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拉围棋引擎每手最强算力
1. 如何提高围棋的计算力(既可以在脑子里摆出棋形来)麻烦弈城5段以上的高手指教。
建议要提高计算力,就别下30秒读秒,毕竟30秒读秒的话一般很难提升计算深度。下快棋很容易养成棋感,但依赖棋感。很多棋型会因为经验而下出,下棋时用的时间不是用于计算而是用于回忆棋型。下棋的时候不要piapiapia地下下去,除非是读秒了,否则即使是走定时也尽量要让自己行棋节奏慢一点,每走一步都习惯性的在头脑里模拟下几步。有时候下棋的时候棋感会让你否定了一些看起来愚形、不合理的棋,然而通过计算可能那步棋可能是好棋。
然后是计算模拟时,最好在对方有多种应对方法的那一幕停几秒深刻记忆,否则过长的计算很容易让自己误算后,然后又要重算...
大概就这些吧,平时除了下棋也可以做做死活题提高计算力。嗯,还有不要用那个形势判断功能,自己算自己的目数。
望采纳,谢谢!
2. 围棋、国际象棋、中国象棋存在必定不败的下法吗,为什么
三种棋类是否存在不败下法不是完全靠统计学分出来的,而是由其不同的规则所决定的。不同规则指导不同的下棋原则,指导思想也是不相同的。在现代的围棋规则,没有不败下法的,因为不存在和棋,围棋唯一存在和棋的可能是循环劫,其实并不是和棋,因为要重下,不像中国象棋或者国际象棋和棋是允许存在的,不需要重下。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是存在不败下法的,先手只要指导思想是求和,而每一步都是最优解,是不会失败的,但为什么先手也会失败,是因为指导思想并不是求和,而是为了求胜,并且每一步并不是最优解才导致最后结果反而失败,从胜、负、和统计学结果也可以看出来是存在不败下法的。所以相对三种棋类来说,围棋规则是最合理的,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的规则明显有利于先手,这一点从先后手的胜率统计中可以证实,先手之利在其规则中并没有体现出来。为了从客观上证实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是否有最佳不败下法,现在是可以做到的,可以把一方AI设计为求和,另一方AI设计为求胜,让他们对下,看看是否会出现必然和棋的结果。
3. 请教围棋高手:怎样提高计算能力
前天就看到你提这个问题,因为楼上回答得不错,就没有答,大致都是一个道理,但我说的具体一点
你的问题,简单点讲,就是看棋时大脑的虚构演算能力不够!
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右脑的形象思维能力有些不够! 基本功不够!熟练程度不够!对棋的领悟不够!
解决的办法就是:强化这种思维能力!
具体讲:
1、从简单到复杂的死活题。在盘上摆,一个局摆到烂熟,最后一看形状就能看到后面的变数,自然而然的事,熟能生巧!
2、摆定式!一个定式反复在棋盘上摆到烂熟,就像星位点33,一看就知道后十几路变化
3、做手筋题,方法如上
要点如下:
不管死活、手筋或定式,一定要把各种变化分析的烂熟于心,培养棋感,一个局要做到一看就心中有数,从简单到复杂,从打谱到不打谱,从能看3、5步到能看10余步,心算能力就在不停加强。
还有一个好办法:就是对自己的对局中的一些胜算或误算的关键点,进行复盘和演练,尤其是被对方杀大龙、点杀,反复分析原因和正解,此时身在局外,会看得很清楚,而且因为被杀所以映像深刻,长棋就是在此时,能悟到很多棋理,下棋不复盘等于白下,复盘比下棋更重要!
如果你能通过以上方法逐渐看懂一些名局中的妙手,很多,你只要看懂一手,就长进很大,我是这样学的,所以说摆谱不可怕,专业棋手经常也要摆,但摆过之后,就要烂记于心。
讲的只是些基本的东西,但绝对是修棋正道!
因为本人热爱围棋,也看到你的好学精神,所以指点一二,希望我讲的你能试试,定受益匪浅!
