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算力
⑴ 平面设计的电脑配置
本配置非常经典,性能超群而价格相当的实惠。这是中小型设计工作室的福音,因此深受这类专业绘图平面设计人仕的欢迎,这也是本人采纳相当高的原因。此配置的实际性能表现可与售价三万元的戴尔工作站相当。
现在回答你的疑惑如下:
第一个问题:目前全球三大主板厂商:微星、技嘉和华硕,不分名次,都是大品牌,各家的相同价位主板产品质量都差不多,不存在哪一家更好的问题。但是由于Z97芯片组最初上市到现在,维持从高端到如今中端的定位,因而售价较为高昂,千元以上的售价相当没有性价比。因此以719元推出的技嘉 Z97-HD3以很亲民的售价则相对的胜出。
第五个问题:商家说Z97主板插不上2400的内存,那是一个真实的谎言。你让他拿出主板的说明书,翻阅主板所能支持的内存条规格,瞧瞧上面是不是有DDR32400在内?
你根本不用反驳。因为Z97主板说明书中绝对印刷得有可支持DDR32400的。你当地电脑城没几家,没有什么选择余地不要紧。实在不行上个淘那个宝呗!反而还会更加实惠呢!当然前提是要找信誉度高的店。
⑵ 为什么vr都是几千,而淘宝上的vr都是几十块,到底是什么黑科技
因为两者完全属于不同的VR设备。
几千块的VR设备比如HTC VIVE或者Oculus,这一类是属于头戴显示器(头显)并且自带周边部件,比如动作传感器之类,需要连接在高性能电脑上使用的产品。
而淘宝上几十块钱的所谓VR设备,只是一个戴在头上的壳子,没有显示,需要通过你的手机下载一些VR应用软件,然后插进这些壳子里面戴着体验的,算是最初级最简单的产品。
如果是想真正体验VR,不要贪图淘宝上几十块钱的便宜货,那些严格意义上来讲没有技术进步,并没有什么黑科技,仅仅是带着VR噱头的擦边球而已。
(2)oc算力扩展阅读:
VR设备通过线缆连接电脑,PCVR代表性的就是SteamVR平台上的那些游戏和应用,简单说就是全景3D身临其境的游戏体验,发展了这些年,还是有一些积淀的,这是当前VR设备最核心的价值体现。
VR游戏要求画面刷新率达到每秒90帧才能不晕眩,而现在主流的VR屏幕分辨率是2000*2000*2只眼。简单说就是有个4K屏显示器(4000*2000),显卡得保证能跑90帧才行,因此PCVR一般都要求显卡达到GTX1060以上,RTX2080S也说不上有什么余力。
限于移动端显示芯片的算力,移动端只能玩一些渲染上相对简单的小型游戏。更要命的是,安卓的VR游戏平台各打各的,全都自立门户十分混乱,最大的是OC平台,其次是VIVEPORT平台还凑活。
OC平台只支持自家设备,VIVE平台除了HTC的设备倒是还支持一些其他厂商设备,至于剩下的野鸡平台就不行了,无论是游戏数量还是质量都较弱,如果还是3Dof一体机,那游戏体验简直烂到极致。
⑶ 蓝宝石rx580 4g580 4g 挖矿跑多少
蓝宝石rx580
4g白金版oc,各方面都不错的,价钱是1699块,相对比较以前的做工用料现在蓝宝石缩水了,现在的讯景rx580
4g黑狼,价钱也是1699块,但是散热器明显要给蓝宝石用料好,核心和显存频率都很高,所以比较推荐
⑷ BHD是什么东西
BHD,全名BitcoinHD ,比特硬盘,是基于Conditioned Proof of capacity (以下简称:CPOC)的改变加密货币生产方式的有价金融系统。
BHD的经济模型
BHD的共识算法在POC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称之为:CPOC (Conditioned-Proof of Capacity),即”条件化容量证明”,也就是有条件的容量证明,每个参与BHD挖矿的矿工,需要按照1:3(目前已启动动态抵押,最新的抵押比例为1:2.9)的比例来进行抵押挖矿,就是每拥有1TB硬盘空间,就需要抵押3枚BHD,以此来获得100%的收益,否则就只能获得30%收益。
