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残疾人康复中心心得体会
1. 关于残疾人的体会30字
21世纪的我们生活在无比幸福的家庭里,而当我们享受着美好的生活时,你是否知道,在这个世界,还有很多人享受不了生活的美好和大自然的热情。他们就是——残疾人。
残疾人在人们的眼里是很低贱的。人们见到残疾人,不但不帮助他们,反而对他们指指点点,拿他们取乐。你可知道这一些微不足道的动作,对他们的心灵上、尊严上有多大的伤害吗?残疾人也是人啊!要不是种种原因,他们现在能这样?我们应该抛弃对残疾人们的歧视,让他们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因为残疾人并不是废物,他们对社会有着很大的奉献与提醒。每当我们看到电视上播放残疾人运动会时,都不禁地为他们担心,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真让我提心掉胆。要知道他们和正常人相比,残疾人饱受生活的艰辛,他们更需要关心和帮助!一个人的生命的价值在于为祖国的富强,为人民的幸福而勇敢开拓,无私奉献。这种种都说明残疾人并不比我们弱。
海伦凯勒说过:“世界上最美的事物,不一定能用眼睛看到或用手摸到,他们是必须用心灵去体会的。”
最近,我看见盲人、瞎子、瘸子……等残疾人都想跑过去帮一把。给残疾人多一点爱护,多一点关心。只要有生命的存在,他们的人生就有希望,只有这样,才能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正如电视上所说的那样:“我们每个人迈出一小步,社会文明才能前进一大步。”
大家一定知道:1992年10月14日,联合国第47届大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12月3日为“国际残疾人日”,“国际残疾人日”的确立,说明在世界范围内,残疾人事业日益引起广泛关注,不同种族的人们都开始形成一个共识,残疾人事业是人道主义的事业,是一项崇高而又光荣的事业,是人类进步和正义的事业。
作为我们学生,作为炎黄子孙,作为和谐社会的一员,我们理应学会关爱他人,更应时刻给予有需要帮助的人关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只要我们学会处处关心别人,当你有困难时,就会有人帮助你。我真心希望人间充满关爱!我真心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真心平等待人,我真心希望我们都有一颗感恩的心,我更真心希望我们学校能成为爱心大家园。
2. 写给残疾人精神的感想
盲人,他不能用眼睛去感受四季带给他的美丽的事物和快乐.但是,盲人别的器官却异常灵敏,老天关上了他明亮的眼睛,但却打开了他美好的心灵,让它能够顽强的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聋哑人,他不能听见人与人之间快乐的交谈,不能参与这快乐的交谈.不能听见世间那美妙的音乐.但是,他的生活依然很美好.他用心灵去感受大自然,感受身边的点点滴滴,纵使她快乐. 手脚不便利的人,他不能轻松自如地像健全人一样做许多体育运动.在常人眼里,也许写一个字,画一幅画,打一件毛衣……都是那样简单.可是在他眼里,做那些事,是多么多么的困难. 世界上所有的残疾人,也许老天对他们有些不公平,但是他们没有就此放弃.他们用比常人多十倍、一百倍、一千倍,甚至更多更多的努力来完成常人所能轻易完成的事情.就是他们这种热爱生活的精神使他们并不比健全人差一丁点儿.他们用自己特有的优点去感受大自然.虽然他们的身体不健全,但他们的心灵之窗并没有关闭.他们用努力换来的成果,比我们一般人要多得多.也许他们所体验到的常人并不能体验到.看不见的海伦•凯勒在自己的努力下,成功了,成为了一名大名鼎鼎的作家,可有些人却不如他. 残疾人在生活中也许有许多不如我们的地方,但是,他们热爱生活的心灵远远要比我们更强大
3. 去残疾人康复中心上班好吗
既然你都应聘了,那肯定你是愿意去的,别人或许不理解,但你自己觉得不错就好了,或许他们不理解,可是这个工作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好的,残疾人更需要我们的关心,我也在残疾人托养中心上班,在瑞邦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我觉得在这里虽然有时让你很生气,但他们的心真的很真
