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sd算力
⑴ 关于智能驾驶的三种“套餐”,只有特斯拉是搭载了“旗舰版”
同样都在宣传了搭载L2级辅助驾驶功能,但同样的背后却是全然不同的“硬件套餐”。
在如今,L2级辅助驾驶系统似乎成为了各家车企宣传产品必不可少的亮点之一,而且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皆是如此。但同样的“帮“你开车功能,有的表现的好像一个新手司机,有的却似乎能直接“替”你开车。
那么同样的功能背后为什么会表现出不同的实力,其背后到底又有怎样的差别呢?接下来,首席出行官便带各位了解一下不同“配置套餐”下的L2级辅助驾驶功能。
「标配套餐:“一荤一素”的硬件支持?」
标配套餐更多还是出现在传统车企身上,尤其以国内一众合资品牌车型为主。
以最新的丰田RAV4为例,厂家将其支持的L2级辅助驾驶功能命名为Toyota Safety Sense智安全系统。可以实现主动刹车、自适应巡航以及车道居中保持并可以跟随前车轨迹行驶等功能,属于标准的L2级辅助驾驶功能配置。
实现上述功能的配套硬件主要以毫米波雷达和前置单目摄像头为主。其中,毫米雷达主要用于对前车的速度和距离进行实时侦测,实现自适应巡航和主动刹车功能(摄像头作为辅助和冗余)。而前置单目摄像头则通过对路面标线和前车行驶轨迹的识别,实现车道居中保持功能。
L2级辅助驾驶系统更多是辅助驾驶员对车辆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控制,驾驶员依旧主导控制车辆,并不需要太强大的算力。所以,这类“标配套餐”并不会配备更高阶的计算芯片。
“标配套餐”属于最基础的功能性配置。无论是在感知层面的硬件配置,还是决策层面的芯片配置,都仅仅是“够用”就好,且后期并不具备OTA升级更高级别自动驾驶的能力。 这样的“标配套餐”最大的优势在于供应链足够成熟,其成本也就得到了有效控制。 所以更多被应用到传统汽车品牌在智能驾驶领域的“突破”。
现阶段尤其以合资品牌为主,包括沃尔沃的领航辅助驾驶系统在内的各种“智行”系统在本质上都属于基础的L2级辅助驾驶功能,一方面是各家命名方式不同,另一方面也会针对算法进行优化。但也都是万变不离其宗。
对于这类品牌来说,智能辅助驾驶功能仅仅是属于锦上添花的配置而已,现阶段也并不会倾注太多的研发力度,他们所追求就是“够用就好”。
「豪华套餐:“四菜一汤”的智能驾驶」
与传统车企标准套餐相对的,就是造车新势力们的智能驾驶“豪华套餐”,俗称的配置“堆料”。尤其是对于号称“自研”自动驾驶能力的造车新势力来说,要想挑战特斯拉,先得在自动驾驶能力上够得上后者两年前的能力。学习其单纯的视觉方案已经来不及,传感融合上下功夫才是王道。
蔚来汽车便是标配了“豪华套餐”的车企之一。该公司推出的ES6与ES8在现阶段虽然只能实现L2级辅助驾驶功能,但其在硬件配置上则具备了更深的开发潜力。
在感知层面的硬件配置上,蔚来的车型上搭载了1个三目摄像头、4个全景系统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1个驾驶员状态检测摄像头。其中,三目摄像头和5个毫米波雷达主要用作辅助驾驶功能的感知。
由蔚来研发的前置三目摄像头分别为28度、52度和150度,其中28度摄像头用以识别远距离目标和红绿灯的检测;52度摄像头则用来完成对路面情况的识别;150度摄像头则主要用来扫描车头两侧及加塞车辆。相较于“标配套餐”的单目摄像头来说,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识别到更多信息,让车辆自己能更清晰看到周边所处环境。其次则是用做硬件冗余,在面对单一摄像头被遮挡和损坏时依旧保证功能正常运行。
五个毫米波雷达除了一个前置用以实现自适应巡航功能外,在车身的四个角落还分别布置用以对盲区检测和侧方来车预警功能的数据采集。
另外,蔚来是在布局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能力,所以决策层面也搭载了算力更强的Mobileye EyeQ4芯片,其性能可以满足每秒超过2.5万亿次TOPS浮点运算能力。而在Mobileye对自家Q系列芯片的介绍中也能看到,EyeQ4芯片是可以满足L3级自动驾驶功能的算力要求。