POC作为未来的趋势,已经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矿工矿池皆已开始布局,HPOOL矿池(https://www.hpool.com/)成立2017年,由币圈的名人虫哥,ALEX共同打造,同时知名的区块链公司万向也投资了HPOOL矿池。这不仅是对HPOOL的认可,更是对PoC生态的肯定。HPOOL是全球算力最强大的硬盘矿池,也是国内第一个投身于POC生态的老牌矿池。
如今,越来越多的矿池、交易所开始布局PoC。整个生态也已经逐渐完善,等待它的只差最后一点行业的东风。
⑸ ETO公链首发子链精牛链上线在即,助力实体企业迈入“区块链+”新时代
ETO公链首发子链精牛链上线在即,助力实体企业迈入“区块链+”新时代
区块链诞生至今已有十多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区块链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尤其是在今年4月20日,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提出将区块链纳入我国“新基建”的范畴,区块链成为提升中国存量资产效率、改善中长期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性技术。
链改的重要意义
为何区块链被提至如此重要的地位?本质上讲,区块链通过数据的全网一致性分发和冗余存储,实现了数据的公开透明和不可篡改,在系统层面降低了信息不对称,使节点可以基于新的信息获取能力实现业务关系的重新组织。区块链在信息系统去中心化的同时,通过构建业务系统的去中心化和业务流程的去中介化,实现总体效率的提升。
实体经济改革的本质要求就是降本增效,发展数字经济的目的是为实体经济服务,区块链在此过程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
所谓“链改”,一方面是通过区块链对实体经济进行业务流程的重构和再组织,以去中心化的业务系统和去中介化的业务流程实现数据的链上分发和存储;另一方面是通过引入通证经济,对业务体系内不同主体的利益结构进行调整,提升全供应链体系的价值流动效率,重构利益分配模型。这也是为什么链改如此重要的原因。
从技术层面讲,链改可以通过应用上链、信息上链、资产上链,解决信任、安全、隐私保护、 降本增效等问题。从通证经济层面讲,链改可以改变经济价值产出、流转、分配的方式,使整个生态的所有贡献者都能因自己的付出而得到相应的回报。
链改将“消费者”的身份转变为“消费者+传播者+投资者”的身份,将利益对立体转变为利益共同体,提高终端消费者粘性;通过激励模型设计,从而解放生产关系、提高供应链上下游的协同价值,促使效益最大化。长远来看,链改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个人收益的提升与保护都有着重要意义。
专注一站式链改服务的精牛链
精牛链是全球领先的专注于实体经济链改和实体企业数字股权的一站式链改服务平台。一方面,精牛链致力于通过区块链技术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内、外部激励问题,内部获得即时性激励反馈,外部提升产业上下游协同效率;针对不同企业各自的产品特点,提供个性化链改方案,让企业获得差异化竞争优势。
具体销毁机制为:每天总是放额度的5%作为销毁矿池,用爆爆报机制回报给参与者,矿工需3%等值的ETO(即ETO股权公链的平台通证)作为矿工费参与爆爆报,矿池将按销毁额度相应获得2倍、3倍、4倍、5倍不等的随机回报,矿工所回报的币按余额的2%/天进行释放,直到把销毁矿池额度爆完为止,当天未爆完额度将沉淀在销毁矿池中。
