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块链知识 » 区块链用什么电脑

区块链用什么电脑

发布时间: 2021-12-03 12:59:09

『壹』 什么是区块链中文版

在传统情况下,无论大小系统背后都有一个数据库,数据库就像一个大的账本。比如某宝的数据库就像一个大账本,账上记录了A用户有多少钱、B用户有多少钱。如果A用户支付一元给B用户,那么某宝就在B用户账上加上一元,而在A用户账上减掉一元。所以也可以把数据库的变化看成是一种记账行为。

我们通常认为谁维护系统,谁就天经地义的管理数据库,而其它使用者无权参与。就像某宝的用户无法参与具体的记账行为一样。

但是——区块链——颠覆传统,让系统中每一个用户参与其中。

区块链就像一个大的总帐本,系统中的每个用户都可以参与竞争记账。在某个时间段内,系统会在竞争者中找出记账最快最好的用户。该用户把这段时间内的数据变化写到一个区块中,就像写到一张账页上,并把这张账页复制给系统内所有其他用户进行备份,完成整个动作。在下个时间段周而复始,于是系统中每个节点都有着完整账本的副本。

由于每个区块数据是通过密码学技术来链接在一起,所以我们称它为“区块链(Blockchain)”,或者“分布式总账技术(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

区块链,让全民参与记账。全民记账更稳定,由于系统中并没有特定记账人,系统中任意部分节点失联或者被摧毁,都不会影响系统的运行。全民记账更安全,系统规定相同数量最多的账本是真账本,少部分和其他用户不一致的账本即为假账本。这让具有足够多节点的区块链很难被攻击和篡改。这些节点分布在互联网的任意角落,除非你是上帝,能够控制全世界大部分电脑,否则无法篡改。因此区块链被认为有史以来最为安全的数据管理方式。全民记账更高效,由于没有中心化的中介机构存在,完全通过预先设定的程序自动运行,能够极大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并且确保账本记录过程和内容公开透明。

比特币只是区块链技术方案在支付领域的一个试验性应用,区块链还可以用于更加广阔的领域,医疗、供应链、物联网、安全认证、社交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都有它的身影。《经济学人》称区块链“信任的机器(the Trust Machine)”,认为它对于全球金融甚至是社会结构都会产生巨大且深远的影响。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区块链技术是在多方无需互信的环境下,通过密码学技术让系统中所有参与方协作,来共同记录维护一个可靠数据日志的方式。

比特币、区块链内容发布平台DECENT、莱特币均是利用了区块链技术,理论上任何人都是可以参与其中的。

『贰』 区块链是什么,有什么产品案例么

区块链(Blockchain)是指通过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集体维护一个可靠数据库的技术方案。
通俗一点说,区块链技术就指一种全民参与记账的方式。所有的系统背后都有一个数据库,你可以把数据库看成是就是一个大账本。那么谁来记这个账本就变得很重要。目前就是谁的系统谁来记账,微信的账本就是腾讯在记,淘宝的账本就是阿里在记。但现在区块链系统中,系统中的每个人都可以有机会参与记账。在一定时间段内如果有任何数据变化,系统中每个人都可以来进行记账,系统会评判这段时间内记账最快最好的人,把他记录的内容写到账本,并将这段时间内账本内容发给系统内所有的其他人进行备份。这样系统中的每个人都了一本完整的账本。这种方式,我们就称它为区块链技术。
现在,区块链技术会死非常的火爆的,在金融界尤其受欢迎,蚂蚁金融、Laikelib、万达、平安、民生等先后试水区块链项目,欧陆众筹更是走在了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前列。最成功案例就是数字货币喽!

『叁』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计算机网络是什么样的

区块链(英语:Blockchain或Block chain)是一种分布式数据库,大家可能都有所耳闻的比特币,核心技术用的就是它。区块链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次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和生成下一个区块。用通俗的概念讲,区块链就是一本人人可记的账。在一个公司或机构里,多数人只有看账的份儿,而只有少数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才有权提笔记账。当然,区块链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账本,它在技术原理上有以下三个关键点:第一,去中心化。一个践行区块链技术的网络中,其所涵盖的每台计算机均可读取、添加记录,从账本这个角度讲,他们就是共同记账的人,而没有权威人士从中指导、修正。第二,非对称加密。别看这本账人人可记,可若非局内人,一定读不懂。因为,在记账过程中,每个人都遵从统一的加密规则,但读取时,却必须使用自己独有的解密方式。因此,虽然每个人都保存着这本不断更新的账,但能读懂的部分,却仅限于自己能解密的那一块,也就是与自己相关的那一部分。第三,时间印记。也就是时间戳(英语:Timestamp),是指字符串或编码信息用于辨识记录下来的时间日期。区块链上的每一个区块,是按照其所生成的时间按先后顺序排列的,并经过集体认证,确认成立。而且,之前的记录是无法被修改的。就像在一本账里,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时间点之后的记录,索引、验证之前的内容。而这些内容一旦被确认,再行篡改就难上加难。

