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武区块链铁矿石
『壹』 我国的铁矿石,真的是大部分从国外进口的吗
我国铁矿石的进口依赖度达到80%左右,无论是从进口产值还是依赖比例上,都可以说算是我国依赖度最高的商品之一。
根据Refinitiv的船舶跟踪数据显示,在2020年的12个月里,中国大陆地区(不包括我国的台湾地区)通过海运进口了11.04亿吨铁矿石。2019年的同期的进口量为10.36亿吨,同比增长6.5%,占到全球铁矿石总贸易中的73%之多,也就是说再2020年,全球开采出来的7成铁矿石都运往了中国。
而在中国的进口国方面,目前主要是澳大利亚和巴西,其中澳大利亚的铁矿石份额占到2020年中国进口份额的66%。
我国虽然也有较为丰富的铁矿资源,但整体品味较低,开采成本高,无竞争优势。叠加我国环保高压政策,督促钢厂偏向高品位铁矿石的采购以获得更高的得铁率,所以我国自产铁矿石产量非常有限。
全球铁矿石产量居前的国家分别是: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中国和印度。但是俄罗斯和印度控制铁矿石出口,而中国由于开采成本过高长期处于较低产量位置,所以澳大利亚和巴西成为全球铁矿石的主要供方,其中两国的4大矿山(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FMG)控制了70%的全球铁矿石贸易,已经形成高度集中的寡头垄断局面。
『贰』 我国和世界供应商之间,什么时候实现人民币跨境结算
据相关媒体5月11日的报道,我国最大的钢铁集团宝武钢铁宣布,他们已经与澳大利亚力拓集团完成了首单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人民币跨境结算的业务,金额超过了1亿元人民币。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我国分别在1月和4月与巴西以及另外一家澳大利亚企业实现了用人民币结算。截止到目前,我国已与世界三大铁矿石供应商之间,均已实现了人民币跨境结算。
不过,这仅仅只是人民币真正国际化的一小步而已,相信在目前打下的基础之上,我国会逐步用人民币取代美元来进行结算,进一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同时,也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一种新的贸易结算方式 和外汇储备的选择,对于各国来讲当然是一个好消息。
『叁』 铁矿石暴涨多少
据央视财经报道,11日铁矿石主力合约的期货价格一度突破千元大关,涨到每吨1042元,日内最高涨幅9.92%,创下上市以来最高价格,铁矿石现货价格也已经站上千元大关。价格已突破历史高点,据了解,一些贸易商现在都不敢拿货了,恐高情绪浓厚,生怕价格会突然调头向下。
在调查中发现,此轮铁矿石价格上涨主要原因是市场货源紧缺。全球4大矿山不同程度出现供应偏紧的局面,同时南非秘鲁等铁矿石供应国上半年均因为疫情原因短期停产增量有限。
同时近期美元持续贬值,海外通胀情绪推高了大宗商品价格。而面对高企的原材料价格,钢铁企业面临巨大成本压力,眼下进入冬季,市场需求已经出现大幅下滑,面对高额的成本,企业也开始选择国内矿石平抑进口矿石的价格。
(3)宝武区块链铁矿石扩展阅读:
中钢协近期针对铁矿石价格上涨有过三次新闻:
第一次是12月6日, 中钢协表态认为,近期铁矿石价格大涨偏离供需基本面,存在贸易商招标异常助推指数上涨、期货市场临近交割月多头逼仓等人为制造市场紧张行为,呼吁相关监管部门尽快介入。
第二次是12月10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与必和必拓铁矿全球营销副总裁Rod Dukino、铁矿全球营销高级经理Rohan Roberts、中国区总裁王跃奎等举行视频会议,就上周五铁矿石价格单日上涨7.5美元/吨的情况进行了询问,必和必拓进行了解释和说明,并表示愿意与钢铁协会加强沟通与交流,共同促进铁矿石市场的公开、透明。
第三次是11日下午,这一次中钢协采取行动,组织中国宝武、沙钢、鞍钢、首钢、河钢、建龙等钢铁企业召开铁矿石市场座谈会,就近期市场运行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肆』 宝武钢铁集团的采购制度是怎样的
宝钢与武钢合并后,部分核心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将大幅提升,如二者取向硅钢的市场占有率达到70%,高端汽车板市场占有率约60%。合并后公司不仅可以避免竞争,还可以进行资源整合,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钢铁制造能力。另外,合并后的公司产能超过7000万吨,跃居全国第一,对于铁矿石的需求约1亿吨,约占全球铁矿石贸易总量的7%,在原材料的采购方面,该公司将更有议价能力。在去产能的背景下,宝钢和武钢可谓捷足先登,在提高市场占有率、 整合资源、控制成本、技术创新等各方面都会获得发展先机。同时,该公司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削减成本,取得了积极效果,预计相关降本增效措施将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固化。
统一策划制造、采购、销售、研发以及管理,统一国际化路径,打造一支理念相同、技能业绩一流、严格苛求创新、知行合一执行力强的员工队伍。
『伍』 网络用语厉害了人民币是什么意思
越来越有国际范儿了!
第五大国际支付货币、第五大国际储备货币、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第八大外汇交易货币……这说的就是人民币!
第五大国际支付货币
8月14日,央行发布《2020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9年人民币国际化再上新台阶。据最新统计数据,人民币在主要国际支付货币中排第5位,市场份额为1.76%。
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
人民币作为国际融资货币的吸引力正在逐步显现。
报告指出,调查显示,约有82%的受访境外工商企业表示,当美元、欧元等国际货币流动性较为紧张时,将考虑使用人民币作为融资货币,这一比例创下2016年以来的新高。75%的受访境外工商企业愿意考虑在与中国的经贸往来中使用人民币作为贸易融资货币。
第八大外汇交易货币
2019年,全球人民币外汇交易稳步增加。根据BIS发布的2019年4月最新数据(三年一次),全球交易最活跃货币中人民币排名第八位,在新兴市场国家货币中排名第一。
全球人民币日均交易量从2016年的2020亿美元增至2840亿美元,交易量占全球外汇市场份额从2016年的4%上升至4.3%。
人民币和美元。
提升人民币可自由使用水平
报告表示,人民币国际化是市场驱动下水到渠成的过程。近年来,人民币跨境使用保持快速增长,特别是今年以来在新冠疫情冲击全球贸易、金融及经济的背景下,人民币跨境使用仍保持韧性并呈现增长。
中国央行表示,未来,将继续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坚持市场化原则,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一是坚持市场驱动。探索推进更高水平的贸易投资便利化,不断消除境内外限制人民币使用的障碍,为人民币与其他主要可兑换货币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二是继续推动国内金融市场开放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使用人民币投资境内债券和股票。三是引导离岸人民币市场健康发展。提升人民币可自由使用水平,促进离岸与在岸市场良性互动、深度整合。四是完善宏观审慎管理。加强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分析和预警,做好逆周期调节,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