“豪华套餐”的硬件配置,在本质上已经超越了L2级辅助驾驶功能的基本要求,是在为实现更高级别自动驾驶能力提前铺好“底子”。相较于“标配套餐”来说,“豪华套餐”中无论是感知硬件配置还是芯片的算力性能都要远远更强,所以用来实现L2级辅助驾驶功能也自然是绰绰有余。显然,在产品定义之初就把整车OTA能力放在其中的造车新势力们,对于“成长”这件事有更多想象力。不像“标配套餐”,整个产品周期的功能,可能与交付之初不会有太大变化。
「旗舰套餐:“满汉全席”的自动驾驶」
严格意义上讲,目前搭载“旗舰套餐”的车企只有特斯拉一家。毕竟目前搭载FSD芯片的特斯拉车型已经满足了自动驾驶的硬件能力。
特斯拉在2019年便发布了完全自研的FSD芯片,该芯片实现了每秒约144万亿次TOPS浮点运算能力,是可以满足完全自动驾驶的算力性能。特斯拉自研的FSD芯片算力是英伟达Xavier的近7倍,其特有的神经网络可以同时处理8路摄像头产生的图像数据,并带有自主学习进化的能力。
其次在感知能力上,特斯拉也独树一帜的选择了全视觉感知配置。特斯拉的视觉识别系统对于道路交通参与者的识别,范围更广,类型更加精确。通过多路摄像头,特斯拉的目前已经量产的三辆车可以对车辆周围进行360度的全覆盖。不仅对于车辆所在车道,还包括左右两边车道。除了更广泛的识别范围,特斯拉对物体的识别能力也要远强于其他车企。根据首席出行官的体验和其他车主上传的视频,特斯拉除了能识别轿车、货车和大客车外,对于道路上的行人、雪糕筒、甚至是跑在道路上的马匹都可以进行区分。
特斯拉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其开创了“影子模式”,让全球路上的每一辆特斯拉汽车都为公司智能驾驶功能的研发上传日常行驶数据,通过更丰富的行驶数据来推动其基于多层神经网络的人工智能算法的不断进化。据从公布数据来看,特斯拉已经收集了超过170亿公里的真实行驶数据,其中有超过16亿公里的行驶历程是采用特斯拉的 Autopilot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旗舰套餐”已经不单单是对硬件配置的考量,更多是对系统本身决策和执行能力的要求。而在这一维度的基础上再去实现L2级辅助驾驶功能,那真是用“大马拉小车”来形容真的丝毫不为过。
「最后」
其实,传统车企们的“标配套餐”,便已经可以很好的满足目前ACC、LKA这样的L2级辅助驾驶系统的基础功能了。而“豪华”和“旗舰”套餐,则实现了更丰富的功能以及更踏实的实际体验。
尤其对于搭载“标配套餐”的车型来说,所谓L2级辅助驾驶无非就是一个“帮你开车”功能,它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驾驶员的身体疲劳度。而“豪华套餐”和“旗舰套餐”则给予驾驶员一个更放松的驾驶环境,甚至驾驶员开个小差也问题不大。但是,他们最大的价值在于后期OTA到更高级别自动驾驶的潜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你是一个自动驾驶爱好者,那么恐怕一辆特斯拉、蔚来或小鹏,更适合。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⑵ 2020 年最值得期待的智能轿跑 小鹏 P7 究竟有哪些黑科技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2020年将会有很多全新的纯电动车型来到我们身边,其中小鹏P7就是一款非常值得期待的智能轿跑。相比起强悍的性能数据,这台车最打动我的地方还是在智能化方面的一些构想。除了整车OTA升级、超过30万亿次/秒算力的NVIDIADRIVEXavier芯片,这台车上还有很多能够反映小鹏造车理念的黑科技,也正是这些黑科技让这台充满互联网基因的旗舰车型变得更有竞争力。
