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巴比伦区块链科技
① 福建省巴比伦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是骗子公司吗董事长和CEO怎么都不露面啊是不是被抓捕了
1,钱是交给推荐人的,公司是直接没有公司帐户,免得被人举报被冻结。公司没有直接收到你的钱,打官司都打不赢。但这种传销模式的运作方式在法律面前是不堪一击的,其它IPFS公司都是直接打钱到公司帐户的。
2,当时不签订合同,半年后或是后面到公司去签订,其实那也不叫合同,只是个托管协议,不能证明你从公司买矿机了,因为公司没给你卖矿机,打官司打不赢。但如果多人去告的话,就必然会成为非法集融资或是诈骗,他们要么退钱,要么被抓。权衡利害后他们必然会选择退钱。
3,FILCOIN官方的测试一次都没参加,听说到2020年6月初,公司宣传的T4机房内竟没有一台矿机是巴比伦的,还没有一台矿机投入运营。
4,公司董事长和CEO前段时间被抓了,不知出来没有。
5,官司缠身,目前已经有多位投资者发现受骗,对公司提出了诉讼,天眼查企业中可查到。
6,通过律师调取公司内档材料,竟发现没有公司帐户,就算被告了也查封不了脏款。XING JIANG的“合同事件”(在其它省份每台矿机都签订16T的情况下,都能单独给XING JIANG签订8T)说明公司内部管理混乱!
7,公司注册资金一千万,但没有实际数字,等于说一毛钱都没有注入。
② 福建省巴比伦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是传销吗
众所周知,公司名字带区块链的少之又少,而且不宜注册下来,巴比伦五证齐全,这是其一。
其二,公司拥有全国为数不多的国家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其三,公司已获得各项荣誉证书,可查。
其四,公司很多服务器已经在T4机房,且正常运转。
那些部分无脑黑的喷子,真的只能说是一只老鼠害了一锅汤。
孔子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真正有疑惑的人自然会到他们公司去实地考察。
③ 印度,巴比伦,中国,埃及的主要河流和主要建筑
1、古印度的主要河流是: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即中国雅鲁藏布江的中下游)、印度河(大部分在今天巴基斯塔境内,很少部分流经今天的印度)。印度最著名的建筑毫无疑问是十七世纪中叶竣工的泰姬陵,是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
2、巴比伦的范围和今天的伊拉克大致相当,主要河流是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主要建筑是空中花园遗址,也是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
3、埃及主要河流当然是尼罗河。主要建筑是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和神庙。举例来说是:胡夫金字塔(最大一座)、哈夫拉金字塔、孟卡拉金字塔、吉萨金字塔群中的狮身人面像、卡纳克神庙、阿蒙赖神庙。金字塔也是七大奇迹之一。
4、中国主要的河流是长江、黄河、珠江、淮河、海河、黑龙江(松花江、牡丹江是其支流)、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辽河、塔里木河、额尔齐斯河……
著名的建筑就多了去了:长城、故宫、明十三陵及各种古代陵园、布达拉宫、乔家大院、徽州民居、福建土楼、敦煌莫高窟、四川乐山大佛、东方三大殿(北京紫禁城的太和殿;曲阜孔庙的大成殿;泰山岱庙的天贶殿)、四大名楼(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鹳雀楼) 、四大名亭(滁州的醉翁亭,北京的陶然亭,长沙的爱晚亭和杭州西湖的湖心亭)、悬空寺、应县木塔、武当山的紫霄大殿、虎丘、大雁塔、小雁塔、雷峰塔、琉璃塔。中国四大名园(颐和园、河北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留园)。江南四大名园(南京瞻园、苏州留园、拙政园、无锡寄畅园)。苏州四大名园(宋代的沧浪亭、元代的狮子林、明代的拙政园,清代的留园)。几大古城的建筑:平遥古城、丽江古城等……建筑太多,不可枚举。其中有些就是世界文化遗产。
希望能采纳我的回答。
④ 求巴比伦省战乱以前的人文、地理、风情的介绍
