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分布式记账故事分析
⑴ 如何实现去中心化与分布式账单
实现去中心化
在比特币白皮书《比特币:一个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中,中本聪详细地解释了他是如何设计这个系统的。在其中,他确立了此后所有区块链系统的主要设计原则。
(1)一个真正的点对点电子现金应该允许从发起方直接在线支付给对方,而不需要通过第三方的金融机构。
(2)现有的数字签名技术虽然提供了部分解决方案,但如果还需要经过一个可信的第三方机构来防止(电子现金的)“双重支付”,那就丧失了(电子现金带来的)主要好处。
(3)针对电子现金会出现的“双重支付”问题,我们用点对点的网络技术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
(4)该网络给交易记录打上时间戳(timestamp),对交易记录进行哈希散列处理后,将之并入一个不断增长的链条中,这个链条由哈希散列过的工作量证明(hash-based proof-of-work)组成,如果不重做工作量证明,以此形成的记录无法被改变。
(5)最长的链条不仅仅是作为被观察到的事件序列的证明,并且证明它是由最大的CPU处理能力池产生的。只要掌控多数CPU处理能力的计算机节点不(与攻击者)联合起来攻击网络本身,它们将生成最长的链条,把攻击者甩在后面。
这个网络本身仅需要最简单的结构。信息尽最大努力在全网广播即可。节点可以随时离开和重新加入网络,只需(在重新加入时)将最长的工作量证明链条作为在该节点离线期间发生的交易的证明即可。
⑵ 比特币的去中心化记账法是如何实现的
中本聪是第一位发现比特币的人,比特币不是由哪个机构发行的,而且总量只有2100万块。比特币的交易需要6个人同意!
⑶ 区块链技术的全民分布式记账有什么好处
对于好处的话金窝窝觉得最大的好处就是获得了极大的安全性。首先设有一本中央大账本了,所以无法摧毁。每个节点都仅仅是系统的一部分,每个节点权利相等,都有着一模一样的账本。摧毁部分节点对系统一点都没有影响。其次,无法作弊,因为除非你能控制系统内大多数人的电脑都进行修改,否则系统会参照多数人的意见来决定什么才是真实结果,结果会发现修改自己的账本完全没有意义(因为别人不承认)。其次,由于没有中心化的中介机构存在,让所有的东西都通过预先设定的程序自动运行,不仅能够大大降低成本,也能提高效率。而由于每个人都有相同的账本,能确保账本记录过程是公开透明的。
⑷ 如何用简单地例子来解释区块链
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的共享账本和数据库,具有去中心化、分布式存储、加密算法、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特点。
以掌管部门经费为例,传统方式是部门里面指派一个人对部门经费进行记账和管理,这个人完全可以直接在剩余金额或者在每一笔的使用金额上做手脚,利用职权之便从中牟利,这就是传统的中心化管理。
而在区块链的管理模式里,部门里的每个人都有一个经费使用记账本,由相关人员新增使用记录,其他人员核对无误后同步到各自的记账本中。每一笔都会记录经费的使用时间、使用人员、使用金额和使用内容,并生成对应的序列编号以作标记,每一笔的序列编号都会和下一笔的经费使用情况存储在一起,每笔记账都会进行加密处理,以此类推。同时,部门里每个人的账本都对外界所有人可见,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账本查询每一笔经费使用情况。
在区块链的管理模式中,多人同步记账就是“去中心化管理”。
部门里每个人核对无误后存储,叫“共识机制”。
每个人对每笔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叫“分布式存储”。
每笔经费详细使用情况生成的序列编号,叫“Hash值”。
把序列编号和下一笔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存储,叫“全证据链”。
每个人的账本对外界所有人可见,叫“公开透明”。
对每一笔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查询,叫“溯源”。
如果有人要对某笔经费进行篡改,该笔经费的序列编号则会随之被改变,而这个人就需要对该账本上后续所有的账本记录,和所有人的账本记录作篡改。但是这个能实现的前提是,他能破解所有人每笔记账的加密处理,而且,一旦对账,系统发现有账本和大家的不一样,区块链就会自动将“错误”的账本更正。这就能充分保障区块链电子数据的原始性和不可篡改性。
⑸ 去中心化都有哪些特点及内容
“去中心化”是一种现象或结构,其只能出现在拥有众多用户或众多节点的系统中,每个用户都可连接并影响其他节点。通俗地讲,就是每个人都是中心,每个人都可以连接并影响其他节点,这种扁平化、开源化、平等化的现象或结构,称之为“去中心化”。
