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带传动怎么算有效圆周力
❶ v带传动力的计算
大轮用多大的扭矩才会转,这不取决于带轮与皮带的摩擦力,而取决于你带的负载有多大。
摩擦力只是用来保证带轮和皮带之间不打滑,能够实现正确传动而已。
你的图上就只有3个尺寸,a,b,c。
你没有明白我的意思,V带传动决定能不能转动的因素在于负载,负载就是后续机构需要多大的力,在于后续而不是在于轮本身。
做带传动设计,首先要知道的一个参数就是要传递的功率是多大,传动比是多少,电机转速是多少,工况系数是多大。你这就三个尺寸,没法计算!
❷ 带传动所能传递的最大有效圆周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带传动的最小初拉力、临界摩擦力、摩擦系数、包角有关系。在最小初拉力(F_0)_min的作用下,带和带轮间能够产生的最大总摩擦力是带传动即将打滑的摩擦力,称为临界摩擦力F_fc或临界有效拉力F_ec。根据理论推导,两者之间的关系为
F_ec=F_fc=2(F_0)_min (1-1/e^fa )/(1+1/e^fa )
式中:f——摩擦系数(当带的工作表面不是平面时,应使用当量摩擦系数f_v);
a——带在带轮上的包角,α=min(a_1,α_2),rad。
a_1≈180^°-(d_d2-d_d1)57.5^°/a
a_2≈180^°+(d_d2-d_d1)57.5^°/a
d_d1和d_d2分别为小带轮和大带轮基准直径。对于V带来说,基准直径就是带轮槽宽尺寸等于带的节宽b_p处的直径。
由上式可见,最小初拉力直接决定着临界摩擦力的大小。同时注意到,增加摩擦系数(或当量摩擦系数)和带轮的包角,有利于增大临界摩擦力,从而可以相应地降低最小初拉力(F_0)_min 的值。
(2)V带传动怎么算有效圆周力扩展阅读:
摩擦型带传动工作时,由于带轮两边的拉力差及其相应的变形差形成弹性滑动,导致带与从动轮的速度损失。弹性滑动率通常在1%~2%之间。严重滑动,特别是过载打滑,会使带的运动处于不稳定状态,效率急剧降低,磨损加剧,严重影响带的寿命。滑动损失随紧、松边拉力差的增大而增大,随带体弹性模量的增大而减小。
平型带传动工作时,带套在平滑的轮面上,借带与轮面间的摩擦进行传动。传动型式有开口传动、交叉传动和半交叉传动等,分别适应主动轴与从动轴不同相对位置和不同旋转方向的需要。平型带传动结构简单,但容易打滑,通常用于传动比为3左右的传动。
平型带有胶带、编织带、强力锦纶带和高速环形带等。胶带是平型带中用得最多的一种。它强度较高,传递功率范围广。编织带挠性好,但易松弛。
强力锦纶带强度高,且不易松弛。平型带的截面尺寸都有标准规格,可选取任意长度,用胶合、缝合或金属接头联接成环形。高速环形带薄而软、挠性好、耐磨性好,且能制成无端环形,传动平稳,专用于高速传动。
❸ 如何确定v带传动压轴力的大小和方向
如何确定v带传动压轴力的大小和方向
为了设计带轮轴和轴承,必须求出V带传动作用在轴上的压力Q(径向力,简称压轴l计算压轴力Q的常见公式各种关于带传动技术的文献中计算压轴力Q的常见公式如下¨∞: 口:2z,砌号 Ⅳ 口:z石■万i瓦石丽 Ⅳ式中:(2)Q:z石_二瓦百雨丁j瓦=万瓦了磊忑Ⅳ (3)F。一掣c筝},+Ⅳ耻导糍 F。=口口。Z V带的根数,F。——单根V带的合宜初拉力,N,F,、F:——带的紧边、松边拉力,N 0F。——带的离心拉力,N:al //。、带轮包角,在式(1)、式(3)中以度表示,在式(5)中以弧度表示I(4)(5)(6)·30·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总第9期 2Y——紧边与松边的夹角,以度表示,2Y—180。一a。,见图; P——V带传动的名义功率,Kw; K.——工况系数; q一一V带每米带长的质量,kg/m; u——带速,m/s; K。——包角系数; f。——带传动的当量摩擦系数,通常f
❹ 如何计算带轮所受的圆周力,径向力和轴向力
1、皮带轮的圆周力计算
先用皮带轮转速与皮带轮直径换算比,速度比=输出转速:输入转速=负载皮带轮节圆直径:电机皮带轮节圆直径。圆周力和基准力是一样的,直径-2h=节圆直径,h是基准线上槽深,不同型号的V带h是不一样的,Y Z A B C D E,基准线上圆周力分别为h=1.6 2 2.75 3.5 4.8 8.1 9.6。
2、皮带轮的径向力计算:
径向力就是皮带轮节线位置理论力,一般用PD表示,外圆一般用OD表示。不同的槽型节圆与外圆的换算公式不一样,一般比较容易测量到皮带轮的外圆,在根据公式计算出节圆。SPZ:OD=PD+4;SPA:OD=PD+5.5;SPB:OD=PD+7;SPC:OD=PD+9.6。
3、皮带轮的轴向力
设电机皮带轮(主动轮)直径、转速为d1、n1,从动轮直径、转速d2、n2,由机械传动原理可以得出皮带轮转速计算公式:d2/d1=n1/n2=i;即d2=d1*(n1/n2)。皮带轮A或SPA的带轮最小外径尺寸为80mm,SPZ带,小轮不小于63mm。
(4)V带传动怎么算有效圆周力扩展阅读:
不同型号的皮带轮的槽角在不同直径范围下的推荐皮带轮槽角度数