4. 残疾人旅游感言
你要是残疾人的话 旅游当中所遇到的快乐 与不适 自己肯定能够感受得到
5. 急需一篇参加完社区残疾人运动会的心得体会 3000字左右(在线等待)
2008年9月10日下午,##市残疾人运动会在我校拉开帷幕,全称“##市残疾人田径﹑游泳锦标赛”。这是一场非常成功的残疾人运动会,也是我们五邑大学爱心社主办的一次颇为庞大的助残活动。运动会共有104名参赛者,其中男选手占大多数,选手们都是来五邑地区的:开平,台山,恩平,鹤山,还有##的江海区﹑蓬江区。参赛选手根据残疾相似情况分为五组:轮椅组,肢残组,视障组,听障组和脑瘫组。工作人员有30多名,志愿者45名。
运动会持续了一天半,9月10日(星期三)下午主要是游泳比赛,下午3点钟开始。大概有40名参赛者,除脑瘫组外,其余四组都有人参赛。游泳项目多姿多彩,有自由泳,蛙泳,仰泳,混合泳。看到他们在水中奋力拼搏的身影,不得不让人佩服,很难想象,没有腿,没有手的他们,眼睛看不到东西的他们,是怎样能做到的。在场的观众也是不断为他们欢呼加油!游泳比赛在下午4:30左右就结束了,继而是5000米的田径比赛。选手不多,只有两名,他们真够了不起的了,都能坚持跑完全程。
9月11日(星期四)全天举行的是田径比赛。大致分为四项:跑步,跳高跳远,铁饼标枪,铅球。跑步项目有100米,200米,400米,800米和1500米。参赛者在跑步项目上居多。跳高只有两名选手,但是他们都很厉害,其中一个来自恩平的选手,跳出了一米七的好成绩,听说这位选手曾获得省冠军。在跑步项目中,也有很多选手取得很好的成绩,一点都不比正常人逊色。在参赛选手中,值得一说的是视障组。在比赛之前,本来安排了一名志愿者当视障运动员的领跑的。结果从开赛到赛事结束,领队都派不上用场。我们也的确认不出哪位是视障运动员。可想而知,他们多么厉害。
整个赛事在下午4:30分结束,然后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共颁发了60玫金牌,38玫银牌,32玫铜牌。看到露出的欣慰笑容的获奖运动员们,让我们想到获奖的奥运健儿们,此刻他们跟奥运健儿是一样的,无论取得的成绩有多么悬殊,但是都是他们努力的成果。5点30分伴随着一首《北京欢迎你》,##残疾人运动会圆满结束。
在整个运动会中,共有30多名工作人员,45名志愿者。志愿者都是我们五邑大学各年级的学生,大多数是爱心社的成员。可以说,志愿者几乎包揽了全场的工作:计时,计分,检录,发力,负责终点,送递成绩单,公布成绩,张贴成绩,颁奖,还有在各个项目中,各有各的职责。总得来说,我们的志愿者做得很好的了,大家都很尽职。不怕晒不怕热,也不怕累,很多志愿者都是连续做一天半的。不足之处,是没有跟参赛者们交流,未能充分发挥出友爱的志愿者精神。
回顾整个赛事,是值得我们去回味的。选手们在赛场上,奋力拼搏。那种顽强的精神感染着我们在场的每一个观众。以至于我们的志愿者们也忍不住拍手鼓掌,为他们呐喊助威。很多选手都是身兼两个或者是三个比赛项目的。例如,有个开平的选手,他就连续参加三个比赛:200米,400米,800米。老实说,就是我们正常人也未必有足够的体力去完成,他却可以,而且跑完后也没什么事。大多数选手都能坚持到终点,但是也有个别的选手在比赛过程中,出现身体异状,幸好有医务人员在旁,及时采取救助措施。这个运动会,也出现了一些特别的情况,就是很多比赛项目,都只有一个参赛选手,也就是说是他们自己跟自己比了。记得有人说过,人最大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我觉得这句话更适合于身体有缺陷的人,怎样才能从自己痛苦心魔中跳出来,怎样才能面对生活的一切,怎样才能重拾活下去的信心,这一切关键是要靠他们自己。所以说,他们最大最强的对手是他们自己,是努力地站起来,还是灰心地倒下去,就看他们能不能战胜自己了。在这次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提高了自己的组织能力。更重要的是我从参赛者身上,看到了生命的可贵,看到了一种不屈不挠的顽强斗志。我想他们的精神会一直鼓励着我勇往直前的,无论将来遇到什么困难!
