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算力简介 » 去西方中心主义

去西方中心主义

发布时间: 2021-07-24 21:18:00

① 如何看待西方中心论

究竟哪里算西方?你总不能说中国西边的都是西方吧?
地理上讲,古埃及明明是北非文明,古巴比伦以及犹太文明是中亚地区的文明,希腊的中心在东南欧的巴尔干半岛,其辐射范围最大时包括今意大利的亚平宁半岛,再到今两牙的伊比利亚。而现在的厉害的自诩中心的都是那时候西欧中欧的日耳曼蛮子,地理上根本就对不上去。
如果你说文化,就更对不上去了,希腊文化经亚历山大从波斯埃及一直传到南亚次大陆。后来罗马统治时期分为了希腊传统的东罗马帝国和罗马传统的西罗马帝国,然后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蛮子给灭了,之后进入黑暗时代,除了基督教和罗马一样,德意志国王顶了一个所谓“神圣罗马帝国”的头衔(还让教会骑到了世俗权力的头上),其他有半毛钱关系?要说基督教那也是起源于中亚的犹太人那也不是欧洲呀。现在只剩东罗马帝国。现在所谓自称继承了希腊罗马文化的欧洲日耳曼人和高卢人,在东罗马帝国被灭的时候在干什么呢?是谁娶了东罗马帝国公主,全民改信东正教继承希腊文化的?明明是莫斯科大公。偏偏他们还拿俄罗斯人当野蛮人……
所以我认为现在所谓“西方中心”的现代文明发端其实就起源于文艺复兴,你说你继承了罗马希腊文化,那不管是中亚人还是东欧人都更有资格说是希腊罗马文化的传承人。

② 黑格尔的西方中心主义历史观的问题

黑格尔的著作集德国古典哲学之大成,创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看到“唯心”两个字,本应该弃之不读,但我认为一个唯物者,只有在了解唯心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去理解唯物的深层次含义,应了中国的古话“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黑格尔也有句名言“一杯水是清澈的,但海水确实黑色的。就像小的道理可以说明,而真正的大道是沉默的”,这正好用来形容他自己的哲学。在他死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他的哲学思想处于沉寂状态,而现在却普遍为人关注。
十八世纪下半期至十九世纪初,自然科学取得了一系列新的巨大成就,这样就动摇了过去那种机械的,不从联系和发展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自然界的历史发展过程,表明自然界的现象归根到底是辨证地发生发展的,这样 ,就有可能和必要对自然界的发展做出新的辩证法的概括。
德国古典哲学唯心主义中的辩证法,显然是反映了当时自然科学中的卓越发现,只是以唯心主义的形式做了颠倒的反映。恩格斯提出,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工业的强大,“唯心主义体系也愈来愈加进了唯物主义的内容……黑格尔的体系只是一种就方法和内容来说唯心主义地倒置过来的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第二个历史形态,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它是近代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密切相联系的,是比古代原始,朴素的辩证法更高的历史形态
黑格尔哲学具有网络全书式的丰富性,早已被认为是整个资产阶级哲学思想发展的最高峰。其内容主要包括: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法哲学。
下面笔者对黑格尔的概念论中的“生命”、精神哲学中的“灵魂”及法哲学中的“家庭”作如下解读:
黑格尔是唯心派的代表人物,看到概念论中的“生命”笔者很想了解是否一个唯心者会认为“灵魂独立存在”。但细细阅读后才发现并非如此。
黑格尔认为:灵魂与肉体结合是一个生命的开始,而当二者分开之后,生命也就走向了死亡。生命在黑格尔的诠释下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个体。在他的思想中灵魂是作为概念存在的,而肉体则是它的实现形式。可以说,他把灵魂和肉体完美地结合成了一个统一体。
黑格尔把灵魂分为:自然灵魂、感觉灵魂、现实的灵魂。
1、 他认为,灵魂最初是“自然灵魂”,它完全受自然条件的约束,受肉体的支配。
2、 在感觉灵魂里,灵魂表现出感觉活动的自我性和主动性。
3、 现实灵魂是自然灵魂和感觉灵魂的统一体。
黑格尔在论述这些的时候没有摆脱唯心主义。他认为灵魂的内在属性“自然属性”和灵魂的外在属性“感觉灵魂”虽然在“现实的灵魂”中达到了统一,但是起主导作用的还是灵魂的内在属性(即自然灵魂);灵魂的外在属性决定于内在属性,受内在属性的支配。因此,灵魂可以主宰整个自然的“上帝”。
在对于黑格尔灵魂的阐述,我只能是保持批判的接受一些精华,而其对于家庭方面的论述值得我们学习。黑格尔认为,“家庭”是最初的直接的伦理实体,是以爱为规定的集团,是自然的伦理精神。黑格尔指出,家庭的第一环节是“爱”;家庭的第二环节是“婚姻”;家庭的第三环节是“家庭财产”;家庭的第四环节是“子女教育和家庭解体”。
我非常认同他所说的“作为具有伦理意义的婚姻是神圣的,从实质上来说是不可以离异的,但是,由于婚姻不是绝对的客观结果,而是含有主观感觉的环节的,因而就有产生离异的可能性。”现实中就是这样,婚姻很神圣,也有伦理,法律等做后盾,本没有离异只说,但两个人的结合真的太复杂了,也许是冲动,也许是时局所迫,也许没有纯粹的爱…….这些主观环节为离异埋下了罪孽的种子。
黑格尔所研究的:“绝对观念”是宇宙之源,万物之本等,虽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但他认为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是一个过程,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而其内部矛盾乃是发展的源泉。”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创立了唯物辩证法。恩格斯对黑格尔也高度评价:“近代德国哲学在黑格尔的体系中达到了顶峰,在这个体系中,黑格尔第一次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处于不断运动、变化、转化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
总之,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从理性思维的发展方面来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之一;从社会发展方面来看,是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前导。

