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算力简介 » 自我中心主义与去中心化

自我中心主义与去中心化

发布时间: 2021-08-24 16:57:54

㈠ 自我中心主义是什么

一、自我中心主义的形上学观点 在形上学的层面上,自我中心主义提出“我”为世界中心及起源。认为“我”所能感觉到的世界,就由“我”的存在而开始存在。因此自我中心主义在形上学中的观点基本上跟唯心主义一样,认为世界只是我们的感觉,物质存在以意识为基础。但分别在于,唯心主义注重的是真实和理念的分别,自我中心主义注重“我”。因为世界对于“我”来说只建基于“我”的感觉,因此世界的中心是“我”,世界亦可以被“我”改变,只要“我”改变自己的感觉。所以一切除了“我”的本性和潜意识外,都可以被“我”改变。 以自我中心主义为基础的定义论由此引伸发展开去。 二、自我中心主义的知识论观点 自我中心主义否认知识的真实性,认为“我”才是根本和权威。感觉是思想赋予肉体对世界的联系,而知识就是从感觉获得。也就是说,思想在知识产生的过程中起了主导作用。自我中心主义没有定义感觉的真实性,但主要以泛虚假主义的判断原则为答案。即是“可能是假的,就不可能是真”,于是对感觉持怀疑态度。知识,感觉都是“我”的思想创造出来的,因此知识的基本是“我”,这个观点跟唯我论相同。自我中心主义对知识的定义以“我思故我在”终结。 三、自我中心主义的伦理学观点 根据自我中心主义的基本原则,“自我中心”,在伦理学方面与个人主义相似,与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更接近。但更重要的区别在于,自我中心主义代表激进的自私思想。在一切除了自己都被视为虚假的情况下,“我”只受“我”的思想支配,因此道德在此只是“我”的本性对“我”的思想的约束,而这一切都是可变的。简单来说,自我中心主义主张完全自由,随心所欲,没有伦理约束,一切决定根据“我”的意愿。 四、自我中心主义的程度分别 由于“我”有不同层面的定义,因此自我中心主义亦有不同的定义。 1.主观自我中心主义 这里的中心是“我”的思想。 这种自我中心主义认同我思故我在的观点,是典型和较平缓的自我中心主义。 2.客观自我中心主义 这里的中心仍是“我”,但不是“我”的思想,更注重“真实”的我。客观自我中心主义否定通用定义的“我”,认为“我”亦是虚假的。(也就是认为一切都是虚假的,除了相对的“真实”之外。)认为“我”的思想背后还有一个相对“真实”的我,然而这种所谓真实是抽象的概念,未必实质存在。 客观自我中心主义比主观自我中心主义的分别是,前者更接近定义论,而两者最重要的分别除了对“我”的定义之外,还有对“我思故我在”的态度。客观自我中心主义否定“我思故我在”。 “我”思故“我”在的矛盾在于,两个“我”是否同一个“我”呢?客观自我中心主义认为,思想的“我”存在,不代表存在的“我”存在。所以句子应改写为,“我思故这个思想的我存在。”,或者“我思故我的思想存在。”参考:网络也就是为我独尊啦

㈡ 什么叫以自我为中心

以自我为中心为自我中心主义,根据自我中心主义的基本原则,“自我中心”,在伦理学方面与个人主义相似,与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更接近。

但更重要的区别在于,自我中心主义代表激进的自私思想。在一切除了自己都被视为虚假的情况下,“我”只受“我”的思想支配;

因此道德在此只是“我”的本性对“我”的思想的约束,而这一切都是可变的。简单来说,自我中心主义主张完全自由,随心所欲,没有伦理约束,一切决定根据“我”的意愿。

(2)自我中心主义与去中心化扩展阅读:

客观自我中心主义

这里的中心仍是“我”,但不是“我”的思想,更注重“真实”的我。客观自我中心主义否定通用定义的“我”,认为“我”亦是虚假的。

认为“我”的思想背后还有一个相对“真实”的我,然而这种所谓真实是抽象的概念,未必实质存在。

客观自我中心主义比主观自我中心主义的分别是,前者更接近定义论,而两者最重要的分别除了对“我”的定义之外,还有对“我思故我在”的态度。

㈢ 究竟有没有可能摆脱自我中心的行为

1、心理学上的自我中心主义

自我中心主义是儿童在智能发展过程中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倾向。

自我中心主义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概念。

皮亚杰认为,年幼儿童和成年人的思维之间存在着质的差别。他们不能把自己和客观事物区别开来,把自己的属性投射到外物上,认为日、月、山、河都是有生命和意愿的。他们不能把自己的感受和别人的情况区别开来,如果觉得自己碗里的汤是热的,就认为别人碗里的汤也是热的。

