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类似去中心化
1. 微博营销的发展趋势如何
微推推!!微博推广赚佣金哦!!呵呵!
指以微博客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以微博客为媒介的微推推,是去中心化的裂变式多级传播模式,传播碎片化信息,借以实现自我表达、交往需求与社会认知。
微推推的核心特征就是“微”,即传播的内容是“微内容”(一句话、一个表情符号、一张图片等等);传播体验是“微动作(通过简单的按键操作、鼠标点击就能完成选择评价、投票功能);传播渠道是“微介质”(手机等介质);传播的对象是“微受众”(小众、对象性传播)。作为的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微推推集合了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的特点,在互联网平等、去中心化和反权威精神的基础上,融入了个人性、即时性、互动性,将微博打造成为了信息交流的平台。
微推推比威客更容易赚钱一些。http://www.weituitui.com/t246456
2. 你怎么看待头条问答这个平台
最近,几个明星产品的升级很有意思:今日头条问答上线了,对标知乎,还推出了图集、视频等功能;知乎在去年也发布了“读读日报”;微博不限字数了,140字这个最重要的标签竟然被干掉了。这些应用所做的事情越来越一致:都在成为UGC(用户生产内容)的多元化内容平台。今日头条不再只是资讯客户端,知乎不再只是问答平台,微博不再是140字短消息公共发布平台。综观国内UGC平台,除了上述选手之外,还有一直深耕UGC内容的网络贴吧、微信公众平台,以及豌豆荚去年推出的“一览”、网易正在低调发力的网易热。
为什么大家都做成了内容消费平台?
一年前,人们很难将贴吧、微博、今日头条这些平台联系在一起。现在它们却越来越相似:都是基于UGC模式的平台,支持图文、视频、投票、点赞等多种形式的内容和互动形式,所涵盖内容性质也是越来越全面,不再专注于某一类内容:今日头条不甘于只做资讯,做了问答、支持发布图集、视频,越来越多兴趣类内容如星座、美女;微博取消140字限制不再专注于轻量级内容,意味着其与微信公众平台更像了,都支持长图文,都是基于follow关系的内容流,内容变现都是靠广告和打赏。
一个显著趋势是所有UGC平台都在将内容变得更长、更深、更全了,内容平台变得越来越重。微博不再专注于轻量级内容发布,今日头条开始“去新闻客户端化”不再只攻资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我想答案有这几点:
1、争夺用户注意力
内容消费平台本质是注意力经济,通过不断创造新内容来供用户消费进而吸引其注意力。但注意力是独占式的,用户刷微博不可能同时看朋友圈。必须让尽可能多的用户、将尽可能多的注意力花在自己身上。增加内容广度和深度、丰富内容形态、支持短中长内容,成为各个平台的尝试,简单地说就是内容平台都要做成“大杂烩”,包罗万象,每个人来这个平台都能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并不断消费,平台就实现了沉淀和黏住用户的目的。天涯社区、网络贴吧、微信公众平台一直就是这样的“大杂烩”,微博、今日头条、知乎们正在跟进。
2、降低内容生产门槛
微博在宣布要取消140字时,其CEO王高飞发微博表示这是为了“降低门槛”,就有人问,要求每个用户撰写内容更多不是增高门槛了吗?实则不然,微博取消字数本质是提升了内容兼容性:长短两相宜,喜欢发长内容的进来了,所有用户都不再需要绞尽脑汁去删减内容以顺利通过微博前端140字的过机检查了。
事实上,所有大杂烩形式的内容平台都是内容生产成本最低的,因为包容性更强,其中表现最突出的就是网络贴吧:从氛围和产品设计上引导每个用户便捷地创造内容,用户不但可以在贴吧1900多万个主题吧中找到适合发布相关内容的主题吧,实际上,在贴吧“李毅吧”等主要大吧中,早已不再是单一议题,内容已经是“大杂烩”。对于UGC平台而言,用户是最大的生产力,必须降低门槛才能鼓励更多用户来创造内容,这也是成为“大杂烩”的必要条件。反观一些门槛高的内容平台,很容易走向“PGC”模式,例如点点网、网易LOFTER为代表的轻博客,最后都曲高和寡了。