区块链技术是维护一个不断增长的数据记录的分布式数据库,这些数据通过密码学的技术和之前被写入的所有数据关联,使得第三方甚至是节点的拥有者难以篡改。区块(block)包含有数据库中实际需要保存的数据,这些数据通过区块组织起来被写入数据库。链(chain)通常指的是利用Merkle tree等方式来校验当前所有区块是否被修改,这一点用过Git的码农们早就熟悉了,回想一下如何修改Git的历史记录吧。

区块链技术主要分为三大类,主要是公开、协作、私有。

公开区块链(public blockchain)

例子:比特币,Ethereum Frontier。公开区块链上的数据所有人都可以访问,所有人都可以发出交易等待被写入区块链。共识过程的参与者(对应比特币中的矿工)通过密码学技术以及内建的经济激励维护数据库的安全。公开区块链是完全的分布式。

亮点和痛点:公开区块链完全分布式,具有比特币的一切特点,然而需要有足够的成本来维持系统运行,依赖于内建的激励。目前来看公开区块链中只有比特币算是足够安全的,如果和比特币的算法一样,乙烷;没有内建奖励,乙烷;容易集中算力攻击(比如只要突击扫货大批显卡之类),吃枣药丸。公开区块链上试图保存的数据越有价值,越要审视其安全性以及安全性带来的交易成本,系统扩展性问题。

协作区块链(federated blockchain)

例子:Hyperledger以及德勤等会计所尝试的审计系统。参与区块链的节点是事先选择好的,节点间很可能是有很好的网络连接。这样的区块链上可以采用非工作量证明的其他共识算法,比如有100家金融机构之间建立了某个区块链,规定必须67个以上的机构同意才算达成共识。这样的区块链上的数据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是这些节点参与者内部。部分意义上的分布式。

亮点和痛点:协作区块链可以做到很好的节点间的连接,只需要极少的成本就能维持运行,提供迅速的交易处理和低廉的交易费用,有很好的扩展性(但是扩展性随着节点增加又会下降),数据可以有一定的隐私。开发者在共识下有能力更改协议,没有比特币hard fork的问题,但是这也意味着在共识下,大家可以一起篡改数据。协作区块链也意味着这个区块链的应用范围不会太广,缺少比特币的网络传播效应。

私有区块链(private blockchain)

例子:Eris Instries。参与的节点只有用户自己,数据的访问和使用有严格的权限管理。近期部分金融机构公布的内部使用的区块链技术大都语焉不详,不过很可能都在这个范围内。

亮点和痛点:私有区块链实际上是很迷惑的名词,这样的一个系统无非是传统意义上的共享数据库用上Merkle Tree等方式试图说明其中的数据可校验。这样的数据库早有成熟的解决方案, Merkle tree也只是很多成熟方案中的一种。这些项目很容易是“然并卵”。由于全是用户说了算,里面的数据没有无法更改的特性,对于第三方也没有多大的保障。因此很多私有区块链会通过依附在比特币的方式存在,比如定期将系统快照记录到比特币中。

『肆』 区块链,这东西属于金融还是计算机为什么这样说呢

感觉属于金融科技吧

『伍』 真正的区块链操作系统有可能实现吗

今年最火热的事物莫过于“比特币”、“以太坊”以及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加密数字货币了,火热到了连大叔大妈们都快要开始谈论的程度。毫不夸张地说,2017年是加密数字货币发展的元年,同样也是区块链技术发展的元年。

作为比特币背后的底层技术,区块链这个概念被人们提及也只是在近两三年来才发生的事情,虽然早在2009年,“中本聪”就发布了比特币。经过这一波数字货币热潮,区块链技术的概念才算真正走入了社会各行各业的眼帘。现在提及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应用,恐怕还为时甚早,这项技术还处于发展的非常早期。不过因为热潮的到来,已经有很多技术人员和团队贡献了他们的力量,打造了一些区块链概念的项目。“中本聪”的比特币(Bitcoin)自不必说,作为区块链技术的第一个应用,实现了分布式账本的功能,可以实现人类首次去中心化的价值传输,可以说是“区块链1.0”。而后的以太坊(Ethereum)发明了智能合约,延展了区块链技术搭建应用的功能,定义为“区块链2.0”也是实至名归。而后面出来的那些区块链概念项目,并没有实现这种跨越式的推进作用,更多只是在应用层面做的一定程度的改良,因此称不上是“区块链3.0”。

