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算力简介 » 去鱼我所欲的中心思想感情

去鱼我所欲的中心思想感情

发布时间: 2021-08-07 23:38:14

㈠ 鱼我所欲也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简洁一点!!!

先秦孟子及其弟子的《鱼我所欲也》,表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孟子在本篇中对舍生取义精神的颂扬,对“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释义: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的批判,表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性格、气概与思想感情。

原文(节选):

《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战国:孟子及其弟子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释义: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不得到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呼喝着给人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

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却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它。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1)去鱼我所欲的中心思想感情扩展阅读:

本文节选自《孟子·告子上》。《告子上》的主要内容是阐明“性善说”,即人性里天生就有向善的种子,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释义:同情心,人人都有;羞耻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是非心,人人都有。)”。

这种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本心”不可小视,因为它们分别是仁义礼智这几种道德的萌芽形态:“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意近“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义之端也(释义: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

人应该推求本心,顺着“本心”的方向发展,并将它发扬光大,从而成为道德上完善的人。孟子的哲学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就有善良的本性。

孟子的人性说中有合理的成分,他特别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以及自我修养的作用,要求人们反躬自求,“养浩然之气“(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意为:浩大刚正的精神);

做到“舍生取义“(出自《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意为: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出自《孟子·滕文公下》意为:在富贵时,能使自己节制而不挥霍;在贫贱时不要改变自己的意志;在威武时不能做理亏的事,这样才是大丈夫)。

㈡ 鱼我所欲也 中心思想是什么

为了道义舍生而取义

㈢ 鱼我所欲也把人生观作比较,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舍生取义!
《鱼我所欲也》一文用面对鱼和熊掌之间的抉择,比喻面对生命和大义之间的选择,孟子会毅然“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当中的“义”和文章最后的“此之谓失其本心”的“本心”都是指人的“羞恶之心”(按现在的通俗理解,可以理解为“廉耻之心”).因为人只有拥有“羞恶之心”,才能分清哪些是道德底线可以承受的事,哪些是道德范围所不接纳的事,哪些是“所欲有甚于生”的事,这样才能不被“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和“所识穷乏者得我”所诱惑,而像“不食嗟来之食”的人一样,内心有一种凛然的“义”.

㈣ 鱼我所欲的中心思想

”孟子用人们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打了一个比方: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义也是我所珍爱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在这里,孟子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义”的主张。

㈤ 《鱼我所欲也》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什么什么呢

舍生取义!
《鱼我所欲也》一文用面对鱼和熊掌之间的抉择,比喻面对生命和大义之间的选择,孟子会毅然“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当中的“义”和文章最后的“此之谓失其本心”的“本心”都是指人的“羞恶之心”(按现在的通俗理解,可以理解为“廉耻之心”)。因为人只有拥有“羞恶之心”,才能分清哪些是道德底线可以承受的事,哪些是道德范围所不接纳的事,哪些是“所欲有甚于生”的事,这样才能不被“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和“所识穷乏者得我”所诱惑,而像“不食嗟来之食”的人一样,内心有一种凛然的“义”。

㈥ 《鱼我所欲也》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主题思想:

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身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在“上下交征利”的战国时代有积极作用,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的根据是唯心主义的性善论,他的说理仅止于是否丧失“本心”,有明显的局限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利”指一己之私利,即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在当今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该作出正确的抉择。

㈦ 《鱼我所欲也》主旨是什么

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他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不辩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鱼我所欲也》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是孟子。

《鱼我所欲也》赏析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生动活泼,充分体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个性,表现了孟子雄辩、善辩的才华。他喜欢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如:“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本来,这话用一句就可以说完,即“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但他有意把它分成三句排比起来,加强了气势,增强了感情,显示出说话人的义正词严、理直气壮。

其次,为了把道理说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孟子喜欢使用比喻,本篇以具体的鱼和熊掌比喻抽象的生和义,以“舍鱼而取熊掌”巧妙地比喻“舍生取义”,就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

本篇中还大量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把鱼与熊掌对比,把生与义对比,把重义轻生的人与贪利忘义的人对比,把“乡为”与“今为”对比,这样互相比较,道理说得更加清楚,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加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㈧ 鱼我所欲也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孟子对这一思想,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的精华,影响深远的事。

㈨ "鱼我所欲也"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啊

本文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他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㈩ 鱼我所欲也中心思想与启示

舍生取义
人不能为了“万钟”而放弃道义。

热点内容
区块链技术应用在电力 发布:2025-08-29 11:02:01 浏览:574
TRX不给力 发布:2025-08-29 10:50:00 浏览:481
以太坊怎么查询地址 发布:2025-08-29 10:46:38 浏览:66
比特币期货平台搭建 发布:2025-08-29 10:45:11 浏览:5
小强usb矿机官网 发布:2025-08-29 10:31:30 浏览:11
手续费低eth矿池 发布:2025-08-29 10:23:08 浏览:297
区块链对贸易的影响 发布:2025-08-29 10:12:25 浏览:246
区块链如何上交易大盘6 发布:2025-08-29 10:02:21 浏览:507
区块链熊猫环球 发布:2025-08-29 09:18:01 浏览:360
以太坊数据打包 发布:2025-08-29 08:33:18 浏览: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