台湾是一个宗教信仰多元化的地方,共分为佛教、道教、基督教、摩门教、回教、一贯道教、统一教、印度教等,不仅尊崇传统信仰,也能敞开胸怀接受外来的宗教思想。
在传统宗教方面,主要有佛教、道教和民间信仰,但目前除了少数是纯粹的佛教寺院外,大部份都参杂道教色彩。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中国人因注重具有高尚情操的人,所以常将他们神格化供奉在庙里祭拜,如关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道教于17世纪传入台湾,在日据时期,因蕴含中国文化精神,受到日本迫害,信徒只好在佛教寺庙中奉祀道教的神。光复后,由于宗教观念宽大,佛教、道教合流,在一个神殿中,可同时供奉不同的神,而形成了台湾本土的特色。
另外,值得一提的有儒家的孔子。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老师,他提倡礼仪、祭拜祖宗,所以西汉元帝替孔子设祠后,就接着有许多孔庙的建立,都是用来表达对孔子 的敬仰。在外来宗教方面,17世纪初叶,天主教和基督教随着西班牙、荷兰势力,先后进入台湾传教,其中,早期在台湾发展的,除了天主教外,基督教长老教会也曾经扮 演重要的历史角色。
近来各方宗教蓬勃发展,除了天主教、基督教外,还有回教、大同教、天理教……等,也都在台湾拥有一片空间。
寺庙兴起
清朝统治台湾时,大陆漳、泉居民才大量渡海来台。当时台湾海峡风浪很大,所以移民们都携带神像、香火、香灰作为护身符,其中以妈祖神像最多,因为妈祖是海神,所以神常被安置在船上,以祈求她保护航海安全。
而在开垦初期,由于野地医药不发达,只要有疾病流行,就会造成许多人死亡,所以人们都信仰瘟疫之神「王爷」。王爷又称「千岁爷」、「府千岁」,有很多不同 的姓氏,传说王爷可以去除疾病,所以人们相信他可以疪佑身体健康。到了后期,村落渐渐繁荣信徒就兴建各种寺庙,来感谢神的保佑所以妈祖和王爷也就成了台湾寺庙供奉神明的二大系统。在当时,寺庙不仅是居民的信仰中心,而且兼具教化、救济等功能。
宗教艺术殿堂
寺庙是精致的纪念建筑,是神明的殿堂,也是信徒的信仰中心。除了空间规划和形式格局有一套复杂的规矩外,还包含木雕、石雕、泥塑、陶艺、剪粘、彩绘、书 法……等装饰,这些装饰不仅具有视觉上的美感,更反映出中国人趋吉避凶、祈望教化和自我表彰的人生观,充分展现出民间的丰富内涵和精神文明的宗教艺术。
求神问卜
在台湾的庙里,经常会看到一些求神问卜的仪式。例如:信徒有所祈愿或想卜知好坏,就会在神佛面前点上一柱香,默念自已的姓名、生辰、住址和疑惑的事,用「掷 筊」方式请求神佛指点。「筊」是一对以竹根或木做成的弯月形卜具,凸面为阴,平面为阳,把它们轻抛到地上,一阴一阳叫做「圣筊」,代表好现象;二阳叫做 「笑筊」,表示不好不坏;二阴为「怒筊」,表示不好。
此外,还有一种是「抽签」,「签」是由竹片做成的长条形卜具,签上有一个号数。经过摇动后,可以抽取排在签筒中最高位的签,然后再掷筊请示神佛,若3次都是圣筊,就可依签号找出出签纸,得到指点,而且较大的寺庙中,也都有专人可解签中含义。
1 台湾的地理位置
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两岸与福建相望,南靠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接壤,北向东海。全岛总面积为35989.76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其中包括台湾本岛,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兰屿、火烧岛和其他附属岛屿共88个,为中国的“多岛之省”。台湾本岛南北长而东西狭。南北最长达394公里、东西最宽为144公里,呈纺锤形。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在中国古代文献里,被称为“蓬莱”、“贷舆”、“员峤”、“瀛洲”、“岛夷”、“夷州”、“琉求”等。从三国时代开始,便逐渐开拓、经营台湾,到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正式建立行省。
