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涉及互联网电脑编程和区块链密码学
⑴ 涉及区块链技术在中国的产业应用方面有关技术与应用的哪些表述是错误的
区块链标准进程在2021年实现飞跃
国内外各大机构都在积极牵头区块链标准的制定。从全球范围内看,不同国家对标准的着重点不一样。牛津大学网络空间安全中心主任、可信计算国际标准组专家安德鲁·马丁表示,美国更关注基础共性的标准;德国更偏向工程化的标准,工业区块链是该国的重点;日本则更关注服务类标准,如基于区块链的服务和应用实践等。
目前,中国对区块链技术标准的制定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方面,应用和服务占比较小。中国是最早开展区块链标准化工作的地区之一,早在2016年10月,随着中国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论坛成立,中国就开启了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领域的标准化工作。
中国作为区块链技术应用大国,在推动区块链标准的制定上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21年7月,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ITU-T)第13组(SG13)会议期间,在中国电信研究院区块链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由中国电信牵头的两项区块链标准,经与来自中、美、英、加、韩多国专家多轮讨论协商,最终正式立项通过。两项标准如下所示:
从中国国内区块链标准现状出发,据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以及01区块链不完全统计,截止2021年底,我国已发布153项区块链标准,其中包含8项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18项地方标准、70项区块链团体标准以及54项企业标准。
2021年是中国区块链标准化工作突飞猛进的一年,单年新增82项区块链相关标准,占现有区块链标准总数的53%。其中,2021年共新增5项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 3项地方标准、44项区块链团体标准以及29项企业标准。新增行业、地方标准以及国家标准
从行业分类来看,属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标准共计79项,占比52%,其次是金融业(30项),占比19%,随后是其他互联网服务(14项,9%)和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1项,7%)。此外,区块链技术标准还涉及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教育服务等行业。总体上看,我国对区块链技术标准的研究仍以基础设施为主,应用层面的标准有待进一步开发。结合118项出台的地方和企业相关区块链技术标准来看,从地区分布上,江苏省以出台26项区块链标准位居第一,广东省以23项紧随其后。北京市、上海市和浙江省以十余件区块链标准位于第二梯队。位于第三梯队的包括福建省、湖南省和贵州省等地。总体看,各地区区块链标准成果与地区区块链相关企业规模和政策扶持力度息息相关。
区块链标准化的三大难点
The Global Standards Mapping Initiative(GSMI)发布的Global Standards Mapping Initiative:An overview of blockchain technical standards(全球标准制定倡议:区块链技术标准概述)中绘制了来自30多个技术标准制定实体、185个司法管辖区和近400个行业集团的数据。该报告梳理出目前区块链标准制定中仍需突破的关键点。
(1).区块链术语仍缺乏统一定义
目前,区块链行业缺乏统一定义和术语是该行业发展需要突破的关键问题。不同机构下对区块链相关术语缺乏统一性和确定性定义,尽管这些差异似乎很微小,但却会在整个标准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被放大,并直接影响到各机构对区块链相关技术的解释差异。
(2).标准制定领域既有差距,也有重叠
区块链标准化过程中存在标准内容和范围的差别与重叠。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区块链标准在技术堆栈的分层方法因组织而异,如面向网络的标准与面向应用层的标准。二是区块链在垂直行业的应用中涉及如金融机构、合规机构等多主体,而不同主体在制定标准缺乏一致性步调。三是区块链与其他高度标准化的技术领域重叠,如密码学、零知识证明等,这些技术也对区块链标准和技术轨迹存在重大影响。
(3).标准受地理因素、制定者的专业和角色影响
目前,区块链标准制定的主体主要位于欧洲、北美和中国,虽然一些机构有意通过地方团体或区域代表将全球声音纳入其倡议,但许多机构仍然缺乏全球代表性。这导致标准制定会受某些地区基础设施、监管和文化等因素影响。标准制定过程中缺乏代表性还体现在制定主体的专业知识,这导致标准研发方向有所“偏好”,所制定的标准未必使技术的最终使用者收益。此外,制定标准的“角色”同样导致标准化过程的透明度问题,如生产者开展的标准化工作引发消费者在该过程受到排斥甚至是剥削的担忧。
(二)区块链技术的演进趋势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区块链白皮书 2021》,目前,区块链开始步入以“信任链”“协作链”为导向的新发展阶段。一方面,随着数据这一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凸显,区块链技术支持低成本构建数据全流程信任通道,通过搭建“信任链”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区块链自身也正在技术、应用和产业维度等方面全面升级,通过构建可信协作网络的方式深度服务于各个交叉领域和主体。
