共达到了113起,可见投资人对于有具体的应用场景,能够实际落地的项目越来越看重。底层平台领域的获投事件数为42起,区块链媒体及社区领域的获投事件数也达到了28起。区块链领域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和资本入场,成为创新创业的新高地。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的加速落地,产业规模将不断增加,该领域未来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互联网巨头涌入快速推动我国区块链产业发展

区块链技术不仅受到了创业企业的青睐,也受到了互联网巨头企 业的广泛关注,互联网巨头企业纷纷拓展区块链业务,快速推动我国
区块链产业发展。目前,腾讯、阿里巴巴、网络、京东等互联网行业巨头纷纷加入区块链技术的研究与场景应用中来。

地域分布相对集中,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从中国区块链公司的地域分布状况来看,北京、上海、广东、浙江依然是区块链创业的集中地,四地合计占比超80%。其中,北京以175家公司、占比38%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上海以95家公司,占比21%位居第二;广东省以71家公司、占比16%位居第三;浙江省以36家公司、占比8%位居第四。除此以外,中国区块链创业活跃度前十名的省份还包括江苏、四川、福建、湖北、重庆、贵州。

区块链应用呈现多元化,从金融延伸到实体领域

区块链技术具备分布式、防篡改、高透明和可追溯的特性,非常符合让整个金融系统业务需求,因此目前已在支付清算、信贷融资、金融交易、证券、保险、租赁等细分领域落地应用。例如,民生银行与中信银行合作推出首个国内信用证区块链应用,中国平安的资产交易、征信两大应用场景都已上线,招商银行落地了国内首个区块链跨境支付应用,微众银行通过基于区块链的机构间对账平台把对账时间从T+1日缩短至T+0,实现了日准实时对账。

随着区块链技术创新发展逐步成熟,产业应用的实际效果愈发显
现,区块链的应用已从金融领域延伸到实体领域,电子信息存证、版权管理和交易、产品溯源、数字资产交易、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等领域。区块链技术开始与实体经济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一批“产业区块链”项目,迎来产业区块链“百花齐放”的大时代。

实现“协作环节信息化”,助力实体经济降成本提效率

从目前实际的落地案例看,产业区块链技术落地应用要实事求是地为产业解决一些“小问题”,着力于提升产业协作环节的信息化水平,具体可从“降成本”和“提效率”两个方面推动传统产业的发展。

用区块链的方式实现信息共享,除了成本低,效率高之外,还可以实现“信任传递”或“信任外溢”,基于区块链技术,由于上链信息不可篡改,因此在交易双方共同验证一笔交易之后,也可以让第三方信任这个信息,这实际上就使得这种可信的状态可以传导到第三方,进而实现数据的资产化。此外让机构从“黑盒”状态转为“白盒”状态,也就是机构运作机制透明化,使得自证清白变得非常容易,极大地降低多主体之间的互信成本。

进而,区块链将发挥“提高产业链协同效率”的作用。提升产业协同水平是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要求。但是目前在很多产业,产业链协同效率仍然不高,在国际贸易领域这个问题尤为突出。

技术滥用导致产业发展存在一定的风险,不可忽视

尽管区块链技术的正向价值逐步显现,但是产业发展过程中仍然伴随出现了一系列不可忽视的风险。一方面是合规性风险,在区块链发展的早期阶段,由于它本身具有传递价值的属性,因此引来了一些不是专注于技术应用,而是热衷于通过ICO(首次代币发行)进行非法集资、传销甚至是欺诈的行为。

产业政策体系逐步构建,产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区块链技术已经上升到国家科技战略层面。2016年12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的通知》中首次提及区块链,并将其与量子通信、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认知分析、无人驾驶交通工具等技术一起作为重点前沿技术,明确提出需加强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创新、试验和应用,以实现抢占新一代信息技术主导权。其次,相关行业、国家和国际标准也在加速制定,解决区块链的关键技术标准问题,促进区块链产业生态化发展。为把握区块链产业发展机遇,抢占区块链产业发展制高点,各地政府及时出台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让区块链产业迎来了一次新的爆发。

目前,各地政府积极从产业高度来定位区块链技术,把握技术升级带来的产业升级新机遇。例如,2018年3月河北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工业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积极培育发展区块链等未来产业,打造世界级高端高新产业集群。

积极加强行业监管,有力防范金融风险

根据党的十九大的总体部署,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是未来中国三年的经济工作重点之一,而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关键则是防控金融风险。因此,我国也积极加强行业监管,防范区块链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的稳定和安全,促进区块链产业规范健康发展,以更好地发挥区块链“价值互联网”的积极作用。

区块链是一项前沿技术,技术造成的新监管挑战也在要求监管技术的持续进步。金融科技细分领域的“Reg-Tech”(监管科技)。就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的新技术,来解决监管合规问题,减少合规费用。区块链备案平台、基于区块链的监管体系等都属于Reg-Tech领域。国内已经出现从事监管科技的公司,他们主要为政府和各大银行等金融监管机构提供监管科技解决方案。金丘科技、众享比特等公司专门推出基于区块链的监管体系。