而且考虑中国路况,在小鹏P7上前向三个摄像头联合起来在距离和角度层面分别涵盖200米距离到120度广角,前向侧角两个摄像头专门针对中国式加塞和十字路口对向来车设计,后向侧角实现盲区监测,后向摄像头针对后方来车可以检测到将近100米距离,保证全方位感知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这台车会首发搭载博世第五代毫米波雷达,相对第四代毫米波雷达视场角从90°增大到100°、带宽从1G扩大到1.5G。而且在前面提到了,13个摄像头里面专门设置有4个环视摄像头,除了360度倒车影像,这些摄像头也是为了自动泊车设计的,在之前的小鹏G3上一个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就是自动泊车,这个优势在小鹏P7上依然还会保留。特别是之前在特斯拉上非常有新鲜感的NOA功能,在小鹏P7上未来也可能见到。
编辑总结?/
小鹏P7将于2020年第二季度正式上市并启动交付,到时就可以实际感受在现实用车环境里这些黑科技给我们带来的不一样的体验。目前小鹏P7共发布后驱长续航车型、后驱超长续航车型及四驱高性能车型,共3个车型、8个主要版本,预售价格区间24-37万元。在不到三十万的价格买到这样一台纯电动旗舰轿跑,你会期待它的到来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⑶ 280TOPS算力爆表!北京车展最强国产自动驾驶平台是它
▲左右分别为黑芝麻CEO单记章、COO刘卫红
黑芝麻CEO单记章此前是全球视觉芯片领军企业OmniVision创始团队成员,在硅谷芯片行业打拼了20多年,在图像处理芯片和软件算法上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积累。
CTO齐峥是英特尔奔腾二代芯片主要设计成员、CSO曾代兵是中兴微电子总工程师,COO刘卫红则曾是博世中国ADAS主力部门——底盘与控制系统事业部的中国区总裁。
正因为有超强的研发团队,让黑芝麻这家初创公司可以在3年时间内做出ADAS芯片华山一号A500并量产上市,在今年推出华山二号A1000芯片,发布FAD自动驾驶平台。
今年以来,新车如果没有配备L1/L2级自动驾驶,都“不好意思卖”,自动驾驶的普及程度正在快速提高,而更高等级的L3级甚至L4级自动驾驶也已经到了量产前夜,行业内对自动驾驶芯片和计算平台解决方案需求呈爆发性增长态势。仅自动驾驶芯片的市场规模,都有望达到万亿美元级别,成为半导体行业最大单一市场。
因此,FAD此时进入自动驾驶市场可谓正当其时。
今年8月,一汽智能网联开发院与黑芝麻达成技术合作协议。一汽智能网联开发院将启动基于华山二号A1000的智能驾驶平台的开发,以满足后续量产车型需求。双方将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工业领域的应用,加速国产智能驾驶芯片的产业化落地。
另外,黑芝麻也已经签约多个FAD定点车型,预计明年就将有搭载FAD自动驾驶平台的车型上市。此外,国内外也已经有多家企业开始测试FAD自动驾驶平台,测试车辆已经上路。
黑芝麻在自动驾驶芯片和域控制器中取得的巨大成功,让行业研究机构开始重视这家刚成立4年有余创业公司。今年4月,硅谷最强智库之一的CBInsights发布中国芯片设计企业榜单,黑芝麻在车载芯片领域上榜,成为中国芯片设计企业65强之一。
今年7月,黑芝麻华山二号A1000芯片也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与平头哥、依图、寒武纪等高端人工智能芯片同台亮相。
可以说,黑芝麻经过四年多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自动驾驶芯片设计公司,甚至已经有能力和芯片行业的老大哥们一较高下。同时,黑芝麻的快速进步,也推动着国内自动驾驶芯片设计再上新台阶。
在与两位创始人的交谈中,他们还透露了一个彩蛋,明年黑芝麻将发布性能更强的芯片,届时搭载这一芯片的FAD自动驾驶平台最高算力有望突破1000TOPS,其算力已经可以进行完全自动驾驶。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⑷ 最高280 TOPS算力,黑芝麻科技发布华山二号,PK特斯拉FSD
芯片作为智能汽车的核心「大脑」,成为诸多车企、Tier 1、自动驾驶企业重点布局的领域。
围绕着自动驾驶最为关键的计算单元,国内诞生了诸多自动驾驶芯片创新公司,在该领域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依然被国外厂商控制的当下,他们正在争取成为「国产自动驾驶芯片之光」。
成立于 2016 年的黑芝麻智能科技便是这一名号的有力争夺者。