1、O型皮带轮在带轮直径范围在50mm~71mm时为34度;在71mm~90mm时为36度, >90mm时为38度;
2、 A型皮带轮在带轮直径范围在71mm~100mm时为34度,100mm~125mm时为36度;>125mm时为38度; B型皮带轮在带轮直径范围在 125mm~160mm时为34度;160mm~200mm时为36度,>200mm时为38度;
3、 C型皮带轮在带轮直径范围在200mm~250mm时为34度,250mm~315mm时为36度,>315mm时为38度;
4、D型皮带轮在带轮直径范围在 355mm~450mm时为36度,>450mm时为38度;E型 500mm~630mm时为36度,>630mm时为38度。
❺ 带传动的有效载荷如何计算
小带轮直径越小,则传动结构越紧凑。但是,直径太小,带在轮上弯曲加剧,降低带的寿命。
包角越小,带的弯曲加剧,且容易打滑,降低带的寿命。
中心距过大,容易发颤;过小,单位时间带的弯曲过频、小轮包角变小。
带速过高,离心力加大,摩擦力减小,容易打滑;带速过小,传递功率一定时,所需大的拉力加大,也容易打滑。
❻ 什么是有效圆周力
由于传动带是张紧在两个带轮上,带中存在着初拉力F0。在静止状态时,带上下两边的拉力相等,都等于F0,。当工作时,在传动带与带轮接触面上的摩擦力作用下,主动轮带动从动轮转动。这时,带两边的拉力相应地发生变化:进入主动轮一边的带被拉紧,称为紧边,拉力由F0增大到F1;离开主动轮一边的带被放松,称为松边,拉力由F0减小到F2,传送带主、从动边的拉力差(F1-F2)称为有效拉力。有效拉力就是传动带所传递的有效圆周力Fe。它等于带轮作用在带上的总摩擦力Ff,即:F1-F2=Fe=Ff ----------(3-4)
圆周力---在平面上,作用点在圆周上,作用线与圆相切的线性力。 圆心称作矩心,作用点到圆心的距离称作力臂,力臂与力的积称作力矩,通常规定逆时针方向为正。
圆周力与摩擦力的关系---圆周力是我们日常接触最多的一种作用方式。当两物体相互作用时,由圆周力引 起转动的圆形体在摩擦力的作用会产生滚动。这种由圆周力引 起滚动时,在接触 点(瞬心)圆周力作用线方向与滚动方向相反。因此,摩擦力方向与滚动方向相 同。
❼ 带传动的有效圆周力F与传递功率P、转矩T、带速v、带轮直径d之间有什么关系
P=W/t=Fs/t=FVt/t=FV 当然F指有效圆周力。(1)
T=9550*P/n (2)
由(1)(2)联列得
T=9550*FV/n (3)
在带传动中 n的单位是r/min 换成带速V m/s 注意带轮d要换成m
v=n*πd/60 (4)
由(3)(4)联列得
T=573000*FV/nπd
我是这样想的,希望能给你帮助。
❽ 带传动的工作拉力就是有效圆周力吗
由于传动带是张紧在两个带轮上,带中存在着初拉力F0。在静止状态时,带上下两边的拉力相等,都等于F0,。当工作时,在传动带与带轮接触面上的摩擦力作用下,主动轮带动从动轮转动。这时,带两边的拉力相应地发生变化:进入主动轮一边的带被拉紧,称为紧边,拉力由F0增大到F1;离开主动轮一边的带被放松,称为松边,拉力由F0减小到F2,传送带主、从动边的拉力差(F1-F2)称为有效拉力。有效拉力就是传动带所传递的有效圆周力Fe。它等于带轮作用在带上的总摩擦力Ff,即:F1-F2=Fe=Ff ----------(3-4)
圆周力---在平面上,作用点在圆周上,作用线与圆相切的线性力。 圆心称作矩心,作用点到圆心的距离称作力臂,力臂与力的积称作力矩,通常规定逆时针方向为正。
圆周力与摩擦力的关系---圆周力是我们日常接触最多的一种作用方式。当两物体相互作用时,由圆周力引 起转动的圆形体在摩擦力的作用会产生滚动。这种由圆周力引 起滚动时,在接触 点(瞬心)圆周力作用线方向与滚动方向相反。因此,摩擦力方向与滚动方向相同。
❾ 带传动中影响单根v带传递的最大有效圆周力的因素有哪些
首先,我们要知道,带传动是一种挠性传动,它是利用带轮和传动带之间的摩擦力或啮合作用,将运动传递下去的一种传动。
现在,我们来说说带传动的最小初拉力、临界摩擦力、摩擦系数、包角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最小初拉力(F_0)_min的作用下,带和带轮间能够产生的最大总摩擦力是带传动即将打滑的摩擦力,称为临界摩擦力F_fc或临界有效拉力F_ec。根据理论推导,两者之间的关系为
F_ec=F_fc=2(F_0)_min (1-1/e^fa )/(1+1/e^fa )
式中:f——摩擦系数(当带的工作表面不是平面时,应使用当量摩擦系数f_v);
a——带在带轮上的包角,α=min(a_1,α_2),rad。
a_1≈180^°-(d_d2-d_d1)57.5^°/a
a_2≈180^°+(d_d2-d_d1)57.5^°/a
d_d1和d_d2分别为小带轮和大带轮基准直径。对于V带来说,基准直径就是带轮槽宽尺寸等于带的节宽b_p处的直径。
由上式可见,最小初拉力直接决定着临界摩擦力的大小。同时注意到,增加摩擦系数(或当量摩擦系数)和带轮的包角,有利于增大临界摩擦力,从而可以相应地降低最小初拉力(F_0)_min 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