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底板浮托力怎么算
① 浮托力怎么算
F=ρgV
F---浮力
ρ---液体密度
g---重力加速度
V---排水(液体)体积
② 进行挡土墙的地基承载力验算时,在什么条件下考虑基础浮托力
台阶式挡土墙,有车辆集中荷载,求主动土压力时怎么折算集中荷载呢?非常感谢。。。
③ 怎么算筏板基础的基础埋深呢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的直接确定法。它是根据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按照有关规范通过深度和宽度的修正得到承载力设计值,并采用原位试验(如标惯试验、压板试验等)与室内土工试验相结合的综合判断法来确定岩土的特性。按照补偿性基础分析地基承载力。例如:某栋地上28层、地下2层(底板埋深10m)的高层建筑,由于将原地面下10m厚的原土挖去建造地下室,则卸土土压力达180kpa,约相当于11层楼的荷载重量。如果地下水位为地面下2m。则水的浮托力为80kpa,约相当于5层楼的荷载重量,因此实际需要的地基承载力为14层楼的荷载。即当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250kpa时就能满足设计要求,如果筏基底板适当向外挑出,则有更大的可靠度。筏板基础上分布不均匀而引起筏板基础各部分的差异沉降较大时,可综合考虑采用以下处理。措施:将出露地质较差的土层挖出一部分,换填低强度等级的素混凝土形成素混凝土厚垫块,以改变和调整地基的不均匀变形.也可以采用“换填法”,垫层采用碎石、卵石等材料,经碾压或振密处理,提高基础的承载能力;调整上部结构荷载或柱网间距,减小基底压力差;调整筏板基础形状和面积,适当设置悬臂板,均衡和降低基底压力;加强底板的刚度和强度,在大跨度柱间设置加强板带或暗梁等。筏板基础抗浮锚杆的设置。不少设计人员担心地下水位对底板的浮托力而设置抗拔锚杆,在这里作如下分析和讨论。
④ 重力坝扬压力计算方法
扬压力
分别计算正常挡水位、其他挡水位作用下包括渗透压力和浮托力的扬压力。 按直线比例法计算坝基扬压力分布,进面求作用于底板上扬压力合力。
1、扬压力分布
扬压力 PU=ΥOhU=ΥO(Zi- )
浮托力 PU1=ΥOhU1=ΥO(Zi-△H)
渗透压力 PU2=ΥOhU2=ΥO(△H- )
式中:
△H—上游水头
Zi—计算点至上游水位高差。
Li—计算点渗经长度
Hu. hu1 hu2—分别为计算点扬压力,浮托力及渗透压力水头 扬压力合力
根据底板底为各点(i)扬压力位,作出其分布图,再根据分布图求扬压力合力,为便于计算合力作用点,一般可分块进行。
⑤ 重力坝扬压力计算方法
扬压力
分别计算正常挡水位、其他挡水位作用下包括渗透压力和浮托力的扬压力。
按直线比例法计算坝基扬压力分布,进面求作用于底板上扬压力合力。
1、扬压力分布
扬压力
PU=ΥOhU=ΥO(Zi-
)
浮托力
PU1=ΥOhU1=ΥO(Zi-△H)
渗透压力
PU2=ΥOhU2=ΥO(△H-
)
式中:
△H—上游水头
Zi—计算点至上游水位高差。
Li—计算点渗经长度
Hu.
hu1
hu2—分别为计算点扬压力,浮托力及渗透压力水头
扬压力合力
根据底板底为各点(i)扬压力位,作出其分布图,再根据分布图求扬压力合力,为便于计算合力作用点,一般可分块进行。
⑥ 地下水的浮托力怎么计算
F=水的密度*物体排水的体积*g
⑦ PKPM怎么考虑地下水对地下室浮托力的作用
在JCCAD中的桩筏有限元计算中勾选“抗浮设计”和“各工况考虑水浮力”,并输入水头标高后计算。在输出结果总可以看到水浮力的作用,如果抗浮不足会发现底板位移为负值。
⑧ 弧形闸门闭门力计算是否考虑浮托力
规范中计算闸门启闭力的闸门自重W,是指在水中的浮重。
⑨ 熊启钧灌区建筑物的水力计算中水闸底板扬压力的计算怎么算出来的7KN和13KN,求高手解释,感激不尽啊!
首先明白扬压力由浮托力和渗透压力组成,浮托力指水闸上下游水位在相同水位部分对水闸造成的浮力,可以理解为水闸是放在某一个水深的水中,当然会受到向上的浮力,在受力图上是矩形部分;渗透压力则是由于上下游水位差造成的,所以受力图是三角形部分。
有的时候计算扬压力是要乘扬压力系数的,你说的这本书我以前看过,在我同事那里,记不清怎么算的了,不过方法肯定只有一个···
我才去翻了,在那个算例中扬压力是当作条件给出来的,单纯靠他给的条件是无法计算出扬压力的,因为要计算渗透压力的话涉及到上游铺盖和闸底板一系列的渗透计算,水闸的稳定计算实际上是在渗透计算结果出来之后才能进行的。
⑩ 压力计算方法
垂直作用于流体或固体界面单位面积上的力。
界面可以是指流体内部任意划分的分离面,也可以是流体与固体之间的接触面。
任意流体元表面都受到来自外界的作用力,称表面力。
对于流体质点所受的表面力,可以用通过该点任意3个互相垂直表面(其外法线方向分别为x、y、z)上的应力表示。
σx、σy、σz为3个面上的法应力,由于流体不承受拉力,法应力必为负值,即指向内法线方向。
τxy、τyx、τyz、τzy、vzx、τxz为剪应力(如vxy为垂直y表面上沿x方向应力),即流体层之间的摩擦应力或粘性应力,取决于流动状态。若流体处于静止状态,或虽处于运动状态,但流体是理想的(即完全忽略其粘性),则所有剪应力都为零,流体质点仅承受各方向相等的法应力。对于运动的粘性流体,6个剪应力不会同时为零,3个法应力也不会都相等,通常定义质点压力为3个法应力平均值的负值,即p=-(1/3)(σx+σy+σz),同样是与方向无关的。
运动流体中质点实际承受的压力为静压。若流体速度为v,当流体等熵地减速至零时所能具有的压力称为总压。(1/2)ρvsup>2(ρ为密度)具有压强量纲,可视为流体具有的一种潜在的压力,称为动压。根据伯努利方程,不可压缩流体的总压等于静压与动压之和。
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为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顿/米2。标准条件【温度T=288.15开(K),空气密度ρ=1.225千克/立方米】下海平面高度大气压力为101325帕,称为标准大气压。工业上采用1千克力/厘米2为1个工程大气压,其值为98066.5帕。气象学中定义106达因/厘米2为1巴,1巴=105帕,接近1个标准大气压。流体的压力与温度、密度等参数有关。理想气体压力p=ρRT,式中R为气体常数,与气体种类有关,空气的R=287.0焦/(千克·开/摄氏度)【J/(kg·K/℃)】。液体压力随密度而增加。
在中学物理教科书中,将压力和压强作为两个不同的物理量来对待。但是在热力学、流体力学等专业和工程中,压力和压强是作为一个物理量来对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