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模拟世界算力
『壹』 什么叫计算机模拟技术现在具体应用到了哪些方面呢
利用计算机模仿真实世界的现象、过程的技术叫计算机模拟技术。具体应用太多了,如核爆炸、气候、飞机、汽车驾驶训练的模拟等等等等。化学方面抱歉了解有限,但我知道也有一些化学反应、药代动力学之类的模拟。我们了解较多的一些计算机真人游戏如CS之类也算是计算机模拟技术。
『贰』 世界上的电脑运算能力多大
蓝色巨人IBM和达成的一项价值2亿9000万美元合同,其中一个组成部分是为美国能源部制造两台目前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计算机。在巴尔的摩举行的2002年超级计算机技术展览会上,IBM将与能源部的官员防大学共同公布了这一计划。
IBM官员指出,根据合同条款,IBM将为能源部制造两台超级计算机,它们联合起来的计算处理能力将超过目前世界上计算能力最强的500台超级计算机的总和。
IBM将提供的第一台超级计算机名为ASCI Purple,它的运算速度将达到每秒100万亿次,即每秒100兆次浮点计算(teraflops)的水平。这台计算机被视为深蓝(Deep Blue)的直系後裔。深蓝是IBM在1997年制造的,被用於与当时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Garry Kasparov)进行人机对弈。
第二台超级计算机目前被命名为Blue Gene/L,它的计算能力将明显超过ASCI Purple,达到每秒360万亿次的水平,预计在2005年交付使用。能源部计划把这台计算机供Los Alamos、Sandia和Lawrence Livermore等国家实验室使用,用於武器、生物技术和高能爆炸的模拟计算。
『叁』 会不会我们看到的世界是虚幻的,像计算机的模拟世界
是有可能的,我们的大脑一切都是被人操控的,不能说完全没有可能,因为很多东西都是未知的。很多科学家都有过这样的研究和猜测。比如:美国科学家和科幻小说作家大卫.布林(David Brin)说,关于宇宙是虚拟、或者称为虚幻或模拟的概念,这是和传统的观念很相似、甚至相同的认识,比如中国的“人生如梦”“(庄周)梦蝶”这样的概念。
我们已经根据观测的天文数据及各种物理学定律,在计算机上模拟出宇宙,可以看到模拟的“信息不断的变化,可以被操控,可以通过一些算法不断的运行”,那么,就可以理解整个的宇宙就是一个计算机,我们观察到的宇宙景象就是“虚拟的”。库茨魏尔认为自己就是“信息的组合体”。
『肆』 大家觉得能不能在计算机上模拟出一个世界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ational Computer Rank Examination,以下简称 NCRE),是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现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面向社会,用于考查应试人员计算机应用知识与技能的全国性计算机水平考试体系
『伍』 全世界电脑加起来算力有多少
全世界的电脑算力加起来,这个是没办法进行期估计的,因为每个人的电脑包括CPU,显卡内存方面都是不同的,要算出来全世界的算力加起来,我想任何一个人他都没办法进行去计算。
『陆』 计算机模拟产物是宇宙,科学家是怎样证明的呢
随着现在虚拟现实技术的日益成熟,一个在计算机刚刚发明问世的时候就曾被提出的问题,再一次摆到了人们的面前,那就是:我们的世界或者说我们所在的宇宙,是否可能是计算机的模拟产物呢?