4. 请问围棋计算力大约到什么程度才算初段
找一个初段PK一下就可以知道自己的水平了。^-^
其实能掌握二三十个常用定式,能很快解开实战中的常见死活,例如:大小猪嘴等,收官懂得一线扳粘有几目,二线扳粘有几目,征子有利无利能看清就绝对有初段实力了。
5. 围棋引擎MOGO的棋力到底是什么水平和其他对弈软件相比而言是最强的吗
MOGO的诞生
先从王一早说起吧。一早是北大数学00的学生,之后来Ecole Polytechnique学习应用数学硕士(Polytechnique是法国的清华)。看到他的名字,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鲁迅刻在书桌上的那个‘早’字。事实上,一早很聪明也很勤奋,做事认真一丝不苟。事实上,mogo中他编写的代码可读性最强。2006年4月,他在lri(法国信息技术研究室)作了毕业实习,和Sylvain Gelly(当时还是在读博士)一起工作。因为一早他从小热爱围棋(我的围棋就是他教的,哈哈),就开始尝试计算机围棋的编写。
在我看来,计算机围棋和象棋相比,主要难点在于没有一个好的评估函数(Evaluate function)。在国际象棋中,如果一方损失了大子,如后,或者子力没有及时展开,那么形势很可能就一边倒了。所以评估函数往往是各个子的加权平均,加上每个子可以攻击到位置,再加上一些修正项。有了评估函数,就大大简化了搜索。如果评估函数是100%精确的,只要进行一次max min的搜索找最大值就可以了。即使评估函数只是近似,也可以省去很多无用的搜索。但是在围棋中,据我所知,还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评估函数。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就提出用MC模拟来代替评估函数。但是问题又出现了,MC模拟的收敛速度是1/sqrt(N),走不能只模拟不搜索其他可能的棋步啊。这就是一个典型的Exploration vs Exploitation的问题。在Bandit问题中,UCT算法是相当不错的。当N(模拟次数)趋于无穷时,最好的分支和其他分支的模拟次数分别是N和LnN量级。MC和UCT的结合产生了MOGO的雏形。
在06年6月份,MOGO的雏形就完成了。一早邀请我们和MOGO对弈,来寻找bug。当时MOGO棋力很差,在9x9的棋盘上,连我这个只学了2个月围棋的菜鸟都下不过。(想想现在,我都已经没有和mogo下棋的勇气了)
MOGO的MC改进
在棋魂中,佐为,塔矢都在追求着神之一招。我不明白神之一招的确切含义,但是在电脑围棋这个领域里,大家确实是不断创新,不断改进,来挑战人对围棋的垄断。
Random MC部分
前面已经说过了,用MC模拟来代替评估函数,但是问题是好比两个高手下棋,下了一半,让两个不会下棋的门外汉来胡走一气,直至终局,来判断之前高手下棋的形势。这总是说不过去的。一早在这里做了一个关键的改进。
即使在高手下棋中,除了开局和突然投入对方阵地的棋,大家一般都是使用飞,长,断,连,尖,冲,立等围绕着自己已有棋子和对方的棋子做文章的棋,所以一早让MC模拟部分只能做这些固定的形。就好比是高手下棋之后让两个庸手下至终局,这样评判的效果比两人胡下,要好太多了。这个改进立竿见影,MOGO的棋力立刻可以和已有的电脑围棋程序一较高下了。
之后,就是对MC部分的微调了,可以想象,当MC部分越智能,他给出的终局结果越有意义,但是相应的运算时间就长,模拟次数就少了。为了找到这两者之间的平衡,光是我看到MC代码,就有45种,一早和sylvain以及之后的开发者,不停试验,不断改进。
UCT部分
事实上,在现在的MOGO程序中,已经不使用UCT算法了,而是代以很类似AMAF算法。之所以换算法,原因也很简单,使用AMAF算法的围棋程序对UCT的胜率超过50%。
基于MC的围棋程序相对于基于围棋知识的程序,最大的好处就是,随着电脑运算能力的提高,MC围棋的棋力也是水涨船高。大家都熟知的摩尔定律--CPU的性能每18个月提高一倍,价钱下降一半。我记得几年前,大家还热热闹闹的讨论摩尔定律是否能持续下去--因为随着IC尺度的缩小,散热,量子效应都成为难以逾越的瓶颈。但是现在看来,这个定律通过另一种方法持续下去了--多核技术。(插一句题外话,Playstation 3以他强大华丽的9核,令人乍舌的价格,不到4000人民币,出人意料的找到了除了游戏迷外新的粉丝--并行运算的实验室)
判断一个围棋程序优劣的最佳方法就是相互下棋看赢棋率,但是这很耗时间。所以大家选用了另一个紧密相关但可以实时监测的参数--每秒MC的次数作为一个优化的目标。在单CPU的优化有所突破之后,下一步自然是并行运算。事实上,MC是天然适合并行运算的。
在这一点上,mogo和其他基于蒙特卡洛算法的程序就显示出优于其它传统的基于定式的程序的优点了。如果只是向人类模仿,是永远赢不了的。
mogo运用了800cpu的cluster。今年在被让9子的情况下在19x19上战胜了八段韩国职业棋士MyungwanKim。当然,kim开始严重低估了mogo的棋力,开始下得很差。他输棋之后,当然大赞mogo,汗。
上个月,mogo在台湾向周俊勋挑战(在9x9上分先,持黑持白各一局,19x19被让7子)。在9x9的比赛中,周俊勋险胜,在19x19上,mogo下的很差(mogo的特点是如果能够领先,就能咬住,下出比较有质量的棋;但是一旦落后,就自暴自弃)。(也是上个月,在北京,mogo输给了many faces go,一个美国的围棋程序,原因据说是--位于荷兰的cluster遇上停电...)