继 2019 年 8 月底发布旗下首款车规级自动驾驶芯片华山一号(HS-1)A500 后,黑芝麻又在这个 6 月推出了相较于前代在性能上实现跃迁的全新系列产品——华山二号(HS-2),两个系列产品的推出相隔仅 300 余天,整体研发效率可见一斑。
1、国产算力最高自动驾驶芯片的自我修养
华山二号系列自动驾驶芯片目前有两个型号的产品,包括:
应用于?L3/L4?级自动驾驶的华山二号 A1000?;针对?ADAS/L2.5?自动驾驶的华山二号 A1000L。
简单理解就是,A1000 是高性能版本,而 A1000L 则在性能上进行了裁剪。
这样的产品型号设置也让华山二号系列芯片能在不同的自动驾驶应用场景中进行集成。
相较于 A500 芯片,A1000?在算力上提升了近?8 倍,达到了?40 - 70TOPS,相应的功耗为?8W,能效比超过?6TOPS/W,这个数据指标目前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华山二号 A1000 之所以能有如此出色的能效表现,很大程度是因为这块芯片是基于黑芝麻自研的多层异构性的?TOA 架构打造的。
这个架构将黑芝麻核心的图像传感技术、图像视频压缩编码技术、计算机视觉处理技术以及深度学习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此外,这款芯片中内置的黑芝麻自研的高性能图像处理核心?NeuralIQ ISP?以及神经网络加速引擎?DynamAI DL?也为其能效跃升提供了诸多助力。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算力数值之所以是浮动的,是因为计算方式的不同。
如果只计算 A1000 的卷积阵列算力,A1000 大致是 40TOPS,如果加上芯片上的 CPU 和 GPU 的算力,其总算力将达到?70TOPS。
在其他参数和特性方面,A1000 内置了 8 颗 CPU 核心,包含 DSP 数字信号处理和硬件加速器,支持市面上主流的自动驾驶传感器接入,包括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4K 摄像头、GPS 等等。
另外,为了满足车路协同、车云协同的要求,这款芯片不仅集成了 PCIE 高速接口,还有车规级千兆以太网接口。
A1000 从设计开始就朝着车规级的目标迈进,它符合芯片 AEC-Q100 可靠性和耐久性 Grade 2 标准,芯片整体达到了 ISO 26262 功能安全 ASIL-B 级别,芯片内部还有满足 ASIL-D 级别的安全岛,整个芯片系统的功能安全等级为?ASIL-D。
从这些特性来看,A1000 是一款非常标准的车规级芯片,完全可以满足在车载终端各种环境的使用要求。
A1000 芯片已于今年 4 月完成流片,采用的是台积电的 16nm FinFET 制程工艺。
今年 6 月,黑芝麻的研发团队已经对这款芯片的所有模块进行了性能测试,完全调试通过,接下来就是与客户进行联合测试,为最后的大规模量产做准备。
据悉,搭载这款芯片的首款车型将在?2021 年底量产。
随着 A1000 和 A1000L 的推出,黑芝麻的自动驾驶芯片产品路线图也更加清晰。
在华山二号之后,这家公司计划在 2021 年的某个时点推出华山三号,主要面向的是 L4/L5 级自动驾驶平台,芯片算力将超越 200TOPS,同时会采用更先进的 7nm 制程工艺。
华山三号的?200TOPS?算力,将追平英伟达 Orin 芯片的算力。
去年 8 月和华山一号 A500 芯片一同发布的,还有黑芝麻自研的 FAD(Full Autonomous Driving)自动驾驶计算平台。
这个平台演化至今,在 A1000 和 A1000L 芯片的基础上,有了更强的可扩展性,也有了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针对低级别的 ADAS 场景,客户可以基于 HS-2 A1000L 芯片搭建一个算力为 16TOPS、功耗为 5W 的计算平台。
而针对高级别的 L4 自动驾驶,客户可以将 4 块 HS-2 A1000 芯片并联起来,实现高达 280TOPS 算力的计算平台。
当然,根据不同客户需求,这些芯片的组合方式是可变换的。
