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木板的力怎么算
『壹』 木头的承载力怎么计算
木头的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1、原位试验法:是一种通过现场直接试验确定承载力的方法。包括(静)载荷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旁压试验等,其中以载荷试验法为最可靠的基本的原位测试法。
2、理论公式法:是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计算的理论公式确定承载力的方法。
3、规范表格法:是根据室内试验指标、现场测试指标或野外鉴别指标,通过查规范所列表格得到承载力的方法。规范不同(包括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规范),其承载力不会完全相同,应用时需注意各自的使用条件。
4、当地经验法:是一种基于地区的使用经验,进行类比判断确定承载力的方法,它是一种宏观辅助方法。
(1)抬木板的力怎么算扩展阅读:
木头承载力的特点:
1、柱桩:由于桩底位移很小,桩侧摩阻力不易得到充分发挥。对于一般柱桩,桩底阻力占桩支承力的绝大部分,桩侧摩阻力很小常忽略不计。但对较长的柱桩且覆盖层较厚时,由于桩身的弹性压缩较大,也足以使桩侧摩阻力得以发挥,对于这类柱桩国内已有规范建议可予以计算桩侧摩阻力。
2、摩擦桩: 桩底土层支承反力发挥到极限值,则需要比发生桩侧极限摩阻力大得多的位移值,这时总是桩侧摩阻力先充分发挥出来,然后桩底阻力才逐渐发挥,直至达到极限值。
对于桩长很大的摩擦桩,也因桩身压缩变形大,桩底反力尚未达到极限值,桩顶位移已超过使用要求所容许的范围,且传递到桩底的荷载也很微小,此时确定桩的承载为时桩底极限阻力不宜取值过大。
『贰』 一个力垂直抬起一块长方形的木板,力的变化
动力臂指的是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由于动力作用线过N点,要使动力臂最长,只能在动力与木板垂直时,动力臂最大且等于ON,故画图如下:
『叁』 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板,重力为500N,将其中一端稍稍抬起,抬起另一端用多大的力
250N
两种解法:
一种是力平衡公式:F1+F2=500N,F1=F2=250N
一种是力矩平衡公式:以一端为支点,F×L=500X0.5L,F=0.5×500=250N
『肆』 木板的受力分析
首先将abcd视为一个整体,则纵向上,abcd这个整体应当是处于静止状态的,两块挡板给A和D的摩擦力之和应当等于abcd重力之和,方向向上.
此外,两块挡板分别给A和D的摩擦力应当是相等的,否则就会类似于天平两侧失衡而产生旋转.所以这个摩擦力的大小应该是4块总重力的一半,也就是2块的重力和,方向向上.
接下来分析a和b,既然a受到的是2块木板的重力和大小的摩擦力,方向向上,又受到自身1块木板的重力,方向向下.可见它还受到一个方向向下的等于1块木板重力的力.这个力显然只有b和a之间的摩擦力能够承担了,因此a和b之间的摩擦力等于一块木板的重力.对于a来说,这个力方向向下,对于b来说这个力的反作用力方向向上,与b的重力恰好平衡.
反过来分析d和c,也会发现,cd之间的摩擦力对d来说是方向向下,等于一块木板重力;对c来说方向向上,与c的重力恰好平衡.所以,b与c之间不存在摩擦力.
『伍』 板材承受压力的计算
可简化为
周界固定,中心受集中载荷P
σ=c*P/h^2
h=0.04m
c可查表得,c=0.7542
代入300Mpa
计算的P=636.4Kn
『陆』 地面上有一根长木头,抬起左端需用300N的力,抬起右端需用200N的力,如果把木头全部抬起应用多大的力
设重心距右端a,左端b,重力G,则抬起左端时300(a+b)=Gb;抬起右端时,200(a+b)=Ga,两式相加,G=500
『柒』 举起一根木头需要多大力气
从一端抬起(或举起)一根圆木,这相当于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
以一端(落地端)为支点O,另一端A为动力F的作用点,则阻力为圆木的重力G,阻力作用点为B,在圆木的重心。因此:
动力臂OA为圆木长,OA=10米
阻力臂OB=5米
阻力G=mg=1.2吨×9.8牛顿/千克
=1.2×10³千克×9.8牛顿/千克
=11.76×10³牛顿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忽略直径的影响)有:
F×OA=G×OB
F=G×OB/OA
=17.16×10³牛顿×5米/10米
=8.58×10³牛顿。
相当于从一端抬起质量是0.6吨(600千克)的圆木。正常的成年人抬不起这么大质量的圆木。举重运动员也不行。
『捌』 一根木头,从粗的一头抬起需要680N.从细的一头抬起需要480N,问木头的实际重力是多少
『玖』 木板受力
关键是:你说的厚的一方,扁的一方是什么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