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区块链p2p网络
『壹』 p2p网络是区块链吗
p2p意思是点对点,P2P网络就是点对点网络场景,特征是去中心化。区块链是P2P网络发展的一种技术手段,可以简单理解为,区块是一本账簿,上面记录某个时间段全网产生的所有信息。在p2p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数据的交换和同步需要耗费巨大的算力,区块技术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诞生的。
『贰』 区块链能拯救P2P网络借贷吗
区块链技术在目前能看到的材料中是一片利好,简直就是帮助信息革命起飞的翅膀。好吧,经过笔者的反复钻研,不得不承认前边的话说得有点轻浮,那些评价根本不足以形容区块链的牛逼。“颠覆金融的实现形式”、“重塑信用传递的交换机制”……它提供一种途径让彼此并不认识的人来创建大家都能查看的资产记录,真正意义上的“所有人对所有人”。金融借贷的最大难题是征信,在国内目前征信市场巨大的一片蓝海的前提下,区块链技术被中本聪大神的一篇论文带到这个世界上,同时也为世界金融市场,尤其是互联网金融,提供了巨大的腾飞契机。中央银行的信用机制、BAT网站的大数据等等这些都是中心化的,最起码不是涵盖所有用户——你再庞大架不住我不用你不是!而区块链就不一样了,它是去中心化的,总体呈现的是扁平化网络状,每个人的信息都会被记录,毫不夸张地说,你在互联网上放个屁都会被记录在案,一传十,十传百,浩瀚无边。总的来说,区块链技术如果真正落实,资金融通将进入前所未有的自由天空!你准备好了吗?再回到题主的问题核心,“拯救”一词我觉得用得不太恰当,因为P2P目前看来根本没有那么糟糕,尤其是在迎来2016监管元年以来,不断增加的成交量、不断增加的参与人数……不要因为一两个暴雷的平台就看衰整个行业的前景,凋零的只是花朵,而非整个春天。一句话:P2P还远不到需要被拯救的地步,而“区块链”是助飞互联网金融的翅膀!
『叁』 太希区块链是真的吗
01 区块链的四大核心技术
1. P2P网络技术
实际上,在区块链出现之前,分布式的P2P对等网络已经是很成熟的技术。今天,我们无论是在互联网上下载电影还是视频,都需要依赖这种名为P2P(即点对点)的网络传输协议。
P2P网络是整个区块链的基础计算架构。在区块链分布式网络中,中央服务器的概念被弱化,即不再需要任何中心枢纽。网络中的各个节点都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这些节点既能作为提供服务的服务器,也能作为发送请求的客户端。它们不再需要服务器的桥接就可以直接交换资源:从一个节点上发出的信息经过验证会被发送到周边相邻的节点,而每一个相邻节点又会将交易发送到其他的相邻节点,最终扩散到区块链网络中所有的节点上,从而实现用户与用户之间资源的直接分享与利用。
所以,P2P网络技术就是一个非常对等、非常高效的传输协议。成千上万个彼此相连的节点都处于对等的地位,并且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网络系统。正是由于P2P网络技术的这个特性,保障了区块链技术是一个分布式的、去中心化的系统。
2. 加密技术
在加密技术方面,区块链使用的是非对称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即加密一条信息实际上不是用单个密钥,而是用公钥和私钥两个密钥,它们可以保证在分布式网络中点对点信息传递的安全。
公钥是全网公开可见的,所有人都可以用自己的公钥加密一段信息,生成一个哈希值,来保障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并保证信息传递双方在不用信任的网络上安全地传输密钥。
私钥是不公开的。信息拥有者要高度保护私钥的安全,因为被公钥加密过的信息只有拥有对应私钥的人才能解密。具体来说,这种非对称密钥的工作原理是,在区块链的信息传递过程中,信息发送方使用私钥对信息签名、使用信息接收方的公钥对信息加密;信息接收方使用对方公钥验证信息发送方的身份、使用私钥对加密信息解密。公私钥加密与解密的成对出现保障了信息的完整性、一致性、安全性和不可篡改性。
邹均介绍,除了非对称加密算法之外,在密码学技术里,还有非对称的数字签名技术、保证数据唯一性的哈希技术、保护信息传递双方敏感信息的隐私保护技术和包括防攻击、身份认证、授权等在内的安全技术。基于密码学产生的安全技术,是区块链的核心安全技术。
3. 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这一术语是由法律学者尼克·萨博(Nick Szabo)在1995年首次提出的。他给出的定义是:智能合约是一套以数字形式定制的。
『肆』 p2p,区块链是庞氏骗局吗
当前的区块链产品除比特币外基本都可以定义为庞氏骗局