就区块链技术演进趋势来看,中国信通院发布的《区块链白皮书(2021年)》将区块链技术分为核心技术、扩展技术和跨链技术三大类。三大类技术在发展趋势上呈现出不同特点,但总体上看,目前区块链技术架构已趋于稳定,围绕产业区块链场景实际需求,相关技术朝着“高效、安全、便捷”持续演化。
1. 区块链核心技术渐进式创新
2021年区块链整体技术未有明显突破,但核心技术的渐进式创新仍在持续,其中对等网络、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的优化改进最为突出。核心技术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等网络深度优化,蚂蚁链推出BTN( Blockchain Transmission Network),提升区块链节点的通信能力,加速区块链网络数据传输;长安链发布自研P2P网络 Liquid代替开源组件ibp2p,提升区块链系统兼容性和通信效率。
二是异步共识算法取得进展,中科院软件所张振峰团队与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共同提出的国际上首个完全实用的异步共识算法小飞象拜占庭容错算法( DUMBOBET),有望应用于实际生产环境。
三是智能合约开发框架持续探索, FISCO-BCOS发布基于Rust的新型Wasm合约语言框架Liquid,探索智能合约新模式。国内区块链技术呈点状突破态势,对于细分技术领域边界的探索力度不断加大,整体技术水平持续提升。
2. 扩展技术提升区块链服务能力
扩展技术上看,区块链技术与其他相关技术如物联网、隐私计算和云计算的结合实现了技术之间的相互补充,也扩展了区块链服务能力的相关技术。这三大技术在2021年同样也是火热的赛道。
区块链与物联网的结合能够实现打通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可信连接通道。物联网设备可有效提升上链数据真实性,而区块链也能为数据要素流转和价值挖掘提供可信保障,二者结合能够促进数据要素发挥作用,促进区块链在物联网的应用拓展。
区块链加隐私计算是新兴的火热赛道,二者技术的结合能够取长补短,为实现数据价值共享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和解决思路。将隐私保护技术内嵌入区块链底层设施,在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的基础上,促进多方数据的协作和共享。
区块链与云计算的结合BaaS(Blockchain as a Service,区块链即服务)以云计算为基础,通过融合区块链底层、集成开发工具、智能合约管理、自动化运维、数字身份、跨链服务等功能,实现区块链底层和应用一站式开发与部署。蚂蚁、腾讯、华为、趣链等主流BaaS平合现已具有多引擎支持、多模式部署、多节点统管理等能力。
3. 跨链互操作紧迫性问题突出
随着区块链应用广度与深度的不断拓展,不同区块链平台之间跨链难、上层应用系统与底层链切换难、链上链下可信交互难的三难问题逐渐凸显,其中,链间互操作尤其重要,最为紧迫,也是行业公认的焦点难点。
跨链互通主要技术手段包括公证人机制、侧链/中继链、哈希时间锁定、分布式私钥控制四类,以上跨链项目从技术层面验证了链间互操作的可行性,但受制于技术、应用、流程机制等因素,整体上仍处于早期阶段。
⑵ 哪位大神了解区块链知识,能否帮忙讲解一下
区块链是一个信息技术领域的术语。从本质上讲,它是一个共享数据库,存储于其中的数据或信息,具有“不可伪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开透明”“集体维护”等特征。基于这些特征,区块链技术奠定了坚实的“信任”基础,创造了可靠的“合作”机制,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
什么是区块链?从科技层面来看,区块链涉及数学、密码学、互联网和计算机编程等很多科学技术问题。从应用视角来看,简单来说,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的共享账本和数据库,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特点。这些特点保证了区块链的“诚实”与“透明”,为区块链创造信任奠定基础。而区块链丰富的应用场景,基本上都基于区块链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多个主体之间的协作信任与一致行动。
⑶ 区块链涉及的范围有多广泛
区块链的广泛就像互联网一样,未来的趋势越来越趋向区块链,老实说现在很多一些binance chain、Binance Smart chain等都是区块链切实应用。
⑷ 什么是区块链最核心的内容
区块链最核心的内容是合约层
1、去中心化
这是区块链颠覆性特点,不存在任何中心机构和中心服务器,所有交易都发生在每个人电脑或手机上安装的客户端应用程序中。
实现点对点直接交互,既节约资源,使交易自主化、简易化,又排除被中心化代理控制的风险。
2、开放性
区块链可以理解为一种公共记账的技术方案,系统是完全开放透明的,
账簿对所有人公开,实现数据共享,任何人都可以查账。
区块链是透明共享的总帐本,这帐本在全网公开,你拿到它的公钥,你就知道它帐里面到底是有多少钱,所以任何一次的价值转换,全世界有兴趣的人都能在旁边看着你,转换是由矿工来帮你确认的,所以它是一个互联网共识机制。
3、不可撤销、不可篡改和加密安全性
区块链采取单向哈希算法,每个新产生的区块严格按照时间线形顺序推进,时间的不可逆性、不可撤销导致任何试图入侵篡改区块链内数据信息的行为易被追溯,导致被其他节点的排斥,造假成本极高,从而可以限制相关不法行为。