儿童的成长过程就是“去中心化”的过程,逐渐认识到自我和外物的区别、自我和他人的区别。在人际交往中逐渐注意他人的感受和意愿。

由于家庭和社会教育的缺失、个人自我感悟的不足,有些成年人的思维方式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心理学上的自我中心主义与伦理学上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有着根本区别。

参见:《中国大网络全书》心理学卷“自我中心主义”词条,卢濬编写。

2、伦理学上的自我中心主义

自我中心主义是成年人在人际关系中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倾向。具体表现为:

①以己之心,度人之腹。既包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包括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

②己之所欲,强加于人。既包括好心办坏事的情况;也包括坏心干恶事的情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倡导的道德原则,具有合理性。“己之所欲,施加于人”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错误原则,具有危害性。

从中可以看出,自我中心主义并非都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但其中有些思维和行为方式属于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

总之,心理学上的自我中心主义在人生中往往能够自然消解;伦理学上的自我中心主义需要通过增强认识能力和提高道德水平才能努力克服。

㈣ “去中心化“这个概念到底什么意思

去中心化的意思是由节点来自由选择中心、自由决定中心。在去中心化系统中,任何人都是一个节点,任何人也都可以成为一个中心。任何中心都不是永久的,而是阶段性的,任何中心对节点都不具有强制性。

基本概述:

在一个分布有众多节点的系统中,每个节点都具有高度自治的特征。节点之间彼此可以自由连接,形成新的连接单元。任何一个节点都可能成为阶段性的中心,但不具备强制性的中心控制功能。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影响,会通过网络而形成非线性因果关系。这种开放式、扁平化、平等性的系统现象或结构,我们称之为去中心化。

随着主体对客体的相互作用的深入和认知机能的不断平衡、认知结构的不断完善,个体能从自我中心状态中解除出来,称之为去中心化。

举例说明:

1、中心化:几个老师在上面讲课,同学在下面听。(上课)

2、去中心化:每个人都可以讲话,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听或者讲。(英语角)

去中心化的作用

1、解决容错性问题。去中心化系统不太可能因为某一个局部的意外故障而停止工作,因为它依赖于许多独立工作的组件,它的容错能力更强。

2、抗攻击性。对去中心化系统进行攻击破坏的成本相比中心化系统更高。攻击中心会使整个系统瘫痪,而去中心化的系统,攻击任何一个节点都不会影响整个系统。

3、抗勾结性。去中心化系统的参与者们,很难相互勾结。每一个节点都是平行的,不存在上下级、主从的关系,都是平等的。而中心化的传统企业和政府的领导层,往往会为了自身的利益,以损害客户、员工和公众利益的方式,相互勾结。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去中心化

㈤ 去中心化是什么意思

去中心化(英语:decentralization)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形态和内容产生形态,是相对于“中心化”而言的新型网络内容生产过程。

去中心化,不是不要中心,而是由节点来自由选择中心、自由决定中心。简单地说,中心化的意思,是中心决定节点。节点必须依赖中心,节点离开了中心就无法生存。在去中心化系统中,任何人都是一个节点,任何人也都可以成为一个中心。任何中心都不是永久的,而是阶段性的,任何中心对节点都不具有强制性。

(5)自我中心主义与去中心化扩展阅读:

在一个分布有众多节点的系统中,每个节点都具有高度自治的特征。节点之间彼此可以自由连接,形成新的连接单元。任何一个节点都可能成为阶段性的中心,但不具备强制性的中心控制功能。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影响,会通过网络而形成非线性因果关系。这种开放式、扁平化、平等性的系统现象或结构,我们称之为去中心化。