与其他大多数自动驾驶芯片厂商一样,黑芝麻也在可扩展、灵活变换的计算平台层面投入了更多研发精力,为的是更大程度上去满足客户对计算平台的需求。
反过来,这样的做法也让黑芝麻这样的芯片厂商有了接触更多潜在客户的机会。
根据黑芝麻智能科技的规划,今年 7 月将向客户提供基于 A1000 的核心开发板。
到今年 9 月,他们还将推出应用于 L3 自动驾驶的域控制器(DCU),其中集成了两颗 A1000 芯片,算力可达 140TOPS。
2、黑芝麻自动驾驶芯片产品「圣经」
借着华山二号系列芯片的发布,黑芝麻智能科技创始人兼 CEO 单记章也阐述了公司 2020 年的「AI 三次方」产品发展战略,具体包括「看得懂、看得清和看得远」。
这一战略是基于目前市面上对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和计算平台的诸多要求提出的,这些要求包括安全性、可靠性、易用性、开放性、可升级以及延续性等。
其中,看得懂直接指向的是?AI 技术能力,要求黑芝麻的芯片产品能够理解外界所有的信息,可以进行判断和决策。
而看得懂的基础是看得清,这指的是黑芝麻芯片产品的图像处理能力,需要具备准确接收外界信息的能力。
这里尤其以摄像头传感器为代表,其信息量最大、数据量也最多,当然传感器融合也不可或缺。
看得远则指的是车辆不仅要感知周边环境,还要了解更大范围的环境信息,这就涉及到了车路协同、车云协同这样的互联技术,所以我们看到黑芝麻的芯片产品非常注重对互联技术的支持。
作为一家自动驾驶芯片研发商,这一战略将成为黑芝麻后续芯片产品研发的「圣经」。
3、定位 Tier 2,绑定 Tier 1,服务 OEM
现阶段,发展智能汽车已经成为了国家意志,在政策如此支持的情况下,智能汽车的市场爆发期指日可待。
根据艾瑞咨询的报告数据显示,到 2025 年全球将会有 6662 万辆智能汽车的存量,中国市场的智能汽车保守预计在 1600 万辆左右。
如此规模庞大的智能汽车增量市场,将为那些打造智能汽车「大脑」的芯片供应商培育出无限的产品落地机会。
作为其中一员,黑芝麻智能科技也将融入到这股潮流之中,很有机会成长为潮流的引领者。
作为一家自动驾驶芯片研发商,黑芝麻智能科技将自己定位为?Tier 2,未来将绑定 Tier 1 合作伙伴,进而为车企提供产品和服务。
当然,黑芝麻不仅能提供车载芯片,未来还将为客户提供自动驾驶传感器和算法的解决方案,还有工具链、操作平台等产品。
凭借着此前发布的华山一号 A500 芯片,黑芝麻智能科技已经与中国一汽和中科创达两家达成了深入的合作伙伴关系,将在自动驾驶芯片、视觉感知算法等领域展开了诸多项目合作。
另外,全球顶级供应商博世也与黑芝麻建立起了战略合作关系。
目前,黑芝麻的华山一号 A500 芯片已经开启了量产,其与国内头部车企关于 L2+ 和 L3 级别自动驾驶的项目也正在展开。
如此快速的落地进程,未来可期。
有意思的是,黑芝麻此番发布华山二号系列芯片,包括中国一汽集团的副总经理王国强、上汽集团总工程师祖似杰、蔚来汽车 CEO 李斌以及博世中国区总裁陈玉东在内的多位行业大佬都为其云站台。
这背后意味着什么?给我们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⑸ 马斯克回应国产特斯拉减配:订购FSD车载计算机免费升级
特斯拉近日交付的一批国产版Model3因搭载的自动驾驶配置与随车环保清单上标注不符,引发一众消费者不满。此后特斯拉作出说明,但又被消费者指责“态度傲慢”。3月5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Musk)也在推特上回应了这一事件。
国产特斯拉Model3
据悉,HW3.0作为特斯拉的最新一代自动驾驶主板套件,搭载了自研的FSD自动驾驶芯片,单芯片算力72TOPS,具备2300fps的图像处理能力。而上一代硬件HW2.5搭载的是英伟达Drive芯片组成的计算平台,图像处理能力110fps,性能为HW3.0的1/21。
随着“减配”风波越闹越大,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在3月3日发布说明称: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于2月10日开始复工复产,但由于供应链状况,一部分标准续航升级版Model3安装的硬件为HW2.5。随着产能以及供应链恢复,我们将按计划陆续为控制器硬件为HW2.5的中国制造标准续航升级版Model3的车主提供免费更换HW3.0的服务。