6. 体会残疾人的心情作文800子
21世纪的我们生活在无比幸福的家庭里,而当我们享受着美好的生活时,你是否知道,在这个世界,还有很多人享受不了生活的美好和大自然的热情。他们就是——残疾人。
残疾人在人们的眼里是很低贱的。人们见到残疾人,不但不帮助他们,反而对他们指指点点,拿他们取乐。你可知道这一些微不足道的动作,对他们的心灵上、尊严上有多大的伤害吗?残疾人也是人啊!要不是种种原因,他们现在能这样?我们应该抛弃对残疾人们的歧视,让他们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因为残疾人并不是废物,他们对社会有着很大的奉献与提醒。每当我们看到电视上播放残疾人运动会时,都不禁地为他们担心,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真让我提心掉胆。要知道他们和正常人相比,残疾人饱受生活的艰辛,他们更需要关心和帮助!一个人的生命的价值在于为祖国的富强,为人民的幸福而勇敢开拓,无私奉献。这种种都说明残疾人并不比我们弱。
海伦凯勒说过:“世界上最美的事物,不一定能用眼睛看到或用手摸到,他们是必须用心灵去体会的。”
最近,我看见盲人、瞎子、瘸子……等残疾人都想跑过去帮一把。给残疾人多一点爱护,多一点关心。只要有生命的存在,他们的人生就有希望,只有这样,才能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正如电视上所说的那样:“我们每个人迈出一小步,社会文明才能前进一大步。”
大家一定知道:1992年10月14日,联合国第47届大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12月3日为“国际残疾人日”,“国际残疾人日”的确立,说明在世界范围内,残疾人事业日益引起广泛关注,不同种族的人们都开始形成一个共识,残疾人事业是人道主义的事业,是一项崇高而又光荣的事业,是人类进步和正义的事业。
作为我们学生,作为炎黄子孙,作为和谐社会的一员,我们理应学会关爱他人,更应时刻给予有需要帮助的人关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只要我们学会处处关心别人,当你有困难时,就会有人帮助你。我真心希望人间充满关爱!我真心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真心平等待人,我真心希望我们都有一颗感恩的心,我更真心希望我们学校能成为爱心大家园。(
7. 助残疾人的感想
5月19日,就是全国助残日的前一天,我和其他的几个安大的同学一起参加了为这次“残疾人体验”活动而进行的一个培训。我们参加了抽签,我抽到的是肢残组A组体验者。这次“残疾人体验”活动一共分为三个大组,分别是视障组,听障组,肢残组。每个大组里面又分为A,B,C等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一名体验者和一到两名监督者。体验者会因分组不同而分别体验盲人,聋人还有肢体残疾者,分别需要完成既定的几个任务。监督者在活动中会和体验者保持一段距离,任务是保证体验者的人身安全,并进行一些相应的纪录。
参加完培训之后的第二天,也就是5月20日,我们来到了安徽医科大学教学楼的一间教室,在这里进行了简单的安排之后,便各自踏上了体验之旅。
因为是第一次坐轮椅,当我用手推着车轮缓缓地在医大校园里前行的时候,感觉是很特别的。在短暂的调整之后,我完全进入了角色。第一个任务是去校医院挂号看病。我询问了路边的同学,在知道了方向以后,便缓缓地“走“了过去。路边的同学都看看我,不过他们都只是有些好奇,并不会一直盯着我看,而只是礼貌里看了看,就转过了视线。到了校医院之后,一位里面的阿姨主动推着我去挂号看病,最后又把我送出了校医院。这让我很是感动,不住地说“谢谢”。
离开了校医院之后,来到了篮球场,想试着投投篮,体会一下残疾人参与运动的感觉。以前每当我看见自立自强的残疾人运动员在世界比赛上为国争光的场面时,总是很感动,因为他们教会了我一个词――“自强不息”。所以当我决定去坐着轮椅投篮的时候,心中只有一个目标,一定要完成。第一个球,没有碰到篮板,再投,第二个,碰到了篮筐,但没进,再投,第三个,终于投中了。我真是高兴得无以复加了,心中有了成就感。心想,只要自强不息,残疾人也能达成梦想,坐轮椅也能投中篮球。
接着,我要去完成上一次公共厕所。当我询问一个同学公共厕所在哪的时候,那个同学很热心地推着我来到了图书馆,跟我指了一下不远的地方,那里就是厕所了,然后他可能有事,就向着另一个方向走了。可等我走到厕所前的时候,才发现,那个厕所有一道门槛,轮椅很难越过。正在我为难的时候,刚才的那个同学又回来了,他又过来帮助我越过了门槛,又帮助我完成了上厕所。上厕所其实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因为我的腿不能用力,于是这个“方便”的过程变得很不方便。我一直很感谢那个热心又细心的同学,他让我的心中充满了温暖。
