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条家为什么不搬去关东中心
Ⅰ 丰臣秀吉为什么要将关东转封给德川家康
原因:
为了易地而封,因为当时德川家康的势力非常强大,而德川家康又很能忍,当年织田信长为了测试德川家康的忠诚命他杀了长子,德川家康就真的干了,后来丰臣秀吉崛起取代了信长,但是德川家康恭顺依旧,秀吉为了安抚其他大名,再加上他要远征朝鲜,所以没有对付家康。
只是把他从原来的封地换成关东,想要削弱他的势力,德川家康也顺从了,不过后来秀吉死后,再也没有人能制衡德川家康,德川家康便取丰臣家而代之,成立了德川幕府,成为日本战国三杰的最后一杰。
(1)北条家为什么不搬去关东中心扩展阅读
日本战国时代(1467—1585年或1615年),一般指日本室町幕府后期到安土桃山时代的这段历史。
最早出自甲斐国(今山梨县)大名武田信玄(1521年-1573年)所制《甲州法度之次第》第二十条,其开篇即写道“天下战国之上”。但酷爱中国兵法的武田信玄实际上是把中国的战国名称直接套用在日本,借此形容日本的政治格局。
应仁之乱后,日本各地大名纷纷崛起。16世纪中叶,地域武士中实力最强的织田信长崛起,永禄三年(1560年),在桶狭间以两千人马击败今川义元四万大军,名声大振。尔后逐步统一尾张、近畿。天正十年(1582年),本能寺之变爆发,信长身亡。
织田重臣羽柴秀吉先后击败明智光秀及柴田胜家,确立了自己的继承人地位。此后经过四国征伐、九州征伐、小田原之战,逐步统一日本。后被天皇赐姓“丰臣”,并受封“关白”一职。丰臣秀吉的时代被称为“桃山时代”。
庆长三年(1598年),丰臣秀吉病逝后,丰臣家裂分为近江(西军)和尾张(东军)两派。身为丰臣政权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于庆长五年(1600年)发动关原合战,打败西军。庆长八年(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1614,15年在两次大阪之阵中逐步消灭丰臣氏,战国时代结束。
Ⅱ 由源氏一手开创的镰仓幕府,后来实权是怎么落到平氏一族的北条家手里的
源平合战以后,源赖朝于建久三年(1192年)七月建立了日本历史上的第一个武士政权——镰仓幕府.七年以后,第一代幕府将军源赖朝去世,很快大权就落到了其妻政子的娘家、平氏出身的北条氏手中,北条氏世袭"幕府执权"一职,相当于将军的总管家.
镰仓幕府(1185年-1333年),是日本历史中以镰仓为全国政治中心的武家政权。1185年(文治元年)幕府在镰仓成立,1333年(正庆二年,元弘三年)幕府灭亡,经历149年。
Ⅲ 为何上杉家与北条家作战屡战屡败有一次甚至打到小田原还是战败了
因为历史上的北条家很强啊。
不要以为北条家很弱,事实上正好相反,北条家是关东地区最强大名没有之一。
因为北条家所在的地区海运方便,自古以来是商贾云集之地,而且北条一家对农民耕种的税又收的特别低。战国时代一般的大名征税都是37开,三成给农民七成给大名,苛刻一点的甚至八成给大名。而北条家是六成给农民四成给大名,遇到歉收的时候甚至三成给大名。
这使得北条家的人在打仗的时候格外玩命,所以北条家让不少攻打过来的敌人都碰了一鼻子灰。
这么说吧,今川家最强盛的时候甚至需要把女儿嫁给北条家来拉拢他们,武田家最强盛的时候上洛需要嫁女儿外带给钱才能让北条家不包抄他后路,上杉家最强盛的时候需要收北条家的人当干儿子才能免得北条家联合武田家一起来打自己。织田家最强盛的时候不敢惹北条家,还得跟他们签合同.....
后面北条家敢于猴子叫板是因为北条家有这个实力,武田家被灭后北条家趁机占领了不少地盘,整个日本东部地区要么是北条家的、要么就是北条家的盟友.....
如果当时北条家能向猴子认怂的话,关原之战就基本上没德川家康什么事儿了....
Ⅳ 德川家康为什么放弃与北条家结盟
且听我从头说起~~~~~~ 一 织田、德川同盟 日本战国中后期在尾张、三河、远江、骏河等地主要活跃着三股势力,即织田家、松平家(后来的德川家)和今川家。其中织田氏占据尾张,今川氏占据骏河、远江以及东三河。实力最弱的松平氏占据的西三河之地...
.