在矿工费方面,质押或提币JNL均需要等值的3%ETO作为通证,交易及转账需要等值的0.3%ETO作为手续费。
此外,每天产矿量的3%将分别转换为1%的慈善基金、1%旅游基金和1%学习基金。
精牛链作为全球领先的链改及数字股权服务平台,不仅拥有国际顶尖的团队阵容,覆盖多行业的链改及数字股权服务落地案例,而且可以通过全方位、多渠道推广运营、投资并购、数字股权改造、上市及流转交易等服务,JNL作为整个生态体系的价值承载额流通媒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未来,随着越来越多中小实体企业认识到区块链的重要性以及以精牛链为代表的的链改平台的不断发展,更多的“区块链+”的产业将会落地,届时全球实体企业将迈入“区块链+”新时代。
⑹ 显卡 七彩虹iGame RTX3070 UTRAL W OC LHR 锁和3070TI猛禽有啥区别
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是3070一个是3070TI两个性能不是一个级别的,然后就是LHR版是为了防止挖矿的锁算力版,而3070TI是没有锁算力的,还有就是3070ti猛禽是华硕的ROG系列产品,这个就不用说了,主要看的是信仰。具体两张卡的参数可以在各自的官网上查看到的,就不说了。
希望对你又所帮助
兰州鼎泰数据恢复
⑺ 为什CPU具有运算能力又是怎么运算的
在了解CPU工作原理之前,我们先简单谈谈CPU是如何生产出来的。CPU是在特别纯净的硅材料上制造的。一个CPU芯片包含上百万个精巧的晶体管。人们在一块指甲盖大小的硅片上,用化学的方法蚀刻或光刻出晶体管。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CPU正是由晶体管组合而成的。简单而言,晶体管就是微型电子开关,它们是构建CPU的基石,你可以把一个晶体管当作一个电灯开关,它们有个操作位,分别代表两种状态:ON(开)和OFF(关)。这一开一关就相当于晶体管的连通与断开,而这两种状态正好与二进制中的基础状态“0”和“1”对应!这样,计算机就具备了处理信息的能力。
但你不要以为,只有简单的“0”和“1”两种状态的晶体管的原理很简单,其实它们的发展是经过科学家们多年的辛苦研究得来的。在晶体管之前,计算机依靠速度缓慢、低效率的真空电子管和机械开关来处理信息。后来,科研人员把两个晶体管放置到一个硅晶体中,这样便创作出第一个集成电路,再后来才有了微处理器。
看到这里,你一定想知道,晶体管是如何利用“0”和“1”这两种电子信号来执行指令和处理数据的呢?其实,所有电子设备都有自己的电路和开关,电子在电路中流动或断开,完全由开关来控制,如果你将开关设置为OFF,电子将停止流动,如果你再将其设置为ON,电子又会继续流动。晶体管的这种ON与OFF的切换只由电子信号控制,我们可以将晶体管称之为二进制设备。这样,晶体管的ON状态用“1”来表示,而OFF状态则用“0”来表示,就可以组成最简单的二进制数。众多晶体管产生的多个“1”与“0”的特殊次序和模式能代表不同的情况,将其定义为字母、数字、颜色和图形。举个例子,十进位中的1在二进位模式时也是“1”,2在二进位模式时是“10”,3是“11”,4是“100”,5是“101”,6是“110”等等,依此类推,这就组成了计算机工作采用的二进制语言和数据。成组的晶体管联合起来可以存储数值,也可以进行逻辑运算和数字运算。加上石英时钟的控制,晶体管组就像一部复杂的机器那样同步地执行它们的功能。
CPU的内部结构
现在我们已经大概知道CPU是负责些什么事情,但是具体由哪些部件负责处理数据和执行程序呢?