后来我出了校门,到了马路上,因为我想看看普通的市民是怎么看待残疾人的。原本我想,可能会遇上一些有些冷漠的目光,可是当我真正缓缓地用手推着车轮前行的时候,看到的都是路人关切的目光,我仿佛从他们的眼神中读出了“小心,当心”等的善意提醒。这样的目光正是我所期望的。有一位姐姐,原本是走在我前面的,当她走过路边一道台阶的时候,忽然转过身来,到了我的身旁,主动为我扶着轮椅轻轻地越过了台阶。这样的细节让我很感动,我再一次体会到了温暖。
两个多小时的体验活动结束了,我完成了既定的任务,回到了那个出发的教室。可是我仿佛忘记了自己其实是健全人,依旧坐在轮椅上面想了很多。这个世界还是充满爱的,活动过程中,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谢谢”。体验时,我就只是把自己当作是一个残疾人,于是我感受到了残疾人的最真实的心的状态。
以前,我尽管也知道残疾人生活很不方便,很艰难,但是没有一个很具体的认识,通过这次的体验,我懂得了什么是苦,说不出来的苦才是真的苦。去公共厕所的那一幕给我留下了太深的印象,真的是非常困难。而残疾人每天都要经历好几次那样的过程,可想而知,他们的生活是多么地不方便。有了这一次的亲身体验,我学会了“换位思考”。能够站在残疾人的角度看问题,知道了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们这些健全人真正应该给予他们的是什么。我们都知道应该去尽可能帮助残疾人,可是有一些方式方法却需要注意。我们一定要在充分理解和尊重残疾人意愿的情况提供帮助。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是最重要不过的事情了。残疾人渴望被正常人所接受,所尊重,所平等对待,他们最看重的不是身边人提供怎样的物质援助,行动援助,而是一份尊重的关爱。有时候,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个善意的眼神,一份亲切的叮嘱都能让他们心中感到温暖万分,他们的世界,应该是充满爱的,他们应该是被爱包围的人。他们应该和我们一样,享受应有的社会地位。除了身体上面的差别之外,在大的方面,精神需求的方面,他们和我们是一样的。他们理应得到社会中其他成员的更多的关爱,来化解他们心中可能存在的种种顾虑。
现在,各行各业都在宣传和谐社会,真正的和谐是来自于人本身的。残疾人是较为特殊的一个群体,我们作为健全人,应该帮助他们尽可能地融入到整个社会大家庭中来。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爱是人类最美好的语言,爱是博大无私的奉献。当我们人人都能奉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美好的和谐社会也就到来了。
8. 怎样做好残疾人工作_______我做残疾人工作的点滴体会
我到县残联工作已有三个年头了,三年多来,在同志们的帮助和支持下,现在以基本熟悉残联工作。我从事残疾人工作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残疾人工作是一个良心工作。 残疾人是弱势群体中的弱者,他们有口道不出苦怒哀乐,有眼看不见柳暗花明,有腿翻不了崇山峻岭,有耳听不见电闪雷鸣,有手不能书画弹琴。生活在比较贫困,比较艰苦的群体之中。然而自从有了人类就有残疾人,残疾人在任何朝代都是不可磨灭消失的,任何时候都会有残疾人存在。这就需要我们认知、认同,要有一颗慈善之心、仁爱之心。对他的事情要有高度认识,要把他们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去解决,把他们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去做。 现在社会上对残疾人的困难、需求、要求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安排残疾人就业,不能认为安排健全人都没有办法,哪管得上残疾人;依法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不能说没有财政预算,就不缴纳;解决残疾人的困难,不能说正常人的都还没有解决,那有条件解决残疾人的。无形中对残疾人就是一种偏见、歧视。所以作为残疾人工作者,更要行善义之举,对残疾人工作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二、残疾人工作是一项特殊、难做的工作。 残疾人困难多、需求多、要求多、烦事多,但他们有困难,不找政府、不找残联、又找谁呢?有些残疾人来办事又不会说话,动不动就发牢骚、发脾气、说些难听的话是常有的事,我也经常遇到。有的残疾人及家属,心情有压抑、心理不平衡、发牢骚、说些难听的话是可以理解的。因此残疾人工作是一项特殊难做的工作,但是难做也还要做,而且还要做好。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中,加强残疾人事业、发展残疾人事业显得尤为重要,一定把残疾人事业融入进去,要倍加关注,高度重视。 三、残疾人工作是一个社会化的工作。 残疾人工作是一个社会化、系统性工作,是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各界参与的工作。