区块链的概念诞生于2008年,但其在国内被大众所认知并开始风靡是在比特币市值不断增长之后。比特币是从八年前国外某程序员花一万枚比特币购买两个披萨之后才拥有了市场价值,而经过八年漫长的增值期,曾经市值仅有40美元的1万枚比特币,在如今最高峰值价值已接近两亿美元。
脱离资本说技术是骗子,脱离交易纪录谈区块链构建的平台是天大的骗子。
区块链用【全体记账】的手法构建了公平的信任平台(通俗说就是我喊xxx借了我100,大家都记下来了,于是交易不需要中间人也能完成,完成的过程是靠全平台的纪录),但其中的交易货币不是凭空产生价值的,而是在一次次交易中一点点积累了其价值,最后成为了货币。其价值的背书是无数次的交易导致的。
那么其他的区块链就有三大问题了:1技术的成熟度(现在也没有公认的算法)2你凭什么保证这些货币能升值?3如何保证别人不瞎喊交易,区块链的办法是:增加喊出的难度(比如没人给我钱,我也喊钱来了,大家记在小本本上就成立了。而区块链的办法是,记小本本上是需要倒立用嘴叼着笔写字...),那么技术者可能导致的凭空【开矿】问题。
所以区块链除了积攒了大量交易过程的比特币以外,基本都是个庞氏骗局。你参与进去说白了赌的是这个平台未来用他们的虚拟货币交易的量大不大,决定区块链产出的货币价值高不高是由其作为中间货币的交易量产生的,和炒股没什么区别——但炒股其实就是庞氏骗局
最滑稽的是,区块链一直喊去中心化,但想赚钱让圈子起来,越得求助于大平台的背书来保证货币的流通,越想去中心化越要求助于中心化的中GZ府立法——人生最滑稽之事,莫过于此,宛如VR元年被POCK MANGO这一AR产品骑脸一般
『伍』 区块链跟P2P究竟有什么关系
一、有助监管P2P企业
监管部门(央行、银监、证监)作为区块链的一部分,可以实时获取P2P交易的公共账本,通过分析公共账本获取各家P2P企业的理财项目和资金划转信息,实时为P2P行业监管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可信赖的监管数据。
二、借款人的征信透明化
区块链最主要解决的就是信用问题,所以区块链最被看好的就是应用于征信。但征信这块其实争议也多,毕竟征信相关数据是非常敏感的,无论是征信机构还是用户,其实都是不希望公开的,数据是征信机构的命根子,家家都希望别人公开,自己保密。用户也不希望自己的数据公开。当然,如果未来能做到征信透明化,对P2P的投资人来说还是一件很有利的事。
三、交易结构的低成本化
对于一个P2P平台来说,每个月用户的取现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只是一般的P2P平台都会自己掏腰包去支付这部分费用。应用区块链强大的在线交易功能,去第三方支付,抑或银行资金托管,完成资金快速、准备、透明的交易,对于P2P平台来说是一件利好的事。
四、行业基础建设设施
大部分事物之所以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基础设施的完善。就目前来看,区块链技术可以当做P2P乃至整个互联网金融体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新的基础设施建设,类似于像高速公路对汽车运输业,集装箱对远洋运输业的巨大改变一样。
『陆』 区块链能拯救p2p网络借贷吗
“区块链”很有可能会成为P2P行业,甚至是全球互联网金融领域备受追捧的“宠儿”。
P2P行业与“区块链”的融合,不仅可以借助“区块链”本身特有的优势,也让整个行业都更加“透明”化,为整个行业都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块链技术可能存在一个同时具有中心化和去中心化模式的大型生态系统中。在未来的世界里,无论是对于中心化还是去中心化模型,都可能会有相当大的互补空间。
但是,目前也大多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实际的应用场景并未出现。不过,数字货币和茶叶的结合确实一个比较新奇的项目。普银集团推出了茶本位数字货币普银。
『柒』 IPFS(星际文件系统)和P2P网络(对等网络)有什么区别
ipfs是一种区块链网络,p2p不是。二者网络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但是不同,ipfs网络中文件是分拆保存到各个节点的,同时有冗余数据保证容错性,p2p各个节点保存的数据是完整的
『捌』 区块链的六层模型是什么
区块链总共有六个层级结构,这六个层级结构自下而上是: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激励层、合约层、应用层。
一、数据层
数据层是区块链六个层级结构里面的最底层。数据层我们可以理解成数据库,只不过对于区块链来讲,这个数据库是不可篡改的、分布式的数据库,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分布式账本”。