那么什么才算得上是“区块链3.0”呢?也许Bitcoin OS是答案:一个真正完全基于区块链技术开发,遵循区块链技术理念的操作系统(Operation System)。这就如上世纪80年代,微软发布Windows操作系统发布前,个人电脑和互联网技术还处于非系统性状态,无法普及,而发布之后,才让个人电脑进入寻常百姓家,使PC和互联网成为普惠性应用产品。近日,Bitcoin OS团队宣布在圣诞节之际执行对比特币和以太坊的分叉行动,以此正式把开发区块链OS的计划公诸于世。

稍微了解区块链技术的人都知道,比特币解决的是账本账户的问题,而以太坊是智能合约,实现应用扩展,后面也有团队推出分布式存储的项目。但这些只有单一功能模块的系统,都称不上是操作系统”。传统定义的操作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管理控制程序,大致包括5个方面的管理功能:进程与处理机管理、作业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而基于区块链的OS其实无需把这五个方面的功能板块都变为分布式,只要涉及价值和信息对外传输的部分能够实现去中心化和分布式即可。因此区块链操作系统至少需要具备“账户体系管理、计算资源管理、存储资源管理这三大块功能,能够实现分布式账本、边缘计算以及边缘存储。虽然说这样定义行业标准还为时尚早,但Bitcoin OS团队致力于先实现这三大功能板块都具备的区块链OS,再通过迭代改良。

据Bitcoin OS团队所言,把名字取为“Bitcoin OS”,实则“Blockchain OS”,用了”Bitcoin”一词命名,也是对发明者“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致敬。目前从Bitcoin OS团队对外给出的技术细节来看,也许能窥见这个“区块链3.0”项目的一二。

首先是账户账本体系管理功能版块支持根据账户id定位到资源的所有权,比如私钥;计算资源管理能根据需求获取相应的计算资源,支持边缘计算,进行分布式算力共享。另外,存储资源管理能根据需求使用存储资源,支持边缘存储。与Bitcoin OS对比,以太坊只支持账户体系和智能合约,并无法满足分布式计算任务的分配,只支持合约代码的公正执行,更没法支持存储资源的管理。所以以太坊只能算个定制版的计算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Bitcoin OS自主定制开发的增强型智能合约。其支持的两种模式,更加灵活高效。

一.中心计算模式:出块节点负责执行智能合约,传入参数和输出结果都支持SIPFS存储到存储节点。

二.分布式计算模式:普通节点可以认领计算任务,传入参数和输出结果支持SIPFS存储到存储节点。

最后,还需提及的是Bitcoin OS内置的SIPFS超级星际文件系统。SIPFS可实现技术输入参数和输出参数去中心化存储,同时文件具有生命周期,在区块链上记录文件描述符的DNA描述, SIPFS的文件描述符本所不存在区块链上,但会存储到单独的文件描述符数据文件中,在文件生命周期结束后,区块链自动删除文件描述符,实现区块链智能瘦身。

“区块链3.0”的到来值得期待,Bitcoin OS团队作为排头兵,值得关注和鼓励。我们一起期待真正的区块链操作系统的面世。

『陆』 我以后打算做区块链,大数据这些,几年之后也有一定可能去做vr,现在有两台笔记本,第一台是戴尔的,

第二台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

『柒』 软件开发区块链各种系统是电脑系统吗

区块链系统软件一般有两种,一种是APP手机端 ,一种是PC电脑端

热点内容
合约怎么算 发布:2025-08-26 06:25:01 浏览:517
如果曾经挖过比特币哪里找 发布:2025-08-26 06:00:41 浏览:312
元宇宙木门 发布:2025-08-26 05:58:56 浏览:451
江苏链尚区块链有限公司 发布:2025-08-26 05:53:31 浏览:521
单车区块链 发布:2025-08-26 05:08:05 浏览:199
us区块链价格 发布:2025-08-26 05:02:27 浏览:886
比特币在哪买卖安全 发布:2025-08-26 05:01:00 浏览:387
比特币矿机在计算什么 发布:2025-08-26 04:59:52 浏览:374
2019区块链视频 发布:2025-08-26 04:44:27 浏览:488
山寨币用什么冷钱包好 发布:2025-08-26 04:43:52 浏览: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