公元 1650 年荷据末期,台湾人口 5 万人,公元 1680 年明郑末期,台湾人口 12 万人,公元 1811 年清朝中叶,台湾已有 194 万 5 千人, 1905 年日治初期,只有 300 多万人,到 1942 年日本结束对台的统治前夕,人口增加到接近 600 万人。二战后,台湾人口的出生率也经历了高增长与逐步下降的过程。1949-1959年,台湾人口出生率一直保持在4%以上,其中1951年近5%。1960年以后,人口出生率开始下降到4%以下,1967年下降到3%以下,1984年以后降至2%以下,此后基本上保持在1.5%左右,2001年为1.2%。台湾人口的死亡率基本上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但速度略慢。1951年以前,台湾人口的死亡率在1%以上,1949年以后降至1%以下,1970年以后降至0.5%以下,此后基本稳定在0.5%左右,2001年为0.6%。公元 2000 年人口已有 2219 万 1 千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 688 人,仅次于孟加拉国国每平方公里 872 人,居世界第二位。
台湾面积为3.6万平方公里
地理环境
台湾,与福建省隔海相望,相隔200公里。最近处只有135公里,飞机直飞只需10分钟,轮船直航只需数小时。台湾南面是巴士海峡,与250公里外的吕宋岛相对;东面是浩瀚的太平洋;北面则是东海预硫球相对。从海洋学看,台湾海峡的水深只有50米左右,最深不过90米,但离台湾东部海岸30公里,太平洋的深度则达到4000米,台湾正好位于中国大陆架东南缘。台湾,南北长东西窄,有人说它相宽长的香蕉叶,有人说她相纺锤,有人说她像番薯,也有人称她相一条鱼,更多的人们常把中国的地图比作给人友好,象征兴旺的雄鸡,而台湾和海南岛则成为鸡的双足。 从台湾最南端的恒春半岛上的鹅銮鼻,到最北端的台北县富贵角,共长394公里。从最东部的新港,到最西部的新社,共宽44公里。台湾有两大岛群,一为台湾岛区,共有兰屿,绿岛,硫球岛等4个大小岛屿,二为澎湖岛区,本岛为马公岛,共有渔翁岛,白沙岛等64个大小岛屿。台湾总面积约为3.599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祖国总面积的二百六十六分之一。此外,台湾暂时还管理着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等岛和南沙群岛中的太平,东沙等岛。台湾为中国第一大岛,也被称为“多岛之省”。
地理优势: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周边海域多渔场等
台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地处东经119°18′03〃至124°34′30〃,北纬20°45′25〃至25°56′30〃之间。台湾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群岛,相隔约600公里;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隔约300公里;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最窄处为130公里。台湾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太平洋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
台湾海峡呈东北向西南走向,北通东海,南接南海,长约200海里,宽约70至221海里,平均宽度约108海里,是海上交通要道,也是国际海上交通要道。中国东海和南海之间往返的船只从这里通过。从欧洲、非洲、南亚和大洋洲到中国东部沿海的船只也从这里通过。从大西洋、地中海、波斯湾和印度洋到日本海的船只一般也经过这里。
台湾省包括台湾本岛及兰屿、绿岛、钓鱼岛等21个附属岛屿,澎湖列岛64个岛屿,其中台湾本岛面积为35873平方公里。目前所称的台湾地区通常还包括中华民国控制的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总面积为36006平方公里。
台湾岛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积占全部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台湾山系与台湾岛的东北——西南走向平行,竖卧于台湾岛中部偏东位置,形成本岛东部多山脉、中部多丘陵、西部多平原的地形特征。台湾岛有五大山脉、四大平原、三大盆地、分别是中央山脉、雪山山脉、玉山山脉、阿里山山脉和台东山脉,宜兰平原、嘉南平原、屏东平原和台东纵谷平原,台北盆地、台中盆地和埔里盆地。中央山脉纵贯南北,玉山海拔3952米,是我国东部最高峰。台湾岛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火山带上,地壳不稳,是一个多震的地区。