3、迎合用户内容消费习惯
站在用户角度,人们愿意在不同平台之间切换去看新闻、去看八卦、去看星座、去看视频吗?愿意,但是会越来越不愿意。如果有一个平台可以恰到好处地满足尽可能多样化的内容消费需求,为什么要切换呢?切换是一件有时间成本的事情,而用户是懒惰的。微信公众平台快速崛起,正是因为其拥有海量的内容。网络贴吧流量可观,用户规模庞大,同样是因为谁来这里都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参与其中。所以微博、头条、知乎走向大杂烩,是必然。
与“大杂烩”内容消费平台相反的是“专而精”的平台,从内容形态上看有专注于视频的优酷土豆,专注于图片的Instagram;从内容性质上看有专注于新闻的搜狐等客户端,专注于文艺类内容的豆瓣一刻,以及类似于健康日报这样的垂直类内容平台。但从用户体量来看,综合类内容平台已占上风,并且越来越多的平台开始努力让自己成为大杂烩,例如今日头条、微博等等,未来很可能会形成“二八效应”:80%的用户注意力将被20%的“大杂烩”内容平台瓜分。
内容平台不会有寡头,但第一阵营已现
内容平台尽管都在成为大杂烩,但各自还是有很大区隔度,可谓各有所长,从用户体量来看,用户数达到亿级别的三大综合性内容平台已形成第一阵营:
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公众平台最大标签实际上是“推送”,这可从张小龙饭否语录窥见一二,张小龙认为微博之后的形态一定是“推送”,微信公众平台横空出世。与微博不同,微博是“pull”式内容消费,就是一般是用户想要主动去刷微博了就去刷,而微信是“push”式,就是公众账号运营者会在某个时间将内容以“消息”的形式发给读者——后来微博跟进了,粉丝头条和图文私信。所以率先做“推送”内容,是微信公众平台的先发优势,背靠微信这一超级App,是其第二大优势。
与微信公众号最大不同是微博会兼容轻量级内容,短消息在可见未来依然还会占据半壁江山。由于是公开式的内容传播,所以微博更适合时效性强、讨论性强、公开性强的内容。由于微博还有公开的follow关系,所以在内容与社交结合上,微博还是有许多事情可以做的。
微博在商业化探索上进行了许多尝试,营销、增值都有在做,现在主要还是社会化营销上发力,可以很精准,围绕社交还有许多不同的玩法,例如与消息流结合的原生广告。
网络贴吧:
前段时间被广泛关注的网络贴吧,昔日产品形态更像是BBS,只是门槛要低许多。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网络贴吧也进行了多次改版,进行多次转型,现在定位更像是一个基于兴趣的综合内容消费平台。与微博、微信最大不同是,网络贴吧不是基于follow关系的,用户不是因为关注某个人、某个媒体去消费内容,而是因为对某个话题感兴趣,进而加入其中生产或消费内容。这些话题可能是兴趣爱好,可能是公司组织,可能是某款产品,都可归纳为兴趣标签。事实上,许多产品都瞄准了这一点,例如QQ兴趣部落、陌陌的陌陌吧、豆瓣小组,但现在最大的兴趣内容平台非贴吧莫属。
除了“兴趣”这个核心标签之外,网络贴吧没有大V的概念,微信和微博都有,所以网络贴吧社区氛围更浓。在内容兼容性上,网络贴吧同时兼容各种长度的内容,这点跟刚刚才跟进的微博相似,不同的是,网络贴吧生来如此。所以贴吧内容生产门槛更低,已经成为大杂烩,用户活跃度很高。
跟微博一样,网络贴吧在商业变现上的潜力是营销,但它要做的是兴趣营销,掌握着海量用户兴趣,结合网络在大数据技术上的优势,做精准营销潜力很大。
微信公众平台、微博和网络贴吧事实上已成为内容消费平台第一阵营,今日头条还在奋力追赶,未来或同样有望进入第一阵营。知乎是做问答出身,做读读日报等应用更多是内容输出的考虑,短期内应该还是会聚焦在问答上。鉴于微信、微博和贴吧各有特色,所以未来不大可能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三足鼎立的可能性更大。
内容消费平台还会有哪些变化?
