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区块链
① 孙道臣 是最做股票的还是做期货的
做区块链的,也许是炒币的?
② 国家首次官宣“新基建”范围
导读:此前媒体提到的5G、特高压等“新基建”七大领域仅是列举,并非全部,官方首次明确了“新基建”的范围。
4月20日的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官方首次明确了“新基建”的范围,这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个方面。
其中信息基础设施包括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融合基础设施包括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创新基础设施则包括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内容。
发改委指出,新型基础设施的内涵、外延并非一成不变,未来将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出台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的有关指导意见,同时加快5G网络等建设,超前部署创新基础设施。
工信部赛迪智库近日发布的《“新基建”发展白皮书》指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广泛,投资空间巨大, 不过“新基建”建设需着注意以社会资本投资为主,避免政府大规模投资,要以需求为导向,不搞大水漫灌;在实施上要根据战略规划和市场应用需求,统筹规划好新基建长期发展路线图和年度投资计划,防止“一哄而上”和重复建设,避免短期投资泡沫。
涵盖三大领域,投资空间巨大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高层对新基建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明确强调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此后,央视列出了“新基建”主要包括的七大领域: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
在4月2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伍浩介绍,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他指出,目前来看,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
三是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伴随着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新型基础设施的内涵、外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将持续跟踪研究。”伍浩说。
他表示,近年来,中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正在加快释放。
从信息基础设施看,高速光纤已覆盖全国所有城市、乡镇以及99%以上的行政村,4G网络用户超过12亿,这方面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和进步。
从融合基础设施看,智慧城市建设路径更加清晰,信息技术积极赋能城市精细化管理,助推转型升级的作用日益凸显。
从创新基础设施看,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布局建设55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引领作用,有力支撑了科学技术研究。
21世纪经济报道从工信部赛迪智库获得的《“新基建”发展白皮书》指出,“新基建”是与传统的“铁公基”相对应,结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特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为经济社会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提供底层支撑的具有乘数效应的战略性、网络型基础设施。
白皮书指出,此前央媒列出的七大领域是“新基建”的重要内容之一,并详细分析了“新基建”在七大领域的建设内容与投资空间。
③ 中华神兽到底什么是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传说中强大的神兽,而很多玩家会对于收集、打败这样的神兽感兴趣,所以神兽主题的手机游戏应运而生。另外传统意义上来说,神龙、凤凰、麒麟都属于神兽,一些手机游戏中玩家可以通过培养进化的方式获得这些拉风帅气的神兽,收集本身的过程就非常的值得回味。比较经典的神兽游戏包括《轩辕剑》、《神兽大战倭寇》等。
④ 如何评价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水平
事实上,供应链的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如同人的一生,从婴儿呱呱坠地、懵懂无知,到幼儿蹒跚学步、牙牙学语,再到少年时天真无邪、稚气未脱,进而长大成人、成家立业,有的人视野开阔、纵横四海,有的人故步自封、一事无成。从不成熟到成熟,虽然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经历,但是大体逃脱不出这几个阶段。
与此类似,为了区分供应链的发展水平和成熟度,将其分为了五个层次。分别是原始供应链、初级供应链、整合供应链、协同供应链和智慧供应链:
驱动原始供应链升级到初级供应链的核心,是专业化的职能分工
驱动初级供应链升级到整合供应链的核心,是跨部门的流程构建
驱动整合供应链升级到协同供应链的核心,是供应链上的领导力
驱动协同供应链升级到智慧供应链的核心,是新技术的应用能力
驱动原始供应链升级到初级供应链的核心,是专业化的职能分工
驱动初级供应链升级到整合供应链的核心,是跨部门的流程构建
驱动整合供应链升级到协同供应链的核心,是供应链上的领导力
驱动协同供应链升级到智慧供应链的核心,是新技术的应用能力
这张表格也仅仅是列举了一些目前正在快速发展成熟的新技术。可以想见,新技术会持续不断的涌现,表单左边的新技术项目也会不断更新,但是无论技术如何改变,表格上方的三大目标VSA会一直保持不变。
那么,这张表格有什么应用价值呢?有两个思路方向供大家参考。
一个是技术的应用顺序,另一个是技术的应用成本。
从技术的应用顺序角度来看,从可视化到可感知,再到可调节,是逐步递进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例如将大数据应用在需求计划与预测上,首先要先将精力投入到数据可视化(V)中,即如何实现数据扑捉,数据的结构化处理,以及数据的存储,这些是基础。然后才是建立数据的预测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感知能力(S)。
再如,无人机可以提高供应链的柔性,即可调节能力(A),但是假如没有先实现供应链的可视化(V)和可感知(S),就无法智能化地驱动无人机工作,此时的无人机最多也就是摆摆样子做做秀。只有无人机上没有人,其它到处都是人,这样一幅场景是极为可笑的。企业的资源资金是有限的,按照VSA的顺序进行智慧化部署,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从技术的应用成本角度考虑,新技术从出现到发展成熟,有其生命周期。例如人工智能,从IBM深蓝PK世界象棋大师,到谷歌的阿法狗干掉顶级围棋高手,最近有消息说阿法狗将退出棋坛,未来将精力放在癌症治疗等更有价值的科技领域。人工智能的威力与日俱增,伴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其应用成本也将逐步走低。机器人就是绝佳的例子,过去数百万一台的工业焊接机器人,如今只要小几十万就能买到。企业投入智能领域,不要太冒进,也不要止步不前。最好的办法就是:紧跟技术、小步快跑、逐步投入。
要做到紧跟技术,就要求我们供应链管理人员多参加一些论坛、多参观一些企业、多向先进行业学习,要有开放的眼界,不要闭门造车;小步快跑,就是将智能供应链的推进分解为许多个细小的子项目,统一协调,分头落实,步伐要快但是不要大;逐步投入即遵循VSA原则,从可视化、到可感知、再到可调节,一步步投入,逐渐实现整个系统的智慧化。
总结
目标明确、打怪升级
从原始供应链到智慧供应链,就好比打怪升级,每一级都有难对付的老怪在那里等着您;又好比登台阶,下一级是上一级的基础,上一级是下一级的目标。基础不牢,台阶会垮;目标太高,无法跨越。
那么如何确定目标,进阶升级呢?我们可以总结如下:
因此,我们首先需要判断企业或平台目前所处的供应链成熟度水平(判定层级);其次,根据所处的供应链成熟度水平,设定进阶升级的方向(明确目标);最后,通过构建所欠缺的能力来完成供应链成熟度的升级(稳步升级)。
需要注意的是,在企业或平台中可能存在多条供应链,不同的供应链成熟度水平不一,需要分别对待;另外,即便在同一层级内部,也可以继续进行细分,例如S&OP的流程成熟度又可以细分为五级。
从原始供应链到智慧供应链,需要一双锐利的眼睛(发现问题),一颗智慧的头脑(明确目标),还要有一个能够配合眼睛和大脑的灵活的身体(供应链协同是关键)。眼、脑、身,三者配合,追求智慧供应链就不再只是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