台湾气候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雨量充沛,夏秋多台风暴雨。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中部,北部为亚热带气候,南部属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高山除外)为22℃,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充沛的雨量给岛上的河流发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独流入海的大小河川达608条,且水势湍急,多瀑布,水力资源极为丰富。其中长度超过10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浊水溪(186.4公里)、高屏溪(170.9公里)、淡水河(158.7公里),大甲溪(140.3公里)、曾文溪(138.5公里)、乌溪(116.8公里)。
台湾农耕面积约占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盛产稻米,一年有二至三熟,米质好,产量高;主要经济作物是蔗糖和茶。蔬菜品种超过90种,栽种面积仅次于稻谷。台湾素有“水果王国”美称,水果种类繁多。花卉产值也相当可观。
台湾森林面积约占全境面积的52%,台北的太平山、台中的八仙山和嘉义的阿里山是著名的三大林区,木材储量多达3.26亿立方米,树木种类近4000种,其中尤以台湾杉、红桧、樟、楠等名贵木材闻名于世,樟树提取物更居世界之冠,樟脑和樟油产量约占世界总量的70%。
台湾四面环海,海岸线总长达1600公里,因地处寒暖流交界,渔业资源丰富。东部沿海岸峻水深,渔期终年不绝;西部海底为大陆架的延伸,较为平坦,底栖鱼和贝类丰富,近海渔业、养殖业都比较发达。远洋渔业也较发达。
台湾除有丰富的水力、森林、渔业资源外,其它自然资源有限,自产能源只有少量煤、天然气,金、银、铜、铁等金属矿产也较少,主要储藏于北部火山岩地区及中央山脉。
台湾六十年代起注重发展工业,现已形成以加工外销为主的海岛型工商经济。工业有纺织、电子、制糖、塑胶、电力等,开辟有高雄、台中、楠梓等加工出口区。北起基隆,南至高雄有电气化铁路和高速公路,海上和空中航线可达世界五大洲。
在行政区划上,台湾分为2个直辖市(一级)、台湾省(一级)中的18个县(二级)、5个省辖市(二级),另设有尚未法制化的相当于省级的区域联合服务中心。 原来的行政区划上台北、宜兰、桃园、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南投、云林、嘉义、台南、高雄、屏东、台东、花莲、澎湖被划分为16个县。台湾当局于1967年将台北市、于1979年将高雄市定为“行政院院辖市”。此外,还设有“福建省政府”,辖金门炮击金门、连江(马祖)2个县。
宝岛名胜有日月潭、阿里山、阳明山、北投温泉、台南赤嵌楼、北港妈祖庙等。
厦门与台湾隔海相望,其地理位置优越且有良好的深水港湾,自古有“扼台湾之要,为东南门户”之称。自宋代以来厦门与台湾同属一个行政单位,大陆移民始从厦门移往台湾。相似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与生活习性沟通了厦门与台湾人民密切关系与往来,正如《台湾府志》所载:“台郡与厦门如鸟之两翼,土俗谓厦即台,台即厦”。台湾人民70%的祖籍地源于闽南地区,两地人民情同手足故乡情。这种特定的地理与历史渊源关系使厦门成为与台湾各项交流交往的中转站和交通要道,更是经贸交往的集中地。
二、人口、文字、宗教
据台湾有关方面统计,截止1998年8月,台湾省人口为2181万多人,加金门、马祖人口,总数为2186万多人;人口年增长率约为7.31%。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平原,东部人口仅占全部人口的4%。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为568.83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第一大城市台北市的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公里1万人。