内容消费平台除了都会做大做深之外,还有哪些可能性呢?我认为在未来一年内,内容消费平台至少会向以下方向发展:
1、赞赏模式全面普及
在BAT力推之下,移动支付这几年极速普及,“赞赏”成为新的用户习惯,好内容应该被赞赏,所以微信、微博和今日头条都推出了“赞赏”功能,网络贴吧也在小说类等小范围贴吧中推出了类似功能,并且反馈都还不错。未来,知乎等平台都可能会上线打赏功能,让内容可直接卖钱,进而鼓励内容生产者创造更多优质内容。
2、内容形态更加多元
今日头条内容发布时可选择发布文章、图集、视频等等,不同内容在客户端有不同呈现方式,但现在网络贴吧和微信公众账号还是图文为主,尽管中间可插入图片、视频,但还没有单独将其当做一种内容形式,未来微信公众账号和网络贴吧是否会支持发布图集、或者做类似于优酷的视频UGC发布呢?我想很可能会。
3、彻底实现去中心化
微信公众平台和贴吧为什么受到内容创作者亲睐?因为它没有搞内容首页、编辑精选、官方排行榜这些玩意儿,完全是去中心化的运营方式,所有用户充当着编辑,知乎和微博也是这类平台。今日头条等平台则很依赖编辑推荐机制,相信未来所有平台都实现“去中心化”,用户和技术来充当编辑。
4、内容开发者概念普及
UGC内容平台以及PGC内容平台,很大部分内容来自第三方,在PC时代这些创造内容的是没有直接营收的,但移动时代,今日头条创作者、微博自媒体、微信都可从平台获得广告分成,并且收入不菲。除了分成之外,还有用户自发的赞赏模式。这就跟AppStore当初一样:有人做了App就可以直接卖钱,或者做广告盈利了,这些人被称之为“App开发者”。
各大平台都会注重对内容创作者的吸引和扶持,并给其收入分成,形成一个健康的内容生态。不同平台对内容创作者有不同名字,微博叫自媒体,微信是公众账号运营者,网络贴吧是吧友,未来它们都会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内容开发者。随着内容平台越来越多,竞争日趋激烈,内容开发者将会成为被各家竞逐的香饽饽,内容创业的黄金时代来了。
3. 新浪和网易在邮箱,博客,和微博上哪个好些
邮箱方面网易的老大,市场份额战友70%以上,但微博方面新浪是领头羊,以明星为主打,但网易微博是以“去中心化为思想”也就是大家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圈子
4. 哪些微博人气高
微博:微博即微型博客,适合三言两语,现场记录,发发感慨,晒晒心情,那是名人才会有人气,像我们这些普通人,没什么人气可言。 测试版 测试版的腾讯微博限制字数为140字,有“私信”功能,支持网页、客户端、手机平台,支持对话和转播,并具备图片上传和视频分享等功能。 在“转播”设计上,转发内容独立限制在140字以内,而没有采用网易微博转发”内容与原文内容合计在163字以内的设计思路。 此外,腾讯微博更加鼓励用户自建话题,在用户搜索上可直接对账号进行查询。 有业内人士分析,微博和IM是两种不同的平台,在拥有了强大的QQ平台下,腾讯方面并未打算把腾讯微博作为战略级产品推出,而更多的是为了遏制对手,起到战略防御的作用。 在注册之初,已经隐隐看见腾讯在往这个方向发展。刘翔,郎咸平,梁文道均在推荐收听之列。其实,名人路线与去中心化是两个不同的命题,因为用户始终是拥有跟随与被谁跟谁的自由,名人只是一个噱头而已。腾讯目前拥有的注册名人有: 郎咸平,刘翔,梁文道,马化腾,林俊杰,石述思,李普曼等
5. 微博是干什么的
腾讯微博限制字数为140字,有“私信”功能,支持网页、客户端、手机平台 腾讯微博登陆界面 ,支持对话,支持转播,但现在只有登录15天的用户才有图片上传的功能。 在“转播”设计上,转发内容独立限制在140字以内,采取的类似与twitter一样的回复类型@,这与大多数国内微博相同,例外的是随心微博,他的字数限制是333字。 此外,腾讯微博更加鼓励用户自建话题,在用户搜索上可直接对账号进行查询。 有业内人士分析,微博和IM是两种不同的平台,在拥有了强大的QQ平台下,腾讯方面并未打算把腾讯微博作为战略级产品推出,而更多的是为了遏制对手,起到战略防御的作用。 在注册之初,已经隐隐看见腾讯在往这个方向发展。刘翔,郎咸平,梁文道均在推荐收听之列,其实,名人路线与去中心化是两个不同的命题,因为用户始终是拥有跟随与被跟随的自由,名人只是一个噱头而已。腾讯目前拥有的注册名人有: 王濛,周洋,郎咸平,飞轮海,刘翔,梁文道,马化腾,李连杰,陆川,黄奕,林俊杰,石述思,李普曼,蔡依林,sandy&mandy等. 