1.算术逻辑单元ALU(Arithmetic Logic Unit)
ALU是运算器的核心。它是以全加器为基础,辅之以移位寄存器及相应控制逻辑组合而成的电路,在控制信号的作用下可完成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和各种逻辑运算。就像刚才提到的,这里就相当于工厂中的生产线,负责运算数据。
2.寄存器组 RS(Register Set或Registers)
RS实质上是CPU中暂时存放数据的地方,里面保存着那些等待处理的数据,或已经处理过的数据,CPU访问寄存器所用的时间要比访问内存的时间短。采用寄存器,可以减少CPU访问内存的次数,从而提高了CPU的工作速度。但因为受到芯片面积和集成度所限,寄存器组的容量不可能很大。寄存器组可分为专用寄存器和通用寄存器。专用寄存器的作用是固定的,分别寄存相应的数据。而通用寄存器用途广泛并可由程序员规定其用途。通用寄存器的数目因微处理器而异。
3.控制单元(Control Unit)
正如工厂的物流分配部门,控制单元是整个CPU的指挥控制中心,由指令寄存器IR(Instruction Register)、指令译码器ID(Instruction Decoder)和操作控制器0C(Operation Controller)三个部件组成,对协调整个电脑有序工作极为重要。它根据用户预先编好的程序,依次从存储器中取出各条指令,放在指令寄存器IR中,通过指令译码(分析)确定应该进行什么操作,然后通过操作控制器OC,按确定的时序,向相应的部件发出微操作控制信号。操作控制器OC中主要包括节拍脉冲发生器、控制矩阵、时钟脉冲发生器、复位电路和启停电路等控制逻辑。
4.总线(Bus)
就像工厂中各部位之间的联系渠道,总线实际上是一组导线,是各种公共信号线的集合,用于作为电脑中所有各组成部分传输信息共同使用的“公路”。直接和CPU相连的总线可称为局部总线。其中包括: 数据总线DB(Data Bus)、地址总线AB(Address Bus) 、控制总线CB(Control Bus)。其中,数据总线用来传输数据信息;地址总线用于传送CPU发出的地址信息;控制总线用来传送控制信号、时序信号和状态信息等。
CPU的工作流程
由晶体管组成的CPU是作为处理数据和执行程序的核心,其英文全称是:Central Processing Unit,即中央处理器。首先,CPU的内部结构可以分为控制单元,逻辑运算单元和存储单元(包括内部总线及缓冲器)三大部分。CPU的工作原理就像一个工厂对产品的加工过程:进入工厂的原料(程序指令),经过物资分配部门(控制单元)的调度分配,被送往生产线(逻辑运算单元),生产出成品(处理后的数据)后,再存储在仓库(存储单元)中,最后等着拿到市场上去卖(交由应用程序使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从控制单元开始,CPU就开始了正式的工作,中间的过程是通过逻辑运算单元来进行运算处理,交到存储单元代表工作的结束。
数据与指令在CPU中的运行
刚才已经为大家介绍了CPU的部件及基本原理情况,现在,我们来看看数据是怎样在CPU中运行的。我们知道,数据从输入设备流经内存,等待CPU的处理,这些将要处理的信息是按字节存储的,也就是以8位二进制数或8比特为1个单元存储,这些信息可以是数据或指令。数据可以是二进制表示的字符、数字或颜色等等。而指令告诉CPU对数据执行哪些操作,比如完成加法、减法或移位运算。
我们假设在内存中的数据是最简单的原始数据。首先,指令指针(Instruction Pointer)会通知CPU,将要执行的指令放置在内存中的存储位置。因为内存中的每个存储单元都有编号(称为地址),可以根据这些地址把数据取出,通过地址总线送到控制单元中,指令译码器从指令寄存器IR中拿来指令,翻译成CPU可以执行的形式,然后决定完成该指令需要哪些必要的操作,它将告诉算术逻辑单元(ALU)什么时候计算,告诉指令读取器什么时候获取数值,告诉指令译码器什么时候翻译指令等等。
假如数据被送往算术逻辑单元,数据将会执行指令中规定的算术运算和其他各种运算。当数据处理完毕后,将回到寄存器中,通过不同的指令将数据继续运行或者通过DB总线送到数据缓存器中。