同时“去中心化”是区块链的典型特征之一,其使用分布式储存与算力,整个网络节点的权利与义务相同,系统中数据本质为全网节点共同维护,从而区块链不再依靠于中央处理节点,实现数据的分布式存储、记录与更新。而每个区块链都遵循统一规则,该规则基于密码算法而不是信用证书,且数据更新过程都需用户批准,由此奠定区块链不需要中介与信任机构背书。
去中心化的特点:
去中心化首先体现在多样化上,在网络世界不再是有几个门户网站说了算,各种各样的网站开始有了自己的声音,表达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爱好,这些网站分布在网络世界的各个角落里张扬着个性。
去中心化其次体现在人的中心化上,去内容中心化成为趋势,人成为决定网站生存的关键力量。以缺乏互动的个别人建站变成了以圈子的形式来聚合人才贡献自己的智慧,这是一个巨大的变革。即用户为本,人性化。
去中心化的内容:
去中心化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化关系形态和内容产生形态,是相对于“中心化”而言的新型网络内容生产过程。
相对于早期的互联网(Web1.0)时代,今天的网络(Web2.0)内容不再是由专业网站或特定人群所产生,而是由全体网民共同参与、权级平等的共同创造的结果。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创造原创的内容,共同生产信息。
随着网络服务形态的多元化,去中心化网络模型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成为可能。Web2.0兴起后,Wikipedia、Flickr、Blogger等网络服务商所提供的服务都是去中心化的,任何参与者,均可提交内容,网民共同进行内容协同创作或贡献。
之后随着更多简单易用的去中心化网络服务的出现,Web2.0的特点越发明显,例如Twitter、Facebook等更加适合普通网民的服务的诞生,使得为互联网生产或贡献内容更加简便、更加多元化,从而提升了网民参与贡献的积极性、降低了生产内容的门槛。最终使得每一个网民均成为了一个微小且独立的信息提供商,使得互联网更加扁平、内容生产更加多元化。
⑹ 去中心化记账是什么资产特点
去中心化记账让区块链资产公开透明且无法作弊~
区块链资产的第三大特点是记账去中心化。
你给别人的转账,不会因为记账机构要放假,所以延迟几天到账;不会因为记账机构要盈利,所以要付很高手续费;更不会因为记账机构作弊,而受到损失。
因为它的记账是全网共同进行的。你给别人转账记录的账本,不会因为你这里或者对方那里的账本数据丢失,而无法统一,因为这个账本是全网共同维护,每个全节点都有备份。
⑺ 分布式记账是不是意味着每个节点都要记
去中心化,分布式记账是不是意味着每个节点都要记录全部的交易数据?
如题,所有的交易记录都由每个节点来存储
那么每个节点都是一个完整的数据库吗?
随着时间的增长,这个数据库越来越大,而且节点这么多,感觉是在浪费资源啊?
原来是的,后来改进了区块的数据结构(比特币采用梅克尔树),不需要每个节点都必须存储全部数据。
并不是每个节点都要储存一个完整的数据库。分布式记账从意义上来说是每个节点都要储存的。但是实际中只要大多数节点记录下了这个数据,就承认这个数据是真实的。
同时所说的浪费资源,这只是去中心化的一个特性,在保证数据可信的情况下,去中心化目前来说并未解决好这一问题。也就是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每项技术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缺点,就看是侧重点在于你应用的取舍了。
⑻ 区块链资产特点的去中心化记账是什么意思
去中心化记账让区块链资产公开透明且无法作弊~
区块链资产的第三大特点是记账去中心化。
你给别人的转账,不会因为记账机构要放假,所以延迟几天到账;不会因为记账机构要盈利,所以要付很高手续费;更不会因为记账机构作弊,而受到损失。
因为它的记账是全网共同进行的。你给别人转账记录的账本,不会因为你这里或者对方那里的账本数据丢失,而无法统一,因为这个账本是全网共同维护,每个全节点都有备份。如果你转账0.5个币给火币牛牛,你们俩一起看全网的记录数据就好:有没有到账、几个确认了等等,十分透明公正。
⑼ 区块链的分布式记账是什么意思
这个问题问的好,我举个例子吧,比如我在银行存了100元,这个存钱的数据只记录在银行的数据库,别人无法获取,即“中心式记账”。而区块链是是分布式记账,是一种新的信息记录技术,而且是“加密的”“分布式的”,数据不存在一个中心了,而是在全网的计算机上都存一次。比如我向你转了100元,我会向全网所有的计算机都喊一嗓子,大家一起记一下账,即“分布式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