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算力简介 » 相对生产力怎么算

相对生产力怎么算

发布时间: 2021-08-01 12:49:05

❶ 劳动生产率的计算公式

劳动生产率按按不同人员的范围计算,可分为:

(1)按全部职工计算:就是全员劳动生产率。

(2)按生产工人计算:就是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

生产的产品量能用产品实物产量和标准实物产量、生产工作量与产品价值量(总产值、净产值等)等指标计算。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其相适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劳动生产率水平可以用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数量来表示,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

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越少,劳动生产率就越高。

(1)相对生产力怎么算扩展阅读:

劳动生产率的状况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具体说,决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越高,劳动生产率就越高。

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或效率。劳动生产率水平可以用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数量来表示,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有着不同的情况和意义。在资本主义制度之下,各个资本家为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竞相采用新技术,以提高其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个别价值,以便取得超额剩余价值;各个资本家竞相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结果,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❷ 生产力的关系表达式是什么字母如何表达生产力关系公式

根据当代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之间的作用机制,可以将科学技术同生产力各要素的关系,用下列公式表示: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科学技术不仅是现实的直接生产力,而且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具有特殊地位。科学技术的乘法效应,有力地表达了在生产力中的首要地位和作用。

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内容方面,是活泼易变的,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形式方面,是相对稳定的,因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始终存在着从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如此循环往复,推动着生产方式从低级向高级的不断发展。

(2)相对生产力怎么算扩展阅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这个矛盾统一体中的对立双方。它们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其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前提和基础。生产关系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建立起来的,是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它的性质必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

❸ 生产力怎么计算

生产力是一个虚的概念,并没有一个实体的数值与表现,并且,生产力是指社会整体的能力,而不是一个企业或者说工厂/,,,,另, 知道出勤人数和工作小时,这与生产力无关,因为不同的组织/结构,不同的劳动态度和劳动技能,以及不同的劳动工具和劳动环境卫生劳动保护/劳动工资/劳动强度和劳动纪律/劳动组合,其效果是不相同的,是不一样的,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❹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各自是什么意思~简述~(理解技巧)

1.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实际能力,由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三个实体性要素构成。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关系。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则促进生产力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力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方式及其矛盾运动。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内容方面,是活泼易变的,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形式方面,是相对稳定的,因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始终存在着从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如此循环往复,推动着生产方式从低级向高级的不断发展。

❺ 生产力是怎样计算

生产力是经济学概念,并不是物理意义上的“力”,没有大小,是不能计算的!

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是什么(详细)

一、两者的关系:

1、自然实践(生产力)的先进性程度决定了社会实践(生产关系)的统一范围。

2、从每代进程及每代进程内部宏观的整合上看,东西方在社会实践上和自然实践上呈交互促进关系。

3、从每代进程内部整合的微观机制上看,一国的社会实践变革和自然实践变革要受到每代两极世界秩序的大格局决定。

4、社会实践越来越先进,社会实践差别越来越小直到社会实践消亡。

5、自然实践越来越先进,自然实践差别越来越小。

5、两极进程中间环节越来越少,周期越来越短,地理上越来越整合。

6、秩序断裂带条数越来越少,断裂层次越来越低,断裂带逐渐长合。

二、两者介绍:

1、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它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的形式等。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是最基本的,起决定作用的。

2、生产力,狭义指再生生产力,即人类创造新财富的能力。从横向来看,生产力分为个人生产力、企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从纵向来看,生产力分为短期生产力、长期生产力;从层次来看,生产力分为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

生产力是生产力系统的功能,组成生产力系统的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社会文化制度体制环境,生产力系统的结构就是组成生产力系统的要素之间的关系。

(6)相对生产力怎么算扩展阅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作用

一、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

首先,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最终就会形成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发展水平以及发展要求决定着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因而决定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着人们对产品的分配关系。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规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化。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处在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

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

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合的时候,它就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合的时候,它就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要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变化去变化生产关系,让生产关系时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网络--生产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❼ 求生产力与生产率的区别及关系

一、区别

1、概念不同

生产力在狭义上指再生生产力,即人类创造新财富的能力。从横向来看,生产力分为个人生产力、企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从纵向来看,生产力分为短期生产力和长期生产力;从层次来看,生产力分为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

生产率一般指单位设备(如一台机床或一条自动生产线)或设备的单位容量(如高炉的每立方米容积),在单位时间(如一小时、一昼夜)内出产的合格产品的数量。

如果指每个工人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合格产品数量,则称为劳动生产率,它是衡量生产技术的先进性、生产组织的合理性和工人劳动的积极性的指标之一。

2、考核标准不同

生产力的考核标准是产品的劳动量,即劳动时间。生产率的考核标准是生产时间。但是,劳动时间只是生产时间的一部分。

二、关系

生产力是生产的自然物质方式,生产关系则是生产的社会方式,二者的对立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起决‎定性作用: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了生干关‎系的性质。类型,生产关系一‎定要使用生‎产力的状况‎,它是社会生‎活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另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更。生产力状况‎的如何,决定或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的新变革同‎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时就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如果生产关‎系滞后或超‎前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7)相对生产力怎么算扩展阅读:

生产率分类:

由于所考察的生产要素或测定方法的不同,生产率可分为若干不同的种类。

1、按生产要素的种类分类

单独考察某一种生产要素,用其投入量作为生产率公式的分母,所得到的生产率称为该要素生产率。举例如下:

(1)劳动生产率:用劳动消耗量作为总投入计算的生产率,如多少元/(人·年),多少台/(人·年);

(2)资本生产率:用折旧费或者固定资产面值作为总投入计算的生产率;

(3)原材料生产率:以投入原材料量作为总投入计算的生产率,如多少元/吨(钢材);

(4)能源生产率:以投入能源量作为总投人计算的生产率,如多少元/度(电)。

2、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分类

根据所考察的生产要素数量多少,生产率可分为以下几种。

(1)单要素生产率:只考虑一种资源投入所计算出的生产率,即产出量与这种资源投入量之比。可以看出,前面所述的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原材料生产率和能源生产率均属于单要素生产率。

(2)多要素生产率:考虑多种资源投入所计算出的生产率,即产出量与多种资源投入量之比。

(3)总生产率或全要素生产率:考虑全部资源投入所计算出的生产率,即产出量与全部资源投入量之比。

3、按测定方式分类

在进行生产率测定时,我们不仅要测定现期生产率水平,而且将现期生产率同历史上最好水平或某一特定时期生产率水平进行比较,以考察生产率是否提高,变动趋势如何。于是,又将生产率分为静态生产率和动态生产率指数。

(1)静态生产率:某一给定时期产出量与投入量之比,也就是一个测定时期的生产率绝对水平。

(2)动态生产率:一个时期(测定期)的静态生产率与以前某个时期(基准期)静态生产率的比值即称为动态生产率指数。动态生产率反映了不同时期生产率的变化。指数大于1,表示与基准期相比,现期生产率提高了;指数小于1,表示与基准期相比,现期生产率降低了。

❽ 生产效率计算公式怎么算

生产效率=(生产数量÷生产实际人数)÷(标准小时产能×生产时长÷标准人数)

实际产量:生产部、财务计算生产效率/生产力时以实际入库量计算。

挡产工时:因外部门或受客观条件影响造成停线或返工工时。

加班工时:为增加产量而延长的工作时间。



(8)相对生产力怎么算扩展阅读:

生产状况,定期反馈于相关部门,由相关部门及时了解并快速调整生产计划。可以通过工作结果定期反馈机制进行保证落实。

增强作业技能及作业经验,增加员工举一反三的能力,以减少效率浪费针对性培训……针对突出不良及特殊事项进行培训,同样的错误不重犯。

❾ 生产效率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生产效率:(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实际人力×(8.00小时-挡产工时+加班工时))

备注:

实际产量:生产部、财务计算生产效率/生产力时以实际入库量计算;

挡产工时:因外部门或受客观条件影响造成停线或返工工时;

加班工时:为增加产量而延长的工作时间;

生产效率=(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实际人力×8.00小时-挡产工时+加班工时)。

生产效率讲的是快慢,是速度,它是实际产出与标准产出的比率;生产力讲的是效益,它讲的是产出与投入之比。效率可低于100%,效益低于100%时,你就等着关门破产吧。

生产效率=(当天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当天出勤工时-除外时间-人力支援时间。

(9)相对生产力怎么算扩展阅读

影响因素

1、劳动者平均熟练程度。劳动者平均熟练程度越高,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劳动者平均熟练程度不仅指劳动实际操作技术,而且也包括劳动者接受新生产技术手段,适应新工艺流程的能力。

2、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科学技术越发展,其成果运用于生产越普遍,就越能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劳动组织和生产管理等的好坏,对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有重大作用。


4、生产资料的规模与效能,对劳动生产率有决定性作用。主要指劳动工具有效使用程度,对原材料和动力燃料等利用程度。


5、自然条件。包括对自然资源和自然力的利用程度,都会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特别是农业和采矿业的劳动生产率。

热点内容
挖矿显卡算力对照图 发布:2025-09-11 04:50:49 浏览:236
币圈不属于金融吗 发布:2025-09-11 04:50:16 浏览:939
trx创新高 发布:2025-09-11 04:44:40 浏览:139
币圈放水涨价是真的吗 发布:2025-09-11 04:43:57 浏览:336
trx支架 发布:2025-09-11 04:26:55 浏览:459
临床医生去疾控中心 发布:2025-09-11 04:14:11 浏览:204
doge的历史记录 发布:2025-09-11 03:39:02 浏览:852
区块链设备小米 发布:2025-09-11 03:26:13 浏览:97
司法区块链什么意思 发布:2025-09-11 03:20:29 浏览:874
doge币以太坊哪个性价比高 发布:2025-09-11 03:20:27 浏览: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