腾讯微博已于2010年6月9日晚大范围开放发图功能。 编辑本段礼仪规范 我们真诚地欢迎光临腾讯微博的每一位网友,并竭诚为您提供最好 腾讯微博使用界面 的平台和服务。网友们需要一个文明、健康的互动环境。为此,我们希望: 1、遵守国家法律,请不要发布违反国家法律的内容; 2、遵守社会公德,请不要使用不文明字词作为个人昵称,发布消息攻击、谩骂他人; 3、避免信息垃圾,请不要在短时间内反复发布同一条消息; 请不要发布、传播谣言; 4、话题区是公共区域,请不要在话题区内讨论和主题无关的内容; 5、请珍惜邀请码,不要随意散发,更不应买卖。 在微博里,收听的权力在听众手里,如果您的行为让他人不适,最终会让你失去所有听众。 对于不能遵守上述礼仪规范的网友,在接到其他用户投诉后,系统将进行查证,若属实的话,会被暂时甚至永久性停止微博服务。 编辑本段iPhone版 基于iPhone、iPodtouch平台的腾讯微博服务,带给您全新的移动沟通体验。在这里,您可以随时随地记录点滴所思所想,与志趣相投的好友共同获取资讯、记录成长,更可通过您的iPhone拍照发图,与好友分享精彩瞬间! 发布广播,收听他人,记录生活点滴,了解新鲜动态;支持即拍即发,发布图片,与好友随时随地分享精彩瞬间;设计简洁流畅,尽享用小微博看大世界;支持CMNET/WIFI/3G三种类型。 编辑本段Android版 专为Android平台用户打造的腾讯微博手机客户端,无论您身处何地,腾讯微博 [1] 140字的人生感悟随时随地让您与志趣相投的好友共同获取资讯、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分享喜悦。请通过手机访问Android Market,搜索"腾讯微博Android版,下载安装后即可使用。 编辑本段S60/Kjava版 专为Symbian平台用户打造的腾讯微博手机客户端,完整的功能,节约流量的设计。精彩的随身腾讯微博,尽在S60客户端! Kjava版即将发布,腾讯微博团队正在筹备中...
6. 微信朋友圈和微博有什么区别
个人觉得微信朋友圈和微博最大的区别就是:
由于定位不同,所以你在这两个平台生成的内容有很大不同。
微信朋友圈像是一帮比较熟悉的朋友聊天,微博就像是你写个文章啊什么的发表下,朋友可以看到,但是你们没有面对面的交流。
所以当你决定往朋友圈中转发或者发表东西的时候,都会有些顾忌。要想一下你发的东西是否合群。就好像在朋友的聚会上大聊特聊工作就不是特别合适的事儿。所以你会选择对朋友有用的东西去转发,真正对你自己有用的东西可能就是收藏了。
但是微博的媒体属性注定你不太会有这样的顾忌,你喜欢什么转发什么都是在一个开放的平台上,并不是只给朋友看,所以不必担心内容不合群不合适,从而打扰到朋友。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微博是一个泛传播。
7. 社交壁垒让微博成为内容红利最大拥有者
从去年至今,微博可谓喜事连连,在刚刚发布的2016Q4及全年财报显示,微博Q4收入为1.87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3%。全年总营收则达到了43.83亿人民币,同比去年增长45%,而月活跃用户数也已经突破3亿。
而微博得以获得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内容生态的日趋完善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商业模式带来了更高的变现效率。从整个2016年微博爆发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微博以社交关系为纽带实现的内容分发,已经让其建立了不可撼动的壁垒。
内容消费已成大势,微博处于正确阵营
去年可谓是内容付费崛起元年,举一个具象的例子:根据罗辑思维得到APP公开数据显示,旗下付费内容产品总计达到了2.45亿的收入,而向来不公开付费会员的视频网站,也在去年全面公开了付费会员数量,优酷会员达到了3000万,爱奇艺2000万,腾讯视频2000万,乐视2000万,其余各家总和相加,全国视频付费用户早已超过1亿。此外,微信方面连马化腾都开始亲自督促,微信公众号收费阅读功能的上线。内容消费已成不可逆大势。
那么微博相比于这些平台,其有什么差异化的价值?其是否拥有独家壁垒?