在数据层上,也就是在这个“分布式账本”上,存放着区块链上的数据信息,封装着区块的块链式结构、非对称加密技术、哈希算法等技术手段,来保证数据在全网公开的情况下的安全性问题。具体的做法是:
在区块链网络上,节点采用共识算法来维持数据层(也就是这个分布式数据库)的数据的一致性,采用密码学中的非对称加密和哈希算法,来确保这个分布式数据库的不可篡改和可追溯。
这就构成了区块链技术中最底层的数据结构。但是,光有分布式数据库还不够,还需要让数据库里面的数据信息可以共享交流,下面我们介绍数据层的上一层——网络层。
二、网络层
区块链的网络系统,本质上是一个P2P(点对点)网络,点对点意味着不需要一个中间环节或者中心化服务器来操控这个系统,网络中的所有资源和服务都是分配在各个节点手中的,信息的传输也是两个节点之间直接往来就可以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P2P
(点对点)并不是中本聪发明的,区块链只是融合了这一技术而已。
所以,区块链的网络层实际上就是一个特别强大的点对点网络系统。在这个系统上,每一个节点既可以生产信息,也可以接收信息,就好比发邮件,你既可以编写自己的邮件,也可以收到别人给你发送的邮件。
在区块链网络上,节点之间需要共同维护这条区块链系统,每当一个节点创造出新的区块后,他需要以广播的形式通知其他节点,其他节点收到信息后对该区块进行验证,然后在该区块的基础上去创建新的区块。这样一来,全网便可以共同维护更新区块链系统这个总账本了。
但是,全网要依据什么规则来维护更新区块链系统这个总账本呢,这就涉及到了所谓的“法律法规”(规则),也就是我们接下来要介绍的:共识层。
三、共识层
在区块链的世界里,共识,简单来讲就是全网要依据一个统一的、大家一致同意的规则来维护更新区块链系统这个总账本,类似于更新数据的规则。让高度分散的节点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网络中高效达成共识,是区块链的核心技术之一,也是区块链社区的治理机制。
目前主流的共识机制算法有:比特币的工作量证明(POW)、以太坊的权益证明
(POS)、EOS的委托权益证明(DPOS)等等。
我们现在介绍了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这三层保证了区块链上有数据、有网络,有在网络上更新数据的规则,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何让节点们能够积极踊跃地参与区块链系统维护呢,这里就涉及到了激励,也就是我们下面要介绍的:激励层。
四、激励层
激励层就是所谓的挖矿机制,挖矿机制其实可以理解成激励机制:你为区块链系统做了多少贡献,你就可以得到多少奖励。用这种激励机制,能够鼓励全网节点参与区块链上的数据记录与维护工作。
挖矿机制和共识机制其实是一个道理,共识机制我们可以理解为公司的总规章制度,而挖矿机制可以理解成,在这个总的规章制度之中,你做好了什么能够得到什么奖励,这种奖励规则。
就好比比特币的共识机制PoW,它的规定是多劳多得,谁能够第一个找到正确哈希值谁就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比特币奖励;
而以太坊的PoS则规定了谁持币年龄越久,谁能得到奖励的概率就越大。
需要注意的是,激励层一般只有公有链才具备,因为公有链必须依赖全网节点共同维护数据,所以必须有一套这样的激励机制,才能激励全网节点参与区块链系统的建设维护,进而保证区块链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区块链安全可靠了,还不够智能对不对,下面我们将要介绍的合约层,可以让区块链系统变得更加智能。
五.合约层
合约层主要包括各种脚本、代码、算法机制及智能合约,是区块链可编程的基础。我们说的“智能合约”便属于合约层这个层级上。
如果说比特币系统不够智能,那么以太坊提出的“智能合约”则能够满足许多应用场景。合约层的原理主要是将代码嵌入到区块链系统上,用这种方式来实现能够自定义的智能合约。这样一来,在区块链系统上,一旦触发了智能合约的条款,系统就能够自动执行命令。
六、应用层
最后就是应用层。应用层很简单,顾名思义,就是区块链的各种应用场景和案例,我们现在说的“区块链+”就是所谓的应用层。目前已经落地的区块链应用主要是搭建在
ETH、EOS等公链上的各类区块链应用,博彩、游戏类的应用比较多,真正实用的应用还没有出现。
『玖』 区块链和对等网络之间是什么关系区块链只是对等网络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是吗
还有1年以上的时间,第一,区块链鼓励早期加入者,并提供激励措施,但相应的也承担了更大的风险,所以前几位落地的互联网公司会有很多顾虑,第二,在国内区块链的公信力或者说普通用户的认知认可还远远不够,仍旧需要政府背书,第三,在金融系统与区块链的结合落地之前,其他行业的先行者都是在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