此外,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还表示,如果没有选装FSD功能,使用HW2.5的Model3车型,与HW3.0的Model3车型,在驾乘体验和使用安全上基本不存在区别。而所有选装FSD的客户,已经为其安装了HW3.0硬件。
“我也是在微博上听说特斯拉减配事件,然后特斯拉车友群里的车主经过核实之后确实有此事件,我们也在积极联系特斯拉,特斯拉也说明了会给我们更换相关硬件。不过特斯拉的这种做法确实让我们心理不平衡。”一位特斯拉车主如此表示。
有消费者认为,特斯拉出具“说明”而不是“道歉”,恰恰体现了傲慢的姿态。有评论甚至认为,国产特斯拉此次的“减配”事件是一种欺诈行为,如果发生在国外,按照美国“柠檬法”的条例去衡量,特斯拉恐怕要面临无法拒绝的退款要求。
3月5日,对于此次“减配”事件,马斯克在其Twitter账号上表示:“奇怪的是,那些投诉的车主其实并没有订购FSD。或许他们不知道,如果在车辆交付后又订购了FSD,车载计算机也是可以免费升级的。”
也就是说,即使是在车辆交付之后,如果车主订购了FSD,特斯拉依然可以免费升级硬件;而如果没有订购FSD,那么Hardware2.5与Hardware3.0之间又不存在明显的差别,因此在特斯拉看来,中国车主的投诉似乎并无道理。
特斯拉此前颇受中国消费者的喜爱。根据特斯拉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2019年报告显示,2019年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营收为29.79亿美元,比2018年的17.57亿美元增长了69.55%。
“减配”事件爆发前,国产特斯拉明显深受欢迎。此前有媒体援引最新机动车交强险数据显示,特斯拉2020年1月份国内新车上牌量为3563辆,与去年的月均上牌量水平相当,其中国产Model3“挑大梁”,最终上牌量达2605辆,占1月份特斯拉国内上牌总量的73%。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⑹ 工信部约谈特斯拉,“减配门”真相浮出,车主已无奈欲起诉维权
写在最后:
很明显马斯克并不了解中国,从特斯拉的官方回应来看,对于该事件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希望工信部的约谈能够令他们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身为特斯拉CEO的马斯克的回应就给人一种在避重就轻的感觉,而且对于出现问题没想着如何解决反而是觉得别人没有购买FSD的偷换概念的方式非常令人不满。
特斯拉一直都受到不少好评,产品一直给大家媲美豪华车的感受,但这次“减配门”事件确实令消费者不满与寒心。也许是特斯拉在中国发展的太顺利从而心态上太过自大,如果真的逼得车主不得不通过维权来保证自己的基本权益,特斯拉有可能丢失了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电动标杆形象。如果真的这样发展下去,对于特斯拉来说值得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⑺ 自动辅助驾驶:识别能力哪家强特斯拉 FSD VS 小鹏 XPilot 3.0
进入2020年,我们眼中新能源车相较于传统燃油车,不再只局限于能源体系上的“新”,更聚焦于产品理念上的“新”。这其中,智能化俨然成为重中之重,而其中最热的话题莫过于“自动驾驶”。
编辑总结?/
人们总是高估了未来一到两年的变化,低估了未来十年的变革,对于自动辅助驾驶我们也需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能在中国品牌中看到一个奋力攀登自动驾驶高峰的新造车企,总归是很好的。至于还在踟蹰不前的传统主机厂商们,真的得加把劲了,不然落后的就不是5年而是10年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⑻ 比特斯拉FSD强7倍算力的蔚来自动驾驶NAD是什么