❺ 区块链发展了哪些阶段

区块链发展了五个阶段
1. 萌发阶段:区块链真正的萌发阶段是在2007年到2009年,一个化名为中本聪的日裔美国人在2008年首次以异名形式在密码学讨论组上阐述了一篇关于电子货币的新幻想报告,从此比特币问世。早在2007年中本聪就开始探索一系列新的技术,意在创造一种新的货币,2008年10月31日比特币白皮书发布,2009年1月3日比特币系统正式开始运作。
支撑比特币体系的主要技术包括哈希函数,分布式账本,区块链,非对称加密;从而可以看出,这些技术构建出区块链的最初版本,也可以说区块链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2007年到2009年这三年时间,比特币都是极少数人参与的实验阶段,真正的商业活动还未真正开始。
2. “奇客”小众阶段:这里的“奇客”是指对于互联网技术狂热的人,以技术创新为时尚和生命的人。2010年2月6日出现了比特币的第一个交易所,同年的5月22日有人用10000个比特币买了2个汉堡,同年的7月17日交易所Mt.Gox成立,这标志着比特币正式流入市场。尽管如此,能够真正了解并能进入市场参与比特币买卖的人还只是对于互联网技术热衷的奇客们。他们在论坛上讨论比特币技术,在自己电脑上挖矿获得比特币,然后在Mt.Gox上买卖比特币,现今这些奇客们都成为了亿万富翁。
3. 市场酝酿阶段:2013年初比特币价格是13美金,但是同年3月18日塞浦路斯政府因为金融危机关闭银行和股市,使得比特币价格飙涨,4月份最高价格涨到了266美金。同年8月20日德国政府确认了比特币的货币地位,10月14日中国网络宣布开通比特币支付通道,11月美国参议院听证会也明确了比特币的合法性,11月19日比特币价格上涨到1242美金,形成创新高。尽管如此,区块链进入主流社会经济的基础还不具备,比特币价格飙升也只是来源于过于乐观的预期。中国银行体系遏制,Mt.Gox倒闭等事件使得比特币价格持续下跌,2015年初比特币价格已经跌到了200美金以下,2013年到2015年初这个阶段,使得大众开始了解比特币和区块链。
4. 区块链主流期:2016年6月23日英国脱离欧盟,9月朝鲜第五次核试验,11月特朗普当选等事件,世界主流经济不确定性使得具有避险功能的比特币开始复苏,市场需求量大,交易量的增大使得比特币价格从2016年400美金最高飙升到2017年的20000美金,比特币的致富效应,以及比特币网络拥堵导致的交易溢出带动了其他系列虚拟货币爆发,还有各式各样的区块链应用也随之爆发,出现了众多百倍,甚至千倍,万倍的区块链资产,引发了全球疯狂追捧,随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上线比特币期货交易标志着比特币正式进入主流投资产品系列,比特币和区块链彻底进入全球视线。
5. 产业落地阶段:随着2017年的市场狂乱之后,2018年虚拟货币和区块链在市场,监管,认知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回归了理性。2017年效仿区块链技术的众多区块链项目会随之市场降温而渐渐消亡,真正具有实际区块链应用的项目会初步落地。2018年不仅仅是区块链元年,而且还是一个区块链淘金期,大浪淘沙冲走沙子后,留下来的都是比较好的黄金。
从区块链发展史看,区块链技术尚未成熟,目前处于成长期,具体的区块链实际应用只是用在金融领域,要想从其他行业应用到区块链还需要有一段路程要走,但是区块链趋势应去把握,积极学习区块链这个新生的领域有利无弊。

❻ 熊猫资本等机构与博鳌亚洲区块链论坛有关吗

5月28日上午,一名特型演员扮演毛泽东参加2018年博鳌亚洲区块链论坛的视频在朋友圈转发,该演员在演讲中称“我以毛泽东的名义感谢你们”。主办方介绍资料显示,组委会包含熊猫资本等投资机构,且活动受到火星财经等区块链媒体支持。新京报记者获悉,事后熊猫资本、火星财经等均发布澄清声明,称并未参与活动也未与论坛有合作。同时,组委会发布公告称,演员言论并不能代表组委会,只是表演的一个环节。

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关于禁止利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形象做商业促销宣传的通知》,禁止在商品及其包装物上使用和出现党和国家领导人(包括已离职或已故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形象、题词,以及任何涉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名义的表现形式;禁止企业利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名义和形象进行任何形式的商业宣传促销活动,不得使用党和国家领导人(包括已离职或已故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形象、题词,或利用特型演员以领导人形象推销产品或者服务。

内容来源 新京报

热点内容
蚂蚁矿池是啥 发布:2025-07-14 06:38:18 浏览:793
币圈上涨对疫情有影响吗 发布:2025-07-14 06:21:02 浏览:51
BTC交易所空投 发布:2025-07-14 06:19:45 浏览:773
比特币论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7-14 06:08:21 浏览:189
宁波市社保中心怎么去 发布:2025-07-14 06:06:27 浏览:298
usdt个人所得税 发布:2025-07-14 05:43:03 浏览:85
usdt上浮下浮怎么算 发布:2025-07-14 05:42:10 浏览:486
比特币亏损原理 发布:2025-07-14 05:41:28 浏览:464
上海区块链从业资格培训 发布:2025-07-14 05:34:06 浏览:396
比特币大魔王v 发布:2025-07-14 05:23:48 浏览: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