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算力简介 » 新媒体的去中心化

新媒体的去中心化

发布时间: 2021-04-16 16:47:04

A. 到底什么是新媒体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产生的一种新型媒介方式。

新媒体是对传统媒体的传承与更新,在互联网还没有广泛发展的时候,我们的生活中的媒体表现就只有报纸、电视之间媒介去实现,而如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诞生了新媒体这一新鲜事物,它把以往在电视、报纸上才能显示的事物通通都汇聚在了网络上,新媒体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与旧媒体有很大的区别。

目前已有的新媒体平台主要有: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网络行家号、UC头条号、微博等,其主要的内容产生者是用户,内容服务者也是用户,也就是所谓的UGC。

另外,新媒体相对于传统的旧媒体,其主要具有以下这三点的的优势:

  • 更高效:传统媒体的更新时间一般为24小时或者12小时,而新媒体的信息更新是以秒来进行计算的,一旦有什么紧急的信息出现,在各大新媒体平台即可传达出来。

  • 更轻便:新媒体的信息资源查看方式,只需要一部手机+互联网即可,无需其他的载体,操作使用起来更加的轻便。

  • 更自由:新媒体的内容分类有很多,用户可以随意对自己关注的信息进行查看、订阅,不感兴趣的可以直接跳过不看,相对传统媒体来说更加的自由,用户体验感好。

B. 新媒体的特征

由于新媒体的UGC成分相当重,因此它的内容发布显得没有规律。对于大多数传统媒体而言,内容出版是有时间设置的,所以电视台电台节目都被称为program,一种可以事先设定的程序。但新媒体不是。 第二个重要特征是碎片(fragmental)。有一种说法叫“微内容”。大抵意思差不多,并非整块的内容,而是一片一片的内容。但“微内容”的说法只是形容了量上的特性,没有涉及到“质”上。碎片,我个人认为,是更好地表达出新媒体特性的词组,因为看上去很多内容只是零碎地堆砌在一起,而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 碎片化的内容是由于去中心化造成的。新媒体对于传统媒体的所谓“颠覆”就是指这个。但事实上,去中心化这个态势是长久不了的。人类由于大脑接收信息的需要,会导致那些重新整合信息的中心化渠道出现。搜索引擎是极好的例子。 第三个特征是个人化/个性化(personalized)。blog是最显著的例子。一个提供博客架站程序的wordpress,由于开放其代码架构,使得网上有成千上万数不清的模板可供使用。于是,每一个blog都显得与众不同,如果blogger自身还有模板开发能力的话,还可以造就全世界只有他/她这一块的模板。 当然,不是所有的新媒体都有很强烈的个人化色彩(比如BBS),但的确有相当多的新媒体形式赋予了用户尽可能展示自己的工具。这种个人化的特征,直接拷问着“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条狗”的句式。换而言之,互联网,其重心开始由数据(信息)向人转变。 结合程乐华老师的说法,这种个人化直接带来了网络上的补充自我和补偿自我的出现。 偶发性和碎片化两个特征可以合力成为新媒体的第四个特点:连续的议程设置(continuousagenda-setting)。 媒体的议程设置效果是得到实证支持的,但媒体们很少对一个议程进行连续的设置:a电视台就b电台的内容进行跟踪,然后c报再跟进(在中国,这种情况不是没有,但很少见,比如:十七大报道算一个连续的议程设置)。但新媒体却不是,它们喜欢连续式的进行议程设置,我称之为“链式传播”。每一个节点的影响力都有限,但合起来的力量是巨大的。典型的例子就是blog的话题接龙游戏:怪癖。 如果这个新媒体还有很强的个人化特征的话,自我便代入了。媒体拟人化后,就使得这个媒体的可信度增高,议程设置力量会更具有穿透性。 最后一个特点,当然,不是最不重要的:互动性(interactive)。不过,这个特点已经被说滥了,我就懒得再大肆唠叨了。 唯一需要在这里指出的是:跨平台的互动。网络媒体天然具有互动的功能,但很多互动完成于媒体之内,比如在某篇文章下发表一个评论。但新媒体提供了跨平台互动的技术,比如blog的trackback和pingback功能。但截止到目前为止,至少在中国,跨平台的互动还没有成为大规模的态势。