Ⅳ 那个太田正资为什么一生都在对抗北条家
因为他是扇谷上杉家的家臣,家族历代都侍奉扇谷上杉家,而他的爷爷太田道灌更是扇谷上杉家的家宰,也是头号重臣。而扇谷上杉家和山内上杉家则是在与北条家争夺关东霸权的时候,两家8W人的联军在河越合战中被北条氏康和北条刚成的8000人击溃,山内上杉家家主上杉朝定战死,扇谷上杉家家主上杉宪政逃往越后,在长尾景虎处避难。而包括太田家在内的原本臣属于上杉家的大名,只能被迫投降。
之后长尾景虎在得到上杉宪政关于打败北条家就把关东管领的位置让给他的承诺后,出兵进攻关东北条氏。而关东原本依附上杉家的大名们纷纷起来反抗北条,组成了反北条联军,十多万之众围攻北条氏康。而在其中,虽然有成田家这样的墙头草,但是太田资正却是忠心耿耿一心为主,每次交锋都一马当先。而北条氏康固守小田原,联军本来军心散漫,围攻不下只能撤退。此后长尾景虎继承上杉家的名号,并担当关东管领,改名上杉政虎(政字取自上杉宪政的名字)。同时与关东诸大名结为松散的反北条联盟。
不过大部分关东大名都对讨伐北条家没有什么兴趣,上杉谦信也由于武田信玄的牵制鞭长莫及。只有太田资正联合里见义晓屡次找北条家的麻烦。但毕竟实力差距悬殊,在国府台合战失败之后,也没能掀起太大的波澜了。
Ⅵ 在信长之野望中北条家势力特别大,为何后来成了狭山藩一万石了
原因是这样的。
战国时代的北条家是关东地区最强势力没有之一,成为了丰臣秀吉统一日本的最大的绊脚石。
后来丰臣秀吉费了很大的劲才灭掉了北条家。
但是北条家还是有人活下来了,他就是北条氏规。
北条氏规在很小的时候曾经去过今川家(今川义元),并且认识了德川家康,他们两人关系还挺好,后来索性两个人直接成为了邻居。
后来丰臣秀吉围攻小田原城的时候,北条氏规守在另外一个城里坚持了很长时间,当时的德川家康虽然从属于丰臣秀吉,也知道北条氏规迟早守不住。但他不想让自己的老哥们儿就这么丢了命,于是他晚上化妆潜入了北条氏规的阵地并劝他投降。
结果北条氏规认为自己投降丰臣秀吉会很没面子(丰臣秀吉是农民出身,而北条家世代都是贵族),这时候德川家康灵机一动,说你可以投降我啊,凭我们两人的关系还会亏待你?
北条氏规想了想觉得挺划算,于是就投降德川家康了。
投降以后,德川家康也没食言,叫他躲了一段时间,随后等自己开创德川幕府以后把他提为狭山藩的藩主了。
Ⅶ 织田灭了武田后为什么不打北条
首先,织田、德川和北条三家联合才灭的武田家,当时织田与北条属于联盟关系。1582年3月23日,织田信长在平定了甲斐、信浓之后,赐于一益上野一国和信浓小县、佐久二郡。信长要求一益:一、以上野为中心将关东大名收编信长组下。二、负责与北条氏之间的外交工作,并确立其从属关系。三、压制将伊达氏等奥羽大名。
泷川一益很快开始进行关东大名组织工作。4月4日,催促下野的宇都宫国纲出兵。4月8日,与常陆的太田道誉父子商谈共同行动之事。同日,信长给上野的真田昌幸发出黑印状,一益发出副状。之后,一益进入箕轮城,接着移居厩桥城。上野的地侍,仓贺野、内藤、小幡、由良、安中、北条、本部、长尾、高山、和田、深谷、成田、上田等皆前来出仕;其中还包括有沼田的真田昌幸。
而两个月后本能寺事件爆发,6月2日,泷川一益得报本能寺之变。9日,回归厩桥。11日,北条氏政在确认京都之变后作出敌对行动。18日,一益出阵仓贺野,于神流川击败北条氏邦军。然而次日与北条氏直军再战,上州众战意全无。一益虽率旗本奋战,终大败而回。战败后,一益经箕轮入信浓芦田(依田)信蕃的小诸城,后回归本领长岛。
由此可见,织田信长不是不想灭掉北条家,政策以降服北条目标。但是尚未实施针对北条的降服计划,织田信长就死于本能寺。
以后来丰臣秀吉围攻小田原的战役来看,即使北条家很难会降服于织田信长,很有可能会爆发一场织田版的“围攻小田原”。
Ⅷ 日本战国时候为什么北条 没有打最东面
最东面?是今川家吧?
今川家和北条家在当时是联姻的,有亲戚关系,好像今川义元还是北条氏康的姐夫吧?反正总之就是没有打。
Ⅸ 日本战国北条家为什么不能统一关东
阻碍太大吧北条家已经很了不起从一个外来户道统治二百多万石领地如果不是小田原征伐的话应该能够统一北条不能统一的原因是因为关东的大名大多数都英勇善战关东的武士也是如此
Ⅹ 小田原城陷落后,北条的属城还有没投降的吗为何说有一个城小田原陷落后还没有被丰臣攻下
实际上没有投降的城还多着呢。
北条家作为战国时期日本关东最大的势力,其手下的领土很广,而且北条家对老百姓一直都很不错,所以老百姓愿意卖命,即便在主城小田原城被攻破以后,各地仍然有不少城在负隅顽抗,比如忍城,以及松井田城、韭山城、钵形城(这几个城都是在小田原城被攻破的前几天或者同一时间被攻破的)等等。后来猴子拿着北条氏政的脑袋和头盔去招降,守城的人才投降的。
另外,北条家战斗力强主要是跟他们的政策有关,北条家对老百姓非常好,重农重商,而且减免了不少农民的租子(北条家和其他大名相比,租子只是他们的一半甚至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