(4)对涉及互联网电脑编程和区块链密码学扩展阅读:
一,概念定义
什么是区块链?从科技层面来看,区块链涉及数学、密码学、互联网和计算机编程等很多科学技术问题。从应用视角来看,简单来说,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的共享账本和数据库,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特点。这些特点保证了区块链的“诚实”与“透明”,为区块链创造信任奠定基础。而区块链丰富的应用场景,基本上都基于区块链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多个主体之间的协作信任与一致行动[7]。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区块链(Blockchain),是比特币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
二,特征
去中心化。区块链技术不依赖额外的第三方管理机构或硬件设施,没有中心管制,除了自成一体的区块链本身,通过分布式核算和存储,各个节点实现了信息自我验证、传递和管理。去中心化是区块链最突出最本质的特征。
开放性。区块链技术基础是开源的,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区块链的数据对所有人开放,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公开的接口查询区块链数据和开发相关应用,因此整个系统信息高度透明。
独立性。基于协商一致的规范和协议(类似比特币采用的哈希算法等各种数学算法),整个区块链系统不依赖其他第三方,所有节点能够在系统内自动安全地验证、交换数据,不需要任何人为的干预。
安全性。只要不能掌控全部数据节点的51%,就无法肆意操控修改网络数据,这使区块链本身变得相对安全,避免了主观人为的数据变更。
匿名性。除非有法律规范要求,单从技术上来讲,各区块节点的身份信息不需要公开或验证,信息传递可以匿名进行
⑸ 学习区块链技术需要会编程吗
编程是最基础的,想学的应该先自测一下能不能学会,这不是靠热情就可以学会的,如果基础好那么建议自己找资料学,不要相信那些所谓的培训班,目前在国内真正称得上老师的没几个人,多数是几个非专业的人拼凑到一起就开班收钱了,区块链只是受到去年比特币疯涨的影响才热了起来,之前国内几乎无人重视,只有NEO的团队算是真的吧,你想想,现在真正懂的的人都在忙着开发和赚大钱,哪有精力办班讲学赚小钱?真懂的人不办学,办学的人真不懂,别上当。
⑹ 区块链主要涉及到哪些大学专业
虽然区块链技术依然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但相应的人才却供不应求。
我们来看看大学里有哪些与区块链有关的专业
1.计算机(软件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技术、信息安全等)
2、数学相关领域专业
3、经济领域相关专业
4、密码学
目前全球各个知名学府机构争相推出了区块链教学课程,有的大学甚至已经为区块链课程设置了相应的结业证书。
⑺ 区域链和区块链的区别
1、区块链并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是很多的块状结构连接在一起形成链式结构。那么每个区块的相连也会形成一个特定的整体或区域。所以区块链和区域链其实没什么不一样。
2、区域链这个名词其实是对区块链的另一种描述。我们在搜索区域链时会自动跳转到区块链的搜索结果页面,所以我们可以把区块链和区块链列为同义词。
知识拓展
什么是区块链?从科技层面来看,区块链涉及数学、密码学、互联网和计算机编程等很多科学技术问题。从应用视角来看,简单来说,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的共享账本和数据库,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特点。这些特点保证了区块链的“诚实”与“透明”,为区块链创造信任奠定基础。而区块链丰富的应用场景,基本上都基于区块链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多个主体之间的协作信任与一致行动 。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区块链(Blockchain),是比特币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同时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批次比特币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防伪)和生成下一个区块。
比特币白皮书英文原版 其实并未出现 blockchain 一词,而是使用的 chain of blocks。最早的比特币白皮书中文翻译版 中,将 chain of blocks 翻译成了区块链。这是“区块链”这一中文词最早的出现时间。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19年1月10日发布《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自2019年2月15日起施行 。
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区块链的安全风险问题被视为当前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一大短板,频频发生的安全事件为业界敲响警钟。拥抱区块链,需要加快探索建立适应区块链技术机制的安全保障体系。