③ 欧洲中心主义

“欧洲中心主义”认为欧洲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优越性和特殊性,欧洲就是依靠这种内在的力量而兴起并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同时“欧洲中心主义”把欧洲的胜出永久化,把欧洲的道路和欧洲的模式绝对化与普遍化,认为任何国家要想发展就必须走欧洲的道路并以此断定人类社会历史将终结于欧洲模式。“欧洲中心主义”历史观扭曲了历史,导致了人们对欧洲以外世界了解和认识的缺乏,从而不能正确认识整个世界和世界历史,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贡德.弗兰克运用新的“世界经济体系史观”把被“欧洲中心主义”颠倒了的历史反转了过来,并彻底挖掉了“欧洲中心主义”的历史根基,宣告了“欧洲中心主义”的真正终结。
“欧洲中心论”依据与两个支柱,一、地理环境决定论。虽然说黑格尔是“欧洲中心论”在地理方面的系统论述者,但是兰德斯十分露骨的予以阐述,热带国家的劳动效率低下,干旱的地带需要灌溉,谈到西欧,他说“欧洲确实有冬季,冷的足阻止病毒和害虫的大量繁殖。”还有降水等等的例子,得出结论胜利属于欧洲,从而得出种族优劣论,成为近代“欧洲中心论”本质成立的理论依据;另一个就是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认为欧洲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历史遗产,自由,民主,理性,得以在近代开启资本主义的大门。在韦伯那里有精致的论述。
在“欧洲中心论”发展的过程中还有另外一条暗流——整体世界史观。在每一个阶段,史家都是在探讨如何更加理性的撰写世界史,寻求整体世界的发展规律,但是每一次在这个大浪过后,总会偏离航道,转到“欧洲中心论”上,也不能不说这个与欧洲的历史发展进程有关。从亚历山大东征、文艺复兴开启资本主义时代、对外殖民,在东西方民族近距离接触时,西方凭借科技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在古代就存在的文化优越论在西方不曾中断。但是当“欧洲中心论”在黑格尔、兰克手中发展成熟后,随着一战的结束,批判的声音终于不再是飘飘渺渺,开始明朗有力起来。从对“欧洲中心论”进行文化形态的批判,到整体史观和今天的全球史观。
1917年,斯宾格勒(Oswald Spengler,1880~1936)出版了他的著作《西方的没落》,并预言了西方文化的必然衰落,对长久以来以欧洲文化优越感自豪的欧洲人以迎头一击,而汤因比(Amold Joseph Toynbee,1889~1975年)的《历史研究》,表达了作者“我试图把人类的历史视为一个整体,换言之,即从世界性的角度去看待它。”并且在文明的考察中从斯宾格勒的八种发展到了二十一种。
总之从一战以后,尤其是二战,史学越来越走向多元化,“欧洲中心论”地位在动摇,对其批判越来越多,但是“欧洲中心论”根已深、蒂已固,坚持此观点的仍然不在少数,其一就是马克思·韦伯(Max Weber,1960~1920)从理性资本主义的角度,再次论证了欧洲神话,由于欧洲的理性精神,资本主义在欧洲出现,而没有出现在中国。他因此也被认为是“欧洲中心论”最精致的论著者。但是其影响已经不是很大了。50,60年代的历史著作里还是可以看到“欧洲中心论”的痕迹,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对“欧洲中心论”批判的反批判,它们采取不同的形式维护欧洲奇迹论,其中如1981年埃里克琼斯的《欧洲奇迹》,最具典型,近些年来比较引人注意的史学流向是全球史观,最具代表性的是斯塔夫理阿诺斯所著的《全球通史》。

④ 谁最先使用的"西方中心主义"一词

西方中心论是一种从西方的角度来看整个世界的一个隐含的信念,自觉或下意识感觉到欧洲对于世界的优越感。主要出现于20世纪以后的非殖民化时期。很多国际标准(如本初子午线、公元纪元、拉丁字母)都包含西方中心主义。尤其是工业革命由西方产生,更加拉大了西方跟亚非拉国家的差距,极大推动了西方中心论的兴盛。