C. 新媒体的特征有哪些

由于新媒体的UGC成分相当重,因此它的内容发布显得没有规律。对于大多数传统媒体而言,内容出版是有时间设置的,所以电视台电台节目都被称为program,一种可以事先设定的程序。但新媒体不是。 第二个重要特征是碎片(fragmental)。有一种说法叫“微内容”。大抵意思差不多,并非整块的内容,而是一片一片的内容。但“微内容”的说法只是形容了量上的特性,没有涉及到“质”上。碎片,我个人认为,是更好地表达出新媒体特性的词组,因为看上去很多内容只是零碎地堆砌在一起,而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 碎片化的内容是由于去中心化造成的。新媒体对于传统媒体的所谓“颠覆”就是指这个。但事实上,去中心化这个态势是长久不了的。人类由于大脑接收信息的需要,会导致那些重新整合信息的中心化渠道出现。搜索引擎是极好的例子。 第三个特征是个人化/个性化(personalized)。blog是最显著的例子。一个提供博客架站程序的wordpress,由于开放其代码架构,使得网上有成千上万数不清的模板可供使用。于是,每一个blog都显得与众不同,如果blogger自身还有模板开发能力的话,还可以造就全世界只有他/她这一块的模板。 当然,不是所有的新媒体都有很强烈的个人化色彩(比如BBS),但的确有相当多的新媒体形式赋予了用户尽可能展示自己的工具。这种个人化的特征,直接拷问着“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条狗”的句式。换而言之,互联网,其重心开始由数据(信息)向人转变。 结合程乐华老师的说法,这种个人化直接带来了网络上的补充自我和补偿自我的出现。 偶发性和碎片化两个特征可以合力成为新媒体的第四个特点:连续的议程设置(continuousagenda-setting)。 媒体的议程设置效果是得到实证支持的,但媒体们很少对一个议程进行连续的设置:a电视台就b电台的内容进行跟踪,然后c报再跟进(在中国,这种情况不是没有,但很少见,比如:十七大报道算一个连续的议程设置)。但新媒体却不是,它们喜欢连续式的进行议程设置,我称之为“链式传播”。每一个节点的影响力都有限,但合起来的力量是巨大的。典型的例子就是blog的话题接龙游戏:怪癖。 如果这个新媒体还有很强的个人化特征的话,自我便代入了。媒体拟人化后,就使得这个媒体的可信度增高,议程设置力量会更具有穿透性。 最后一个特点,当然,不是最不重要的:互动性(interactive)。不过,这个特点已经被说滥了,我就懒得再大肆唠叨了。 唯一需要在这里指出的是:跨平台的互动。网络媒体天然具有互动的功能,但很多互动完成于媒体之内,比如在某篇文章下发表一个评论。但新媒体提供了跨平台互动的技术,比如blog的trackback和pingback功能。但截止到目前为止,至少在中国,跨平台的互动还没有成为大规模的态势。

D. 新媒体时代电影产业发展呈现出哪些新趋势

新媒体(New media)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P.Goldmark)率先提出的。