目前确实有许多科学家认为,我们所在的世界很有可能就是计算机模拟出来的虚拟世界。更有甚者,比如说哈佛大学的哲学家斯特罗姆(Nick Bostrom),他和他的团队经过多年严谨的推算,认为我们百分百生活一个虚拟世界中。
或许我们的世界对于外面的人来说可能是虚拟的,但是对于生活中这个世界中的我们来说却是真实的,所以快乐的活好每一天才是当下最重要的。
『柒』 每一个阶段计算机的计算能力
计算机的历史
现代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 现代计算机问世之前,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机械式计算机、机电式计算机和萌芽期的电子计算机三个阶段。
早在17世纪,欧洲一批数学家就已开始设计和制造以数字形式进行基本运算的数字计算机。1642年,法国数学家帕斯卡采用与钟表类似的齿轮传动装置,制成了最早的十进制加法器。1678年,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制成的计算机,进一步解决了十进制数的乘、除运算。
英国数学家巴贝奇在1822年制作差分机模型时提出一个设想,每次完成一次算术运算将发展为自动完成某个特定的完整运算过程。1884年,巴贝奇设计了一种程序控制的通用分析机。这台分析机虽然已经描绘出有关程序控制方式计算机的雏型,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而未能实现。
巴贝奇的设想提出以后的一百多年期间,电磁学、电工学、电子学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在元件、器件方面接连发明了真空二极管和真空三极管;在系统技术方面,相继发明了无线电报、电视和雷达……。所有这些成就为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准备了技术和物质条件。
与此同时,数学、物理也相应地蓬勃发展。到了20世纪30年代,物理学的各个领域经历着定量化的阶段,描述各种物理过程的数学方程,其中有的用经典的分析方法已根难解决。于是,数值分析受到了重视,研究出各种数值积分,数值微分,以及微分方程数值解法,把计算过程归结为巨量的基本运算,从而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数值算法基础。
社会上对先进计算工具多方面迫切的需要,是促使现代计算机诞生的根本动力。20世纪以后,各个科学领域和技术部门的计算困难堆积如山,已经阻碍了学科的继续发展。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军事科学技术对高速计算工具的需要尤为迫切。在此期间,德国、美国、英国部在进行计算机的开拓工作,几乎同时开始了机电式计算机和电子计算机的研究。
德国的朱赛最先采用电气元件制造计算机。他在1941年制成的全自动继电器计算机Z-3,已具备浮点记数、二进制运算、数字存储地址的指令形式等现代计算机的特征。在美国,1940~1947年期间也相继制成了继电器计算机MARK-1、MARK-2、Model-1、Model-5等。不过,继电器的开关速度大约为百分之一秒,使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受到很大限制。
电子计算机的开拓过程,经历了从制作部件到整机从专用机到通用机、从“外加式程序”到“存储程序”的演变。1938年,美籍保加利亚学者阿塔纳索夫首先制成了电子计算机的运算部件。1943年,英国外交部通信处制成了“巨人”电子计算机。这是一种专用的密码分析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了应用。
1946年2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制成的大型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NIAC),最初也专门用于火炮弹道计算,后经多次改进而成为能进行各种科学计算的通用计算机。这台完全采用电子线路执行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信息存储的计算机,运算速度比继电器计算机快1000倍。这就是人们常常提到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但是,这种计算机的程序仍然是外加式的,存储容量也太小,尚未完全具备现代计算机的主要特征。
新的重大突破是由数学家冯·诺伊曼领导的设计小组完成的。1945年3月他们发表了一个全新的存储程序式通用电子计算机方案—电子离散变量自动计算机(EDVAC)。随后于1946年6月,冯·诺伊曼等人提出了更为完善的设计报告《电子计算机装置逻辑结构初探》。同年7~8月间,他们又在莫尔学院为美国和英国二十多个机构的专家讲授了专门课程《电子计算机设计的理论和技术》,推动了存储程序式计算机的设计与制造。
1949年,英国剑桥大学数学实验室率先制成电子离散时序自动计算机(EDSAC);美国则于1950年制成了东部标准自动计算机(SFAC)等。至此,电子计算机发展的萌芽时期遂告结束,开始了现代计算机的发展时期。
在创制数字计算机的同时,还研制了另一类重要的计算工具——模拟计算机。物理学家在总结自然规律时,常用数学方程描述某一过程;相反,解数学方程的过程,也有可能采用物理过程模拟方法,对数发明以后,1620年制成的计算尺,己把乘法、除法化为加法、减法进行计算。麦克斯韦巧妙地把积分(面积)的计算转变为长度的测量,于1855年制成了积分仪。