⑻ 区块链骗局是什么意思
“区块链”是新时代的一个重要概念,本质上说是一个中心化的数据库,同时也是数字货币之类的底层技术。
按照我们通俗的解释,可以将“区块链”看成一个账本,每张账单就是每一个区块,只不过这个账本是中心化得的,可以说是没有任何企业或者团队对其管辖。“区块链”技术是以中心化,信息无法串改等特有的信息化,现在生活中此技术已应用至电子发票,支付码等一系列应用之中。
概念定义
从科技层面来看,区块链涉及数学、密码学、互联网和计算机编程等很多科学技术问题。从应用视角来看,简单来说,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的共享账本和数据库,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特点。
这些特点保证了区块链的“诚实”与“透明”,为区块链创造信任奠定基础。而区块链丰富的应用场景,基本上都基于区块链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多个主体之间的协作信任与一致行动。
⑼ 币安提现100万安全么
币安提现100万是非常安全的。币安是目前数字货币交易平台里,在合规和监管上做得最好的公司,也是最安全的平台。币安也是属于区块链的一种。区块链是信息技术领域的一个术语。 本质上,它是一个共享数据库。 其中存储的数据或信息具有“不可伪造”、“全程可追溯”、“可追溯”、“公开透明”、“集体维护”等特点。 基于这些特点,区块链技术奠定了坚实的“信任”基础,创造了可靠的“合作”机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区块链起源于比特币。 2008年11月1日,一位自称中本聪的人发表了比特币: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描述了基于P2P网络技术、加密技术、时间戳技术和区块链技术的电子现金系统的架构概念,这标志着比特币的诞生。两个月后,理论付诸实践,第一个编号为0的创世区块于2009年1月3日诞生。 几天后,即2009年1月9日,编号为1的区块出现并与创世相连编号为0的区块组成一条链,标志着区块链的诞生。
2、近年来,世界对比特币的态度有所波动,但区块链技术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之一,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比特币的形成过程中,区块是一个一个的存储单元,记录着每个区块节点在一定时间内的所有通信信息。每个区块通过随机散列(也称为散列算法)链接。后一个块包含前一个块的哈希值。随着信息交换的扩大,一个区块与另一个区块相连,结果称为区块链
3、狭义上,区块链是一种将数据块按时间顺序组合在一起的链式数据结构,是由密码学保证的防篡改、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从广义上讲,区块链技术是一种新的分布式基础设施和计算方法,它使用区块链数据结构来验证和存储数据,使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使用密码学来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性,并使用由自动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对数据进行编程和操作。
4、什么是区块链?从科技的角度来看,区块链涉及数学、密码学、互联网、计算机编程等诸多科技问题。从应用的角度来看,简而言之,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的共享账本和数据库,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追溯、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特点。这些特性保证了区块链的“诚实”和“透明”,为在区块链中建立信任奠定了基础。区块链丰富的应用场景基本都是基于区块链,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多主体间的合作信任和协同行动。
⑽ 区块链技术入门,都涉及哪些编程语言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所谓共识机制是区块链系统中实现不同节点之间建立信任、获取权益的数学算法
区块链(Blockchain)是比特币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同时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次比特币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防伪)和生成下一个区块。
狭义来讲,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
广义来讲,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方式
GO语言+区块链培训课程:
1、 Go有什么优势
Go的优势
1:性能
2:语言性能很重要
3:开发者效率&不要过于创新
4:并发性&通道
5:快速的编译时间
6:打造团队的能力
7:强大的生态系统
8:GOFMT,强制代码格式
9:gRPC 和 Protocol Buffers
可直接编译成机器码,不依赖其他库,glibc的版本有一定要求,部署就是扔一个文件上去就完成了。
静态类型语言,但是有动态语言的感觉,静态类型的语言就是可以在编译的时候检查出来隐藏的大多数问题,动态语言的感觉就是有很多的包可以使用,写起来的效率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