MOGO最近又作了新的改进,现在单机版大概达到KGS上1k的水平。在kgs上MOGO的账号是mogobot1和mogobot3。
6. 强机里拉z和星阵围棋,哪一个更强
这个很难说,公开的信息是星阵有自己独特的算法,但训练度远远不够。而里拉一直在不断地自我训练中,并且加入了脸书权重磨合。并且根据当初比赛的情况,星限有可能有人工介入的行为,所以在双方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无法判定哪一个水平更高。
7. 围棋AI引擎MOGO,计算力还可以,很想了解其算法思想
没有算法思想,最主要还是棋谱录入。你说的MOGO里面录得棋谱多,而且变化也比较新(手谈5什么的变化还是很老的),这样它应对的变化就多。一个是局部变化、另一个是全局变化,围棋ai主要在这两方面做文章。但不管怎么改,围棋ai水平还是很弱的,首先一打劫它就蒙了,而且判断引征的问题也会有错误(很难解决)。围棋不像国际象棋或中国象棋,变化能数出来,存在最强的ai,围棋变化太多,还牵扯打劫等问题。不可能将所有变化录进去,很多地方还是能钻ai的空子的。
8. 下围棋怎么提高计算力 最多算多少
高手在下每一手棋时,对以后的变化都会经过仔细的计算。将不同的变化象幻灯片一样在脑海里反复的演示,并选择最好的下法,最后才是落子到棋盘上。
刚学棋的孩子下棋时往往落子的速度很快,他们所关心的只是输赢,眼中没有各种变化,机械的凭感觉落子。养成这种习惯对提高棋力肯定是有害无益的。
因此在初学阶段在下每一手棋时,养成思考的习惯很重要呢。考虑对方会如何走棋,而接下来自己又该如何下,这样的思考方式很重要。在脑海中分析以后各种变化的能力,就是计算能力。
在围棋中计算能力是一种基础能力,因此计算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棋力的必经之路。而做死活题、手筋题是培养计算能力的最好方法。可以说计算能力的训练必须贯穿于整个学棋的过程中。
对于初学者,死活与手筋题的解答也要注意一定的方法。首先要注意难度的选择,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自己的能力由简而难。其次答题时不要事先知道答案,只有在不知道答案的前提下,通过对各种变化扥充分分析,才能起到锻炼的作用。
再有就是不要怕答错,重要的是计算的过程。在反复的锻炼中总结各种经验,加强各种棋形要点的感觉。计算能力在锻炼的过程中会不知不觉的提高,正确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体验新版博客
9. 怎么提高围棋的快速计算力
楼主好,你提的这个问题是很多成年业余棋手普遍遇到的问题. 我来先说说形成这个问题的原因。 其 一,成年人和少年儿童比较起来,思维当然是慢的,遇到和孩子对局时就会明显感到,对手没怎么花时间就能应对你的招数,而你则要绞尽脑汁的想:( 其 二,大多数成人的围棋是自学的,没有老师,也就学的不系统,缺乏理论,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遇到棋盘上的难题,没有准确的“第一感”,想不出所谓“必然”之着手。 既然有了原因,那么就有了办法。 其 一,建议你玩玩对抗型的网络俄罗斯方块,或者连连看对战。练一练手、眼、脑的反映能力,主要是速度:) 其 二,多做死活题。须知,计算的快慢与经验的多少,有着严重的正相关关系。平时死活题、手筋题做的多,很多棋型要点了然于胸,许多手筋妙手信手拈来,算起来能不快吗? 不足及其他的,请各位大虾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