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口出流工程上的算力
1. 末端试水装置出水,应采用孔口出流的方式排入排水管道,为什么用孔口出流方式
孔口出流的阻力系数最小,在相同压力下可以得到最大的流速,对周围的介质能快速混合
2. 水利学管嘴出流与孔口出流的关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系
口形状对出流能力影响各不相同,圆角管嘴和圆锥管嘴的流股形态为光滑圆柱(主要由于内收缩断面处存在真空,过流能力大),直角管嘴为圆柱形麻花状扭变(局部阻力相对大),孔口出流是具有侧收缩的圆柱流股。(孔口出流存在收缩断面,并且和孔口边缘以及H等关系密切,过流能力小)增大过流能力:用流线型管或者圆角管嘴,圆锥管嘴。一般来说流量系数大,过流能力就大。
3. 工程流体力学,在孔口上外接一短管,与接短管之前的孔口出流量相比,变化了多少要具体的计算~
管嘴出流为l=3-4d,4d是在管嘴出流范围内,流量统一为孔口的1.32倍
4. 孔口出流排水方式和间接排水方式的区别
间接徘水即设备的排水管不与排水管道系统直接连接,中间有一段电气间隙,以防止 存水弯自虹吸或水分蒸发而造成污水管道污浊空气进入室内或设备内。
5. 孔口出流为什么会形成收缩断面
容器内水流的流线自上游各方向向孔口汇集,由于水的惯性作用,流线不能突然改变方向,
要有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因此在孔口断面流线并不平行,流束继续收缩,直至距孔口约为d/2处
收缩完毕,流线趋于平行,形成收缩断面。
希望对你有帮助~
6. 消防术语孔口对流与孔口出流是否相同
“孔口出流”是俗语,非术语。指各种需要观察水样、水量等消防水情况的试水、排水孔口的一种与排水设施的“对接方式”,排水常用漏斗形组件接水。
没有“孔口对流”的说法。
7. 薄壁孔口的孔口出流系数
根据实验结果,薄壁小孔在全部、完善收缩情况下,各项系数如下图所示;
8. 薄壁孔口的薄壁孔口自由出流
水流从孔口直接流入大气的,称为自由出流。由于水流的惯性作用,在孔口断面上各流线并不平行,使水流在出孔后继续收缩,直至孔口约d/2处收缩完毕,形成最小的收缩断面,流线在此趋于平行 ,然后扩散。
设孔口断面的面积为ω,收缩断面的面积为ωc,则ε=ωc/ω,ε为断面收缩系数。
孔口出流的流速公式如下:
孔口的流量为:
9. 孔口出流的公式运算
当孔口高度e与孔口水头H(上游水面至孔口中心的高度)之比时为小孔口;当时为大孔口(图1)。当孔壁厚度不影响孔口出流时为薄壁孔口;反之为厚壁孔口。水利工程中常见的闸门下泄流称为闸孔出流(图2)。
为保证闸孔出流,e/H必须小于或等于0.65,否则闸门下缘脱离水面而成为堰流。当下游水位不影响泄流量时为自由出流(图1a、图2a);反之为淹没出流(图1b、图2b)。胸墙挡水时的堰顶溢流和坝体短孔泄流等亦属孔流。孔口自由出流的流量为:
式中A为孔口面积;g为重力加速度;为孔口总水头,其中H为孔口水头,v0为孔口上游行近流速,α为动能校正系数(见水流能量方程);┢=εφ为孔口流量系数,其中ε=Ao/A为孔口收缩系数(Ao为孔口收缩断面C-C的面积),φ为孔口流速系数,与孔口对水流的阻力有关。对于薄壁圆形小孔口,ε=0.63~0.64,φ=0.97~0.98,μ=0.60~0.62。
当下游水位触及孔口底缘时,流态即有改变,下游水位高于孔口上缘时为孔口淹没出流(图1b)。孔口淹没出流的流量为:
式中z为孔口上下游水位差;μs为孔口淹没出流流量系数。 闸孔自由出流的流量为:
式中B为闸孔宽度;e为闸孔高度;为闸孔总水头,H为闸孔水头(上游水面至闸底板的高度);μ=ε′φ为闸孔流量系数;h0=ε′e为闸孔收缩断面C-C的水深。其中为闸孔垂向收缩系数,与有关;φ为闸孔流速系数,与闸孔形式有关。对于宽顶堰(见堰流)上平面闸门下的闸孔:当=0~0.65时,ε′=0.611~0.673,φ=0.85~1.0。
当闸孔下游水深 t大于收缩断面水深ho的跃后水深hc2(见水跃)时为闸孔淹没出流。其流量为:
Qs=σQ
式中Q为H及e值相同时的闸孔自由出流流量;σ为考下游水位影响的闸孔淹没系数,与(t-hc2)/(H-hc2)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