下面来试图回答这个问题。
基于社交关系的内容分发,微博壁垒建立
大多数内容消费平台,都是通过人工运营的方式来为用户挑选出优质内容,但完全以内容为核心的平台很容易陷入“红海”。
例如得到APP上的明星大咖们各个都拥有独当一面的力量,大可自建社群,或者依附其他平台诸如喜马拉雅FM等进行变现,因此得到APP依然面临着变数风险。此外尽管各家视频网站拥有了大量的付费会员,但这一切的根基在于用户只是为IP内容买单,这也倒逼各家视频网站不停购买高价版权,以及花费更高的成本创造自制剧进行持续输血,稍有落下则命运堪忧。
纯粹的内容分发平台有着巨大的流量焦虑以及用户注意力的不确定性,但是微博却好像对这个问题不是很紧张。因为其拥有其他内容分发平台所无法拥有的独家优势—社交关系壁垒。
全中国的明星无一例外的在微博上,全中国的网红也无一例外的在微博上,而粉丝们之所以关注明星网红大V,其不外乎希望能够获得这些大V们第一时间的最新内容,可以进行内容的消费。
作为一个社交平台,微博兼具全民性,开放性,互动性,微博可以打破各种等级极限,让明星在这一时代和粉丝平等对话方面,实际上是催生了明星和粉丝之间的新型关系,而基于这种关系所催生的内容,无疑具备巨大的传播力和消费潜力。
纯粹的内容分发平台,需要靠平台的力量去整合各方资源,而微博作为一个拥有社交关系的平台,大V们都会自发的发布优质内容,而平台只需要维护好社交关系,以及通过各种机制挖掘出优质作者,自然会拥有更稳定的内容分发能力,形成更强的马太效应。
这种社交关系的优势,同样体现在了短视频与直播的内容分发上。
在短视频方面,截止去年12月,微博短视频日均播放量同比增长713%,2016年垂直领域头部用户阅读量同比增长74%。而在直播方面的优势更为显著。由于直播不是文字与短视频,多平台分发的难度更大,因此更容易形成独家资源。这使微博成为最大的获益者。
当其他直播平台还在烧钱圈用户圈主播时,微博甚至已经在尝试新的变现模式。1月23日-1月31日期间,九大电视台/网参与的#微博春晚大赏#品牌活动,期间共发起七场春晚直播,观看人次超7300万,晚会相关短视频播放量超68亿同时,立白投放的央视春晚微博短视频5秒前贴片广告,在春晚节目播出4小时后播放量就达到1亿次,并在24小时内达到3亿次播放。立白试水微博短视频贴片广告带来的良好效果,相信也让广告主们看到优质电视IP在微博平台上巨大的商业潜力。
2017年可以预见的是,短视频与直播这两股力量,将会依托于微博独有的社交关系链继续高速增长。
微博协同内容分发,而非流量黑洞
同样作为内容分发平台,微信公众号的打开率开始进入历史性的放缓阶段,而微博却迎来爆发式的增长,这其中一个最大的原因在于,微信属于流量黑洞,只进不出,而微博则是一个极为开放的平台,能够与多方内容分发进行协作共赢。
这点在直播内容的分发上尤为明显,微信的去中心化割裂形式,无法帮助内容方将直播实现有效抵达,以及影响力的被动式扩散,而微博则可以顺利实现。
例如NFL今年首次在微博上直播的超级碗赛事,相关短视频在微博上24小时内播放量高达8841.6万,话题新增阅读量近9亿,帮助NFL显著提升了中国市场的影响力,这点也是微信完全无法做到的事情。
此外,在视频领域微博正在尝试打通视频网站,用户可以直接在微博上观看分享视频内容,而视频网站则获得的大量的流量导入。仅目前接入的优酷,12月的视频分享量就比9月的增长了19%。而微博也在更为积极的与多方合作,实现更多优质内容的入住,以及协同分发。
可以看到,所以在内容全面崛起时代,开放平台的兼容并包再一次成为用户的选择,而微博作为内容分发平台,将会在往后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结语:
内容风口的崛起,各大内容平台相继崛起,微博最大的价值则在与社交壁垒。
在其他内容平台正在焦虑于优质内容的可持续性时,微博却获得众多内容生产者的青睐。此外,微博并非流量黑洞,能够协同各方资源进行内容分发的双赢,也让用户的增长进入到更为迅速的爆发状态,这与增长正在放缓的微信形成鲜明对比。
8. vectoraic 最近很火,在微博好多人说。是干嘛的!
Vectoraic 是全球唯一将空军无人机技术和区块链技术结合起来,开发的自动驾驶道路预判系统的公司。Vectoraic 拥有全球唯一V2X技术,最先进、最小型的车载雷达系统,以及全球最快体积最小的车载电脑运算系统。
Vectoraic 致力于打造一个透明、高效、安全、开放的去中心化自动驾驶出行平台,提升自动驾驶的整体性能,构建下一代智能交通的基础设施,从而引领整个自动驾驶领域的变革。
9. 微博怎么赚钱
其实我倒是有一个建议,注册微博,积累一些粉丝,越多越好,就可以去做微博推广了,相当于发广告,可以赚钱的。建议你去微推推,直接网络(微推推)网。我就在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