随着主体对客体的相互作用的深入和认知机能的不断平衡、认知结构的不断完善,个体能从自我中心状态中解除出来,称之为去中心化。


㈥ 为什么说儿童思维发展过程是一个去自我中心化的过程

家长的第一堂情商课,宝宝对周围的认知是自学的能力,但是家长有计划的互动是这个时候最好的教育。
请用语言给宝宝描述,宝宝本身和环境其他人的,各种各样的情绪和情感
从简单的开始:开心,难过,害怕,平静,生气
然后再进一步的准确理解进阶的情绪:悲伤,恐惧,友好
最后到一些高阶的情感:尴尬,退缩,愤怒等
千万记得不要以为孩子天生就会懂得很多,宝宝不是从家庭教育就是从电视以及其他的社会教育中判断分析自学。
转移注意力是最好的干预方法
2-3岁的孩子道理认知体系还不完整,对于情绪无法控制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转移注意力。用其他更加有吸引力的事情把孩子从无聊吵闹的情绪中解救出来。
记住:千万别和孩子生气,和孩子讲道理,都是情商低的父母的表现
如何去"自我中心化"是这一个阶段宝宝主要的任务
(敲黑板,这是未来情商的源头)
让孩子知道"你"、"我"、"他"的区别,还有"你的","我的","他的"区别
这个可以从分享开始:
举个例子,家里来了一个漂亮的小姐姐,宝宝很开心,拿了一个比较小的苹果送给小姐姐
可能很多家长面对这种情况,马上就会去批评孩子做得不对,甚至是指责孩子自私。
自己的是非对错观念是生活了这几十年才积累起来的,怎么能够要求一个二三岁的孩子和自己拥有同样的是非观呢?
我们怎么做呢?
请问宝宝:如果有人送苹果给你,你希望收到大的还是小的?
他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大的!
对啊,你看,你希望收到大的。那你觉得小姐姐希望收到大的还是小的呢?
他想了想,回答道:大的吧!
那如果人家把小苹果送给你,你开心吗?
宝宝想了下:不开心!
那你觉得小姐姐收到你给他的小苹果会开心吗?
宝宝若有所思地摇了摇头:不开心!
那你是希望小姐姐开心呢还是不开心?
宝宝:我希望小姐姐开心!
那你觉得应该给老师大苹果还是小苹果呢?
宝宝:大苹果!
当我类似的事件冲突的时候,请家长尽可能全面地去描述站在不同立场、不同角度的人的想法、感受和期待,让宝宝从小就认知到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感受和期待。
这种"去自我中心化"的思维训练会是未来情商的基础

㈦ “去中心化”是什么意思

直译:去中心化就是不要中心,

引申义:随着主体对客体的相互作用的深入和认知机能的不断平衡、认知结构的不断完善,个体能从自我中心状态中解除出来,皮亚杰称之为去中心化。

节点之间彼此可... 这种开放式、扁平化、平等性的系统现象或结构,我们称之为去中心化。

㈧ 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区别是什么

1、效率不同:去中心化效率比中心化网络效率高,但反过来讲中心化网络安全性更高。整体来看中心化网络适合安全性高的应用。

2、特点不同:中心化网络就是每次两个客户端电脑通讯都要通过服务器。而去中心化网络就是初期需要经过服务器,后期通讯就不需要服务器了。

3、成本不同:区块链的集体维护的特点可以降低很多成本。中心化的网络涉及到很多系统的维护、保密、运营等等,而这些必定需要很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而这些对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来说是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所以可以节约很多成本。

(8)自我中心主义与去中心化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在区块链治理方面,最近一个比较有趣的趋势就是作为多用途决策机制的在线虚拟货币持有者投票的再度兴起。有时使用硬币持有人的投票来决定谁经营运行网络的超级节点(例如在EOS,NEO,Lisk和其他系统中的DPOS),有时对协议参数进行投票(例如以太坊燃料供给上限)有时还要进行批准(例如Tezos)协议升级的投票和直接应用。

在所有这些情况下,投票都是自动的,协议本身包含了更改验证器集合或更新自己的规则所需的所有逻辑,并自动响应投票结果。

㈨ 自我中心主义的形而上学

在形而上学的层面上,自我中心主义提出“我”为世界中心及起源。认为“我”所能感觉到的世界,就由“我”的存在而开始存在。因此自我中心主义在形上学中的观点基本上跟唯心主义一样,认为世界只是我们的感觉,物质存在以意识为基础。但分别在于,唯心主义注重的是真实和理念的分别,自我中心主义注重“我”。因为世界对于“我”来说只建基于“我”的感觉,因此世界的中心是“我”,世界亦可以被“我”改变,只要“我”改变自己的感觉。所以一切除了“我”的本性和潜意识外,都可以被“我”改变。
以自我中心主义为基础的定义论由此引伸发展开去。

热点内容
以太坊私链分叉 发布:2025-08-01 16:51:51 浏览:253
比特币13年矿难原因 发布:2025-08-01 16:28:42 浏览:939
香港交易比特币犯法 发布:2025-08-01 16:05:59 浏览:314
男孩投资比特币 发布:2025-08-01 15:22:58 浏览:310
数字货币为什么可以买涨买跌 发布:2025-08-01 15:00:11 浏览:602
比特币走势预测 发布:2025-08-01 14:56:58 浏览:985
物联网数字货币带来的好处 发布:2025-08-01 14:48:30 浏览:939
shib币最早上线 发布:2025-08-01 14:42:32 浏览:922
蚂蚁矿机挖比特币有多少个型号 发布:2025-08-01 14:40:02 浏览:717
以太坊挖矿显卡多少钱 发布:2025-08-01 14:35:07 浏览: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