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完康复中心的感受
Ⅰ 求一篇中医康复科进修心得体会范文
在网上下载一篇。
Ⅱ 对康复的认识和理解
康复的目的为了让人们重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其中涵盖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等等。物理治疗的主体是恢复运动功能,等同于国内运动康复概念。
作为运动康复机构或者运动康复师,要从患者的角度出发,结合患者年纪、生活习惯、运动方式、职业特点、经济条件、个人需求等,给出最具针对性、最合适的康复计划。
比如,一位年轻的热爱运动的膝关节术后患者,在康复过程中要进阶到包含协调、速度、敏捷性等的练习,甚至根据专项运动给出合适的建议及练习。
再比如,对于年纪稍大或没有过多运动需求的患者,膝关节术后康复除了常规练习,更多考虑如何更大可能保护患侧关节,练习动作模式,具体的如在日常走路、上下楼梯、蹲起过程中尽量减少膝关节压力,减少对膝关节产生磨损的动作。
有时还需结合对患者全身的具体评估,调整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上医医无病,中医医欲病,下医医已病。”康复师是可以做到治无病或者欲病的,在面对患者时,抱着这样的思路和想法,康复的效果才能更好层次更高。
做康复中,哪些是一定不能出现的错误:
告诉他们如何练就正确的动作,而不是仅仅教会动作的样子。康复过程中训练时很重要的,运动康复没有运动哪来的康复,国家近期大力宣传的“运动是良医”的理念也是如此。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思考,知其所以然才会有应有的价值,这也是我相对来说不赞成对待任何患者都用同一套流程或者同样的模板的原因。正常的逻辑思考顺序是,比如,这位患者存在某问题,通过评估,发现是某肌肉的具体某问题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选择哪种训练方式,患者目标肌群是否能被有效激活或使用,再次评估治疗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计划。
我能给出的建议是,
一,尽最大可能找到“怎么产生”的答案,但允许存在找不到答案,人体本身就很复杂,动态变化的过程更复杂。
二,“怎么解决”是康复师必须做好的,针对已经发现的问题,运用已有的技术手段和训练方法,解决问题。康复的精髓不是技术,而是如何运用技术,再多的技术归根到底也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服务,殊途同归。掌握一种技术但具备发现-解决问题的思维,比没有思维拥有N多技术的人,可贵太多。
三,“解决不了怎么办”,此时需要分析在康复过程中有无失误,这个问题到底是不是人力能改变的。患者的某些病理性变化确实是人力无法改善的,那就认清现实,把精力集中在可以攻克的方面。康复本身就是一门复杂而又简单的医学,复杂在涉及知识面广深细,需要康复的区域很多,临床中太过灵活。但康复也简单在,有一个共同的最终的评价指标,让患者更好的生活。
我做什么事情都喜欢理念先行,思考清楚再做更清晰明了。想做好康复,就先明确正确的康复理念,时时束在心中,很多问题比如怎么保证效果、怎么解决症状等自然而然就会被解决。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赚钱,应该保持一些职业应有的意义和原则。
Ⅲ 去过视力康复鉴定中心的人说说感受呗
我去过呢,现在挂牌在新城国际1601室,地方不算特别大,但是在猎天大厦新装修的鉴定中心比较大,1000多平,预计10月份可以投入使用。
Ⅳ 去特殊教育学校后的体会感受
先,感谢学校领导给了我这次外出参观学习的计划,通过短短的一天的参观和学习,我已经彻底的被这所学校吸引了。现具体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张家口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吸引了我。那里的教师不但是教学的能手,也可称为“技工”,比如:理发、按摩、美容、刺绣等等。通过自己的喜好来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为学生以后的人生路指明了方向。
二、该校的管理制度吸引了我。张家口特殊教育中心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上午是文化课,下午是实践课。对听视障的学生进行按摩、理发等的培训。对智障儿童进行家政和面点的培训。这样让学生找到了自信,家长也见到了希望。
三、该校的文化建设吸引了我。当我走进校园给我三种感觉:静、阔、靓。校园非常的干净,操场也非常的宽阔,每处布局都十分合理非常的靓丽处处充满艺术的氛围。尤其是楼道和班级的布置上,通过标语、图画等散布着教师对学生浓浓的爱意和殷殷的期盼。