基本上,CPU就是这样去执行读出数据、处理数据和往内存写数据3项基本工作。但在通常情况下,一条指令可以包含按明确顺序执行的许多操作,CPU的工作就是执行这些指令,完成一条指令后,CPU的控制单元又将告诉指令读取器从内存中读取下一条指令来执行。这个过程不断快速地重复,快速地执行一条又一条指令,产生你在显示器上所看到的结果。我们很容易想到,在处理这么多指令和数据的同时,由于数据转移时差和CPU处理时差,肯定会出现混乱处理的情况。为了保证每个操作准时发生,CPU需要一个时钟,时钟控制着CPU所执行的每一个动作。时钟就像一个节拍器,它不停地发出脉冲,决定CPU的步调和处理时间,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CPU的标称速度,也称为主频。主频数值越高,表明CPU的工作速度越快。
如何提高CPU工作效率
既然CPU的主要工作是执行指令和处理数据,那么工作效率将成为CPU的最主要内容,因此,各CPU厂商也尽力使CPU处理数据的速度更快。
根据CPU的内部运算结构,一些制造厂商在CPU内增加了另一个算术逻辑单元(ALU),或者是另外再设置一个处理非常大和非常小的数据浮点运算单元(Floating Point Unit,FPU),这样就大大加快了数据运算的速度。
而在执行效率方面,一些厂商通过流水线方式或以几乎并行工作的方式执行指令的方法来提高指令的执行速度。刚才我们提到,指令的执行需要许多独立的操作,诸如取指令和译码等。最初CPU在执行下一条指令之前必须全部执行完上一条指令,而现在则由分布式的电路各自执行操作。也就是说,当这部分的电路完成了一件工作后,第二件工作立即占据了该电路,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执行方面的效率。
另外,为了让指令与指令之间的连接更加准确,现在的CPU通常会采用多种预测方式来控制指令更高效率地执行。
⑻ OC渲染器,安装多个显卡该选什么样的主板
1.主板与CPU的PCI-E 3.0带宽会影响显卡性能发挥,低带宽X4/X8也能用。(目前只需要3.0足够,不需要4.0)
2.RTX2080TI速度远超P5000,在OC渲染中“N卡的游戏卡”绝对领先“同价位”专业卡。
3.公版≠专业卡,专业卡≠所有设计软件专业(N卡专业卡也分TESla,QUADRO等等)
4.结合回答1,预算足够下CPU优先选PCI-E通道数多的(至强E5,至强W,至强黄金/铂金,酷睿I9至尊版。AMD霄龙,线程撕裂者)
*选择至尊版I9或线程撕裂者,对应ATX主板本身都是一些支持3或4路显卡(X299,TRX40)
*我以技嘉X299-WU8为例:工作站主板,支持4路SLI,同时支持4张(双槽卡)运行X16/16/16/16
⑼ 用oc渲染器,买显卡看显卡的什么参数,是显存越高越好吗
非正版,性价比选1070TI ,其次低预算最低也要1070。加载场景8G的显卡一般不会爆显存,而内存条也至少需要显存的2倍,即16G以上。不超频2666频率即可。配置再往上矿卡较多,建议买全新卡,价格稍贵。(cpu不参与渲染就买高主频少核心的,省的钱上好的显卡,如果cpu,gpu都用就请忽略)
正版,选 RTX2070S 性价比最高,有钱就上更好,不用看重参数。
在品牌上优先选择公版显卡,性能稳定,适合渲染,而其它品牌在公版驱动更新后需要时间适配,容易出现小问题。
而且20系和10系差距并不是很大,甚至还有1080TI游戏不如RTX2080S的情况出现。
不放心旧卡可以选择有保修的店铺,淘宝京东均可质保。
目前推荐组合:2600+1070,3600+1070TI,3700X+1080TI
为什么不推荐1080?因为1070TI比1080渲染更强,具体参考cgdirector专业测评。
⑽ 1030显卡什么级别
1、GT1030整体性能与R7 260相当,比GTX750性能略低,GTX1030鲁大师跑分3W至3.7W左右。属于很垃圾的入门级显卡
2、想了解显卡各个型号直接的关系与定位,首写要知道,N卡型号的命名规则,从显卡的型号上就能直接推测出显卡的大概性能。如下我举几个例子:
老一代的“2系列”的GDDDR3,PCIE2.0接口,N卡性能从低到高的划分,低端GT210至GT240,中端偏低GTS250,注意这里250变成了GTS不是GT,中端偏高GTX260,注意这里260就变成了GTX不是GTS,在往上高端偏下GTX270,高端旗舰GTX280、GTX285。高端旗舰中的旗舰GTX295。
老一代的“4系列”的GDDDR5,PCIE2.0接口,N卡性能从低到高的划分,低端GT410至GT440,中端偏低GTS450,注意这里450变成了GTS不是GT,中端偏高GTX460,注意这里460就变成了GTX不是GTS,在往上高端偏下GTX470,高端旗舰GTX480。
老一代的“5系列”的GDDDR5,PCIE2.0接口,N卡性能从低到高的划分,低端GT510至GT540,中端居中GTX550,注意这里550就变成了GTX不是GTS也不是GT,中端偏高GTX560,在往上高端偏下GTX570,高端旗舰GTX580。高端旗舰中的旗舰GTX590。
老一代的“6系列”的GDDDR5,PCIE2.0接口,N卡性能从低到高的划分,低端GT610至GT640,中端GTX650,注意这里650就变成了GTX不是GT,中端偏高GTX660,在往上高端偏下GTX670,高端旗舰GT680。高端旗舰中的旗舰GTX590。
上一代的“7系列”的GDDDR5,PCIE3.0接口,N卡性能从低到高的划分,低端GT710至GT740,中端居中GTX750,注意这里750就变成了GTX不是GT,中端偏高GTX760,在往上高端偏下GTX770,高端旗舰GT780。
上一代的“9系列”的GDDDR5,PCIE3.0接口,N卡性能从低到高的划分,低端GT910至GT940,中端居中GTX950,注意这里950就变成了GTX不是GT,中端偏高GTX960,在往上高端偏下GTX970,高端旗舰GTX980。
新一代的“10系列”的GDDDR5,PCIE3.0接口,N卡性能从低到高的划分,低端GT1030,中端居中GTX1050,注意这里1050就变成了GTX不是GT,中端偏高GTX1060,在往上高端偏下GTX1070,高端旗舰GTX1080。
新一代的“16系列”的“1代”用的是GDDDR5显存芯片,PCIE3.0接口,N卡性能从低到高的划分的,注意这里都是GTX的,中端居中GTX1650,中端偏高GTX1660。
新一代的“16系列”的“2代”用的是GDDDR6显存芯片,PCIE3.0接口,N卡性能从低到高的划分,注意这里都是GTX的,中端居中GTX1650,中端偏高GTX1660。GDDR6与GDDR5的“16”系列从型号上很难区分,最好查看显卡参数便于区分。如果后面尾缀是“SUPER”,那也是采用的GDDR6的,例如中端居中GTX1650S,中端偏高GTX1660S。
新一代的“20系列”的“1代”用的都是GDDR6显存芯片,PCIE3.0接口,N卡性能从低到高的划分,注意这里都是RTX的不是GTX了,所有型号都变成了RTX,中端偏高RTX2060,在往上高端偏下RTX2070,高端旗舰RTX2080。
新一代的“20系列”的“2代”马甲版“SUPER”,PCIE3.0接口,N卡性能从低到高的划分,注意这里都是RTX的不是GTX了,所有型号都变成了RTX,中端偏高RTX2060S,在往上高端偏下RTX2070S,高端旗舰RTX2080S。
总结:
1、看型号里是不是有“X”,没有X的都属于低端,有“X”的都属于中端或高端。
2、看型号里的数字,型号数字里有1至4就是低端,有5是中端偏下,有6是中端居中,有7是高端偏下,有8是高端旗舰,如果有9那就是旗舰中的旗舰,属于某些系列型号中的顶级显卡。
3、型号后面尾缀是“OC”是品牌厂家自己修改过的版本不一定是削弱还是增强,具体要看参数。尾缀是“SE”是英伟达的部分性能加强版本。尾缀是“TI”是英伟达的整体性能加强版,尾缀是“SUPER”是英伟达的换马甲版。如果型号的前缀是“GTS”那就是“GT”的加强版。等等等等好多别的前缀或尾缀基本都是哥哥品牌厂家自己改动后外加的型号,都不是英伟达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