台湾居民中,汉族约占总人口的98%;少数民族占2%,约38万人。根据语言、风俗的不同,台湾少数民族分为阿美、泰雅、排湾、布农、卑南、鲁凯、曹、雅美和赛夏等9族,分居全省各地。其中又分为“本省人”(84%)以及“外省人”(14%)。本省人主要为闽南人和客家人,已经在台湾生活许多代。外省人是指1949年跟随中华民国中央政府来台的新移民以及其后代。由于混居及通婚, 目前除了在部分地区如眷村外, 两者已不易分辨。近年来由于台湾经济以及生活水准的提升,吸引了许多来自世界各地族群来台工作,甚至定居,其中以东南亚人民为主。
文字上,台湾使用传统的正体中文(即“繁体中文”,中国大陆地区则使用简体中文)。由于义务教育的落实与战后初期的强制推广,官方语言国语是目前台湾最通行的语言,但也保留了各族群、省份原始的语言与方言),方言闽南语(亦称台语、[鹤佬话]河洛话,称为闽南语还是台语甚至是个有争议的政治问题)、客家话,以及其它各省的方言。其中以闽南语与客家话为大宗。
台湾汉字拼音使用注音符号(旧称注音字母)。音译早期普遍采用威妥玛拼音(又称韦式拼音),至今外国对于台湾的人名及地名音译大多沿用此拼音法。
大多数台湾人有宗教信仰,主要的宗教包括了佛教、道教、基督教(含罗马天主教),以及为数最多的台湾民间信仰(诸如妈祖、王爷、各式神坛、乩童),也有不少新兴宗教,诸如一贯道等。儒家思想对台湾影响很大,台湾每年的教师节就是孔子的生日。基督教在台湾十分活跃,主要以新教为主,其中又以台湾基督长老教会(Taiwan Presbyterian Church)历史最为悠久。 依据美国2002年国际宗教自由报告,台湾2300万人口中,548.6万人(23.9%)为佛教徒,454.6万人 (19.8%)为道教徒,84.5万人(3.7%)信奉一贯道,60.5万人(2.6%)为基督教新教教徒,29.8万人(1.3%)为罗马天主教徒,26万人 (1.1%)信奉天帝教。上列数据,有一半人口时常参加各类型宗教活动,而佛教徒与道教徒以自我认知为分界,两者重迭性相当高。
又根据统计,台闽地区中,2004年大型佛道寺庙约11384座,皈依与传道人数达947311人,教堂数则有3159间,神职人员有6600人。
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地处东经119°18′03〃至124°34′30〃,北纬20°45′25〃至25°56′30〃之间。台湾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群岛,相隔约600公里;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隔约300公里;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最窄处为130公里。台湾自古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它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国与太平洋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
台湾海峡呈东北—西南走向,北通东海,南接南海,长约200海里,宽约70至221海里,平均宽度约108海里,是中国海上交通要道,也是国际海上交通要道。中国东海和南海之间往返的船只从这里通过。从欧洲、非洲、南亚和大洋洲到中国东部沿海的船只也从这里通过。从大西洋、地中海、波斯湾和印度洋到日本海的船只一般也经过这里。
台湾省包括台湾本岛及兰屿、绿岛、钓鱼岛岛等21个附属岛屿,澎湖列岛64个岛屿,其中台湾本岛面积为35873平方公里。目前所称的台湾地区还包括台湾当局控制的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总面积为36006平方公里。
台湾岛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积占全部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台湾山系与台湾岛的东北——西南走向平行,竖卧于台湾岛中部偏东位置,形成本岛东部多山脉、中部多丘陵、西部多平原的地形特征。台湾岛有五大山脉、四大平原、三大盆地,分别是中央山脉、雪山山脉、玉山山脉、阿里山山脉和台东山脉,宜兰平原、嘉南平原、屏东平原和台东纵谷平原,台北盆地、台中盆地和埔里盆地。中央山脉纵贯南北,玉山海拔3952米,是我国东部最高峰。台湾岛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火山带上,地壳不稳,是一个多震的地区。