19世纪数学物理的另一项重大成就——傅里叶分析,对模拟机的发展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前期,相继制成了多种计算傅里叶系数的分析机和解微分方程的微分分析机等。但是当试图推广微分分析机解偏微分方程和用模拟机解决一般科学计算问题时,人们逐渐认识到模拟机在通用性和精确度等方面的局限性,并将主要精力转向了数字计算机。
电子数字计算机问世以后,模拟计算机仍然继续有所发展,并且与数字计算机相结合而产生了混合式计算机。模拟机和混合机已发展成为现代计算机的特殊品种,即用在特定领域的高效信息处理工具或仿真工具。
20世纪中期以来,计算机一直处于高速度发展时期,计算机由仅包含硬件发展到包含硬件、软件和固件三类子系统的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的性能—价格比,平均每10年提高两个数量级。计算机种类也一再分化,发展成微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通用计算机(包括巨型、大型和中型计算机),以及各种专用机(如各种控制计算机、模拟—数字混合计算机)等。
计算机器件从电子管到晶体管,再从分立元件到集成电路以至微处理器,促使计算机的发展出现了三次飞跃。
在电子管计算机时期(1946~1959),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主存储器是决定计算机技术面貌的主要因素。当时,主存储器有水银延迟线存储器、阴极射线示波管静电存储器、磁鼓和磁心存储器等类型,通常按此对计算机进行分类。
『捌』 现在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可以模拟什么
超级计算机只是一个具有超强运算能力的耗能装置,其作用是运算而非释放能量。
而引爆地球核心也好,制造能量场也好,本身都需要能量。
因此,超级计算机顶多可以作为引爆地球核心、制造能量场的辅助计算工具,但并没有直接联系。
假如说要引爆地球核心,那么目前能想到的方法:
1、大量核武和逆天的钻探机。
2、镭射炮轰机地心,使地心内爆。
3、制造巨大的与地球共震频率相同的震动装置,利用地球共震使地球解体。
至于要干扰美军无人机,理论上说只要有大功率电子战设备就可以。干扰洲际导弹木有什么意义,因为洲际导弹只有初段制导(除非你能干扰到美国本土),中段之后主要就是靠惯性飞行,以现在的科技而言,发展反导技术还更为现实些。
因此,与你的设想最为密切相关的,还是能量释放装置,而非超级计算机。
超级计算机安装不同的软件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比如生物工程、资源勘探、气像预测、材料学、金融、航空航天等等。
虽说也可以用于军事目的,但并不见得一定用作军事目的。更不是说有了超级计算机就能干扰美军飞机什么的。
目前世界上拥有超级计算机的国家并不少,如果因为有超级计算机就意味着要打第三次世界大战,那么早就开打了。
『玖』 怎样证实「这个世界是由计算机模拟的,而我们是计算机
没什么用 说实话 我是大学生 但是那个证书在招聘者眼中什么都不是 但是 考取了证明了你的一些能力 对自己是个激励 要是喜欢这方面就继续努力 不要看重证书 看你的实际能力
『拾』 什么是模拟计算机,与数字计算机的区别
1、工作原理不同。
模拟式电子计算机使用的电信号模拟自然界的实际信号,所有的处理过程均需模拟电路来实现,电路结构复杂,抗外界干扰能力极差。
数字式电子计算机其内部处理的是一种称为符号信号或数字信号的电信号。它的主要特点是“离散”,在相邻的两个符号之间不可能有第三种符号存在。
2、运算速度不同。
模拟计算机运算速度较慢,基本上不再应用;而数字计算机运算速度非常快,被大量应用。
3、应用范围不同。
随着数字计算机的发展,模拟计算机被数字计算机所取代,一般作为专用仿真设备、教学与训练工具。而数字计算机已广泛地应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辅助技术、过程控制、人工智能、网络应用等领域。
(10)计算机模拟世界算力扩展阅读
模拟计算机发展简况
20世纪30年代,开始致力于全电子化模拟计算机的研制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贝尔电话实验室研制出M-9火炮指挥仪。二次大战后,一些人以M-9火炮指挥仪中的运算放大器为基础,于1947年研制出全电子直流模拟计算机。
高增益直流运算放大器的出现,对模拟计算机的发展,起了革命性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各发达国家都在研制模拟计算机。1948年,研制出第一台商品模拟计算机。
50年代实现商品化;50年代中、后期,中国进入现代模拟计算机研制领域。60年代中期,先后研制出多种型号模拟计算机。如M-2、M-6等大型混合模拟计算机,就是这一时期的成果。
数字计算机分类
电子计算机有巨型,大型,中型,小型,微型和单片型等,电脑常常指最后两种。微型计算机也称微机或微电脑。巨型机主要是从性能方面去定义的。20世纪70年代,国际上以运算速度在每秒1000万次以上,存储容量在1000万位以上,价格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计算机为巨型机;
也有人把运算速度超过每秒执行1000万条指令,主存储器容量达几兆字节的电子计算机作为巨型计算机。到了80年代,巨型机的标准则为运算速度每秒1亿次以上,字长达64位,主存储器的容量达4—16兆字节的数字式电子计算机。中国的银河计算机就属巨型机。