⑤ 欧洲中心主义被彻底击溃的原因是什么

客观:美国的崛起和世界的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生产力普遍提高。
主观:欧洲的衰落和一二战对欧洲的破坏。
欧洲中心主义被彻底击溃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1、生产力发展必然导致科学文化的进步,人的认知进而发展,自然科学的进步必然会击溃欧洲中心主义。
2、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促使生产力的传播,生产力的传播进而导致世界其他大洲的发展,自然会导致世界的多极化,世界多极化是击溃欧洲中心主义的直接因素。

⑥ 欧洲中心主义的提出时什么时间呢·当时的

欧洲中心主义”认为欧洲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优越性和特殊性,欧洲就是依靠这种内在的力量而兴起并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同时“欧洲中心主义”把欧洲的胜出永久化,把欧洲的道路和欧洲的模式绝对化与普遍化,认为任何国家要想发展就必须走欧洲的道路并以此断定人类社会历史将终结于欧洲模式.“欧洲中心主义”历史观扭曲了历史,导致了人们对欧洲以外世界了解和认识的缺乏,从而不能正确认识整个世界和世界历史,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贡德.弗兰克运用新的“世界经济体系史观”把被“欧洲中心主义”颠倒了的历史反转了过来,并彻底挖掉了“欧洲中心主义”的历史根基,宣告了“欧洲中心主义”的真正终结.

⑦ 黑格尔的西方中心主义历史观的问题!!

其实就是一种自我优越感。
西方中心主义,是一种从欧洲的角度来看整个世界的一个隐含的信念,自觉或下意识感觉到欧洲对于世界的优越感。

⑧ 反对欧洲中心主义思潮是怎样的

要摧毁西方中心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使中国不再是欧洲中心的边缘,但是也不能成为"中国中心主义"。他所希望的是哲学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新的"人类性"观念。...民族主义的社会思潮...

⑨ 什么是西方中心主义

西方中心论是西方文化的一个不自觉的前提,从古至今。从某种程度上说,认为西方文化优于、高于非西方文化;或者认为人类的历史围绕西方文化展开;或者认为西方文化特征、价值或理想带有某种普遍性,从而代表非西方未来发展方向,所有这些,都带有西方中心论的色彩。它的最极端、粗劣也令人反感的形式是种族优越论。它的最温和的、使人觉察不到的,也“科学化”、概念化的形式是现代化理论,认为西方文化在其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发展出来的特殊的社会现象、制度装置、价值观念、生活取向,具有普遍意义。西方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它的成功,更强化着这种普通性的意识。因此,西方中心论是一种西方人与生俱来的有色眼镜,它本质上是西方的“看法”——只要处于这种文化中,便不自觉地拥有这种“看法”。正像人类学家告诉我们的,文化都是自我中心的,在文化接触的初期,每一种文化都认为自己高于对方;只是在持久的文化冲突中,得势的一方的这种观念才能保持下来。文化自我中心现象在中西文化第一次接触中,在中国文化中的表现甚至比西方文化还要厉害。
据希罗多德记载,当希腊人第一次碰到波斯人,便发现波斯人是有主子的,而希腊人是自由的,并因此引发了西方历史上第一次文化优越论,也是西方中心论的第一种形式。而当亚里土多德建议他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对马其顿人用对付奴隶的办法、对希腊人用对付自由人的办法来管理而遭拒绝时,这也可以说是西方优越的第一次受挫。

⑩ 中国文化如何走出西方中心主义

中国文化如何走出西方中心主义,萧先生成长学习的时期正是中国社会经历大变革的时代,彼时的知识分子在国家存亡之际自觉承担起改造民族思想、挽救民族衰颓的重任,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西方学术思想以超越中华传统文化的姿态涌入国门,并依托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形成对中华文明的相对优越性,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西化划上了等号。萧萐父先生作为有着强烈民族认同感与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认知与感悟,深知中华文明的渊博与深邃,实不必借助于西方学说获取新的生存土壤,因而孜孜不倦致力于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在自己民族文化中寻找现代化的内在历史根据或‘源头活水’,从我国明清之际自主萌发的启蒙思潮中去探寻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历史接合点,摆脱西方中心主义的桎梏,重建“中华文化主体”是先生对学术界乃至中华文明的卓越贡献之一。

热点内容
幻影区块链项目是真是假 发布:2025-09-14 03:19:15 浏览:343
现在有哪些企业安装了区块链 发布:2025-09-14 03:19:14 浏览:664
旅游十区块链有哪些风景公司 发布:2025-09-14 03:14:14 浏览:301
挖掘比特币的风险 发布:2025-09-14 03:12:42 浏览:715
2012年6月份比特币价格 发布:2025-09-14 03:06:29 浏览:333
大唐元宇宙下载 发布:2025-09-14 03:04:54 浏览:941
比特币矿难收显卡 发布:2025-09-14 03:04:54 浏览:317
数字货币调研目的 发布:2025-09-14 03:03:26 浏览:142
元宇宙在科幻电影的实现 发布:2025-09-14 02:53:06 浏览:21
货币下架xrp 发布:2025-09-14 02:39:10 浏览: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