新媒体时代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
媒介特征
(1)海量信息承载特征
(2)碎片化信息传播特征
(3)虚拟化信息传播环境特征
( 4 ) 及时性信息传播特征
中国现状
互联网和移动增值作为新媒体最重要的两个领域,在2007年得到了快速发展。2007年互联网市场规模超过400亿元,并保持超过40%的年均增长速度,各细分市场如网络游戏、B2B、网络教育、搜索引擎是目前盈利的主流,占59%的市场比例。
2007年移动增值市场规模达到733亿元,同比增长23%。2006年移动互联网规模不到70亿元,2007年达到111亿元,同比增长超过70%,市场格局也发生变化,腾讯、三讯门户和空中网占领先地位。
此外,在发展迅速的新媒体市场中,还有一类户外电子屏广告市场,2007年这块市场规模达到41.8亿元,同比增长91%。
2007年,新媒体产业快速发展,广阔的市场与日渐凸显的影响力,吸引资本大规模流入,营销价值加强,国际化竞争加剧,整体产业向纵深挺进。
2008北京奥运会,新媒体首次作为奥运会独立传播机构与传统媒体一起被列入奥运会的传播体系。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被正式纳入赛事转播渠道,充分表明新媒体作为一种新传播渠道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奥运的巨大商机推动新媒体布局和发展,新媒体版权保护受到重视。 [1]

E. 新媒体与互联网是一个概念吗

不是。互联网现在更多的只是一个载体,新媒体就是在互联网之上存在的媒体。
区别于以前的报纸、杂志、电视等等旧媒体,因此叫新媒体,本质还是媒体。
新媒体利用网络,在网页、手机app、公众号、网络电视等等进行传播,也可以叫做数字化媒体。

F. 你认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传播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
就单纯的拿两者的传播方式来看,传统媒体是同心圆的方式重叠,而新媒体则是去中心化,直至病毒化交叉的传播。
‍‍

G. 网络与新媒体是去中心化还是再中心化

网络属于新媒体。确定的。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传统媒体是指
纸媒,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所以网络当然是新媒体了。

H. 新媒体有哪些

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大众媒介,现在还没有具体定义,最常见的新媒体有手机、网络、移动电视、触屏媒体、数字电影、3D电影、数字杂志、数字广播等等。在许多定义中,我比较认同的是美国《连线》杂志的描述:“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I. 什么是新媒体

新媒体,重点在于“新”,同时,这也是一个时代,人人都可以是生产者,人人也都是传播者。
先说传统媒体,一般来说以报纸、杂志、电视、电台为代表。这个时代,一般生产内容的都是编辑、作家、记者等等专业人士,我们普通大众只能是被动接受他们给我们的信息,很难产生双向的互动,话语权基本上都被牢牢地把控在他们手里。
到了新媒体时代,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去中心化”,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内容的传播者。我们可以借助微博、朋友圈、知乎、豆瓣等传递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如果你觉得好,还可以给作者点赞或者评论,顺便转发分享给其他人。作者和读者之间的界限开始模糊。
自媒体,其实就是一种“去中心化”的传播形式。

J. 新媒体到底是什么

我们在理解什么是新媒体的时候,一般要从时间,技术,社会这三个角度来“新媒体”:

  • 时间:时间上更近的可以被称为较「新」的媒体。网络相对于电视是新媒体,电视相对于报纸是新媒体;

  • 技术:价格更低廉,传播更广泛,应用更普遍的革新技术的媒体都可以被认为是新媒体;

  • 社会:新媒体之所以新,最重要的是社会作用的革新。也就是你们可能会常常听说的「去中心化」。人人都可以是生产者,人人也都是传播者。

热点内容
币圈交易量越大越涨吗 发布:2025-07-05 09:41:19 浏览:665
为什么usdt掉价 发布:2025-07-05 09:30:10 浏览:81
币圈投资学习方法 发布:2025-07-05 09:23:50 浏览:223
ht的币怎么转到usdt 发布:2025-07-05 09:23:44 浏览:333
区块链节点不会满吗 发布:2025-07-05 09:23:05 浏览:495
我的世界刷矿机怎么用 发布:2025-07-05 09:13:10 浏览:643
流量币llt和比特币 发布:2025-07-05 09:01:32 浏览:674
btc原来多少钱 发布:2025-07-05 08:54:45 浏览:520
2016年eth多少钱 发布:2025-07-05 08:51:48 浏览:654
去青岛世界贸易中心 发布:2025-07-05 08:31:00 浏览: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