焦点无疑是蔚来的ET7:蔚来首款具备自动驾驶能力的智能电动旗舰轿车。蔚来官方将之定义为
“为自动驾驶而生”的汽车。那么ET7的自动驾驶能力会有多强呢?首先我们还是了解下ET7的基础性能:新车最大功率 480kW,最大扭矩 850N·m,风阻系数
0.23Cd,百公里加速 3.9 秒。全系标配空悬挂和 4D 智能车身控制。
有了这么强的算力,ET7 全系标配 NAD 19 项安全与驾驶辅助功能,NAD 的完整功能将采用月租的服务订阅模式, ADaaS(AD as a
Service),服务费为每月 680 元。虽然看得很激动,但ET7 的交付要到明年第一季度,至于 150kWh 的电池包,要到 2022
年第四季度才能开始交付。所以,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如今激烈竞争的新造车品牌中,ET7能否一直保持领先,还要看其他同学的成绩了。
⑼ 历数特斯拉自动驾驶5年进步:Autopilot从1.0走向FSD
1、Autopilot的进化历程
就在最近,Musk信誓旦旦地表示,今年年底前实现100万辆自动驾驶出租车上路的目标,只不过这些功能能否启用,取决于监管部门是否批准。
Musk说这话的背后有哪些底气呢?
首先,是今年3月特斯拉宣布了第?100万辆车下线。
其次,此前Model3上一直没有启用过的座舱摄像头功能也被Musk揭秘,这个就是用来监控车内情况,防止有人使用自动驾驶出租车功能时破坏车内的设备。
第三,特斯拉还对自动驾驶软件进行了大更新,以便更好利用FSD芯片的算力,早日实现「功能完整」的全自动驾驶。
种种因素加在一起,年底前实现看到100万辆能全自动驾驶的特斯拉上路,似乎真的有可能。
但我们别忘了,在自动驾驶上,Musk有过两次跳票的先例:
2016年初,Musk对外表示,2年内特斯拉能够自动驾驶穿越美国东西海岸。2017年1月,Musk再次画大饼:全自动驾驶功能将在3到6个月内推出。
结果呢?特斯拉横穿美国的壮举没见到,全自动驾驶功能也没见到。这也难怪有业内人士跳出来说,一年内实现全自动驾驶根本不可能,甚至公开指责Musk的行为就是炒作。
但客观地说,2015年至今,Autopilot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过真正的质变依然在不久的将来——在城市道路实现自动驾驶将彻底改变现有游戏规则,让特斯拉在竞争中甩开对手好几个身位。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⑽ 算力高达700TOPS,功耗低于英伟达,高通CES推出全新自动驾驶平台
文/BY
5G会成为2020年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在过去的一年里,全球已有45家电信运营商开始5G的部署,显然,5G会以远超于4G的普及速度快速改变我们的生活。作为全球最大的手机芯片供应商,本届CES上高通也首次展示了其5G时代的全面布局,初步完成对手机、电脑、汽车及云端的全面覆盖。
区别于以往发布会中手机业务占据C位,高通本届CES发布会上最大的篇幅是关于汽车业务。汽车领域首次成为高通布局的重点,除了此前已经布局的车联网业务,此次高通还将触角伸向了自动驾驶。
更灵活更低功耗的自动驾驶平台
CES前夕的高通发布会上,高通正式推出全新SnapdragonRide平台,官方列举当前自动驾驶遇到的种种问题,并表示自家平台是汽车行业最先进且可扩展的开放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之一。这种场面就如同,一个之前做手机芯片的,有一天突然站在一堆汽车Tier1面前,深叹一口气:“一个能打的都没有,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这事还得我来。”
随着5G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科技公司加入到汽车行业之中,利用在芯片及软件上的优势赋能智能汽车,加速汽车的智能化、网联化进程。或许,拥有一台更智能更便捷的汽车,会比我们想象中实现得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