要利用一切社会力量,去帮助残疾人解决困难。残疾人工作光靠残联,把什么事都解决好,那是不可能的,残联能量有限。所以要利用社会资源,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共同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社会环境,使广大残疾人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沐浴社会和谐的春风。 四、做好残疾人工作需要“五心”。一是要“热心” ,残疾人工作虽然有许多烦心事,但只要你“热心”去做,也还有很多乐趣。二是要“关心” ,对残疾人的困难,不能漠不关心、视而不见、他们有很多困难,需要去解决去帮助。三是要:“耐心” ,残疾人来找残联办事解决问题,有的可能提些过分的要求,说些不好听的话,甚至发脾气,我们一定要耐着性子,能解决的尽量解决,不能解决的也要做好说服解释工作,要考虑到他们身心的特殊性。 四是要“细心” ,残疾人要求的很多是琐碎事情,但我们一定要细心,要善于从琐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五是要“贴心” ,要把残疾人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做,视他们为亲人,如果敷衍了事、塘塞、推诿,那是做不好的。 五、注重工作方法。 二是抓典型。抓典型的方法也是十分适用残联工作。全县有3万多残疾人,分布在15个乡镇。残疾人需求也是方方面面,各不相同,如果每项工作都普遍开展,那最终效果是不好的,只有抓好典型,以点带面,才能达到示范带动的作用,最终达到整体工作推进。例如,残疾人危房改造、残疾人扶贫解困等工作的开展。 六、残疾人工作者要自尊、自爱。 残联是群团部门、清水衙门,没有多少钱,无权无势,服务对象又是弱势群体,不被常人看起和领导重视,不象有些上划部门、有些重要关键部门,一有权、二有钱,普遍被人向往和领导重视。但是,作为残疾人工作者,我们应当相信:我们水平不一定差、能力不一定弱,只是分工不同,岗位不同而已。如果换位,我们可能会干得更好、更出色。所以,作为残疾人工作者,我们要自尊、自爱,要自已看得起自已。决不要有悲观失望的思想,有“身不残心已残”的想法。在残联工作,只要踏踏实实、兢兢业业、认真履职,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照样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情,照样会得到社会公认、群众的赞美。 七、残疾人工作离不开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任何工作,离开党委、政府的领导,特别是分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要想做好是不比较困难的。党的十六大提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理念,目前我国的法律体系已基本建成,但要真正实现“依法执政、依法办事”还有上点点困难,这与我们国家传统的浓浓人情、亲情有关。例如,有的部门不依法履行职责,拒缴、少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征收。但真正具体办理,如果得不到领导的支持,领导不同意,那是难以办成的。所以,要把残疾人工作做好,除了认真履职、尽心工作外,还必须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争取分管领导的理解和支持,才能真正做好残疾人工作。
9. 关爱残疾人心得体会
残疾人是弱势群体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生活中有着诸多的困难:盲人见不到光明,无腿青年只能坐在轮椅上……他们每天面对着太多的痛苦和无奈,但也有很多残疾人并没有因为身体上的不完整而自暴自弃。相反,他们有着对生活的追求,他们在顽强的追寻中体现着生活的多彩和生命的意义。他们中有参加残奥会夺冠的英雄,有勤奋好学的学生,有业务精湛的技术人员,有艰苦创业的企业家……
但是社会上对残疾人的偏见和歧视仍然存在,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应该有着同样尊重的目光。希望全社会都能理解残疾人,关爱残疾人,提倡多一点尊重,少一点偏见,全社会每个人都能伸出自己关爱的手,奉献自己的爱心,让每个残疾人都能感受到人间的温暖。
扶贫助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建设和谐社会、文明社会的重要内容。我们应常怀助人之心,响应“扶贫助残”的号召,高举爱心接力棒。少喝几瓶饮料,少吃一点零食,省下一些自己的零用钱,献出一片爱心,为中国残疾人的公益事业献上一份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