台湾气候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雨量充沛,夏秋多台风暴雨。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中部,北部为亚热带气候,南部属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高山除外)为22℃,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充沛的雨量给岛上的河流发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独流入海的大小河川达608条,且水势湍急,多瀑布,水力资源极为丰富。其中长度超过10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浊水溪(186.4公里)、高屏溪(170.9公里)、淡水河(158.7公里)、大甲溪(140.3公里)、曾文溪(138.5公里)、乌溪(116.8公里)。
台湾是祖国美丽富饶的宝岛,水热条件优越。台湾农耕面积约占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盛产稻米,一年有二至三熟,米质好,产量高;主要经济作物是蔗糖和茶。蔬菜品种超过90种,栽种面积仅次于稻谷。台湾素有“水果王国”美称,水果种类繁多。花卉产值也相当可观。
台湾森林面积约占全境面积的52%,台北的太平山、台中的八仙山和嘉义的阿里山是著名的三大林区,木材储量多达3.26亿立方米,树木种类近4000种,其中尤以台湾杉、红桧、樟、楠等名贵木材闻名于世,樟树提取物更居世界之冠,樟脑和樟油产量约占世界总量的70%。
台湾四面环海,海岸线总长达1600公里,因地处寒暖流交界,渔业资源丰富。东部沿海岸峻水深,渔期终年不绝;西部海底为大陆架的延伸,较为平坦,底栖鱼和贝类丰富,近海渔业、养殖业都比较发达。远洋渔业也较发达。
台湾除有丰富的水力、森林、渔业资源外,其它自然资源有限,自产能源只有少量煤、天然气,金、银、铜、铁等金属矿产也较少,主要储藏于北部火山岩地区及中央山脉。
台湾60年代起注重发展工业,现已形成以加工外销为主的海岛型工商经济。工业有纺织、电子、制糖、塑胶、电力等,开辟有高雄、台中、楠梓等加工出口区。北起基隆,南至高雄有电气化铁路和高速公路,海上和空中航线可达世界五大洲。
据台湾有关方面统计,截止1998年8月,台湾省人口为2181万多人,加金门、马祖人口,总数为2186万多人;人口年增长率约为7.31%。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平原,东部人口仅占全部人口的4%。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为568.83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第一大城市台北市的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公里1万人。
台湾居民中,汉族约占总人口的98%;少数民族占2%,约38万人。根据语言、风俗的不同,台湾少数民族分为阿美、泰雅、排湾、布农、卑南、鲁凯、曹、雅美和赛夏等9族,分居全省各地。
在行政区划上,台湾省辖基隆、新竹、台中、嘉义、台南5个省辖市,台北、宜兰、桃园、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南投、云林、嘉义、台南、高雄、屏东、台东、花莲、澎湖16个县。台湾当局于1967年将台北市、于1979年将高雄市定为“行政院院辖市”。此外,还设有所谓“福建省政府”,辖金门、连江(马祖)2个县。
宝岛名胜有日月潭、阿里山、阳明山、北投温泉、台南赤嵌楼、北港妈祖庙等。
厦门与台湾隔海相望,其地理位置优越且有良好的深水港湾,自古有“扼台湾之要,为东南门户”之称。自宋代以来厦门与台湾同属一个行政单位,大陆移民始从厦门移往台湾。相似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与生活习性沟通了厦门与台湾人民的密切关系与往来,正如《台湾府志》所载:“台郡与厦门如鸟之两翼,土俗谓厦即台,台即厦。”台湾人民70%的祖籍源于闽南地区,两地人民情同手足。这种特定的地理与历史渊源关系使厦门成为与台湾各项交流交往的中转站和交通要道,更是经贸交往的集中地。
⑤ 福建巴比伦区块链是传销吗
福建的巴比伦区块链的话,我觉的就是传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