四、该校的教学模式吸引了我。通过三节课的听课让我感触最多的就是学生的基础知识都非常的扎实。教师注重个别化教育,其中郑老师的智障五年级数学课用生活的问题来学习数学,用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充分做到数学生活化,并且通过身边事情教授学生日常的技能比如:公车让座、学会感恩、遵守交通规则等等。上午听完课后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他们这的孩子的基础会这么好?唐氏的学生我们学校也很多为什么我们学校的学生简单的词语都说不出来而这里的居然长长的句子都能说出来?通过下午的参观让我慢慢的知道了除了智力程度的不同还有充分的利用了专业教室,对言语程度不好的学生进行言语训练实行个别化教育。对脑瘫的学生进行感通康复,还对智障儿童创立了情景教学的模式,充分利用专业教室让学生在语言、行为、社交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五、该校的班队会形式吸引了我。通过下午的听课让我知道原来特教的孩子是这么的多才多艺。这次的班队会几乎是学生为主角老师只做总结。充分的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培养他们的自信。
通过这次的参观我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首先在智障教学上个别化教育和语训能力还有待加强,其次要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第二专业的学习,最后要保持一颗辛勤的劳动和无私的爱心,为特殊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微博之力。
Ⅳ 作文《去康复医院的感想》
我似乎已经感觉到了徐志摩那片雪花的快乐;“我们都是平等的……”打开《简·爱》,我似乎被里面的主人公带到另一个世界,为她那坚强、宽容而又充满爱心的品质所深深感动了,看到那令人伤感的场面,主人公哭了,我也哭了,这是真性情的表现.简·爱那娇小的身躯却承受着如此悲苦的命运,常常让我泪眼婆娑.但她那顽强的性格,博大的心胸,给了我远离自卑的勇气,坚定生活的信念.那是一种收获,一种悲伤后的快乐,
Ⅵ 学习康复心理学的收获
通过心理学提升自我,提高幸福感,如果没有严重的困扰,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只是好像有些小问题绕不过去,或总觉得自己活得不快乐,思考活着的意义。
面对这种情况,学习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自我觉察。比如:了解认知过程:比如感觉,记忆,想象,思维;了解情感过程:比如情绪;了解个性倾向:我们的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是如何产生并影响我们的,了解自我性格,气质和能力等等。
此外,学习心理学能帮助我们通过分析自己的成长历程,去反思我们小时候家庭里的客体关系,了解家人之间的互动模式,以及我为什么会变成今天的自己。
(6)去完康复中心的感受扩展阅读
心理康复学,研究恢复、矫正和补偿康复对象的心理功能和劳动能力的学科。
其领域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心理调整和矫正;二是职业素质和社会适应素质补偿。与“康复心理学”一般可以通用,区别在于心理康复学的康复对象可以是正常人,康复后可达到正常状况;而康复心理学主要针对残疾人或病人,一般无法恢复到原来的健康水平,只能有所改善。
Ⅶ 去残疾人康复中心上班好吗
既然你都应聘了,那肯定你是愿意去的,别人或许不理解,但你自己觉得不错就好了,或许他们不理解,可是这个工作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好的,残疾人更需要我们的关心,我也在残疾人托养中心上班,在瑞邦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我觉得在这里虽然有时让你很生气,但他们的心真的很真
Ⅷ 学了康复护理的感想
“护理服务需要表演”
既然我们选择了护士,就要扮演好这个角色!
“用文化打造护理品牌”
护士的职业应引入文化内涵,护士的一举一动都应该“透着一股文化味”,护士的修饰是文化,护士的礼仪是文化,护士的技术是文化,护士的语言是文化,护理工作的内容和形式,无不渗透着一定的文化底蕴。试想,这样的护士高雅而亲近,令人舒心又欢心,谁还能小看呢!
“站在山顶上的人和站在山底下的人,在对方眼里都很渺小”
记住这句话,永远不会自卑!
“礼仪是在他的一切别样美德之上加上的一层藻饰,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敬和好感。没有良好的礼仪,其余一切成就就会被人看成骄夸、自负和愚蠢”。
修饰自己,亮丽在上班时间,亮丽在病人和同事面前,实际上就是一种最普通的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